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威光

鎖定
李威光(1735~1793年),字作楫,號韜序,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華城鎮黃埔村人,清代武狀元。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出生在長樂縣的一個小康家庭。從小喜歡習武,身材魁梧,臂力過人,勤於練習,武藝出眾。
乾隆二十五年(1760),由縣學武生參加鄉試,中恩科舉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赴京參加恩科會試。會試時,他的刀、槍、棍、棒和雙手開弓,嫺熟自如。技藝精湛超羣,博得眾口稱讚,獲第一名(會元)。隨後再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李威光以超人的力氣和靈巧獨特的武藝施展其技,使得全場喝彩,龍顏大悦,即欽點為武科狀元,並授予御前侍衞
乾隆四十二年(1777),調任廣西提標左營遊擊。因較熟悉沿海情形,後改任浙江黃岩鎮標水師中軍遊擊,再升福建烽火門參將
乾隆五十一年(1786),台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率眾起義,他奉朝廷之命率部並帶領福建漳、泉一批青壯年配合前往“征剿”。事態平息後,以軍功加一級,升為台灣安平協水師副將,掌管水軍,守衞台灣島嶼。後調為閩安協副將,署理海壇、南澳總兵,乾隆皇帝封他為“四世武功將軍”(從二品)。後因病辭職回鄉,卒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終年58歲。
他生前用過的全長250釐米、重64公斤的鐵柄關刀一把,及清朝廷授予《武狀元第》的鍍金木質匾一塊,保存至今。 [1-2] 
李威光經略海疆十多年,捍衞了國家領土的統一,對閩粵兩省及東南沿海地區之安全貢獻頗大。朝廷為感念其功績,乾隆皇追封他為“四世武功將軍”(從一品)。 [13] 
作楫
韜序
所處時代
清朝乾隆年間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
出生日期
1735年
逝世日期
1795年
主要成就
乾隆年間壬辰科連中會元武狀元 [2] 
本    名
李威光
軍    職
御前侍衞,南澳總兵 [3] 
紀念地
李威光故居 [4] 

李威光人物簡介

李威光畫像
李威光畫像(4張)
李威光(1735—1795年),字作楫,號韜序,諡忠孝端和。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華城鎮黃埔村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出生在長樂縣的一個小康家庭。其父李資始是前清廩生,知書識義,對其子從小學書習武管教頗嚴。其母是一個才思敏捷,性格開朗的農村婦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李威光束裝上京,參加壬辰科會試。殿試一舉成名,欽點狀元及第。李威光與福建上杭的丁錦堂是客家人在清代僅有的兩位武狀元,也是廣東歷代以來6名武狀元之一。
據父老相傳,他先以學文,曾考取過文秀才;後投館拜師,學習武藝,遂轉向武功方面發展。因他天資聰穎,勤學苦練,又身材碩壯,體高七尺,膂力過人。不幾年,刀、槍、棍、棒、騎、射件件皆能,武藝出眾。
乾隆十五年(1750年)適逢縣考,十六歲的李威光赴考,名列前矛,入選武生。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恩科赴省鄉試,金榜題名,高中武舉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京赴考,參加壬辰恩科會試,經過一系列激烈競技,殿試所有武科均得第一,欽點進士及第一甲第一名,高中狀元。李威光狀元及第後,皇帝極為器重,起先留他在京城授其御前頭等侍衞,警衞金鑾殿,並隨皇帝去郊區狩獵,是警衞皇帝最親近的侍衞官。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授他為廣西提標左營遊擊。不久又調浙江黃岩鎮標水師中軍遊擊,旋又晉升為福建烽火門參將。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秋,台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聚眾造反(脱離中央、搞台灣獨立),連克彰化、鳳山諸郡,聲勢很大,並圍攻台灣府城,清軍大敗,朝廷震驚。乾隆急派福相國(福康安)調福建烽火門參將李威光領兵征討,不久由李威光所率清兵反敗為勝,平息了事端。朝廷授威光軍功加一級,記錄二次,將他留守台灣,晉升為台灣安平協水師副將。不久調任閩安協副將,署海壇南澳總兵,誥封“四世武功將軍”(從二品)。
李威光出任南澳總兵,為時數年,經略海疆,為東南屏障,對閩粵兩省及東南沿海地區之安全貢獻頗大。 [5]  [13] 

李威光人物事蹟

李威光故居 李威光故居
五華城鄉武術盛行。李威光在崇文尚武的客家精神影響下,年少時便投館拜師,學習武藝。由於他天資聰穎,勤學苦練,一招一式,一拳一腳,紮紮實實。不幾年,刀、槍、棍、棒、騎射皆能,武藝出眾。他身材碩壯,體高七尺,膂力過人。乾隆十五年(1750),適逢開科縣試,十六歲的李威光赴考,名列前茅,入選武生。這更堅定了李威光矢志武道的決心。在他的父母支持下,聘請了武藝高強師傅在家裏授藝。李威光不怕辛苦,勤學苦練,常以“書要讀,拳要練,老婆娶不娶都隨便”的口語自誓。十年寒暑,他的武藝日精,在周圍鄉村中,頗有名氣。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李威光赴省參加庚辰科鄉試,金榜題名,高中武舉。但仍習武不輟,矢攀高峯。他常穿着自制四五十斤的石屐(用大麻石鑿成形似木屐,用麻繩作屐皮),以練腿力;朝夕抱舉三四百斤練武石,以練臂力。勤奮不負有心人。李威光的武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乾隆三十七年(1772)李威光束裝上京,參加壬辰科會試。殿試一舉成名,欽點狀元及第。

李威光人物傳説

李威光的父親李資始是邑庠生,知書識義,對兒子從小學文習武管教頗嚴;母親是一位才思敏捷、擅於口才、性格開朗的農村婦女。李威光從小就接受客家人傳統美德的薰陶和教育,養成了不怕辛苦、勤學苦練的習慣,常以“書要讀,拳要練,老婆娶不娶都隨便”的誓言策勵自己。他一邊讀書,一邊練武。據父老相傳,他先以學文,曾考取過秀才;後投館拜師,學習武藝,遂轉向武功方面發展。由於他天資聰穎,勤學苦練,一招一式,一拳一腳,紮紮實實。不幾年,刀、槍、棍、棒、騎射皆能,武藝出眾,尤精弓馬。清乾隆十五年(1750),適逢開科縣試,15歲的李威光赴考,名列前茅,入選武生,從而更加堅定了李威光矢志武道的決心,並在父母的支持下,聘請武藝高強的師父在家傳授武藝。李威光刻苦磨鍊,十年寒暑,他身材更加碩壯,體高七尺,膂力過人,武藝日精,在周圍鄉村中,頗有名氣。乾隆庚辰年(1760),25歲的他赴省參加鄉試,高中武舉。李威光並不自滿,仍習武不輟,他常穿着自制的三四十斤的石屐(用大麻石鑿成形似木屐,用麻繩作屐皮)以練腿力,朝夕抱舉二三百斤的武石,以練臂力。
正當他向最高功名——狀元攀登之際,其父因家境不寬,恐難支付學資,勸其放棄,幸得其叔父李錫義鼎力資助,李威光得以繼續深造。功夫不負有心人,冬練三九 夏練三伏,經過30多年的風雨錘鍊,李威光的武藝更是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乾隆三十七年(1772),37歲的他,束裝上京赴考,參加壬辰恩科會試,經過一系列激烈競技,殿試所有武科項目均得第一。乾隆皇帝又策題主考文試,李威光寫一篇《策論》答題。《策論》記載在現黃埔村《李氏族譜》上,洋洋灑灑約2000字,其論文立論正確,觀點鮮明,文筆流暢,充滿辯證思維,淋漓盡致地論述了自己的軍事見解。文章從軍事訓練、使用將才和儲備軍糧等三方面來論述。在軍事訓練上闡明,“兵不務多而務精,而精兵之道,則必須訓練為督責,以賞罰為鼓勵。”在使用將才上闡明,“克敵在兵,制兵在將,無節制則有將無將;將非得人,則有兵無兵。”在儲備軍糧方面則強調“屯田”的作用,可以達到“屯邊善後,儲備必裕”的結果。《策論》一文,充分表明李威光絕非徒有臂力的一介草莽勇夫。乾隆皇帝閲卷後,龍顏大悦,認為李威光是文武全才的人。當場欽點進士及第一甲第一名,高中狀元,御賜“狀元及第”金匾一塊。李威光狀元及第後,乾隆皇帝留他在京城授其御前頭等侍衞(擔任皇帝護衞官),警衞金鑾殿,並隨皇帝去郊區狩獵,是警衞皇帝最親近的侍衞官。
李威光赴京參加恩科會試有兩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傳説。一個是“獅子滾球”。殿試時,乾隆皇帝高坐龍椅,監考官環列四座,氣氛嚴肅、緊張。輪到李威光上場,只見他站在重300斤的武石面前,突然馬步一沉“嗨”的一聲,把武石挺舉過頭。託停片刻,正待放回原處,不料手中一滑,武石側落到地。他隨即飛腳踢去,使武石滾出丈餘。動作連貫灑脱,不露脱手痕跡。皇帝驚問:“這武藝叫什麼名堂?”威光答:“獅子滾球。”博得全場掌聲。第二個是“捺地割葱”。接着,揮舞80公斤的大關刀,剛一舉手,刀從手中滑掉。眼見即將着地,他左腳一撩刀把,刀回手中,又舞了一圈。皇帝又驚問:“這武藝又叫什麼名堂?”威光答:“捺地割葱。”又博得全場掌聲。李威光智勇雙全,連闖兩關,最終奪得了武試冠軍,一舉成名天下知。 [13] 
李威光高中武狀元后,民間流傳着他上京赴考及在考場中的不少故事。
相傳李威光赴京起程那天,剛走出家門檻,不慎踩死一隻小毛雞;初不以為意,繼續前行,過木橋時,又踩斷了橋板;走到山坡狹路處,青衫被荊棘撕破。他想剛出門就碰上三件不吉利的兆頭,感覺很晦氣,便掉頭返回家中,向母親道出不願赴考的原委。其母才思敏捷,善解人憂。為消除李威光的疑慮,隨即開口説道:“腳踏金雞殿上行,踏斷木橋換石橋,自古英雄走險道,鈎爛青衣換錦袍。”解開了李威光思想疙瘩,鼓勵他繼續登程赴考。
在京城會試中,羣雄薈萃,相互角逐,鬥藝激烈,李威光脱穎而出,武藝超羣,榮獲第一。不幾日,皇帝親躬殿試。李威光卻遭人暗算:事先有人把比武石和他的關刀塗上蜂蠟,想使他當場出醜,名落孫山。殿試時,李威光舉起武石,力鼎千鈞,瀟灑自如。不料突然石滑脱手,李威光急中生智,用盡力氣,順勢將武石猛踢一腳,武石落地滾了幾滾;接着,他手舞關刀,銀光閃閃,令人眼花繚亂。突然左手滑脱,右手緊握刀柄,順勢原地旋轉,乾隆皇帝看罷,不解其藝,便問是何武藝?李威光急中生智,奏曰:“武石滾動,乃‘獅子滾球’之義;關刀釋手屬‘捺地割葱’,這些技藝是寒門傳家之寶。”語驚四座,博得龍顏大悦,當即欽點為該科狀元,御賜“狀元及第”金匾一塊。這一歷史珍貴文物,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滅了。
傳説歸傳説。其實,李威光在會試中,刀、槍、棍、棒、箭等技壓羣芳,殿試奪魁,當之無愧。在殿試時,李威光使用的一百六十斤的大關刀仍保留在其家鄉。

李威光人物成就

李威光狀元及第後,皇帝極為器重,起先留他在京城授頭等侍衞,警衞金鑾殿,並曾跟隨乾隆皇帝去郊區狩獵。他不僅為皇帝護駕,且在狩獵中,打飛鳥,獵狡兔,箭不虛發,隨臣大為喝彩。乾隆四十二年(1777),授他為廣西提標左營遊擊。由於李威光不僅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熟知沿海島嶼情況。因此,不久調任浙江黃岩鎮標水師中軍遊擊,旋又晉升為福建烽火門參將。
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台灣天地會首領林爽文率眾起義,攻克彰化、鳳山,圍攻台灣府城(今台南),朝廷震驚,遂派兵鎮壓。在府城之戰中,清軍敗北,林爽文軍聲勢大張。清朝繼派福相國(福康安)並調福建烽火門參將李威光領兵征討,清兵反敗為勝。平息了事端後,授李威光軍功加一級,記功二次,將他留守台灣,晉升為台灣平安協水師副將。不久,調回閩安協副將,署任海壇、南澳總兵,誥封四世武功將軍(從二品)。在任期間,思母心切,解甲歸鄉。於1795年(乾隆六十年),李威光在原籍長樂逝世,享陽壽61年,墓葬黃布。
“閩粵南澳總鎮府”牌匾迴歸南澳
2013年,一塊清代“閩粵南澳總鎮府”牌匾,在南澳縣紀委建設總兵府廉政教育基地過程中被發現。經南澳縣委、縣政府、縣紀委和縣文博部門多方努力,已將該牌匾徵集迴歸南澳,不久將可與觀眾見面。
閩粵南澳總鎮府 閩粵南澳總鎮府
“閩粵南澳總鎮府”匾,木質,直式,高85釐米,寬56釐米,厚3釐米,字劃刻成淺浮雕狀,字體楷書,筆劃剛健,是南澳迄今發現的首塊“閩粵南澳總鎮府”牌匾(見圖),與1998年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蒞南澳時應邀題寫的橫匾“閩粵南澳總鎮府”不謀而合。
新發現的牌匾系李威光任南澳總兵時懸掛於總兵府“二進門”上面的牌匾。李威光為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南澳總兵。他身材魁梧,臂力過人,25歲中舉人,乾隆三十七年在京城科試狀元及第,被欽點為武狀元,即任京城頭等御前侍衞,後任廣西提標左營中軍遊擊,調福建烽火門參將,曾率兵援台剿匪而立下戰功。在五華縣南樓鄉黃埔村李威光故居內,現存當年皇帝欽賜的“御前侍衞”匾、“狀元及第”匾及“世受國恩”大橫匾,還有在京城比武時的大刀等。
南澳島位於廣東、福建海上交匯處,瀕臨台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國東南海防的門户,史稱“潮汕屏障、閩粵咽喉”,歷代朝廷對此非常重視,自明萬曆三年(1575)詔設“協守漳(州)潮(州)等處地方專駐南澳副總兵”至清末的三百多年中,先後有多名國家棟梁蒞任南澳總兵。據南澳縣博物館統計,歷任南澳總兵(含副總兵、鎮將)176任共166人,李威光是第41任。來自全國各省的總兵經常調防、轉換、補額,他們熱愛祖國河山,為保衞祖國海防作出了重大貢獻。 [3] 
乾隆皇帝詔書原件在粵發現
狀元故居
狀元故居(12張)
在廣東五華縣華城鎮清朝武狀元李威光故鄉,2001年7月首次發現200年前乾隆皇帝加封李狀元之父李資治為武功將軍、其母盧氏加封夫人的誥封聖旨詔書原件。
該聖旨詔書原件用黃綢絹布套彩花,黑字紅印,長1.5米,寬35釐米,其內容因年久蛀蝕,部分脱落不全,但文字內容與李氏族譜記載相同,誥封日期為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誥封目的是對李威光父母加爵誥封,激勵李狀元安心抗擊倭寇。李威光曾任福建台灣水師副將,時任閩安水師副將。
專家認為,該聖旨原件乃台灣歷來是中國不可分割領土的實物證據之一。
李威光,字作楫,廣東五華縣黃埔村人。據《長樂縣誌》載:他身高七尺,臂力過人,25歲中武舉人,乾隆三十七年(時年27歲)在京城會試被皇上欽點“狀元及第”,即在京城任“頭等侍衞”5年,旋被派為廣西提標左營中軍遊擊,後任閩安水師副將、福建南澳總兵官等,為抗擊倭寇、守衞邊陲,立下了汗馬之功。 [6] 

李威光史料記載

李威光,字作楫。黃埔人。身長七尺,臂力過人,由武生中乾隆庚辰恩科武舉。三十七年,壬辰恩科會試第一,殿試欽點狀元及第,授頭等侍衞,在鑾儀衞行走,隨圍一次。四十二年,授廣西提標左營遊擊,因生長海濱,知風雲、沙線、島嶼情形,改浙江黃岩鎮標水師中軍遊擊,升福建烽火門參將。五十一年,台灣會匪林爽文叛,福相國檄調領兵前徵,並帶漳泉義勇進剿,事平以軍功加一級,記錄二次。升台灣安平協水師副將,調閩安副將署海壇南澳總兵。以憂歸,尋卒。
——[道光]《長樂縣誌》卷九一廣東長樂縣人物傳·上一宦績傳:李威光 [14] 

李威光人物傳記

李威光傳記
賢母良言壯兒心
李威光傳記
李威光傳記(2張)
李威光的母親是個聰明開通的女人,才思敏捷。口才很好。常常一言半語,都給威光很大的鼓勵。威光的成功有母親的大半功勞。
威光中了武舉後,就要上京會試了。這天,清早起程,誰知才踏出大門,就一腳把小雞一腳踩死了。威光心裏一怔,認為不吉利,便對媽説:“媽,今 天不吉利,不走吧!”李母見狀笑了一笑,對兒子説:“腳踏金階(雞)殿上行,大吉呢!”威光一聽,疑慮全消,便又上路。誰知穿過門前菜園小徑時,上衣又被荊棘鈎破了。威光才想轉身,李母又説;“鈎爛青衣換龍袍。孩子,走吧。”走了一陣,來到了溪邊,一座小木橋年久失修,威光身材高大,步勢又猛,一腳踏去,只聽“咔嚓”一聲,斷了一塊橋板。這時,威光心裏一冷,想到剛出門就這麼多小岔,總覺得不太吉利,便又回身對母親説:“一腳踏死門前雞,二腳踏斷橋,不吉,不吉!”母親知微微地拍着兒子肩膀説:“一腳踏死門前雞,兩腳踏斷溪面橋,自英雄走險道,踏壞木橋換石橋。孩子,大丈夫決心如山,擇日不如撞日,吉人天相,上京去吧!”威光望着母親,心頭十分温暖,便不再猶豫,拜別母親上京去了。 [7] 
試硬弓橫招暗禍
京都武舉雲集,一場會試自是明爭暗鬥,誰也不肯讓誰。當時有個山東武舉技藝驚人,雄心勃勃,硬想奪個頭名狀元。不但武功高強,又有親戚在朝做官,便以人情金錢兩路齊攻,溝通了當年主考,於是想方設法試探各省武舉,故意在校場加設了三百碼硬弓,考較舉子們的功力,以便設法對付。各省武舉哪知就裏?見到各種武器擺着,便你弄槍我舞劍的練起來。只有那三百斤的石弓無人也敢動,山東舉子見到暗歡喜,心想各人武功平平,不是敵手。正高興時,忽見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走上前去,隨手練弓塔箭,運勁一拉,弓弦如滿月,箭出似流星,“嗖”的一聲中了紅心。接着又發兩箭,“嗖嗖”的射在一塊,三支箭矢插在一個孔上。頓時滿場舉子都喝起彩來。那個山東舉子被嚇得目瞪口呆,恍惚聽得“廣東李威光”五字,直到眾人散去,他才清醒過來,忙找考官設法去了。 [7] 
恩師妙計蒙主考
李威光大刀 李威光大刀
傳説李威光的師傅是福建省人,武藝十分高強。年輕時也曾多次赴考,無奈家中貧苦,又且生性耿直,從不願向官員們低頭下氣,所以,沒給考官送禮。考官看錢不看藝,豈肯白白給你功名?反而雞蛋裏尋骨頭,挑三嫌四,自然就榜上無名了。因此他不願再赴科場,持着一身武藝浪跡江湖,定在尋個練武良材把武藝傳授給他,就這樣一路尋來,找到了李威光。當真把胸中所學的一點不留,全都用在威光身上了。威光知得師傅心事,便也拼命練武,要為師傅爭個氣!
這次上京考試,師徒兩人同行,看見威光歡天喜地回來,問他為何高興。威光便將試硬弓壓倒眾舉子的情形説了出來。滿以為師傅會伸出拇指讚揚一番。那知師傅聽了把臉一沉道:“叫你莫到外面亂撞,你現下果然惹出禍事來了。豈不要白費我一腔心血麼?!”威光當頭給澆了冷水,摸不着頭腦,便請師傅教誨。師傅便將考場勾心鬥角的厲害告訴他,指出新架硬弓必然藏有機關等情,説得威光後悔不及,忙問師傅如何是好。師傅足智多謀,想了一想,便對威光附耳低言幾句,説得威光滿心歡喜。
第二天一早,果然來了一個大官府管家模樣的人,説他家老爺聞知廣東舉子武藝出眾,要請他相會,淡酒等待。這時師傅正在搧扇煲藥,便對來人説道:“多謝尊兄。煩代告老爺,只因威光昨 天不小心,強拉硬弓,卻把右肘的骨弄斷了。”説罷便指着牀上躺着“哼哼”連聲的威光。來人見他右手纏着白布,就信以為真,心中暗暗歡喜。説聲“打擾”走了。
李威光見來人走了,一跳三尺高,連聲感謝師傅的妙計消了禍事。
到了會試之時,李威光卻如生龍活虎一般,使出超羣武藝,取得第一名。這時,主考官卻眼傻傻的站在那裏。 [7] 
機智過三關
幾場考試,李威光連連壓全場。到了殿試這天,乾隆皇帝親自到考場觀看,只見李威光走到三百斤重武石旁。暗暗用勁,用手一託,把大武石輕輕舉。正想高舉頭頂,不料武石一滑,忽然脱手。乾隆見了不住搖頭,正想嘆息發話,又見李威光大腳一揮,把大武石踢得筋斗飛滾,落在一丈開外,“砰”地一聲,半個武石陷入地下。全場響起雷鳴般的喝彩聲。乾隆皇帝見此神力,龍顏大悦,但對這種武術從來沒有見過。忙問:“這叫甚名堂?”威光跪奏道:“此乃‘獅子滾球’是也。”乾隆一聽,點頭奏道。“好一個獅子滾球!”
原來,這個武石被主考官使人塗了蜂蠟,本想叫李威光當場出醜,不料反被李威光機智果敢。踢出了個新名堂,受到乾隆讚賞。
接着,李威光獻演刀法。他把大關刀輕輕提起,悠閒自若地揮舞起來。這時方才發覺刀柄也被人塗了蠟油,滑滑溜溜,難於拿捏。但已舞動,已經無法調換,只好加倍小心,誰知越舞越快之時,刀柄竟然拿不住,看着就要脱手,一時情急智生,順勢將柄端一彈,關刀貼着地皮飛快旋舞,把地上青草割去一大片。隨即左腳一撩,右手一勾,刀又回到手中,仍然舞動如飛。這一着,更博得全場喝彩聲不斷。乾隆大喜問道:“威光,這又叫甚名堂?”威光奏道:“此乃‘捺地割葱’是也。”由於威光武藝超羣,更能獨創新招。深得乾隆嘉許,欽點李威光狀元。
過了三天,狀元、榜眼、探花和進士們,奉旨加冠遊行。考官等人又乘機搞鬼,暗暗在狀元帽內裝上數枚鋒利的鋼針。乘威光跪叩謝恩加冠時,趁勢用力一掀,滿相這下鋼針會插進腦門,威光將倒地當場。誰知可怪,威光戴上帽子,更是威風凜凜,自在從容。考官等人見到這樣,心下都莫名其妙。暗想:難道李威光有神靈相助?殊不知李威光機智過人,考場出險,明知有人暗害自己,心頭警覺起來,料想險關還有加冠一着,所以早已防備,頭上疊戴着十一頂氈帽,武巾一紮,準也看不出底細。任你針穿帽頂,他也安然無恙。 [7] 
黃埔大鼓震皇堂
御賜牌匾 御賜牌匾
李威光奪得狀元,長樂縣城一片歡騰,他的親戚朋友更是萬分歡喜。但是,當時朝廷卻要查他家有無好風水、好屋場。如果沒有便當作妖怪,就要斬頭。乾隆即降旨國師到長樂縣查看。 一天,縣太爺陪國師來到黃埔村,進村時恰巧遇着了才思敏捷的狀元母。國師以為是村間民婦,便問起黃埔村山水有哪些好處來,李母便一一指點這是什麼山,那是什麼水,然後隨口唸道:
“長樂縣城南樓鄉,透湖明月匯兩江;
邦弓自有高中手,黃埔大鼓震皇堂。”
接着便國師到山頭回望,把邦弓嶺、高中(崬)手(首)、大鼓嶺、皇(黃)堂嶺各山位置,及透湖、岐江和潭江的來龍去脈逐一指明。國師聽罷,見山川秀麗,村景優美,不禁點頭連聲説好。接着又問風水祖墳,縣官忙將“長樂學宮龍課”送給他看,看到當中有“乾山乾向水流乾,乾上高峯了狀元”兩句時,不斷點頭道:“原來如此。”這時狀元母雙將李氏祖墳“三級浪”龍課交給國師,課中又有“三級浪中龍獻爪,滿街爭看狀元歸”的斷語,國師心中暗暗信服,説:“山川秀麗,地靈人傑,難怪狀元及第了。” [7] 

李威光親屬成員

曾祖父:李建明,恩授修職郎。以曾孫李威光,官福建烽火營參將。乾隆四十六年,覃恩貤封武翼大夫。享壽九十。 [16] 
祖父:李凌霄,李建明之子,州同,以子李資媖,官湖南桂陽縣鎮安巡檢。乾隆二十六年,覃恩移封登仕佐郎。又以孫李威光,官頭等侍衞加一級。四十二年,覃恩封武功大夫。又以李威光,官福建閩安水師副將。五十五年,覃恩加封武功將軍。 [15] 
父親:李資始,庠生。候推守備。以子李威光,官頭等侍衞加一級。乾隆四十二年,覃恩誥封武功大夫。又以李威光,官福建閩安水師副將。五十五年,覃恩貤封武功將軍。好善樂施。乾隆戊子,歲飢助賑。 [16] 
叔父:李資姚,庠生。以侄威光,官福建閩安水師副將。乾隆五十五年,覃恩貤封武功將軍。 [16] 
叔父:李資媖,李凌霄之子,例貢,湖南桂陽縣鎮安巡檢,修百丈嶺,險阻悉平。後人立額於亭曰“仙李亭”。 [17] 

李威光人物故居

李威光故居位於五華縣華城鎮黃埔村下四角樓,由李威光祖父李紹紀建於清康熙年間。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50平方米。該屋為三堂、四橫、一圍龍,是典型客家民居。屋門前有禾坪、照牆、轉斗門和月池。整座建築為灰、砂夯築牆體,木桁桷懸山瓦頂,建築保存完好。堂屋內仍保留李狀元練武用過的長2.5米、重64公斤的鐵關刀和武石,以及御賜或名家饋贈的《狀元及第》、《御前侍衞》、《會元》、《進士》、《世愛國恩》、《世受恩倫》等金木雕匾額。 [4] 
李威光故居
李威光故居(31張)
1994年9月,被列為五華縣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2010年,五華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通過省驗收,李威光故居等被批准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9] 
武狀元李威光故居的佈局是面寬五間,三棟進深,左右各設兩棟橫屋,背面用圍龍屋包圍,門前設曬坪、照牆、轉斗門,照牆外挖有半月形池塘一口,整座建築為灰砂夯建築牆體,木桁桷懸山瓦頂,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950平方米。故居內有李威光用過的大刀和李威光練氣功用的“練武石”,裏面還存放着當時皇帝賜予的牌匾和一些文字資料,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是一個富有歷史文化內涵的古建築。有關人士呼籲社會各界搶修該建築,保護這一客家地區珍貴的人文資源;建議由政府牽頭成立故居搶修工作機構,組織有關專家前往實地考察,制訂修繕方案,申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配合旅遊部門充分整合武狀元故居周圍的人文及自然資源如長樂學宮、雄獅古塔、球王李惠堂、湯湖熱礦泥、七目嶂和益塘水庫風景區等資源,進而形成既有歷史文化內涵,又有自然生態勝景的旅遊圈。這樣,既可以保護歷史文物,又可以充分發揮文物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梅州名人文化,把客家的文化資源一代代地保存下去。
根據《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在2015年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分配方案中,李威光故居修繕工程獲得250萬元的款項扶持。 [10] 

李威光李威光墓

李威光墓原在五華縣華城鎮陶角里,築於清嘉慶年間。民國二年(1913年)再遷葬於三清塘長坑裏山腦西北坡上。墓用灰沙砌築,呈交椅形,坐東南向西北,長6米、寬6米,面積約40平方米。內設拜壇,墓頭立有麻石墓碑,高55釐米,寬42釐米,陰刻楷體碑文,中刻“前清會狀及第晉階武功大夫任南澳總鎮府李氏十九世祖諡忠孝端和諱威光韜亭墓”,右刻“民國二年癸丑歲季冬吉旦立”,左刻 “四大房永祀”。現保存完好。 [11] 
狀元母盧氏之墓
2006年4月,為挖掘有關狀元直系文物,五華縣華城鎮清武狀元李威光故鄉黃埔村專門組織文物保護小組,到毗鄰華城的潭下鎮江塘(光華村)尋找狀元母盧氏之墓。經過一番艱辛,終於在光華村二口塘(地名)半山發現了原葬於清嘉慶年間,復葬於清朝光緒四年的李威光母親盧氏之墓。
該墓屬大石(灰)墳筐結構,佔地近百平方米,墓碑中央沉雕楷書:“李氏十八世祖妣。清誥封一品夫人。孝懿慈惠盧太君人墓”字樣,右側小刻“三大房永祀”。墓碑見光高47.5釐米,寬39釐米,方向坐東北偏北,碑背混灰沙半圓形已崩脱不全。
據《李氏族譜》載:清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乾隆皇帝為激勵福建南澳總兵官李威光安心在台灣抗擊倭寇,特頒發聖旨,誥封李威光之母盧氏為一品夫人(現仍保存“聖旨”原件)。 [12] 
親屬成員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