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濟海

鎖定
張濟海 迅夫,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聊城人。解放軍大校。國家一級美術師、榮寶齋特邀書畫家、西泠印社簽約書畫家、中國蘭亭書畫院副院長、北京華興嘉藝書畫院名譽院長、河北厚朴書畫院院長。 [1] 
中文名
張濟海
別    名
迅夫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代表作品
厚德載物
中國風
大三國志展
中國龍 [4] 
爨八體 [5]  展開

張濟海簡介

活動
活動(34張)
中國第一個將作品永久鐫刻在長城上的書法家---“厚德載物
中國第一個為北京奧運會藝術長廊題寫主題的書法家---“中國風”
中國第一個與三國文物對話的書法家---“大三國志展
張濟海 [2]  ,幼承庭訓,天資聰明,酷愛書畫,痴情水墨,15歲時憑藉着超逸的書畫功底被部隊特招入伍,開始了戎馬生涯。40多年的軍旅生活,刻記着張濟海從士兵到大校的人生足跡。儘管工作繁忙,但他從未間斷過對書法藝術的刻意求工。幾十年的歷練,使張濟海成為了實力派的書法家。他以其特有的感悟思維和矢志追求,創造性地提出了“因義生情,由情賦形”的書法理念。他的書法作品慣依書寫內容不同而賦予不同的字體和風格,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在當今。張濟海的書法源於二王、上溯漢魏,啓創“刀劈斧鑿”之書風,在業界堪稱上乘之筆。他的作品先後百次榮獲金、銀獎,聲譽日隆。張濟海歷時三年將《易經》中“厚德載物”之名句創作成自己書法的代表作,“厚德載物”四個大字渾厚雄健,力透紙背,成為當代書法作品中的代表。該作品被永久性地鐫刻於北京八達嶺長城居庸關口。他的諸多作品先後被日本、韓國、新加坡、加拿大英國美國等外國朋友收藏。 [3] 

張濟海相關事件

書法實力
2008年奧運會期間,張濟海與中國女排 2008年奧運會期間,張濟海與中國女排
2008年在北京成功舉辦了第29界奧林匹克運動會,北京奧組委收藏了張濟海的“中國風”“厚德載物”“博愛”等作品。北京奧組委以張濟海書寫的“中國風”為活動主題,佈設了中國風藝術長廊,並在北京各大通往奧運會場館的地鐵站內做了數百個大型燈箱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書畫藝術。本次活動一共選擇了中國50餘位書畫大家,其中有馮遠林凡沈鵬於志學、劉大為、張濟海、王清江、吳海舟等 。中國風三個大字以魏碑為基,兼容行楷,墨跡淋漓,氣勢恢弘,讓觀者真正體會到了中國文字的藝術魅力。書寫“中國風”是張濟海一個精心的創作,他的心願是借奧運盛會,把中華文化向世界展示,在世界上颳起奧運“中國風”。奧運會期間,中國女排全體人員也收藏了這幅力作。此外,張濟海還精心為趙蕊蕊馮坤馬藴雯王一梅薛明劉亞男張娜楊昊等一代女排驍將創作了書法作品。

張濟海藝術修養

張濟海 張濟海
國內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收藏了張濟海手書的“厚德載物”,李昭龔心瀚楊海波、夏曉梅、朱訓、胡德平、白楊張陽周克玉陳昊蘇等名人也收藏了這幅力作。台灣工黨主席、明代鄭成功後裔鄭昭明還專程來到石家莊求得墨寶“厚德載物”,鄭先生手捧力作激動地對張濟海説,這是我來大陸得到的最好的禮物。在台灣國民黨連戰主席那裏看到你的力作,深為敬佩不已。今天求此佳作,真乃三生有幸。當晚,鄭昭明先生饋贈禮品-平安符給張濟海,此禮品是鄭先生特意從台灣鄭家祠堂轉來的。
1992年張濟海為石家莊煙廠題寫商標“新石家莊”,讓很多人瞭解了這位軍旅書法家,“新石家莊”四個字像石家莊的名片一樣,在河北家喻户曉,被人們交口稱讚。此後,他又為知名企業武夷山“大紅袍”巖茶題寫商標, “大紅袍”中的“大”字,無論是
從那個角度上看都是兩片茶葉。可謂創意新穎,巧奪天工,妙趣橫生。張濟海認為茶與墨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老祖宗留下的重要遺產,茶文化與水墨文化有着數千年的歷史淵源,可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張濟海的書法造詣和藝術修養速即提升,在業界受到廣泛關注。但他始終謙和低調,從不張揚,而是朝夕勤勉向更高的藝術境界邁進。他虛懷若谷,經常聆聽名家講座。一次在傾聽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講座時,他感慨系之。歐陽先生是集哲學家、教育家、戲曲家、書法家於一身的當代大家學者,張濟海在傾聽先生講座時,對先生的字字珠璣,句句真言,反覆品味,認真揣摩,心領神會。歐陽先生的啓迪深深的影響着張濟海的藝術生涯。

張濟海藝術成就

2009年7月新劉安文化傳媒與羅博報告雜誌將張濟海先生與皇甫江先生為萬寶龍聯袂創作的“生命書寫”刊登於《羅博報告》專屬封面。
張濟海先生的個人展覽 張濟海先生的個人展覽
2009年8月經劉慶剛先生精心安排,於上海圖書館成功舉辦了張濟海先生個人展覽,併成功舉辦了《兵法與書法》講座和《論書法的精神高度》講座。此次展覽打破了13年來一直沒有在上海舉辦大規模個展的局面,同時也是第一個在上海舉辦個展的河北書法家。艱辛的付出贏得了社會的首肯。張濟海書法作品連續在瀚海、保利、太平洋、傳是等各大拍賣會上以高價成交。張濟海所著的《書法教程》、《教師板書入門》、《張濟海書法作品選》等頗受書壇青睞。他主編的《封龍杯全國書法大獎賽優秀作品集》、《燕趙風--書畫名家系列作品集》《兵法與書法》等備受讀者推崇。張濟海被文化部及有關部門授予“中國傑出人民藝術家”,“當代中國書畫收藏市場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等榮譽稱號。《中國書法》、《中國書畫》、《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收藏》、《世界名人錄》、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廣東電視台、澳門蓮花衞視、上海東方衞視、河北電視台、人民日報、解放日報、大公報、文匯報、燕趙都市報、書畫名家報等上百家媒體及大型典籍裏先後刊登或播出了張濟海的藝術成就。
王泰戈《踏雪迎春圖》 王泰戈《踏雪迎春圖》
2010年4月上海中意友好協會成立,經劉慶剛先生精心安排,邁克.摩根收藏了張濟海先生代表作《厚德載物》。
2010年6月上海世博會期間“王泰戈虎畫上海巡迴展”展覽期間,由張濟海先生創作的《虎》字助興世博,同時《中國風》也出現在寶鋼大舞台上與觀眾見面。

張濟海文化交流

我國與日本兩國專家共同促進文化交流 我國與日本兩國專家共同促進文化交流
風靡日本的《大三國志展》已於2009年3月15日結束。在日本為期近一年的巡展中,這個跨越 1800年,以三國時代為歷史背景的大型綜合文化展覽被眾多海外人士稱之為“中華智慧的文化符號”。《大三國志展》是為紀念中日友好條約締結30週年,於2006年在時任駐日大使王毅同志和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日本創價學會的創始人池田大作先生提議下,由中國外交部、國家文物局共同指導,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日本東京富士美術館和黃山美術社共同主辦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此次活動彙集了中日兩國專家數十人,歷時3 年,尋訪了全國11個省市自治區74處與三國有關的名勝古蹟,從34所文博單位,近千種珍貴文物中遴選出117 件(組)國寶進行展示。自2008年5月3日至2009年3月15日近一年時間裏,先後在日本的東京、北海道神户福岡、香川、名古屋、羣馬共七地展出,觀眾絡繹不絕,媒體好評如潮,展覽盛況空前,參觀人數達百萬之眾,開創了中國文物展覽在日本展出的新記錄。
張濟海 張濟海
《大三國志展》歸國彙報展首展於2009年4月13日至5月17日在上海圖書館舉辦。是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上海市委宣傳部、夏徵農民族文化發展基金會和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大三國志展》中所採用的33幅書法作品全部由張濟海創作書寫,他以職業軍人的內心世界去和1800年前的三國文物在做心靈上的溝通,諸葛先生的《前後出師表》,曹孟德的詩句,劉備的經典名言和家喻户曉的戰爭故事,刻印在張濟海的腦海裏,他時而以士兵的心態去創作,時而以將軍點兵的氣勢去創作,一幅幅傳世佳作就這樣誕生了。張濟海先生的作品映襯着117件國寶級文物展現給觀眾,無論是學者、藝術家、外賓還是學生都被張濟海創作的幅幅鉅作震撼了,他們駐足展品前,品味三國,暢遊三國,感悟三國。上海某收藏家曾在展覽期間表示願以巨資收藏這33幅作品,被展方婉拒。為什麼張濟海能成為和三國文物對話的第一個書法家呢?究其原因是張濟海40多年的軍旅生涯鑄就了他一顆赤誠的心。他除了在軍事院校搞軍事教育工作外,還經常參與並指揮了多次軍事演習。他精通戰術,明瞭兵法,常年的軍事積澱使他成為名副其實的,有資格的和三國文物對話的書法家。

張濟海友人介紹

馬未都與張濟海合影 馬未都與張濟海合影
馬未都,1955年生於北京,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馬未都任職於中國青年出版社,從事文學創作及編輯工作,發表小説《今夜月兒圓》,出版小説集《記憶的河》等作品。同時,他又致力於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收藏和研究,藏品包括陶瓷、古傢俱、玉器、漆器等,並先後編寫出版《馬説陶瓷》、《明清筆簡》、《民國藝術》、《中國鼻煙壺珍賞》等書,其中,《馬説陶瓷》一書被許多讀者視為傳統文化的啓蒙讀物,在文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2003年他的專著《中國古代門窗》榮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第二屆全國優秀藝術圖書獎一等獎。
張濟海 張濟海
經過艱苦的努力,馬未都於1997年創立了新中國第一傢俬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隨後,馬未都又相繼設立觀復博物館的地方館:杭州館與廈門館,為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普及做出了突出貢獻。2008年馬未都登上了中央電視台王牌節目——《百家講壇》,講授中國文物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藝術知識。節目播出後受到社會的熱烈關注,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反響。馬未都根據《百家講壇》的節目內容成集出版了《傢俱篇》、《陶瓷篇》(上下)、《玉器篇》、《雜項篇》等書,將傳統文化推向了更廣泛的天地,受到了廣大收藏家和讀者的厚愛。 馬未都在弘揚民族文化、收藏與保護中國文物等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2008年馬未都被評為年度文化人物、年度作者、北京讀書大使等,並被受聘擔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
邁克.摩根《厚德載物》 邁克.摩根《厚德載物》
萬寶龍 Montblanc International (GmbH) 萬寶龍國際是德國曆峯集團旗下一家精品鋼筆、手錶與配件的製造企業。創建於1906年,以「白色六角星」商標作為識別標誌。 一個世紀以來,萬寶龍(Mont Blanc)以製造經典書寫工具馳名於世,產品銷往世界各地。萬寶龍的名號代表着書寫的藝術,筆頂的六角白星標記,恰恰是歐洲最高的山峯勃朗峯俯瞰的形狀,象徵着歐洲最高山峯勃朗峯(Mont Blanc)的雪嶺冠冕。 該山峯的最高點為海拔4810米,而每支筆尖上的“4810”字樣正是勃朗峯的高度,該數字通常偱環用作各種主題。而純手工製作、經過25道工序打造的筆頭,更使得MONT BLANC書寫工具如勃朗峯般堅實而又高貴。十年間萬寶龍很少脱離太遠其旗艦產品Meisterstück鋼筆的生產線,但開始建立新的產品線。萬寶龍將Bohème、Scenium與Starwalker系列加入其生產線。萬寶龍於1992年成立了“萬寶龍文化基金會”,每年頒發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藉以讚揚及表彰為文化藝術無私奉獻寶貴光陰、精力及金錢藝術贊助人,至今已有百餘位世界各地藝術贊助人獲此獎。

張濟海拍賣實況

張濟海 張濟海
後出師表 六屏 水墨紙本
估價:120,000至160,000
成交價:179,200
年代:2010年作
規格:200×50cm×6
預展時間:2010-06-02 - 2010-06-03
預展地點:北京嘉裏中心飯店二層宴會廳、三層網球館
拍賣時間:2010-06-05
拍賣地點:北京嘉裏中心飯店二層宴會廳(北京市朝陽區光華路1號)
拍賣會專場:當代書畫
拍賣會:2010春季拍賣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