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射干麻黃湯

鎖定
射干麻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捲上。為祛痰劑。具有温肺化飲,下氣祛痰之功效。
中文名
射干麻黃湯
別    名
紫菀散(《普濟方》卷三八七)
麻黃射干湯(《不居集》上集卷十五)
出    處
《金匱要略》捲上
組    成
射干、麻黃、生薑、細辛、紫菀、款冬花、大棗、半夏、五味子
功    用
温肺化飲,下氣祛痰
主    治
寒痰鬱肺結喉證
分    類
祛痰劑

射干麻黃湯歌訣

射干麻黃治寒飲,咽喉不利在宣肺細辛紫菀款冬花,姜棗半夏與五味。

射干麻黃湯組成

射干十三枚(9g),麻黃四兩(12g),生薑四兩(12g),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各9g),五味子半升(12g),大七枚(7枚),半夏(大者,洗)八枚(12g)。

射干麻黃湯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以水一斗二升,先煎麻黃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2、現代用法:水煎服。

射干麻黃湯功用

温肺化飲,下氣祛痰。

射干麻黃湯主治

寒痰鬱肺結喉證。症見咳嗽,氣喘,喉間痰鳴似水鳴聲,或胸中似水鳴音,或胸膈滿悶,或吐痰涎,苔白膩,脈弦緊或沉緊。臨牀常用於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臟病等。

射干麻黃湯方義

本方所治之證乃寒飲鬱肺,痰結咽喉所致。寒飲鬱肺.濁氣上逆,則咳嗽,氣喘;痰氣搏結於咽,則喉間痰,似水雞聲;濁氣與寒飲相結於胸,則胸中似水鳴音;濁氣不降而逆亂胸中,則胸膈滿悶;痰飲隨寒氣而上衝,則吐痰涎;苔白膩,脈弦緊或沉緊,皆為寒飲鬱肺結喉之徵。治當温肺化飲,下氣祛痰。
中麻黃宣肺温肺,化飲散寒,止咳平喘,開達氣機;寒飲結喉,以射干瀉肺降逆,利咽散結,祛痰化飲,其為君藥。寒飲內盛,以細辛温肺化飲,温宣肺氣;肺主宣降,以款冬花宣肺化飲止咳;紫菀瀉肺止咳,降逆祛痰,温化寒飲,調暢氣機,與款冬花相配,一宣一降,調理肺氣;痰飲藴結,以半夏醒脾燥濕化痰,温肺化飲,利喉滌痰;生薑降逆化飲,暢利胸膈,助半夏降逆化痰,共為臣藥肺氣上逆,以五味子收斂肺氣,使肺氣宣降有序,兼防宣發降泄藥傷肺氣,為佐藥。大補益中氣,生化氣血,滋榮肺氣,為佐使藥。諸藥配伍,以奏温肺化飲,下氣祛痰之效。

射干麻黃湯配伍特點

宣肺藥配降肺藥,以調和肺氣宣發肅降;收斂藥配宣降藥,宣散降泄而不傷肺氣。

射干麻黃湯運用

本方是主治寒痰鬱肺結喉證的基礎方,臨牀應用以咳喘,喉中痰鳴痰多色白,舌質淡,苔白膩,脈浮緊或沉遲為辨治要點。

射干麻黃湯加減化裁

肺氣虛者,加人蔘、黃芪,以補益肺氣,使肺氣職司升降;若飲邪明顯者,加桂枝、百部,以温陽化飲;若胸滿者,加陳皮、厚朴,以行氣寬胸化痰;若氣喘明顯者,加蘇子、葶藶子,以降瀉肺氣止咳等。

射干麻黃湯使用注意

痰熱證者禁用。

射干麻黃湯附方

名稱:冷哮丸
組成:麻黃、川烏、細辛、蜀椒、白礬、牙皂半夏曲、陳膽星、杏仁、甘草、紫菀茸、款冬花
用法:共為細末,薑汁調神曲末打糊為丸,每遇發時,臨卧生薑泡服二錢(6g),羸者一錢(3g),更以三建膏俞穴中。服後時吐頑痰,胸膈自寬。服此數日後,以補脾肺藥調之,候發如前,冉服
主治:寒痰壅肺證。背受寒邪,遇冷即發喘嗽,胸膈痞滿,倚息不得卧
出處:《張氏醫通
功用:温肺散寒,滌痰化飲
名稱:射干麻黃丸
組成:即《金匱》捲上“射干麻黃湯”改為丸劑;見該條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昌方)

射干麻黃湯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射干麻黃湯與冷哮丸均用麻黃、細辛、半夏、紫菀、款冬花,功用均有宣降肺氣止逆作用,均能主治寒哮證。射干麻黃湯中又用五味子收斂肺氣,避免宣降藥損傷肺氣;而冷哮丸又用生川烏白礬牙皂等,兼有逐寒滌痰開竅之功,主治寒痰阻肺哮喘證。

射干麻黃湯重要文獻摘要

1、《千金方衍義》:上氣而作水雞聲,乃是痰礙其氣,氣觸其痰,風寒入肺之一驗。故於小青龍方中,除桂心之熱,芍藥之收,甘草之緩,而加射干、紫菀、款冬、大棗。專以麻黃、細辛發表,射干、五味下氣,款冬、紫菀潤燥,半夏、生薑開痰,四法萃於一方,分解其邪,大棗運行脾津以和藥性也。
2、《金匱要略心典》: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氣;麻黃、細辛、生薑發邪氣;半夏消飲氣。而以大棗安中,五味斂肺,恐劫散之藥並傷及其正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