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豹

(貓科雲豹屬動物)

鎖定
雲豹是食肉目貓科雲豹屬哺乳動物。背部和體側有獨特的雲朵狀花斑;皮毛基色是均一的淺藍色到灰色,並在體側有大的雲狀斑塊;兩條間斷的黑色條紋從脊柱延伸到尾基部;頸上有6條縱紋,始於耳後;四肢和腹側有大的黑色橢圓形斑塊;頭冠有斑塊,鼻吻部白色,從眼和嘴角延伸到頭側面有深色條紋。耳短而圓,耳後黑色並有淺灰色斑點;黑眼圈向後變為黑條紋穿過面頰;尾粗且多毛,最初是斑點,接近尾端時變成黑色的環。尾長接近頭體長,聽泡類似貓亞科,其內的腹端擴展區小,位於外耳道下方;枕側突向後凸出。 [35] 
雲豹在國際上分佈於尼泊爾、不丹、印度阿薩姆地區、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在中國分佈於亞熱帶和熱帶林區,北限在陝西秦嶺、河南洛陽及甘肅南部,西至西藏察隅等地,南止於海南,東至浙江及台灣。棲息於原始常綠熱帶雨林,但也見於次生林和採伐林中。捕食椰子貓、豬、雉雞類、獼猴、長臂猿、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並會襲擊雞舍。夜行,獨居。2歲性成熟,妊娠期94天,平均每胎3仔。 [35] 
人們對雲豹的大部分了解來源於圈養雲豹的研究,對其在野外的生活、生態和行為所知甚少。由於雲豹隱蔽的習性,其數量難以可靠估計,森林砍伐導致棲息地減少和製作中藥被視為減少雲豹數量的主要原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雲豹列為易危物種(VU),瀕臨滅絕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將雲豹列入附錄I,禁止其國際貿易。 [36] 
中文名
雲豹 [9] 
拉丁學名
Neofelis nebulosa
別    名
龜紋豹
荷葉豹
艾葉豹
樟豹
外文名
英文 Clouded Leopard
法文 Panthère longibande, Panthère nébuleuse
西班牙文 Pantera Longibanda, Pantera Nebulosa, Pantera del Himalaya
高棉文 Kla PorPok
泰國文 Seua lai mek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貓科
雲豹屬
雲豹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貓型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豹亞科
豹族
亞    種
3亞種 [4] 
命名者及年代
Griffith, 1821
保護級別
易危(VU)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5-6] 
同義學名
Felis nebulosa Griffith, 1821

雲豹動物學史

雲豹命名

雲豹屬名Neofelis,是由希臘語:νεο-(neo-,意為“新的”),加上拉丁語:feles(意為貓),之後組成的新字。種名nebulosa,源自拉丁語:Nebula(意為雲),用來形容它身上的花紋。1821年,博物學者愛德華·格里菲斯(Edward Griffith)根據倫敦埃克塞特交易所(ExeterExchange)動物園從我國廣東省引進的一隻雲豹,首次對該物種進行描述,並將其命名為Felis nebulosa。 [2] 
隨後布賴恩·霍頓·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於1841年將來自尼泊爾的雲豹標本命名為“Felis macrosceloides”;1862年,羅伯特·斯温霍(Robert Swinhoe)通過一張來自台灣的雲豹皮張命名了“Felis brachyura”;約翰·愛德華·格雷(Georges Cuvier)1867年將所有三個種都歸入一個種,並命名了新屬,即雲豹屬(Neofelis)。 [2]  [3]  [5] 

雲豹分類

貓科豹屬動物並不包含雲豹,而包含獅、虎、豹、美洲豹和雪豹。雲豹有它自己單獨的屬:雲豹屬”Neofelis“。該屬被認為是單型物種,下轄5個亞種。在2006年以前,雲豹只有一個物種,這一年,科學家們把只在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才有的巽他雲豹(Neofelis diardi)分離出了單獨的物種,與分佈在亞洲大陸東南部(印度東部、喜馬拉雅山腳、中南半島、中國南部到馬來半島地區)的雲豹(Neofelis nebulosa)以示區分。而這二個物種,雲豹下轄3個亞種,巽他雲豹下轄2個亞種。
雲豹通常被認為是單一物種,現在已分裂為兩個物種。根據對線粒體 DNA、微衞星和形態學的分析,Neofelis nebulosa僅限於東南亞大陸,而Neofelis diardi則發現於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2007年)。雲豹的亞種分類需要進一步分析 (Kitchener et al. 2017)。 除了指名形式外,還描述了大陸雲豹的兩個亞種:N. n. macrosceloides來自尼泊爾、印度東北部和不丹,以及可能已經滅絕的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us來自台灣。 然而,最近對野生貓科動物分類學的審查認為這兩個亞種的證據不足,並建議將雲豹保留為單一類型,直到有進一步的亞種證據為止(Kitchener 等人,2017年)。 [5] 

雲豹進化

1960年代對雲豹和豹屬物種的頭骨進行了形態學分析。結果表明,雲豹構成了豹科和貓科之間的進化聯繫。對所有貓科物種組織樣本中核DNA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貓科動物的進化輻射開始於大約14.45至838萬年前的亞洲中新世。對所有貓科動物的線粒體DNA的分析表明,在16.76至646萬年前存在輻射。根據對其核DNA的分析,估計雲豹是第一隻在9.32至447萬年前與貓科動物的共同祖先發生遺傳差異的貓科動物。來自亞洲大陸的雲豹可能在更新世期間通過被淹沒的大陸橋到達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當時種羣在全球降温和變暖期間變得孤立。對雲豹及其姊妹物種巽他雲豹 (N. diardi) 毛髮樣本的遺傳分析表明,它們在2.0-093萬年前發生了分歧。 [7]
雲豹與其它貓科動物的分類關係
核DNA 核DNA
結合線粒體和核DNA 結合線粒體和核DNA
全世界的雲豹長期被認為屬於一個物種;2006年,《Current Biology》雜誌在同一期刊載了兩篇論文,分別從分子遺傳學形態學兩個方面,論證了分佈在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的巽他雲豹(Neofelis diardi)與分佈在亞洲大陸的雲豹(Neofelis nebulosa)是不同的物種。 [15]  [16]  分子遺傳學方面,大陸雲豹和巽他雲豹在線粒體DNA核DNA、微衞星位點和染色體方面的差異,和豹屬(虎、獅、美洲豹、金錢豹、雪豹)五個種間的差異相當。 [15]  形態學方面,大陸雲豹和巽他雲豹顯著可分:大陸雲豹的雲紋都很大,呈長方形,每個雲紋都從脊背延伸到腹側,縱貫整個身體側面;尤其在每側肩膀,僅有一個大方斑;而且每個雲紋中都很空曠,沒有雜點;巽他雲豹的雲紋僅有大陸雲豹的約1/3大小,從脊背到腹側往往分佈着2-3排雲紋;尤其在每側肩膀,斑塊很碎;而且每個斑塊中還有一些黑色的斑點;巽他雲豹的個子也比大陸雲豹更大。 [16]  2022年的全基因組分析顯示,大陸雲豹和巽他雲豹的分化時間大約在510萬年前(95%置信區間:380-650萬年前),與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海平面劇烈升降的時期相吻;合 [18]  它們的共同祖先可能在此之前通過現已被淹沒的巽他古陸到達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之後隨着海平面上漲而彼此隔絕。

雲豹形態特徵

雲豹體態

雲豹頭體長70-108釐米;尾長55-91.5釐米;後足長20-22.5釐米;耳長4.5-6釐米;顱全長15-20釐米;體重16-32千克。 [19]  雲豹的身體結構為適應樹棲生活而高度特化。 [17]  它們四肢粗短,使得重心降低;腳掌寬大,能幫助它們在樹間跳躍時牢牢地抓住樹枝;又長又粗的尾巴幾乎與身體一樣長,則是它們在攀爬時重要的平衡工具。 [7]  後腳踝關節非常柔韌,可旋轉180度;因此雲豹可以用後腳緊緊抱住樹幹,頭朝下下樹(除它們外,只有亞洲的雲貓和南美的長尾虎貓也有這項絕技,其餘貓只能倒退着下樹),也可以倒掛在樹上靜候獵物從下方經過然後飛撲上去。 [17] 

雲豹五官

雲豹耳短而圓;聽泡的形狀類似貓亞科,其腹端擴展區(ventralmost expansion)小於10毫米且位於外耳道下方(在豹屬中,該區域位於外耳道斜後方且大於10毫米);枕側突向後凸出;鼻孔相對較窄(顱基長的16%);顴骨寬小於130毫米;齒列長度小於60毫米;吻突是豹亞科中最短的,無論是絕對長度(小於58毫米)還是相對長度(小於顱基長的36%)。 [19]  瞳孔收縮時呈紡錘形。 [7] 

雲豹顱骨

雲豹的顱骨及牙齒的一系列特徵,顯示出其和劍齒虎亞科趨同進化 [20]  。雲豹的牙齒與眾不同,上犬齒長達4.5釐米,按與頭骨的比例,雲豹的上犬齒在貓科動物中排名第一;而且其後緣鋒利,形狀狹長,長度可達基部寬度的3倍 [20]  [21]  。與史前已滅絕的劍齒虎相似,因此雲豹又有“小劍齒虎”之稱 [20]  [17]  [1]  。但與劍齒虎不同的是,雲豹的下犬齒也比較長 [21]  。它們的上前臼齒經常只有2枚(其它貓科多為3枚) [7]  ;下頜的犬齒與前臼齒之間的間隙較大,以便在咬合時容納上下交錯的巨大犬齒。 [21]  [1]  齒式:3.1.2-3.1/3.1.2.1=28-30 [7] 
雲豹的顱骨極其狹長,眼眶間距也因此而非常狹窄;成年雲豹頭骨全長一般在16-19釐米之間,部分較大個體可長達20釐米 [1]  [21]  。其面顱為了容納粗長的上犬齒而發生次生性後傾,使它的額骨趨於低平。 [1]  此外,雲豹下頜骨和顱骨顴弓關節窩的結構,使雲豹的雙頜能張開到近乎直角的85度(大多數的貓科只能張開65-70度),張嘴的幅度與劍齒虎相當;這樣也是為了給上犬齒騰出足夠的向下戳刺的空間。 [1]  [20] 
雲豹在後枕骨區域,也有一些特徵,使頸部肌肉的附着面更大,並使得頭、頸間肌肉的牽動更加有力;而頸部肌肉,則與咬殺獵物有着密切的關係。 [1]  根據頭骨結構計算,雲豹犬齒可施加的咬合力約334牛,裂齒可施加的咬合力約544牛;按與體重的比例來算,雲豹裂齒的相對咬合力在貓科中位列第三,僅次於南美草原貓和沙貓 [22] 

雲豹毛色

雲豹的背部和體側有獨特的雲朵狀花斑,皮毛基色是均一的淺黃色到灰色;兩條間斷的黑色條紋從脊柱延伸到尾基部;頸上有6條縱紋,始於耳後;四肢和腹側有大的黑色橢圓形斑塊;頭頂有斑塊,吻部白色,從眼和嘴角延到頭側面有深色條紋,耳後黑色有淺灰色斑點;黑眼圈向後變為黑條紋穿過面頰;尾粗且多毛,最初是斑點,接近尾端時變成黑色的環。 [7] 

雲豹近種區別

雲豹
遠東豹
美洲豹
雲豹頭體長70-108釐米;尾長55-91.5釐米;後足長20-22.5釐米;耳長4.5-6釐米;顱全長15-20釐米;體重16-32千克。 [19] 
體長0.8-1.4米,尾長1米左右,體重為25-48千克。
體重35-150千克,體長110-180釐米,尾長0.5-0.75米,肩高0.7米。
雲豹的背部和體側有獨特的雲朵狀花斑,皮毛基色是均一的淺黃色到灰色;兩條間斷的黑色條紋從脊柱延伸到尾基部;頸上有6條縱紋,始於耳後尾粗且多毛,最初是斑點,接近尾端時變成黑色的環。 [7] 
身體的毛色鮮豔,體背為杏黃色,頸下、胸、腹和四肢內側為白色,耳背黑色,有一塊顯著的白斑,尾尖黑色,全身都佈滿了黑色的斑點,頭部的斑點小而密,背部的斑點密而較大。
身上的花紋美麗,黑色圓形環圈較大,而且圓環中一般都有一個或數個黑色的斑點,它的圓環又與豹的較小而環內中空的環紋顯著不同,細看時不難分辨。
雲豹 雲豹
遠東豹 遠東豹
美洲豹 美洲豹

雲豹棲息環境

雲豹高度依賴降水充足的鬱閉森林。 [23]  主要棲息於亞熱帶和熱帶山地及丘陵的原始常綠林,但也見於次生林和擇伐林中,以及紅樹林沼澤、落葉林、乾旱林地和林草交錯的生境, [17]  [5]  甚至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3498米的高山森林也有記錄。 [29]  泰國的無線電跟蹤研究表明,該物種更喜歡森林而不是更開闊的棲息地;來自馬來半島的一些證據表明,它們也能在毗鄰天然林的農業區和種植園出沒。 [1]  [5]  [7]  [17] 

雲豹生活習性

雲豹領地

對雲豹家域面積的估計受制於其極低的捕獲率和亞洲森林艱苦的追蹤條件,截止至2022年僅有7只雲豹的短期追蹤數據。 [17]  1988年一隻年輕雄性被捕於尼泊爾奇特旺國家公園(Chitwan National Park)附近,但帶上無線電線圈後僅被追蹤了兩週;1999年5月和7月,一隻雌性和一隻雄性在泰國的考亞國家公園(Khao Yai National Park)先後被帶上無線電線圈,但分別僅被追蹤了4個月和2個月,並且這兩隻雲豹還都有殘疾;但有限的座標點顯示雌性雲豹的活動範圍至少有33.3平方公里,雄性更是達36.7平方公里。 [24]  2000-2003年間,又有2雄2雌健康的雲豹在泰國的Phu Khieo Wildlife Sanctuary被帶上了無線電項圈;它們分別被追蹤了7-17個月,顯示其家域面積(95%最小凸多邊形計算法)從22.9平方公里(年輕雌性)到45.1平方公里(成年雄性),並且其家域內約84%都是鬱閉森林。 [28]  [24] 

雲豹行為

雲豹是高度樹棲性的物種,經常在樹木上休息和狩獵,但是它們在地面上的活動時間要比樹上的時間更長 [17]  。善攀爬,能利用粗長的尾巴保持身體的平衡;通常白天在樹上睡眠,晨昏和夜晚活動。 [1]  常伏於樹枝上守候獵物,待小型動物臨近時,能從樹上躍下捕食;可以頭向下地爬下樹幹,也能像樹懶那樣用四肢倒掛在水平的樹枝上爬行,甚至能用後腳倒掛枝頭。 [24]  擅長游泳,可成對捕獵。 [1]  [7] 
雲豹的標記行為也與眾不同。由於頰腺極其發達,而且位置特殊,因此雲豹在用臉頰蹭樹枝做氣味標記時,不會像其它貓科那樣閉嘴眯眼蹭臉,而是必須做出齜牙咧嘴的表情;在蹭完臉後,還會緊接着在地面的植被上翻滾,留下更多的氣味。 [24]  [25]  此外雲豹還經常用長尾卷一下途經的樹幹,也是其特有的氣味標記行為。 [25]  [26] 

雲豹叫聲

雲豹的聲音是典型的貓科的聲音,其中包括低吼、咪叫和嘶嘶聲等,不發出呼嚕聲;當雲豹與其他個體進行友好的交流時會發出低強度的噴鼻子聲,與馬的噴鼻聲類似。雲豹也會發出遠距離傳播的呼嘯聲,也許是用於吸引異性或者警告其他貓科動物遠離其領地。 [1] 

雲豹食性

雲豹是肉食性動物,主要捕食中小型有蹄類靈長類長臂猿類、葉猴類、獼猴類和懶猴類都可捕食)、齧齒類和鳥類(主要是雉類)等;在野生雲豹的糞便中還發現過魚類,由此認為它們會游泳和捕魚。 [17]  泰國的無線電追蹤研究顯示,有的雲豹會在夜間走出森林,潛入林間草地,偷襲在那裏集羣睡覺的赤麂豚鹿 [28]  在老撾北部的研究顯示,那裏的雲豹最主要的三種獵物是野豬豬獾鬣羚,此外也捕食大量的鼠類以及帚尾豪豬 [27]  它們也會捕殺家畜,包括小牛、豬、山羊和家禽;其它有記錄的獵物種類包括大眼斑雉豚尾猴懶猴銀葉猴小鼷鹿須野豬、馬來穿山甲、條紋松鼠熊狸和果子狸等。 [1]  [11]  [27]  [28] 
雲豹的捕食方式與眾不同;被虎豹捕殺的獵物,會在喉部留下兩個犬齒按壓的圓形洞口;而被雲豹捕殺的獵物,傷口出現在頭部背面甚至後頸。比如一隻被雲豹捕殺的成年雄性豚鹿,其肩上沿着脊椎就有一道3釐米深的致命傷口;在馬來西亞還有人目擊雲豹通過啃咬頭頸後部來捕食豬和鹿。 [17]  [28]  甚至在動物園中同類相殘時,雲豹也是通過啃咬後腦來殺死對方。 [20]  推測它們的與劍齒虎的一系列趨同進化,可能正是對這種捕獵方式的適應。 [20]  [24] 

雲豹分佈範圍

雲豹世界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和泰國。
疑似存在:越南。 [5] 

雲豹中國

在中國,歷史上廣佈於秦嶺以南各地 [19]  。1950-2009年,有記錄的省份包括四川省、重慶市、福建省、廣東省、湖南省、浙江省、貴州省,陝西省、台灣省、江西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區、安徽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北省、甘肅省、雲南省 [23] 
但到了2010-2020年,我國仍確定有雲豹分佈的地區鋭減至僅僅4個縣,即西藏林芝市墨脱縣、雲南西雙版納勐臘縣、雲南怒江州貢山縣、雲南德宏州盈江縣;涉及五個自然保護區,即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雲南西雙版納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 [23] 
雲豹分佈圖 雲豹分佈圖 [5]

雲豹繁殖方式

雌雲豹多在冬春發情,性週期20-26天,孕期85-93天,於春夏產仔,每胎可以產下2-4只幼豹,多為2只,初生仔體重140-170克。與許多其它的貓科動物相同,幼豹出生時眼睛沒有張開,完全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幼豹出生時的色斑完全是深色的,而不是隻有深色的外環。幼豹約在出生12天左右張開眼睛,在五週內會變得很活躍,哺乳期2個月左右,大約到10個月大時開始獨自生活。雲豹約在一歲半時發展到性成熟,雌雲豹每年可以懷胎一次。圈養的雲豹約可以活到17歲,野外的雲豹約可以活11歲。 [1] 

雲豹亞種分化

傳統分類認為雲豹可分為3個亞種(如下表),但分子遺傳學研究卻顯示各地雲豹的遺傳差異沒達到亞種的水平,建議雲豹不分亞種。 [15] 
雲豹(3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雲豹台灣亞種(台灣雲豹
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us
Swinhoe,1862
2
雲豹尼泊爾亞種
Neofelis nebulosa macrosceloides
Hodgson,1853
3
Neofelis nebulosa nebulosa
Griffith,1821
  • 指名亞種:皮毛色彩最鮮豔,斑紋很長,分佈於中國和中南半島
  • 台灣亞種:尾巴相對短小,只分佈於台灣,已滅絕;
  • 尼泊爾亞種:體色較深較暗,斑紋大,分佈於喜馬拉雅山南麓。 [4] 

雲豹保護現狀

雲豹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ver3.1——易危(VU)。 [5]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6] 

雲豹種羣現狀

世界
各地的自動相機調查估算的雲豹密度從0.3只/100平方千米(不丹南部)到4.7只/100平方千米(印度瑪納斯國家公園 Manas National Park)和5.14只/100平方千米(印度丹帕虎保護區Dampa Tiger Reserve)之間。 [5]  [17] 
截止至2022年,尚無對於全球雲豹的可靠種羣數量估計。IUCN根據各地已有的雲豹種羣密度估計值,假設全球雲豹的平均種羣密度為1只/100平方千米,並根據全球優質棲息地面積的最大(MacDonald等,2019,未考慮盜獵和棲息地喪失等複雜因素)和最小估計值(Petersen等,2020,考慮了盜獵和棲息地破壞的額外影響),估算出全球雲豹的成年個體數量為3700-5580只。 [5] 
據估計,全球優質棲息地中的雲豹種羣數量,在2000-2018年間,減少了約34% [5]  。其中中國、越南、孟加拉、柬埔寨、老撾和緬甸的種羣,在1999年時曾涵蓋了約60%的全球雲豹種羣;但在1999-2020年的21年間,至少減少了45%;其中越南在2003年之後再也沒有云豹的可靠記錄,該物種在越南可能已經滅絕;柬埔寨的雲豹已退縮至東北和西南的兩片僅存的連續原始林區,老撾的雲豹也僅存於北部的喀斯特森林地區 [5]  。此外,馬來半島的雲豹種羣在1999-2020年間減少了約20%,並且剩餘種羣都殘存於破碎化嚴重的生境中,處境堪憂;泰國、尼泊爾、印度和不丹的種羣則減少了約10%。 [5] 
中國
雲豹在中國的處境已極度危急。 [8]  2023年初,僅有西藏和雲南毗鄰國境的四個縣還有云豹分佈 [24]  。在我國20世紀中期以來有云豹分佈記錄的17個省區中, 有12個自2000年後再無確鑿記錄 [23]  。其中廣西和廣東西部的記錄最少,20世紀60年代後每年僅有少於10張的雲豹毛皮收購記錄;海南的最後一筆雲豹記錄是1978年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從東方市購入的標本;四川西部、陝西、甘肅的雲豹也幾十年未有記錄;四川東南、貴州、長江中下游山地和福建、粵東北山地的雲豹種羣存續時間相對較長,其中福建、浙江、江西和安徽在1990年後仍有較多雲豹記錄 [23]  。安徽最後的雲豹記錄是2006年歙縣的一隻救助個體,後一直生活在皖南國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四川最後的雲豹記錄來自2007年的宜賓市長寧縣;湖南最後的雲豹記錄來自2008年的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3] 

雲豹致危因素

  1. 雲豹需要連續成片的、鬱閉的、未受破壞的、保留有較多大樹的老齡林;對天然林的砍伐和人工林的擴張使得雲豹的適宜棲息地鋭減,森林的片斷化使其種羣支離破碎,也增加了雲豹接觸傳染病的風險和遭遇自然災害的概率; [24] 
  2. 盜獵也是其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比如20世紀80年代在一些大城市的裘皮商店中雲豹皮常可見到;近年林中氾濫的鋼絲獵套也對雲豹及其獵物持續造成無差別的傷害; [5] 
  3. 林區狩獵極為普遍,雲豹賴以生存的食物相應減少,同樣影響雲豹種羣的增長;
  4. 農業用地的擴張使雲豹棲息地減少,進一步導致雲豹襲擊農地上家禽家畜的頻率上升,村民為了防範而使用毒藥殺死了包括雲豹在內的捕食者;
  5. 非法的國際貿易和走私,黑市交易,寵物需求;宗教儀式上雲豹皮的使用;前台灣原住民獵殺雲豹作為部落英雄的象徵;部分亞洲國家的男人認為擁有一張雲豹皮是身份的象徵;醫學上的應用以及高檔餐館的消費等因素都導致了雲豹種羣數量的下降;
  6. 雖然有禁止捕獵雲豹的措施,但仍不能減少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尼泊爾、泰國等地對於雲豹的市場需求。 [5] 

雲豹保護措施

全世界大部分有云豹活動的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法律保護措施。在孟加拉國、文萊、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中國台灣、泰國和越南,雲豹的狩獵是嚴格禁止的,在老撾其狩獵受到監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雲豹列為易危物種,雲豹也被列入美國瀕危物種法案,該法案禁止在美國有任何關於此物種的貿易。在尼泊爾、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建立了國家公園用以維持雲豹的種羣數量。 [5] 
中國建立了有少量雲豹生活其中的自然保護區: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江西宜黃華南虎自然保護區等。在廣西有有云豹的保護區:九萬山水源林保護區布柳河水源林保護區滑水沖水源林保護區銀殿山水源林保護區下雷水源林保護區貓盟CFCA也在中國多個地區開展針對雲豹的調查。 [5]  [23] 

雲豹圈養繁育

雲豹動物園圈養

根據動物園譜系,2018年底,全球共有132家動物園飼養着397只雲豹。 [30]  其中飼養和繁殖雲豹最多的機構包括:英國的霍雷茲野生動物園(Howletts Wild Animal Park)、美國的史密森尼保護生物學研究所(Smithsonian Conservation Biology Institute)、納什維爾動物園(Nashville Zoo)和塔科馬動物園(Point Defiance Zoo),以及泰國的綠山野生動物園(Khao Kheow Open Zoo)。2023年,中國僅有重慶動物園和台北木柵動物園共飼養着3只雲豹,其中重慶動物園的2只雌性雲豹來自四川,台北動物園的1只雲豹來自德國伍珀塔爾動物園 [30] 

雲豹人工繁育

雲豹人工繁育的最大難題是,圈養狀況下,對成年雌雄個體合籠時,極易發生家暴事件,雌性經常被雄性殺死。 [32-33]  [17]  後來發現,與其它貓科相比,雲豹更依賴高度帶來的安全感;當把棲架的高度升高到5米以上後,雲豹的壓力水平顯著下降,家暴概率也降低了;並且棲架越高,雲豹的繁殖成功率也越高。 [32]  為此,後來動物園多采用娃娃親的飼養方式:從小就將沒有親緣關係的雌雄雲豹一起飼養,終身不換伴侶;這樣的雲豹長大後就沒有家暴問題;或者用成年雌性雲豹和未成年雄性雲豹配對,也能減少家暴的發生。 [32]  但這樣的壞處是無法調換血緣。
1992年,美國的史密森尼保護生物學研究所和納什維爾動物園通過微創手術完成了第一例雲豹人工授精,成功誕下兩隻幼崽。 [31]  但此後整整23年,相同的操作再沒成功過;直到2015年史密森尼和泰國的綠山野生動物園合作,更改了藥量和注射精子量,再次成功誕下兩隻幼崽。 [34]  2017年,史密斯尼將冷凍一週的精子運至納什維爾動物園,採用2015年的規程對一隻雌性進行人工授精,成功誕下一隻幼崽。 [33]  。至此,理論上世界各地的圈養雲豹都可藉此技術實現血緣交流,減緩近交衰退。

雲豹籠舍要求

雲豹作為樹棲性最高的貓科動物之一,其籠舍的規格與其它貓科動物都不一樣;高度、棲架複雜度和隱私性,是雲豹籠舍的三大關鍵要素。 [32]  雲豹的展區應儘可能地高;美國動物園與水族館聯合會(AZA)建議的展區高度是3-3.6米;每對雲豹的展區面積至少要40平方米,並且要給雲豹提供躲避空間。 [32]  另一個關鍵點是,要有大量的高低棲架供雲豹攀爬;因為雲豹只有在高於遊客頭頂的位置活動時,才有安全感。 [33]  此外温度低於10℃時,需要加温設備 [32] 
每隻雲豹需要能隨時出入內舍與展區。每隻雲豹的內舍大小至少應1.8*1.8*2.4(高)米;每隻雲豹在內舍還應有一個巢箱,巢箱必須架在離地1.2米的地方,並且不要很大,能正好容納雲豹全身就行。 [32] 

雲豹相關文化

雲豹雲豹日

每年的8月4日,是國際雲豹日,(英文名:International Clouded Leopard Day;簡稱:ICLD)。這是由英國肯特郡的霍雷茲野生動物園(Howletts Wild Animal Park)於2018年設立。這一天由勞倫·阿莫斯(Lauren Amos)和丹·肯普(Dan Kemp)(霍雷茲野生動物園的食肉動物飼養員,每天與雲豹打交道)帶頭。國際雲豹日的重要意義是旨在提高人們對獨特而美麗的雲豹的認識。通過與動物園、慈善機構、企業、個人等合作,致力於保護東南亞圈養和野生的雲豹種羣。 [10] 

雲豹布農族傳説

布農族(台灣原住民的一族)古老的傳説中講到,台灣黑熊和雲豹皮毛的顏色本來都很難看,它們常常為了那件事互相嘆氣訴苦。有一天,黑熊和雲豹特地聚在一起,希望能商量出變漂亮的辦法。最後黑熊提議,彼此幫對方用顏料化妝。雲豹要求先化妝,老實的黑熊很用心地替雲豹塗上美麗的顏色和花紋,從此雲豹便擁有一身漂亮的皮毛,輪到雲豹替黑熊化妝,雲豹怕黑熊比自己漂亮,便起了壞心,決定把黑熊弄得比原來更醜。雲豹叫黑熊閉上眼睛,然後隨地抓把黑色的爛泥,上上下下的在黑熊身上亂塗,然後逃走,等黑熊發覺,除了胸前一塊V字形的皮毛外,全身都被塗黑了,黑熊非常憤怒,朝着雲豹逃走的方向追去。雲豹不管怎麼跑都躲不開,只好答應每次打獵後一定留一半獵物給黑熊,但它們皮毛的顏色卻保留了下來。 [12] 

雲豹魯凱族圖騰

雲豹被台灣原住民魯凱族視為神犬,他們還認為由於雲豹引路,族人才找到居住的樂土——古茶布安。他們立起石柱,自稱為雲豹的民族。 [13] 
參考資料
  • 1.    陳羣.雲豹——體型最小的“大貓”,《生命世界》,2010,(01),p 28-29
  • 2.    E.Griffith.The Chinese, or tortoiseshell Tiger. Felis nebulosa". General and particular descriptions of the vertebrated animals arranged comfortably to the modern discoveries and improvements in zoology.London:Baldwin,1821年:37頁
  • 3.    J. E.Gray Notes on the skulls of cats (Felidae) (PDF)[J].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1867,35: 258-277.
  • 4.    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 1821)  .ITIS[引用日期2022-08-23]
  • 5.    Clouded Leopard Neofelis nebulosa  .The IUCN Red List.2022-01-01[引用日期2022-08-23]
  • 6.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1年第3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8-23]
  • 7.    雲豹 Neofelis nebulosa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引用日期2022-08-23]
  • 8.    中國哪裏還有云豹?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澎湃新聞.2021-08-30[引用日期2022-08-24]
  • 9.    台灣雲豹消失近40年後又有人發現,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再現身?  .騰訊新聞[引用日期2022-08-24]
  • 10.    International Clouded Leopard Day History, Significance and Theme of 2022  .news9live[引用日期2022-08-24]
  • 11.    叢林隱士——雲豹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8-24]
  • 12.    傳説中的台灣雲豹  .參考網[引用日期2022-08-24]
  • 13.    台灣雲豹:是台灣的特有物種(又名烏雲豹)  .勵志網[引用日期2022-08-24]
  • 14.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CITES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官網)[引用日期2022-08-24]
  • 15.    Buckley-Beason, V. A., Johnson, W. E., Nash, W. G., Stanyon, R., Menninger, J. C., Driscoll, C. A., Howard, J., Bush, M., Page, J. E., Roelke, M. E., Stone, G., Martelli, P. P., Wen, C., Ling, L., Duraisingam, R. K., Lam, P. V. and O'Brien, S. J. (2006). Molecular Evidence for Species-Level Distinctions in Clouded Leopards. Current Biology 16(23): 2371-2376
  • 16.    Kitchener, A. C., Beaumont, M. A. and Richardson, D. (2006). 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the Clouded Leopard, Neofelis nebulosa, Reveals Two Species. Current Biology 16(23): 2377-2383
  • 17.    盧克·亨特(著),普瑞西拉·巴雷特(繪),貓盟(譯).世界野生貓科動物.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
  • 18.    Bursell, M. G., Dikow, R. B., Figueiro´, H. V., Dudchenko, O., Flanagan, J. P., Aiden, E. L., Goossens, B., Nathan, S. K. S. S., Johnson, W. E., Koepfli, K.-P. and Frandsen, P. B. (2022). Whole genome analysis of clouded leopard species reveals an ancient divergence and distinct demographic histories. iScience 25: 105647
  • 19.    Andrew T. Smith,解炎.中國獸類野外手冊.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 20.    Christiansen, P. (2006). Sabertooth characters in the clouded leopard (Neofelis nebulosa Griffiths 1821). Journal of Morphology 267: 1186-1198
  • 21.    高耀亭等.中國獸類志·獸綱·第八卷:食肉目.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 22.    Christiansen, P. and Wroe, S. (2007). Bite force an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to feeding ecology in Carnivores. Ecology 88(2): 347-358
  • 23.    馬子馭, 何再新, 王一晴, 宋大昭, 夏凡, 崔士明, 蘇紅信, 鄧建林, 李平, 李晟 (2022). 中國雲豹種羣分佈現狀與關鍵棲息地信息更新. 生物多樣性 30(9): 1-15
  • 24.    呂植主編.中國大貓.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22
  • 25.    Allen, M. L., Wittmer, H. U., Setiawan, E., Jaffe, S. and Marshall, A. J. (2016). Scent marking in Sunda clouded leopards (Neofelis diardi): novel observations close a key gap in understanding felid communication behaviours. Scientific Reports 6: 35433
  • 26.    Stanton, L. A., Sullivan, M. S. and Fazio, J. M. (2015). A standardized ethogram for the felidae: A tool for behavioral researchers.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173: 3-16
  • 27.    Rasphone, A., Bousa, A., Vongkhamheng, C., Kamler, J. F., Johnson, A. and Macdonald, D. W. (2022). Diet and prey selection of clouded leopards and tigers in Laos. Ecology and Evolution 12: e9067
  • 28.    Lon I. Grassman, J., Tewes, M. E., Silvy, N. J. and Kreetiyutanont, K. (2005). Ecology of three sympatric felids in a mixed evergreen forest in north-central Thailand. Journal of mammalogy 86(1): 29-38
  • 29.    Can, Ö. E., Yadav, B. P., Johnson, P. J., Ross, J., D'Cruze, N. and Macdonald, D. W. (2020).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and activity of clouded leopards, common leopards and leopard cats in the Himalayas.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9: 839-851
  • 30.    International studbooks. (2020). International Studbooks for Rare Species of Wild Animals in Captivity. International Zoo Yearbook 54: 393-423
  • 31.    Howard, J., Byers, A. P., Brown, J. L., Barrett, S. J., Evans, M. Z., Schwartz, R. J. and Wildt, D. E. (1996). Successful ovulation induction and laparoscopic intrauterin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in the clouded leopard (Neofelis nebulosa). Zoo Biology 15: 55-69
  • 32.    AZA (2000). Clouded leopard (Neofelis nebulosa) husbandry guidelines
  • 33.    最迷人的貓,卻有最恐怖的蹭臉殺……  .風聞.2020-04-30[引用日期2023-01-07]
  • 34.    Clouded Leopards Born in Thailand Via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 Smithsonian's National Zoo  .Smithsonian National Zoo.2015-06-15[引用日期2023-01-07]
  • 35.    雲豹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7-01]
  • 36.    王經勝編著,科普知識博覽 動植物百科 野豹 中國青少年最喜愛的科普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10,第68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