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假人蔘

鎖定
假人蔘(Panax pseudoginseng Wall.)是五加科人蔘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竹鞭狀且橫生,肉質根圓柱形;葉為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葉柄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花為黃綠色; [10]  蒴果近球形;種子黑褐色或黑色;花期6-8月;果期9-11月。 [11]  因其根可入藥,有人蔘一樣滋補強健的功效,故得名“假人蔘”。 [12] 
假人蔘原產熱帶美洲、印度、東南亞等地。中國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喜温暖濕潤的氣候,耐熱,不耐寒,喜光,較耐乾旱,適宜在半蔭晾下,富含有機質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長。 [13]  假人蔘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14]  繁殖方法一般多采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或分根繁殖。 [15] 
明代詩人石曉曾作《紫人蔘》:“廣寒宮門也不鎖,蟾蜍飛降紫人蔘”。據《青草藥彩色圖譜》記載假人蔘:“補中益氣,養肺生津”。其味辛、微甘,性温;歸脾、胃經。適用於脾虛勞倦、納呆泄瀉、肺癆咳嗽,自汗盜汗等症的輔助食療與康復。經現代研究土人蔘還有顯著的降血壓和呼吸興奮的作用,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 [16]  可作花壇、假山植栽,亦可作盆栽用。 [17]  假人蔘的嫩梢能食用,可涼拌、炒、做湯,也可作火鍋配菜,質地細嫩,口感柔滑,營養豐富。 [18] 
中文名
假人蔘
拉丁學名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8] 
別    名
櫨蘭
人蔘三七
飛來參
水人蔘
紫人蔘 展開
別名
櫨蘭
人蔘三七
飛來參
水人蔘
紫人蔘
福參等
土人蔘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8] 
傘形目
五加科
人蔘屬
假人蔘
命名者及年代
Wall.,1829

假人蔘植物學史

因其根可入藥,有人蔘一樣滋補強健的功效,故得名“假人蔘”。 [12] 

假人蔘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
根狀莖短,竹鞭狀,橫生,有2至幾條肉質根;肉質根圓柱形,長約2-4釐米,直徑約1釐米,干時有縱皺紋。地上莖單生,高約40釐米,有縱紋,無毛,基部有宿存鱗片。 [1] 
葉為掌狀複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釐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釐米,寬3.5-4釐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生,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 [1]  [19] 
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直徑約3.5釐米,有花20-50朵;總花梗長約12釐米,有縱紋,無毛;花梗纖細,無毛,長約1釐米;苞片不明顯;花黃綠色;萼杯狀(雄花的萼為陀螺形),邊緣有5個三角形的齒;花瓣5;雄蕊5;子房2室;花柱2(雄花中的退化雌蕊上為1條),離生,反曲。果實未見。 [1] 

假人蔘近種區別

假人蔘姜狀三七

多年生草本,高20-60釐米;地下莖長,匍匐生長,節間短縮而增厚,肉質根姜塊狀。地上莖單一;葉為掌狀複葉,3-7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8-15釐米;小葉片長橢圓狀倒卵形,中央的長10-17釐米,寬4-5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重鋸齒,兩面脈上疏生長約1-1.5毫米的剛毛;無小葉柄或近無柄。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有花80-100朵;總花梗較葉柄長,無毛;花梗長1-2釐米,微糙;苞片(原記載為小苞片,拉丁描述為苞片)線狀披針形;花小,紫色;萼齒(原記載為萼片)扁圓形至扁三角形;花瓣早落;子房2-3室;花柱2,合生至中部,柱頭下彎。果實卵圓形,紅色,熟時變黑;種子白色,微皺。
產雲南(馬關、蒙自),常栽培。
本種肉質根姜塊狀,與其他的種有異。原記載引證A. Henry採自思茅的12259A標本照片,該標本幾無地下莖,小葉柄長6-7毫米,並非葉基下延,明顯地不是本種。 [2] 

假人蔘人蔘

人蔘 人蔘 [7]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蘆頭)短,直立或斜上,不增厚成塊狀。主根肥大,紡錘形或圓柱形。地上莖單生,高30-60釐米,有縱紋,無毛,基部有宿存鱗片。葉為掌狀複葉,3-6枚輪生莖頂,幼株的葉數較少;葉柄長3-8釐米,有縱紋,無毛,基部無托葉;小葉片3-5,幼株常為3,薄膜質,中央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8-12釐米,寬3-5釐米,最外一對側生小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4釐米,寬1.5-3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邊緣有鋸齒,齒有刺尖,上面散生少數剛毛,剛毛長約1毫米,下面無毛,側脈5-6對,兩面明顯,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0.5-2.5釐米,側生者較短。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直徑約1.5釐米,有花30-50朵,稀5-6朵;總花梗通常較葉長,長15-30釐米,有縱紋;花梗絲狀,長0.8-1.5釐米;花淡黃綠色;萼無毛,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卵狀三角形;雄蕊5,花絲短;子房2室;花柱2,離生。果實扁球形,鮮紅色,長4-5毫米,寬6-7毫米。種子腎形,乳白色。
分佈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半部和黑龍江東部,生於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現吉林、遼寧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種。蘇聯、朝鮮也有分佈;朝鮮和日本也多栽培。
假人蔘 假人蔘 [7]
人蔘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藥,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
人蔘的根狀莖在人工短期栽培情況下較短,直立或斜上。生長年數已久的野山參,據肖培根在東北地區的調查(藥學學報1962年9卷6期348頁,圖15),具第一批葉的主根是垂直生長,但第三批葉以後,主根大都向水平方向生長,其根狀莖相應加長,也是橫生的。這主要是根系生長受土壤腐殖質層厚度的影響,故其生長方向也會改變。
我國引種栽培的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s Linn.,和本種的區別在於前者總花梗與葉柄近等長或稍長,小葉片倒卵形,上面脈上幾無剛毛,邊緣的鋸齒不規則且較粗大。 [3]  [7] 

假人蔘產地生境

假人蔘原產於西藏(聶拉木),廣泛分佈於中國華東、華南、西南、長江中游地區。除中國外,在尼泊爾也有分佈。假人蔘喜歡温暖濕潤的環境,通常生長於海拔為2450-4200米的密林下。 [1]  喜温暖濕潤的氣候,耐熱,不耐寒,喜光,較耐乾旱,適宜在半蔭晾下,富含有機質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長。 [13] 

假人蔘繁殖方法

可用種子播種、母株分株及扦插的方法繁殖。 [5] 

假人蔘下級分類

假人蔘三七

本變種與原變種的區別在於小葉片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兩面脈上均有剛毛,托葉卵形或披針形,傘形花序有80-100朵或更多的花,花梗被微柔毛。
栽培於雲南和廣西,近年來廣東(樂昌、南雄、信宜)、福建(長泰、南靖、連城)、江西(廬山)以及浙江等地也有試種,種植於海拔400-1800米的森林下或山坡上人工蔭棚下。
三七的紡錘根是著名跌打損傷特效藥,止血散瘀、定痛消腫的功效良好,葉、果以及根狀莖也可藥用。
本變種僅有栽培的,迄今未發現野生的。在播種後不移植的情況下,其根狀莖在初生二、三年內是直生的,此後即顯著傾斜生長(不是移栽時人工橫置)。生長年數較久的根狀莖,其自然位置如何,雖迄今尚不瞭解,但根據其4年生即在土中斜生的情況推測,有與本種中其他變種同樣是橫生的可能性。
本變種葉的被毛、傘形花序的花數以及花柱合生至中部等特徵雖與假人蔘(原變種)差別較大,但它為長期栽培的植物,象一般作物那樣,許多形態總會在栽培條件下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由於其特徵比較穩定,也可考慮升級作為獨立的種。
三七的葉有托葉、傘形花序的花數較多等特徵是比較原始的性質,但已有單性花,花柱合生至中部等特徵又比現存的其他人蔘屬植物的進化程度為高,根據生殖器官保守性比營養器官大的原則,它可能不是現存人蔘屬最原始的類型。 [1] 

假人蔘狹葉假人蔘

本變種根狀莖竹鞭狀,小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為寬的5倍以上,最寬處在基部或接近基部,與其他變種易於區別。
分佈於四川(大涼山)峨眉山、及貴州(大方)。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分佈。
據原寬(H. Hara)文獻(1970, pl. XIa-b),產於尼泊爾至錫金的標本,有串珠狀以及兼有竹鞭狀和串珠狀混合型等的根狀莖。 [1] 

假人蔘秀麗假人蔘

本變種根狀莖為長的串珠狀或前端有短竹鞭狀部分,葉較小,中央的小葉片倒披針形、倒卵狀橢圓形,稀倒卵形,最寬處在中部以上,先端常長漸尖,稀漸尖,基部狹尖,兩邊直等點,與原變種有明顯區別。
分佈於甘肅(卓尼)、陝西(太白山)、湖北(巴東)、四川(茂汶、馬爾康、黑水、理縣、小金、金川、康定、巫溪、巫山、木裏)、雲南(維西、德欽、貢山)、西藏(波密、錯那)。生於溝谷林下,海拔1800-3500米。模式標本採自湖北興山。
本變種的根狀莖在西藏供藥用,治吐血、血痢、血崩等症。 [1] 

假人蔘大葉三七

本變種根狀莖竹鞭狀或串珠狀,或兼有竹鞭狀和串珠狀,根通常不膨大,纖維狀,稀側根膨大成圓柱狀肉質根,中央小葉片闊橢圓形、橢圓形、橢圓狀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稀長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最寬處常在中部,長為寬的2-4倍,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形、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細鋸齒、重鋸齒或缺刻狀鋸齒,上面脈上無毛或疏生剛毛,下面無毛或脈上疏生剛毛或密生柔毛。
分佈甚廣,北自甘肅(西和、天水)、陝西(太白山)、河南(盧氏),南至雲南、廣西(九萬大山),西起西藏南部(聶拉木、亞東),經四川、貴州、湖北(興山)、湖南(新寧)、安徽(黃山)、江西(九宮山、廬山、鉛山)、浙江(天台山)至福建北部(武夷山)。生於森林下或灌叢草坡中,海拔1200-4000米。越南、尼泊爾、緬甸、日本和朝鮮也有分佈。
本變種根狀莖有活血去瘀、消腫鎮痛之效,可代三七供藥用。 [1] 

假人蔘峨眉三七

小葉片較狹,長寬比例較大,小葉柄也較長,但發現有過渡類型,應併入本變種作異名處理。
本變種的根狀莖是橫生的,假人蔘(原變種)的根狀莖以前被誤認為直生或斜生的(這是觀察上錯誤),因而將其分為兩種,實際兩者的根狀莖都是橫生的,其他形態也近似,所以作為假人蔘的變種處理比較適宜。
本變種的根狀莖變異性很大。早年,在標本較少的情況下,將竹鞭狀者定名為竹節參 Panax japonicus C. A. Mey. 將串珠狀者定名為珠子參 Panax major (Burkill) Ting(或作為變種)。但根據近年採到的大量標本看,其根狀莖除竹鞭狀和串珠狀的單生型(圖版22:7、10)以及因串珠節間短縮而成類竹鞭狀根莖外,還有典型竹鞭狀及串珠狀同生於一個植物體上的混合型(圖版23:2-3)。典型竹鞭狀根狀莖的植株不僅分佈於長江以南,位於北緯34度以北河南盧氏縣的熊耳山也有出產,且與典型串珠狀的植株同生於一地。串珠狀根狀莖植株不僅產於黃河以北,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天台山等也有發現。而典型竹鞭狀與串珠狀混合型根狀莖植株,不僅個體數相當的多,時常可以發現,且分佈地區也廣,西藏、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南、江西等都有發現,隨着今後調查工作的普遍和深入,相信必將會發現更多,決不是個別現象。不能過分強調單生型根狀莖作為分類特徵的重要性,而對其混合型不加重視。這樣在同一株植物體上就會發生:挖出其前端竹鞭狀根莖時定名為竹節參,挖出其混合型根狀莖時定名為珠子參。其他的變種如羽葉三七(變種)var.bipinnatifidus (Seem.) Li 和狹葉假人蔘(變種)var.angustifolius (Burkill) Li 的根狀莖也與本變種同樣有竹鞭狀、串珠狀及兼有竹鞭狀、串珠狀的混合型等三種類型,看來根狀莖如此的變異是本種內某些變種共有的現象。這些變種內,具不同根狀莖的植株,卻又被公認各為同一變種,並未根據根狀莖的不同類型而細分為不同的種或變種。在同一屬內對不同的種或在同一種內對不同的變種採取不同的分類標準,這是不符合自然現象的,這樣的分類方法,也將會引起更大的混亂。
竹節參和珠子參雖被認為是兩種不同的商品藥物,但竹節參商品的原植物實際上除本變種的竹鞭狀根莖外,還包含假人蔘(原變種)、狹葉假人蔘(變種)以及羽葉三七(變種)等幾個不同變種的竹鞭狀根莖。同樣,珠子參商品的原植物也不止1種,它是本變種、羽葉三七(變種)、秀麗假人蔘(變種)等幾個不同變種的串珠狀根莖的混合物。商品藥物既未按原植物不同的變種而分別出售其根狀莖,但如將其作為某一原植物的名稱,必然要引起很大的混亂。不但本變種是“珠子參”,凡有串珠狀根狀莖的變種,如秀麗假人蔘(變種)、羽葉三七(變種)等也就成為“珠子參”了。同樣,如果那樣做,不但本變種是“竹節參”,凡有竹鞭狀根狀莖的變種,如假人蔘(原變種)、狹葉假人蔘(變種)、羽葉三七(變種)等也將是“竹節參”了。因此,“珠子參”和“竹節參”既作為綜合的商品藥物名稱,就不宜再用作特定變種的植物名稱,才可避免混亂。同時,《植物名實圖考》的珠子參為桔梗科的黨蔘屬植物(Codonopsis forrestii Diels),也會與其相混淆。竹節參和珠子參的花、果、葉的形態十分相似,又有混合型的根狀莖存在,據吳徵鎰(1975)文獻,其化學成分和含量也相同,而其三萜成分組成的含量完全一致,兩者的功效又是一樣,將其合併為同一變種,正可避免使用上的混亂。 [1] 

假人蔘羽葉三七

本變種根狀莖多為串珠狀,稀為典型竹鞭狀,也有竹鞭狀及串珠狀的混合型,葉偶有托葉殘存,小葉片長圓形,二回羽狀深裂,稀一回羽狀深裂,裂片又有不整齊的小裂片和鋸齒,與其他變種容易區別。
分佈於西藏(聶拉木、亞東、錯那、米林)、雲南、四川、湖北(巴東)、陝西(太白山)及甘肅(西和)。生於森林下。海拔1900-3200米。尼泊爾、印度和緬甸也有分佈。
本變種根狀莖民間也作三七代用品,有強壯、療傷、止血之效。
假人蔘 假人蔘 [6]
本變種小葉片羽狀分裂,和其他變種差別較大,但有一回羽狀深裂與其他變種小葉片邊緣有缺刻者過渡,所以不能獨立為一種。又因偶有托葉存在,小葉片上面有時有長剛毛,故作為假人蔘的變種為宜。屏邊三七 Panax stipuleanatus H. T. Tsai & K. M. Feng 的竹鞭狀根莖、小葉片一回羽狀分裂以及花序梗的長度等特徵都和本變種相似,僅有殘存的托葉不同而已,是本變種的一個變型,沒有達到獨立為種的標準。 [1] 

假人蔘主要價值

假人蔘藥用

假人蔘 假人蔘 [6]
假人蔘是一味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材。在《滇南本草》等諸多藥用典籍中有關於假人蔘的記載 [9]  ,其根狀莖能活血去瘀、消腫鎮痛,其根能滋補強壯,補中益氣,潤肺生津。其葉能消腫解毒,治疔瘡癤腫。 [4] 
明代詩人石曉曾作《紫人蔘》:“廣寒宮門也不鎖,蟾蜍飛降紫人蔘”。據《青草藥彩色圖譜》記載假人蔘:“補中益氣,養肺生津”。其味辛、微甘,性温;歸脾、胃經。適用於脾虛勞倦、納呆泄瀉、肺癆咳嗽,自汗盜汗等症的輔助食療與康復。經現代研究土人蔘還有顯著的降血壓和呼吸興奮的作用,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 [16] 

假人蔘食用

假人蔘也可作為炒菜用食,營養價值比較高。 [9]  假人蔘的嫩梢能食用,可涼拌、炒、做湯,也可作火鍋配菜,質地細嫩,口感柔滑,營養豐富。 [18] 

假人蔘觀賞

可作花壇、假山植栽,亦可作盆栽用。 [17] 

假人蔘保護現狀

假人蔘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