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都東湖公園

鎖定
東湖公園,影響成都的一面湖水,也是成都三環內的原生態湖泊,公園佔地面積420畝,其中開闊水面185畝。包括生態濕地、原生態的植被以及多年來形成的城市湖泊生態循環系統。
東湖素有“成都之肺”的美譽,多年來一直為成都這座國際大都市起着淨化空氣、調節氣温、平衡生態的作用,是成都默默的健康守護者。擁有5大景區的東湖西臨府河、南臨沙河,為市民揭開了一幕“湖天共一色”的奇妙景觀。
東湖公園的主題突出“人與自然”。踏進東湖的南大門,迎面而來的不僅僅是清新的空氣,還有道路兩邊的多彩植被,以及融合了21世紀建築技術與空間觀念理想派建築,也是成都市第一個採用BOT模式(政府與承包商合作經營基礎設施項目的一種特殊運作模式)建設的市政公園。
公園為開放式公園成都地鐵8號線東湖公園站A口,B1口處可直達公園。公園包括管理服務設施、工業展示中心等。樹陣和花池引導人們視線轉向東湖。廣場鋪地以45度的斜線引導人流,人們可以在層層跌落的階梯形觀景平台觀湖,視線通透、一覽無餘。也可透過樹與葉的縫隙觀湖,別有一番滋味。
中文名
成都東湖公園
外文名
CHENGDU EAST LAKE
地理位置
二環路東五段99號(錦江與沙河交匯口北) [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24小時開放
景點級別
成都市生態公園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420 畝
著名景點
太極潭
白鷺島
湖畔藝術館

成都東湖公園公園簡介

東湖公園正門 東湖公園正門
東湖素有“成都之肺”的美譽,多年來一直為成都這座國際大都市起着淨化空氣、調節氣温、平衡生態的作用,是成都默默的健康守護者。擁有5大景區的東湖西臨府河、南臨沙河,為市民揭開了一幕“湖天共一色”的奇妙景觀。 [1] 
成都東湖公園位於成都市東南方向府河與石牛堰的交匯口處,總佔地面積420畝,其中的天然湖面積為185畝,堪稱成都市內最大的湖泊,其公園總面積也是繼浣花溪公園後,成都第二大公園。擁有5大景區的東湖西臨府河、南臨沙河,為市民揭開了一幕“湖天共一色”的奇妙景觀。 [1] 
東湖公園的主題突出“人與自然”。踏進東湖的南大門,迎面而來的不僅僅是清新的空氣,還有道路兩邊的多彩植被,以及融合了21世紀建築技術與空間觀念理想派建築,也是成都市第一個採用BOT模式(政府與承包商合作經營基礎設施項目的一種特殊運作模式)建設的市政公園。
東湖公園湖景 東湖公園湖景
公園為全開放無圍牆公園,成都地鐵8號線東湖公園站A口,B1口處可直達公園。公園包括管理服務設施、工業展示中心等。樹陣和花池引導人們視線轉向東湖。廣場鋪地以45度的斜線引導人流,人們可以在層層跌落的階梯形觀景平台觀湖,視線通透、一覽無餘。也可透過樹與葉的縫隙觀湖,別有一番滋味。
運用東湖西面的條形用地,以濃密樹陰、草坪和林間小徑為主,穿插少量活動的空間,可開展多種親水活動。濱河道路在林間時分時合,引導人們的視線在府河及東湖間變換。沿府南河河堤按一定間距栽植垂柳,局部河堤栽種迎春,形成一幅春季特色景觀帶。湖邊小鳥唱響四季歌。
東湖東岸帶狀的休閒區由東入口廣場和視覺花園組成。躍動的噴泉和湖邊的小鳥會讓人感受到四季的不同變幻。休閒區廣場西面有一段迴音壁,讓人重温往日的樂趣。公園內林木挺拔、植被茂密,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擁有植物品種繁多。野生植物水竹荷花菖蒲旱傘草,濕生和中生植物蘆葦白茅一葉蘭龜背竹等。有蒲葵天竺桂桂花棕櫚、桂花、銀杏櫻花臘梅垂絲海棠紅楓,也有樹形優美的淺根植物花灌木、灌木、喬木等。

成都東湖公園公園淵源

在府河、沙河二河交匯處的上游不遠處就是——東湖。
關於東湖的形成,有二種説法。説法1:有人説,原本是靠近錦江河邊的一個挖沙場,70年代的一次洪水沖垮河堤而形成水坑,據説,水底下可能還有挖沙機。説法2:從前只是個大型採砂場,由於挖沙到一定深度,地下水浸出來形成深深淺淺的水坑。
綜合1、2説法:府南河(現稱:錦江)洪水沖垮河堤,河水進入挖沙場,將原本到處是坑的地方全部填滿,形成大的湖泊。總之,最後這裏成了東門的天然游泳場。詳見 東湖公園與錦江——形成關係圖
東湖公園與錦江 形成關係圖
90年代,湖水慢慢變髒,湖面上垃圾成片,再沒人敢下水了,只有打魚的,釣魚的了。
2003年成都市政府啓動東湖公園改造項:2003年7月2日奠基,公園由華潤置地(成都)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總投資1.4億元人民幣。東湖公園為免費開放公園,從2005年1月1日起的10年內,華潤置地全面負責公園的經營開發;10年後,無償移交給政府,已於2015年移交成都市政府。2019年公園外部圍牆已經拆除,修建了綠道,可供自行車繞湖遊玩。
90年代東湖捕魚老人

成都東湖公園公園植被

植物搭配:主要採用蒲葵、天竺桂、桂花、棕櫚等樹形優美的淺根系植物,體現簡潔明快的氛圍,地面綠地以造坡為主,花灌木、灌木、喬木錯落搭配。。
植物搭配:主要採用桂花、銀杏、櫻花、臘梅、垂絲海棠、紅楓等配置造景,使花草、樹木交相輝映,形成層次豐富、四季有景的植物景觀
濕地區 營造野趣的生態景觀
濕地區域中選擇鄉土植物形成水———沼、生———濕的植物羣落帶,營造較為野趣的生態景觀。同時,隨着水際植物羣落的形成,使鳥類昆蟲類得以棲息、繁衍。
植物搭配:主要選用的野生植物有水竹、荷花、菖蒲、旱傘草等;濕生和中生植物有蘆葦、白茅、一葉蘭、龜背竹等。選擇一定適應性和觀賞性強的樹種。地被及花草有機組合,既幽深寧靜,又有開朗的空間。
成都東湖公園植被

成都東湖公園景點設施

成都東湖公園紅創空間

紅創空間辦公樓,臨湖東岸有一漂浮在湖上的水上的景觀,面積約500平方米,由9個正方形的玻璃盒子組成。晶瑩剔透的茶室取九宮之意,意象獨特。是由2015年玻璃茶室已升級改造為紅創空間,主要用於藝術創作辦公用房,不對內部遊客開放,可以在外部拍照遊玩。
紅創空間辦公樓

成都東湖公園ZAZ現代藝術館

紅美術館——正門 紅美術館——正門
ZAZ現代藝術館(又稱:紅美術館),2015年由蝴蝶標本館已升級改造為ZAZ現代藝術館。紅磚砌成的外立牆面,大氣、樸素,雖不施粉黛,卻能讓人過目不忘。一進大門,是一個橢圓形的天井,天井一旁白色的樓梯螺旋式向上“生長”,樓梯上佈滿了綠色植物,藤蔓纏繞,十分美麗。無論是紅牆、白梯,還是綠植,這裏早已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大家用長槍短炮記錄下這體現舊工業時代遺痕與當代理念對接的前衞美學設計場景,看植物和建築相映成趣。
ZAZ現代藝術館
2016成都波蘭文化節,5月4日下午,由波蘭駐成都總領事館、成都市外僑辦、波蘭駐中國大使館文化處主辦的“紙上繽紛:波蘭馬裏烏什·卡扎納基金會藏品展”以及“琥珀裏的海浪聲:波蘭琥珀珠寶展”,在成都東湖公園的紅美術館開幕。
“紙上繽紛:波蘭馬裏烏什·卡扎納基金會藏品展”展出了13位波蘭藝術家的近30件版畫作品。參展作品採用了油氈浮雕、凹雕、銅板雕刻等不同技法,並結合數字印刷等現代工藝進行創作。展覽負責人介紹,這些藝術實踐與表達形式,再現了傳統技術與現代技法相互滲透的思考過程。
2016年波蘭琥珀展——成都東湖公園
波蘭享有“琥珀之國”美譽,尤以波羅的海琥珀馳名全球。“琥珀裏的海浪聲:波蘭琥珀珠寶展”呈現了12位波蘭琥珀設計師的作品,觀眾可以從中瞭解波蘭琥珀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感受其歷史厚重感和精美的切割工藝。
展覽將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其中,“紙上繽紛:波蘭馬裏烏什·卡扎納基金會藏品展”持續至6月5日,“琥珀裏的海浪聲:波蘭琥珀珠寶展”持續至5月11日。

成都東湖公園白鷺島與太極潭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錦石碧山,兩邊白鷺鷥。莫須驚白鷺,為伴宿清溪。飛掠在古詩詞裏的白鷺,向來都是從容不迫、姿態優雅,好似披着白紗的斯文少女,有她的地方就有詩意。白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生態環境的要求特別高 素有“環保鳥”的美譽。 尚未進入公園,遠遠地就望到好幾只大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聽見她們鳴叫;走近,看到湖心孤島的樹叢中有一羣羣白鷺。她們,有的在憩息,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展翅跳躍,有的在撿枝築巢,有的在嬉戲。她們,時而高歌,時而跳舞,時而突然從高處來一個俯衝,張開寬大的翅膀,貼近水面掠過,有時還調皮地飛到離你不遠的面前,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白鷺島
白鷺島所在的位置就是太極潭,一條小路將一潭碧綠的湖水分割為太極形狀,就如同成都一樣充滿了包容與和諧。 如果我們身邊再增幾個這樣的風景,那該多好啊。

成都東湖公園湖畔茶館

湖畔茶館位於東湖公園北門,每年2月至4月底,是成都喝茶曬太陽的最好時節,周圍有鴿子可以親近。

成都東湖公園公共交通

公交線路:74路; 77路; 79路; 1036路; 快速公交K16線; 快速公交K1A線; 快速公交K2A線; 快速公交K2線;
快速公交k1線。
地鐵:地鐵8號線(東湖公園站) A口、B1口。

成都東湖公園公園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東段299號。24小時免費開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