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察隅自然保護區

鎖定
察隅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核心區在察隅縣中部,1985年建立,為西藏自治區省級自然保護區,與其它鄉鎮地位平級。保護區因保護的自然資源不同而分為慈巴溝、拉木弄巴、窘東和矢朱三個部分。慈巴溝區內有700多隻扭角羚。拉木弄巴有許多珍貴用材樹種及許多藥用植物,窘東和矢朱草本層發達,總蓋度為80%。
中文名
察隅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
景點級別
西藏自治區省級自然保護區
建立時間
1985年

察隅自然保護區保護區概況

察隅自然保護區
察隅自然保護區(5張)
總面積為1014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生態系統及樹種種質資源。屬於林芝地區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察隅縣。以保護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珍稀動物種類,雲南松高產林為目的,是西藏東南角氣候温暖濕潤、物種豐富、森林生態系統比較完整的地區。
保護區內無人居住,在整個保護區內,森林原始景觀十分完整,珍稀野生動物活動頻繁,其中有孟加拉虎、熊、豹、穿山甲、全雕、緋胸鸚鵡、蟒等。在未建保護區之前曾有少數獵人入溝狩獵,使珍稀野生動物數量有所下降;建立保護區後,狩獵現象基本被杜絕,區內野生動物數最大量增加。

察隅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邊緣察隅縣境內,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

察隅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

察隅自然保護區的範圍 察隅自然保護區的範圍
保護區屬喜馬拉雅山山地,區內溝谷縱橫交錯,海拔1500~3000米。由於地勢向南傾斜,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沿溝谷能直接伸入,氣温較高,降水量也很豐富,年降水量變化在700~1000毫米之間,年均温變動於11~15℃,形成温暖潮濕的氣候。因此,察隅地區素有西藏“江南”之稱,鮮明的江南色彩到處可見。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察隅地區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成為青藏高原上不可多得的一塊寶地。

察隅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

保護區因保護的自然資源不同而分為慈巴溝、拉木弄巴、窘東和矢朱三個部分。

察隅自然保護區慈巴溝

保護區的核心在察隅縣中部 保護區的核心在察隅縣中部
巴溝位於察隅縣城西南方約45公里。以保護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及其棲息的野生動物為主。植物種類豐富,僅維管束植物就達1000種左右。森林植物區系複雜,有較多的孑遺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原始類羣,其中尤以木蘭科、水青樹科等的種類為代表。經濟林木和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如肉桂、天麻、三七、蟲草獼猴桃、猴頭菌、貝母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長尾灰葉猴雲豹雪豹黑麂、扭角羚、獼猴、棕熊小熊貓、棕頸翠鳥、紅腹錦雞血雉等。區內扭角羚有700多隻。
棕頸翠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佛法僧目翠鳥科。體長約1300毫米,雄鳥的頭、頸和胸部為金棕色。雌鳥的頸部為黑色。喙長大,喙基兩側具黑白相間的條紋。初級飛羽的羽尖和尾羽的下半段為白色。
棕頸翠鳥為留鳥。棲息於熱帶、亞熱帶密林中。以榕樹果等肉質豐富的果實為食,有時捕捉小鳥。夏季繁殖,在樹洞內營巢。

察隅自然保護區拉木弄巴

拉木弄巴位於下察隅貢日嘎布曲的西南岸,海拔高度一般變化於1600~3000米。在這裏山地亞熱帶常綠和落葉闊葉混交林發育良好,大多數保持着原始狀態。植物種類十分豐富,僅高等植物就有1000多種。代表植物如殼鬥科曼青岡青岡櫟楝科的香椿,木蘭科的南亞含笑絨葉含笑,樟科的紫桂。此外還有山茶科五加科楊柳科忍冬科、槭樹科、樺木科、衞矛科、紫金牛科、木犀科等的植物也是森林的常見樹種。森林中還有許多珍貴用材樹種及許多藥用植物,如五味子、天麻、黃連、桂皮等。

察隅自然保護區窘東和矢朱

窘東和矢朱兩個保護點位於拉木弄巴的察隅河畔。海拔約1700米,地勢平緩。發育着雲南松林,這裏的雲南松林是我國雲南松林分佈的西界。灌木蕨類雲南松林是保護區中主要的類型。林木生長高大、迅速,羣落層次結構雖然簡單,但是植物種類豐富,林相整齊,喬木層鬱閉度為0.5~0.6,平均高度變動於30~50米,平均直徑約40~84釐米,蓄積量為500~920立方米/公頃,是雲南松林中生產力最高的一種類型。下木層總蓋度達到30%以上,以中生喜温的灌木為主,其中最有代表的是巴氏木藍大葉薔薇絹毛薔薇、粉枝梅以及米飯花等。草本層發達,總蓋度為80%,蕨類是最具代表的優勢種,總蓋度達50%。

察隅自然保護區區內物種

雲南松:木材淡橙黃色,材質鬆軟、細密,為建築、枕木、板材、傢俱及木纖維工業的重要原料。雲南松可割取松脂、提煉松香和松節油,且質量較高;樹皮含鞣質、松脂、松節油;枝、葉、幼果、花粉等均可入藥;伐根可培養茯苓和松菇,在綜合利用方面有廣闊前景。特別是由於雲南松生長迅速,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天然更新良好,是西藏中山地帶重要的造林綠化樹種。察隅自然保護區成為這一重要的種植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