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德生

(原陝西省委第一書記)

鎖定
張德生(1909~1965),字心餘,曾用名張博五、張仲房、老關、張心誠等,陝西省榆林市人。原陝西省委第一書記。 [1] 
中文名
張德生
籍    貫
陝西榆林 (今榆林市榆陽區)
出生日期
1909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
1965年03月04日
心餘、辛餘
曾用名
博五、仲房、老關、德甫等

張德生人物年表

1926年入綏德省立四師讀書。
1927年加入共青團,1930年轉為黨員任中共府谷縣委組織部長。 同年10月出席中共陝北特委在綏德合龍山召開的擴大會議時被綏德縣政府抓捕,入獄後經組織營救於翌年獲釋。
1932年任中共寧夏特別支部書記。
1933年1月至5月任中共寧夏區委書記,6月至8月任中共甘寧青特委組織部部長,同年11月至1934年2月陝南(漢南、漢中)特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
1934年2月至9月任中共陝南特委宣傳部部長期間於8月赴上海向中共中央局彙報工作。10月赴川北傳達中共中央給紅四方面軍指示。
1935年2月任中共漢中道委宣傳部長、川西道委宣傳部部長。
1935年3月先後擔任中共川東、川西道委宣傳部部長、 川陝省委宣傳部幹事。 6月調入紅軍總政治部地方部和中央局工作。
10月長征到陝北。 11月任中共陝甘省委宣傳部幹事。
1936年1至3月任中共關中特委宣傳部部長兼《關中小報》社主編。
1936年6月任中央巡視團成員,到靖邊安邊定邊一帶開展地方工作。10月至11月任中共三邊特委書記。
西安事變”後,參與重建中共陝西省委的工作,同年12月至1941年6月任中共陝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37年3月至至1938年春兼任西安市委書記。
1941年3月任中共陝西省委書記。
1942年7月兼任關中分區保安司令部政治委員。8月兼任中共關中分委書記。
1942年12月至1946年4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第一旅兼關中警備區司令部政治委員。
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任中共關中地委書記。12月任關中分區友軍工作核心領導成員。
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7月至8月指揮爺台山反擊戰
9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10月任西北局秘書長。
1946年1月兼任西北局統戰部部長。4月出席陝甘寧邊區第三屆參議會第一次會議。6月密赴商洛接應從中原解放區突圍到豫鄂陝邊境的中原野戰軍北路部隊。
1947年3月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
8月任中共榆林地委書記、榆林分區行政督查專員公署專員。
1948年12月任西北野戰軍前委民運工作委員會第一副書記,主持政治部主編的<羣眾工作通訊>的創刊發行。
1949年2月任一野政治部副主任,同年11月至1950年5月任一野暨西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1949年7月至1954年6月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
1949年8月至1950年3月兼任甘肅軍區政委、黨委副書記、蘭州市軍管會副主任。
1950年1月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政府副主席。
1950年3月至8月任西北軍區第二兵團、甘肅軍區副政委,同年8月至1954年9月任甘肅軍區政委。
1954年6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統戰部部長。
1954年7月兼任中科院西北分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54年10月至1965年3月任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兼陝西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1955年3月至至1962年5月任陝西省第一、二屆政協主席。
1956年9月出席中共八大,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作大會發言,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1960年11月至1965年3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重新設立西北局, 張任第二書記,仍是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
1955年3月、1959年7月,還被選為政協陝西省第一、二 屆委員會主席;張德生在主持陝西省委工作期間,對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力求從實際出發;在領導陝西“三 大改造”運動中,也比較積極穩妥。
1956年,陝西農業生產獲得空前豐收。在隨後開展的反右鬥爭和 “大躍進”運動中,陝西的工作在“左”的指導思想影響下,也發生一些失誤,但他能及時糾正。三 年困難時期,他和陝西省委顧全大局,調出一些糧食支援外省,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表揚。 張回陝後曾反覆講,陝西省的工業佈局要解決好“骨頭”和“肉”的關係(即重工業和輕工業、 骨幹工業和生活服務業之間的關係),得到毛澤東的讚揚和周恩來的多次肯定。
1960年以後,由他主持的陝西省委,針對工農業方面存在“兩長兩短”(工業腿長,農業腿短;機械工業腿長,原材料工 業和輕工業腿短)的狀況,提出“千方百計加強農業戰線”的口號和一系列支援農業的措施。1962年, 在渡過暫時困難之後,陝西省委按照中共中央的統一部署,排除各種阻力,採取斷然措施,堅決調整 和整頓了產供銷問題無法解決的工礦企業,減輕了農業負擔,保證了骨幹工業的鞏固和發展。在農業 內部,根據陝西省的自然條件和實際情況,提出了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方針:確定陝北地區,要在 糧食自給有餘的條件下,大力發展山貨土特產;關中平原和漢中盆地,要建設成為商品糧棉基地。這 些論點的提出,推動了陝西經濟的發展。在“四清”運動中,他對當時的“左”的做法,有所覺察, 曾對一些地委書記説:“給幹部作結論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過去有人説陝西地下黨是託派、是紅旗黨,後來事實證明這些看法是錯誤的。”
張寬於待人,嚴以律己,對自己的錯誤、缺點經常進行自我批評。“大躍進”運動中一度出現的 “一平二調”、剝奪農民的錯誤,他作過幾次公開檢查。對於反右傾鬥爭中批判錯了的同志,他在會 上公開檢討,賠情道歉。
1965年3月4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56歲。臨終時曾留下遺言,將自己的遺體獻給醫學研究;主要遺文收入《張德生》一書。 [2] 

張德生人物生平

張德生(1909~1965),字心餘,曾用名張博五、張仲房、老關、張心誠等,陝西省榆林市人。1909年10月出生在一個貧苦市民家庭。
1926年春,高小畢業,考入設在綏德的陝西省立第四師範。當時正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一批參加了國民黨的中共黨員,以國民黨員的身份在第四師範任教,陝西中共黨組織的主要創始人李子洲和革命教育家常漢三相繼任校長,教師大多是中共黨員,學校建有中共黨支部和共青團支部,革命氣氛十分濃厚。教師公開講授社會主義,講授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學生自由閲讀馬列著作和中共主辦的刊物,讀書會組織學生學習討論《馬克思主義淺説》《社會發展簡史》《共產主義ABC》《唯物史觀》等著作。張德生在這裏受到了大革命的薰陶,選擇了共產主義信仰,加入共青團,投身於中國人民為謀求解放而鬥爭的行列。
1929年春,中學畢業後受聘於榆林第一初級小學,為共青團區委成員,分工領導設在榆林的陝西省立女子師範學校共青團支部工作。11月,因參與領導榆林學生組織紀念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活動,而被校方藉故解聘。
1930年春,共青團陝北特委調派張德生參加共青團府谷縣委工作,受聘於府谷高級小學。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任中共府谷縣委組織部長。10月,出席中共陝北特委在綏德龍山召開的擴大會議,傳達立三路線和陝西省委第五次擴大會議精神。會議尚未結束,綏德縣城的形勢緊張,中共陝北特委遂決定中止會議,立即疏散。張德生、劉瀾濤(中共陝北特委秘書長)兩人結伴同行,出綏德縣城時被國民黨軍警逮捕,關押綏德縣政府看守所。出席合龍山會議的共青團陝北特委代理書記常黎夫,負責這次會議的總交通,加之是第四師範的職員,便於活動,特委指定常黎夫營救張、劉2人。後經進步人士杜斌丞的斡旋,他們2人於1931年2月16日被無罪釋放。
4月初,榆林當局大肆逮捕共產黨人,張德生在榆林難以立足,便化裝成為母親掃墓的樣子,披麻戴孝,逃出榆林縣城,來到寧夏省城找杜潤滋,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當時,杜潤滋尚在獄中。在寧夏監獄科長王永昌的幫助下,張德生到獄中和杜潤滋見面。杜潤滋介紹張德生與寧夏師範附小教師兼寧夏《民國日報》編輯、中共黨員劉梅村見面。
9月,為了取得職業掩護,張德生以“張博五”為名,在國民黨寧夏縣黨部賑災委員會當了錄事。在此期間,以合法身份在當地報紙上發表文章,宣傳普羅文學,到學校輔導學生排演反帝啞劇,在羣眾集會上散發反帝傳單。兩個月後,杜潤滋通過關係又為張德生謀得“巡視中衞縣民團工作”的差事,實際上是派張德生去中衞聯繫李天才,去靖遠聯繫李罕言、張東皎,去蘭州會見杜斌丞。張德生辭去錄事職務,離開寧夏省城到中衞,當時李天才因組織寧安堡護路隊兵暴失敗而被捕。張德生便轉道去甘肅靖遠,與國民黨王子元部的中共黨員李罕言、張東皎取得聯繫,後又與杜斌丞的機要秘書、中共黨員鄔逸民取得聯繫,共同討論黨在寧夏的工作。根據中共陝西省委指示精神,決定張德生仍回寧夏開展兵運工作,並聯絡陝北張廷芝部,配合王子元部攻取寧夏。
1932年2月,張德生返回寧夏,向獄中的杜潤滋和寧夏師範附小劉梅村通報了蘭州會議精神,後與劉梅村發展寧夏省財政廳科長何高民為中共黨員,然後去陝北安邊做張廷芝部隊的工作,擬請張部配合靖遠水泉兵暴,組建紅軍游擊隊,攻取寧夏。張德生到安邊後,與張廷芝部中共黨員高宜之取得聯繫,並謀得在安邊高小代課的臨時職業,後經安邊高小教師、地下女中共黨員李慧春介紹,與中共陝北特委派到安邊工作的梁幹臣接上組織關係。張德生聯絡張廷芝之事未成,與梁幹臣一起回寧夏工作。5月,根據當時寧夏黨組織已解體的狀況,經中共陝北特委同意,張德生、梁幹臣、劉梅村、何高民等人協商再次組織成立了中共寧夏特別支部,張德生任書記,共有7名黨員。8月,張德生接中共甘寧青特委指示,赴蘭州。不久,梁幹臣也到蘭州。
1933年4月,中共甘寧青特委領導的西北抗日義勇軍在甘肅榆中失敗,李慕愚孫作賓馬豫章等中共甘寧青特委領導成員不能在蘭州立足,或返回西安,或去寧夏及各地躲避。此時,梁幹臣接任中共甘寧青特委軍委書記,主持軍委工作,張德生任組織部長,常黎夫任特委秘書長。
7月28日,中共陝西省委書記袁嶽棟,省委常委、中國工農紅軍第26軍政委杜衡在西安被捕叛變,向敵人供出了“陝西共黨沿革”,中共甘寧青特委遭敵破壞。8月上旬,梁幹臣和“菜根香”的少掌櫃康少農被捕,10月19日遭敵人殺害。國民黨特務搜查“菜根香”醬菜園的那天晚上,因張德生住在常黎夫處,才倖免於被捕。之後,張德生、常黎夫離開蘭州回陝西。11月,張德生到陝南參加了中共陝南特委的領導工作,任組織部長,親自領導、重建陝南地區黨的組織和工農紅軍的工作。
1934年8月初,中共陝南特委派張德生攜特委《漢南工作報告提綱》,赴上海向中央局彙報工作。張德生到上海後,向中央局又寫了《漢南工作報告提綱的補充》,對有關情況做了詳細的彙報。10月,張德生回到陝西,向中共陝南特委成員傳達了上海中央局對陝南工作指示。不多日,張德生帶着中央文件,由國民黨三十八軍密探隊裏的中共黨員唐益民秘密護送,到達川北蘇區,在旺蒼壩受到張國燾接見,並向張國燾彙報了中共陝南黨的工作情況。
1935年5月,從中央蘇區撤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與從川陝蘇區撤出的紅四方面軍會師於川西懋功(今小金)地區。6月下旬,張德生在雜谷腦(又名理蕃,今理縣)遇見中央候補委員、紅軍總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李維漢。當時,黨內鬥爭激烈,張德生身處險境,李維漢將他帶出張國燾防區,留在身邊做秘密工作。9月初,參加了楊尚昆為隊長的陝甘支隊先遣隊,與賈拓夫等人一道,負責嚮導及與陝甘邊區和陝北黨組織的聯絡工作,及時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彙報沿途的風土民情及地理特點,為中央紅軍確定戰略目標,順利到達吳起,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作出了貢獻。
1936年6月,彭德懷率領的紅軍主力在西征中解放了陝西的定邊、寧夏的鹽池等地區。為加強這裏的工作,中共中央派毛澤民、賈拓夫、張德生等人組成中央巡視團,在這些地區建立黨團組織和蘇維埃政權,開展羣眾工作,支援紅軍西征。10月,中共三邊特委重建,張德生任書記。11月,賈拓夫接任中共三邊特委書記,張德生專做陝西、寧夏、綏遠邊界的少數民族工作。12月25日,重建中共陝西省委,張德生先後任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省委書記,參與主持了省委全面領導工作,在恢復和鞏固提高國統區的組織工作方面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1944年秋,根據形勢的變化,按照中共中央西北局指示,中共關中地委開始恢復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張德生給中共中央西北局寫報告,提出要正確對待陝西國統區的黨組織、黨員和幹部,正確對待國統區黨的工作,加快對國統區來的黨員、幹部的甄別審查。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7日,張德生出席在延安召開的中國共產黨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七大正式代表。
7月21日,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關中分區,侵佔了淳耀縣爺台山及周圍的40多個村莊。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任命張宗遜為司令員,習仲勳為政治委員,組成爺台山反擊戰臨時指揮部。8月8日晚,八路軍三八五旅和關中分區開始反擊,次日即取得這次反擊戰的勝利。在這次反擊戰之前,張德生和警備區的其他軍政指揮員一起,指揮關中保安總隊、警備第一旅三團及民兵堅持進行抵抗,同國民黨激戰7日,取得反擊戰的徹底勝利。8月17日,由張德生主持,習仲勳、汪鋒等人蔘加的中共關中地委會議,對這次反擊戰進行了總結。9月28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批准張德生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不久,又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西北局秘書長兼統戰部長。
1947年3月,蔣介石陝甘寧邊區發動進攻。3月16日,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習仲勳為副政治委員的西北野戰兵團成立,張德生調任野戰兵團政治部副主任。8月上旬,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設立榆林分區,張德生任中共榆林地委書記、榆林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為西北野戰軍攻取榆林做準備。在8月、10月兩次攻打榆林的戰役中,張德生領導地方黨政組織和廣大羣眾,在後勤工作中給予配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48年2月,已經轉入戰略進攻的西北野戰軍從陝北南下,在國民黨統治區作戰,張德生時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參與主持西北野戰軍發動的西府戰役,解放了胡宗南的總兵站寶雞,擊斃國民黨整編七十六師師長徐保並繳獲大量的物資。
1949年2月,張德生任由西北野戰軍改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政治部副主任。7月,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甘肅軍區政治委員及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
1954年6月,張德生調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統戰部長。10月,調任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陝西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此後,於1955年、1959年相繼當選為政協陝西省第一、二屆委員會主席。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958年7月,兼任西北協作區委員會主任。1960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兼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
1964年7月,張德生在青島養病期間發現腹下有一包塊。8月,轉赴北京醫院剖腹探查,確診為腹腔轉移癌,病情已到晚期;1965年3月4日病逝,時年56歲。 [1] 
張德生去世後,中共中央西北局發出《關於各省區召開追悼張德生同志大會的通知》。3月6日,西安各界2000餘人集會公祭張德生,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羅瑞卿劉瀾濤楊尚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獻了花圈。
劉瀾濤、楊尚昆出席追悼會,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三書記、代理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胡耀邦悼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