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鄉勇

鎖定
鄉勇,漢語詞彙。
拼音: xiāng yǒng
釋義:鄉兵,地方武裝。
中文名
鄉勇
拼    音
xiāng yǒng
解    釋
臨時招募的輔助部隊
時    代
清朝
源    自
鄉兵

鄉勇引證解釋

鄉兵,地方武裝。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 飛 ( 張飛 )曰:‘吾頗有資財,當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
梅曾亮 《總兵劉公清家傳》:“散捕餘匪,裁撤鄉勇,公功為多。”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是時各路官軍臨陣,輒令鄉勇居前,綠營兵次之, 滿 兵 吉林 索倫 又次之。”
清 《睢州志·袁樞傳》:“樞挾矢登陴,倡先固守。懸金城上,募鄉勇。” [1] 
徐特立 《國際和國內的政治形勢》:“所謂鄉勇,就是地方武裝,為保衞自己家鄉而戰、保衞桑梓而戰。”

鄉勇歷史發展

雍正八年(1730),鄂爾泰鎮壓西南少數民族烏蒙部落時,就利用過鄉兵,一般認為這是清代使用鄉兵之始。乾隆末年,由於八旗兵業已腐朽,不堪戰鬥,綠營兵也暮氣日深,漸趨腐敗,福康安鎮壓台灣林爽文起義時,不得不招募地方“義勇”,與官兵並用。
以後鎮壓湘黔苗民起義及嘉慶年間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時,朝廷除了命地方舉辦團練外,都招募鄉勇,官給口糧,在綠營之外別自成營,隨軍戰守,時稱“勇營”。從此相沿成例。但在咸豐以前,勇營額數之多寡不定,武器之良窳不一,沒有創建營制,有事招募,事後即予裁撤,不過是一種臨時性質的非正規部隊。太平軍起義後,咸豐二年(1852)曾國藩在原鄉勇基礎上創建營哨之制,編練了一支有獨特製度的正規軍,稱為湘勇,通稱湘軍。咸豐十一年(1861)李鴻章遵照湘軍的營制、營規組建了淮軍。隨後其他各省也相繼招募鄉勇,仿照湘軍營制編練部隊,使勇營成為鎮壓太平軍和捻軍起義的主力軍。太平軍、捻軍失敗後,部分勇營改為防軍,後又改為巡防隊,直至清末被編為陸軍。由鄉兵到勇營,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後,最終代替了經制的綠營兵,成為清代後期鎮壓反抗和維護統治的極為重要的武裝力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