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武城

鎖定
東武城,為戰國趙邑,故地在今河北省故城縣西半屯鎮附近。《元和郡縣誌》卷一六東武城縣:“蓋以定襄有武城(在今內蒙古清水河縣北),同屬趙,故此加‘東’字以辨之”。
中文名
東武城
類    型
戰國趙邑
來    源
《平原君傳》
特    點
三複位,封於東武城

東武城史料記載

史記》卷七六《平原君傳》:“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複位,封於東武城”,“割東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為有功也,而以國人無勳,乃以君為親戚故也”。《十道志》載:武城,趙邑東武城也。 [1]  均此。

東武城歷史沿革

夏、殷(商),屬兗州地。春秋時期, 屬晉國東部邊地。戰國時期,屬趙國,因地處趙國東境邊塞,地形平闊,為防禦齊國侵犯, 築城備武,武城因此得名。城址在今河北省故城縣西半屯鎮瓦子莊。 [2] 
西漢初,置東武城縣,治所在原城址。置縣時,因左馮翊有一武城縣(治所在今陝西省華縣東 7.5 千米處),以坐落方位,故在武城名上冠一“東”字。同時置東陽縣,治所在今衞運河東甲馬營鎮甲馬營村西北,均隸屬冀州刺史部清河郡。東漢建和二年(148),改清河郡為清河國,東武城縣屬冀州部清河國。三國時期,屬魏國冀州部清河郡。
西晉初,沿襲東漢建制。太康(280— 289)中去“東”字,改稱武城縣。 [2] 
東晉十六國時期,初屬後趙(咸和二年, 327 年),中屬前燕(太和元年,366 年),後屬前秦(太元七年,382 年),一直隸屬清河郡。南北朝時期,初屬南朝劉宋冀州部清河郡。北魏永安元年(528), 在陽平郡平陽(今河北省故城縣饒陽店)復建一城,亦叫武城縣,原武城地省入貝丘縣,均屬清河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廢陽平之武城縣,將武城縣移至信城縣界。武城縣治移至信城縣舊城(今河北省清河縣尹才莊附近),屬清河郡。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廢清河郡置貝州,武城縣屬貝州。隋開皇六年(586),改武城縣為清河縣。析貝丘縣武城舊地置武城縣,又分置歷亭縣(縣治位於今廣運街道四關),屬貝州。開皇十八年,改東陽縣為漳南縣(縣治在今河北省故城縣故城鎮),屬貝州。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廢州,復置清河郡。隋代,今之武城縣境,北部屬漳南縣,南部屬歷亭縣,西南一隅屬武城縣。 [2] 
唐代,屬河北道貝州清河郡。唐高祖武德六年(623),遷漳南縣城至漳南鎮(今魯權屯鎮漳南鎮村),仍屬貝州。唐高宗調露元年(679) 將武城縣治移至永濟渠(運河)西,即今河北省故城縣祖楊附近。 [2] 
北宋初,屬河北東路貝州。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改貝州為恩州,武城改隸恩州。至和元年(1054),漳南縣併入歷亭縣。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衞運河氾濫,武城縣治東移 5 千米,即今老城鎮政府駐地。
金代,金太宗天會十二年(1134),恩州治所遷歷亭縣(州縣兩治同城)。 [2] 
元代,元世宗至元二年(1265),屬東平路。至元七年,改隸高唐州。恩州僅轄歷亭一縣和司候司。
明代,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高唐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降恩州為縣,直屬東昌府。洪武七年(1374),恩縣治東遷 20 千米之徐官鎮(今平原縣恩城)。 [2] 
清代,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高唐州。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改隸山東東昌府臨清州。民國 2 年(1913),廢除府、州制,山東省改設膠東、濟西、岱南、岱北 4 道,武城縣屬濟西道。民國 3 年(1914),濟西道改東臨道,武城縣屬東臨道。民國 14 年(1925),改屬德臨道。民國 16 年(1927),國民政府廢除道制,設省、縣兩級政府,武城縣徑屬山東省政府所轄。民國 21 年(1932),屬臨清行政督察區。民國 26 年(1937),屬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 27 年(1938),屬魯西行署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 34 年(1945),屬魯西北辦事處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0 年 5 月,武城縣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隸屬冀南行政區,治所在西里屯(今屬河北省故城縣)。同年 8 月,改屬冀南行政公署第六專區。1941 年 9 月 1 日,改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冀南行署第二專區。1945 年 5 月,冀南行署合併為冀魯豫區,武城縣抗日民主政府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冀魯豫行署第二專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