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聖天王

鎖定
大聖天王1133年四月-1135年六月),一作大天聖正,是南宋時期楊幺自立的年號,共計3年。 [1] 
中文名
大聖天王
別    名
大天聖正
君    主
楊麼
發生時間
1133年4月-1135年6月

大聖天王概括

按《宋史·卷二十七·本紀第二十七·高宗四》記載:(紹興三年夏四月),辛丑,荊南統制羅廣率兵至鼎州。楊太眾益盛,自號大聖天王,立鐘相少子子義為太子,廣等不克討而還。 [2] 
而《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二·宋紀一百一十二·紹興三年》記載:戊戌湖南安撫使折彥質所遣統領官劉深以兵至鼎州。時鼎寇楊麼,眾益盛,僭號大聖天王,旗幟亦書此字,且用以紀年,又以兵二萬人寇公安縣 [3] 
《宋史·卷二十八·本紀第二十八·高宗五》又記載:(紹興五年六月),岳飛急攻湖賊水寨,賊將陳瑫降,楊太赴水死,餘黨劉衡等皆降。 [4] 
李兆洛紀元編》雲:大聖天王,一作大天聖正。紹興三年改,六年六月平。 [1] 

大聖天王在位君主簡介

楊幺(1108年—1135年),又作楊麼,南宋義軍首領。名太,龍陽(今湖南漢壽)祝家崗(今新興鄉)人。出生僱工,幼時讀私塾2年,輟學後在商船上傭工餬口。南宋初,鐘相起事,楊幺為首領之一。鐘相死後,他與夏誠黃佐周倫楊欽等率其中餘部,利用河湖港汊,設立營寨,堅持戰鬥。後戰敗身死。

大聖天王紀年

年號紀年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大聖天王元年
1133年
大聖天王二年
大聖天王三年
1135年

大聖天王其他政權年號

紹興(1131年-1162年):宋高宗趙構的年號
正德1127年-1134年):西夏崇宗李乾順的年號
延慶1124年-1133年):西遼德宗耶律大石的年號
阜昌(1131年-1137年):大齊皇帝劉豫的年號
人知1130年-1135年):南宋時期雷進的年號
天彰寶嗣(1133年-1138年):李朝—李神宗李陽煥的年號
長承1132年-1135年):日本崇德天皇的年號
康國(1134年-1143年):西遼德宗耶律大石的年號
大德(1135年-1139年):西夏崇宗李乾順的年號
保延(1135年-1141年):日本崇德天皇的年號

大聖天王大事記

大聖天王二年(1134年)
八月,楊太敗官軍於鼎江。
大聖天王三年(1135年)
六月,岳飛攻佔洞庭水寨。
參考資料
  • 1.    李崇智.中國曆代年號考.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70-171
  • 2.    《宋史·卷二十七·本紀第二十七·高宗四》:辛丑,荊南統制羅廣率兵至鼎州。楊太眾益盛,自號大聖天王,立鐘相少子子義為太子,廣等不克討而還。
  • 3.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二·宋紀一百一十二·紹興三年》:戊戌,湖南安撫使折彥質所遣統領官劉深以兵至鼎州。時鼎寇楊麼,眾益盛,僭號大聖天王,旗幟亦書此字,且用以紀年,又以兵二萬人寇公安縣。
  • 4.    《宋史·卷二十八·本紀第二十八·高宗五》:岳飛急攻湖賊水寨,賊將陳瑫降,楊太赴水死,餘黨劉衡等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