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胡耀邦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籍 貫
- 湖南瀏陽
- 出生日期
- 1915年11月20日
- 逝世日期
- 1989年4月15日
胡耀邦人物生平
編輯1933年初調往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任反帝擁蘇總同盟宣傳部部長、青年部部長兼宣傳部副部長。同年8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後任少共中央局秘書長。長征中曾在中央工作團和紅三軍團政治部地方工作部工作。
[2]
1942年起任軍委總政治部組織部部長。抗日戰爭勝利後到晉察冀,先後任冀熱遼軍區代理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野戰軍第四縱隊政委、第三縱隊政委。參加了保(定)南、正太、青滄、石家莊、察南綏東等戰役。
[2]
1949年9月作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代表,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川北區委員會書記兼川北軍區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
1952年秋任中國 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
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當選為八屆中央委員。
1957年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第一書記。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首先發表經胡耀邦同志審定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次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表這篇文章,新華社隨即向全國轉發。在鄧小平同志領導和支持下,一場順應時代發展、反映黨心民意的大討論,由此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在處於徘徊和迷茫之中的中國,吹響了思想大解放的號角。
[8]
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書記,並任中央宣傳部部長、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1981年6月在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
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胡耀邦人物貢獻
編輯組織和推動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1977年5月,胡耀邦同志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着眼,組織中央黨校教員撰寫題為《把“四人幫”顛倒了的幹部路線是非糾正過來》的文章。10月7日,文章在《人民日報》發表後,立即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為在全國範圍內衝破“兩個凡是”阻力、平反冤假錯案和落實黨的幹部政策,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12]
為推動思想理論方面的撥亂反正,胡耀邦同志積極創辦中央黨校的內部刊物《理論動態》。他提出理論工作者要有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意識,要做思想戰線上的前衞戰士和思想勇士。他親自為《理論動態》出題目、出思想,組織同志們寫文章。他要求《理論動態》要聯繫實際,解決問題,起到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作用。在胡耀邦同志領導下,《理論動態》發表的文章幾乎涉及當時黨內外關注的所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在抵制“兩個凡是”,搞清思想是非、理論是非、路線是非、政策是非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影響遍及全國。
[12]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第60期發表經胡耀邦審定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表此文。此後,在鄧小平領導、支持下,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在全國展開,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對黨和國家的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1]
推動撥亂反正
胡耀邦同志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推動黨的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組織和領導了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幹部政策的大量工作,使大批受到迫害的老同志重新走上領導崗位,使大批蒙受冤屈和迫害的幹部、知識分子和普通羣眾得到平反昭雪。
[1]
1977年12月10日,在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的建議下
[14]
,中共中央任命胡耀邦為中央組織部部長。胡耀邦遵照黨的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率領組織部全體同志,經過大量切實的調查研究,打開了平反冤假錯案、落實黨的政策的新局面。
[13]
到1982年底,約有300多萬名幹部得到平反。黨在幹部問題上的撥亂反正,為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準備了骨幹力量。一批受迫害的民主人士、一大批長期受打擊的知識分子也恢復了名譽。一些在“文化大革命”中因同林彪、“四人幫”進行鬥爭而慘遭殺害的共產黨員和羣眾得到平反昭雪。到1982年底,全國大規模的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基本結束。
[15]
在胡耀邦逝世時,中共中央的訃告中特別提到:“1978年他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為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幹部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表現出非凡的實事求是的膽略和勇氣,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16]
推動改革開放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大會通過胡耀邦作的《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的報告,制定了全面開創新局面的奮鬥綱領,確定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17]
在1981年6月至1987年1月擔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職務期間,胡耀邦積極參與制定和貫徹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為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多方面重大貢獻。
[1]
胡耀邦家庭情況
編輯妻子:李昭
[18]
有三子一女:
長子:胡德平
[19]
次子:劉湖
[20]
三子:胡德華
[21]
胡耀邦人物紀念
編輯追悼會
胡耀邦故居
胡耀邦故居(2張)
電視文獻片
2015年,為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週年,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和中央新影集團聯合攝製的五集電視文獻片《胡耀邦》,於11月20日起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
電視文獻片《胡耀邦》以清晰的歷史邏輯、豐富的史料素材和珍貴的影像資料,全面記述了胡耀邦同志光輝的一生,重點展現了他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波瀾壯闊歷史進程中的卓越業績和優秀品格,熱情謳歌了他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作出的重要貢獻。
[24]
書籍
2015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誕辰100週年,大型系列連環畫《我的父親胡耀邦》(7冊)作為獻禮圖書由連環畫出版社出版。11月21日,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出版社、王府井書店聯合主辦的《我的父親胡耀邦》新書首發式在京舉行。
[25]
百年誕辰
胡耀邦(16張)
胡耀邦同志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我軍傑出的政治工作者,長期擔任黨的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他14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8歲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在長達60年的革命生涯中,從蘇區的“紅小鬼”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從衝鋒陷陣的革命戰士到改革開放的開拓者,他為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和開創建立了不朽功勳。(在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1]
胡耀邦社會評價
編輯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人民軍隊傑出的政治工作者,長期擔任黨的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胡耀邦同志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的一生是光輝的。
[16]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訃告中評價)
耀邦同志去世後,我每年春節都到他家中看望,總是深情地望着他家客廳懸掛的耀邦同志畫像。他遠望的目光,堅毅的神情總是給我力量,給我激勵,使我更加勤奮工作,為人民服務。(曾任國務院總理温家寶撰文《再回興義憶耀邦》回憶胡耀邦)
[6]
在長達60年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繁榮,為改革開放的實行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嘔心瀝血、奮鬥不息,貢獻了畢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勳。他的歷史功績和優秀品德永遠銘記在黨和人民心中。
[26]
(原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評價)
胡耀邦同志堅持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組織和推動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在鄧小平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領導和支持下開展的這場思想解放運動,成為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重要理論準備。他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推動黨的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組織和領導了平反冤假錯案、落實幹部政策的大量工作,使大批受到迫害的老同志重新走上領導崗位,使大批蒙受冤屈和迫害的幹部、知識分子和普通羣眾得到平反昭雪。
[1]
胡耀邦同志認真貫徹鄧小平同志全面改革的思想,強調要充分認識改革的艱鉅性和複雜性,把改革貫穿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為推進改革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堅決擁護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關心欠發達地區建設事業,指導經濟特區改革試驗,強調要利用國內資源和國外資源、打開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他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推動科技、教育、文藝、新聞工作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他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為加強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團結合作做了大量工作。他堅持黨的外交方針政策,明確提出處理黨際關係的四項原則,為新時期我國對外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為推動我國對外工作開創新局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1]
胡耀邦同志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做了大量工作,強調要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維護黨的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發展黨內民主,整頓黨的作風。他堅持幹部隊伍“四化”方針,推進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滿腔熱情關懷和培養優秀年輕幹部,堅定不移同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作鬥爭。
[1]
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黨和人民。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在為黨和人民事業的不懈奮鬥中,他夙夜在公、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書寫了無愧於共產黨員稱號的人生,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2015年11月20日 習近平在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1]
- 參考資料
-
- 1. 習近平在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06-09]
- 2. 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 .央視網[引用日期2015-01-24]
- 3. 丁彥斌主編.中共領袖人物傳記 第三卷:中國教育出版社,2005.10,:第1205頁
- 4. 《中國統一戰線全書》編委會.中國統一戰線全書: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12月第1版:第886頁
- 5. 廖蓋隆.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 總論·人物: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05月第1版:第436頁
- 6. 温家寶追憶胡耀邦:言傳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5-11-18]
- 7. 胡耀邦生平大事年表(1915—1989)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3-02]
- 8. 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30週年:讓真理光輝更璀璨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01]
- 9. 胡耀邦與廣元人民的未了情-中國社會科學網—轉自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6-01]
- 10. 周海濱著,《六位中共前主要負責人親屬口述歷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05月,第309頁。
-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12. 在紀念胡耀邦誕辰100週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中共中央黨校[引用日期2021-06-02]
- 13.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77年)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14. 鄧小平推動冤假錯案的平反--黨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15. 第八章 十一屆三中全會開闢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時期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16.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訃告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17. 第九章 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18. 胡耀邦秘書高勇出書:他的家庭抓不出腐敗分子來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19. 文體藝苑:首部以胡耀邦為主角電影開機 .共產黨員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20. 胡耀邦與李昭:“摯愛之情不改”【4】--黨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21. 胡耀邦:共產黨人是給人民辦事的--黨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22. 中國共產黨大事記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23. 胡耀邦故居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24. 電視文獻片《胡耀邦》、《胡耀邦畫冊》隆重推出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25. 《我的父親胡耀邦》連環畫問世--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26. 曾慶紅在紀念胡耀邦誕辰9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黨史頻道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6-0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