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敏

(浙江籍革命烈士)

鎖定
李敏(1924~1944.2)女,原名李雅琴,小港鎮青峙李隘人。幼時家貧無錢上學,從母認字寫字。後隨父去滬入小學唸書,三年級時因父失業而輟學。12歲隨母進日商紗廠當童丁。1937年回鄉,入青峙延陵小學繼續讀書。在校期間,受共產黨員、進步教師薰陶,熱情參加學校組織的抗日救國活動。 [1] 
中文名
李敏
別    名
李雅琴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24年
逝世日期
1944年2月
出生地
北侖區李隘村
1940年夏,李敏小學畢業。不久,日軍從青峙老鼠山登陸,到處燒殺,延陵小學也遭大火之災。1941年4月19日,日軍第二次侵佔鎮海。同年夏,鎮海建立了黨的敵後抗日武裝江南獨立中隊,活動在青峙一帶,李敏積極幫助部隊借物、帶路、提供情報。10月28日,獨立中隊為敵頑夾擊,目睹指導員林勃被日軍刺殺慘狀,激起史強烈的階級仇、民族恨。1942年春,任教長山橋方前小學,得中共黨員幫助,閲讀許多進步書籍,使她認清了革命方向。同年7月,經黨組織介紹,去郢縣悔園鄉參加中共鄒奉縣委舉辦的“覲西小學教師箬期訓練班”學習。這時,她的名字由李雅琴改名李敏。8月間,由王甸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後,到鄞西樟水區崔夾岙村啓明小學以教書為掩護,從事羣眾工作。向學生講抗日故事,教唱抗日歌曲,有時還帶着學生隨同抗日宣傳隊到附近的村子進行抗日宣傳,並開辦農民夜校和婦女識字班。1943年春任中共樟水區委書記,轉移到許家以毓英小學教師為掩護,奔走各村,動員羣眾抗日,在棉樟水兩岸的蕉岙、許家、巖下、密巖、梅岙等村相繼成立自衞隊,配合游擊隊開展抗日、反頑戰鬥。同年秋調任鄞江區委書記,帶着工作組深入敵佔區活動:在日偽頑錯綜複雜的環境中翻山越嶺,晝伏夜出,頻繁轉移宿營地,深入各村,宣傳和組織羣眾,成立農協會、婦女會、兒童團與判山會。實行減租減息,共同對敵。還以獵户為骨幹,組成一支10餘人的區小隊,搗毀了國民黨的税卡和情報站。1944年2月21日,國民黨浙江保安二團從杖錫李家坑翻山偷襲其住地後隆村,李敏與發春妍、胡公民同時被捕。面對浙保營長的軟硬兼施,始終不屈。當天下午4時許,天氣陰沉,寒風刺骨,3人被褪去外衣,押至樟村十字路口,綁於房柱上,敵人以刺刀威逼其説出全區共產黨組織及武裝情況,李敏厲聲回答:“要殺就殺,要刺就刺,要我説出來辦不到!”“殺了我一個,會有千千萬萬個站出來!”敵遂從小腿往上連刺20餘刀,李敏遞體鮮血,仍怒斥敵人,直至最後一息,被脅圍觀羣眾,莫不義憤填離,掩面哭泣。
李敏等被害後,被羣眾安葬在樟村的史家山。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紛紛傳頌烈士的英勇事蹟,營為“浙東人民的好女兒”。1951年,李敏遺骨移葬於樟村革命烈士陵園。 [1] 
參考資料
  • 1.    《小港鎮志》編纂委員會,小港鎮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年12月,第564-5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