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曾魯

鎖定
曾魯(1319~1373),字得之,新淦(今江西新幹縣)人,曾子之第五十七代孫,官至禮部侍郎
全    名
曾魯
別    名
得之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新淦(今江西新幹縣)
出生日期
1319年
逝世日期
1373年1月13日
主要成就
《元史》總裁官
主要作品
《六一居士集正訛》《南豐類藁辨誤》
最高官職
禮部侍郎

曾魯生平經歷

曾魯早年經歷

七歲時,曾魯就能背誦《五經》,一字不漏。奉禮郎簡正理想要以神童向朝廷舉薦,被曾魯的父親拒絕。長大後,日記《三史》,博古通今。熟悉歷代國體、人才、制度沿革。提舉劉嶽申(廬陵人)與他交談,連續幾天日夜不休,感嘆説:“不意後生中,能至於斯也”。曾魯以文學才能聞名一時。
十九歲時,曾魯拜訪虞集臨州,虞集大悦説:“昔程子(程顥程頤)與張敬夫(張栻)年僅十六七歲,脱然有志聖賢之道,子能如是,復何讓古人?”曾魯愈加潛心於濂洛關閩之學,尤愛吳澄的著作。
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曾魯率鄉里豪傑,召集少壯男子保衞鄉曲。他多次準備好酒肉,給鄉里人講述順逆的道理。眾人皆遵守約束,沒有人敢做不義的事情。人們稱他們鄉為“君子鄉”。

曾魯深得器重

明朝洪武初年,修撰《元史》,召曾魯為總裁官。《元史》書成,賜金帛,以曾魯為首。曾魯請求歸隱,遇上編類禮書,再次留任。議禮者蜂起。曾魯在羣言沸騰中揚言説:“某禮宜據某説則是,從某説則非。”有辨詰者,必歷舉傳記以告。
洪武二年(1369)十二月,授禮部主事。開平王常遇春去世,高麗遣使前來祭拜。曾魯索其文視之,外襲金龍黃帕,文不署洪武年號。曾魯指出説:“龍帕誤耳,納貢稱藩而不奉正朔,於義何居?”使者認錯道歉,即令整改。安南(今越南)陳叔明(陳藝宗)篡位,害怕被明朝討伐,於是遣使入貢以觀察朝廷的意思。主客曹已受其表,曾魯取副封視之,詰問使者説:“前王陳日熞(楊日禮),今何驟更名?”使者不敢隱瞞,具言事實。明太祖説:“島夷狡獪如此耶!”拒絕了安南的進貢。明太祖愈加器重曾魯。
洪武五年(1372)二月,明太祖問丞相:“曾魯何官?對答:“不過主事耳。”即日超六階,拜中順大夫禮部侍郎。曾魯以“順”字犯其父諱,推辭,在朝請時請求降階。吏部典制,沒有允許。戍將捕獲倭人,明太祖命放歸。儒臣草詔,曾魯的文稿有“中國一視同仁”之句,明太祖閲讀後大悦,説:“頃陶凱文已起人意,曾魯復如此,文運其昌乎!”八月,命主持京畿鄉試。入院之後,曾魯忽然吐血一升,仍勉強支撐病體,閲卷不息,從此奄奄不振。九月,甘露鐘山,羣臣以詩賦進獻,明太祖唯獨褒獎曾魯。十月,明太祖郊祀,出宿齋宮,命取諸作讓侍臣輪番朗誦,到曾魯的作品時,明太祖唯獨説:“此曾魯作耶,援據既精,鋪敍有法,豈新進之可驟至哉”。十一月,病重,請求歸鄉,得到同意。十二月辛卯,舟船途經南昌時,去世。曾魯寫文章不留草稿,他的弟子有所輯錄,但未成書。 [1-2] 

曾魯親屬成員

曾祖父:曾兼善,宋朝大理寺評事
祖父:曾天麒,宋朝宣教郎軍器監主簿
父:曾順元,韶州路儒學教授 [2] 
母:劉氏

曾魯人物評價

宋濂:蓄德熙和,人近之者,温如春風,不見忿戾之色。然其人則山澤身,退然若不勝衣,未嘗有所矯飾
徐尊生:南京有博學士二人,以筆為舌者宋景濂(宋濂),以舌為筆者曾得之也。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