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金沙江東岸、曲靖市西北部,地處東經103°03′~103°55′、北緯25°48′~27°04′之間。東鄰宣威市、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南與沾益區、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毗鄰,西接昆明市東川區、昭通市巧家縣,北與魯甸縣接壤。東西最大橫距8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38公里。
[1]
行政面積5884平方千米。
[37]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會澤縣總人口(常住人口)為794279人。
[40]
- 中文名
- 會澤縣
- 外文名
- Huize County
- 行政區劃代碼
- 530326
- 行政區類別
- 縣
- 所屬地區
- 雲南省曲靖市
- 地理位置
- 曲靖市西北部
- 面 積
- 5884 km²
- 下轄地區
- 5個街道、7個鎮、13個鄉
會澤縣歷史沿革
編輯元代,為東川路。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隸雲南省,開置會澤縣駐巧家,翌年遷到鍾屏。
民國二年(1913年),裁東川府,改名東川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又復會澤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曲靖專署。
新中國後,改屬昭通專署。
1958年10月,撤會澤縣並東川市。
會澤縣行政區劃
編輯會澤縣轄5個街道、7個鎮、13個鄉。分別為:金鐘街道、古城街道、寶雲街道、鍾屏街道、以禮街道5個街道辦事處(隨着經濟發展和常住人口增加,原縣城金鐘鎮劃分為5 個街道);娜姑鎮、者海鎮、礦山鎮、樂業鎮、迤車鎮、大井鎮、待補鎮7 個鎮;大海鄉、老廠鄉、五星鄉、大橋鄉、紙廠鄉、馬路鄉、火紅鄉、新街鄉、雨碌鄉、魯納鄉、上村鄉、駕車鄉、田壩鄉13個鄉。360個村民委員會,18 個社區。
[8]
政府駐古城街道。
[9]
會澤縣地理環境
編輯會澤縣位置境域
會澤縣,東西最大橫距8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38公里。
[1]
2019年,會澤縣行政面積5884平方千米。
[37]
縣政府駐地古城街道,海拔2100米,縣城距曲靖市區155公里,距省會昆明市區195公里。
[1]
會澤縣地形
會澤地處滇東北高原,烏蒙山主峯地段。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山川相間排列,山區、河谷條塊分佈。會澤縣地勢西高東低,南起北伏,由西向東呈階梯狀遞減。會澤縣最高峯大海樑子牯牛寨,海拔4017米,為曲靖市最高峯。最低處為小江與金沙江交匯處,海拔695米,為曲靖市最低點。
[11]
會澤縣地貌
會澤縣地質
會澤縣由於地質地貌和森林覆蓋率低等原因,土壤沖刷流失嚴重。棕壤、紅壤、紫色土土類面積5114平方千米,佔會澤縣土壤面積的91%;會澤縣耕地796平方千米,旱地佔86%左右,而棕壤、紅壤、紫色土佔一半。
[11]
會澤縣氣候特徵
會澤縣風光(17張)
會澤平均海拔2200米以上,高原空氣稀薄,輻射波短,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晴日225天,年日照2100小時,年平均氣温12.7℃。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
自然災害以乾旱、倒春寒和八月低温為主,晚霜凍、洪澇、三秋連雨、冰雹、大風等局部發生。此外,地震、泥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2]
會澤縣自然資源
編輯會澤縣生物資源
會澤植被類型垂直分佈十分明顯,分為三個類型:
亞高山灌叢、草甸:分佈於海拔3000米以上地區,草本植物200餘種,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為主,有絨毛草、羊茅草、翻白葉等。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還生長着一些莎草科的喜濕植物和箭竹。
雲南松、華山松針葉林類和樟樹、旱冬瓜等闊葉林類混交:分佈於海拔1700~3000米地區,主要森林區。主要樹種有雲南松、華山松、杉松、紅杉、沖天柏、黃櫟、白櫟、木姜子、樟樹、旱冬瓜、滇山柏及野櫻桃等。灌木林以馬桑、刺櫟、野山茶、杜鵑、箭竹及薔薇科刺藤為主。草叢以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禾本科草本為主。
會澤縣水資源
境內河流水源主要靠降水補給,蓄水量隨降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會澤縣年均降雨總量54億立方米,減去地面徑流等,水資源總量為24億立方米。會澤縣大小河流入境水量14億立方米,出境水量38億立方米。縣內主要河道水能理論藴藏量為165萬千瓦,可開發97萬千瓦。已開發的水資源年發電量42億千瓦時,尚有50%以上待開發。地熱資源較為豐富,在金鐘、娜姑、者海、紙廠等地已發現6處温泉。
[13]
會澤縣礦藏資源
會澤縣人口民族
編輯2008年底,會澤縣總人口95萬人,在雲南省129個縣(市、區)中,是第三人口大縣。人口分佈極不均勻,槽壩地區人口稠密,高寒山區人口稀疏。農業人口87萬人,佔總人口的92%。2018年末,會澤縣總人口106萬人。
會澤是一個多民族縣,有漢、回、彝、壯、苗、白、納西、傈僳、滿、布朗、藏、瑤、拉祜、佤、傣、哈尼、蒙古、阿昌、普米、獨龍、仡佬、侗、布依、水、東鄉等26個民族。世居民族有漢、回、彝、壯、苗5個民族。少數民族佔全縣總人口的5.49%左右,在少數民族中,以回、彝、壯、苗、白族居多。全縣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回族。各鄉(鎮)均有少數民族居住,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佈,各民族和睦相處。回族聚居比較集中的新街鄉,是全縣的少數民族鄉。擁有人口104萬人,在雲南省129 個縣(市、區)中,是第三人口大縣。人口分佈極不均勻,槽壩地區人口稠密,高寒山區人口稀疏。
[10]
會澤縣經濟
編輯會澤縣綜述
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46.7億元,增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8.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3.1億元。投資消費持續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增2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億元,增18%。農村經濟加快發展。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59.8億元,增8%。糧食總產達48萬噸,實現“十一連增”。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穩定在27萬人次,務工收入達25億元。工業經濟逆勢前行。完成工業總產值136.6億元,增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4.6億元,增13.5%。財税金融平穩運行。實現財政總收入39.66億元,增12.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4億元,增17.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8.1億元,增7.1%。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08.3億元,增21.1%;各項貸款餘額51.5億元,增14.8%。人均收入穩步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704元,增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048元,增13%。
[15]
2014年,會澤縣縣內生產總值15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337元,同比2013年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650元,同比2013年增長11%。
[16]
2013年至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由131億元增至169.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年均增8.4%;財政總收入由35.2億元增至39.6億元,年均增4.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8億元增至11.1億元,年均增8.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由35.6億元增至52.1億元,年均增9.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22.9億元增至39.1億元,年均增14.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878元增至26723元,年均增10.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147元增至8603元,年均增13.7%。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8.5億元,爭取到位上級轉移支付資金164.1億元。三次產業比調整為22.9 : 42 : 35.1,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高原特色農業向規模化、商品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建成畜牧、核桃、馬鈴薯、蔬菜等一批特色種養基地,農業總產值由57.4億元增至78.1億元,年均增8%;新型工業化邁出新步伐,建成大海樑子、頭道坪風電、龍洞水電、禾農、鱘魚魚子醬加工等一批產業項目,工業總產值由106.6億元增至123.3億元,年均增3.7%;文化旅遊產業穩步發展,會澤古城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海草山創建為4A級景區,累計接待遊客560.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1.7億元。
[17]
2018年,會澤縣完成生產總值19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1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3.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3億元,“1+4”經濟指標及綜合考核全市排名第二,三次產業比為22.7:38.9: 38.4。
[6]
2019年,會澤縣完成生產總值247.8億元、增10.1%,規上工業增加值65億元、增6.2%,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35.2億元、增2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億元、增7.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7.9億元、增4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2億元、增12.6%。。
[38]
會澤縣第一產業
會澤縣2014年建成特色產業基地144萬畝。馬鈴薯“一户一分地”良種擴繁和土著魚良種研發被列為省部級現代農業示範點。瑪咖、鱘魚谷莊園被列為市級現代農業莊園重點扶持。完成13家土地流轉經營權證頒證及評估工作。收購烤煙12.77萬擔,實現產值2.08億元,生豬存欄147.81萬頭、出欄236.07萬頭,牛存欄56.51萬頭、出欄26.23萬頭,羊存欄66.54萬隻、出欄63.23萬隻,實現肉類總產量30.14萬噸,產值39.47億元。
[16]
會澤縣第二產業
2014年,會澤縣完成工業總產值130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10.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7.1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10.2%。收儲土地1104畝,入園企業增至27户,實現產值53.37億元。馳宏公司會澤冶煉廠,大海樑子風電場,龍洞電站投入試運行。實施“個轉企”、“小上規”企業培育工程,新增企業529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96億元。
[16]
會澤縣第三產業
2014年,會澤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3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22.87%;各項貸款餘額63.6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23.42%。
[16]
2014年,會澤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8%13%。
[16]
會澤縣政治
編輯職務 | 人員 |
---|---|
縣委委員、常委、書記 | 丁東平 |
副縣長、代理縣長 | 王正宇 |
副縣長、公安局局長 | 陸繼宏 |
會澤縣社會事業
編輯會澤縣交通
2008年全縣公路通車裏程5813公里,其中國道363公里,省道203公里,省管縣道93公里,農村公路5154公里。全年貨運量為827萬噸;貨運週轉量74692萬噸公里;客運量332萬人;客運週轉量26522萬人公里。
會澤縣社會保障
2014年,會澤縣外出務工人員27萬人次,務工收入30億元,五項保險參保人數達69.22萬人,發放養老金2.31億元、城市低保補助金2376.88萬元、農村低保補助金1.46億元,兑現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1.14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092個,新增城鎮就業2673人,就業困難人員補助746萬元。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242套,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908户172萬元。會澤被列為全國“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縣,爭取專項扶貧資金2.25億元,解決了6萬人的貧困問題。
[18]
會澤縣教育
會澤縣實驗高中 | 會澤縣茚旺高中 |
會澤縣醫療衞生
會澤縣鄉村振興
會澤縣名優特產
編輯會澤特產主要有:鹽水石榴、會澤裘皮、黃果、辣椒幹、迤車掛麪、稀豆粉、會澤炒麪、洋芋粑粑、華泥沙鍋、土煙、東川醬油、者海醋、七彩土豆、魚子、酸辣椒、麻辣洋芋等。會澤的風味食品很多,有會澤稀豆粉、大海草山黃燜羊、羊八碗等。
會澤縣旅遊景點
編輯會澤風光旖旎、景色別緻,民間自古將這些景緻概括為“會澤十景”:“翠屏春曉:會澤古城東南一里,翠屏山層蠻疊嶂,林木葱鬱,冬春積雪,四時蒼翠,每年縣城的第一縷春意從這裏開始;飲虹雲陣:在城西三里,飲虹嶺山下有龍泉,潭水流入義通河,潭中水氣在太陽的折射下,形成了夢幻之景,宛如一道彩虹降臨人間;蔓海秋成:在義通河以下,蔓海已成桑田,每年秋天稻子成熟時,金鐘壩子呈現一片豐收景象,麥浪層層,薄霧淡淡,變幻無常;青龍殘雪:古城北十里,奇石林立,土石相半,宛如龍鱗,酷似青龍;金鐘夕照:古城西南一里,翠屏山西麓,樓閣隱見,夕陽西沉,樹木、廟宇形成金鐘夕陽之景。除此之外,還有龍潭夜月、石鼓樵歌、龍募桃花、水城漁笛、温泉柳浪景色。”
[22]
會澤歷史悠久,秦漢時為古夜郎地,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95年被雲南省政府列為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十省不同風格的會館建築,多種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各省之長又結合當地實際建蓋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風民俗及民族風情在會澤這片土地上落腳、傳承和發揚。會澤縣城仍遺留有會館、寺廟100餘座,形成了別具一格的銅商文化和會館文化。
[23]
大地縫旅遊景區位於縣城東南60千米的雨碌鄉。入口處稱“生命之門”。洞內頂部呈弧形,有上億年岩漿形成的道道褶皺,當地人稱“天花板”,長約20餘米。過了天花板,但見青天一線,在綿延曲折的10餘千米地縫中,兩山最窄處僅1.6米,最寬處不過20餘米。
[24]
以禮河風景區
以禮河發源於待補鎮的野馬川,沿途彙集鷓雞河、咩則河和待補河。以禮河流經大海、待補、金鐘、娜姑、老廠等鄉(鎮)後,匯入金沙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全長122千米,流域面積2558平方千米。
[24]
毛家村土壩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一大土壩。1958年國家投資4.2億元開工建設,十萬大軍歷時十年建成。壩型為粘土心牆式多種土寬壩,壩高80米,壩底寬491米,頂寬8米。集雨面積868平方千米,總庫容5億立方米。水庫供中國華電雲南發電有限公司以禮河發電廠發電用水,設計年滿負荷發電量16億千瓦時,年平均發電量12億千瓦時,庫區灌溉面積13萬畝。
[24]
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位於金鐘鎮水城村,會澤十景之一的“水城漁笛”景緻及水城漢代古墓羣所在地。“水城”之名,因當時該城四面環水,故稱“水城”。“烏蒙磅礴”羣雕矗立在水城擴紅文化生態園半山腰,為紀念1935年紅九軍團在此擴編新軍修建。
[24]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滇東北烏蒙山區中部,距縣城54km,在東經103度15分~22分,北緯26度38分~45分之間,海拔2490~2900m,年平均氣温9.8攝氏度,有大橋、楊梅山、李家灣、磨盤卡和地得卡5個村委會。會澤至巧家的公路從躍進水庫水庫右側經過。水庫水域面積793hm2,庫容達5x106立方米,周圍有華山松、雲南松。這個高原湖泊的形成,改變了當地的氣候環境、資源環境,每年冬末春初,黑頸鶴、灰鶴、斑頭雁、黃鴨等數千只涉禽和水禽飛到這裏越冬。
[25]
會澤縣著名人物
編輯楊幹貞
楊幹貞(?-937),男,白族先民,雲南東川郡楊家大山人,今雲南省會澤縣者海鎮楊家大山人,大義寧國皇帝。公元929-937年在位。大長和國國主鄭隆亶時為東川節度使。五代後唐天成三年(928),楊幹貞殺鄭隆亶,滅大長和國,擁清平官趙善政為主,建大天興國。四年(929),廢趙善政稱帝,改國號大義寧,建元興聖。後晉天福二年(937),原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起兵反抗,楊幹貞出走,子孫隱居雲南劍川。楊幹貞諡肅恭皇帝,大義寧國亡。
唐繼堯
唐繼堯(1883~1927),又名榮昌,字蓂賡,別號東大陸主人,會澤金鐘人。參與策動“重九起義”,領導“護國運動”,創辦東陸大學(今雲南大學前身),為雲南的經濟、教育、交通、航空等事業作出過重大貢獻。
[26]
黃毓英
黃毓英(1885~1912),字子和,會澤金鐘人。1903年,自費東渡日本留學,接受軍事訓練。1905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1908年,參加雲南河口起義、重九起義。1912年5月7日,黃毓英奉命回滇,行經思南府屬地,遇害身亡。
[26]
鄧泰中
鄧泰中(1886~1928),字和卿,會澤金鐘人。1908年就讀於日本東斌學校,在東京加入同盟會。歸國後入雲南陸軍講武堂二期深造,歷任滇軍排長、營長、團長、旅長、雲南警衞軍司令官、靖國聯軍第一縱隊指揮官、四川宣慰使,1928年,國民政府特授鄧泰中為陸軍上將,派往江西,在南京浦口,被日本輪船撞沉,落入江中遇難。
[26]
劉堯民
劉堯民(1898~1968),名治雍,字伯厚,翻譯外文著作時署名林不肯。會澤金鐘人,中共黨員。曾任雲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九三學社昆明分社副主任兼秘書長,雲南省政協常委。
[26]
施莉俠
施莉俠(1911~1993),原名琴仙,又名詠霞,娜姑鎮樂裏村人。曾任雲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雲南省政協文史資料參議員和雲南省詩詞學會顧問。1926年秋,施莉俠東渡日本,考入東京高等女子學校。1927年,考入東京女子醫學專科學校。1928年,棄醫學文,考入東京文化學院文學系。1931年,由日本赴法國,入巴黎大學文科博士班深造,獲博士學位,繼又攻讀世界現代史,獲太平洋博士學位。
[26]
會澤縣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會澤概況 .會澤縣人民政府.2013-06-08[引用日期2019-07-18]
- 2. 雲南會澤古城躋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4-01-04]
- 3. 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 中國商務部[引用日期2018-09-26]
- 4. 2020中國夏季休閒百佳縣市 .小康雜誌社[引用日期2020-05-15]
- 5. 雲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脱貧 .雲南日報[引用日期2020-11-15]
- 6.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會澤縣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6-20]
- 7. 傳承銅商文化 品味自然魅力 . 會澤宣傳網[引用日期2012-12-14]
- 8. 會澤概況 .會澤宣傳網.2019-06-06[引用日期2019-07-18]
- 9. 會澤行政區劃 .會澤宣傳網.2009-12-01[引用日期2013-04-27]
- 10. 人口民族 .會澤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4-16]
- 11. 地形地貌 .會澤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7-01]
- 12. 草綠水清醉遊人會澤美景掀蓋頭 .雲南政協報[引用日期2014-07-01]
- 13. 地理壞境 .會澤招商投資服務網[引用日期2014-07-01]
- 14. 會澤礦產資源 .會澤宣傳網[引用日期2014-04-18]
- 15. 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 .會澤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4-16]
- 16.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15年1月21日在會澤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會澤縣政府網.2015-03-16[引用日期2015-9-27]
- 17.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會澤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4-16]
- 18. 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會澤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14-07-01]
- 19. 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5-20]
- 20. 會澤縣東陸高級中學校優秀教師簡介 .會澤宣傳網[引用日期2020-01-29]
- 21. 關於印發緊密型縣域醫療衞生共同體建設試點省和試點縣名單的通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引用日期2019-10-14]
- 22. 會澤風光 .會澤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4-16]
- 23. 雲南會澤古城的電力守護人 .雲南網[引用日期2015-09-27]
- 24. 十景會澤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7-01]
- 25. 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7-01]
- 26. 文化名人 .會澤宣傳網[引用日期2015-10-04]
- 27. 水利部關於公佈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的公告 .水利部[引用日期2019-03-17]
- 28. 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3-05]
- 29. 中國品牌日:2020中國避暑名縣榜發佈 .旅新網[引用日期2020-06-18]
- 30.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2]
- 31. 農業農村部關於公佈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第六批)名單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1-11]
- 32. 現任領導 .會澤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10-04]
- 33. 市委配齊配強會澤領導班子 .會澤[引用日期2016-04-26]
- 34. 名單公佈!雲南這些縣區和高校入選改革試點百家號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5-14]
- 35. 雲南省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名單 .雲南省鄉村振興局[引用日期2021-08-12]
- 36. 甘肅23個!國家鄉村振興局重點幫扶縣確定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8-27]
- 37.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2020年中國縣城統講年鑑(縣市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323.
- 38. 2020工作報告 .會澤縣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10-28]
- 39. 公示中!雲南6個縣(市、區)擬獲評“全省教育工作先進縣”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1-12-15]
- 40. 統計信息 .會澤縣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3-16]
- 41. 2020年度雲南省縣域經濟“10強縣”出爐!有你的家鄉嗎? .雲南發佈[引用日期2022-03-26]
- 42. 徐俊先任中共富源縣委書記 丁東平任中共會澤縣委書記 .微信[引用日期2022-04-13]
- 43. 2021鄉村振興百強縣來了!茂名這3個縣(市)位列全國前十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4-20]
- 44. 會澤縣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次會議 .會澤人大微信公眾號[引用日期2022-06-10]
- 45. 權威發佈丨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命名“雲南省美麗縣城”的通知 .雲南省人民政府網微信公眾號[引用日期2022-08-13]
- 46. 會澤,十年鉅變展新顏 .會澤縣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2-05]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