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奉和御製春台望

鎖定
《奉和御製春台望》是唐玄宗作《春台望》一詩後,羣臣和此而作的詩歌。羣臣和詩同題尚存的有賀知章詩、許景先詩,另有蘇頲的《奉和聖制春台望應制》。 [1] 
中文名
奉和御製春台望
作    者
賀知章(659—744),許景先
寫作時期
唐玄宗前期
寫作動機
和唐玄宗《春台望》一詩而作

奉和御製春台望作品原文

奉和御製春台望賀知章同題詩

青陽王道玄覽真性。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聖。
神皋類觀賞,帝裏如懸鏡。繚繞八川浮,岧嶢雙闕映。
曉色遍昭陽,晴雲卷建章。華滋的丹青樹,
顥氣氤氲金玉堂。尚有靈蛇下鄜畤,還徵瑞寶入陳倉
自昔秦奢漢窮武,後庭萬餘宮百數。旗回五丈殿千門,
連綿南出西垣。廣畫螓蛾誇窈窕,羅生玳瑁象崑崙。
乃眷天晴興隱恤,古來土木良非一。荊臨章觀趙叢台
何如堯階將禹室。層欄窈窕下龍輿清管逶迤半綺疏
一聽南風鸞舞,長謠北極仰鶉居

奉和御製春台望許景先同題詩

睿德在青陽,高居視中縣。秦城連鳳闕,漢寢疏龍殿。
文物照光輝,郊畿鬱葱茜。千門望成錦,八水明如練。
複道曉光披,宸遊出禁移。瑞氣朝浮五雲閣,祥光夜吐萬年枝。
蘭葉負龜初薦祉,桐花集鳳更來儀。秦漢生人凋力役,阿房甘泉構雲碧。
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長年。鼓鍾西接咸陽觀,苑囿南通鄠杜田。
明主卑宮誡前失,輔德欽賢政惟一。昆蟲不夭在春蒐,稼穡常艱重農術。
邦家已荷聖謨新,猶聞儉陋惜中人。豫奉北辰齊七政,長歌東武抃千春。

奉和御製春台望寫作背景

唐玄宗作《春台望》一詩:“暇景屬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極千里際,山川一何壯。太華見重巖,終南分疊嶂。郊原紛綺錯,參差多異狀。佳氣滿通溝,遲步入綺樓。初鶯一一鳴紅樹, 歸雁雙雙去綠洲。太液池中下黃鶴,昆明水上映牽牛。聞道漢家全盛日,別館離宮趣非一。甘泉逶迤亙明光, 五柞連延接未央。周廬徼道縱橫轉,飛閣回軒左右長。須唸作勞居者逸,勿言我後焉能恤。為想雄豪壯柏梁, 何如儉陋卑茅室。陽烏黯黯向山沉,夕鳥喧喧入上林。薄暮賞餘回步輦,還念中人罷百金。”賀知章詩、許景先詩即和此而作。

奉和御製春台望作者信息

奉和御製春台望賀知章

賀知章,字季真,號四明狂客,唐越州會稽永興(今蕭山)人,早年遷居山陰(今紹興)。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后證聖元年(695)中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説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孩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文有《龍瑞宮記》、《會稽洞記》各1卷。
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流瀟灑,為時人所傾慕。當看到李白的詩文,即贊為“謫仙人也”,後成為忘年之交,並把李白引薦給唐玄宗為官。賀晚年放蕩不羈,自稱“四明狂客”,又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他常醉輒屬籍,常與張旭、李白李適之、王璡、崔宗之蘇晉焦遂飲酒賦詩,切磋詩藝,時稱“醉中八仙”,又與包融、張旭、張若虛等結為“吳中四士”。天寶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里,捨本鄉宅為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詔許之,賜鑑湖一曲。玄宗御製詩以贈,皇太子率百官餞行。回山陰五雲門外“道士莊”,住“千秋觀”。建“一曲亭”自娛。回鄉後不久病卒,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唐肅宗以侍讀之歸,贈禮部尚書。《新唐書》、《舊唐書》有傳。
賀知章詩文精佳,且書法品位頗高,尤擅草隸,“當世稱重”,好事者供其箋翰,每紙不過數十字,共傳寶之。繁紙不過數十字。“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索不如也。”,愛好書法者視為珍品。他的墨跡留傳很少,現存尚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傳到日本的《孝經》草書。

奉和御製春台望許景先

許景先,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人。曾祖名叫許緒,武德年間因有輔佐唐高祖李淵起事的功勞,歷任左散騎常侍,封真定公,於是定居在洛陽。
許景先因考中進士科而出仕夏陽尉。神龍初年,東都營建服慈閣,許景先獻賦,李迥秀看到他的賦文,驚歎地説道:“這應當交付太史收藏!”隨之升任左拾遺。許景先因評論事情激烈剛直,出京補任滑州司士參軍。他應試手筆俊拔科、茂才異等科連續考中,進位揚州兵曹參軍。返回朝廷任左補闕宋璟、蘇頲挑選殿中侍御史,很長時間沒有補充人,將此官授任許景先,當時輿論都感到欣慰。許景先抨擊糾察邪惡,不避親近權勢。開元初年與齊浣王丘韓休張九齡輪流知制誥,以儒雅寬厚著稱。
開元十年(722年),伊、汝一帶河水氾濫,毀壞房舍很多,許景先拜見侍中源乾曜説:“災害是上天所降,君王應當修德來回應,並派大臣慰問表明失職,罪己引過,來回報上天的懲罰。公居宰相,怎麼可以沉默呢?”源乾曜醒悟,立即稟告唐玄宗李隆基,玄宗派陸象先持節前往賑濟。
開元十三年(725年),皇帝親自挑選刺史,許景先由吏部侍郎升任虢州刺史。後來移任岐州刺史,召入朝廷任吏部侍郎,一直到去世。
參考資料
  • 1.    賀知章,包融,張旭,張若虛.賀知章包融張旭張若虛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