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微生物學

(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微生物學》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宜磊。 [1] 
中文名
《微生物學》
作    者
王宜磊
出版時間
2010年2月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頁    數
266 頁
ISBN
978-7-122-07609-0
類    別
本科生物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版    次
1版1次 [1] 

目錄

微生物學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兩部分,理論部分共十章,內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微生物的營養、代謝、生長及其控制,遺傳和變異,傳染和免疫,微生物分類和鑑定以及微生物生態等。實驗部分包括顯微及染色、培養基製備與分離純化、生理特性與鑑定保藏、綜合應用四個技術模塊。
本書適用於生物科學、生物學教育、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等專業,也適用於農林、食品等專業,還可供相關科研與技術人員參考。 [1] 

微生物學目錄

第一章緒論1
一、微生物學的研究對象1
二、微生物學及其分科 4
三、微生物學的發展4
四、微生物學與生物科學7
視野拓展微生物學家與諾貝爾獎7
小結8
複習思考題8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9
第一節細菌9
一、細菌的形態和大小9
二、細菌細胞的構造11
三、細菌的繁殖方式22
四、細菌的羣體特徵22
第二節放線菌24
一、放線菌與人類的關係24
二、放線菌的形態和構造24
三、放線菌的繁殖方式25
四、放線菌的菌落特徵26
第三節其它原核微生物26
二、衣原體27
三、支原體28
四、藍細菌28
五、原核微生物的比較29
第四節細菌的分類29
一、細菌分類的方法29
二、細菌的分類等級、種的劃分及種以
下的分類單位30
三、細菌的命名30
四、細菌的分類體系31
視野拓展一超級細菌31
視野拓展二細菌發電31
小結32
複習思考題32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33
第一節酵母菌33
一、酵母菌的形狀和大小34
二、酵母菌的細胞結構34
三、酵母菌的繁殖36
四、酵母菌的菌落38
五、常見的酵母菌39
第二節黴菌39
一、黴菌的形狀和大小40
二、黴菌的細胞結構42
三、黴菌的繁殖方式42
四、黴菌的菌落44
五、常見的黴菌44
第三節大型真菌——蕈菌47
第四節真核微生物與原核微生物的比較及真菌的分類48
一、真核微生物與原核微生物的比較48
二、安氏分類系統與真菌分類48
視野拓展單細胞蛋白生產與人造肉50
小結51
複習思考題51
第五章微生物的營養72
第一節微生物的營養物質72
一、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72
二、微生物的營養物質及其功能73
三、微生物的營養類型77
四、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79
第二節培養基83
一、培養基的設計與配製原則83
二、培養基的類型及應用86
視野拓展Na+,K+ATP酶(Na+,K+ATPase)系統89
小結89
複習思考題90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謝91
第一節微生物的能量代謝91
一、化能異養微生物的生物氧化91
二、自養微生物的能量代謝與CO2的固定102 [1] 
三、能量轉換110
第二節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謝110
一、固氮作用110
二、肽聚糖的合成113
第三節微生物代謝的調節113
一、酶活性的調節114
二、酶合成的調節117
三、次級代謝及其調節118
視野拓展打破微生物的反饋抑制120
小結120
複習思考題121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長及控制122
第一節微生物生長的研究方法122
一、微生物的分離方法122
二、微生物的培養方法123
三、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124
第二節微生物的生長126
一、微生物的個體生長126
二、微生物的同步生長及獲得方法127
三、微生物的羣體生長及其規律128
第三節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130
一、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物理因素及控制130
二、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化學因素及控制137
三、化學治療劑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139
視野拓展微生物的抗藥性141
小結142
複習思考題142
第八章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143
第一節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143
一、DNA是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143
二、微生物的遺傳物質144
第二節微生物的突變147
一、微生物突變的類型147
二、微生物突變的規律與頻率148
三、微生物突變的機制149
第三節微生物的基因重組152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組152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組156
第四節微生物育種156
一、誘變育種157
二、原生質體融合育種159
三、基因工程育種160
視野拓展一工程菌的構建與未來食品161
第五節菌種的衰退、復壯和保藏161
一、菌種的退化161
二、菌種衰退的防止162
三、菌種的復壯162
四、菌種的保藏163
視野拓展二菌種保藏機構簡介164
小結166
複習思考題166
第九章微生物生態167
第一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佈167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167
二、水體中的微生物167
三、空氣中的微生物169
四、工農業產品中的微生物170
五、生物體中的微生物171
六、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173
視野拓展一加酶洗衣粉的未來175
第二節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相互關係176
一、互生176
二、共生177
三、拮抗180
四、寄生181
五、獵食182
第三節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中的作用182
一、碳素循環183
二、氮素循環183
三、硫素循環184
四、磷素循環185
五、其它循環185
視野拓展二微生物與環境保護186
小結187
複習思考題188
第十章傳染與免疫189
第一節傳染病的發生189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189
二、環境條件對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影響191
第二節抗原192
一、抗原的概念和性質192
二、微生物的抗原種類193
三、佐劑194
第三節非特異性免疫194
一、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194
二、非特異性免疫的組成194
第四節免疫系統198
一、免疫器官198
二、免疫細胞199
三、免疫分子202
視野拓展一人造器官與未來醫學206
第五節特異性免疫206
一、特異性免疫的概念206
二、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過程207
三、特異性免疫的獲得方式208
第六節免疫學知識的應用209
一、生物製品209
第七節變態反應212
一、變態反應212
二、變態反應的類型212
視野拓展二有眼睛的藥物——藥物導彈213
小結214
複習思考題215微生物學實驗216
[一] 顯微及染色技術模塊216
實驗一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與微生物
的形態觀察216
實驗二細菌的簡單染色與革蘭氏染色220
實驗三細菌的芽孢染色與莢膜染色222
實驗四細菌的鞭毛染色與細菌運動性的觀察223
實驗五酵母菌的形態觀察與死活鑑別225
實驗六放線菌、黴菌的培養技術與
形態觀察226
實驗七微生物大小的測定與顯微鏡直接計數228
[二]微生物培養基的製備與分離純化技術模塊232
實驗八常見微生物培養基的配製232
實驗九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計數235
實驗十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微生物及菌落形態的觀察237
實驗十一厭氧微生物的培養240
[三]微生物生理特性與鑑定保藏技術模塊242
實驗十二理化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242
實驗十三細菌的生理生化反應試驗244
實驗十四微生物菌種的保藏技術246
[四] 微生物綜合應用技術模塊249
實驗十五微生物的誘變育種249
實驗十六食品中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羣的測定251
實驗十七牛乳中細菌的檢查255
實驗十八乳酸發酵與飲料製作256附錄258
一、染色液的配製258
二、常用培養基的配方與配製259
三、常用試劑的配製263
四、常用消毒劑的配製264
五、洗滌液的配製及細菌濾器的清洗264
參考文獻266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