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呀,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  ,最早見於《説文》新附 [2]  。本義指張口貌;引申指空曠貌,音讀xiā。用來表嗟嘆,讀yā。用作句末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感嘆、祈使等,讀作輕聲ya [2-3]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4] 
中文名
拼    音
yā;ya;xiā
注    音
ㄧㄚ;˙ㄧㄚ;ㄒㄧㄚ
部    首
總筆畫
7
結    構
左右結構
字    級
常用字、一級字 [1] 
平水韻
六麻 平聲 [5] 
統一碼
基本區 U+5440
鄭    碼
jhi
倉頡碼
rmvh
四角號碼
61040
筆順編號
2511523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2]
呀,形聲字。從口,牙聲。口表意,其形像張開的口,表示口中發出的表示驚異的嘆詞;牙表聲,亦表示發出“呀”聲時會露出牙齒。本義指張口貌。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梟族音常聒,豺羣喙競呀。”引申指空曠貌。《後漢書·班固傳上》:“建金城其萬雉,呀周池而成淵。”李賢注:“《字林》曰:‘呀,大空也。’”音讀xiā。用來表嗟嘆,讀yā。用作句末語氣助詞,讀作輕聲ya。 [2]  [6] 
注: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 511頁收有“呀”字,還值得研究,故此條未收列其字形。 [2] 

詳細釋義

拼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xiā形容詞張口的樣子。唐·韓愈《月蝕》:“月蝕於汝頭,汝口開。”
空曠貌,敞開貌。
《後漢書·班固傳上》:“建金城其萬雉,呀周池而成淵。”李賢注:“《字林》曰:‘呀,大空也。’”
宋·蘇軾《遊洞》詩:“忽驚溪水急,爭看洞門呀。”
高聳。
唐·鄭損《星精石》詩:“突險呀空龍虎蹲,由來英氣蓄寒根。”
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曉次神景宮》:“呀空雪牙利,嗽水石齒冷。”
呀空
動詞張口;張開。
《魏書·崔巨倫傳》:“五月五日時,天氣已大熱。狗便呀欲死,牛復吐出舌。”
唐·皮日休《霍山賦》:“或仰而呀,有如吮空。”
嘆詞表示驚異。oh
元·喬吉《金錢記》第四摺:“呀!若不是前世宿緣招,焉能勾玉杵會藍橋。”
丁玲《消息》:“呀,真好!”
嗟嘆。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摺:“有幾個朝的奔,暮的走,短嘆長呀。命窮時鎮日價河頭賣水,運來時一朝的錦上添花。”
象聲詞吱吱嘎嘎的聲音。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摺:“猛聽得角門兒呀的一聲。”
《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她父女夫妻一見,‘呀’的一聲,就攜手大哭起來。”
呀的一聲;呀呀
量詞〈方言〉表示數量單位。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等着,咱多早晚置他兩張機,幾呀紡車子。”
ya助詞表示語氣。
《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才走了一半兒呀!這叫二十鋪。”
魯迅且介亭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現在是爆裂彈呀,燒夷彈呀之類的東西已經做出。”
老舍《黑白李》:“謝謝你呀!”
逯斐《夜航》:“往年這時候,婦女們正忙着給家人預備明年一年的鞋子,特別是成天蹦呀跳的孩子們的鞋子。”
[4]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張口皃。從口牙聲。許加切文十  新附 [4] 

宋本廣韻

ngaa [ ŋɯa˧ ]‖[ ŋraː ]
五加切,平麻疑 ‖牙聲魚部
呀吧呀。
haa [ hɯa˧ ]‖[ hŋraː ]
許加切,平麻曉 ‖牙聲魚部見漢賦
呀唅呀,張口皃。又呀呷也。 [8] 

康熙字典

《唐韻》許加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加切。𠀤音岈。《説文》:張口貌。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
又谽呀,谷空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谽呀豁閜。注:谷之形容也。呀,呼加反。
又《玉篇》:大空貌。班固《西都賦》:呀周池而成淵。
又《廣韻》五加切。《正韻》牛加切。𠀤音牙。《廣韻》:吧呀。韓愈《月蝕》詩:牙角何呀呀。○按韓愈《月蝕》詩:如口開呀呀,或攺作齖齖,因避重韻也,不知《唐韻》九麻中呀字兩見,音義各別,韓詩𠀤非重韻。《集韻》《類篇》刪五加切一音。非。
又葉虎何切。音呵。韓愈《東方朔雜事》詩:王母聞以笑,衞官助呀呀。不知萬萬人,生身埋泥沙。沙叶音娑。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篆書
篆書(2張)
隸書 隸書

音韻彙集

字形韻書聲調韻目字母聲類開合等第清濁反切擬音
廣韻平聲開口呼次濁五加切/許加切ŋa
平聲開口呼次清許加切/五加切xa
集韻平聲開口呼次清虛加切xɪa
韻略平聲虛加切
增韻平聲虛加切
平聲牛加切
中原音韻陰平家麻全清ia
中州音韻平聲家麻移加切
洪武正韻平聲全清虛加切xa
平聲次濁牛加切ŋa [9]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國發〔2013〕23號  .國務院辦公廳[引用日期2020-06-01]
  • 2.    李學勤 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99
  • 3.    《畫説漢字》編輯部編著.圖解《説文解字》 畫説漢字 小學版 一-二年級:時代文藝出版社,2015.10:194
  • 4.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01]
  • 5.    六麻平聲  .搜韻[引用日期2020-06-01]
  • 6.    顧建平編著.漢字圖解字典:東方出版中心,2008.10:587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1986年11月:3612
  • 8.    宗福邦,陳世饒,蕭海波主編.故訓彙纂 上:商務印書館,2007:615
  • 9.    「呀」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