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館
編輯
鎖定
- 中文名
-
史館
- 機構職能
-
負責編修史書的機構
- 注 音
-
ㄕㄧˇ ㄍㄨㄢˇ
- 出 處
-
《書博雞者事》
- 拼 音
-
shǐ guǎn
官修史書的機構。歷代史官,隸秘書省著作局,由著作郎掌修國史。
[2]
唐初因隋舊制。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置史館於門下省,由宰相監修國史,自是著作郎始罷史職。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以史館移屬於中書省。
[2]
置修撰四人,令史二人,楷書十二人,寫國史
楷書十八人,楷書手二十五人,典書二人,
亭長二人,
掌固四人,熟紙匠六人等。
[2]
餘在史館,聞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雞者之事。——明·高啓《書博雞者事》
《
新唐書.卷四七.百官志二》:“史館,修撰四人,掌修國史。”
《
金瓶梅.第四九回》:“不想被曹禾論劾,將學生敝同年一十四人之在史館著,一時皆黜授外職。”
史館置在禁中,初在西內太極宮太極殿東側門下內省之北。及大明宮初成,置史館於宣政殿東側日華門外門下外省之南。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三月,徙史館於中書內省北,以舊尚藥院充館。
[1]
- 參考資料
-
-
1.
史館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24]
-
2.
張永祿主編. 唐代長安詞典[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