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府河

(長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分水河道)

鎖定
府河,又稱都江、內江、濯錦江、錦江等,長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分水河道、支流。是岷江流經成都市區的主要河流。唐代從府城下經過,成為護城河,故稱府河。下游與主要支流南河於合江亭匯合,又稱府南河。與毗河同起於郫都區(原郫縣)石堤堰閘,流經成都市郫都區、金牛區、錦江區、天府新區、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至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匯入岷江。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長115公里,流域面積209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含分支)有南河、沙河、江安河等。 [1] 
府河是成都文化的搖籃,成都城市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離不開錦江的滋潤和哺育,故成都人稱她為母親河。直到解放初期,其航運、供水、灌溉作用都非常顯著。 [16] 
中文名
府河
別    名
錦江
檢江
流江
汶江
笮橋水 展開
別名
錦江
檢江
流江
汶江
笮橋水
濯錦江 [2] 
錦水
錦川 [3]  收起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分水河道、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
流經地區
郫都區、金牛區、天府新區、彭山區
發源地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石堤堰閘
主要支流
南河、沙河、江安河
河    長
115 km
流域面積
2090 km²
平均流量
48 m³/s
河    口
四川省彭山縣江口鎮

府河幹流概況

府河河道走向

府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府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府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府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府河為走馬河下段河道,與毗河同起於郫都區石堤堰閘,南流經郫都區團結鎮,於郫都區安靖鄉南左分東風渠總乾渠,以下行進於郫都區與金牛區界,南至雍家渡,右納沱江河。府河城區河段始於其流程27.2公里處的洞子口,左分沙河後,形成東支與南支,東支向西流,與南支匯於原聯合木製品廠,又過上河灣、諸葛廟,流程3.5公里,南經木材加工廠至西北橋,流程2.6公里。再東南行2公里至萬福橋,0.9公里至北門大橋,1.7公里至紅星路大橋,1公里至猛追灣橋,再轉西行0.7公里至新華路橋,1.3公里至東風橋,0.8公里至東門大橋,又行0.9公里至南河口,在此處接納清水河下段錦江(南河)後,再東南行0.8公里至九眼橋,1.5公里至望江樓,以下南行0.4公里,折西行0.9公里,有分支南流,又南行0.9公里至桂溪,又行1公里至白藥廠左納沙河,城區府河段至此為止,共長20.9公里。 [1] 
以下入天府新區境,流經中和場、古華陽縣姐兒堰、中興場(華陽街道)。於流程66.9公里處至二江寺大橋,右納江安河,至流程74.4公里處有正興水位站,81.5公里處至永安,89.5公里處至紅花,92.5公里至黃佛,於100.5公里處有蘆溪河自左岸匯入,103.5公里處至黃龍溪。乃出天府新區境,入眉山市彭山區境,又西南流至江口鎮匯入岷江左岸。 [1] 
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長115公里(《華陽縣誌》筄全長117公里),流域面積2090平方公里, [1] 
柏條河與徐堰河匯合後石堤堰分出府河與毗河 柏條河與徐堰河匯合後石堤堰分出府河與毗河
府河起點石堤堰(左為府河閘右為毗河閘) 府河起點石堤堰(左為府河閘右為毗河閘)
在郫都區,府河在團結鄉石堤堰從毗河分水。流經團結、犀浦、安靖三個鄉鎮。至東風渠口分出東風總乾渠後,正流成為金牛區與郫都區(原郫縣)界河。至三倒拐納沱江河,到雍家渡下入金牛區境,繼在成都市城區東南的安順橋下與錦江(清水河下游)會合,會合後仍稱府河。集雨面積(石堤堰到雍家渡)93.5平方公里。府河穿郫都境7.5公里,沿縣界1.5公里。境內總落差32米,年平均流量每秒41立方米。安全過洪能力東風渠口以上每秒70立方米,以下至雍家渡每秒50立方米。 [12] 
府河金牛區一段 府河金牛區一段
府河(錦江)安順橋段 府河(錦江)安順橋段
府河(錦江)安順橋段 府河(錦江)安順橋段
府河(府南河)望江樓段 府河(府南河)望江樓段
在金牛區,府河經金牛、洞子口、桂溪、琉璃等鄉流入天府新區(原華陽縣)境,後入岷江,過境26.36公里。 [14]  平均寬55米,年過境水量為80953.94萬方,可供水量為8264.68萬方,佔過境水量的10.21%,引入九道堰、友誼堰、茅草堰、楊四堰、磨兒堰、磚頭堰、洗瓦堰等支渠。 [13] 
府河(府南河)雙流華陽街道二江寺段(南河匯入處) 府河(府南河)雙流華陽街道二江寺段(南河匯入處)
府河雙流區黃龍溪鎮段 府河雙流區黃龍溪鎮段
天府新區,府河又名都江、內江、濯錦江、錦江。據民國23年版《華陽縣誌》載:“油子河下段,源於走馬河四分支,在築斷堰與柏條河匯後,通稱府河”。府河在郫都區(原郫縣)太和場石堤堰引都江堰柏條河水,流經築斷堰至成都市金牛區桂溪鄉德興寺入天府新區境,後經中和場、華陽街道、正興鄉、永安鄉、黃佛鄉入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毛家渡至江口岷江正流,府河天府新區境段流長49公里。集雨面積969平方公里。河牀最寬265米,最窄99米。平均比降0.88‰。多年平均流量8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2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總量25.86億立方米。
府訶(府南河)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段 府訶(府南河)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段
彭山縣江口鎮府河(府南河)匯入岷江處 彭山縣江口鎮府河(府南河)匯入岷江處

府河河道變遷

原石堤堰至築斷堰通航,古油子河永定橋至成都也通航,惟築斷堰、古油子河半公里之間不通航。經柏條河運往成都之物資,至太和場須陸運1公里,至永定橋再下油子河運往成都,古稱此舉為“翻崗”。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為給新建八旗駐防地(成都滿城)運送木石,四川巡撫年羹堯下令將築斷堰、古油子河之間一段鑿通,正式形成府河。 [15]  [10] 
府河原在團結鄉石堤村王家廟(古回龍院)從毗河起水,1952年興建石堤堰水利樞紐工程,將進水口上移至牛角濠,從進水口至一洞橋開新河一段。河道經太和場、方家橋、高橋,至安靖鄉雍家渡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區。灌溉農田10萬餘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3.3萬多畝。 [15] 

府河水文特徵

府河進水口年平均流量48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4.33億立方米。據望江樓水文站1942年~1994年實測資料(包括用水位流量關係曲線插補的資料)推算,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1億立方米。由於望江樓水文站所控制的流域不閉合,人類活動對徑流的影響很大,隨着東風渠灌溉面積的不斷擴大,從府河引走的水量逐年增多,望江樓水文站的年平均流量及枯期流量均呈減少的趨勢。洪峯流量均值約364立方米/秒,實測最大洪峯流量為1120立方米/秒,出現在1947年7月4日,其重現期為100年,次大洪峯流量為1050立方米/秒,出現在1981年7月13日,其重現期為70年。
據正興水位站1982年~1985年實測資料,年平均流量77.3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8.55億立方米。 [1] 

府河主要支流

府河上游河道

走馬河,為內江水系乾渠,起于都江堰市(原灌縣)走江閘。在流程3.2公里處,左分柏木河(渠長13.1公里)。繼而東南流至聚源場,左分徐堰河。又至郫都區(原郫縣)兩河口左分沱江河,以下改稱清水河。於青羊宮納磨底河尾水,以下改稱南河(又稱錦江),再行至安順橋匯入府河。走馬河同下段清水河、南河共長64.1公里。其中走馬河長26.7公里,流域面積415平方公里。清水河、南河長37.4公里,進水口年平均流量92.9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6.61億立方米。 [1] 
徐堰河,為走馬河左岸分支,起于都江堰市(原灌縣)聚源場下和平橋閘,東南流經導江村、崇義鄉雙玉橋、田家橋入郫都區(原郫縣)境,繼經幸福橋、普濟橋、永寧橋、清安橋(新民場),以下左納柏木河;繼東南過羅家橋、永靜橋(程家船)、竇章堰至牛角濠,與柏條河相匯於石堤堰閘。徐堰河長36.6公里(其中郫都區境內27.5公里),流域面積163平方公里,進口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 [1] 

府河本干支流

沱江河郫都區一段 沱江河郫都區一段
沱江河,為走馬河左岸分支,起於郫都區(原郫縣)兩河口,東南流經長生橋、祝家橋、波羅灘,至郫都區(原郫縣)西門過宋公橋,繞至城北經鮑家碾、玉龍橋、田家橋、羅家堰,入成都市金牛區境,經周家巷,於柳陰村由北轉南,在雍家渡以上1公里處匯入府河。沱江河長26.7公里。 [1] 
南河百花潭公園段 南河百花潭公園段
南河於安順橋附近合江亭匯入府河 南河於安順橋附近合江亭匯入府河
南河,上游為走馬河尾段清水河,清水河流經龍爪堰後,又稱浣花溪,在迎仙橋納磨底河後稱南河,又稱錦江。 [1]  走馬河—清水河在都江堰內江走馬橋閘(古鎖龍橋址)與江安河分水。在都江堰市(原灌縣)聚源分出徐堰河後,流至本縣新勝鄉江西灘成為郫、灌兩地界河。至烏龍堰以下入境後,流經花園、新勝、安德、友愛、兩路口5個鄉鎮,到兩河口分出沱江河,以下正流改稱清水河。其後再流經友愛、清河、晨光、德源、合作等鄉至毛家橋成為郫、温兩縣界河。再往下進入金牛區,經百花潭到城東南安順橋下與府河匯合。清水河成都段習稱錦江(南河)。走馬河—清水河總長63公里。集雨面積(由走馬河口至垮河坎)74.1平方公里。 [12] 
沙河華僑城一段 沙河華僑城一段
沙河匯入錦江處 沙河匯入錦江處
沙河,為府河左岸分支,進水口在金牛區洞子口街道附近,穿越川陝公路、成彭公路,至雙水碾小學,納鳳凰河(螃蟹堰)尾水。又東行0.7公里至曾家祠,再東南行0.6公里,又南經成都化工廠,行1.2公里至駟馬橋。又南經上下三洞橋、踏水橋,穿建設路,東南經杉板橋至跳蹬河,南至多寶寺轉西南過上五桂橋、五福橋、沙河大橋,穿靜居寺路西南流,於成昆鐵路以北匯入府河左岸,全長20.9公里。沙河原有舊河道主要用於農田灌溉,兼排泄區間暴雨洪水。解放後,為滿足東郊工業區的用水需要,對沙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擴改建設,分三期施工,於1957年5月竣工,現為成都市工業及生活用水的大動脈。 [1] 
江安河成都温江段 江安河成都温江段
江安河,古稱阿斗河,又名酸棗河,後稱新開河,本屬外江水系,1957年改為與走馬河並列引水,成為內江水系中的乾渠。起于都江堰市走江閘,東南流經都江堰市聚源場、土橋鄉至三邑橋,沿温江與郫都區(原郫縣)分界線繼續東南行,至鎮子鄉新和村入温江區(原温江縣)境,經萬春、柳城、湧泉等鄉,至鄒家場後入天府新區(原華陽縣)境,過金花橋,南流至華陽街辦,於二江寺大橋匯入府河。江安河自走江閘至二江寺,共長95.76公里,流域面積390平方公里,進水口年平均流量34.1立方米/秒,年徑流量9.65億立方米。 [1] 
楊柳河,原為岷江左岸分支,於温江區玉石堤以下引水,初名楊武堰,1957年改由江安河駱家灘引水,1970年渠系改造時改在青龍嘴引水,為江安河右岸分支。南流經温江區通平、柳江、和盛、柳城、柳林和天府新區(原華陽縣)柑梓、彭鎮、紅石、黃水等鄉(鎮),於陶家渡下趙筏子入新津區境,南流過黃泥沱,於毛家渡匯入岷江左岸。楊柳河原長60公里,1979年對楊柳河進行改造,舊有河道裁彎取直,河長縮為52.3公里,流域面積320平方公里。 [1] 
白河,古稱色水,源出温江屬龍池鄉龍池寺前的古井,井深3米左右,大旱不涸,常有泉水溢出,後與天生、南嶽兩堰餘水彙集成河。流經萬壽橋、毗盧橋、五洞橋、杜家碾、板橋子穿川藏公路後,在應天寺下與洪河堰山溪溝水匯流,再經王家碾、鵝項頸,沿牧馬山腳於陶家渡匯入楊柳河。全長18.3公里。集雨面積73平方公里。舊溝底寬0.3米,深0.5~0.6米,比降2.5‰。1970年至1972年改造白河12.3公里。改造後的白河河牀寬3~14米,最大流量6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5立方米/秒,引用地下水和迴歸水0.9~1.2立方米/秒補充下段農田用水。
鹿溪河雙流一段 鹿溪河雙流一段
鹿溪河,又名鹿溪水、蘆溪河。發源於龍泉山中段西麓。出寶獅口溝後,向西南蜿蜒經龍泉驛區柏合寺入天府新區境白沙坡鄉,再經興隆、煎茶、沿溪,於籍田鄉與源出龍泉山脈南段的柴桑河、龍眼河匯合,向西流至黃龍溪入府河。全長77.92公里,平均比降11.95‰。集雨面積675平方公里。天府新區境段長52.3公里,平均比降2.5‰,河牀最寬30米,最窄4米。暴雨山洪,匯流較快,陡漲陡落,流量極不穩定。據籍田水文站1959年實測,最大洪水流量134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僅0.0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0.62億立方米。

府河治理開發

府河灌渠工程

府河起自石堤堰閘,河長115公里,過水能力68立方米/秒。於1.9公里處左分半邊堰、九道堰;3.5公里處左分友誼堰;7.1公里處左分幹堰子;13.4公里處左分茅草堰;於郫都區(原郫縣)安靖左分東風渠;然後又依次左分楊泗堰、沙河(沙河右分磚頭堰、左分洗瓦堰);於天府新區(原華陽縣)華陽街辦二江橋右納江安河,至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江口匯入岷江。 [5] 
古佛堰。據《華陽縣誌》民國16年版記載“:乾隆二十五年,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令張夙翥訪察古佛洞,錦江水勢稍高,可築堰引水分灌華陽、仁壽、彭山三邑田,因會勘詳準,自洞之野桂壩開鑿,遂於二十八年十月興工,次年二月竣工,猶以水低堰高為病。乃改修洞之上流二里許,自羅家林堰口起到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江口,袤八十餘里。”現古佛堰渠首位於天府新區(原華陽縣)黃佛鄉羅家林,自府河右岸引水,渠首為漿砌條石壩,乾渠總長22公里,有支渠3條,長8公里。古佛堰灌溉面積變化較大,初始灌田11916畝,其中華陽縣1716畝,仁壽縣3700畝,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6500畝。到民國28年,因工程失修,灌面萎縮為4186畝,其中華陽縣700畝,仁壽縣1596畝,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1890畝。解放後,經修復,至1954年灌面又恢復到建堰初期,達11972畝,其中華陽縣3116畝,仁壽縣1596畝,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8856畝。1960年灌溉面積進一步擴大到13115畝。1980年代,據“三查三定”資料,古佛堰有效灌溉面積達1.41萬畝,其中天府新區(原華陽縣)黃佛鄉3756畝灌溉面積即原華陽縣、仁壽縣灌溉面積,因行政區劃調整,劃歸天府新區。由於主要灌溉面積在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故該工程由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主管,但有關問題仍要與天府新區(原華陽縣)協商。 [4] 
半邊堰。在府河左岸太和場以上1.5公里處起水,至團結鄉胡家船附近入毗河。1956年分出右支取代馬棚堰和築斷堰。尾水落入府河。渠道於1973年改造。灌田7100餘畝。
九道堰。在府河左岸太和場上場口起水,至漏罐子分出一水名“左支”。正流至二江沱落入毗河。灌溉農田2.7萬多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4700餘畝。
馬棚堰。與九道堰並列從府河起水,尾水落入螃蟹堰。灌溉農田600餘畝。1956年被廢,其灌區改從半邊堰引水灌溉。
螃蟹堰。在府河左岸團結鄉下場口起水,下游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區。原為府河分洪河道。渠道於1971年改造後全走高地。郫都區境內有斗渠11條,灌溉農田1萬餘畝,下游灌溉新都區農田1.1萬多畝,灌溉成都市金牛區農田約3000畝,故改名“友誼渠”。
築斷渠。在府河左岸螃蟹堰以下起水,尾水落入幹堰子。灌溉農田1400餘畝。1956年建東山灌區時被廢,其灌區改從半邊堰引水灌溉。
千堰子。在府河左岸團結鄉雙桂村起水,跨茅草堰和東風總乾渠後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區。渠道於1973年改造。灌溉農田5300餘畝。1979年從上游分出一支跨府河補濟紅光左支二斗渠。
茅草堰。在府河左岸安靖鄉高橋以上起水,跨東風總乾渠後分為兩支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區。渠道於1973年改造。灌溉農田1.2萬多畝。
東風總乾渠。1955年新鑿大型灌溉渠道,為東風渠灌區輸水。渠道進水口在府河左岸安靖鄉方碑村,下流3公里入新都區境。 [15] 

府河蓄水工程

鰱魚水庫。位於天府新區(原華陽縣)玉皇鄉槐花村,所在河流為岷江水系府河支流蘆溪河支溝龍眼河。1957年由原內江地區暨仁壽縣水利部門勘測設計,同年9月動工,1959年竣工。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12.5米,涵卧管1座,為雙卧管放水孔,溢洪道位於大壩左端。集雨面積4.8平方公里,總庫容342萬立方米,除攔蓄天然徑流外,尚可引東風渠水充蓄,水源充足。乾渠1條,長13公里,支渠2條,總長11公里。設計灌面0.54萬畝,經多年配套,已達到設計規模。水庫還承擔了向籍田鎮供水的任務,配套建設鄉鎮供水廠1座。 [6] 
土門子水庫。位於天府新區(原華陽縣)合江鄉土門子,所在河流為岷江水系府河支流蘆溪河的小支溝。1955年經省水利廳規劃,1957年完成設計,1958年1月17日動工,同年7月竣工,當年蓄水受益。1959年又進行擴建,加高大壩並完善溢洪道工程。大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30.6米。集雨面積13.3平方公里,總庫容285萬立方米。乾渠長10公里,支渠長27公里。設計灌溉面積1.21萬畝,已全部達到。土門子水庫建成後,大壩病害較重,多次出現裂縫及滑坡,溢洪道標準也較低,涵卧管也漏水。進行多次整治後,才完全能正常運行。 [6] 
塔寺溝水庫。位於天府新區(原華陽縣)太平鄉白林村,所在河流屬岷江水系府河支流蘆溪河的小溪溝,原系一座土河堰,1963年作為土門子水庫右乾渠塔寺溝段的大填方,形成一座小(二)型水庫。為增闢水源,1973年1月對大填方進行改建,建成高31.2米的大壩,形成一座小(一)型水庫,總庫容109萬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以下庫容89萬立方米。水庫蓄水後,大壩多次出現裂縫滑坡,1976年、1977年、1978年、1981年和1983年都曾進行整治。1981年7月特大洪水時,最高洪水位距壩頂僅0.3米,險些翻壩失事。1983年降低溢洪道,加大泄洪量,達30立方米/秒,並安裝閘門。塔寺溝水庫無獨立灌面,主要向土門子水庫補充水源。1984年建成面向太平鎮的自壓供水工程。 [6] 
永安水庫。位於天府新區(原華陽縣)永安鄉大塘村,所在河流為岷江水系府河支流三星河。1975年9月動工,1979年3月竣工。集雨面積3.97平方公里,總庫容251萬立方米,正常蓄水位庫容192萬立方米。大壩為黏土心牆壩,最大壩高16米。溢洪道為開敞式,最大泄量12.8立方米/秒。涵卧管最大放水量0.93立方米/秒。配套左乾渠長1.4公里,右乾渠長2.6公里。支渠10條,長11公里。設計灌溉面積0.9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0.35萬畝。 [6] 
毛家溝水庫。位於大邑縣青霞鄉毛家溝,所在河流為岷江水系南河支流斜江支溝青霞河。1975年12月動工,1979年12月竣工。集雨面積1.6平方公里,主要引蓄烏木堰支渠水源充蓄,有效引水流量0.8立方米/秒。總庫容218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82萬立方米。灌溉面積0.4萬畝,受益鄉為青霞、銀屏、鳳凰3鄉。工程含大壩、引水設施、放水設施及灌溉渠道4部分。大壩為土壩,最大壩高22米。引水設施,有引水渠1條,長2.1公里,其中渡槽1處,長108米,隧洞4處,長1.07公里。放水設施,原為階梯式卧管放水,1982年改為軟管放水,1989年,又改為豎井放水,最大放水量1.3立方米/秒。大壩無溢洪設施,採用預留庫容防洪。灌溉渠道,有左、右兩條幹渠,總長13.96公里,由於支渠不配套,原設計灌面0.4萬畝,而實際有效灌溉面積僅0.07萬畝。水庫距縣城16公里,1986年,開闢為旅遊區,又名煙霞湖。 [7] 

府河供水工程

塔寺溝水庫供水工程。天府新區(原華陽縣)塔寺溝水庫面向太平鎮的供水工程建成於1984年。塔寺溝水庫總庫容123萬立方米,水質較好,無污染源,符合飲用水標準。塔寺溝水庫地理位置較高,距離太平鎮只有1.5公里,具有自壓供水的有利條件。而太平鎮及附近農村長期飲用堰塘蓄水,水質很差,危害健康,當地羣眾迫切要求改善飲水條件。鑑於此,1984年第一期工程動工,安裝主管道1200米,分管道1800米,當年年底投產受益;1985年第二期工程動工,增加枯水時期的提水設備及濾水設備,進一步改善水質,並擴大供水範圍,向附近農村供水。該工程共解決900多人的缺水問題,改善3000多人的飲水條件。 [8] 
鰱魚水庫面向籍田鎮的供水工程。建成於1980年代末期。供水工程的佈置形式為:鰱魚水庫的水源,通過長9.4公里的輸水乾渠(其中整修擴建8.0公里,新修1.4公里)輸水至雙邊塘囤蓄(雙邊塘蓄水面積35畝,可蓄水量4.5萬立方米),經初步沉澱輸水至容量為350噸的淨水池,由電力提水站(淨揚程25.78米)提水至容量為740噸的清水池,再通過輸水管網把清潔的水源送到各用水户。清水池輸水管網的主管道長2.4公里(管徑200毫米),支管道長2.56公里(管徑100毫米)。整個供水工程投產後,還開設了以經營自來水管道、彎頭、三通、閘閥、水錶等各種供水器材為主的門市部,形成集供水、安裝、銷售、管理於一體的一條龍服務體系,既方便羣眾,又增加收入,使水利工程由單一服務型轉變為經營服務型。 [8] 

府河河道治理

府河(天府新區河段)治理府河是成都至樂山之間的重要航道,又是成都平原三大出水口之一。洪水頻繁出現,危害兩岸人民。清乾隆十三年(1748),華陽縣令安洪德,撥款在中興場(今華陽街道)上修築約1公里的防洪堤,民眾感其恩德,稱之為安公堤。以後經多次整治、擴展,至民國時期,安公堤已形成自秦家壩至中興大橋之間一道長1.3公里的土堤。 [9] 
1947年成都平原暴發洪水,安公堤被沖毀,府河在此改道。1948年,華陽縣水災賑濟會中和場公務所組織修復被毀堤防工程,對安公堤進行封缺堵漏,耗石702立方米、竹籠54條。1949年,安公堤再次被洪水沖垮約400米。 [9] 
解放後,安公堤被列為府河重點防洪工程。1950年,由川西行署水利局設計,中興場安公堤防洪委員會主任李鳴皋承修,同年6月竣工驗收,8月新堤浸漏。1950年至1951年,華陽縣政府召集沿岸人民普修防洪堤,着重加固安公堤,此後每年均進行歲修。 [9] 
1960年春,新築裴家拱橋至劉家巷石橋堤防1000米,劉家巷石橋至伏龍寺渡口堤防925米,並再度加高培厚安公堤,重建原來達不到標準的堤防200米。20世紀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有關公社在府河沿岸修築“包耳”250多個,目的在於護岸,但都因河牀縮小,阻礙行洪,故一遇較大洪水,就險象環生。 [9] 
1981年7月13日的特大洪水後,府河沿岸第一批堤防護岸工程於1981年冬至1982年春修復完工,國家總投資36萬元,計有姐兒堰、安公堤、二江寺、古佛洞等33處,總長11887米,其中:混凝土漿砌1100米,條石保坎3680米,卵石漿砌1090米,土堤6017米。後又於1982年冬至1983年春新築中興大橋下泥窩沱條石護岸200餘米。1984年,修建堤防工程7處,長807米;1985年修築保坎工程7處,長1103米。20世紀80年代後期又修築了一批堤防及保坎工程。為保護堤防,還先後沿堤岸進行綠化。這樣,安公堤得到徹底整修,府河的抗洪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 [9] 
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 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
府河、南河(今錦江)是流經成都市區的主要河流,歷史上曾造就了成都“兩江環抱”的獨特城市景觀。由於自然、人為因素的影響。府河、南河污染嚴重。1994年,成都府南河綜合治工程全面啓動,徹底改變府南河的河道河岸、環境生態、沿河居民居住環境等。1992年3月,成都決定對府南河實施綜合整治,並於1997年12月勝利竣工。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總投資額為27億元人民幣,包括防洪、環抱、綠化及文化、安居、道路管網五大子工程。竣工後,極大地改善了成龍都生態環境質量及城市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功能。1998年10月,聯合國人居中心在阿聯酋首都迪拜舉行授獎儀式,授予成都市“世界人居獎”獎牌,後又榮獲“2000年地方首創獎”“20000年聯合國最佳範例獎”。 [17] 

府河水電開發

府河歷史上系多功能河道,航運事業發達,水能資源的開發受到限制。府河干流上曾規劃過2座電站,一座是位於天府新區(原華陽縣)正興鄉的釣魚嘴電站,裝機4000千瓦,另一座是位於天府新區(原華陽縣)回水鄉的平橋電站,裝機6000千瓦,均未動工。 [11] 

府河航道航運

古府河航道是成都東大門通往外省的主要渠道。內江柏條河—府河航道,起于都江堰市,止於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江口,航道全長158公里。柏條河航道起自都江堰寶瓶口下的蒲柏橋,至郫都區(原郫縣)石堤堰分水入府河(另一水為毗河入沱江)航道。府河至成都西北郊洞子口處轉為繞成都城北、城東流過,至南河口納入錦江,南行經天府新區(原華陽縣)中和場、中興場(華陽街道)、黃龍溪,入眉山市彭山區(原彭山縣)境至江口入岷江。都江堰市至成都市段河道較下段狹窄,水流較急,航漕彎曲、起伏較大。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此航段每年通航6個月(都江堰歲修期和農灌期不通航),洪水、平水和枯水期分別通行14噸、8噸和6噸以下木船。成都南河口至江口府河段長71公里,上段合江亭至天府新區華陽蘇碼頭30公里,河寬50~80米,航漕平整;下段(蘇碼頭至江口)兩岸丘陵起伏,航漕亦隨之起伏,河寬60~300米。民國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洪水期內40噸木船可上航至望江樓下游的石牛堰,枯水期即使10噸木船亦只能上航至雙流區(原雙流縣)二江寺。 [10] 
柏條河—府河歷為灌縣(今都江堰市)、崇寧、郫都區(原郫縣)、成都縣、華陽縣的主要灌溉河道,堤堰眾多;又兩河流經地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場鎮、橋樑密集,加上自然灘磧,故兩河航道上礙航之處比比皆是。石堤壩、姐兒堰、古佛堰、三道堰、北門大橋、九眼橋、高河坎橋、雷打灘,觀音灘等,素為兩河航道要礙。 [10] 
柏條河本只通毗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成都營造滿城八旗住房,巡撫年羹堯令開螃蟹堰新河2裏餘,引柏條河水入府河,使載運灌縣(今都江堰市)竹木的西路船筏得以直航省城。民國前期因軍閥防區阻隔,造成商務停滯,航業衰退,柏條河沿河地方為自保農田灌溉,隨意封堰斷航,侵佔纖道,致使灌縣(今都江堰市)至成都航道長期中斷。民國22年(1933)由崇寧縣、郫都區(原郫縣)、成都縣商家、船民組成的川西航務維持會,經過長期艱苦的訴訟、交涉,獲得恢復柏條河航運權。用近兩年時間疏通航道、拆除纖道上障礙建築,民國24年竣工開航,使柏條河—府河航道重新貫通。抗日戰爭時期柏條河—府河為驛運支前航道,灌縣(今都江堰市)、崇寧縣、彭縣、郫都區(原郫縣)、新繁縣、成都縣、華陽縣、支前的糧油,以及川北陸運成都轉川東的支前物資,通過柏條河—府河航道,入長江,源源下運重慶、川東、湖北。抗日戰爭勝利後運輸物資鋭減,兩河上下兵匪橫行,扣船拉夫、搶劫商旅,地方惡霸強行設卡收捐,致使部分船民因不堪重荷而停業,航道因荒廢而間段淤塞。 [10] 
1951~1952年,川西人民行政公署交通廳成都航運管理站組織疏淘柏條河—府河航道,整修纖道恢復航運。1953年林業部門開始在柏條河上散漂灌縣(今都江堰市)運成都木材(之前為筏運),船運在散漂期內(每年5月1日至10月1日)停止。1958年規定柏條河為散漂木材專用道,船運全部停止。成都至江口府河航道也由於貨源減少、水源缺乏、堰壩礙航等原因,於1950年代中期起航運逐步衰退。1979年華陽縣古佛堰堤壩築高加長,攔河截斷航道,成都至江口航運完全中斷。1980年代只天府新區(原華陽縣)黃龍溪至回水鄉河段有短航旅遊運輸。 [10] 
古府河航道曾有8~30噸木船從事水運。1950年代,大量工業原料、建材及民用生活資料和農業用肥仍靠木船運輸。境內有三瓦窯、洞子口等碼頭。洞子口鄉的成都貯木場,佔地300多畝,是岷江水系的最終貯木場。1980年代,每年從西北高原經府河漂流至貯木場的木材約20萬立方米。 [14] 

府河歷史文化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錦工織錦濯其江中則鮮明,濯他江則不好”,因名。唐杜佑通典》卷176:成都縣“有錦江”。《元和志》卷31成都縣:“蜀人又謂流江為懸笮橋水,此水濯錦,鮮于他水。” [2] 
唐·杜甫登樓》詩:“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杜甫《短歌行贈王郎司直》:“西得諸侯棹錦水,欲向何門趿珠履。”唐·王勃重別薛華》詩:“明月沉珠浦,秋風濯錦川。” [3] 
錦江是成都文化的搖籃,成都城市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離不開錦江的滋潤和哺育,故成都人又深情的稱她為母親河。《華陽國志.蜀志》這樣記述成都:“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著名大詩人陳子昂在其《陳子昂集.諫雅洲討生羌書》中稱“蜀為西南—都會,國家之寶庫,天下珍貨,具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順江而下,可以兼濟中國”。詩仙李白的:“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濯錦清江萬里流,雲帆龍舸下揚州”。詩聖杜甫的“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句,即是當時成都——錦江的真實寫照。意大利威尼斯探險家馬可波羅則在他的《馬可波羅遊記.成都府》中如是寫道:“有一大川,經此大城,川中多魚,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眾,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運載商貨往來上下游,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甚者”。 [16] 
參考資料
  • 1.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36-38
  • 2.    史為樂 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下 8畫以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2701
  • 3.    孫書安 編著.中國博物別名大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822
  • 4.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45
  • 5.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16
  • 6.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70
  • 7.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72
  • 8.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301
  • 9.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388-389
  • 10.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交通志(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273-274
  • 11.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431-432
  • 12.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92-93
  • 13.    成都市金牛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金牛區志(第一輪):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64
  • 14.    成都市金牛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金牛區志(第一輪).: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258
  • 15.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58
  • 16.    錦江天府文化的搖籃  .華西都市報[引用日期2021-12-31]
  • 17.    全面啓動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  .成都日報[引用日期2022-06-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