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炎

(韓宋朱元璋部將領)

鎖定
孫炎(1323—1362),字伯融,應天府句容(今屬江蘇)人,龍鳳二年(1356年)朱元璋聞孫炎名,召見對談,孫炎力陳胡運將終,勸朱元璋招攬賢士,以成大業,深得賞識,歷任江南行中書省池州府同知、華陽府知府,擢分省都事龍鳳五年(1359年)為處州總制,為朱元璋召致劉基章溢葉琛等人才。 [5]  龍鳳八年(1362年),處州苗軍作亂,被擒不屈而死。 [13]  追贈丹陽縣男爵、奉直大夫飛騎尉 [3]  [20] 祔祭功臣廟 [14]  弘光中,諡忠愍。 [1]  [12]  [17] 
伯融
諡    號
忠愍 [17]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應天府句容
出生日期
1323年
逝世日期
1362年
主要成就
為明太祖朱元璋召致劉基、章溢、葉琛等人才
主要作品
左司集 [18] 
本    名
孫炎

孫炎人物生平

孫炎(1323—1362),字伯融,應天府句容(今屬江蘇)人。身長六尺餘,面黑如鐵,一足偏跛,善於雄辯,口若懸河,人人莫不畏其口,且擅長詩歌。元末,丁復夏煜以詩聞名,孫炎遊於此二人,日夜切磋,益得其旨趣,下筆如快掃,百紙可立盡,辭彩爛然,驚動江東,雅好飲酒,常與夏煜對飲,賦詩各務出奇相勝,每得一雋語,槌案大呼,譁聲撼四鄰,所結交的皆是當時豪俊。出遊四方,以氣自負,常輕視章句之學,在儒眾中常自許曰:“孫炎豈齷齷輩伍耶?”然終無容之者,竟困而歸。 [3]  [5] 
龍鳳二年(1356年)三月,韓宋行樞密院同僉朱元璋集慶路(今江蘇南京),聞孫炎名,召見對談,孫炎力陳胡運將終,勸朱元璋招攬賢士,以成大業,深得賞識,遂任江南行中書省 [3]  [15]  [4] 
龍鳳四年(1358年),從徵浙東,以功歷官池州府同知、華陽府知府 [3]  [5] 
龍鳳五年(1359年)十一月,擢分省都事。十二月,克處州韓宋升朱元璋為丞相同僉,朱元璋擇鎮安之者,皆認為處州在山澤之間,盜賊憑之聚集,非孫炎莫可治 [9]  ,朱元璋亦認為孫炎入省才月餘,遂命為處州總制 [11]  ,凡錢穀兵馬之事悉委之,許其便宜行事,不取中報,省符未簽署者聽任闢任。孫炎匹馬入城,當時城外七里就是賊營,老酋黠蠻們狼嗥虎踞着,不奉官府之約,孫炎坐在官廳,讓城中民正坐於階,下諭曰:“元之不為天佑,人共知之,今四海裂為七八,皆無以生民為心者,得天下者必吾主上也。爾民未知朝廷德意,握兵戲溝中,主上不忍加兵,命我面諭爾民,將以安汝,非厲汝也,爾民尊化,有後福;不然自取齏粉,無為也。”語氣慷慨激昂,又令章存道守上游,擊退來侵的陳友定 [7-8]  炎又遍檄諸屬縣,數月之間投兵來降者相繼於門,孫炎選拔其中的驍勇者練為兵,時時肄習之,提拔其服眾者為長,有寇則率以禽寇,事罷則散歸為農。 [5]  [10] 
龍泉葉子奇上孫炎書曰:“愚聞正天下之統者,必新天下之化;興天下之治者,必革天下之弊。設使弊不革則治無由而興,化不新則統亦無從而正矣。洪惟聖之重興,實由天厭於德,命茲宅中於華夏,宜當修德以應天。切謂復聖宋之治,其綱條之大者有八:正彝倫以清化原,簡英賢以熙庶績,隆廉恥以革貪風,紀孝行以敦禮本,汰冗官以一其權,正刑賞以齊其柄,通錢幣以權輕重,驗產力以均賦役。凡此八者,當革戎夷之弊風,一復我家之舊制,則統不期正而自正,治不期興而自興。太祖、太宗禮樂刑政之綱,華夏文明之教,將復見於今日矣。”又上孫炎論賦額書曰:“伏遇丞相以雄傑之才,紹開中興之業;總制先生以通議之器,特受丞相之知。聖朝肇造區夏,務存寬仁,立法之初,尤宜致謹。方今征討之秋,非謂軍國之需,全不科取於民,但當一掃危邦之陋風,以出興王之令典,則蒼生幸甚。” [11] 
當時朱元璋急需人才,但是戰爭勝負未分,局勢不明,人才都藏身於山谷中,不肯出來,孫炎鈎致一二人問“有材者為誰?今皆安在?”錄其姓名為書,遣使者招之,而劉基章溢葉琛,尤為處士所推,劉基最有名,自以仕元,恥為它人用,使者再往返,劉基以一寶劍奉孫炎,孫炎作詩以為劍當獻之於天子,我是人臣不敢私用,封還之,為書數千言,開陳天命以諭劉基,劉基無以答,逡巡就見孫炎,置酒與其飲論古今成敗,如傾河決峽,略無凝滯,劉基乃深歎服曰:“基始自以為勝公,觀公論議如此,基何敢望也?” [5]  龍鳳六年(1360年)三月一日,劉基章溢葉琛建康入見朱元璋。 [16] 
龍鳳八年(1362年)二月十一日,處州苗軍元帥李佑之、賀仁得等聞蔣英等已殺胡大海,亦作亂,殺院判耿再成,執都事孫炎及知府王道同、元帥朱文剛,幽禁於空室,脅迫其降,孫炎不屈。賊帥賀仁德以烤雁斗酒饋孫炎,孫炎不受,大罵曰:“今日乃為鼠輩所困,然我死,死為主;爾反覆,賊死狗。”且不食,守卒怒,拔刀罵孫炎且讓孫炎脱衣,孫炎曰:“此紫綺裘,乃主賜我者,吾當服以死。”賊遂害之,享年四十歲,葬金陵南門外聚寶山之陽,龍鳳十年(1364年),追贈徵事郎。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丹陽縣男爵,奉直大夫飛騎尉 [20]  ,塑像於耿再成祠,祔祭雞籠山功臣廟 [6]  [12-14]  弘光初,諡忠愍 [2]  [17] 
伯融先生遺像 伯融先生遺像 [2]

孫炎家庭親屬

祖父孫文嗣,父孫顯卿,母洪氏。 [5]  妻王氏,繼妻平氏,子孫毅 [6] 

孫炎著述

《左司集》四卷。 [18] 

孫炎部分詩選

寶劍歌
寶劍光耿耿,佩之可以當一龍。
只是陰山太古雪,為誰結此青芙蓉。
明珠為寶錦為帶,三尺枯蛟出冰海。
自從虎革裹干戈,飛入芒碭育光彩。
青田劉郎漢諸孫,傳家惟有此物存。
匣中千年睡不醒,白帝血染桃花痕。
山童神全眼如日,時見蜿蜒走虛室。
我逢龍精不敢彈,正氣直貫青天寒。
還君持之獻明主,若歲大旱為霖雨。 [19] 
題好溪圖送憲使黃繼先
君乘馬,望君來栝蒼下。
君乘舟,望君來好溪頭。
好溪水生玳瑁魚,
好溪水生明月珠,
好溪水生青珊瑚。
使君來此月再樞,惟飲此水無一需。
使君之清水不如,臨別贈君青絲轡。
隨君馬頭行萬里,相思之心有如水。 [19] 
龍灣城
龍灣城,壯如鐵。
城下是長江,城頭有明月。
月色照人心不移,江水長流無盡時。 [19] 
迎日詞
鳳炙兮麟脯,瑤席兮桂俎。
樂萬舞兮如雲,吹笙竽兮龍二女。
幹孑孑,載以輿。六蒼虹,歷天衢。
雲霈霈兮夜未艾,執長轡兮久相待。 [19] 
奉使還途中聞東征捷音
南來萬馬淨邊塵,銜璧歸朝盡大臣。
城上玉繩浮婺女,帳前銀甲擁天人。
出師已略扶桑國,奉使須通析木津。
遂有江黃慕中夏,可無書檄諭全閩。 [19] 
贈黃鍊師
留侯弟子有初平,九歲從師住玉京。
天與數書皆鳥跡,家傳一劍是龍精。
瑤池桃子無消息,海水桑田又淺清。
我為紫芝歌一曲,夜深相答洞簫聲。 [19] 
宛轉詞
流黃機,響春閨,織成幼時華彩衣。
玉為容,水為瞳,二十嫁與梁家鴻。
妾鼓瑟,郎鼓琴,海枯石爛同一心。
雲母屏,夜向冥,郎是明月妾是星。
鞭珊瑚,障流蘇,郎騎高馬妾坐車。
女蘿枝,延兔絲,綿纏到老郎自知。
徑寸珠,水中居,團圓到老妾不如。 [19] 
題縉雲少微山次周伯温韻
少微方丈擬王宮,詩版流光射碧空。
處士大星能比月,詞臣異代亦同風。
壇邊樹老為龍去,井底丹砂與海通。
飲水也能生羽翼,骨青髓綠髮如葱。 [19] 

孫炎人物評價

方孝孺:餘年十一二時,先君守濟寧,間言炎詩十餘篇,皆豪宕可喜,及觀《卻寶劍篇》益奇其辭,而炎死久矣,炎負氣,聽其言,知其為偉然大丈夫也,故卒以節死。孟子論學,必曰善養氣,養氣有以夫。 [3] 
參考資料
  • 1.    上官周《晚笑堂畫傳》所附《明太祖功臣圖》
  • 2.    伯融先生遺像取自清代修《江蘇句容海虞孫氏宗譜》。
  • 3.    方孝孺.方孝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8:785-787
  • 4.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四 丙申歲 三月 十一日》 ○辛卯 上週覽城郭,謂徐達等曰:「金陵險固古所謂長江天塹,真形勝地也,倉廩實人民足,吾今有之,諸公又能同心恊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達曰:「成功立業,非偶然,今得此殆天授也。」乃改集慶路為應天府,置天興建康翼統軍大元帥府,以廖永安為統軍元帥,命趙忠為興國翼元帥以守太平。得儒士夏煜、孫炎、楊憲等十餘人,皆錄用之。
  • 5.    《宋學士文集》:故江南等處行省都事追封丹陽縣男孫君墓銘。君諱炎,字伯融,姓孫氏,金陵句容人,曽祖某,祖文嗣,父顯卿,皆為儒,母洪氏。君身長六尺餘,面黒如鐡,一足偏跛,扵書少所不通,善雄辨,累累數千言,常窮一座,人人莫不畏其口,長扵歌詩。元至正中,天台丁君復同郡夏君煜皆以詩名,君逰此兩人間,日夜相切劘,益得其旨趣,下筆快掃,百紙可立盡,辭彩爛然,驚動江東,雅好飲酒,常與夏君對飲,賦詩各務出奇相勝,毎得一雋語,槌案大呼,譁聲撼四隣,所與交皆當時豪俊。間出逰四方,君旣以氣自𧴥,常輕視章句,儒眾中常自許曰:「孫炎豈齷齷軰伍耶?」然卒無容之者,竟困而歸。歳乙未,今皇帝渡江來金陵,開江南等處行中書省,聞君名,召見語,君陳元運將終,勸上延攬智能士以圗大業,上甚恱,闢為掾,毎問以事,慷慨激烈,所謀多合上心,上愈嘉重,以為可用。戊戌,從徵浙東,以勞擢同知池州府事,尋改池為華陽府,即拜君為知府,皆有聲。明年十一月,召為省都事,㑹處州降,擇鎭安之者,鹹以處在山海間,盜賊憑結,非君莫可治,上亦才君入省月餘,遂命為處州總制,錢榖兵馬之柄悉委之,不取中報,且以省符未署者付之,聽其自闢任。君疋馬入處州,時城外七里卽賊營,老酋黠蠻狼嘷乕踞,不奉官府約束,君至㘴㕔事,驅城中民跽,皆下諭以元將亡及上起兵,意謂民奉法則生,否必為虀粉,語甚剴切,民皆叩頭流血誓不敢二心,退則轉告其鄕民,以為孫使君仁且武,不比舊官可玩狎。君亦下檄,屬縣徧諭之,由是投兵來降者相繼於門,數月皆化為良民,君復擇其驍勇者練為兵,時時肄習之,㧞其服眾者為長,有宼則率以禽㓂,事罷散歸為農。有所警彂,馳一符立至軍門,無敢或後,姦吏巨族素驕橫者歛手吐舌畏之,如神不敢出聲,語雖在數百里外,皆縮氣屏息,如臨其家,郡民頼以安,皆謂得孫使君治郡晚。時上欲用人,而秀民有材能者見,方戰爭勝𧴥未分,皆伏匿山谷中,不肯出,君患之,鈎致一二人問「有材者為誰?今皆安在?」録其姓名為書,遣使者招之,而劉君基,章君溢,葉君琛,尤為處士所推,劉君最有名,亦豪俠𧴥氣,與君類,自以仕元,恥為它人用,使者再往返,不起,以一寳劔奉君,君作詩以為劔當獻之天子,我人臣不敢私用,封還之,為書數千言,開陳天命以諭劉君,劉君無以荅,逡巡就見君,窴酒與飲論古今成敗,如傾河決峽,略無凝滯,劉君乃深歎服曰:「基始自以為勝公,觀公論議如此,基何敢望也?」
  • 6.    《宋學士文集》:事聞,上嗟悼久之,是年某月日以其喪歸葬金陵南門外聚寳山之陽。後二年,贈徵事郎。戊申,上卽帝位,念君死事之忠,追封丹陽縣男,仍命有司復其家。君先娶王氏,𥘉國兵入金陵,不屈死,生一子毅,繼平氏。君事親孝,與人交緩急可仗,有古烈士風,遭時遇變而所為可稱道,守死不二,卒成羙名,可謂俊傑,雖位不大顯,生不永年,然忠義之士當與天地長存,不朽足為君憾也。
  • 7.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七十五 洪武五年 七月 十一日》○丙辰,中山侯湯和等兵至斷頭山,遇虜兵,與戰,不利,平陽左衞指揮同知章存道死之。 存道,處之龍泉人,御史中丞溢之子也。初,集義兵保鄉邑。己亥冬,率所部歸總制官孫炎,炎令領兵守上游,會陳友定兵來侵,存道擊卻之,自是屢有戰功。壬寅,授處州翼元帥副使。甲辰,參軍胡深戰死, 上命存道代領其眾。洪武元年,漕運至京, 上嘉其才略,命從右副將軍馮宗異徵北,以功陞處州衞指揮副使,三年從徵秦隴,取興元,留存道守之,時明昇將吳友仁來侵,存道擊敗其眾,授平陽衞指揮同知。四年,轉平陽左衞,至是從和徵北,守哈墩不剌營,遂力戰死。
  • 8.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七 己亥歲 十一月 二十二日》:辛亥,改處州路為安南府,以義烏知縣王道同知府事。立安南翼元帥府,以朱文剛為元帥,李祐之為副元帥,耿再成為樞密分院判官守之,以分省都事孫炎總理軍儲。
  • 9.    朱國楨《皇明開國臣傳·卷之四》:公名炎,字伯融,句容人,面黑如鐵,跛一足,持辯風生,能為歌詩,時丁復、夏煜以詩名,炎遊此兩人間,相切磋,好立機,括下紙爛然,能飲,與煜對引,務出奇,得一美句,拍案大呼,拔劍起舞,亦以經濟自負,氣豪才雄,輕視章句,儒眾中常自許曰:孫交男子,寅死蓬蒿下出,上渡江,召見,與語,請延攬賢士,以成大業,上悦,闢行省椽,論事慷慨激切,多合上心。從徵浙束,擢同知池州府,尋陞知華陽府。己亥,擢行省都事,是年十二月師克處州,山津間盜賊憑結不解,甚難治,上以炎為才,授處州總制,聽其闢任,一切不從中覆。
  • 10.    尹守衡《皇明史竊·卷之第三十一》:以都事往總制處州,上許以便宜行事,不取中報付,省符未署者聽闢任,炎匹馬入處,坐廳事,驅城中民跽階,下諭曰:「元之不為天佑,人共知之,今四海裂為七八,皆無以生民為心者,得天下者必吾主上也。爾民未知朝廷德意,握兵戲溝中,主上不忍加兵,命我面諭爾民,將以安汝,非厲汝也,爾民尊化,有後福;不然自取虀粉,無為也。」語氣慷慨甚,民皆叩頭流血退而轉告以為孫使君不比舊官可玩狎矣。炎又遍檄諸屬縣,數月皆奉炎約投兵,相繼為良民,炎擇男健民,練為兵,推一人為長,督教以備不虞。
  • 11.    《國初羣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是年五月,太祖為儀同三司、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相。至是,冬十二月得處州。亳都升上為丞相同僉。太祖命分省都事孫炎為處州總制。龍泉人葉子奇上炎書曰:「愚聞正天下之統者,必新天下之化;興天下之治者,必革天下之弊。設使弊不革則治無由而興,化不新則統亦無從而正矣。洪惟聖宋之重興,實由天厭於元德,命茲宅中於華夏,宜當修德以應天。切謂複聖宋之治,其綱條之大者有八:正彞倫以清化原,簡英賢以熙庶績,隆廉恥以革貪風,紀孝行以敦禮本,汰冗官以一其權,正刑賞以齊其柄,通錢幣以權輕重,驗產力以均賦役。凡此八者,當革戎夷之弊風,一複我家之舊制,則統不期正而自正,治不期興而自興。太祖、太宗禮樂刑政之綱,華夏文明之教,將複見於今日矣。」又上炎論賦額書曰:「伏遇丞相以雄傑之才,紹開中興之業;總制先生以通議之器,特受丞相之知。聖朝肇造區夏,務存寬仁,立法之初,尤宜致謹。方今徵討之秋,非謂軍國之需,全不科取於民,但當一掃危邦之陋風,以出興王之令典,則蒼生幸甚。」葉子奇《靜齋文集》
  • 12.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十 壬寅歲 二月 十一日 》:○丁亥,處州苗軍元帥李祐之、賀仁得等聞蔣英等已殺胡大海,亦作亂,殺院判耿再成、都事孫炎、知府王道同及朱文剛等,據其城。同僉朱文忠聞亂,遣元帥王祐等率兵屯縉雲以圖之。再成,字得甫,泗州五河縣人,從 上渡江,多著勞績,自偏裨,擢居帥職,出鎮滁州、揚州,遷長興,以功陞樞密院判官,守處州。至是,祐之等叛,再成方與客飯聞亂,即上馬收兵不及,迎賊罵曰「賊奴!國家何負汝,乃敢反!」賊將直前剌再成,中頸死,胡深等收其屍稾葬之。事聞, 上嗟惋不已,立廟以祀,後復以衣冠改葬於金陵聚寶山,追封高陽郡公,擢其子天璧為官。 炎,字伯融,金陵句容人,長身跛一足,於書無所不讀,善辯論,長於歌詩, 上取金陵,開江南行省,聞炎名,召見,與語,炎陳元運將終,勸 上延攬英才,以圖大業, 上甚悦,闢為掾,每問以事,所謀多合。 上意從徵浙東,以勞擢池州同知、尋陞為知府,召為分省都事,會處州降,命炎為處州總制,凡錢穀兵馬之事悉委之,署授官省符,虛其職名付炎,聽自闢任。炎入處州,時城外七里即賊營,桀黠之徒不奉約束,炎措置有方,境內皆服,既而變作,炎被執幽空室中,賊卒環守之,脅炎降,炎不屈,賀仁得以炙鴈斗酒饋炎,炎不受,大罵曰:「今日乃為鼠輩所困,然我死,死為主;爾反覆,賊死狗。」且不食,守卒怒拔刀叱炎解衣,炎曰:「此紫綺裘,乃 主賜我者,吾當服以死。」賊遂害之,年三十餘,後追封丹陽縣男,塑像於耿再成祠。 道同,初為中書省宣使,尋為帳前總管,除義烏知縣,陞知處州府,至是為賀仁得所逼,不屈而死,後贈大中大夫、輕車都尉,追封太原郡侯。
  • 13.    《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七·忠義一》 :孫炎,字伯融,句容人。面鐵色,跛一足。談辨風生,雅負經濟。與丁復、夏煜遊,有詩名。太祖下集慶,召見,請招賢豪成大業。時方建行中書省,用為首掾。從徵浙東,授池州同知,進華陽知府,擢行省都事。克處州,授總制。太祖命招劉基、章溢、葉琛等,基不出。炎使再往,基遺以寶劍。炎作詩,以為劍當獻天子,斬不順命者,人臣不敢私,封還之。遺基書數千言,基始就見,送之建康。時城外皆賊,城守無一兵。苗軍作亂,殺院判 耿再成,執炎及知府王道同、元帥朱文剛,幽空室,脅降,不屈。賊帥賀仁德燖雁斗酒啖炎,炎且飲且罵。賊怒,拔刀叱解衣,炎曰:「此紫綺裘,主上所賜,吾當服以死。」遂與道同、文剛皆見害,時年四十。追贈丹陽縣男,建像再成祠。
  • 14.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三十七 洪武元年 十二月 二十一日》:丁亥,命築壇於雞籠山,致祭故功臣胡大海等,以文臣沒於王事者參軍李夢庚、郎中王愷、都事孫炎等祔祭。
  • 15.    《(萬曆)應天府志卷二十八·人物傳三》:孫炎,字伯融,句容人也。身長七尺餘,面如鐵色,一足偏跛,慷慨有奇志,博學雄辨,所交皆豪傑,知名視世儒蔑如也。高皇帝既下江南,聞炎名,召見,炎陳胡運將終,勸帝收攬俊傑,與圖大業,帝善之,每與謀,多當帝意。
  • 16.    《太祖高皇帝實錄 卷八 庚子歲 三月 一日》○徵青田劉基、龍泉章溢、麗水葉琛、金華宋濂至建康。初, 上在婺州,既召見宋濂,及克處州又有薦基及溢琛者, 上素聞其名,即遣使以書幣徵之,時總制孫炎先以 上命請基。至是,四人同赴建康入見, 上甚喜,𧶽坐,從容問曰:「四海紛爭,何時而定?」溢起對曰:「天道無常,惟德是輔,惟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上善其言,甚禮貌之。
  • 17.    黃宗羲《弘光實錄鈔·卷二》:補諡開國文臣翰林學士陶安文憲、御史中丞章溢莊敏、左春坊大學士解縉文毅、太子正字桂彥良敬裕、訓導葉居昇忠愍、翰林承旨詹同文憲、處州總制孫炎忠愍、胡深襄節、左司郎中王愷莊愍、太平知府許瑗惠節、祭酒劉崧恭介、兵部尚書唐鐸敬安、韓國公李善長襄愍、武臣郢國公馮國用武翼、濟國公丁德興武襄、德慶侯廖永忠武勇、定遠侯王弼武威、長興侯耿炳文武愍、東莞伯何直恭靖、永義侯桑世傑忠烈、河間郡公俞廷玉武烈、東勝侯汪興武愍、東濟郡公茅成武烈、樞密同知丁普即武節、都指揮使韓成忠壯、太平院判花雲忠毅。
  • 18.    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十七》:孫炎《左司集》四卷,字伯融,句容人,國初闢行省掾,尋以省都事總制處州,會苗將叛被擒,罵賊死,追贈丹陽縣男,謚忠愍,集為門人蔣敬編次,敬字行簡,金陵人。
  • 19.    《列朝詩集十二》:炎,字伯融,句容人,高帝下金陵,闢為行省掾,以省都事宗總制處州。壬寅二月,苗將叛,被禽,罵賊死,追封丹陽縣男。伯融長六尺餘,面黒如鐡,一足偏跛,長於歌詩。至正中,天台丁復同郡夏煜皆以詩名,日夜相切劘,常與煜對飲,賦詩出奇相勝,毎得一雋語,槌案大呼,譁聲撼四隣,在處時以上命招劉誠意,劉堅不肯出,以寶劍遺伯融,伯融作詩以為劍當獻天子,人臣不敢私,封還之,劉無以答,乃逡巡就見。 《寶劍歌》 寶劍光耿耿,佩之可以當一龍。只是陰山太古雪,為誰結此青芙蓉。明珠為寶錦為帶,三尺枯蛟出冰海。自從虎革裹干戈,飛入芒碭育光彩。青田劉郎漢諸孫,傳家惟有此物存。匣中千年睡不醒,白帝血染桃花痕。山童神全眼如日,時見蜿蜒走虛室。我逢龍精不敢彈,正氣直貫青天寒。還君持之獻明主,若歲大旱為霖雨。 《題好溪圖送憲使黃繼先》 君乘馬,望君來栝蒼下。君乘舟,望君來好溪頭。好溪水生玳瑁魚,好溪水生明月珠,好溪水生青珊瑚。使君來此月再樞,惟飲此水無一需。使君之清水不如,臨別贈君青絲轡。隨君馬頭行萬裏,相思之心有如水。 《龍灣城》 龍灣城,壯如鐵。城下是長江,城頭有明月。月色照人心不移,江水長流無盡時。 《迎日詞》 鳳炙兮麟脯,瑤席兮桂俎。樂萬舞兮如雲,吹笙竽兮龍二女。幹孑孑,載以輿。六蒼虹,歷天衢。雲霈霈兮夜未艾,執長轡兮久相待。 《奉使還途中聞東徵捷音》 南來萬馬淨邊塵,銜璧歸朝盡大臣。 城上玉繩浮婺女,帳前銀甲擁天人。 出師已略扶桑國,奉使須通析木津。 遂有江黃慕中夏,可無書檄諭全閩。 《贈黃煉師》 留侯弟子有初平,九歲從師住玉京。 天與數書皆鳥跡,家傳一劍是龍精。 瑤池桃子無消息,海水桑田又淺清。 我為紫芝歌一曲,夜深相答洞簫聲。 《宛轉詞》 流黃機,響春閨,織成幼時華綵衣。 玉為容,水為瞳,二十嫁與梁家鴻。 妾鼓瑟,郎鼓琴,海枯石爛同一心。 雲母屏,夜向冥,郎是明月妾是星。 鞭珊瑚,障流蘇,郎騎高馬妾坐車。 女蘿枝,延兔絲,綿纏到老郎自知。 徑寸珠,水中居,團圓到老妾不如。 《題縉雲少微山次周伯温韻》 少微方丈擬王宮,詩版流光射碧空。 處士大星能比月,詞臣異代亦同風。 壇邊樹老為龍去,井底丹砂與海通。 飲水也能生羽翼,骨青髓綠髮如葱。
  • 20.    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四十·追封王公侯伯表》當塗縣男王愷為行省郎中,癸卯死金華亂兵,贈奉直大夫、飛騎尉封。丹陽縣男孫炎,直𨽻句容人,行省都事,處置處州軍事,癸卯為亂兵所害,贈封如王愷。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