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德天皇

鎖定
崇德天皇すとくてんのう、1119年7月7日〈元永2年5月28日〉- 1164年9月14日〈長寬2年8月26日〉),日本第75代天皇(在位: 1123年2月25日〈保安4年1月28日〉- 1142年1月5日〈永治元年12月7日〉)。諱顯仁(あきひと)。
鳥羽天皇宗仁長子。母親為藤原公實之女、鳥羽天皇中宮藤原璋子(待賢門院)。後白河天皇雅仁為其同母弟。
讓位於近衞天皇後稱“新院”;保元之亂後,其被流放至贊岐國,稱“贊岐院”。安元2年(1176年)八月三日,朝廷下詔追諡贊岐院為崇德天皇。
中文名
顯仁
外文名
日本語:顕仁(音:あきひと/Akihito)
別    名
崇德院,新院,贊岐院
國    籍
日本
民    族
大和族
出生日期
1119年7月7日(元永2年5月28日)
逝世日期
1164年9月14日(長寬2年8月26日)
出生地
平安京(今京都)
信    仰
神道教,佛教
前    任
鳥羽天皇
繼    任
近衞天皇
年    號
天治 大治 天承 長承 保延 永治
陵    墓
白峯陵
中    宮
藤原聖子

崇德天皇人物生平

崇德天皇幼年即位

顯仁於元永2年(1119年)5月28日出生於三條烏丸亭,母親是鳥羽天皇中宮藤原璋子。6月19日,顯仁受封親王。保安5年(1123年)正月28日,按照白河法皇的授意,5歲的顯仁親王被立為皇太子;同日鳥羽天皇讓位。2月18日,顯仁親王於土御門殿正式受禪即位,是為崇德天皇。
大治4年(1129年)7月7日,白河法皇逝世,鳥羽上皇開設院政。鳥羽上皇照搬乃祖的老一套,“政天下者上皇一人”,把失去白河法皇保護的崇德天皇牢牢攥在手裏。同年,關白藤原忠通的長女藤原聖子(皇嘉門院)入宮為天皇女御;翌年(1130年),藤原聖子被冊立為中宮。
崇德天皇與中宮聖子雖關係較為融洽,但二人沒有生育(一説聖子流產後無法再生育)。鳥羽上皇在白河法皇逝世後,寵幸藤原得子(美福門院);為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保延5年(1139年)五月,鳥羽上皇把自己與藤原得子所生的兒子體仁親王送給崇德天皇做養子,三個月後將其立為太子。保延6年(1140年)9月2日,崇德天皇的女房兵衞佐局為天皇生下了皇長子重仁親王;有觀點認為,這可能引起了中宮聖子和其父藤原忠通的不快。
1141年,鳥羽上皇出家為法皇。如天皇成年,將不可避免地會對法皇的院政統治構成威脅。為防日久生變,鳥羽法皇在永治元年(1141年)12月7日脅迫崇德天皇退位,由得子所生的體仁親王即位,是為近衞天皇

崇德天皇繼統風波

繼位的體仁親王被崇德天皇的中宮藤原聖子育為養子,本應稱皇太子;但鳥羽法皇臨時更改了讓位詔書,將體仁稱作“皇太弟”,引發了一場繼統風波:
“七日辛未,天皇禪位於皇太弟。【百鍊抄、今鏡愚管抄、一代要記、歷代皇紀、帝王編年記。】
天皇雅無去位之意,法皇寵美福門院,欲立其所生,故速禪位。【今鏡、保元物語。】法皇諭旨書詔者,改皇太子為皇太弟。天皇大愕曰:‘何遽如此也?須明日審議。’【參取愚管抄、今鏡。】是日,百官就班,待詔書出。天皇奉書法皇,中使相繼,法皇不從。及昏始傳劍璽於昭陽舍。【今鏡。】
以故二宮不協。【愚管抄、保元物語】”
(《大日本史》)
由於繼位的是異母弟,崇德天皇失去以天皇之父身份監護幼帝的權力,開設院政的希望化為泡影。崇德上皇對此事耿耿於懷。這種不正常的繼統程序,也為日後的“保元之亂”埋下了禍根。崇德上皇遷往三條西洞院居住,人稱新院。

崇德天皇沒有實權上皇

崇德天皇自在位以來頻繁舉辦和歌的歌會,退位成為上皇之後更是完全沉迷在了和歌的世界裏,下令撰寫《久安百首》、《詞花和歌集》等歌集。由於鳥羽法皇對和歌並不熱衷,當時的內裏歌壇以崇德院為中心展開。
法皇表面上對崇德院態度強硬,但實際卻把崇德院的第一皇子重仁親王收為美福門院的養子。這樣,倘若近衞天皇在沒有繼嗣的情況下駕崩時,重仁親王也可以繼承王位。另外,近衞天皇在“朝覲行幸”(指天皇在正月向作為父母或相當於父母的上皇、女院行禮)時,法皇和美福門院也讓崇德院與他們同時出席(《本朝世紀》),而上皇的皇后聖子作為天皇的養母與天皇同住。因此崇德院此時仍具有相當於天皇之父的家庭地位。有觀點認為,近衞天皇健在時,崇德天皇的存在對鳥羽院的院政統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雙方的矛盾還尚未激化。 [1-2] 

崇德天皇“王者議定”

久壽2年(1155年)7月24日,體弱多病的近衞天皇駕崩,朝廷召開會議討論繼位的人選。參加會議的公卿有久我雅定(源雅定)、三條公教等人,均與美福門院淵源頗深。王位繼承的候選人有重仁親王、守仁親王和暲子內親王;其中,重仁親王是最有力的候選人。然而,美福門院害怕崇德院的掌權會對自己造成掣肘;藤原忠通在重仁親王出生一事上對崇德院早有不滿;雅仁親王乳母的丈夫信西也在對權力虎視眈眈。因此,眾人合力決定由美福門院的另一個養子守仁親王,即崇德院四弟雅仁親王之子繼位。但由於守仁親王年幼,無法越過還在世的父親雅仁親王繼統;而且如果守仁立即登基,在其成年之前一旦發生鳥羽法皇駕崩的情況,作為上皇的崇德院便有可能成為實權的掌控者。為了避免這兩種情況的發生,便決定先由守仁親王的生父雅仁親王登上皇位,是為後白河天皇。崇德上皇建立院政的願望由此徹底破滅。

崇德天皇保元之亂

保元元年(1156年)5月,鳥羽法皇病重,7月2日申時(下午4時左右)駕崩。崇德上皇在臨終前前來探病,但沒能見面,甚至被法皇身邊的寵臣藤原惟方逐出。據《古事談》記載,法皇曾吩咐惟方不要讓上皇見到自己的遺體。崇德上皇憤慨地返回鳥羽田中殿。法皇駕崩後不久,事態驟變。法皇病重時京都便開始風傳崇德上皇將要勾結藤原賴長等人謀反的流言(“上皇左府同心發軍,欲奉傾國家”《兵範記》),京中的檢非違使也加強了警備。法皇駕崩後,後白河天皇在7月8日向諸國下令停止藤原忠實和賴長莊園軍兵的集結,同時派藏人高階俊成和武士源義朝的隨兵闖入攝關家正邸東三條殿,將其中的財物沒官。沒官意味着賴長被判謀反,而藤氏長者被判謀反是前所未聞的。攝關家的家司平信範(《兵範記》的記主)由此慨嘆道:“子細難盡筆端”(《兵範記》7月8日條)。
7月9日深夜,崇德上皇突然和少數親信秘密離開鳥羽田中殿,進入妹妹統子內親王位於洛東白河的御所。《兵範記》同日條對此的記載是“上下成奇、親疏不知”,作為皇子的重仁親王也沒有同行,説明這場行動是突發性、出乎預料之外的——當時對方雖然沒有直接攻擊崇德上皇的行為,但世間已經流傳着“上皇左府同心”的傳聞;如果崇德上皇選擇繼續滯留在鳥羽,不排除會有突然被強行拘禁的危險;因此崇德院選擇了秘密出逃。
7月10日,藤原賴長由宇治上洛,進入白河北殿。藤原賴長和崇德上皇的親信藤原教長、平家弘、源為義平忠正源為朝等部在白河北殿集結。崇德上皇方面的兵力十分弱小,而現已亡故的平忠盛曾是重仁親王的監護人,因此,平忠盛之子平清盛如能成為自己的盟友,就能帶來一線獲勝的希望;然而平清盛等人卻投入了後白河天皇的陣營。重仁親王的乳母、平忠盛的遺孀池禪尼(宗子)也預測上皇方將會敗北,命令她的兒子平賴盛與平清盛通力合作(《愚管抄》)。後白河天皇方以崇德上皇的舉動“是日來風聞,已所露顯也”(《兵範記》7月10日條)為由,動員武士,於11日凌晨夜襲白河北殿,之後採用火攻戰術。白河北殿起火,崇德上皇逃出御所後行蹤不明。

崇德天皇配流贊岐

崇德上皇在源為義、平家弘等人的保護下暫時逃到東山的如意山,決意投降並出家,並讓武士們各自逃離(《保元物語》)。13日,崇德上皇進入仁和寺,投奔同母弟覺性法親王。但覺性卻將其逮捕,關押在寬遍法務的舊房裏,由源重成看押。上皇之所以選擇削髮投降,是因為歷史中曾存在過這樣的先例:在藥子之變中,平城上皇雖因舉兵失敗而出家、失去實權,但在自己選擇的隱居地平城京受到優厚的待遇並度過餘生。然而與藥子之變的時代不同,在保元之亂的時代確立了上皇無論在家出家都可以實行院政的慣例;因此,出家並不能成為放棄權力的保證。另外,萬一守仁親王薨去,作為中繼者的後白河天皇脆弱的統治根基將會崩潰,不能排除崇德上皇作為王室家長實行院政的可能性。
23日,崇德上皇在數十名武士的押解下乘船流放贊岐國,時人稱之為贊岐院。這是自藤原仲麻呂之亂淳仁天皇配流淡路國以來,時隔400年再次發生天皇或上皇被配流的事件。與上皇同行的只有寵妃兵衞佐局和幾個侍女。此後,崇德上皇再也沒能踏上京城的土地,於8年後的長寬2年(1164年)8月26日在贊岐駕崩,享年46歲。一説是被京都方面派來的刺客三木近安所暗殺。

崇德天皇流放生活

根據《保元物語》記載,崇德上皇到達贊岐國之後,過着被軟禁的生活。其間他投身於佛教信仰之中,願往生極樂世界,抄寫了五部大乘經(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大集經大品般若經)獻上京都(有用墨抄寫和用血抄寫兩種不同版本的説法),作為對戰死者的供養、對自己反省罪過的證明。但後白河天皇懷疑他是在詛咒自己,拒絕接受並退還了回去。激怒的崇德上皇咬破自己的舌頭,用血在退回的經卷上寫下“願為大魔王,擾亂天下。以五部大乘經,迴向惡道”(《國史略》)、“願為日本之大魔緣,擾亂天下,取民為皇,取皇為民”(《保元物語》)的語句,自此不食不休,憤懣而死,死狀猶如夜叉。據説崇德上皇駕崩後,雖然棺材的蓋子已經蓋上,但血仍舊從中溢出。
另一方面,據《今鏡》記載,崇德院在流放地過着寂寞悲傷的生活,疾病因而逐年加重,並沒有流露出所謂的憤怒與怨恨。實際上考察崇德院在配流地吟詠的和歌,其中流露出的也多為悲嘆的感情。
據傳崇德上皇在流放地贊岐與國府官員綾高遠的女兒之間生有一男一女,均早夭。
保元之亂之後,崇德上皇被朝廷視為罪人。這在後白河天皇一方高調宣佈勝利的宣命(《平安遺文》2848)中也有所體現。在崇德上皇的死訊傳到京都之後,後白河上皇不給他舉行國葬和國喪,“太上皇無服喪之儀”(《百鍊抄》);將葬儀事務交由贊岐國司處理,“付國司行彼葬禮,自公家無其沙汰”(《皇代記》)。據當地傳説,在等待京都派來的使者傳達葬儀指示之前的20多天裏,崇德上皇的遺體被浸泡在八十蘇場的冷泉中,完全沒有腐爛。
此後,崇德上皇的遺體被運至白峯的稚兒嶽火化,遺骨葬於白峯陵。

崇德天皇歌人

崇德天皇是平安末期優秀的歌人之一。他自小便對和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曾在幼時與近臣做速詠的遊戲(《今鏡》)。在位時他便頻繁出席、舉辦歌會,在退位之後更是全情投入到和歌的創作中去,曾下命撰寫《詞花和歌集》、《久安百首》等歌集。現存作品165首,有81首入選敕撰和歌集。《小倉百人一首》第77首便是其作品。

崇德天皇怨靈傳説

安元2年(1176年),建春門院、高松院、六條院、九條院相繼死去,而這些都是與後白河法皇和藤原忠通親近的人。次年,日本在一年之間發生了大量災異和事件,如延歷寺強訴、安元大火、鹿谷陰謀事件等。朝廷認為是贊岐院和藤原賴長的怨靈作祟,因此在8月3日諡贊岐院為崇德天皇,同時追贈藤原賴長正一位太政大臣的官位。
壽永3年(1184年)4月15日,朝廷在保元之亂的古戰場春日河原設立崇德院廟(後改為粟田宮)。該廟在應仁之亂後衰微,天文年間合併為平野社。當地在崇德院御陵附近建造的頓證寺(今白峯寺)也受到官方的保護。
崇德天皇作為怨靈的形象在近世的文學作品《雨月物語·白峯》中為人們所熟知。另外,《椿説弓張月》以及現代的許多作品中,崇德天皇都作為怨靈的形象出現。
另一方面,後世也出現了他是整個四國地區守護神的傳説。在承久之亂中被流放到土佐國的土御門上皇(後白河院的曾孫)在途中經過崇德天皇的御陵附近時,為了安慰他的靈魂彈起了琵琶,這時崇德天皇出現在他的夢中,約定守護上皇和他留在京城的家人。之後,上皇的遺孤後嵯峨天皇鎌倉幕府的擁立下登上皇位。另外,據説室町幕府的管領細川賴之成為四國的守護時曾憑弔崇德天皇的菩提寺;在細川氏成功平定四國後,崇德天皇作為細川氏的守護神世代受到尊敬。
明治天皇即位之際,遣使到贊岐,將崇德天皇之靈迎回京都並創建白峯神宮。
日本國之大魔緣”
據《保元物語》,崇德被流放到贊岐(今香川縣)後,歷時三年血書五部大乘佛經,希望藉此贖罪,並懇求朝廷將佛經送往京都納於寺中,可這個要求也遭到拒絕。崇德終於在被流放八年之後精神徹底崩潰,哀嘆自己“生已無益”,從此不理髮不剪指甲,“變成天狗的模樣”。崇德在自己血書的經文後寫道:我抄寫佛經是為了積累善業而贖罪,既然不被寬恕,就讓那些業力投入三惡道,助我成為日本的大魔緣,“為君戮民,為民弒君(皇を取て民となし、民を皇となさん)”。 寫罷將經文沉入海底,咬舌自盡,享年四十六歲。
上田秋成通俗小説《雨月物語》首篇《白峯》描寫了崇德院生前友人西行法師與崇德院怨靈交流的場景:西行法師探訪位於贊岐的崇德院御陵,在陵前遇到崇德的亡靈。亡靈説道:“近來世道之亂,乃寡人所為。在世之日,寡人深信魔道,死後要繼續為後繼的朝廷留下禍殃。天下不久又將大亂,天下將永無寧日。”問及崇德保元年間政變之事時,崇德説道:“帝位乃人中之極位,若天子做出違揹人道之事,臣下則應上達天命,下順民意,予以討伐。不以德才選人,將天下大事由後宮決定,這本來就是父皇的過錯。儘管如此,父皇在世之時,朕仍堅守孝悌之道,直到父皇駕崩,朕始崛起雄心,如昔日周武王以臣伐君,應天命,順民望,開創周朝八百年基業。朕本是執政國君,當取代牝雞司晨之亂世。”
崇德死後日本災禍不斷,朝野上下無寧日,朝廷畏於其願力而修廟宇供奉,甚至在永萬元年(1165)將崇德上皇靈位與大物主神合祀,但這似乎並未平息崇德的怨氣,於是一場朝廷的滅頂之災——“平氏專權”降臨了。日本從此陷入了長達七百年的戰亂中,直到明治天皇在即位前派特使去白峯御陵將崇德靈位接到京都的白峯神宮裏供奉,日本才算迎來短暫的和平。據説,每逢君王無道,崇德上皇的怨靈便出來令天下大亂,江山易主。
因此,不管是在日本的神道、鬼道還是世俗信仰中,崇德上皇都佔有重要的位置,延續近千年的咒怨使他與崇道天皇(早良親王)一起成為最令日本君臣和平民敬畏的邪神。人們畏懼崇德的咒怨,稱其為“日本國之大魔緣”和“禍崇神”。在民間傳説中,崇德上皇的形象是金色的大鳶,酷似佛教中的護法神,手執鋼杵,身插雙翅,率眾天狗鎮守白峯。

崇德天皇家庭成員

崇德天皇是鳥羽天皇和中宮藤原璋子(待賢門院)的皇長子。據《古事談》記載,時人皆知崇德天皇是白河法皇和璋子私通後出生的孩子,鳥羽天皇因此嫌惡崇德天皇,稱其為“叔父子”。然而《古事談》在崇德天皇誕生100多年後才成書,因此此記載真偽不明。另外,璋子幼年時,生父藤原公實(法皇的表兄)去世,她作為白河法皇的養女被接入宮中撫養。有觀點指出,當時宮中普遍認為白河法皇是璋子的父親、崇德天皇的外祖父,作為“女兒”的璋子經常去“父親”法皇的皇宮也是合理的。 [3] 
  • 中宮:藤原聖子(皇嘉門院,藤原忠通之女)
  • 女房及子女:
  • 兵衞佐局(法印信緣之女、源行宗義女),生重仁親王;
  • 三河權守源師經之女,生覺惠(元性);
  • 烏丸局

崇德天皇影視形象

崇德天皇參考文獻

  • 《日本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
  • 《日本學基礎精選叢書》,高等教育出版社
  • 樋口州男:《崇徳上皇の怨霊》
  • 上田秋成:《雨月物語》
  • 石川淳:《新釈雨月物語》
  • 谷川健一:《魔の系譜》
參考資料
  • 1.    佐伯智広.中世前期の政治構造と王家:東京大學出版會,2015
  • 2.    慄山圭子「中世王家の存在形態と院政」(初出:『ヒストリア』193號(2005年)/所収:慄山『中世王家の成立と院政』(吉川弘文館、2012年)
  • 3.    樋口健太郎.中世王権の形成と摂関家:吉川弘文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