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崔愍

鎖定
崔長謙(514~541年),本名崔愍,字長謙,清河郡東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北魏官員,太子舍人崔夤之子。 [1-2] 
出身清河崔氏小房。起家著作佐郎給事中,出任青州司馬,坐罪歸家。起為冀州(尉景諮議參軍金紫光祿大夫,兼任主客郎中通直散騎常侍,處理外交任務。 [1-2] 
東魏興和三年,去世,享年二十八,獲贈南青州刺史 。 [1] 
長謙
所處時代
北魏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清河東武城
本    名
崔愍
家    世
清河崔氏小房

崔愍人物生平

崔愍,本名崔愍,字長謙,清河郡東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人。崔愍少與太原王延業俱為著作佐郎,監典校書。後為青州司馬,賊圍城二百日,崔愍持書不廢,凡諮手抄八千餘紙,天文、律歷、醫方、卜相、風角、鳥言,靡不開解,仍還鄉里。久之,冀州刺史尉景取為開府諮議參軍。晚頗以酒為損。遷司徒諮議參軍,修起居注,加位金紫光祿大夫。天平中,被徵兼主客郎,接待蕭衍使者張皋等人。後兼通直散騎常侍,出使南梁。將行,謂人曰:“吾厄在吳國,忌在酉年,今恐不免。”及還,未入境,卒於宿豫,享年二十八,時人嘆惜之。朝廷以死王事,獲贈驃騎將軍南青州刺史。 [1-2] 

崔愍軼事典故

盧氏二女同日婚於崔氏兄弟。自幼聰敏,濟州刺史盧尚之欲以長女妻之。崔休之子崔甗為崔長謙求娶盧尚之次女,説:“家道多由婦人,欲令姊妹為妯娌。”盧尚之感其義,二女同日成婚。崔休誡諸子:“汝等宜皆一體,勿作同堂意。若不用吾言,鬼神不享汝祭祀。”崔休亡,枕中有書,如平生所誡,諸子奉焉。崔愍與崔休第二子崔仲文同年而月長,其家謂之大二、小二。 [1] 

崔愍親屬成員

崔長謙出身清河崔氏小房。崔逞崔諲。崔諲生崔靈和。崔靈和生崔宗伯。小房崔氏始祖即崔宗伯次子崔夤。清河崔氏小房崛起於北魏中後期,逐漸發展為清河崔氏主要房支之一,是唐代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清河崔氏是中原門閥“五姓七族”之一,魏晉以來家世非常顯赫,引起唐朝統治者的擔憂,為抑制“五姓七族”的影響力,唐顯慶四年(659年),唐高宗下達禁婚詔,禁止包括崔宗伯二子(崔休崔夤)、崔元孫二子後裔在內的“七姓十家”間互相通婚。唐神龍中,朝廷再次申明顯慶四年舊詔,繼續禁令“七姓十家”間互相通婚。但禁婚詔不但沒有起到削弱其影響力的作用,反而抬高了他們的身份,“往往反自稱‘禁婚家’,益增厚價。”而且禁婚詔的執行效果並不明顯,小房崔氏仍與“七姓十家”中其他四姓盧、李、鄭、王等世代通婚不間斷,從而在隋唐、五代保持了一流的社會地位。 [3-6] 
祖父:崔宗伯,清河郡太守;
父親:崔夤,字敬禮,太子舍人,贈樂安太守;
母親:河南元氏,晉寧公主,安樂王拓跋長樂長女;
夫人:范陽盧氏,濟州刺史盧尚之之女;
兒子:崔子令、崔公華。
後裔:崔協,字思化,後唐明宗時期宰相。 [7-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