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洪章

(清朝湘軍名將)

鎖定
朱洪章(?-1895年),字煥文。貴州黎平人,清朝將領。 [3] 
咸豐元年(1851年),朱洪章跟隨黎平知府胡林翼鎮壓新寧、黃平起義,授外委。咸豐四年(1854年),從胡林翼援湖北,與太平軍戰嶽州。跟隨塔齊布破洪山。後隸周鳳山、畢金科。咸豐六年(1856年),跟隨塔齊布克饒州,擢千總。咸豐九年(1859年),從曾國荃克景德鎮,以守備補用。咸豐十年(1860年),從攻太湖,晉都司。咸豐十一年(1861年),克安慶,超擢參將。同治二年(1863年),攻天京雨花台,以總兵記名,又加提督銜。 [3] 
同治三年(1864年),朱洪章率先衝入天京,次年升永州鎮總兵。光緒二年(1876年),調雲南鶴麗鎮總兵,署昭通、臨安、騰越諸鎮。光緒十五年(1889年),署狼山鎮總兵。光緒二十年(1894年),奉張之洞命,領兵十營守金沙衞,防日軍。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朱洪章卒。 [3] 
煥文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貴州黎平
出生日期
1832年
逝世日期
1895年
主要成就
收復江寧,功實第一
本    名
朱洪章
賜    號
勤勇巴圖魯
諡    號
武慎

朱洪章人物生平

朱洪章早年經歷

咸豐初年,朱洪章被招募為鄉勇,跟隨黎平知府胡林翼圍剿新寧、黃平等地土匪,生擒匪首劉瞎麼,以功獎外委
咸豐四年(1854),跟隨胡林翼救援湖北,攻克嶽州。跟隨塔齊布攻打武昌,破敵於洪山,於是隸屬於塔齊布。戰於大冶半壁山田家鎮、孔壠、小池口,攻打九江,以勇猛著稱。塔齊布去世後,跟隨周鳳山。周鳳山兵敗,隸屬於畢金科
咸豐六年(1856),攻克饒州,擢千總。畢金科戰死,朱洪章統帥他的軍隊。江西拒絕供給軍餉,幸虧張芾支持,軍隊才得以保存。又因會攻四十里街,其他將領戰敗,被彈劾,降任把總 [1] 

朱洪章鎮壓太平天國

咸豐九年(1859),跟隨曾國荃收復景德鎮,官復原職,以守備補用。於是從此跟隨曾國荃,戰績開始顯露。
咸豐十年(1860),跟隨攻打太湖,解小池驛之圍,晉都司。進攻安慶,爭壕奪壘,斬殺甚多。
咸豐十一年(1861),攻克安慶,超擢參將,賜號勤勇巴圖魯。跟隨曾國荃由安徽東下,連奪沿江要隘,擢副將。進屯雨花台, 屢次擊敗從天京出擊的太平軍。太平軍的援軍趕到,大營被圍,屢次以地雷炸燬營牆,眼看敵軍擁入,口銜利刃,匍匐而進。朱洪章督促槍炮還擊,擲火焚燒,斃賊無數,傷亡士卒甚多,圍困被解除。朱洪章以迭克城隘,以總兵記名,加提督銜。 [1] 

朱洪章收復江寧

同治三年(1864),攻打江寧(今江蘇南京)久攻不下,等到掘開地道於龍膊子山麓,議推前鋒。曾國荃召諸將署名具軍令狀,朱洪章署第一,武明良第二,劉連捷第三,其他以次簽署,共得九人。地雷爆炸,城牆崩塌,朱洪章率所部長、勝、煥字三營一千五百人,從缺口首先衝入,太平軍倉猝從城頭投擲火藥,傾盆而下,士卒死四百餘人。
朱洪章入城後,結圜陣與太平軍排擊。諸將衝入江寧,於是分軍為三,朱洪章直取中路,攻打天王府之北,短兵巷戰一日夜,搜斬太平軍甚多,賜黃馬褂,予騎都尉世職,無論提鎮出缺,儘先題奏。起初敍入城功,李臣典以決策居第一,朱洪章列第三,眾人為他鳴不平。朱洪章説:“吾一介武夫,由行伍擢至總鎮。今幸東南平定,百戰餘生,荷天寵錫,已叨非分,又何求焉?” [1-2] 

朱洪章晚年經歷

同治四年(1865),授湖南永州鎮總兵。
光緒二年(1876),調任雲南鶴麗鎮(今鶴慶)總兵,署昭通臨安、騰越諸鎮。鶴麗地勢低窪,大雨常常淹沒民田,朱洪章親自率軍修浚河流,解除了水患,民眾十分感激。
光緒十四年(1888),因病請求開缺,病癒後,曾國荃調留兩江,朱洪章憑弔龍膊子山,祭拜死士墓地,曾國荃樹碑紀事。
光緒十五年(1889),署狼山鎮總兵。
光緒二十年(1894),張之洞命朱洪章招募十營兵防衞金沙衞。
光緒二十一年(1895),卒于軍。張之洞上疏陳説戰績,稱朱洪章收復江寧,功實第一。清廷下詔宣付史館,從優議恤,諡武慎,附祀曾國藩、曾國荃、胡林翼專祠。 [1] 

朱洪章史料記載

清史稿·卷四百十四·列傳二百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