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立克次氏體

鎖定
立克次氏體(Rickettsia)是一類嚴格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以節肢動物為傳播媒介,可引起斑疹傷寒,斑點熱等傳染病。1906年,美國病理學家霍華德·泰勒·立克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年)首次發現洛基山斑疹傷寒的獨特病原體並被它奪取生命,故名立克次氏體。 [1] 
中文學名
立克次氏體 [1] 
拉丁學名
Rickettsia [1] 
細菌界
變形菌門 [1] 
α-變形菌綱 [1] 
立克次體目 [1] 
分佈區域
世界各地 [1] 

立克次氏體簡介

立克次氏體(Rickettsia)為革蘭氏陰性菌,是一類專性寄生真核細胞內的G-原核生物。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而接近於細菌的一類原核生物,沒有核仁及核膜。一般呈球狀或桿狀,主要寄生於節肢動物,有的會通過傳入人體、引起斑疹傷寒戰壕熱等疾病。 [1] 
立克次體在1906年由青年醫生Howard Taylor ricketts首先發現並報道,但他在研究立克次體的過程中不幸感染獻出生命,為紀念他在研究中獻身以及對於立克次體的發現作出的卓越貢獻,故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一類微生物。 [1] 

立克次氏體分類

立克次氏體目分為立克次體科和無形體科以及全孢菌科。立克次體科分為立克次體屬和東方體屬,前者主要有普氏立克次體和立氏立克次體,後者主要有恙蟲病立克次體。無形體科包括無形體屬、埃立克體屬、埃及小體屬、考德里體屬、新立克次體屬、沃爾巴克體屬。無形體科主要有邊緣無形體,中央無形體,鼠埃立克體等。全孢菌科含有全孢螺菌屬。 [2] 

立克次氏體生物學特徵

立克次氏體形態與染色

立克次體菌體呈多形性,球杆狀或桿狀,細胞大小為0.3~0.6μm×0.8~2.0μm,革蘭染色陰性,但不宜着色。 [1] 

立克次氏體結構與組成

立克次體菌體最外層是由多糖組成的黏液層,黏液層和細胞壁之間有由多糖和脂多糖組成的微莢膜,再向內是細胞壁和細胞膜。上述表層結構與細菌抗吞噬有關。細胞質內有核糖體(由30S和50S兩個亞單位組成),核質內有雙鏈dna,但無核膜和核仁。 [1] 

立克次氏體培養特性

立克次體在活細胞內存活,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繁殖一代需要6~10個小時。立克次體培養常用動物接種,雞胚接種和細胞培養的方式。常用的培養細胞有雞胚成纖維細胞,vero單層細胞等,最適宜的培養温度為37℃。 [1] 

立克次氏體抗原結構

立克次體有兩種抗原,分別為羣特異抗原和種特異抗原,前者與細胞壁脂多糖成分有關,耐熱。後者與外膜蛋白有關,不耐熱。 [1] 

立克次氏體抵抗力

立克次體抵抗力均較弱,56℃下數分鐘即可免活。0.5%苯酚和75%的乙醇數分鐘可將其殺滅。離開宿主後迅速死亡,但在-20℃或冷凍下可保存約半年,在其媒介節肢動物糞便中可存活一年以上。對四環素以及氯黴素等敏感,但磺胺類藥物有促進其生長的作用。 [1] 

立克次氏體常見種類

立克次氏體普氏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prowazekii)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 typhus)的病原體。呈多形性,短桿狀為主,0.6微米~2微米×0.3微米~0.8微米。病人是該疾病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體蝨傳播,傳播方式為蝨-人-蝨。當人受到感染後,經兩週左右的潛伏期驟然發病,主要症狀有劇烈頭痛、周身痛和高熱,4天~7天后出現皮疹。有的還伴有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症狀和其他實質器官損害。 [1] 

立克次氏體莫氏立克次氏體

(Rickettsia mooseri)
地方性斑疹傷寒(也稱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其生物學形狀於普氏立克次體相似,但其吉姆薩染色呈紫紅色,可有兩極濃染。它的傳播方式與普氏立克次體不同。它的儲存宿主是家鼠,主要由鼠蝨在鼠羣中傳播,傳播方式為鼠-蚤-鼠。鼠蚤叮咬人體時蚤糞中的莫氏立克次體進入人體而致病。地方性斑疹傷寒致病機制,臨牀表現等均與流行性斑疹傷寒相似,但症狀較輕,發病較緩,病死率較低。 [1] 

立克次氏體恙蟲病東方體

(orientia tsutsugamushi)
恙蟲病叢林斑疹傷寒)的病原體。該菌呈多形性,以短杆為主,成對排列。吉姆薩染色呈紫紅色。它與其他立克次體結構有較大不同,它無黏液層,微莢膜,肽聚糖及脂多糖等結構,細胞外層顯著厚與細胞內層,有耐熱多糖抗原和特異性抗原等。致病機制以及致病物質均尚不清楚。恙蟲病,由攜帶恙蟲病東方體的恙蟎叮咬人體導致。臨牀症狀為被叮咬處出現丘疹,皮損破裂後形成潰瘍,潰瘍上蓋有黑色焦痂,是恙蟲病的特徵之一。全身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大毒血癥等,嚴重者可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心肌炎,肺炎等,預後不良。 [1] 

立克次氏體漢賽巴通體

(Bartonella henselae)
貓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CSD)的病原體。它主要為細小彎曲桿狀菌狀,兼性細胞內寄生。該菌通過貓或狗進行傳播,尤其是幼貓。病菌常常通過機體的傷口侵入,75%的患者有貓或狗抓傷的歷史。 [3]  引起的貓抓病是一種良性的,急性的,自限性的傳染性疾病。病菌感染人體後3-10天后傷口局部出現丘疹或膿皰,繼而引流淋巴結出現腫大。出現發熱,肌疼等症狀,最常見特徵是結膜炎耳前淋巴結腫大(parinnaud眼淋巴腺綜合症)。 [4] 

立克次氏體致病性

感染方式:立克次體主要是通過人蝨,鼠蚤,蜱等節肢動物叮咬而感染人體。 [1] 
致病物質:立克次氏體是革蘭陰性菌,其致病物質主要為內毒素和磷酸酶。磷酸酶能溶解表面黏液層及微莢膜結構利於吸附於宿主細胞表面和抗吞噬作用。 [1] 
致病機制:立克次氏體侵入機體後,先在局部小血管內皮細胞中增殖,導致局部炎症反應。繁殖的細菌再次進入血流後形成第一次菌血症,隨後進入機體其餘部位血管內皮進行繁殖,再次釋放入血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導致出現典型的臨牀症狀。 [1] 
免疫性:立克次體是細胞內寄生細菌,因此機體免疫反應主要以細胞免疫為主。感染痊癒後患者可對其產生長久的特異性免疫力。 [1] 

立克次氏體實驗室檢測

立克次氏體病原學診斷

立克次體的培養和染色是其診斷和分類的重要方法,最為經典的是雞胚接種,也可採用細胞培養。染色方法場採取吉姆薩(giemsa)染色法,直接免疫熒光法(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DFA)等,但在非培養條件下很難觀察到陽性結果。立克次體病原學檢查成本較高且對檢測人員及條件要求較高,所以不作為臨牀檢測的主要方法。 [5] 

立克次氏體血清學診斷

外斐實驗:利用變形桿菌屬x19,x2等菌株的菌體抗原代替立克次體抗原,與患者血清進行交叉凝集試驗,即可進行檢測患者是否還有相應抗體。但該試驗由於特異性較差,現已經逐漸被淘汰,但其仍是較經典的立克次體檢測方法。 [6] 
免疫熒光法:利用免疫熒光探針檢測患者體內是否存在相應抗體,以診斷立克次體感染。其中間接熒光法(indirect fluorescence assay,IF)是目前診斷立克次體感染的金標準。 [6]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此法具有靈敏、簡便、經濟的優勢,原理為利用高度特異性的免疫反應與高度敏感性的酶促反應相結合,進行抗原或抗體的檢測。其表面包被的抗原通常為重組抗原,其靈敏性、特異性和重複性均較高,且能區分 IgG 和 IgM 抗體。 [5] 

立克次氏體基因學診斷

聚合酶鏈反應(PCR):利用熒光定量PCR可以對立克次體進行DNA水平上的檢測,它解決了立克次體早期檢測的難題,已經在很多研究機構採用。 [6] 

立克次氏體防治原則

治療:立克次氏體病的治療原則主要為早期的對症治療及抗生素的選用。患者應卧牀休息, 保證熱量和水電解質平衡,預防和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DIC等多種併發症,早應用抗生素治療繼發感染,注意機會性感染的發生。慎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四環素類抗生素,如多西環素為首選抗生素。 [5] 
預防:立克次氏體病的預防主要是對中間或儲存宿主加以控制和殺滅,如滅鼠、滅蝨。其次還有注意自身清潔,減少前往疫區等措施。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