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抗菌藥

鎖定
凡對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物質統稱為抗菌藥。抗菌藥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藥(喹諾酮類等)和抗生素。抗生素是微生物(細菌、真菌和放線菌屬)的代謝產物,能殺滅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
藥品名稱
抗菌藥
是否處方藥
主要適用症
細菌性感染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藥品類型
化學藥品

抗菌藥簡介

抗菌藥 抗菌藥
抗菌藥是指能抑制或殺滅細菌,用於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的藥物。
抑菌藥是僅能抑制病原菌生長繁殖而無殺菌作用的抗菌藥物
抗菌藥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藥(喹諾酮類等)和抗生素。 抗生素是微生物(細菌、真菌和放線菌屬)的代謝產物,能殺滅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
藥物有最低抑菌濃度和最低殺菌濃度。不僅能抑制細菌生長,而且能將之殺死的藥物稱為殺菌藥,如:青黴素、氨基糖苷類和喹諾酮類等。 殺菌性抗菌藥是指其血藥濃度通常能超過致病菌的最低殺菌濃度, 而抑菌性抗菌藥是指其血藥濃度能超過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濃度,但一般達不到最低殺菌濃度
將某種抗菌藥定義為殺菌藥或抑菌藥並不十分科學,因為同一種藥物對不同細菌的作用可能不同。例如:通常被認為是殺菌藥的青黴素對腸球菌則僅發揮抑菌作用。同樣,氯黴素對絕大多數腸桿菌是抑菌藥,但對大多數流感嗜血桿菌卻是殺菌藥。
理想的抗菌藥應具備干擾細菌的重要功能而不影響宿主細胞的特性。科學家在研製抗菌藥時,力圖提高藥物對病原體的選擇性,降低對宿主的毒性。使用抗菌藥時,必須注重恢復和提高宿主自身的防禦功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抗菌藥分類

抗菌藥青黴素類

抗菌藥 抗菌藥
常用的有青黴素G、青黴素V、甲氧西林(新青I)、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羥氨苄青黴素)、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黴素)、哌拉西林(氧哌嗪青黴素)等。適用於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泌尿生殖道感染等。青黴素類藥物的主要優點為殺菌作用強,毒副作用少,孕婦及兒童使用較為安全,不影響肝功能。但應注意的是其主要不良反應為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性皮炎。血清病、皮疹、接觸性皮炎等。嚴重腎功能損害者慎用。

抗菌藥頭孢菌素類

可分為四代。第一代頭孢菌素注射用的有頭孢唑啉(先鋒5號)、頭孢拉定先鋒6號)等,口服的有頭孢氨苄(先鋒4號)、頭孢拉定(先鋒6號)、頭孢羥氨苄等。適用於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第二代頭孢菌素較第一代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腎臟毒性低。注射用的有頭孢呋辛(頭孢呋肟)、頭孢孟多、頭孢西丁、頭孢美唑等,口服的有頭孢呋辛酯、頭孢克洛等。
第三代頭孢菌素具有抗菌譜廣、抗菌活性強、體內分佈廣、對人體毒性低等特點。注射用的有頭孢噻肟、頭孢他定、頭孢曲松、頭孢哌酮、頭孢唑肟、頭孢地嗪等,口服的有頭孢克肟。頭孢泊肟脂、頭孢特侖酯、頭孢他美酯等。可用於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泌尿生殖系、胃腸道感染和敗血症等。
第四代頭孢菌素以其特殊的作用方式、廣泛的抗菌譜而優於前三代。因與青黴素發生交叉過敏的可能性很小,可用於對青黴素過敏的病人。目前已上市的有注射用的頭孢吡肟、頭抱匹羅。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毒性低、過敏反應較青黴素少等優點,但價格較為昂貴。有可能發生青黴素交叉過敏反應,有青黴素過敏史者慎用。應用第三代、第四代頭孢菌素後因其可將體內正常有益細菌殺死,易發生菌羣失調、引起二重感染等,應引起重視。
抗菌藥 抗菌藥
另外有多種β-內酰胺酶抑制劑舒巴坦、克拉維酸與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組成的複方製劑,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替卡西林/克拉維酸、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等,聯合使用時有增強抗菌作用和擴大抗菌譜的作用。

抗菌藥新型β-內酰胺類

如碳青黴烯類的亞胺培南/西斯他丁(商品名:泰能)、美羅培南等。碳青黴烯類是迄今開發的抗菌藥物中抗菌譜最廣、抗菌作用最強的一類,具有廣譜、強效、細菌耐藥發生率低等特點,但價格昂貴。適用於全身各處的感染。劑量偏高時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如驚厥、抽搐、頭痛等。另外應注意菌羣失調和二重感染的問題。嚴重腎功能損害者慎用。

抗菌藥氨基糖苷類

氨基糖苷類為廣譜抗生素,對革蘭陰性桿菌有良好的殺菌作用,適用於下呼吸道、泌尿道、腸道感染等。不同的品種特點不同。慶大黴素、妥布黴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為常用品種,其中奈替米星抗菌活性較強、耳腎毒性較低。鏈黴素現主要用於治療結核。大觀黴素(壯觀黴素)可用於治療淋病。新黴素因耳毒性大,僅用於口服和局部外用。氨基糖苷類主要不良反應有過敏反應、耳毒性(可致失聰)、腎毒性和神經毒性。對本類藥過敏者禁用,腎功能不全、老人、孕婦慎用。

抗菌藥大環內酯類

主要有紅黴素、甲紅黴素(克拉黴素)、羅紅黴素、阿奇黴素、交沙黴素、麥迪黴素、螺旋黴素等。適用於呼吸道、皮膚軟組織感染,特別適用於支原體、衣原體和軍團菌所引起的感染。對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此類抗生素。克拉黴素還可用於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主要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噁心、腹痛、腹瀉等)及肝功能異常。

抗菌藥林可黴素類

抗菌藥 抗菌藥
主要品種有林可黴素和克林黴素。對厭氧菌感染效果較好。主要用於厭氧菌所致的各種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主要不良反應有腹瀉或偽膜性腸炎等。

抗菌藥喹諾酮類

主要有諾氟沙星(氟哌酸)、依諾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喹諾酮類是一類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的抗菌藥物。諾氟沙星主要用於腸道感染與尿路感染。依諾沙星和培氟沙星可治療全身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尿路感染、胃腸道和膽道感染、婦科感染等。環丙沙星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品種,適用於治療全身各處的感染,安全有效。
喹諾酮類主要不良反應有頭痛、頭暈、嘔吐、腹瀉、皮疹等。應注意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抗菌藥注意事項

肝功能減退者用藥:可使用氨基糖苷類和頭孢菌素類藥物,避免使用大環內酯類、氯黴素類、四環素類、磺胺類藥物,其他應減量慎用。
抗菌藥 抗菌藥
腎功能減退者用藥:可使用或調整劑量使用大環內酯類、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氯黴素類、克林黴素類等,應避免使用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等。妊娠哺乳期用藥:原則上應權衡利弊後,使用抗生素的利大於其毒副作用時方可使用。較安全的有青黴素類、頭抱菌素類和β-內酰胺類、大環內酯類、克林黴素類等。應避免使用氨基糖苷類、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磺胺類等。
老人用藥:老人因可能伴有肝、腎功能的減退,在使用抗菌藥物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慎用或減量使用。
兒童用藥:可使用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慎用克林黴素類、氨基糖苷類等,應避免使用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等。

抗菌藥使用誤區

.誤區一:抗菌藥是消炎藥、感冒藥,有病就用。
許多人將抗菌藥等同於消炎藥或感冒藥,一旦有炎症或“感冒”,就趕緊服用。實際上抗菌藥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而對其他類型的炎症,如過敏性炎症(如接觸性皮炎)、變態反應性炎症(如過敏性哮喘)等無菌性炎症無效。同樣,抗菌藥也不宜用於治療病毒性感冒。如果濫用,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因為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羣,這些菌羣互相制約,保持體內的微生態平衡。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藥物,會殺死體內正常有益細菌,引起菌羣失調,招致其他疾病的發生。
.誤區二:抗菌藥越新越好、抗菌範圍越廣越好、價格越貴越好。
抗菌藥 抗菌藥
許多人在使用抗菌藥時往往迷信新藥、好藥、貴藥,認為抗菌藥“越新越好”,“越貴越好”。其實每種抗生素優勢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比如紅黴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於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和第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病就不如紅黴素。有的老藥藥效比較穩定,價格也便宜,再加上人們不經常使用,療效反而可能更好。
另外,當我們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時,體內正常菌羣同樣會被殺滅或抑制。不過,其受抗生素影響的範圍大小,取決於所選用抗生素的抗菌譜的廣或窄。抗菌譜窄的抗生素只對一種或少數細菌有活性,如青黴素G,主要只作用於陽性球菌;廣譜的抗生素可對兩種或較多細菌有活性,如頭孢曲松,可對多種腸桿菌科細菌有效;超廣譜抗生素即對多種或大多數細菌有活性,如泰能,不但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有效,而且對厭氧菌也有作用。可見,抗生素的抗菌譜越廣,受影響的細菌也越多,受殺滅或抑制的正常菌羣也越多。
因此,治療感染應根據引起感染的病原菌來選用窄譜、有針對性的抗生素。這樣既可以有效殺滅病原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又可避免或減少對正常菌羣的殺滅或抑制作用。
.誤區三:療程不當,頻繁換藥,療程過短或過長。
有的病人對抗生素期望值過高,使用某種抗生素一兩天後沒有明顯好轉,就要求醫生換用其他抗生素,或增加其他抗生素。治療時間的長短應取決於感染的嚴重程度、臨牀反應和細菌的種類。通常對於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療程一般為5~7天,或症狀和體徵消失3天后方可停藥。如果一個普通的感冒用幾種抗生素,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還可能造成二重感染。
.誤區四:同時使用幾種抗菌藥。
抗菌藥 抗菌藥
抗菌藥聯合使用的目的是為提高療效、降低毒性,延緩或減少耐藥性的產生。不合理的聯合用藥不僅不增加療效,反而可能降低療效,增加不良反應或增加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機會,因此聯合用藥應予以嚴格控制。病從口入!很多病是吃出來的,吃也能治病哦。聯合用藥指徵:混合感染、嚴重感染、一般抗菌藥不易深入部位的感染(如結核性腦膜炎)、容易出現耐藥的或必須長期治療的慢性感染(如結核病、慢性尿道感染或骨髓炎)等。同時,應避免聯合使用毒性相同的抗菌藥。

抗菌藥使用原則

抗菌藥 抗菌藥
使用抗菌藥應嚴格掌握適應症,要根據抗生素的抗菌譜、疾病的臨牀診斷及細菌學檢查等條件選擇用藥。能用窄譜的就不用廣譜的,能用低級的就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儘量不用(如一般病毒感染或原因不明的發熱)。除考慮抗菌藥的抗菌作用外,還應根據病人的自身情況,如病情、體質、肝腎功能等,來確定適宜的使用方法,劑量要適當,療程要足夠。
總之,應該強調的是,作為專業性較強的處方藥,使用抗細菌感染類藥物還是應先諮詢醫生後再做決定,不要擅自用藥。

抗菌藥合理使用

抗菌藥 抗菌藥
理想的抗菌藥應具備干擾細菌的重要功能而不影響宿主細胞的特性。科學家在研製抗菌藥時,力圖提高藥物對病原體的選擇性,降低對宿主的毒性。使用抗菌藥時,必須注重回覆和提高宿主自身的防禦功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 由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多種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佈臨牀各科,其中細菌性感染最為常見,因此抗菌藥物也就成為臨牀最廣泛應用的藥物之一。在抗菌藥物治癒並挽救了許多患者生命的同時,也出現了由於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導致的不良後果,如不良反應的增多,細菌耐藥性的增長,以及治療的失敗等,給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響。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表現在諸多方面:無指徵的預防用藥,無指徵的治療用藥,抗菌藥物品種、劑量的選擇錯誤,給藥途徑、給藥次數及療程不合理等。為提高細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療水平,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及減少細菌耐藥性,特制訂《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指導原則》對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細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療原則、抗菌藥物治療及預防應用指徵以及合理給藥方案的制訂原則進行闡述,並列出常用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及注意事項,各種常見細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療,以期達到提高我國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療水平,減緩細菌耐藥性的發展,降低醫藥費用的目的。
《指導原則》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的基本原則”,二是“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的管理”,三是“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四是“各類細菌性感染的治療原則及病原治療”。對上述內容有以下幾點説明。
1、本《指導原則》為臨牀應用抗菌藥物獲取最佳療效,並最大程度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參考書,也不涉及具體的給藥方案。
2、本《指導原則》主要限於治療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藥物,不包括各種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蟲病的治療藥物。
3、本《指導原則》中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的基本
抗菌藥
抗菌藥 抗菌藥
原則在臨牀治療中必須遵循,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以及各種感染的病原治療則供臨牀醫師參考。
4、為加強對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的管理,本《指導原則》對抗菌藥物應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應當遵循。
5、本《指導原則》僅涉及國內臨牀常用抗菌藥物的部分品種,重點介紹各類藥物的抗菌作用、適應證和注意事項,有關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的詳細內容仍應參考有關專業書籍。
6、本《指導原則》中涉及臨牀各科部分常見和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其他未涉及的感染仍應參考有關專業書籍。
7、在醫療工作中臨牀醫師仍應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訂個體化給藥方案。
8、“病原治療”中除本《指導原則》所列通常選用的藥物品種外,臨牀醫師可根據患者臨牀情況、細菌耐藥性及 當地藥物供應情況選用最合適的抗菌藥物。

抗菌藥四不原則

抗菌藥不自行購買

多數抗菌藥物是處方藥物,不要憑想當然到藥店買藥,而應有病先看醫師,憑處方購藥。

抗菌藥不主動要求

抗菌藥物是用來對付細菌的,確有細菌感染時才有療效,需要專業的評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時不要動輒要求醫師開抗菌藥。

抗菌藥不任意服用

對家庭小藥箱中儲備的抗菌藥物,要謹慎使用,最好到醫院確診後,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千萬不要盲目亂用。

抗菌藥不隨便停藥

一旦需要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就要按時按量服藥,以維持藥物在身體裏的足夠濃度,因為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

抗菌藥監管新政

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 “史上最嚴”抗菌藥管理的政策正醖釀出台。
近日,從知情人士處獲得一份衞生部下發的《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該意見稿擬對抗菌藥物濫用施以重拳。
意見稿顯示,三級醫院購進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得超過35種。同時,抗菌藥物還將被分為非限定使用、限定使用與特殊使用三個級別。
昨日 (5月5日),記者從衞生部醫政司相關人士處確認了此消息。目前,徵求意見稿相關反饋意見已經彙總完畢,下一步將會根據反饋意見進行修改,預計新政有望於今年7月1日起頒佈實施。

抗菌藥抗菌藥物三級管理

抗菌藥不合理應用雖是老問題,卻一直很難根治。
衞生部官方網站顯示,衞生部先後下發了 《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暫行規定》、《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等一系列規章和規範性文件。但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4月下旬公佈的2010年藥品不良反應統計結果顯示,抗感染類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仍居榜首。
統計結果顯示,化學藥的病例報告佔總報告的86.2%,其中,化學藥報告數量排名前20位的品種中,抗感染藥有15個品種,佔化學藥的53.6%。
記者從業內有關人士處獲得的徵求意見稿顯示,三級醫院購進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得超過35種。在記者獲得的一份《抗菌藥物使用分級管理目錄》(徵求意見稿)中,列舉了153個品種。同時,抗菌藥物還被分為非限定使用、限定使用與特殊使用三個級別。
其中,非限制使用抗菌主要以基本藥物和基本醫療保險的抗菌藥物品種為主。經長期臨牀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對細菌耐藥性影響較小,價格相對較低的抗菌藥物屬於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藥物。在上述三個方面存在侷限性的抗菌藥,被歸類限制使用的抗菌藥。而具有明顯或者嚴重不良反應的則屬於特殊使用級的抗菌藥物。

抗菌藥醫生按級別獲得處方權

即將實施的新政還將產品的處方權分配給不同級別的醫生。徵求意見稿規定,只有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經培訓合格後才能具有限制級抗菌藥物處方權。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經培訓合格後方能開具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的處方。門診醫師不得開具特殊使用級的抗菌藥物處方。只有緊急情況下,醫師才可以越級使用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臨牀應用還將納入醫療機構負責人的考核體系中,與醫療機構定級、評審和評價掛鈎,考核不合格,醫療機構或將面臨降級等處分。
業內人士表示,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將和醫院的級別和考核、以及院長考核直接掛鈎,是此次徵求意見稿的亮點,將對抗菌藥物的使用產生直接影響。

抗菌藥只限品種意義不大

一位業內人士不無擔憂地向記者表示,現在每家醫院抗菌藥物品種一般都在幾百種左右,而徵求意見稿規定三級醫院最多配備50種,二級醫院最多配備35種,藥物品種將大大減少。同時,由於基本藥物屬於各級醫院都必須配套,因此留給非基本藥物抗菌藥空間並不大。
據上述業內人士介紹,基本藥物目錄中抗菌藥共計25種,這意味着,三級醫院中,非基藥只有25個品種選擇權,二級醫院的選擇權只有10個。
健康網的楊燕平經理表示,抗菌藥品種受限後,行業龍頭將受益此政策,小廠家的市場將進一步萎縮。據介紹,目前醫院抗菌藥用藥十分集中,主要是集中在頭孢類、喹諾酮類、青黴素類等幾大品種。
對於抗菌藥物濫用是否會剎車,業內人士仍持懷疑態度。
徵求意見稿規定,醫院採購目錄需要到衞生行政部門備案,一旦超出規定,需向衞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且做出詳細説明。對於擬新引進抗菌藥品種,需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
對此,楊燕平表示,只限定品種數量而不限定金額佔比恐怕很難改變現在的用藥習慣。
而某醫藥公司的營銷經理表示,在抗菌藥用藥本就十分集中的情況下,種類受限對於改變濫用的狀況意義不大。抗菌藥濫用的根源還在以藥養醫的體制。
更讓上述營銷經理擔心的是,在抗菌藥物品種使用上,各地方將會有一定的自主權,如何避免基藥制度存在的地方保護將考驗此制度的實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