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教子

(《顏之推·顏氏家訓·第二篇》中的故事)

鎖定
《教子》是顏之推創作的文言文,出自《顏之推·顏氏家訓·第二篇》。
作品名稱
教子
作    者
顏之推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出處
《顏之推·顏氏家訓·第二篇教子》
文學體裁
文言文

教子作者

顏之推(公元531—約595年)字介,原籍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世居建康(今南京市),生於士族官僚家庭,世傳《周官》、《左氏春秋》。傳世著作有《顏氏家訓》和《還冤志》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是顏之推為了用儒家思想教訓子孫,以保持自己家庭的傳統與地位,而寫出的一部系統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書。這是他一生關於士大夫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總結,在封建家庭教育發展史上有重要的影響。後世稱此書為“家教規範”。

教子原文

大司馬魏夫人,性甚嚴正;王在湓城時,為三千人將,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猶捶撻之,故能成其勳業。梁元帝時有一學士,聰敏有才,為父所寵,失於教義,一言之是,遍於行路,終年譽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飾,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語不擇,為周逖抽腸釁鼓雲。

教子註釋

1、王大司馬:即王僧辯(?~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字君才,初仕北魏,歸梁後任湘東蕭繹的左常侍及司馬
2、湓城:也稱湓口,古城名。
3、梁元帝:即蕭繹(508~554年),字世誠,南朝梁蘭陵(今江蘇武進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東王,鎮守江陵(今屬湖北)
4、學士:官名,南北朝時,學士為編纂撰述之官。
5、揜:同“掩”,掩蓋,遮蔽。
6、婚宦:結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7、性:品性
8、逾:超過
9、撻:同“打”
10、少:稍微。
11、飾:粉飾
12、冀:希望
13、釁:塗抹
14、錘:用棍棒打

教子導讀

文中列舉了正反兩個“教子”事例,孰好孰壞,讀者一目瞭然。作者用意也不難分辨。

教子譯文

大司馬王僧辯的母親魏老夫人,品性非常嚴謹方正;王僧辯在湓城時,是三千士卒的統領,年紀超過四十了,(但)稍微不稱意,老夫人就使用棍棒打他,因此,王僧辯成就了一番功業。梁元帝在位的時候,有一位學士,聰明有才氣,從小被父親寵愛,疏於管教;他若一句話説得有道理,他父親便在路上廣為宣傳,一年到頭都讚不絕口;他若一件事有閃失,他父親為他百般遮掩,希望他悄悄改掉。學士成年以後,兇暴傲慢的習氣一天賽過一天,終究因為説話不檢點,被周逖殺掉,腸子被抽出,血被拿去塗抹戰鼓。

教子出處

《教子篇》出自《顏之推·顏氏家訓·第二篇》 [1] 
《顏氏家訓》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約公元6世紀末)。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分別是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後娶第四、治家第五、風操第六、慕賢第七、勉學第八、文章第九、名實第十、涉務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誡兵第十四、養心第十五、歸心第十六書證第十七音辭第十八雜藝第十九、終制第二十。
《顏氏家訓》對後世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宋代以後,影響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學》,清代陳宏謀之《養正遺規》,都曾取材於《顏氏家訓》。不唯朱陳二人,唐代以後出現的數十種家訓,莫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顏氏家訓》的影響,所以,王三聘説。“古今家訓,以此為祖。”從《顏氏家訓》之多次重刻,雖歷千餘年而不佚,更可見其影響深遠。

教子寓意

魏老夫人教子與梁元帝時的一父親教子的方式和結果作一正反對比,來説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嬌慣溺愛自己的子女。

教子教子故事

孟母三遷傷仲永岳母刺字,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湛氏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與孟、歐陽母、岳母一起被尊為中國古代“四大賢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