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嗣源

(後唐第二位皇帝)

鎖定
後唐明宗李嗣源 [5]  (867年10月10日 [1]  ~933年12月15日 [2]  ),小字邈佶烈,稱帝后改名李亶,沙陀族。應州(今山西省應縣)人,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養子。 [134-135] 
中和四年(884年),李嗣源在汴州上源驛救護李克用,從此受到李克用賞識。李嗣源在與後梁的爭戰中屢立戰功,被授予蕃漢內外馬步副總管,加同平章事。同光元年(923年)十月,李嗣源率先攻入汴梁,滅了後梁。後唐建立後,李嗣源受到猜忌。同光四年(926年)二月,趙在禮為首的魏博戍卒譁變於貝州,李嗣源受命平叛,軍隊再度譁變,擁李嗣源為主。後唐莊宗李存勖死後,李嗣源稱帝,改元天成。
李嗣源即位後,志在與民休息,共享承平,在文化上命令國子監校正“九經”,提倡儒家學術。在政治上積極籠絡各集團人員,擴大統治基礎,爭取地方藩鎮支持。在經濟上實行寬鬆的經濟政策,減輕民眾税負,促進農業生產,穩定糧價,准許鄉間百姓自造酒麴,放寬諸如鑄鐵業在內的民間手工業限制,允許百姓自由鑄造鐵質農具,減輕鐵税,其在位期間“天下屢稔,朝廷無事”,中原經濟逐漸復甦。執政末期,李嗣源刻薄疑忌,隨意誅戮大臣,使羣臣離心,父子互相猜疑。 [136] 
長興四年(933年),李嗣源病重。其次子秦王李從榮發動兵變,戰敗被殺,李嗣源聞訊驚逝。諡號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廟號明宗,安葬於徽陵。 [137-140] 
全    名
李嗣源
別    名
李亶
邈佶烈
諡    號
聖德和武欽孝皇帝
尊    號
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聖明神武廣道法天文德恭孝皇帝 [3]  [142] 
廟    號
明宗
年    號
天成、長興
所處時代
唐末至五代初
民族族羣
沙陀族
出生地
代北之金鳳城(位於今甘肅省碌曲縣) [141] 
出生日期
867年10月10日 [1] 
逝世日期
933年12月15日 [2] 
逝世地
雍和殿(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
陵    墓
徽陵
安葬地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
在位時間
926年6月3日 至 933年12月15日 [2]  [32] 
前    任
後唐莊宗光聖神閔孝皇帝李存勖
繼    任
後唐閔皇帝李從厚
最高官職
成德節度使(即位前)

李嗣源人物生平

李嗣源早年經歷

李嗣源是沙陀族沒有姓氏的部民,名叫邈佶烈,善於騎射,為人沉厚寡言,行事恭謹。他十三歲便在沙陀族首領李國昌軍中效力 [4]  ,後被其子李克用收為養子,賜予姓名。 [5]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被宣武節度使朱温圍困在汴州(治今河南開封)上源驛,親隨將領戰死無數,史稱上源驛事件。李嗣源時年十七,拼死翼護李克用,在亂兵流矢之中將其救出,因而備受重用,得以統領親兵。後來,李嗣源被任命為李存信的副將,與其協同作戰,所向克捷,屢獲大勝。 [6] 

李嗣源屢破梁軍

乾寧三年(896年),朱温與朱瑄朱瑾兄弟爭奪山東地區,派軍攻打兗州、鄆州(治今山東東平)。朱氏兄弟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命李存信率三萬兵馬前去救援。李存信屯兵莘縣,命李嗣源率三百騎兵馳援兗州。李嗣源在任城(治今山東濟寧)大敗梁軍,解除兗州之圍。不久,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偷襲莘縣,擊敗李存信。李嗣源親自殿後,掩護李存信撤退。李克用為嘉獎李嗣源,將其麾下五百騎兵命名為橫衝都。從此,兩河地區皆稱李嗣源為李橫衝。 [7] 
光化元年(898年),李嗣昭出兵青山口,欲攻打邢州(治今河北邢台)、洺州(治今河北永年),結果被梁將葛從周擊敗。李嗣源率部趕至,在高處擺開陣勢,大叫道:“我只殺葛從周,其餘士卒都不要妄動。”他縱馬馳入梁軍陣中,出入奮擊。李嗣昭隨後進擊,終於反敗為勝,擊退梁軍。此戰,李嗣源身中四箭,名動天下。 [8] 
天覆元年(901年),梁將氏叔琮率五萬大軍圍攻太原,佔領河東所屬多處州縣。李克用困守太原城內。當時大雨連綿,城牆多有頹壞,太原危在旦夕。李嗣源與李嗣昭分兵四出,不時突攻梁軍營壘。梁軍屢攻不破太原,加上糧草不足,最終只得撤退。李嗣源又率軍追擊,陸續收復失陷州縣。 [9] 
天覆二年(902年),氏叔琮在蒲縣擊敗李嗣昭、周德威,率軍追至晉祠,再次圍攻太原。李克用親自上城指揮防禦,後見形勢危急,打算棄城逃往雲州(治今山西大同)。他召集諸將謀議,卻遭到李嗣源等人的堅決反對,只得作罷。不久,晉軍潰兵逐漸返回太原。李嗣源親率敢死之士,日夜出城突襲梁軍,擒獲梁軍驍將遊崑崙。梁軍疲於應對,只得燒營退走。 [10] 
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病逝,世子李存勖襲任河東節度使、晉王。同年五月,李存勖親自援救潞州(治今山西長治),命李嗣源與周德威分兵兩路,攻打梁軍所築夾城。李嗣源指揮士卒砍掉梁軍佈置的鹿角陣,並以柴草填平溝塹,從東北角攻入夾城。周德威隨後也攻破夾城西北角。李存勖趁機發動總攻,終於擊破梁軍,取得夾城大捷,徹底解除潞州之圍。此戰,李嗣源率先攻入夾城,功居第一。 [11] 

李嗣源大戰河北

天祐八年(911年),李嗣源隨李存勖參加柏鄉之戰。李存勖見梁軍軍容強盛,擔心晉軍怯戰,便有意激李嗣源出戰以鼓舞士氣。他向李嗣源賜酒,道:“你看到梁軍的白馬都、赤馬都了嗎?真令人膽戰心驚。”李嗣源大笑,認為梁軍虛有其表。他飲掉杯中酒,而後挺身上馬,率部直衝梁軍白馬都,生擒兩員騎校。晉軍士氣大振,皆奮勇向前,由辰時一直打到未時,終於擊潰梁軍,取得柏鄉大捷。此戰,李嗣源在梁軍陣中往來衝殺,斬獲頗多,因功升任代州刺史 [12] 
天祐十年(913年),周德威征討燕王劉守光,命李嗣源分兵攻取山後八軍(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軍都山迤北地區)。李嗣源在廣邊軍(治今河北赤城南)與燕將元行欽交戰,雖七次射中元行欽,但最後也被元行欽射中大腿。 [13]  元行欽最終不支請降,被李嗣源收為養子,後被李存勖索要至麾下。 [14] 
天祐十三年(916年),李存勖與梁將劉鄩在故元城(在今河北魏縣東)交戰。李嗣源率三千騎兵鼓譟奮擊,與李存勖內外夾攻,大敗梁軍。他隨後又攻佔後梁所屬的磁州(治今河北磁縣)、洺州、相州(治今河南安陽)等地,被改任為相州刺史。九月,滄州守將毛璋投降晉軍。李嗣源奉命到滄州安撫毛璋,不久又被任命為安國軍節度使,出鎮邢州。 [15] 
天祐十四年(917年),契丹圍攻幽州(治今北京),守將周德威遣使告急。李嗣源力主救援,並請率五千突騎為前鋒。李存勖便讓他與符存審閻寶會師於易州(治今河北易縣),一同援救幽州。李嗣源分析敵我形勢,採取“潛行溪澗,襲其不備”的戰術,率軍翻越大房嶺(在今北京周口店西),沿山澗東進。他與養子李從珂拼死血戰,擊退契丹軍的多次堵截,進抵幽州城外六十里處。當時,契丹騎軍突然殺至。李嗣源縱馬衝入敵陣,舞槌奮擊,所向披靡,生擒契丹隊帥。晉軍隨後進擊,終於大敗契丹,解除幽州之圍。九月,李嗣源班師,進拜檢校太保 [16] 
天祐十八年(921年),李嗣源聯合河中節度使朱友謙、昭義節度使李嗣昭、滄州節度使符存審、定州節度使王處直、天平節度使閻寶、大同節度使李存璋、新州節度使王鬱、振武節度使李存進、同州節度使朱令德,三次上表勸進,請李存勖稱帝,並各獻貨幣數十萬,作為其登基建國的費用,但均被李存勖拒絕。 [17]  同年十月,李嗣源在戚城(在今河南濮陽)大破梁將戴思遠,斬首二萬級,升任蕃漢內外馬步副總管,並加授同平章事銜。 [18] 

李嗣源功高受忌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李嗣源調任橫海軍節度使。四月,李存勖在鄴都(治今河北大名東北)稱帝,建立後唐,是為後唐莊宗。李嗣源進拜檢校太傅,兼任侍中 [19]  當時,梁唐兩軍主力對峙於黃河沿岸,一路梁軍正急攻澤州(治今山西晉城),而後唐潞州守將李繼韜卻叛附後梁。李存勖便與李嗣源商議,欲出兵奇襲鄆州,以切斷梁軍右翼。李嗣源親率五千步騎渡過濟水,趁梁軍不備襲破鄆州,被拜為天平軍節度使。 [20] 
同年九月,梁將王彥章率軍進逼鄆州。李嗣源命李從珂率騎兵迎戰,在遞坊鎮大敗梁軍前鋒,俘獲梁將任釗等三百人,迫使王彥章退屯中都(治今山東汶上)。十月,李存勖自楊劉(在今山東東阿北)渡河,進抵鄆州,並以李嗣源為前鋒,攻破中都,擒獲王彥章。當時,唐軍諸將都認為應先攻佔青州齊州(治今山東濟南)、徐州、兗州等地,再乘機而動。李嗣源卻力排眾議,建議奔襲汴州,攻取後梁國都。他率前軍倍道兼程,於初九日抵達汴州,而後揮軍攻城。梁帝朱友貞自殺,梁將王瓚開封丘門迎降,後梁正式滅亡。不久,李存勖遷都洛陽,升任李嗣源為中書令 [21] 
同光二年(924年),李存勖在南郊祭天,並賜李嗣源鐵券。不久,李嗣源平定潞州叛亂,擒獲叛首楊立,被調為宣武軍節度使,兼任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同年十二月,契丹南侵。李嗣源又率軍北征,在涿州大敗契丹。 [22] 
同光三年(925年),李嗣源調任成德軍節度使,移鎮鎮州(治今河北正定)。此時的李存勖早已荒怠政務,縱容宦官、伶人亂政,還無罪誅殺郭崇韜朱友謙等功臣。李嗣源因位高權重,也受到莊宗的猜忌。十二月,李嗣源自鎮州入朝,莊宗竟讓諸軍馬步都虞候朱守殷對他進行監視。朱守殷暗中告誡李嗣源,稱他已到“德業振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的地步,讓他早做打算。但他卻不為所動。當時,李嗣源常遭流言毀謗,幸有樞密使李紹宏為其開脱,方免遭殺害。 [23] 

李嗣源兵變入洛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魏博戍卒在貝州(治今河北清河)譁變,推趙在禮為首領,攻入鄴都。李存勖初命元行欽征討,但卻連連失利,只得起用李嗣源,讓他率從馬直(皇帝親軍番號)北上,會合元行欽平叛。三月,李嗣源抵達鄴都,駐紮於城西南,並定下攻城日期。從馬直卻在攻城前夜譁變,劫持李嗣源,聲稱要與鄴都叛軍合勢,擁其稱帝河北。趙在禮率將校出城迎拜,將李嗣源迎入鄴都,但不許亂軍入城。李嗣源藉口收撫散兵,逃出鄴都,抵達魏縣 [24]  他命牙將張虔釗前往元行欽營中,召其前來一同平亂。元行欽卻疑其有詐,率一萬步騎退至衞州(治今河南衞輝),誣奏李嗣源與叛軍合謀叛亂。 [25] 
李嗣源初抵魏縣時,部下不滿百人,召集霍彥威所部五千鎮州軍,稍微恢復了些兵力。欲返回成德藩鎮,等待皇帝降罪。但霍彥威、安重誨皆反對,建議他返回朝廷,向皇帝當面自辯。李嗣源遂率軍南歸,並數次上表申訴,向李存勖表明心跡,但皆被元行欽阻遏,未能上達。當時,李嗣源長子李從璟正在洛陽禁軍效力,奉莊宗之命去招撫李嗣源,也被元行欽扣留在衞州。 [26]  李嗣源疑懼不安,乃採納女婿石敬瑭的建議,決定攻取汴州,謀求自立。齊州防禦使王晏球、貝州刺史房知温、北京右廂馬軍都指揮使安審通、平盧節度使符習皆擁戴李嗣源,率部前來與其會合。李嗣源兵力大增。 [27] 
李存勖親自率軍東征,欲坐鎮汴州指揮平叛。命龍驤指揮使姚彥温率八百馬軍為前鋒,又命指揮使潘環率軍護衞糧草。姚彥温、潘環皆投降李嗣源。這時,李嗣源已搶先佔據汴州。李存勖知道局勢已不可挽回,行至萬勝鎮(在今河南中牟西北)便下令回師,倉皇返回洛陽。士卒沿途逃散過半。他決定前往汜水關(在今河南滎陽西北),會合長子李繼岌統率的徵蜀大軍,再聯兵進剿李嗣源。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突然發動叛亂,率所部攻入興教門。莊宗親率宿衞出戰,結果中流矢而死。 [28]  當時洛陽大亂,通王李存確、雅王李存紀等宗室諸王皆逃散。朱守殷遣使到李嗣源軍中,請他速入京城,安定局面。 [29] 
同年四月,李嗣源率軍入洛陽,命諸將平定京中亂勢,讓百官各安其職,等待李繼岌回京繼位,並表示自己在安葬莊宗後,便會歸藩成德。宰相豆盧革韋説與樞密使李紹宏、張居翰率百官勸進,皆被拒絕,改請李嗣源監國。李嗣源遂入居大內興聖宮,以監國的名義接受百官朝拜。 [30]  他任命石敬瑭為陝州留後,防備徵蜀大軍,同時命各地訪尋諸王。安重誨暗中派人殺死李存確、李存紀。申王李存渥、永王李存霸則被亂軍所殺,薛王李存禮、皇子李繼嵩李繼潼李繼蟾李繼嶢皆不知所蹤。不久,魏王李繼岌在渭南縣自縊而死,徵蜀大軍則在任圜的率領下歸附李嗣源。李嗣源稱帝的障礙被全部掃清。 [31] 

李嗣源即位稱帝

長興元年(930年)時的後唐版圖 長興元年(930年)時的後唐版圖
天成元年(926年)四月二十日,李嗣源在西宮稱帝。他身穿斬衰之服,即位於李存勖的靈樞之前,以表示自己是合法繼承,而非篡奪。 [32]  當時,李嗣源年已六十,將朝政託付給樞密使安重誨、宰相任圜。任圜還兼任三司使,主掌國家財政。他選拔賢俊,杜絕私門,憂國如家,執政一年便使得“府庫充實,軍民皆足,朝綱粗立”。 [33]  安重誨是李嗣源的佐命功臣,雖盡忠職守,但恃功矜寵,擅作威福。 [34]  他和任圜政見不合,議政之時經常意氣用事,甚至互相呵罵。 [35] 
天成二年(927年),任圜被罷為太子少保,並請求致仕,退居磁州。 [36]  同年十月,李嗣源欲巡幸汴州。當時朝野流言四起,有的稱皇帝準備東征淮南,還有的稱皇帝是要討滅藩鎮軍閥。宣武軍節度使朱守殷心不自安,趁機在汴州發動叛亂,結果被範延光率軍平定。 [37]  安重誨趁機誣陷任圜謀反,稱其與朱守殷勾結,並矯詔賜死任圜。李嗣源明知任圜冤死,卻未加追究。 [38]  此後,安重誨更是權傾朝野,連皇子李從榮、李從厚都對他敬事不暇,唯獨忌憚河中節度使李從珂。 [39]  他矯造詔書,唆使河中牙將楊彥温尋機驅逐李從珂。 [40] 
長興元年(930年),李從珂出城檢閲戰馬。楊彥温趁機關閉城門,不許李從珂入城,逼其返回洛陽。李嗣源將李從珂召回朝中,同時命藥彥稠率軍討平楊彥温。安重誨又唆使宰相論奏,追究李從珂失守之罪,想趁機除掉李從珂。李嗣源駁回了宰相的奏議,只命李從珂賦閒在家。 [41]  後來,禁軍將領李行德、張儉彈劾安重誨私募士卒,整械備裝,圖謀不軌。李嗣源雖以誣告之罪將李行德、張儉族誅,但也對安重誨起了猜忌之心,命範延光同任樞密使,以分散安重誨的權力。 [42] 
長興二年(931年),安重誨被解除樞密使職務,外放為河中節度使,隨即又以太子太師之職致仕。後來,李嗣源又懷疑安重誨有異志,任命李從璋為河中節度使,讓他監督安重誨,並讓步軍指揮使藥彥稠率軍前往河中。李從璋率甲士包圍安重誨的府邸,用鐵撾擊殺安重誨夫婦。李嗣源又下詔為安重誨定罪。 [43] 
長興四年(933年),李嗣源欲用“換鎮”的方式兼併夏州定難軍(治今陝西靖邊),結果遭到定難留後李彝超的抵制。他調兵攻打夏州,但卻久攻不下,只得妥協,授李彝超為定難節度使。當時,朝廷久不用兵,一朝出兵卻又無功而返,軍中流言四起。李嗣源便下令賞賜士卒,但卻沒有正當的理由。士卒從此更加驕縱。 [44] 

李嗣源受驚崩逝

李嗣源即位時,長子李從璟已被元行欽殺害。 [45]  他封次子李從榮為秦王,並任命為河南尹、判六軍諸衞事。李從榮當時已是事實上的嫡長子,掌管京師政務,又握有兵權,且能與宰相分庭抗禮,種種跡象皆表明李嗣源有以其為繼承人的打算。但當太僕少卿何澤上書請立李從榮為皇太子時,李嗣源卻很不高興的道:“羣臣請立太子,看來我應當回河東養老了。”最終,李從榮只被拜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未能成為儲君。他極為不安,擔心自己不能繼承皇位。 [46] 
長興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病重。李從榮入宮探視,見李嗣源已不能抬頭,出宮時又聽到宮中哭聲不絕。他誤以為李嗣源已經去世,次日便稱病不復入朝,在府中與親信謀議奪位。二十日,李從榮率牙兵千人列陣於天津橋,準備以武力入居興聖宮。樞密使馮贇朱弘昭與宣徽使孟漢瓊稟稱李從榮謀反,關閉皇城端門,命李重吉率所部控鶴禁軍把守宮門。侍衞指揮使康義誠本是李從榮事先約定的內應,這時也被阻在宮中,難以接應李從榮。孟漢瓊召來馬軍都指揮使朱洪實,讓他率五百騎兵攻擊李從榮。李從榮逃回府邸,被皇城使安從益追上斬殺。李嗣源悲駭莫名,病情加劇。他追廢李從榮為庶人,並從鄴都召回宋王李從厚 [47]  是月二十六日,李嗣源駕崩於大內雍和殿,終年六十七歲。李從厚趕至洛陽,為李嗣源發喪,並於柩前即位。 [48] 
清泰元年(934年)四月,李嗣源被諡為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廟號明宗,葬於徽陵。 [49] 

李嗣源為政舉措

李嗣源整飭吏治

李存勖在位期間,以門第為任官標準。豆盧革韋説出身前朝士族,被任命為宰相,但“輕淺無他能”。 [50]  李嗣源繼位後,改以德才為用人標準,將豆盧革、韋説罷相外貶,隨即又將二人流放賜死。 [51-52]  他要求地方官員肩負起舉薦人才的重任,還對各類官員的舉薦人數作出規定,後又推行舉主與被薦舉者治績或表現掛鈎的連坐制度,以確保薦舉的質量。 [53-54] 
段凝温韜皆是後梁舊臣,對後梁亡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温韜更曾盜掘唐朝皇陵,但二人在同光年間卻因賄賂而獲得寵信,被賜為李姓。李嗣源監國後,將段凝、温韜剝奪賜姓,放歸田裏,後又將二人流放、賜死。 [55-56]  孔謙擔任租庸使,聚斂民財,引起民怨沸騰。李嗣源將其處死,沒收田宅,廢除其所制定的各種苛斂於民的法令。 [57-58] 
朝廷官員出使地方時,常干預地方行政,藉機舉薦私人,讓地方官予以安排。李嗣源對此明令禁止,聲明此後再有此類現象發生,一定嚴懲不貸,不僅干預者要貶官,被薦人也要流配;地方官如若徇情枉法,允許人詣闕上訴,亦予處罰。 [59]  他還對官吏進行嚴格的考核,規定每年都要對內外文武臣僚進行考校,以便黜陟。 [60-61] 
同時,李嗣源又對清廉幹練、政績突出的官員給予表彰,以為朝野官吏的榜樣。靈武節度使張希崇在任內開墾屯田,撫諭番族,治績出眾,李嗣源“下詔褒美”。 [62]  大理少卿康澄曾上疏論政,提出治理國家有五種“不足懼”、六種“深可畏”之事,切中治政弊端。李嗣源對他也是優詔獎賞。 [63] 

李嗣源減免賦税

官宦大户擁有一定數量的田地可以免除賦税。許多富裕農户常與之訂立虛假的賣地契約,將田地劃歸其名下,以此來逃避賦税。地方官員為徵夠賦税,便將這部分平攤加到普通百姓身上,加重百姓的負擔。李嗣源監國後,命各州將帳簿送到中書省,由中央來徵收賦税,不許地方官員插手。如有民户隱瞞田地畝數,加倍徵收其賦税。 [64] 
朝廷在徵收夏秋兩季的賦税時,每鬥都要加徵一升損耗。地方官吏也巧立名目,以徵收苛捐雜税。天成元年(926年)四月,李嗣源繼位後發佈的第一批詔書便是免徵損耗、制定税收名目、禁止濫徵捐税。他同時命各道節度使、防禦使等不得科斂百姓、不得阻撓留難商旅。 [65] 
同光末年時朝政混亂,諸道州府都欠有大批租税,累計有二百餘萬貫。天成二年(927年),李嗣源採納安重誨的奏請,將諸道州府所欠同光三年的租税及天成元年(即同光四年)部分夏税全部放免。 [66] 
曲禁、鐵禁是國家的重要禁令,酒麴、鐵器都有國家專營壟斷。百姓需向官府購買,不許私下製造。李嗣源於天成三年(928年)、長興二年(931年)分別解除曲禁、鐵禁,允許民間百姓自行制曲釀酒、鑄造鐵質農雜具,僅徵收每畝五文(後降為三文)的酒麴税以及每畝一文五分錢的農具税。 [67-68] 
李嗣源還曾頒佈法令,限制高利貸盤剝。他規定,如果債主得到的利息已經達到本錢的數額,就禁止再收利息,只准收回本錢;如果利息累計數是本錢的兩倍,則本利都不準再收。 [69] 

李嗣源剷除伶宦

伶宦之禍在同光年間尤為突出。李嗣源即位後,嚴厲打擊弄權宦官,宮中僅留宦官三十人,幾百名宦官逃竄山林,或削髮為僧,不少宦官被處死。各道宦官監軍也全部罷除。 [70-71] 
一些罪惡嚴重的伶人同樣受到懲罰。郭從謙在李嗣源稱帝后被族誅。 [72] 

李嗣源節省財政

李存勖在位時,豢養大量嬪妃、伶人、宦官,耗費鉅額資財。李嗣源即位後,為節省財政開支,大量裁減為皇帝生活服務的各類勤雜人員。宮中只留內職一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一百人、鷹坊二十人、御廚五十人,其餘全部裁撤。他選用年老舊人,將年輕美貌的宮女全部放走。諸司使務有名無實者也全部撤銷。 [73-74] 
党項等蕃族常以獻馬為名,將良莠不齊的馬匹送到京城,朝廷都照價給錢,還供其吃住,加以賞賜,花費甚巨。李嗣源在邊疆一帶設置馬匹買賣場所,不許蕃族再到京城獻馬,這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財政開支。 [75] 

李嗣源削弱藩鎮

天成二年(927年),李嗣源命魏州軍校龍晊統率奉節等九指揮三千五百人,戍守盧台軍,以備禦契丹。龍晊卻在盧台率部譁變,殺死副招討使烏震,最終被官軍鎮壓。李嗣源命將盧台亂軍三千五百人及其留在魏州的家屬萬餘人全部處斬。自唐朝至五代長期桀驁不馴的魏博驕兵被基本剷除。 [76] 
長興元年(930年),李嗣源發佈詔命,規定諸道防禦使團練使、刺史、行軍司馬節度副使等職務皆由朝廷命授,不允許諸道自行奏薦。 [77] 

李嗣源整頓禁軍

天成二年(927年),李嗣源任命石敬瑭為汴州節度使,兼任六軍諸衞副使、侍衞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將唐朝以來的禁衞六軍系統與五代時期形成的侍衞親軍逐漸合一。 [78] 
長興三年(932年),李嗣源將神捷、神威、雄武、廣捷等軍改編為左右羽林軍,分為四軍四十指揮(指揮為編制單位),每軍設都指揮使一人。 [79] 

李嗣源歷史評價

李嗣源總評

後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時期一個少有的開明皇帝,加之他在位時間稍長,因此能使國家穩定,政治清明,人民休養生息,對歷史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他晚年也有嚴重的失誤,這主要是他的疑心過重,隨便殺戮大臣,尤其是連續誅殺宰相任圜和樞密使安重誨,使得君臣離心,父子猜忌,國家元氣大為凋傷。所以當他晚年患病之時,變起倉猝,禍生肘腋,身膺天下大元帥、守尚書令兼侍中的次子秦王李從榮,妄圖奪取帝位,率兵攻打宮門,列陳於天津橋。雖然禁衞親軍奮勇抵禦並殺死了李從榮,但他終因受驚、愧恨交加而很快死去。

李嗣源歷代評價

郭崇韜:總管令公非久為人下者,皇家子弟皆不及也。 [80] 
李琪:殿下宗室勳賢,立大功於三世,一朝雨泣赴難,安定宗社,撫事因心,不失舊物。 [81] 
馮道:伏惟皇帝陛下,天授一德,時歷多艱。翊太祖以興邦,佐先皇而定難,拯嗣昭於潞困,救德威於燕危,遏思遠而全鄴都,誅彥章而下樑苑。成再造之業,由四徵之功。洎纂鴻圖,每敷皇化。去內庫而省庖膳,出宮人而減伶官,輕寶玉之珍,卻鷹鸇之貢。淳風既洽,嘉瑞自臻。故登極之前,人皆不足;改元之後,時便有年。遐荒旋斃於戎王,重譯徑來於蠻子,東巡而守殷殪,北討而王都殲,破契丹而燕、趙無虞,控靈武而瓜、沙並復。(《上唐明宗徽號冊》) [82] 
李存勖: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戰也,當與公共之。 [81] 
李紹宏:總管李嗣源是陛下宗臣,創業已來,艱難百戰,何城不下,何賊不平,威略之名,振於夷夏。 [83] 
孫光憲:明宗始在軍中居常,唯治兵仗,不事生產。雄武謙和,臨財尤廉,家財屢空,處之晏如也。 [84] 
薛居正:明宗戰伐之勳,雖高佐命,潛躍之事,本不經心。會王室之多艱,屬神器之自至,諒由天贊,匪出人謀。及應運以君臨,能力行乎王化,政皆中道,時亦小康,近代已來,亦可宗也。儻使重誨得房、杜之術,從榮有啓、誦之賢,則宗祧未至於危亡,載祀或期於綿遠矣。惜乎!君親可輔,臣子非才,遽泯烝嘗,良可深嘆矣! [85] 
王禹偁:明宗出自沙陀,老於戰陳,即位之歲,年已六旬,純厚仁慈,本乎天性。……故天成、長興間,比歲豐登,中原無事,言於五代,粗為小康。 [86] 
歐陽修:嗚呼,自古治世少而亂世多!三代之王有天下者,皆數百年,其可道者,數君而已,況於後世邪!況於五代邪!予聞長老為予言:“明宗雖出夷狄,而為人純質,寬仁愛人。”於五代之君,有足稱也。……其即位時,春秋已高,不邇聲色,不樂遊畋。在位七年,於五代之君,最為長世,兵革粗息,年屢豐登,生民實賴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屢以非辜誅殺臣下。至於從榮父子之間,不能慮患為防,而變起倉卒,卒陷之以大惡,帝亦由此飲恨而終。 [87] 
司馬光:帝性不猜忌,與物無競。在位年穀屢豐,兵革罕用,校於五代,粗為小康。 [88] 
何去非:① 後唐莊宗,承武皇之遺業,假大義、挾世仇,以與梁人百戰而夷之,乃有天下。可謂難且勞矣。然有二臣焉:其為韓、彭者,李嗣源;為寇、鄧者,郭崇韜也。嗣源居不賞之功,挾震主之威,得國兵之權,執之而不釋也。莊宗無以奪之,而稍忌其逼。② 鄴下之變,嗣源以一旅之眾,西趨洛陽,如蹈無人之境,其遷大器易若反掌。③ 使崇韜之不死,舉全蜀之眾,因東歸之士,擁繼岌,檄方鎮,以討君父之仇,雖嗣源之強,亦何以御之?蓋嗣源有韓、彭之逼而不踐其禍者,莊宗無高祖之略故也。 [89] 
胡安國:明宗美善,頗多過舉,亦不至甚求於漢、唐之間,蓋亦賢主也。其尤足稱者,內無聲色,外無遊畋;不任宦者,廢內藏庫,賞廉吏,治贓蠹。若輔相得賢,則其過舉當又損矣。其焚香祝天之言,發於誠心。天既厭亂,遂生聖人。由是觀之,天人交感之理,不可誣矣。 [90] 
胡三省:① 李嗣源答朱守殷之言,安於死生禍福之際,英雄識度自有不可及者。② 李嗣源在河北時奏章為元行欽所壅遏,猶可言也。渡河據大梁,莊宗嘗至萬勝鎮,君臣相望數十里間耳,既無一奏陳情,又無一騎迎候,莊宗既還,但以兵踵之而西,此意何在哉! [91]  ③ 明宗,晉王義兒也,得國之後,坐視義父之遺育為魚為肉,何忍也!他日詎可望麥飯灑陵乎!④ 唐明宗起於行伍而為天子,常疑宰相輕己。豆盧革韋説之死,猶曰自取,然以此而斥任圜,卒亦置之死地,大誤矣。 [92]  ⑤觀於可洪、張筠之事,帝之廟號曰明,亦有以也。 [93] 
陳櫟:明宗本應州,為武皇養子,本無黃屋之心,遭時之亂,為眾所附,自此以後,主天下者又一族也。莊宗之失,率皆反之。誅贓吏,損宦寺,減宮女,裁優伶,縱鷹犬,委任宰相馮道等,愛養民力,循致有年。目不知書,而所為多暗與古訓合。(《歷代通略》)
羅貫中:“明宗御極本天成,泣訴莊靈發至誠。外戒遊觀安社稷,內無聲色肅宮庭。親賢懲蠹褒廉吏,寡過修身幾太平。五穀豐登民樂業,漢唐賢主不多稱。” [94] 
楊慎:“唐明宗,李嗣源,胡人異姓。勇鬬戰,屢建功,養子螟蛉。討鄴都,軍士譁,身為擁立。入洛陽,監國政,志在經綸。遠女色,減中宮,英明有道。惜生民,休士馬,五穀豐登。夜焚香,禱蒼天,早求誕聖。只末年,諱儲嗣,激喪從榮。”(《廿一史彈詞》)
張居正:“唐主在君位,止歷八年,不能永久。但是每年豐谷熟,民樂有年,敵國罕侵,束兵息馬,人無爭奪,據五代之君,比之如明宗之世,雖非漢文景之盛,亦小小平安世也。彼嗣源胡人耳,每以國泰民安留意,天意遂以豐安應之。” [95] 
王夫之:① 李嗣源當郭崇韜、李存乂、李繼麟駢首夷族之日,朱守殷戒以震主之勳,勸為遠禍之策,而嗣源曰:“吾心不負天地,禍福之來無可避,委之於命耳。”斯言也,可以全身,可以致福,終以奄有朱邪氏之國,不亦宜乎?② 唐之亂甚而必亡也,朱温竭其奸謀十餘年而後篡;朱温之虐也,存勗血戰幾死幾生而後滅之。乍然蹶興,不折一矢,不需旬月,而即帝於中士,自嗣源始。③ 君子於僭偽之主有取焉者,唯嗣源乎。 [96] 
秦篤輝:“《五代史》書李嗣源反,綱目多恕辭。觀於嗣源監國,魏王繼岌至長安自殺,嗣源之反乃不可得而掩矣。蓋亂兵之逼可恕,紹榮之遏可恕,洛陽之據不可恕。洛陽之據縱可恕,繼岌之殺必不可恕。且嗣源不據洛陽,郭從謙亦無由倡亂而弒莊宗。莊宗既弒,果無叛心,何不求其子繼岌立之,而使其自殺乎?嗣源之為君,甚有可取,究無以解於反之一字也。後其子從厚為李從珂所殺,遂至於亡,亦天道也。”
乾隆帝:“明宗本無慾立之心,資性寬厚,無苛猛之政。然目不識丁,而輔佐之臣不過馮道諸人,欲期致治之盛,亦已難矣。”(《後唐總論》) [97] 
趙翼:明宗遇軍變後,率兵向京師,並無反心,只欲自訴。迨莊宗被弒,猶欲俟其子繼岌至而奉之,可謂純臣矣。然考當日情事,有不盡然者。明宗性本淳實,兵變之初,固不肯因以為利,即兵變後,欲歸藩待罪,欲上章申理,亦屬實情。然是時惟有隻身歸朝,庶明心跡,而明宗武夫,豈能知此?方外怵於元行欽之奏其反,內惑於石敬瑭、安重誨等之勸其反,勢當騎虎難下之時,不得不為挺鹿走險之計,則當其率兵而南,固已變計決反,非真欲面訴於莊宗之前也。天下豈有欲自訴不反,而轉舉兵向闕者?本紀所云,赴闕自陳,可不辨而知其飾説也。 [98] 
蔡東藩:李嗣源果為無罪乎?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嗣源為部眾所逼,擁入鄴都,尚出於不得已,及移檄會兵,進據大梁,無君之心,固已暴露,入洛以後,何不亟誅首逆,為故主復仇?且魏王在外,未嘗遣使奉迎,通、雅二王,由安重誨、霍彥威等,定謀致斃。徒以一責了事,自飾逆跡,古人所謂欲蓋彌彰者,可為嗣源論定矣。至若存霸之死於晉陽,繼岌之死於渭南,且未聞一言痛悼,並假面具亦揭去之。百僚勸進,靦然即真,謂非篡逆得乎?讀是回畢,當下一斷詞曰:弒莊宗者為郭從謙,令從謙得弒莊宗者實李嗣源! [99] 

李嗣源軼事典故

李嗣源語慚諸將

李嗣源生性謙和,每有戰功,從不在眾人面前誇耀。他曾與諸將聚會,聽着諸將爭功,從容地道:“你們都是用嘴來擊賊,而我是用手來擊賊的。”諸將皆慚愧不已。 [100] 

李嗣源免冑叱胡

李嗣源幽州解圍時,親率百騎為前鋒。他摘掉盔胄,揚起馬鞭,用胡語厲聲斥責契丹人道:“汝等無故犯我疆場,我奉晉王之命,率百萬之眾前來,必將直抵西樓(原為耶律氏世居之地,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滅你契丹種族。” [101] 

李嗣源不改國號

李嗣源稱帝時,霍彥威、孔循等人都認為唐朝氣數已盡,建議他更改國號。李嗣源卻道:“我十三歲便事奉獻祖(李國昌),獻祖以我為宗親,對待我像對待兒子一樣。我後又追隨武皇(李克用)近三十年,追隨先帝(李存勖)近二十年,參與了幾乎全部的戰爭。武皇的基業就是我的基業,先帝的天下便是我的天下。世上豈有同宗異國的道理。”他命羣臣再議。吏部尚書李琪奏稱:“若更國號,則先帝便與國家沒有了關係,那他的梓宮當如何安放。這不僅讓殿下有負三世君恩,我們做大臣的心中也難以自安。”李嗣源遂不改國號,仍舊稱“唐”。 [102] 

李嗣源焚香禱天

李嗣源稱帝后,每天晚上都要在宮中焚香,向上天禱告道:“我本是一個胡人,因逢亂世,才被眾人擁戴為皇帝。希望上天憐憫蒼生,早日降下聖人,為萬民之主。” [103] 
李嗣源焚香禱天的故事源出北宋名臣王禹偁所著的《五代史闕文》,而宋太祖趙匡胤正是生於明宗年間,因此可能是宋代為美化趙匡胤而捏造出來的。

李嗣源接納諫言

後唐明宗年間,連年豐收,朝廷無事。馮道趁機進言道:“臣以前在太原時,曾奉命前往中山,路過地勢險要的井陘關,臣擔心馬匹失足,都會謹慎的抓住繮繩。但是等到平坦大路,不再小心抓牢控制,卻被馬匹顛倒在地。臣所説雖是小事,但也能説明大道理。陛下不要因為清閒豐收,便放縱享樂,應該兢兢業業,更加小心謹慎。”唐明宗深以為然。 [104] 
後來,唐明宗又問馮道:“如今天下豐收,百姓是否富足?”馮道答道:“穀貴餓農,穀賤傷農,這是常理。臣記得近代有個叫聶夷中的舉子有《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唐明宗便命侍臣將此詩錄下,經常誦讀。 [105] 
唐明宗得到一個玉杯,上寫“傳國寶萬歲杯”,並給馮道觀看。馮道道:“這是前朝的有形之寶,王者有無形之寶。仁義便是帝王之寶,因此有‘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的説法。”明宗出身武夫,沒聽懂他的意思。馮道走後,明宗又問侍臣,這才知道馮道是説守住皇位要靠仁義。 [106] 

李嗣源嚴懲貪腐

李嗣源對貪污非常痛恨,繼位之後懲治貪腐毫不留情。汴州倉吏因貪贓被查處,其中涉案的還有史彥珣。史彥珣是功臣舊將之子,又是駙馬石敬瑭的親戚。王建立為其求情,希望能減輕處罰。李嗣源卻道:“王法無私,豈能因為是親戚而徇情。”他下令將史彥珣在內的涉案官吏全部處斬。 [107] 
供奉官丁延徽諂事權貴,因監倉自盜而下獄。侍衞使張從賓等朝中權貴多為他求情,皆被李嗣源拒絕。李嗣源對張從賓道:“丁延徽拿着我的俸祿,反而偷盜我的倉儲財物,論罪當死!別説是你,就算是蘇秦復生,也不能説服我給他減刑!”最終,丁延徽被處死。 [108] 

李嗣源皇帝教子

李從榮個性輕浮,喜儒學,好與文學之士賦詩飲酒,結果結交了很多“後生浮薄之徒”。一次,李嗣源問他:“你公務之餘,都做些什麼事?”李從榮道:“讀讀書,和一些儒士討論討論經義。”李嗣源道:“經有君臣父子之道,你要多親近一些碩儒端士。我見先帝(李存勖)就喜歡寫詩,但都沒有什麼意義。你是將門之子,從小就不怎麼學習文章,作的詩詞能工整嗎?這樣的詩傳出去,徒留笑柄。我老了,雖不能通曉經義,但也很喜歡聽這些。除此之外,不足學也。” [132] 

李嗣源人際關係

李嗣源先輩

關係
姓名
備註
高祖父
李聿
贈麟州刺史,天成二年(927年)追尊為惠祖孝恭皇帝。 [109]  [110] 
高祖母
崔氏
贈衞國夫人,天成二年(927年)追諡為孝恭昭皇后。 [109]  [110] 
曾祖父
李教
贈朔州刺史,天成二年(927年)追尊為毅祖孝質皇帝。 [109]  [110] 
曾祖母
張氏
贈趙國夫人,天成二年(927年)追諡為孝質順皇后。 [109]  [110] 
祖父
李琰
贈尉州刺史,天成二年(927年)追尊為烈祖孝靖皇帝。 [109]  [110] 
祖母
何氏
贈秦國夫人,天成二年(927年)追諡為孝靖穆皇后。 [109]  [110] 
父親
李霓
贈汾州刺史,天成二年(927年)追尊為德祖孝成皇帝。 [109]  [110] 
母親
劉氏
贈宋國夫人,天成二年(927年)追諡為孝成懿皇后。 [109]  [110] 

李嗣源后妃

  • 皇后
關係
稱號/諡號
姓名
備註
皇后
昭懿皇后
夏氏
天成元年(926年)追封晉國夫人,長興元年(930年)追封為皇后。 [111]  [112] 
和武憲皇后
曹氏
天成元年(926年)封淑妃,長興元年(930年)冊為皇后,應順元年(934年)進號皇太后。 [111]  [112] 
宣憲皇后
魏氏
初嫁平山王氏,生李從珂,後改嫁明宗。初封魯國太夫人,清泰三年(936年)追尊為皇太后。 [111]  [113] 
妃嬪
淑妃
王氏
花見羞。天成三年(928年)封德妃,長興二年(931年)進號淑妃,應順元年(934年)進封太妃。 [114-115] 
昭儀
王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齊國夫人。 [116] 
昭容
葛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周國夫人。 [116] 
昭媛
劉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趙國夫人。 [116] 
昭媛
孫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楚國夫人。 [116] 
御正
張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曹國夫人。 [116] 
司寶
郭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魏國夫人。 [116] 
司贊
於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鄭國夫人。 [116] 
尚服
王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衞國夫人。 [116] 
司記
崔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蔡國夫人。 [116] 
司膳
翟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滕國夫人。 [116] 
司醖
吳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莒國夫人。 [116] 
婕妤
高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渤海郡夫人。 [116] 
美人
沈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太原郡夫人。 [116] 
順御
朱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吳郡夫人。 [116] 
司飾
聊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潁川郡夫人。 [116] 
司衣
劉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彭城郡夫人。 [116] 
司藥
孟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咸陽郡夫人。 [116] 
梳篦
張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清河郡夫人。 [116] 
司服
王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太原郡夫人。 [116] 
櫛篦
傅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封潁川郡夫人。 [116] 
知客
張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賜號尚書。 [116] 
---
江氏
長興三年(932年)九月追封濟陽郡夫人。 [116] 
內人
李氏
長興四年(933年)二月封隴西縣君。 [117] 
內人
崔氏
長興四年(933年)二月封清河縣君。 [117] 
內人
李氏
長興四年(933年)二月封成紀縣君。 [117] 
內人
田氏
長興四年(933年)二月封咸陽縣君。 [117] 
內人
白氏
長興四年(933年)二月封南陽縣君。 [117] 

李嗣源子女

  • 兒子
關係
姓名
備註
養子
李從珂
本姓王氏,母魏皇后,封潞王。清泰元年(934年)四月稱帝,是為後唐廢帝 [112]  [118] 
長子
李從審
又名李從璟,官至金槍指揮使,被莊宗收為養子,後被元行欽所殺。 [119] 
次子
李從榮
母夏皇后,封秦王,被拜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112]  [46] 
第五子
李從厚
母夏皇后,封宋王。長興四年(933年)繼位,是為後唐閔帝 [112]  [120] 
---
李從璨
李嗣源之子(一説侄,《舊五代史》、《五代會》等要都稱之為皇子從璨 [121]  ,《文獻通考》:(後唐)明宗六子……從景、從璨,史不言其母氏 [122]  。而《新五代史》稱其為李嗣源侄)。
幼子
李從益
母不詳,由王淑妃撫養長大,封許王。後晉時封郇國公,奉後唐之祀。 [123] 
  • 女兒
關係
封號
備註
第三女
永寧公主
曹皇后,嫁石敬瑭,清泰二年(935年)進封晉國長公主。後晉時期冊為皇后。 [111]  [124-125] 
第十三女
興平公主
趙延壽。長興四年(933年)改封齊國公主,清泰三年(936年)進封燕國長公主。 [126] 
第十四女 [126] 
壽安公主
---
第十五女 [126] 
永樂公主
---
---
永安公主
許王李從益之妹,興平公主死後嫁趙延壽為繼室。 [127] 

李嗣源後世紀念

主詞條:徽陵
徽陵是邙山陵墓羣二十四座帝陵之一,位於河南省孟津縣送莊鎮。根據《中國曆代帝王陵》及《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記載,徽陵墓冢為圓丘形,高12米。 [128-129] 

李嗣源史料索引

舊五代史·卷三十五·唐書·明宗紀一》 [81] 
新五代史·卷六·唐本紀第六》 [87] 

李嗣源藝術形象

李嗣源文學形象

明代小説《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李嗣源是十三太保之首,使一支方天戟。他曾與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郭威組成五方五帝陣,在狗家疃逼死王彥章 [130-131] 

李嗣源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1970年
電影
金漢
1982年
電視劇
梁鴻華
2015年
電視劇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
於從海 [143] 
2016年
網絡劇
張繼波
參考資料
  • 1.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以唐鹹通丁亥歲九月九日,懿皇后生帝於應州之金城縣。
  • 2.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長興四年十一月)戊戌,帝崩於大內之雍和殿,壽六十七。
  • 3.    《資治通鑑·後唐紀七》:戊申,羣臣上尊號曰聖明神武廣道法天文德恭孝皇帝。
  • 4.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帝年甫十三,善騎射,獻祖見而撫之曰:“英氣如父,可侍吾左右。”
  • 5.    《新五代史·唐明宗紀》:明宗聖德和武欽孝皇帝,世本夷狄,無姓氏。父霓,為雁門部將,生子邈佶烈,以騎射事太祖,為人質厚寡言,執事恭謹,太祖養以為子,賜名嗣源。
  • 6.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武皇遇上源之難,將佐罹害者甚眾,帝時年十七,翼武皇逾垣脱難,於亂兵流矢之內,獨無所傷。武皇鎮河東,以帝掌親騎。時李存信為蕃漢大將,每總兵征討,師多不利,武皇遂選帝副之,所向克捷。
  • 7.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乾寧三年,梁人急攻兗、鄆,鄆帥朱瑄求救於武皇。武皇先遣騎將李承嗣、史儼援之,復遣李存信將兵三萬屯於莘縣。聞汴軍益盛,攻兗甚急,存信遣帝率三百騎而往,敗汴軍於任城,遂解兗州之圍。其年,魏帥羅宏信背盟,襲破李存信於莘縣,帝奮命殿軍而還,武皇嘉其功,即以所屬五百騎號曰“橫衝都”;侍於帳下,故兩河間目帝為李橫衝。
  • 8.    《新五代史·唐明宗紀》:光化元年,李嗣昭攻梁邢、洺,出青山,遇葛從周兵,嗣昭大敗走,梁兵追之。嗣源從間道後至,謂嗣昭曰:“為公一戰。”乃解鞍礪鏃,憑高為陣,左右指畫,梁追兵望之莫測。嗣源急呼曰:“吾取葛公,士卒可無動!”乃馳騎犯之,出入奮擊。嗣昭繼進,梁兵解去。嗣源身中四矢,太祖解衣賜藥以勞之,由是李橫衝名重四方。
  • 9.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天覆中,梁祖遣氏叔琮將兵五萬,營於洞渦。是時,諸道之師畢萃於太原,郡縣多陷於梁,晉陽城外,營壘相望。武皇登陴號令,不遑飲食。屬大雨彌旬,城壘多壞,武皇令帝與李嗣昭分兵四出,突入諸營,梁軍由是引退;帝率偏師追襲,復諸郡邑。
  • 10.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昭宗之幸鳳翔也,梁祖率眾攻圍岐下,武皇奉詔應援,遣李嗣昭、周德威出師晉、絳,營於蒲縣。嗣昭等軍,大為梁將朱友寧、氏叔琮所敗,梁之追兵直抵晉陽,營於晉祠,日以步騎環城。武皇登城督眾,憂形於色。攻城既急,武皇與大將謀,欲出奔雲中。帝曰:“攻守之謀,據城百倍,但兒等在,必能固守。”乃止。居數日,潰軍稍集,率敢死之士,日夜分出諸門掩襲梁軍,擒其驍將遊崑崙等。梁軍失勢,乃燒營而退。
  • 11.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天祐五年五月,莊宗親將兵以救潞州之圍,帝時領突騎左右軍與周德威分為二廣。帝晨至夾城東北隅,命斧其鹿角,負芻填塹,下馬乘城大噪。時德威登西北隅,亦噪以應之。帝先入夾城,大破梁軍,是日解圍,其功居最。
  • 12.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柏鄉之役,兩軍既成列,莊宗以梁軍甚盛,慮師入之怯,欲激壯之,手持白金巨鍾賜帝酒,謂之曰:“卿見南軍白馬、赤馬都否?睹之令人膽破。”帝曰:“彼虛有其表耳,翼日當歸吾廄中。”莊宗拊髀大笑曰:“卿已氣吞之矣!”帝引鍾盡酹,即屬鞬揮弭,躍馬挺身,與其部下百人直犯白馬都,奮楇舞槊,生挾二騎校而回,飛矢麗帝甲如蝟毛焉。由是三軍增氣,自辰及未,騎軍百戰,帝往來衝擊,執訊獲醜,不可勝計。是日,梁軍大敗,以功授代州刺史。
  • 13.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莊宗遣周德威伐幽州,帝分兵略定山後八軍,與劉守光愛將元行欽戰於廣邊軍,凡八戰,帝控弦發矢七中。行欽酣戰不解,矢亦中帝股,拔矢復戰。
  • 14.    《舊五代史·元行欽傳》:既而以勢迫來降。明宗憐其有勇,奏隸為假子,後因從征討,恩禮特隆。常臨敵擒生,必有所獲,名聞軍中。莊宗東定趙、魏,選驍健置之麾下,因索行欽,莊宗不得已而遣之。
  • 15.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十三年二月,莊宗與梁將劉鄩大戰於故元城北,帝以三千騎環之,鼓譟奮擊,內外合勢,鄩軍殆盡。帝徇地慈、洺。四月,相州張筠遁走,乃以帝為相州刺史。九月,滄州節度使戴思遠棄城歸汴,小將毛璋據州納款,莊宗命率兵慰撫。……未幾,承製授邢州節度使。
  • 16.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十四年四月,契丹安巴堅率眾三十萬攻幽州,周德威間使告急。……帝奏曰:“德威盡忠於家國,孤城被攻,危亡在即,不宜更待敵衰。願假臣突騎五千為前鋒以援之。”莊宗曰:“公言是也。”即命帝與李存審、閻寶率軍赴援,帝為前鋒,會軍於易州。帝謂諸將曰:“敵騎以馬上為生,不須營壘,況彼眾我寡,所宜銜枚箝馬,潛行溪澗,襲其不備也。”八月,師發上谷,陰晦而雨,帝仰天祈祝,即時晴霽,師循大房嶺,緣澗而進。翼日,敵騎大至,每遇谷口,敵騎扼其前,帝與長子從珂奮命血戰,敵即解去,我軍方得前進。距幽州兩舍,敵騎復當谷口而陣,我軍失色。……因挺身入於敵陣,舞槌奮擊,萬眾披靡,俄挾其隊帥而還。我軍呼躍奮擊,敵眾大敗,勢如席捲,委棄鎧仗羊馬殆不勝紀。是日,解圍,大軍入幽州,周德威迎帝,執手歔欷。九月,班師於魏州,莊宗親出郊勞,進位檢校太保。
  • 17.    《舊五代史·唐莊宗紀》:三月,河中節度使朱友謙、昭義節度使李嗣昭、滄州節度使李存審、定州節度使王處直、邢州節度使李嗣源、成德軍兵馬留後張文禮、遙領天平軍節度使閻寶、大同軍節度使李存璋、新州節度使王鬱、振武節度使李存進、同州節度使朱令德,各遣使勸進,請帝紹唐帝位,帝報書不允。自是,諸鎮凡三上章勸進,各獻貨幣數十萬,以助即位之費,帝左右亦勸帝早副人望,帝捴挹久之。
  • 18.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十八年十月,從莊宗大破梁將戴思遠於戚城,斬首二萬級。莊宗以帝為蕃漢副總管,加同平章事。
  • 19.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二十年,代李存審為滄州節度使。四月,莊宗即位於鄴宮,帝進位檢校太傅、兼侍中。
  • 20.    《新五代史·唐明宗紀》:是時,梁、唐相拒於河上,李繼韜以潞州叛降梁,莊宗有憂色,召嗣源帳中,謂曰:“繼韜以上黨降梁,而梁方急攻澤州,吾出不意襲鄆州,以斷梁右臂,可乎?”嗣源對曰:“夾河之兵久矣,苟非出奇,則大計不決,臣請獨當之。”乃以步騎五千涉濟,至鄆州,鄆人無備,遂襲破之,即拜天平軍節度使。
  • 21.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九月,梁將王彥章以步騎萬人迫鄆州,自中都渡汶。帝遣長子從珂率騎逆戰於遞坊鎮,獲梁將任釗等三百人,彥章退保中都。莊宗聞其捷,自楊劉引軍至鄆,以帝為前鋒,大破梁軍於中都,生擒王彥章等。……莊宗與諸將議兵所向,諸將多雲:“青、齊、徐、兗皆空城耳,王師一臨,不戰自下。”惟帝勸莊宗徑取汴州,莊宗嘉之。帝即時前進,莊宗繼發中都。十月己卯,遲明,帝先至汴州,攻封丘門,汴將王瓚開門迎降。帝至建國門,聞梁主已殂,乃號令安撫,回軍於封禪寺。……尋進位兼中書令。
  • 22.    《新五代史·唐明宗紀》:二年,莊宗祀天南郊,賜以鐵券。五月,破楊立於潞州。六月,徙鎮宣武,兼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冬,契丹侵漁陽,嗣源敗之於涿州。
  • 23.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三年正月,移授鎮州節度使。……十二月,帝朝於洛陽。是時,莊宗失政,四方饑饉,軍士匱乏,有賣兒貼婦者,道路怨諮。帝在京師,頗為謠言所屬,洎朱友謙、郭崇韜無名被戮,中外大臣皆懷憂懾。諸軍馬步都虞候朱守殷奉密旨伺帝起居,守殷陰謂帝曰:“德業振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公可謂振主矣,宜自圖之,無與禍會。”帝曰:“吾心不負天地,禍福之來,吾無所避,付之於天,卿勿多談也。”……初,帝善遇樞密使李紹宏,及帝在洛陽,羣小多以飛語謗毀,紹宏每為庇護。
  • 24.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四年二月六日,趙在禮據魏州反,莊宗遣元行欽將兵攻之;行欽不利,退保衞州。會行欽兵退,河南尹張全義密奏,請委帝北伐,紹宏贊成之,遂遣帝將兵渡河。三月六日,帝至鄴都,趙在禮等登城謝罪,出牲餼以勞師,帝亦慰納之,營於鄴城之西南,下令以九日攻城。八日夜,軍亂。從馬直軍士有張破敗者,號令諸軍,各殺都將,縱火焚營,歡噪雷動。至五鼓,亂兵逼帝營,親軍搏戰,傷痍者殆半,亂兵益盛。帝叱之,責其狂逆之狀,亂兵對曰:“昨貝州戍兵,主上不垂厚宥;又聞鄴城平定之後,欲盡坑全軍。某等初無叛志,直畏死耳。已共諸軍商量,與城中合勢,擊退諸道之師,欲主上帝河南,請令公帝河北。”帝泣而拒之,亂兵呼曰:“令公欲何之?不帝河北,則為他人所有。苟不見幾,事當不測!”抽戈露刃,環帝左右。安重誨、霍彥威躡帝足,請詭隨之,因為亂兵迫入鄴城。懸橋已發,共扶帝越濠而入,趙在禮等歡泣奉迎。是日,饗將士於行宮,在禮等不納外兵。帝登南樓,謂在禮曰:“欲建大計,非兵不能集事,吾自於城外招撫諸軍。”帝乃得出。
  • 25.    《舊五代史·元行欽傳》:明宗密令張虔釗至行欽營,戒之曰:“且堅壁勿動,計會同殺亂軍,莫錯疑誤。”行欽不聽,將步騎萬人棄甲而退。自知失策,且保衞州,因誣奏明宗曰:“鎮師已入賊軍,終不為國使。”
  • 26.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夜至魏縣,部下不滿百人。時霍彥威所將鎮州兵五千人獨不亂,聞帝既出,相率歸帝。詰朝,帝登城掩泣曰:“國家患難,一至於此!來日歸藩上章,徐圖再舉。”安重誨、霍彥威等曰:“此言非便也。……若歸藩聽命,便是強據要君,正墮讒慝之口也。正當星行歸闕,面叩玉階,讒間沮謀,庶全功業,無便於此者也。”帝從之。十一日,發魏縣,至相州,獲官馬二千匹,始得成軍。元行欽退保衞州,果以飛語上奏,帝上章申理,莊宗遣帝子從審及內官白從訓齊詔諭帝。從審至衞州,為行欽所械,帝奏章亦不達。
  • 27.    《資治通鑑·後唐紀三》:是後嗣源所奏,皆為紹榮所遏,不得通,嗣源由是疑懼。石敬瑭曰:“夫事成於果決而敗於猶豫,安有上將與叛卒入賊城,而他日得保無恙乎!大梁,天下之要會也,願假三百騎先往取之;若幸而得之,公宜引大軍亟進,如此始可自全。”時齊州防禦使李紹虔、泰寧節度使李紹欽、貝州刺史李紹英屯瓦橋,北京右廂馬軍都指揮使安審通屯奉化軍,嗣源皆遣使召之。……嗣源濟河,至滑洲,遣人招(平盧節度使)符習,習與嗣源會於胙城,安審通亦引兵來會。……李紹虔、李紹英引兵來會。
  • 28.    《舊五代史·唐莊宗紀》:乙亥,車駕發京師。戊寅,遣元行欽將騎軍沿河東向。壬午,帝至滎澤,以龍驤馬軍八百騎為前軍,遣姚彥温董之。彥温行至中牟,率所部奔於汴州。時潘瑰守王村寨,有積粟數萬,亦奔汴州。是時,李嗣源已入於汴。帝聞諸軍離散,精神沮喪,至萬勝鎮即命旋師。……初,帝東出關,從駕兵二萬五千,及復至汜水,已失萬餘騎。……丙子,樞密使李紹宏與宰相豆盧革、韋説會於中興殿之廊下,商議軍機,因奏:“魏王西征兵士將至,車駕且宜控汜水,以俟魏王。”從之。午時,帝出上東門親閲騎軍,誡以詰旦東幸,申時還宮。四月丁亥朔,車駕將發京師,從駕馬軍陳於寬仁門外,步兵陳於五鳳門外。帝內殿食次,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自本營率所部抽戈露刃,至興教門大呼,與黃甲兩軍引弓射興教門。帝聞其變,自宮中率諸王近衞御之,逐亂兵出門。既而焚興教門,緣城而入,登宮牆歡噪,帝御親軍格鬥,殺亂兵數百。俄而帝為流矢所中,亭午,崩於絳霄殿之廡下。
  • 29.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通王存確、雅王存紀奔南山。於是諸軍大掠都城。……戊子,朱守殷遣使馳白嗣源,以“京城大亂,諸軍焚掠不已,願亟來救之!”
  • 30.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己丑,帝至洛陽,止於舊宅,分命諸將止其焚掠。時魏王繼岌徵蜀未還,帝謂朱守殷曰:“公善巡撫,以待魏王。吾當奉大行梓宮山陵禮畢,即歸藩矣。”是日,羣臣諸將上箋勸進,帝面諭止之。樞密使李紹宏、張居翰、宰相豆盧革、韋説、六軍馬步都虞候朱守殷、青州節度使符習、徐州節度使霍彥威、宋州節度使杜晏球、兗州節度使房知温等頓首言曰:“……願殿下俯徇樂推,時哉無失,軍國大事,望以教令施行。”帝優答不從。壬辰,文武百僚三拜箋,請行監國之儀,以安宗社,答旨從之。甲午,幸大內興聖宮,始受百僚班見之儀。
  • 31.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通王存確、雅王存紀匿民間,或密告安重誨,重誨密遣人就田舍殺之。……存渥至晉陽,李彥超不納,走至鳳谷,為其下所殺。明日,永王存霸亦至晉陽,從兵逃散俱盡,……殺之於府門碑下。薛王存禮及莊宗幼子繼嵩、繼潼、繼蟾繼嶢,遭亂皆不知所終。惟邕王存美以病風偏枯得免,居於晉陽。……監國恐徵蜀軍還為變,以石敬瑭為陝州留後。……是日至渭南,……繼岌徘徊流涕,乃自伏於牀,命僕伕李環縊殺之。任圜代將其眾而東。監國命石敬瑭慰撫之,軍士皆無異言。……戊申,任圜將徵蜀兵二萬六千人至洛陽,明宗慰撫之,各令還營。
  • 32.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天成元年夏四月丙午,帝自興聖宮赴西宮,文武百僚縞素於位,帝服斬衰,親奉攢,塗設奠,哭盡哀,乃於柩前即皇帝位。
  • 33.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五月,丙辰朔,以太子賓客鄭珏、工部尚書任圜併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圜仍判三司。圜憂公如家,簡拔賢俊,杜絕僥倖,期年之間,府庫充實,軍民皆足,朝綱粗立。
  • 34.    《新五代史·安重誨傳》:重誨自為中門使,已見親信,而以佐命功臣,處機密之任,事無大小,皆以參決,其勢傾動天下。雖其盡忠勞心,時有補益,而恃功矜寵,威福自出。
  • 35.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任圜性剛直,且恃與帝有舊,勇於敢為,權幸多疾之。(安重誨)與圜爭於上前,往復數四,聲色俱厲。
  • 36.    《新五代史·任圜傳》:而圜遽求罷職,乃罷為太子少保。圜不自安,因請致仕,退居於磁州。
  • 37.    《新五代史·朱守殷傳》:明年,遷宣武軍節度使。九月,明宗詔幸汴州,議者喧然,或以為徵吳,或以為東諸侯有屈強者,將制置之。守殷尤不自安,乃殺都指揮使馬彥超,閉城反。明宗行至京水,聞守殷反,遣範延光馳兵傅其城。汴人開門納延光,守殷自殺其族,乃引頸命左右斬之。
  • 38.    《新五代史·任圜傳》:朱守殷反於汴州,重誨誣圜與守殷連謀,遣人矯制殺之。明宗知而不問,為下詔,坐圜與守殷通書而言涉怨望。
  • 39.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時議皆以為安重誨方弄國權,從榮諸王敬事不暇,獨忌從珂威名。
  • 40.    《舊五代史·唐末帝紀》:及帝鎮河中,重誨知其出入不時,因矯宣中旨,令牙將楊彥温遇出郭則閉門勿納。
  • 41.    《舊五代史·唐末帝紀》:長興元年四月五日,帝閲馬於黃龍莊,彥温閉城拒帝,帝聞難遽還,遣問其故,彥温曰:“但請相公入朝,此城不可入也。”帝止虞鄉以聞,明宗詔帝歸闕。遣藥彥稠將兵討彥温。……十一月收城。後數日,安重誨以帝失守,諷宰相論奏行法,明宗不悦。重誨又自論奏,明宗曰:“……卿欲行朝典,朕未曉其意,卿等可速退,從他私第閒坐。”遂詔歸清化裏第,不預朝請。
  • 42.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八月乙未,捧聖軍使李行德、十將張儉、告密人邊彥温並族誅,以其誣告安重誨私市兵仗故也。……九月甲申,以鎮州節度使範延光為檢校太傅、守刑部尚書,充樞密使。
  • 43.    《資治通鑑·後唐紀六》:辛丑,以樞密使兼中書令安重誨為護國節度使。……護國節度使兼中書令安重誨內不自安,表請致仕;閏月,庚寅,制以太子太師致仕。……壬辰,以保義節度使李從璋為護國節度使;甲午,遣步軍指揮使藥彥稠將兵趣河中。……皇城使翟光鄴素惡重誨,帝遣詣河中察之,曰:“重誨果有異志則誅之。”光鄴至河中,李從璋以甲士圍其第,自入見重誨,拜於庭下。重誨驚,降階答拜,從璋奮撾擊其首;妻張氏驚救,亦撾殺之。奏至,己亥,下詔,以重誨離間孟知祥、董璋、錢鏐為重誨罪。
  • 44.    《資治通鑑·後唐紀七》:三月癸未,以其子彝超為彰武留後,徙彰武節度使安從進為定難留後。……夏,四月,李彝超不奉詔,遣共兄阿囉王守青嶺門,集境內党項諸胡以自救。……秋,七月,安從進攻夏州。州城赫連勃勃所築,堅如鐵石,斫鑿不能入。又党項萬餘騎徜徉四野,抄掠糧餉,官軍無所芻牧。山路險狹,關中民輸鬥粟束藁費錢數緡,民間困竭不能供。……上疾久未平,徵夏州無功,軍士頗有流言,乙酉,賜在京諸軍優給有差;既賞賚無名,士卒由是益驕。……十月壬戌,以彝超為定難軍節充使。
  • 45.    《舊五代史·元行欽傳》:莊宗出成皋,知明宗在黎陽,復令繼璟渡河召明宗,行欽即殺之。
  • 46.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秦王從榮,長興元年,拜河南尹,兼判六軍諸衞事。從璟死,從榮於諸皇子次最長,又握兵柄。……有司又言:“故事,親王班宰相下,今秦王位高而班下,不稱。”於是與宰相分班而居右。……太僕少卿何澤上書,請立從榮為皇太子。是時明宗已病,得澤書不悦,顧左右曰:“羣臣欲立太子,吾當養老於河東。”乃召大臣議立太子事,大臣皆莫敢可否。……乃加從榮天下兵馬大元帥。……從榮常忌宋王從厚賢於己,而懼不為嗣。
  • 47.    《資治通鑑·後唐紀七》:戊子,帝疾復作,己丑,大漸,秦王從榮入問疾,帝俯首不能舉。王淑妃曰:"從榮在此。"帝不應。從榮出,聞宮中皆哭,從榮意帝已殂,明旦,稱疾不入。是夕,帝實小愈,而從榮不知。從榮自知不為時論所與,恐不得為嗣,與其黨謀,欲以兵入侍,先制權臣。……壬辰,從榮自河南府常服將步騎千人陳於天津橋。是日黎明,從榮遣馬處鈞至馮贇第,語之曰:“吾今日決入,且居興聖宮。”又遣處鈞詣康義誠,義誠曰:“王為則奉迎。”贇馳入右掖門,見弘昭、義誠、漢瓊及三司使孫嶽方聚謀於中興殿門外……漢瓊見帝曰:“從榮反,兵已攻端門,須臾入宮,則大亂矣!”宮中相顧號哭,帝曰:“從榮何苦乃爾!”問弘昭等:“有諸?”對曰:“有之,適已令門者闔門矣。”……控鶴指揮使李重吉,從珂之子也,時侍側,即帥控鶴兵守宮門。孟漢瓊被甲乘馬,召馬軍都指揮使朱洪實,使將五百騎討從榮。從榮方據胡牀,坐橋上,遣左右召康義誠。端門已閉,叩左掖門,從門隙中窺之,見朱洪實引騎兵北來,走白從榮。……俄而騎兵大至,從榮走歸府,僚佐皆竄匿,牙兵掠嘉善坊潰去。從榮與妃劉氏匿牀下,皇城使安從益就斬之,並殺其子,以其首獻。……帝聞從榮死,悲駭,幾落御榻,絕而復甦者再,由是疾復劇。……甲午,遣孟漢瓊徵從厚,且權知天雄軍府事。丙申,追廢從榮為庶人。
  • 48.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戊戌,帝崩於大內之雍和殿,壽六十七。十二月癸卯朔,遷梓宮於二儀殿,宋王從厚自鄴都至。是日發哀,百僚縞素於位,中書侍郎、平章事劉煦宣遺制,宋王從厚於柩前即自帝位。
  • 49.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明年四月,太常卿盧文紀上諡議曰聖智仁德欽孝皇帝,廟號明宗,宰臣馮道議請改“聖智仁德”四字,為聖德和武欽孝皇帝。宰臣劉煦撰諡冊文,宰臣李愚撰哀冊文,是月二十七日葬於徽陵。
  • 50.    《資治通鑑·後唐紀一》:夏,四月,己巳,升壇,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國號大唐,大赦,改元。以豆盧革為門下侍郎,盧程為中書侍郎,並同平章事。……豆盧革、盧程皆輕淺無它能,上以其衣冠之緒,霸府元僚,故用之。
  • 51.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制貶革辰州刺史,説漵州刺史。……癸未,再貶豆盧革費州司户,韋説夷州司户。甲申,革流陵州,説流合州。
  • 52.    《資治通鑑·後唐紀五》:癸酉,以與高季興夔、忠、萬三州為豆盧革、韋説之罪,皆賜死。
  • 53.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户部尚書李鈴上言:“請朝班自四品已上官各許薦令錄兩人,五品官各薦簿尉兩人,功過賞罰,與舉者同之。”詔從之。其所舉人,仍於官告內標所舉姓名,或有不公,連坐舉主。仍令三品已上各舉堪任兩使判官者。
  • 54.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中書上言:“諸道薦人,總與不可,全阻又難。今後節度使每年許薦二人,帶使相者許薦三人,團練、防禦使各一人,節度、觀察判官並聽旨授,書記已下即許隨府。”從之。
  • 55.    《舊五代史·段凝傳》:段凝,開封人也。……其後,遷鄭州刺史,監大軍於河上。……翼日,凝率大軍乞降於汴郊,莊宗釋之,復以凝為滑州兵馬留後,賜姓,名紹欽。凝初見莊宗,因伶人景進通貨於宮掖。凝天性奸佞,巧言飾智,善候人意。……明宗至洛陽,霍彥威怒其前事,與温韜同收下獄,詔釋之,放歸田裏。明年,竄於遼州,竟與温韜同制賜死。
  • 56.    《舊五代史·温韜傳》:温韜,華原人。……為耀州節度,唐諸陵在境者悉發之,取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悉藏前世圖書,鍾、王紙墨,筆跡如新。……移許州節度使,累官至檢校太尉、平章事。……同光初,韜來朝,郭崇韜曰:“此劫陵賊,罪不可赦。”韜納賂劉後,賜姓,名紹衝,遽遣還鎮。明宗即位,流於德州,俄賜死。
  • 57.    《新五代史孔謙傳》:(莊宗)以謙為租庸使,賜“豐財贍國功臣”。謙無他能,直以聚斂為事。……又請減百官俸錢,省罷節度觀察判官、推官等員數。以至鄣塞天下山谷徑路,禁止行人,以收商旅徵算;遣大程官放豬羊柴炭,佔庇人户;更制括田竿尺;盡率州使公廨錢。由是天下皆怨苦之。明宗立,下詔暴謙罪,斬於洛市,籍沒其家。
  • 58.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監國下教,數租庸使孔謙奸佞侵刻窮困軍民之罪而斬之,凡謙所立苛斂之法皆罷之。
  • 59.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辛酉,詔:“近聞百執事等,或親居內職,或貴列廷臣,或宣達君恩,或勾當公事,經由列鎮,干撓諸侯,指射職員,安排親暱,或潛示意旨,或顯發書題。自今後一切止絕,有所犯者,發薦人貶官,求薦人流配。如逐處長吏自徇人情,只仰被替人詣闕上訴,長吏罰兩月俸,發薦人更加一等,被替人卻令依舊。”
  • 60.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吏部侍郎盧文紀上言:“請內外文武臣僚,每歲有司明定考校,將相乞回御筆,以行黜陟,疏下中書門下商量,宰臣奏請施行。”從之。
  • 61.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禮部侍郎裴皞上言:“諸州刺史經三考方請替移。”詔曰:“有政聲者就加恩澤,無課最者即便替移。”
  • 62.    《新五代史·張希崇傳》:(希崇)遷靈武節度使。靈州地接戎狄,戍兵餉道,常苦抄掠,希崇乃開屯田,教士耕種,軍以足食,而省轉饋,明宗下詔褒美。希崇撫養士卒,招輯夷落,自回鶻、瓜、沙皆遣使入貢。
  • 63.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壬申,大理少卿康澄上疏曰:“……是知國家有不足懼者五,有深可畏者六。陰陽不調不足懼,三辰失行不足懼,小人訛言不足懼,山崩川涸不足懼,蟊賊傷稼不足懼,此不足懼者五也。賢人藏匿深可畏,四民遷業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恥道消深可畏,譭譽亂真深可畏,直言蔑聞深可畏,此深可畏者六也。……”優詔獎之。澄言可畏六事,實中當時之病,識者許之。
  • 64.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丙申,下敕:“今年夏苗,委人户自供,通頃畝五家為保,本州具帳送省,州縣不得差人檢括。如人户隱欺,許人陳告,其田倍徵。”
  • 65.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甲寅,帝御文明殿受朝。制改同光四年為天成元年,大赦天下。……秋夏税子,每鬥先有省耗一升,今後只納正數,其省耗宜停。天下節度、防禦使,除正、至、端午、降誕四節量事進奉,達情而已,自於州府圓融,不得科斂百姓。其刺史雖遇四節,不在貢奉。諸州雜税,宜定合税物色名目,不得邀難商旅。
  • 66.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戊戌,詔曰:“諸道州府,自同光三年已前所欠秋夏税租,並主持務局敗闕課利,並沿河舟船折欠,天成元年殘欠夏税,並特與除放。”□□□□□任圜之禍,恐人非之,思沛恩於眾以掩己過,乃奏曰:“三司積欠約二百萬貫,虛系帳額,請並蠲放。”
  • 67.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己未,詔弛曲禁,許民間自造,於秋苗上納徵曲價,畝出五錢。……諸道州府每畝先徵麴錢五文,今特放二文雲。
  • 68.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十二月甲寅朔,詔開鐵禁,許百姓自鑄農器、什器之屬,於夏秋田畝上,每畝輸農器錢一錢五分。
  • 69.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應私債出利已經倍者,只許微本;已經兩倍者,本利並放。
  • 70.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宦官數百人竄匿山林,或落髮為僧,至晉陽者七十餘人,詔北都指揮使李從温悉誅之。
  • 71.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又罷諸道監軍使;以莊宗由宦官亡國,命諸道盡殺之。
  • 72.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丙申,以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為景州刺史,尋令中使誅之,夷其族,以其首謀大逆以弒莊宗也。
  • 73.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量留後宮內職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百人,鷹坊二十人,御廚五十人,自餘任從所適。諸司使務有名無實者皆廢之。
  • 74.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莊宗後宮存者猶千餘人,宣徽使選其美少者數百獻於監國,監國曰:“奚用此為!”對曰:“宮中職掌不可闕也。”監國曰:“宮中職掌宜諳故事,此輩安知!”乃悉用老舊之人補之,其少年者皆出歸其親戚,無親戚者任其所適。
  • 75.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詔沿邊置場買馬,不許蕃部直至闕下。先是,党項諸蕃凡將到馬,無駑良並雲上進,國家雖約其價以給之,及計其館穀錫賚,所費不可勝紀。計司以為耗蠹中華,遂止之。
  • 76.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初,莊宗之克梁也,以魏州牙兵之力;及其亡也,皇甫暉、張破敗之亂亦由之。……乃出奉節等九指揮三千五百人,使軍校龍晊部之,戍盧台軍以備契丹。……既至,會朝延不次擢烏震為副招討使,訛言益甚。……知温誘龍晊所部兵殺震於席上,其眾噪於營外。……詰朝,騎兵四合擊之,亂兵殆盡,餘眾復趣故寨,審通已焚之,亂兵進退失據,遂潰。其匿於叢薄溝塍得免者什無一二。……夏,四月,庚寅,敕盧台亂兵在營家屬並全門處斬。敕至鄴都,闔九指揮之門,驅三千五百家凡萬餘人於石灰窯,悉斬之,永濟渠為之變赤。
  • 77.    《資治通鑑·後唐紀六》:辛亥,敕防禦、團練使、刺史、行軍司馬、節度副使,自今皆自朝廷除之,諸道無得奏薦。
  • 78.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癸卯,以權知汴州事、陝州節度使石敬瑭為汴州節度使、兼六軍諸衞副使、侍衞親軍馬步都指揮使。
  • 79.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丁未,以神捷、神威、雄武、廣捷已下指揮改為左右羽林軍,置四十指揮,每十指揮立為一軍,軍置都指揮使一人。
  • 80.    資治通鑑:後唐紀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5]
  • 81.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6]
  • 82.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28]
  • 83.    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5]
  • 84.    北夢瑣言:卷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20]
  • 85.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7]
  • 86.    王禹偁《五代史闕文》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07]
  • 87.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7]
  • 88.    資治通鑑:後唐紀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89.    何去非《何博士備論》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90.    契丹國志:卷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91.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後唐紀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92.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後唐紀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93.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後唐紀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7-03]
  • 94.    殘唐五代史演義:第四十四回 唐明宗焚香祝聖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8-28]
  • 95.    [明]張居正,王嵐整理.資治通鑑直解:九州出版社,2011:442
  • 96.    讀通鑑論:卷二十九五代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97.    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六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07-28]
  • 98.    二十二史札記:卷二十一 五代史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99.    五代史演義:第十九回 郭從謙突門弒主 李嗣源據國登基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100.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帝既壯,雄武獨斷,謙和下士。每有戰功,未嘗自伐。嘗與諸將會,諸將矜炫武勇,帝徐曰:“公輩以口擊賊,吾以手擊賊。”眾慚而止。
  • 101.    《資治通鑑·後梁紀五》:嗣源以百餘騎先進,免冑揚鞭,胡語謂契丹曰:“汝無故犯我疆場,晉王命我將百萬眾直抵西樓,滅汝種族!”
  • 102.    《資治通鑑·後唐紀四》:有司議即位禮。李紹真、孔循以為唐運已盡,宜自建國號。監國問左右:“何謂國號?”對曰:“先帝賜姓於唐,為唐復仇,繼昭宗後,故稱唐。今梁朝之人不欲殿下稱唐耳。”監國曰:“吾年十三事獻祖,獻祖以吾宗屬,視吾猶子。又事武皇垂三十年,先帝垂二十年,經綸攻戰,未嘗不預;武皇之基業則吾之基業也,先帝之天下則吾之天下也,安有同家而異國乎!”令執政更議。吏部尚書李琪曰:“若改國號,則先帝遂為路人,梓宮安所託乎!不惟殿下忘三世舊君,吾曹為人臣者能自安乎!前代以旁支入繼多矣,宜用嗣子柩前即位之禮。”眾從之。
  • 103.    《五代史闕文·後唐》:每夕宮中焚香,仰天禱祝雲:“某蕃人也,遇世亂,為眾推戴,事不獲已。願上天早生聖人,與百姓為主。”
  • 104.    《舊五代史·馮道傳》:天成、長興中,天下屢稔,朝廷無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訪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記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徑井陘之險,憂馬有蹶失,不敢怠於銜轡;及至平地,則無復持控,果為馬所顛仆,幾至於損。臣所陳雖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豐熟,便縱逸樂,兢兢業業,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
  • 105.    《舊五代史·馮道傳》:他日又問道曰:“天下雖熟,百姓得濟否?”道曰:“穀貴餓農,穀賤傷農,此常理也。臣憶得近代有舉子聶夷中《傷田家詩》雲:‘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明宗曰:“此詩甚好。”遂命侍臣錄下,每自諷之。
  • 106.    《新五代史·馮道傳》:水運軍將於臨河縣得一玉杯,有文曰“傳國寶萬歲杯”,明宗甚愛之,以示道,道曰:“此前世有形之寶爾,王者固有無形之寶也。”明宗問之,道曰:“仁義者,帝王之寶也。故曰:‘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明宗武君,不曉其言,道已去,召侍臣講説其義,嘉納之。
  • 107.    《北夢瑣言·卷十八》:明宗皇帝尤惡貪貨。汴州倉吏犯贓,內有史彥珣,舊將之子,又是駙馬石敬瑭親戚,王建立奏之,希免死。上曰:“王法無私,豈可徇親。”由是皆就戮。
  • 108.    《北夢瑣言·卷十九》:供奉官丁延徽巧事權貴,人多擁護。監倉犯贓,合處極法,侍衞使張從賓方便救之。上曰:“食我厚祿,偷我倉儲,期於決死。蘇秦説吾不得,非但卿言。”竟處死。
  • 109.    《舊五代史·唐明宗紀》:四代祖諱聿,皇贈麟州刺史。天成初,追尊為孝恭皇帝,廟號惠祖,陵曰遂陵;高祖妣衞國夫人崔氏,追諡為孝恭昭皇后。三代祖諱教,皇贈朔州刺史,追尊為孝質皇帝,廟號毅祖,陵曰衍陵;曾祖妣趙國夫人張氏,追諡為孝質順皇后。皇祖諱琰,皇贈尉州刺史,追尊為孝靖皇帝,廟號烈祖,陵曰奕陵;皇祖妣秦國夫人何氏,追諡為孝靖穆皇后。皇考諱霓,皇贈汾州刺史,追尊為孝成皇帝,廟號德祖,陵曰慶陵;皇妣宋國夫人劉氏,追諡為孝成懿皇后。
  • 110.    《新五代史·唐明宗紀》:(天成二年十一月)丙午,追尊祖考為皇帝,妣為皇后;高祖聿諡曰孝恭,廟號惠祖,祖妣崔氏諡曰孝恭昭;曾祖敖諡曰孝質,廟號毅祖,祖妣張氏諡曰孝質順;祖琰諡曰孝靖,廟號烈祖,祖妣何氏諡曰孝靖穆;考諡曰孝成,廟號德祖,妣劉氏諡曰孝成懿。
  • 111.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明宗三後一妃:和武憲皇后曹氏生晉國公主;昭懿皇后夏氏生秦王從榮、愍帝;宣憲皇后魏氏,潞王從珂母也;淑妃王氏,許王從益之慈母也。
  • 112.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明宗天成元年,封楚國夫人曹氏為淑妃,追封夏氏晉國夫人。長興元年,立淑妃為皇后,而夏氏所生二子皆已王,乃追冊為皇后,諡曰昭懿。
  • 113.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宣憲皇后魏氏,鎮州平山人也。初適平山民王氏,生子十歲矣。明宗為騎將,掠平山,得其子母以歸。……其子是為潞王從珂。明宗時,從珂已王,乃追封魏氏為魯國夫人。廢帝即位,追尊魏氏為皇太后。……清泰三年六月丙寅,遣工部尚書崔儉奉上皇太后寶冊,諡曰宣憲。
  • 114.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淑妃王氏,邠州餅家子也,有美色,號“花見羞”。
  • 115.    《五代會要·卷一內職》:德妃王氏,天成三年正月冊,至長興二年四月進號淑妃,應順元年閏正月十三日冊為太妃,至周廣順元年四月追諡賢妃。
  • 116.    《五代會要·卷一內職》:昭儀王氏,封齊國夫人。昭容葛氏,封周國夫人。昭媛劉氏,封趙國夫人。孫氏,封楚國夫人。御正張氏,封曹國夫人。司寶郭氏封魏國夫人。司贊於氏,封鄭國夫人。尚服王氏,封衞國夫人。司記崔氏,封蔡國夫人。司膳翟氏,封滕國夫人。司醖吳氏,封莒國夫人。婕妤高氏,封渤海郡夫人。美人沈氏,封太原郡夫人。順御朱氏,封吳郡夫人。司飾聊氏,封潁川郡夫人。司衣劉氏,封彭城郡夫人。司藥孟氏,封咸陽郡夫人。梳篦張氏,封清河郡夫人。司服王氏,封太原郡夫人。櫛篦傅氏,封潁川郡夫人。知客張氏,賜號尚書,故江氏,追封濟陽郡夫人。以上皆長興三年九月敕,其名號皆中書門下按《六典》內職仿而行之。
  • 117.    《五代會要·卷一內職》:內人李氏,封隴西縣君。崔氏,封清河縣君。李氏,封成紀縣君。田氏,封咸陽縣君。白氏,封南陽縣君。並長興四年二月敕。按前代內職,皆無封君之禮,此一時之制。
  • 118.    《新五代史·唐廢帝紀》:廢帝,鎮州平山人也。本姓王氏,其世微賤,母魏氏,少寡,明宗為騎將,過平山,掠得之。魏氏有子阿三,已十餘歲,明宗養以為子,名曰從珂。……明宗入立,拜從珂河中節度使,封潞王。……(清泰元年夏四月)乙亥,皇帝即位。
  • 119.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從璟初名從審,……從莊宗戰,數有功,為金槍指揮使。……莊宗憐其言,賜名繼璟,以為己子。……莊宗聞明宗已渡黎陽,復欲遣從璟通問。行欽以為不可,遂殺之。
  • 120.    《新五代史·唐愍帝紀》:愍皇帝,明宗第五子從厚也。……長興元年,封從厚宋王,徙鎮成德。……四年十一月,秦王從榮伏誅。明宗病甚,遣宦者孟漢瓊召王於鄴,而明宗崩,秘其喪六日。十二月癸卯朔,發喪於西宮,皇帝即位於柩前。
  • 121.    《舊五代史·卷一百一十二(周書)太祖紀三》:重玉,故皇城使李從璨之子,明宗之孫,惠英等亦明宗親屬也,故帝授重玉官秩,令主先祀,恤王者之後也。
  • 122.    《文獻通考·卷二百五十七 帝系考八》:明宗六子:昭懿皇后夏氏生秦王從榮、愍帝。宣憲皇后魏氏生潞王從珂。淑妃王氏生許王從益。從景、從璨,史不言其母氏。
  • 123.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初,明宗後宮有生子者,命(淑)妃母之,是為許王從益。……天福四年九月癸未,詔以郇國三千户封唐許王從益為郇國公,以奉唐祀,服色、旌旗一依舊制。
  • 124.    《新五代史·晉家人傳》: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皇帝女也。後初號永寧公主,清泰二年封晉國長公主。……高祖即位,公主當為皇后。
  • 125.    《五代會要·卷一皇后》:晉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第三女,天成三年四月封永寧公主,長興四年九月晉封魏國公主,清泰二年三月改封晉國長公主。至天福元年十一月尊為皇后。
  • 126.    《五代會要·卷二公主》:第十三女興平公主,降趙延壽,天成三年四月封,至長興四年九月改封齊國公主,至清泰三年二月進封燕國長公主。第十四女壽安公主,長興四年六月封。第十五女永樂公主,長興四年六月封。
  • 127.    《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傳》:契丹犯京師,趙延壽所尚明宗公主已死,耶律德光乃為延壽娶從益妹,是為永安公主。
  • 128.    黃濂.中國曆代帝王陵:大連出版社,2007
  • 129.    國家文物局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
  • 130.    殘唐五代史演義:第七回 敬思奉旨宣晉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131.    殘唐五代史演義:第四十二回 五龍逼死王彥章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7-28]
  • 132.    《新五代史》卷15《唐明宗家人傳》:其為人輕雋而鷹視,頗喜儒,學為歌詩,多招文學之士,賦詩飲酒,故後生浮薄之徒,日進諛佞以驕其心。自將相大臣皆患之,明宗頗知其非而不能裁製。從榮嘗侍側,明宗問曰:“爾軍政之餘,習何事業?”對曰:“有暇讀書,與諸儒講論經義爾。”明宗曰:“經有君臣父子之道,然須碩儒端士,乃可親之。吾見先帝好作歌詩,甚無謂也。汝將家子,文章非素習,必不能工,傳於人口,徒取笑也。吾老矣,於經義雖不能曉,然尚喜屢聞之,甚餘不足學也。”
  • 133.    吳綠星,盧延光.中國一百帝王: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01:133
  • 134.    時惠榮.沈道初.沈震海編著.中國的皇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04.第300頁
  • 135.    胡獻國編著.醫林外傳.中醫這麼好玩兒[M].青島.青島出版社,2020.06.第85頁
  • 136.    唐明宗李嗣源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137.    餘耀華著.五代那些事兒 .2.唐晉爭雄卷[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7.07.第37頁
  • 138.    南懷瑾著述.原本大學微言[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08.第399頁
  • 139.    朱淑君作.細讀五代十國七十年[M].北京.華文出版社,2021.03.第115頁
  • 140.    李嗣源  .朔州市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5-31]
  • 141.    《冊府元龜·卷二·帝王部·誕聖》:明宗以鹹通八年九月生於代北之金鳳城。
  • 142.    《冊府元龜·卷十六·帝王部·尊號二》:長興元年三月庚辰宰臣馮道率百僚拜表請上尊號曰:聖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
  • 143.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44:29】  .優酷[引用日期2024-03-0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