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量詞

鎖定
量詞(英語:quantifier),是表示人、事物或動作、行為計量單位的詞。可以分為名量詞與動量詞,名量詞主要是從名詞中分化出來的,動量詞主要是從動詞(或部分名詞)中分化出來的。 [1] 
中文名
量詞
外文名
quantifier
基本定義
表示人、事物或動作計量單位的詞

量詞量詞的產生

量詞是表示人、事物或動作、行為計量單位的詞。古代漢語同現代漢語一樣,量詞可以分為兩個語法小類:名量詞和動量詞。漢語量詞的發展,也是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從不完善到自成系統的發展變化過程。名量詞主要是從名詞中分化出來的,動量詞主要是從動詞(或部分名詞)中分化出來的,因此量詞的產生應是名詞和動詞滋生的結果,它在漢語詞類生成的順序中,應同數詞一樣,屬於二級詞類。 [1] 

量詞名量詞的產生

上古漢語前期,數詞可以直接加在名詞前或置於名詞後,是完全自由的,並不需要以量詞為中介。如:
①甲戌卜,貞:翼乙亥㞢於且乙三牛。(《甲骨文合集》,1520)
②庚子卜,㞢父乙羊九?(《合集》,20165)
甲骨文裏,「數+名」或「名+數」格式是佔絕對優勢的。
至於「名+數量」,是很少用的。如:
③……馬廿丙有……(《殷虛書契前編》,19.1)
④其新鬯二升一卣。(《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25.10) [1] 
若説到「數量+名」,這種結構在甲骨文裏可能是不存在的。以《殷契粹編》為對象,其考察結果如下表所示:
圖示 圖示
促使漢語的數量結構由AB式轉到了CD式的原因,其中就涉及了名量詞的產生問題。周生亞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名量詞的最原始作用是在於對事物的描寫和分類標記,而不在於記量。 [1] 
由前面引例可知,甲骨文裏,最初數詞是可以直接同名詞搭配的,並不需要以量詞為中介。「三牛」就是「三頭牛」,「羊九」就是「羊九隻」,並不需要名量詞來搭配,仍運用自如。
後來之所以要加上各種各樣的名量詞,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隨着生產的發展、財富積累的增多,可用於分配、交換的物品也越來越多;隨着人們認識世界能力的逐步提高,外界被認識的事物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對外界紛繁的事物必須有個明確的分類,因此最初產生的名量詞也只是同類事物的一個「類名」而已,其本身並無計量作用。 [1] 
高名凱曾把漢語的名量詞稱為「數位詞」或「範詞」。他説:「數位詞實在是規定者的一種,……漢語的數位詞卻剛剛好不求於陰陽性或有生無生性的分別,而在表示每一個事物的具體的形狀而加以範圍的」,又説:「『一條狗』是一個單位,這是誰也明白的,所以有的語言只説『一狗』,然而漢語,則除了『一狗』之外,又有『一條狗』的説法。這裏的『條』字是把『狗』歸納到『條』的範圍之中,表明其為『條』類的事物。因此,我們就認此類詞為範詞。」 [1] 
高名凱的論述中,不難發現,漢語名量詞最初的產生,實在是為了區分事物而非用於計量。正因為如此,有的外國漢學家,如戴遂良者,就乾脆稱漢語名量詞為「別詞」,又有些英法學者則稱之為「類詞」。漢語最古老的名量詞,只是把名詞再重複一遍,如:
①俘十有五,五日戊申,方亦,俘十有六,六月在。(《殷虛書契菁華》,5)
②隻四千八百□二,孚萬三千八十一,孚三百五十五廿八。(《小盂鼎》) [1] 
再往後,被標誌的對象進一步擴大,於是「朋」用於「貝」,「丙」用於車馬,「」用於「」,「束」用於「矢」,「家」用於「臣」,等等,「朋」「丙」「卣」「束」「家」顯然都具有明顯的分類和描寫作用。如:
①叀貝十朋,吉。(《合集》,29694)
②馬五十丙。(《殷虛書契續編》,1027.4)
③易女鬯一卣、冂衣、巿、舄、車、馬。(《大盂鼎》)
④易女弓一、矢、臣五家、田十田,用辶+永乃事。(《不[插圖]簋》) [1] 
漢語的名量詞,絕大部分都是由名詞演變過來的。上古漢語到了中後期,語言中又產生了大量名詞。與此相應的是標誌或描寫名詞類別的名量詞自然也會應運而生。如車稱「兩」(輛),也稱「乘」;馬稱「匹」,也稱「蹄」;牛羊稱「頭」;矢類稱「枚」,鳥亦稱「枚」;帷幕稱「張」;樹木稱「樹」;首級稱「級」,捕獲的俘虜也稱「級」等。如:
①之子于歸,百御之。(《詩經·召南·鵲巢》)
②秋,子元以車六百伐鄭。(《左傳·莊公八年》)
③見子皮如上卿,以馬六。(《左傳·昭公六年》)
④故曰陸地牧馬二百。(《史記·貨殖列傳》)
⑤塞之斥也,唯橋姚已致馬千,牛倍之,羊萬,粟以萬鍾計。(《史記·貨殖列傳》)
⑥矢高弩臂三尺,用弩無數,出人六十。(《墨子·備高臨》)
⑦公子恥之,即使人多設羅,得鸇數十。(《論衡·書虛》)
⑧子產以幄幕九行。(《左傳·昭公十三年》)
⑨安邑千棗,燕秦千慄,蜀漢江陵千橘。(《史記·貨殖列傳》)
⑩從攻圍東郡守尉於成武,卻敵,斬首十四。(《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⑪捕伏聽者三千一十七。(《漢書·衞青傳》) [1] 
上古漢語裏,也有直接用器物作名量詞來使用的。如:
①一食,一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
②吾以一羊羹亡國,以一飡得士二人。(《戰國策·中山策》)
③殺一牛,取一肉,餘以食士。(《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以上引例都足以表明,這些名量詞本身都是無量值的,它們的最主要的作用即在於對事物的描寫和標誌類別。如同樣是牲畜,馬稱「蹄」,羊稱「頭」,這就是抓住了兩者的不同特徵,因此才具有描寫作用,同時也就具有分類作用,但「蹄」「頭」兩詞本身並不具備任何的量值。 [1] 
第二,名量詞從無量值到有量值,要求和數詞搭配運行。
雖説名量詞是作為對人或事物的計量單位而存在,但並非所有名量詞都是有量值的。所謂「量值」,就是指量詞本身所含有的數值。如個體量詞和器物量詞,都是無量值的名量詞;又如長度量詞、容量量詞、重量量詞、面積量詞和部分配製量詞,都是有量值的量詞。 [1] 
漢語名量詞從無量值到有量值是一個重要發展。「人類對數的認識比對量的認識要早得多。……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先民們不但學會了計數,而且還逐漸地發現自然界存在着『量』。用數和單位表示事物的物理量就叫做『計量』。中國古代,計量的稱謂是『度量衡』。」 [1]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度量衡器具已基本具備,度量衡體制已經建立起來,並已成為各個諸侯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大事。如《左傳·昭公十七年》説:「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管子·侈靡》也説:「法制度量,王者典器也。」 [1] 
有量值的名量詞產生之後,從表達上説,它要求必須和數詞結合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數量結構,或置於名詞後,或置於名詞前,這就促使漢語的數量結構,由A和B式演變為C和D式。如:
①能貨子猶,為高氏後,粟五千。(《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②君予金三十斤。(《戰國策·東周策》)
③漢王賜良金百溢,珠二斗。(《史記·留侯世家》)
④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戰國策·楚策四》)
⑤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銖錢。(《史記·平準書》)
三尺之木,數弦之聲,感動天地,何其神也。(《論衡·感虛》)
例③, 「溢」,通「」。例①—③,為C式例;例④—⑥,為D式例。 [1] 

量詞動量詞的產生

甲骨文金文中均未發現動量詞。上古漢語中期,文獻中已出現使用動量詞的苗頭。如:
①伐絞之役,楚師分涉於彭。羅人慾伐之,使伯嘉諜之,三巡數之。(《左傳·桓公十二年》)
②孔子游於匡,衞人圍之,而絃歌不惙。(《莊子·秋水》)
例①②, 「三巡」即三遍,「數匝」即數週或數圈。 [2] 
但是,作為動量詞的真正起始期,還是定為兩漢時代較好。如:
①圍漢王三帀。(《史記·項羽本紀》)
②漢軍圍之數重。(《史記·項羽本紀》)
③我之王家食馬肝,食飽甚,見酒來,即走去,驅疾至舍,即泄數十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④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史記·周本紀》)
⑤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三過。(《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例①—⑤, 「帀」同「」,「三帀」即三匝、三週;「數重」,數層;「數十出」,數十次;「三發」,三次;「再三過」,兩三次。 [2] 
同部分名量詞一樣,漢語動量詞雖然作為動作、行為的計量單位而存在,但其本身並無可計可數的量值存在。既然如此,之所以需要並無量值的記量單位,究其原因,大概也有兩點:一是受名量詞的影響,是語言類化的結果;二是動量詞的產生,也有它自身的發展過程。 [2] 
(1)在先秦,最通常的動量表示法,就是把數詞直接放在謂語動詞之前。如:
①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愠色。(《論語·公冶長》)
三進及溜,而後視之。(《左傳·宣公二年》)
③宋殤公立,十年十一戰,民不堪命。(《左傳·桓公二年》)
④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莊子·養生主》)
例①—④, 「三」「三」「十一」「三」,這些數詞都是直接表示動量的,並不需要動量詞。「仕」「進」「戰」「號」,都是不及物動詞。 [2] 
表示動量的數詞,也可加在及物動詞之前,意義表達不受任何影響。如:
①郤至三遇楚子之卒。(《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若衞叛晉,晉五伐我,病何如矣。(《左傳·定公八年》)
③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孟子·滕文公上》)
④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戰國策·秦策一》) [2] 
(2)在先秦,表示動量的數詞,也可放在謂語動詞之後。如:
①公怒,師曹三百。(《左傳·襄公十四年》)
②魏犨束胸見使者曰:「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距躍三百曲踴三百,乃舍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③昏鼓,鼓十,諸門亭皆閉之。(《墨子·號令》) [2]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漢代,這一用法的使用頻率已有了明顯的增加。如:
④主父大怒,五十。(《史記·蘇秦列傳》)
⑤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三百,然後已。(《史記·伍子胥列傳》)
⑥師曹又怒公之嘗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孫文子,報衞獻公。(《史記·衞康叔世家》) [2] 
(3)表示動量的數詞,由謂語動詞前移至謂語動詞後,這就為「動+數+動量」結構的產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漢語句式的發展,就其總的歷史趨勢而言,有三大規律,這就是擴展律、易位律和緊縮律。易位律也可稱為交換律,是指句子成分在發展中形成的歷史性的語序變化。
一般説來,這種變化是不可逆轉的。漢語表示動量的數詞,上古漢語時以處於謂語動詞之前為常。但到了中古漢語,又逐漸和動量詞結合,以置於謂語動詞之後為常,這就是歷史性的語序變化,是易位律使然。
表示動量的數詞,之所以一定要由謂語動詞前移到謂語動詞後,這恐怕都是由其自身的語法功能決定的。在先秦,數詞在謂語動詞前作狀語,就其語法意義而言,不僅表示動量,也可以表示次第。如:
①齊人鼓。(《左傳·莊公十年》)
②齊王與寡人約,欺寡人。(《戰國策·燕策二》)
命而僂,命而傴,命而俯。(《左傳·昭公七年》)
不朝則貶其爵,不朝則削其地,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下》) [2] 
例①②, 「三」「四」「四」,用於表動量;例③④, 「一」「再」「三」,均用於表次第。顯然,這兩種用法是很容易混淆的。如果表動量的數詞移至謂語動詞後,這就避開了這一問題。在上古漢語、中古漢語,謂語動詞後的數詞多半是表示動量的,很難找到表示次第的用例,究其原因,即在於此。 [2] 
(4)同部分名量詞一樣,動量詞最原始的作用也是在於對動詞特徵作標記,而非計量。
任何動量詞本身都是無量值的。動量詞的量值是由它前面的數詞來體現的,而非藉助動量詞本身。漢語動量詞絕大部分都是來源於動詞,只有一小部分才來源於名詞,因此有的學者把前類動量詞稱為「專用的動量詞」,把後類動量詞稱為「借用的動量詞」。「專用」「借用」這類提法未必妥當。
動量詞本身既無量值可言,那它又作為動作、行為的「計量單位」而存在的原因,周生亞認為,動量詞產生的最原始作用即在於對動詞特徵作標記而非計量。請比較:
①三十三年春,秦師周北門。(《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②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三過。(《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③前後兄文一再過,便上口語。(晉·陸雲:《與兄平原書》)
④胡兒既無由知父為此事,聞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戲笑之,時此,非復一過。(《世説新語·紕漏》)
例①②, 「過周北門」「過他客」「不過」,「過」都是趨向動詞,詞義由經過而引申出探望、超過等諸義。趨向動詞的特點是表示由甲處到乙處的運動過程。「再三過」,即兩三次。「過」是動量詞。動量詞「過」,也正標示出動詞「過」的活動過程的特性。例③④, 「讀」「道」都是言語動詞,閲讀、説話也都有個起止過程,所以也用「過」作為動量詞。「一再過」即一兩次,「一過」即一次,用「過」作動量詞,也正標示出「讀」「道」的活動過程。 [2] 
又如:
①姜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左傳·隱公元年》)
②我之王家食馬肝,食飽甚,見酒來,即走去,驅疾至舍,即泄數十出。(《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③有人道上見者,問雲:「公何處來?」(林道人)答雲:「今日與謝孝劇談一出來。」(《世説新語·文學》)
④諸公怪而問之,祖曰:「昨夜南塘一出。」(《世説新語·任誕》) [2] 
例①, 「出」,趨向動詞,動詞特點是由裏及外,也有一個運動過程。例②—④,「泄」,趨向動詞,活動由裏及外;「談」,言語動詞,表達由裏及外;「復」,趨向動詞,活動由外及裏。「出」,由動詞引申為動量詞後,仍具有標示出相關動詞的詞義特點的作用:「泄數十出」,排泄數十次;「劇談一出」,暢談一次;「復南塘一出」,回南塘一次或一趟。 [2] 
又如:
①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莊子·逍遙遊》)
②謹追辭叩頭五百下,兩手自搏。(《三國志·吳書·韋曜傳》)
③(衡)農呼妻相出於庭,三下。(《搜神記》,卷十一)
④如是五人各打十下。(《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
例①, 「下」,亦趨向動詞,表示由高處到低處的運動過程。例②—④,「叩」「叩」「打」,雖説都是動作動詞,但其運動的施向,也都是由上及下,因此「下」引申作動量詞後,仍有標示動詞詞義特點的作用。 [2] 

量詞量詞的分類

量詞名量詞

上古漢語的名量詞,可分為以下七類:個體量詞、器物量詞、長度量詞、容量量詞、重量量詞、面積量詞和配製量詞。 [3] 
  • 個體量詞
個體量詞是指用天然單位「個」來計量的量詞。在先秦,個體量詞比較發達,是名量詞的重要內容。如:
①君有楚命,亦不使一個行李告於寡君,而即安於楚。(《左傳·襄公八年》)
②故天下諸侯罷馬以為幣,縷綦以為奉,鹿皮四個。(《國語·齊語》)
例①,楊伯峻説:「『個』,原作『介』,今依《釋文》、《石經》、金澤文庫本、宋本等及錢綺《左傳札記》説正。」「個」或通「蓋」,「一蓋」即「一個」。如:
③秦乃者過柱山,有兩木焉:一蓋呼侶,一蓋哭。(《戰國策·趙策一》)
一蓋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戰國策·趙策一》)
個體量詞「個」,先秦時應用並不廣。先秦時,不同類的名詞,其個體量詞也往往有不同的稱呼。 [3] 
①之子于歸,百御之。(《詩經·召南·鵲巢》)
②晉侯許之七百。(《左傳·成公二年》)
③萊人使正輿子賂夙沙衞以索馬牛,皆百,齊師乃還。(《左傳·襄公二年》)
④請以三萬之都封太守,千封縣令,諸吏皆益爵三級。(《戰國策·趙策一》)
⑤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戰國策·燕策三》)
⑥歸公乘馬,祭服五。(《左傳·閔公二年》)
⑦棺三寸,足以朽體;衣衾三,足以覆惡。(《墨子·節葬下》)
⑧槍二十,周置二步中。(《墨子·備城門》)
⑨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於周太師,以《那》為首。(《國語·魯語下》)
⑩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饗其宗老,而為賦《綠衣》之三。(《國語·魯語下》)
⑪水火獨一,金木多品何?(漢·班固:《白虎通·五行》) [3] 
[4]  [5] 
  • 器物量詞
器物量詞是指藉助有容量的器物作為計量單位的量詞。不過這種器物並不是刻意製造的有標準的量具,其容量可大可小,有隨意性。如:
①與之一珠,使問趙孟。(《左傳·哀公二十年》)
②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水救一薪之火也。(《孟子·告子上》)
③一食,一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孟子·告子上》)
④太后怒,迺令酌兩酖,置前,令齊王起為壽。(《史記·呂太后本紀》) [3] 
  • 長度量詞
長度量詞是指用來計量長度、高度、深度、厚度、圍度以及里程等方面的量詞。如:
①(曹)交聞文王十,湯九,今交九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孟子·告子下》)
②今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之雀,世必笑之。(《呂氏春秋·貴生》)
③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五。(《莊子·外物》)
④地之東西二萬八千,南北二萬六千。(《管子·地數》)
⑤龜千歲乃滿尺二。(《史記·龜策列傳》) [3] 
  • 容量量詞
容量量詞是計量容量的量詞。容量量詞有精確的計量標準,這是它與器物量詞的本質區別。如:
①齊舊四量,。四,各自其四,以登於十則。(《左傳·昭公三年》)
②鹽百。(《管子·海王》)
③請以令禁百之家不得事鞽,千之家不得為唐園,去市三百步者不得樹葵菜。(《管子·輕重甲》)
④有日,無雲,不風,當其時者稼有敗。如食頃,小敗;熟五米頃,大敗。(《史記·天官書》)
例①,楊伯峻説:「杜注:『四豆為區,區,一斗六升。四豆為釜,釜,六鬥四升。登,成也。』疑登即升,由小量升至大量也。自,用也。以升至釜,各用四倍。」又於「釜十則鍾」下,楊氏注云:「杜注:『六斛四鬥。』《周禮·考工記》鄭注:『四升為豆,四豆曰區,四區曰,鬴十曰鍾。』鬴即釜,古同音。」 [3] 
  • 重量量詞
重量量詞是指用來計算重量的量詞。重量量詞也有嚴格的計量標準。如:
①墨闢疑赦,其罰百,閲實其罪。(《尚書·呂刑》)
②遂賦晉國一鐵,以鑄刑鼎,著範宣子所為刑書焉。(《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③吾力足以舉百,而不足以舉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④黑貂之裘弊,黃金百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戰國策·秦策一》)
⑤大王據千乘之地,而建千鍾、萬虡。(《戰國策·齊策四》)
⑥漢王賜良金百,珠二斗。(《史記·留侯世家》)
⑦令縣官銷半錢,更鑄三錢。(《史記·平準書》)
例①, 「」,量值説法不一,此取一鍰為六兩説。例②, 「鼓」,四百八十斤。楊伯峻説:「《孔子家語·正論篇》亦載此事,注云:『三十斤為鈞,鈞四為石,石四為鼓』,則以鼓為重量單位,當時之四百八十斤。《小爾雅》説同。」例③, 「鈞」,三十斤為一鈞。例④, 「斤」,十六兩為一斤。例⑤, 「石」,一石為一百二十斤。例⑥, 「溢」,通「」,一鎰等於二十四兩。例⑦, 「兩」「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半兩為十二銖,十六兩為一斤。 [3] 
  • 面積量詞
面積量詞是指用來計量方域、土地及其他平面體面積的量詞。如:
①天子之地方千,不千,不足以待諸侯。(《孟子·告子下》)
②臣聞七十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③簡子賜扁鵲田四萬。(《史記·趙世家》)
④之子於垣,百皆作。(《詩經·小雅·鴻雁》)
例①②, 「裏」,用於計算方域面積。「方」指方圓,數詞前加不加「方」字均可。例③, 「畝」,用於計算土地面積。周制,六尺為步,百步為畝。秦漢時,五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例④, 「」,牆體單位,用於計算平面體面積。古多以長高各一丈為一堵。 [3] 
  • 配製量詞
配製量詞是指經過人們刻意搭配而成的計量單位。如:
①葛屨五,冠緌雙止。(《詩經·齊風·南山》)
②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棄而違之。(《論語·公冶長》)
③齊景公有馬千。(《論語·季氏》)
④周君留之十四日,載以乘車馬而遣之。(《戰國策·東周策》)
⑤鄭伯嘉來納女、工、妾三十人,女樂二八,歌鐘二。(《國語·晉語七》)
⑥抽矢,扣輪,去其金,發矢而後反。(《孟子·離婁下》)
⑦歲終布帛,取二焉,餘以衣士。(《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⑧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稈焉,國人投之,遂弗爇也。(《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⑨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薪。(《莊子·人間世》)
⑩假令愚民取長陵一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3] 
例①, 「兩」通「」,屨兩枚為一緉。例②, 「乘」,馬四匹;「十乘」,四十匹。例③, 「駟」,四匹馬;「千駟」,四千匹馬。例④, 「駟馬」,四匹馬;「駟」,四匹。例⑤, 「肆」,懸鐘十六枚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例⑥,「乘」,四枚。例⑦, 「制」,古代布帛,廣度稱「純」,長度稱「制」,一製為一丈八尺;「二制」,三丈六尺。例⑧—⑩, 「稈」「薪」「土」,這些都是無法以「個」去計量的事物,因此只好論「秉」(把)、「束」(把)和「抔」(捧),「秉」「束」「抔」都是人為配製的量詞,無標準,無量值。 [3] 

量詞動量詞

由於上古漢語後期動量詞才剛剛產生,資料十分有限,所以分類問題也無從談起,只能從略。有關動量詞的相關內容,具體在動量詞的發展一節。 [3] 

量詞量詞的發展

量詞名量詞的發展

名量詞分為七類:個體量詞、器物量詞、長度量詞、容量量詞、重量量詞、面積量詞和配製量詞。這七類量詞中,尤以個體量詞和長度量詞、容量量詞、重量量詞的發展變化最值得關注。其中問題有:
  • 名量詞在細化中產生了一大批新生量詞
所謂細化,是指發展中名詞和量詞的相互選擇過程。漢語詞彙,中古以後,產生一大批新生名詞。與此相應的是,也必然產生一大批新生的名量詞,在選擇中,與名詞相互適應,直到完全穩定、平衡為止。 [4] 
漢語名量詞,中古時期有了很大發展,在人物、動物、器物及其他事物方面都產生了一大批新生的名量詞。如:
①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三國志·蜀書·馬超傳》)
②時有象三頭至江陵城北數里,攸之自出格殺之。(《宋書·沈攸之傳》)
③須恆食一種雉肉,可得愈病。(《百喻經·病人食雉肉喻》)
④明於政體,吏才有餘,論當世便事數十條,名曰政論。(《後漢書·崔寔傳》)
⑤熲凡破西羌,斬首二萬三千級,獲生口數萬人,馬牛羊八百萬頭降者萬餘落。(《後漢書·段熲傳》)
⑥買肥豬肉脂合皮大如手者三四段。(《齊民要術·醴酪》,卷九)
⑦復有石碑四十八枚,亦表裏隸書,寫《周易》《尚書》《公羊》《禮記》四部。(《洛陽伽藍記·報德寺》楊注,卷三)
⑧仙大師領金訖,將一萬粒舍利新經兩部,造敕五通等囑附(咐)小子,請到日本答謝國恩。(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⑨花巖院佛堂有金剛曼荼羅一鋪。(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⑩皇帝聞奏,龍顏大悦,開庫賜彫弓兩張寶箭二百隻。(變文《漢將王陵變》) [4] 
到了近古漢語,這種新生的個體量詞,更是俯拾即是,隨處可見。如:
①雪竇頌一百則公案一則則焚香拈出,所以大行於世。(宋·圓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②少頃,國相令人傳語,送羊二羫酒三十瓶錢百貫,與使副洗塵。(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大金山西軍前和議錄》,卷五十五)
③偶然一陣凡人氣,大梵天王問曰:「今日因何有凡人俗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④如曏者呂子約書來説,近來看《》甚有味,錄得一冊來書,是寫他讀《詩》有得處。(《朱子語類·訓門人》)
⑤好一局棋,黑白已分,只是末後一著,無人知得落處。(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⑥而今剪一捻頭髮在此,怕婆要做頭髭。(《張協狀元》,第十九出)
⑦你去街上,有登科記,買一本歸。(《張協狀元》,第二十六出)
⑧方暢飲酣歌,忽聽甚處風送一派樂聲嘹亮。(《宣和遺事》)
⑨舍了我嫡親子熱血一腔。(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一折)
⑩則為我生身母三焦病,許下喜孫兒做一柱香。(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一折)
⑪則被一胞(泡)尿,爆的我沒奈何。(元·杜仁杰:《莊家不識構闌》)
⑫今日崔寧的東人郡王,聽得説劉兩府恁地孤寒,也差人送一項錢與他。(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⑬馬吃一和草時飲水去。(《老乞大》)
⑭將幾個磨果釘子來,釘在這壁子上,掛幾軸畫兒。(《樸通事》)
⑮大姐罵一句,小子添一分精神。(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⑯至兇惡、害的軍民利害的廣西都指揮耿良,所犯不仁不義共二十八招,備載大誥武臣冊內。(《皇明詔令·諭武臣恤軍敕》) [4] 
觀察名量詞的發展,不僅要注意詞量的更迭,更重要的是應當把目光集中在名詞和量詞的相互選擇上。漢語名量詞在細化中,有三種現象最值得注意:
(1)同量不同名。
漢語名詞對量詞的選擇並非一次完成,而是有一個選擇、細化過程。這一點,在個體量詞發展中顯得格外突出。所謂「同量不同名」,是指同一個量詞,最初使用面很寬,與之搭配的名詞不止一類。請比較以下各組資料:
張:弩/弓/劍/牀/紙
①寵有強數千,出軍都亭。(《後漢書·孝明八王列傳》)
②並往桑,材理乃快,先所常用,既久廢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嘆息。(《宋書·蕭思話傳》)
③小人請一張劍,並大王帳下親兵一人為伴。(《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④於露處高疊八十張牀。(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⑤再把一張紙摺疊了,寫成封家書,付與當直王吉。(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4] 
部:鼓吹/弄/經籍/眾人
①又除宣城太守,給鼓吹一部,劍卒千人。(《洛陽伽藍記·追先寺》楊注,卷四)
②顒又制長弄一部,並傳於世。(《宋書·戴顒傳》)
③寫《春秋》《尚書》二部,作篆、科斗、隸三種字,漢右中郎將蔡邕筆之遺蹟也。(《洛陽伽藍記·報德寺》楊注,卷三)
④王留政教,佛演真宗,皆是十二部尊經,總是釋迦梁津。(變文《廬山遠公話》)
⑤無數龍神八部眾,相隨一隊向前行。(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4] 
段:人/物/事/意氣/文義/風光/姻緣/場地
①捉得知更官健,斬為三段,喚作厭兵之法。(變文《漢將王陵變》)
②師與鄧隱峯剗草次,見。……師卻拈鍬子截作兩段。(《祖堂集》,卷四)
③某甲有一段事,欲問多時,未得其便。(《祖堂集》,卷四)
④或謂言深博,作一段意氣,鄙薄人世,初不敢然。(《宋書·王微傳》)
⑤蓋這一段文義橫在心下,自是放不得,必曉而後已。(《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⑥狀元今日欲遊街,一段風光好。(《張協狀元》,第二十七出)
⑦丈夫,我想我和你這一段姻緣非同小可也。(明·朱有燉:《團圓夢》,第四折)
⑧楊温隨員外入來後地,推開一個角子門,入去看一段空地。(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4] 
座:山/宮殿/亭閣/城門/書房/縣/莊
①西上有一座名山,靈異光明,人所不至,鳥不能飛。(《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
②入到波羅國內,別是一座天宮。(《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③湖心中,有聖旨裏蓋來的兩座瑠璃閣。(《樸通事》)
④行之三日,見一座城門,門上牌額雲:「竺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
⑤我要蓋一座書房,木匠你來咱商量。(《樸通事》)
⑥大國長安一座縣,喚做咸陽縣,離長安四十五里。(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⑦這座莊,前臨剪徑道,背靠殺人岡。(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4] 
只(隻):戟/肢體/眼睛/桌子/詞曲/屨履/食物
①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三國志·魏書·張邈傳》)
②空中有一神人,送龍腿一隻,可重三十餘斤。(變文《葉淨能詩》)
③公常常縮着一隻手,是如何?(《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④憶師兄,哭太煞,失卻一隻眼,下世去。(《祖堂集》,卷四)
⑤你好似一隻卓(桌)子。(《張協狀元》,第十六出)
⑥這官人曾做三百單八隻詞,博得個屯田員外郎。(《張協狀元》,第四十八出)
⑦當時推出這和尚來,一個書會先生看見,就法場上做了一隻曲兒,喚做《南鄉子》。(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⑧祖師留下一隻履,直到如今覓不得。(《祖堂集》,卷十八)
⑨宋四公夜至三更前後,向金梁橋上四文錢買兩隻焦酸餡,揣在懷裏。(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4] 
道:門鎖/關卡/階級/橋樑/光線/鬼符/仙氣/野火
①復有鐵鎖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卷一)
②若問三枱何處苦,鹹言五道鬼門關。(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③古人以三道寶階接人,未審和尚如何接?(《祖堂集》,卷十八)
④門外有兩道金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⑤唸經僧於夜房中坐唸經,有三道光明來照。(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當巡禮行記》,卷三)
⑥淨能遂取筆書一道黑符,吹向空中。(變文《葉淨能詩》)
⑦(懷讓和尚)初生之時,有六道白氣應於上像。(《祖堂集》,卷三)
⑧又忽遇一道野火連天,大生煙焰,行去不得。(《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4] 
條:袈裟/棍棒/扁擔/絛帶/繩索/弓弦/脊骨/蠟燭/龍蛇/道路/刀具/仙氣/罪狀/人物
①有佛袈裟十三條,以尺量之,或短或長。(《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②與阿耶三條荊杖來,與打煞前家歌(哥)子。(變文《舜子變》)
③茶博士去不多時,只見將五條捍棒來,撇在地上。(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兩條扁擔向前颩,洪信洪義更強怎措手?(《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⑤皇甫松去衣架上取下一條絛來,把妮子縛了兩隻手。(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⑥你明日領我去,做一條銀廂花帶。(《樸通事》)
⑦然後用麻繩一條,將女子醜哥兩手縛住。(《元典章·前集刑部》)
⑧有賣的弓弦時將來,我一發買一條。(《老乞大》)
⑨德山老漢一條脊樑骨拗不折。(《祖堂集》,卷七)
⑩初如螢火,次若燈光,千條蠟燭焰難當。(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⑪我師,看此是九條馗頭鼉龍,常會作孽,損人性命。(《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⑫而今只是弄得一條死蛇,不濟事。(《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⑬聖人教人,如一條大路,平平正正,自此直去,可以到聖賢地位。(《朱子語類·訓門人》)
⑭三人把三條朴刀,叫:「鐵僧隨我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⑮皇帝與高力士見一條紫氣升空而去。(變文《葉淨能詩》)
⑯國有憲章,三千條罪。(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⑰咳,正是一條好漢。(《樸通事》) [4] 
枚:禽鳥/戟砮/珊瑚樹/蛇蟲/碑石/釘子/書案/草苫/香袋/艦船/火炬/瓜豆/橘桃/雞子/食餅/銅鐘/璧鏡/缽盒/錢幣/瓦器
①公子恥之,即使人多設羅,得鸇數十枚,責讓以擊鳩之罪。(《論衡·書虛》)
②連日續夜,大小呼嗟,敗壞藏中矛戟五千餘枚,以作戲具。(《三國志·吳書·孫琳傳》)
③夏四月,遼東郡言肅慎國遣使重譯入貢,獻其國弓三十張,長三尺五寸,楛矢長一尺八寸,石砮三百枚。(《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
④(石崇)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幹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王)愷許比甚眾。(《世説新語·汰侈》)
⑤時沛郡相縣唐賜往比邨朱起母彭家飲酒還,因得病,吐蠱蟲十餘枚。(《宋書·顧覬之傳》)
⑥浴堂下猶有石數十枚。(《洛陽伽藍記·金光寺》楊注,卷四)
⑦有石碑一枚,背上有侍中崔光施錢四十萬,陳留侯李崇施錢二十萬。(《洛陽伽藍記·正始寺》楊注,卷二)
⑧此病是野狐之病,欲得除喻(愈),但將一領氈來,大釘四枚,醫之立差。(變文《葉淨能詩》)
⑨在郡作書案一枚,及去官,留以付庫。(《宋書·江秉之傳》)
⑩編作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三國志·魏書·劉馥傳》)
⑪惠生初發京師之日,皇太后敕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錦香袋五百枚。(《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⑫別有八艚艦九枚,起四層,高十二丈。(《宋書·武帝紀上》)
⑬郭威下令令軍士備辦糧食,人持火炬一枚。(《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⑭以瓜子、大豆十枚,遍佈坑中。(《齊民要術·種瓜》,卷二)
⑮術出,績懷三枚。(《三國志·吳書·陸績傳》)
⑯破雞子十枚。(《齊民要術·炙法》,卷九)
⑰譬如有人,因其飢故,食七枚煎餅。(《百喻經·欲食半餅喻》)
⑱漢中城固縣水際,忽有雷聲,俄而岸崩,得銅鐘十二枚。(《宋書·符瑞志上》)
⑲扉上有五行金釘,其十二門二十四扇,合有五千四百枚。(《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卷一)
⑳男子張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水經注·泗水等》,卷二十五)
㉑因下玉台鏡一枚,姑大喜。(《世説新語·假譎》)
㉒褘使左右徐虎兒以金合一枚餉幼文,銅缽二枚餉祖珍、隆伯。(《宋書·廬江王褘傳》)
㉓此衣適可值一枚金錢。(《百喻經·為惡賊所劫失[插圖]喻》)
㉔遺令儉葬,墓中惟置一坐,瓦器數枚,其餘一無所設。(《三國志·魏書·裴潛傳》) [5] 
頭:家畜/家禽/野生動物/魚蠅/親事
①建初元年正月,會柳中擊車師,攻交河城,斬首三千八百級,獲生口三千餘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後漢書·耿弇列傳》)
②作鴨臛法:用小鴨六頭,羊肉二斤,大鴨五頭。(《齊民要術·羹臛法》,卷八)
③蒸雞法:肥雞一頭,淨治,豬肉一斤,香豉一升,鹽五合。(《齊民要術·蒸魚法》,卷八)
④王有鬥象七百頭。(《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⑤時跋提國送獅子兒兩頭與乾陀羅王。(《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⑥作兔臛法:兔一頭,斷,大如棗。(《齊民要術·羹臛法》,卷八)
⑦日夕載入上虞郭,經親故門,各以一兩頭置門內而去。(《宋書·王弘之傳》)
⑧連夢見青蠅數十頭,來在鼻上,驅之不肯去,有何意故?(《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⑨我見你家艱難,好心來與你保這頭親事。(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5] 
種:寶器/柏木/樂器/食品/果物/文字/氣味/祥瑞/恩澤/種族/人物
①諸子欲從其誨,朝廷不聽,賜以東園朱壽(之)器,銀鏤、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錢二百萬,布三千匹。(《後漢書·梁統列傳》)
②維衞佛時,香山摩利大仙造三千種七寶樂器。(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③季龍取十三種腸,著大篋中,使輅射。(《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④燾又送氈各一領,九種。(《宋書·張暢傳》)
⑤且見香花千座,齋果萬種。(《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⑥堂前有三種字石經二十五碑,表裏刻之。(《洛陽伽藍記·報德寺》楊注,卷三)
⑦荷葉別有一種香。(《齊民要術·作魚鮓》,卷八)
⑧亦可洗訖,作粥清,麥䴷末,如䖆、芥菹法,亦有一種味。(《齊民要術·種胡荽》,卷三)
⑨普佛世界,六種震動。(《法華經·序品》,卷一)
⑩慈母之,應無兩種。(變文《廬山遠公話》)
⑪於昭等從之,乃發兵救武威,降其三種胡。(《三國志·魏書·蘇則傳》)
⑫世間有兩種人不得見王面。(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5] 
口:人口/缸鍾類器物/井穴/刀劍/氣息
①淮南餘眾數萬口來奔。(《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
②晞張先行不在,本村遇水,妻息五口避水移寄恭家。(《宋書·蔣恭傳》)
缸一口,直三百。(《齊民要術·種榆、白楊》注,卷五)
④有鍾一口,撞之聞五十里。(《洛陽伽藍記·龍華寺》,卷二)
⑤於中遂長穿井十口。(《齊民要術·種葵》,卷三)
⑥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水經注·汶水》,卷二十四)
⑦又特賜汝紺地句文錦三匹,……五尺刀二口,銅鏡百枚。(《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⑧陛下但詔淨能上殿賜坐,殿後蜜(密)排五百口劍。(變文《葉淨能詩》)
⑨他別處畫了一個官人的影來,一似那活的,只少一口氣。(《樸通事》) [5] 
個:人物/家畜/肢體器官/岩石/風/船隻/時間/哲理/方法
①天生男女共一處,願得兩個成翁嫗。(北朝民歌·無名氏:《捉搦歌》)
②(子胥)捉得兩個外甥子安、子永。(變文《伍子胥變文》)
③我前日賣一個豬,又賣三隻雞。(《張協狀元》,第十一出)
④我將這幾個馬賣去。(《老乞大》)
⑤治牛病:用牛膽一個,灌牛口中,差。(《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卷六)
十個指頭,刺人心髓。(唐·張鷟:《遊仙窟》)
兩個大巖相對高起,一南一北,高各三丈許。(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⑧孫蟲兒無分,見一個旋風兒繞定墳,來時節旋的慢,去時節旋的緊。(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
⑨而今諸公看文字如一個船閣(擱)在淺水上,轉動未得。(《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⑩我此踏碓八個余月。(唐·法海:《六祖壇經》)
⑪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己何與焉?(《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⑫此只是個死法。(《朱子語類·訓門人》) [5] 
件:衣物/書籍/文字/話語/道理/事情/毛病
①次日,阿骨打遣其弟韶瓦郎君齎貂裘、錦袍、犀帶七件,雲:「南使能馳射,皇帝賜。」(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四)
②心裏著兩件物不得。(《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③卻沒一件新衣裳,怎麼好?(《樸通事》)
④若不讀這一件書,便闕了這一件道理。(《朱子語類·訓門人》)
⑤如此文字㬠多,但一件文字可用後,其餘更何必援引?(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⑥語錄是雜載,只如閒説一件話,偶然引上,經史上便把來編了。(《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⑦思量一件道理不透,便揚掉放一壁。(《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⑧官人道:「我吃,先煩你一件事。」(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⑨這員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蝨子背上抽筋,鷺鷥腿上割股。(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5] 
片:肉食/土地/雲彩/片狀物/心願
①水盡,炙一片,嘗鹹淡。(《齊民要術·作魚鮓》,卷八)
②我把些子兵士,似一片之肉,入在虎牙。(變文《韓擒虎話本》)
③這一片田地,好個卓庵。(《祖堂集》,卷十六)
④身掛天宮三珠服,足躡巫山一片雲。(變文《破魔變》)
⑤湖兩邊各有一片板,忽有人過,打板一下。(《祖堂集》,卷七)
⑥願我捉得一片牛皮,一半鞔鼓,一半做鞋兒。(《張協狀元》,第二十七出)
⑦望遠浦幾片帆歸,聽高樓數聲畫角。(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⑧盡把恩情,悄似梧葉兒一片輕。(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齣)
⑨儻值明主得遷達,施展英雄一片心。(變文《伍子胥變文》)
例②, 「一片之肉」,「片」,《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編》(唐五代卷)作「斤」,此處從《敦煌變文校注》本,作「片」。 [5] 
(2)同名不同量。 [6] 
所謂「同名不同量」,是指同一類名詞,在發展中選擇了不同的量詞。這表明量詞在細化中,其適應面在逐漸減少,這是固化名量搭配關係的前奏。請比較以下各組資料:
柄/把:刀具
十柄麻扎吊圈刀一時下,兩個性命如何?(《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②苗忠放下手裏朴刀,右手換一把尖長靶短,背厚刃薄八字尖刀,左手捽住萬秀娘胸前衣裳。(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八卷)
剃頭刀子一百把剪子一百把。(《老乞大》) [6] 
兩(輛)/乘:車子
①神虎門外,每旦數百兩。(《宋書·傅亮傳》)
②止須一乘車牛專供此園。(《齊民要術·種葵》,卷三)
③每日卅乘車般入內庫,一日之內般運不盡。(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6] 
劑/服/裹/包:藥
①嘗有病,因法靜尼就熙先乞治,為合湯一劑,耀疾即損。(《宋書·范曄傳》)
②早間一服術附湯,午後又一服清涼散。(《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帝患手創積年,沙門出懷中黃散一裹與帝曰:「此創難治,非此藥不能瘳也。」(《宋書·符瑞志上》)
④趙正懷裏取出一包藥來。(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6] 
株/根/樹/棵(顆):樹木
①魯郡孔子舊庭有柏樹二十四株。(《宋書·武三王傳》)
②東方種桃九根,宜子孫,除兇禍。(《齊民要術·種桃柰》,卷四)
③(棗)三步一樹,行欲相當。(《齊民要術·種棗》,卷四)
④其時園內,新果萬株,含青吐綠。(唐·張[插圖]:《遊仙窟》)
⑤大聖聞言,即令土地回去,與八戒跳過溪來,尋那顆楊樹。(《西遊記》,第七十九回) [6] 
只(隻)/根:箭
①(阿骨打)率諸酋至,各取所佩箭一隻,擲佔遠近,各隨所佔,左右上馬放圍。(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四)
②那廝你也將那箭帒裏再插三十根箭,弓帒裏插一張弓,盔甲一副,環刀一口。(《樸通事》) [6] 
篇/首:詩文
①昔者周公旦,朝讀書百篇,夕見漆十士。(《墨子·貴義》)
②(謝莊)所著文章四百餘首,行於世。(《宋書·謝莊傳》)
③初,蕭衍子豫章王綜來降,聞此鐘聲,以為奇異,遂造聽鍾歌三首,行傳於世。(《洛陽伽藍記·龍華寺》,卷二)
④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⑤這三首詞都不如王荊公看見花瓣兒片片風吹下地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6] 
頭/口/只(隻):牛馬羊駝
①建初四年夏六月,雷擊會稽鄞縣羊五頭,皆死。(《論衡·雷虛》)
②明年,比能帥部落大人小子代郡、烏丸、修武盧等三千餘騎,驅牛馬七萬餘口交市,遣魏人千餘家居上谷。(《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③梁王聞吳軍欲至,遂殺牛千頭,烹羊萬口,飲食塠(堆)如山嶽,列在路邊。(變文《伍子胥變文》)
④也先又説:「皇帝你沒下飯,我送四十隻大羊來。」(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⑤是銘見天道寒冷,與伯顏帖木兒討車一輛,駱駝一隻。(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6] 
盞/椀(碗):燈
①初夜,台東隔一谷嶺上空中,見有聖燈一盞,眾人同見而禮拜。(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②不多時,侯興渾家把着一椀燈,侯興把一把劈柴大斧頭,推開趙正房門。(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6] 
艘/只(隻):船
①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②同從日本國過來船兩隻,到江南常州界著岸。(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③有戰船三百餘隻,大小不一。(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三) [6] 
扇/片:門
①一振黑城關鎖落,再振(冥)門兩扇開。(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②外面門破弗好看,叫小鬼來,你兩個權化作兩片門。(《張協狀元》,第十齣) [6] 
軀/尊:佛像
①(佛殿)中有丈八金像一軀,中長金像十軀繡珠像三軀。(《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卷一)
②都維那僧法遇贈檀龕像一軀,以充歸國供養。(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③鑄了三尊佛(像),我待要上金來。(《樸通事》) [6] 
件/席:話語
①語錄是雜載,只如閒説一件話,偶然引上,經史上便把來編了。(《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②今世有人知為學者,聽人説一席好話,亦解開悟,到切己工夫卻全不曾做,所以悠悠歲月,無可理會。(《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6] 
(3)同名又同量。
所謂「同名又同量」,是指漢語量詞在細化中,經過長期發展,某類名詞對某類量詞的選擇日趨穩定,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搭配關係。請比較以下各組資料:
馬:匹
①太祖在官渡,與袁紹相持,繇送馬二千餘匹給軍。(《三國志·魏書·鍾繇傳》)
②遣使上書,獻駱駝二頭,文馬十匹。(《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③魏武帝嘗夢有三匹馬在一槽中共食。(《宋書·符瑞志上》)
④兩個一人一匹馬,行到一個所在。(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6] 
牛/驢:頭
①時北土饑饉,乃散私谷十萬斛,牛千頭以振之。(《宋書·王玄謨傳》)
②昔有一人,有二百五十頭牛,常驅逐水草,隨時[插圖]食。(《百喻經·殺羣牛喻》)
③於耀靈殿上養驢數十頭。(《宋書·後廢帝紀》)
④老僧是一頭驢。(《祖堂集》,卷十八)
⑤如何是一頭水牯牛?(《祖堂集》,卷十六)
⑥年時又有一客人,趕着一頭驢,着兩個荊籠子裏盛着棗兒,駝着行。(《老乞大》) [6] 
鼓/鏡子/旗子:面
四十二面大鼓籠天,三十六角音聲括地,傍震百里山林,隱隱轟轟。(變文《伍子胥變文》)
②致知乃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全體通明,只被昏翳了,而今逐旋磨去,使四邊皆照見,其明無所不到。(《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二百面帝賜繡旗影裏,三百條皇宣金槊叢中,甲光灼灼遮圍着未遇君王。(《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6] 
屏風/石磨/門板:扇
屏風十二扇,畫鄣五三張。(唐·張[插圖]:《遊仙窟》)
②譬之兩扇磨行,便其齒齊不得。(《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③(兩人)又同和尚走到後邊屋裏,……見兩扇門開着。(《儒林外史》,第七回) [6] 
房屋/廳堂:間
①(王)微常住門屋一間,尋書玩古,如此者十餘年。(《宋書·王微傳》)
②蔡司徒在洛見陸機兄弟住參佐廨中,三間瓦屋,士龍住東頭,士衡住西頭。(《世説新語·賞譽》)
③鐵塔北邊,有四間堂,置文殊師利及佛像。(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④兀底一間小屋,四扇舊門。(《張協狀元》,第四齣) [6] 
書信:封
①子淵附書一封,令達其家。(《洛陽伽藍記·大統寺》楊注,卷三)
②因台州國清寺僧巨堅歸本寺,付書二封,送圓載上人所。(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③(王氏)修一封書,叫當直王吉來。(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④我與你一封書,去見個人,也是我師弟。(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6] 
書籍:卷
①及破南皮,閲脩家,谷不滿十斛,有書數百卷。(《三國志·魏書·王脩傳》)
②佗臨死,出一卷書與獄吏,曰:「此可以活人。」(《後漢書·方術列傳下》)
③大師言:「十弟子,已後傳法,遞相教授一卷《壇經》,不失本宗。」(唐·法海:《六祖壇經》)
④三藏頂禮,點檢經文五千四十八卷,各各俱足,只無《多心經》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 [6] 
花/雲彩:朵
①玉貌細看花一朵,蟬鬢窈窕似神仙。(變文《醜女緣起》)
②恰到第三日整歌歡之次,忽有一人著紫,忽見一人著緋,乘一朵黑雲,立在殿前。(變文《韓擒虎話本》)
③(白衣婦人)手把白牡丹花一朵,面似白蓮,十指如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④三杯竹葉穿心過,兩朵桃花上臉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6] 
磚/玉等塊狀物:塊
①這天理説得盪漾,似一塊水銀滾來滾去,捉那不著。(《朱子語類·訓門人》)
②上位,臣如今肚內一塊硬結,怛諒着不好。(明·劉仲璟:《遇恩錄》)
③崔寧謝了恩,尋一塊一般的,碾一個鈴兒。(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④大官人見莊門閉着,不去敲那門,就地上捉一塊磚兒,撒放屋上。(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6] 
頭巾/轎子:頂
①(那官人)頭上裹一頂高樣大桶子頭巾。(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②當下差人押送,方出北關門,到鵝項頭,見一頂轎兒,兩個人抬着。(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③恰待奔入這店裏來,見個男女,頭上裹一頂牛膽青頭巾,身上裹一條豬肝赤肚帶。(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6] 
話語/偈語:句
①何得默然而不言,並不為妾説一句半句?(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經中有一句語不會。(《祖堂集》,卷六)
③爹孃不聽這句話,萬事俱休;才聽此一句話,托地兩行淚下。(《張協狀元》,第一齣)
④我有一句話勸你,你肯聽我麼?(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6] 
食:頓
①今日有一頓飽食,便欲殘害我兒子。(《宋書·徐湛之傳》)
②(羅友)答曰:「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世説新語·任誕》)
③阿孃就此盆中,始得一頓飽飯吃。(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④這幾個賊漢們,一日吃三頓。(《樸通事》) [6] 
眼淚等成行事物:行
①燕王聞之,泣數行而下。(《呂氏春秋·行論》)
②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四首》,其三)
③聖王才見了,流淚兩三行。(變文《歡喜國王緣》)
兩行清淚星眸中墮,我這九曲柔腸刀割。(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二折) [6] 
米粒等粒狀物:粒
①昔屍毗王倉庫為火所燒,其中粳米燋然,至今猶在。若服一粒,永無瘧患。(《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②青瑠璃瓶裏有七粒舍利。(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③如一粒菜子,中間含許多生意。(《朱子語類·訓門人》)
④莊中米糧搬過,不敢動一粒。(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7] 
種子/明珠等圓狀物:顆
①候水盡,即下瓠子十顆,復以前糞覆之。(《齊民要術·種瓠》,卷二)
②刀山白骨亂縱橫,劍樹人頭千萬顆。(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③如糞掃堆上拾得一顆明珠。(《祖堂集》,卷五)
④只見一個猛獸,金睛閃爍,尤如兩顆銅鈴。(《張協狀元》,第一齣) [7] 
  • 度量衡單位的逐步完善及相關量值的歷史變化
漢語的長度量詞、容量量詞和重量量詞,雖然先秦時期已經產生,但並不完善,也不統一。因此,其相關的量值問題也必然處於不斷變化的發展之中。度量衡單位的歷史變化,是漢語名量詞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
(1)漢語度量衡單位量值的歷史變化。
漢語度量衡量值的第一次變化始於先秦。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雖然已經建立起初步的度量衡制度,但並不統一。有的學者已經指出:「秦國的重量單位是銖、兩、斤、鈞、石;魏國用鎰、;東周用、[插圖];中山用石、刀等。容量單位雖多用升、鬥,單位量值也不統一。秦國的一升約合今200毫升,趙國合175毫升,韓國合169毫升,楚國合225毫升。」 [7] 
第二次變化是始於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發展生產,鞏固中央政權,秦國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度量衡制度,並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下四十字詔書:「廿六年,皇帝盡併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召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一歉(嫌)疑者,皆明一之。」並同時命令把詔書鑄刻在秦權、秦量上,以示「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的決心。 [7] 
《漢書·律曆志上》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上古漢語裏,常用的長度量詞有「寸」「尺」「丈」「步」「裏」「舍」等等。「寸」「尺」「丈」,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高度、廣度、厚度、深度或圓度的;而「步」「裏」「舍」,是用於測量甲乙間的平面距離的。這些始自上古漢語的用法,例示如下:
①馬頰長二尺八寸。(《墨子·備城門》)
②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莊子·盜蹠》)
③城中廣二丈五尺二。(《墨子·備城門》)
④今墨子獨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無槨,以為法式。(《莊子·天下》)
⑤繇朐汏輈,匕入者三寸。(《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⑥且之網得白龜焉,其圓五尺。(《莊子·外物》)
⑦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左傳·僖公十二年》)
⑧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墨子·備城門》)
⑨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闢君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7] 
這些用法,在中古、近古漢語裏都得到了繼承。下僅舉數例説明之:
①(先主)身長七尺五寸。(《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②四月,初營宗廟,掘地得玉璽,方一寸九分。(《三國志·魏書·后妃傳》)
③二十一日,虜作地道偷城內井,井深四十丈。(《宋書·索虜傳》)
④臠形長二寸,廣一寸,厚五分。(《齊民要術·作魚鮓》,卷八)
⑤敕令兩軍於內裏築仙台高百五十尺。(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⑥金蓮三寸太輕盈,言談舉止多風韻。(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九齣) [7] 
值得注意的是,中古漢語的「裏」不僅可以表示平面的里程,而且還可以表示高度。如:
①北沃沮一名置溝婁,去南沃沮八百餘里。(《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
②石濟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宋書·垣護之傳》)
③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餘里。(《三國志·魏書·張遼傳》)
④郭景純以為(崑崙之山)自上二千五百餘里。(《水經注·河水》,卷一) [7] 
當然,如果測量較低矮的人或物時,仍用「丈」「尺」「寸」「分」等單位。如:
①建武年中,潁川張仲師長一丈二寸,張湯八尺有餘,其父不滿五尺,俱在今世,或長或短。(《論衡·齊世》)
②泉上數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餘,高九尺許,廣四五丈。(《水經注·汶水》,卷二十四)
③有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卷一) [7] 
還有,中古漢語裏,表示圓度的計量單位,一般不用尺寸,而是用「圍」,這也是應注意的。「圍」,本是個動詞,後引申作名詞,可用於計算周長的約略單位,指人兩手或兩臂相合的長度。如:
①上有大禾,長五尋,大五圍。(《山海經·海內西經》,卷十一)
②(許褚)長八尺餘,腰大十圍。(《三國志·魏書·許褚傳》)
③及長,(虞延)長八尺六寸,要帶十圍。(《後漢書·虞延傳》)
④豫章有大樟樹,大三十五圍,枯死積久,永嘉中,忽更榮茂。(《宋書·符瑞志上》)
⑤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世説新語·言語》)
⑥山豐野牛、野羊,騰巖越嶺,馳走若飛,觸突樹木,十圍皆倒。(《水經注·沔水》,卷二十七) [7] 
從戰國時代起,雖然各個時代「分」「寸」「尺」「丈」名稱相同,但具體量值並不相同。據丘光明研究,戰國時代,一尺約合今制23.2釐米;秦漢時代,一尺約合今制23~24釐米;三國魏晉時代,一尺約合今制23.8~24.2釐米;南北朝時代,一尺約合今制24.5釐米或27.8~30釐米;隋唐時代,一尺約合今制29.5~30.2釐米;明代,一尺約合今制32~34釐米;清代,一尺約合今制32釐米。而繆啓愉、繆桂龍認為西漢時代,一尺摺合今製為231毫米(0.69市尺);魏晉時代,一尺摺合今製為242~245毫米(約0.73市尺);後魏時代,一尺摺合今製為280毫米(0.84市尺);所作結論與丘氏結論相差無幾。由此可知,長度單位的標準化,是有個過程的。 [7] 
《漢書·律曆志上》曰:「量者,、合、升、鬥、也,所以量多少也。……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鬥為斛,而五量嘉矣。」同長度量詞一樣,先秦時代,各諸侯國的容量量詞並不統一,甚至一國之內也不統一。據《左傳·昭公三年》記載:「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齊景公的家臣陳氏(即田氏)為了收買人心,奪取政權,於是「三量皆登一焉」,即改四進制五進制:五升為豆,五豆為區,五區為釜。 [7] 
上古漢語常用的容量量詞主要是「合」「升」「鬥」「斛」。如:
①請欲固置五升之飯足矣。(《莊子·天下》)
②故田常上請爵祿而行之羣臣,下大斗斛而施於百姓,此簡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簡公見弒。(《韓非子·二柄》)
③千二百黍為一龠十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劉向:《説苑·辨物》)
④十撮為一抄十抄為一勺,十勺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孫子算經》,捲上) [7] 
中古漢語以後,「合」「升」「鬥」「斛」,也都是歷代所沿用的主要容量量詞。下僅舉數例説明之:
①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三國志·魏書·張魯傳》)
②時百姓飢餓,人相食,黃金一斤易豆五升。(《後漢書·馮異傳》)
③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④一畝用子三升。(《齊民要術·種麻子》,卷二)
⑤以葱白長三寸一升,細切姜、橘皮各二升,鹽三合,合和之。(《齊民要術·蒸缹法》,卷八)
⑥併四缽納一盂中,可集三斗六升。(變文《八相變》)
⑦兩個妯娌也道:「俺吃三鬥三升鹽。」(《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7] 
從中古漢語起,容量量詞也常用「石」(或作「碩」)。一斛等於十鬥,一石(今音dàn)也是十鬥,所以一斛也就是一石(南宋末改五斗為一斛)。這只是單位名稱的更換而已,是詞彙問題。如:
①是以官不過六百石,而免於憂患。(《三國志·蜀書·郤正傳》)
②七年粟百石,以賜孝子劉殷。(《搜神記》,卷十一)
③王經少貧苦,仕至二千石。(《世説新語·賢媛》)
④鎖上亦有金鐸,鐸大小如一石甕。(《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卷一)
⑤六日,生料米十碩送來。(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⑥(國王)遂惠白米一碩,珍珠一斗,金錢二千,彩帛二束。(《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⑦我一月只關一石五斗米,尚不肯背了主人。(《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7] 
同長度量詞一樣,古代容量量詞的量值也有一個標準化過程。據研究,戰國時代,秦國一升,約合今制200毫升;趙國一升,約合今制175毫升;韓國一升,約合今制169毫升;楚國一升,約合今制225毫升。秦統一中國後,一升量值以秦為準,約合今制200毫升。漢代,漢承秦制,沒有變化。三國魏時,一升約合今制205毫升;南北朝時,梁陳一升,約合今制200毫升;齊一升約合今制300毫升。隋唐時代,一升約合今制600毫升;明代,一升約合今制1022.4毫升;清代,一升約合今制1035毫升。另據繆啓愉、繆桂龍研究,西漢至魏晉時,一升摺合今制200毫升(0.2市升),而後魏時,一升摺合今制400毫升(0.4市升),可備一説。 [7] 
《漢書·律曆志上》又曰:「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上古漢語,常用的重量量詞是「兩」「斤」「石」。如:
①有能捕告,賜黃金二十斤。(《墨子·號令》)
②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沉。(《韓非子·功名》)
④臣聞之,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強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⑤日夜分,則同度量,平權衡,正鈞石,角鬥甬。(《禮記·月令》)
⑥其以為量(重),十二粟而當一分,十二分而當一銖,十二銖而當半兩,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一兩。(《淮南子·天文訓》) [7] 
中古漢語,「銖」「兩」「斤」「石」也繼承下去,只是「斤」「兩」則更為常見而已。下僅舉數例説明之:
①益州既平,(先主)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②先是元嘉中,鑄四銖錢,輪郭形制,與五銖同。(《宋書·顏竣傳》)
③陵雲台樓觀精巧,先稱平眾木輕重,然後造構,乃無錙銖相負揭。(《世説新語·巧藝》)
④道士奏藥名目: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雞膜十斤,龜毛十斤,兔角十斤。(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⑤仰賜黃金二兩,亂採(綵)一束。(變文《秋胡變文》)
中古漢語,「斤」也成為「角力」時計量單位,這應當注意。如:
①肜有勇力,能貫三百斤弓。(《後漢書·祭遵傳》)
②(蓋延)身長八尺,彎弓三百斤。(《後漢書·蓋延傳》) [7] 
近古漢語裏,重量單位又進一步細化,淘汰了「銖」,而又產生了十進制的「錢」「分」,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如:
①買三十錢麻油,把虼(蝌)蚪兒煎了,吃大麥飯。(《張協狀元》,第十八出)
②我那相識人曾説:「他來時,八分銀子一斗粳米,五分一斗小米,一錢銀子十斤面,二分銀子一斤羊肉。」(《老乞大》)
陰法魯、許樹安説:「秦漢以來,長度和容量皆為十進位制,唯重量非十進位。唐初製造『開元通寶』,規定每枚重二銖四累,十枚重一兩,後來感到十錢為一兩比二十四銖為一兩更便於計算,於是就改用十錢為一兩。宋代又將十進位的分、釐代替了錢以下的累、黍。這樣,重量單位除仍用十六兩為一斤外,其他單位也都採用了十進位制。」 [7]  [8] 
同長度量詞、容量量詞一樣,重量量詞也同樣存在一個標準化過程。據研究,先秦時代,各國的重量單位量值也是不統一的。秦國一石為120斤,摺合今制每斤重約250.3克,而楚國一斤,約為今制每斤248克;西漢時代,每斤摺合今制250克左右;隋唐時代,每斤約合今制750~664克;元代,一斤約合今制625克;明代,每斤約合今制593.1克;清代,每斤約合今制273.01克。另據繆啓愉、繆桂龍研究,西漢時,一斤合今制240克(0.48市斤);後魏時,一斤合今制444克(0.89市斤)。 [8] 
(2)度量衡單位量值的標準化及其影響。
由上面的論述可知,漢語度量衡單位的量值,在各個時代均有所不同,但總的趨勢是逐漸走向統一和規範。而這種發展趨勢對其他幾種量詞的使用肯定是要帶來一定的影響的。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自身影響。
所謂自身影響,是指度量衡單位量值的標準化,也就是它使用上的科學化和實用化。前面説過,自秦漢以來,漢語的長度量詞和容量量詞都是採用十進制體制的,唯重量量詞特別,與眾不同。但到了近古漢語,「斤」「兩」「分」「錢」等單位自成系統之後,十進制體制也就基本建立起來了(「斤」除外,仍是十六兩為一斤)。 [8] 
第二,同名異實者被淘汰。
漢語量詞中,有許多同名異實者,其中比較突出的是「鬥」「升」「斛」「石」「鍾」幾個詞。這些詞,有的是同名異物;有的則可能是同物異用。不管是哪一種,均可歸為同名異實者。如「鬥」,既是飲酒器具,又是容量單位,是量器名,但兩者該是同名異物,不是一種東西。如:
①酌以大,以祈黃耇。(《詩經·大雅·行葦》)
②為之斛以量之,則並與斛而竊之。(《莊子·胠篋》)
③十升為鬥為斛。(《漢書·律曆志上》)
例①, 「」,盛酒器名,有柄。《毛傳》雲:「大斗,長三尺也。」依孔疏,知「三尺」為柄長三尺。例②③, 「鬥」為量具名和容量單位名,與「大斗」之「鬥」當是兩物,後酒器名「鬥」被淘汰。 [8] 
又如「石」,既是容量單位名,又是重量單位名,兩者也是同名異物,後重量名「石」被淘汰。如:
①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史記·伍子胥列傳》)
②鈞衡,角鬥桶,正權概。(《呂氏春秋·仲春》)
③素木鐵器若巵茜千石。(《漢書·貨殖傳》)
例①②, 「五萬石」「衡石」,「石」為容量單位名、量器名,十鬥為一石。例③, 「千石」,「石」,重量單位名,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即一百二十斤。 [8] 
又如「鬥」「升」「斛」「石」「鍾」,它們作為容量單位,既可用於計量糧食穀物,又可用於計量酒水,這其實是同物異用,實際上也是同名異實。後來發展證明,這些詞只能用於容量單位,而用於計量酒水的功能被淘汰了,又代之以一批新生的器物量詞。如:
①試以一斗水灌冶鑄之火,氣激襒裂,若雷之音矣。(《論衡·雷虛》)
②傳語曰:「文王飲酒千鍾,孔子百觚。」(《論衡·語增》)
③即作湯二升,先服一升,斯須盡服之。(《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④及帝崩,慶號泣前殿,嘔血數升,因以發病。(《後漢書·章帝八王傳》)
⑤初,湛家數見怪異,未敗少日,所眠牀忽有數升血。(《宋書·江湛傳》)
⑥(鄭玄)身長八尺,飲酒一斛,秀眉明目,容儀温偉。(《後漢書·鄭玄傳》)
⑦天生劉伶,以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世説新語·任誕》)
⑧柳罐令受(水)一石。(《齊民要術·種葵》,卷三)
⑨唯河東裴子明為詩不工,罰酒一石。(《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楊注,卷四)
千斛,肉乃萬斤。(變文《伍子胥變文》) [8] 
「鬥」「升」「斛」「石」「鍾」,作為容量量詞,既可以計量糧食、穀物,又可以計量酒水等液狀物,後來被逐漸淘汰,而代之以一批新生的器物量詞。這種發展趨勢,從漢代已經開始,直至近古漢語。如:
①夫熯一炬火,爨一鑊水,終日不能熱也。(《論衡·感虛》)
②還京都,高祖封藥酒一罌付禕,使密加酖毒。(《宋書·張暢傳》)
③卿昔嘗見臣,今不能見勸一盃酒乎?(《宋書·劉穆之傳》)
④先煮一釜粗粥,然後淨洗用之。(《齊民要術·醴酪》,卷九)
⑤一七日,旦,着井花水一碗。(《齊民要術·作酢法》,卷八)
⑥淨能奏曰:「索水一盆。」(變文《葉淨能詩》)
⑦酒行至十四盞,臣括等共辭之。(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⑧好一釜羹,被兩顆鼠糞污卻。(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⑨叫小二來,送一瓶酒,一方米,一塊豆腐。(《張協狀元》,第十一出)
⑩可憐他那媳婦十分孝順,家中艱難,問我賒了一壺酒,要到墳上去祭他公公。(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⑪(郭立)掀起簾子看一看,便是一桶水傾在身上。(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⑫魯達道:「先打四角酒來。」(《水滸傳》,第三回) [8] 
  • 面積量詞及其計量方法的歷史變化
(1)方域面積及其計算方法。
上古和中古時期,計算大面積的方域,常用的量詞或單位詞是「裏」,或在「裏」前加上「方」「廣」「廣圓」「周」「週迴」等詞,表示其後的數詞是兩數相乘,是用於計算面積的。如:
①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孟子·萬章下》)
②今秦地斷長續短,方數千裏。(《戰國策·秦策一》)
③有範林方三百里。(《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
例①—③, 「方」表示方圓,「千里」「百里」等不是計算長度,而是表示兩數相乘,用於計算面積。 [8] 
數詞前如不用「方」,還可以用別的詞。如:
④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廣員三百里,盡沙也,無草木鳥獸。(《山海經·北山經》,卷三)
⑤浙江又東北得長湖口,湖廣五里東西百三十里。(《水經注·漸江水等》,卷四十)
⑥武溪水又南入重山,山名藍豪,廣圓五百里,悉曲江縣界。(《水經注·資水等》,卷三十八)
⑦沔水又東得滻口,其水承大滻、馬骨諸湖水,週三四百里。(《水經注·沔水》,卷二十八)
⑧(朱崖州)週迴二千餘里,徑度八百里,人民可十萬餘家。(《水經注·青衣水等》,卷三十六) [8] 
如果計算的是體積,還得加上「尺」「仞」「丈」等長度量詞。如:
⑨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山海經·海內西經》,卷十一)
⑩東入衡陽湘鄉縣,歷石魚山下,多玄石,山高八十餘丈廣十里,石色黑而理若雲母。(《水經注·資水等》,卷三十八)
計算方域面積,古代還有「井」「通」「成」「終」「同」「封」「畿」等概念。如《漢書·刑法志》説:「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千里。」從「井」至「畿」共七級,這些方域概念在後代文獻中並沒有多少繼承下來。 [8] 
(2)土地面積及其計算方法。
古代計算土地面積,最常見的量詞是「畝」和「頃」。如: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插圖]粥。(《莊子·讓王》)
③萬乘為耕田百萬頃,為户百萬户。(《管子·揆度》)
④乃進田萬頃。(《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但是,「畝」「頃」的量值,説法並不統一。周代以橫一步(六尺為步),縱百步為畝;而秦以橫一步(五尺為步),縱二百四十步為畝。至於「頃」,或以十二畝半為頃,或以百畝為頃,説法也不統一。 [8] 
兩漢以後,「畝」「頃」等量詞在語言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如:
①進給衣服車乘,田三十頃,歲給谷五千斛。(《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
②及在公輔,有宅數畝不過一頃,復推與兄子。(《後漢書·郭丹傳》)
③種藍十畝,敵谷田一頃。(《齊民要術·種藍》,卷五)
④每户給田二頃五十畝。(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十九)
⑤比説道百户管一百二十一名軍,便是種一百二十一畝田。(《皇明詔令·諭武臣恤軍敕》)
古代如果計算小塊土地面積,也常用量詞「步」。「步」是長度量詞,量值説法不一:周代以六尺(或言「八尺」)為步,秦代以五尺(或言「六尺」)為步。以「步」為計量單位,來計算土地面積,這主要應用於中古時期。如:
①是山也,廣員三百步,其名曰發丸之山。(《山海經·北山經》,卷三)
②闕之東北有浴池,方四十許步;池中有釣台,方十步。(《水經注·泗水等》,卷二十五)
③其寺東西南北方五百步。(《洛陽伽藍記·景明寺》,卷三)
④台東有曲池,池北列兩釣台,水週六七百步。(《水經注·睢水等》,卷二十四) [8] 
如果「方」「廣」或「長」「廣」對舉,則「方」「廣」常指長度和寬度。如:
①所作台基三層,層高三丈,上級平敞,方二百餘步,廣五里。(《水經注·沭水等》,卷二十六)
②鬱依范蠡《養魚法》作大陂,陂長六十步廣四十步,池中起釣台,池北亭,鬱墓所在也。(《水經注·沔水》,卷二十八) [8] 
在先秦,還有「町」「畦」「畹」等小塊土地面積名稱。其實它們並不是真正的面積單位,因為它們既無確切的量值,也不能進入法定的進制系統。「」,本義當指正在整治的小塊田地。《説文》雲:「町,田踐處曰町」,段注以為「此『踐』字疑淺人所增,……『田處』者,謂人所田之處」。「所田之處」,就是指正在整治的小塊田地,所以《急就篇》注云:「町,一曰治田處也。」 [8] 
「町」由名詞義,也可引申為動詞,指劃分、約束。如:
原防,牧隰皋,井衍沃。(《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②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莊子·人間世》) [8] 
」「」這些詞,也無固定的量值。如:
①(子貢)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莊子·天地》)
②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楚辭·離騷》)
例①, 「畦」,《釋文》引《説文》雲:「五十畝曰畦。」
又《史記·貨殖列傳》「若千畝卮茜」句《史記索隱》引漢劉熙雲:「今俗以二十五畝為小畦,五十畝為大畦。」例②, 「畹」,《説文》雲:「畹,田三十畝曰畹。」段注云:「大徐本『三』作『二』,誤。《魏都賦》『下畹高堂』張注云:『班固曰:「畹,三十畝也。」此蓋孟堅《離騷章句》『滋蘭九畹』之解也。王注乃雲『十二畝曰畹』。」 [8] 
到了中古漢語,「町」「畦」「畹」雖然仍可出現於文獻之中,但它們也並沒有進入法定的進制系統。如:
①近春田三頃,秋園五畦,若此無災,山裝可具。(《宋書·周朗傳》)
②以畝為率:令一畝之地,長十八丈,廣四丈八尺;當橫分十八丈作十五町;町間分為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廣一尺五寸;廣一丈五寸長四丈八尺。(《齊民要術·種穀》,卷一)
③向東北遙望,谷底深處數十町地,見白銀之色。(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④懷寶自足珍,藝蘭那計?(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其一) [8] 
(3)平面體面積及其計算方法。
古代計算平面體面積的量詞,最常見的有四個詞,這就是「版」「堵」「雉」「面」。一般認為,牆高二尺、長八尺為一版;牆高一丈、長一丈叫一堵;牆高三丈、長一丈叫一雉。而「面」,多用於計量帶有平面的物體或片狀物體。中古漢語以後,除「雉」外,其餘的詞都繼承下來了。如:
①之子於垣,百堵皆作。(《詩經·小雅·鴻雁》)
②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③築十版之牆,鑿八尺之牖。(《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④三國攻晉陽,歲餘,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史記·趙世家》)
⑤酈縣有故城一面,未詳裏數。(《水經注·潕水》,卷三十一)
⑥見一颩人馬到莊門,匹頭裏幾面旗舒:一面旗白鬍闌套住迎霜兔,一面旗紅曲連打着個畢月烏。(元·睢景臣:《高祖還鄉》)
⑦走了一里田地,苗忠卻遇着一堵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⑧我家牆也倒了幾堵。(《樸通事》) [8]  [9] 
  • 配製量詞的歷史變化
配製量詞,從量值上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確切量值的,一類是無確切量值的。
有確切量值的又可分為兩個小類:
(1)量詞為「兩(緉)」「雙」「對」「副」等等,與之搭配的名詞多為自然或人工搭配的成雙成對的事物。
這種配製量詞起源較早,其發展,幾乎貫穿整個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之中。如:
①葛屨五兩,冠緌止。(《詩經·齊風·南山》)
②操二三量不借,掛屋後楮上。(《搜神記》,卷十七)
③得白璧一雙來,當聽為婚。(《搜神記》,卷十一)
④元康末至太安間,江淮之域,有敗編自聚於道,多者或至四五十量。(《宋書·五行志一》)
⑤薛大使施三兩襪,劉譯語九疋絹,新羅刀子十枚,襪五兩,自餘資供不少。(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一雙臂腕,切我肝腸。(唐·張[插圖]:《遊仙窟》)
⑦你不接絲鞭後,哭損我一雙眼。(《張協狀元》,第四十八出)
⑧李洪義這裏自扎(眨)一對眼。(《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⑨這些眾人,都攛掇道:「好對夫妻!」(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一對靴上都有紅絨雁爪。(《老乞大》)
⑪我這幾日差使出去,好姐姐,你做饋我一副護膝。(《樸通事》)
例①⑤, 「兩」通「緉」。《説文》:「緉,履兩枚也」。由此引申,成雙的襪子自然也可稱「兩(緉)」。例②④, 「量」,亦通「緉」。例④「敗編」,《晉書·五行志》「編」作「履」。例⑪, 「一副」即「一對」。 [9] 
(2)量詞為「匹(疋)」「端」等等,與之搭配的名詞多為布帛綾絹之物。
「匹()」「端」不應列入長度量詞,因為它們不能進入「分」「寸」「尺」「丈」的十進制系統。「匹(疋)」「端」先秦時代很少用,兩漢以後得以繼承,但「端」的使用頻率不高。如:
①秦王曰「善」,因以文繡千匹,好女百人,遺義渠君。(《戰國策·秦策二》)
②迺賜叔孫通帛二十匹,衣一襲,拜為博士。(《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③其生時以夜,適免母身,母見其上若一疋練狀,經上天。(《論衡·吉驗》)
④詔書慰勞,賜絹七百匹。(《三國志·魏書·孫禮傳》)
⑤漢乃遣單于使,令謁者將送,賜綵繒千匹,錦四端,金千斤。(《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⑥上許之,給錦百疋,雜繒三百疋。(《宋書·薛安都傳》)
⑦王戎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遺筒中箋布五端。(《世説新語·雅量》)
⑧市施主楊差人送來絹一疋,褐布一端,錢一千文,充路上用。(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⑨張令遂於籠中取絹廿疋上尊師。(變文《葉淨能詩》)
⑩(王君廓)後來降了唐高祖,教他做左武衞將軍,賜彩叚(緞)一百匹,教他去鎮守幽州。(《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例①—⑩, 「匹(疋)」,古代通常説法是四丈為一匹,後或曰五十尺、百尺為「匹」,情況不一。「端」,依《周禮·地官·媒氏》「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句鄭注之説,當以兩丈為端,後或曰六丈、八丈為「端」,情況也有所不同。 [9] 
無確切量值的配製量詞也分為兩個小類:
(1)量詞為「把」「聚」「洪」「撮」「掬」「串」「溜」「縷」「裹」「陌」等等,與之搭配的名詞多為不可以「個」來計算的集合事物。這些量詞,主要使用在中古和近古漢語裏。如:
①米里着蒿葉一把,白鹽一把。(《齊民要術·飱飯》,卷九)
②譬如昔日有二小兒,入河遨戲,於此水底得一把毛。(《百喻經·小兒爭分別毛喻》)
③三間屋,得作百石豆。二十石(豆)為一聚。(《齊民要術·作豉法》,卷八)
④五十頭(紫草)作一洪,着敞屋下陰涼處棚棧上。(《齊民要術·種紫草》,卷五)
⑤又方:硃砂三指撮,油脂三合,清酒六合,暖,灌,即差。(《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卷六)
⑥欲種時,布子于堅地,一升子與一掬濕土和之,以腳蹉令破作兩段。(《齊民要術·種胡荽》,卷三)
一串數珠長在手,常常相續念彌陁。(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⑧譬之鋪一溜柴薪,從頭爇著,火到處,其光皆一般,非是有一塊物推著行將去。(《河南程氏遺書》)
⑨卻元來是用斧截青絲一縷。(《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⑩那着紫衫的人懷裏取出一裹松子、胡桃仁,傾在兩盞茶裏。(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⑪我和你也該去你公公墳上澆一盞酒,燒一陌紙。(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9] 
(2)量詞為「襲」「本」「科」「劑」「貫」「具」「帖」「副」「套」「牀」等等,與之搭配的名詞多為成套的事物。如:
①官牛畜為師,荀欣為中尉,徐越為內史,賜相國衣二襲。(《史記·趙世家》)
②(劉寬)遷侍中,賜衣一襲。(《後漢書·劉寬傳》)
③諺曰:「葱三薤四」。移葱者,三支為一本;種薤者,四支為一科。(《齊民要術·種薤》注,卷三)
④(殷)浩感其至性,遂令舁來,為診脈處方,始服一劑湯便愈。(《世説新語·術解》)
⑤三七日,以麻繩穿之,五十餅為一貫,懸着户內。(《齊民要術·造神曲並酒》,卷七)
⑥作羊蹄臛法:羊蹄七具,羊肉十五斤,……生薑十兩,橘皮三葉也。(《齊民要術·羹臛法》,卷八)
⑦威儀有鼓角金鉦,弓箭一具,戟二枝,槊五張,左右帶刀不過百人。(《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⑧我有一帖藥,其名曰阿魏。(唐·無名氏:《蜀童謠》)
⑨賜僕並隨行人鞍馬一副。(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十二)
⑩咱這官人要打一副刀子,好生細詳,這五件兒刀子你用心下功夫打。(《樸通事》)
⑪欽蒙各賜金繡衣服一套,全轡鞍馬一匹。(明·劉仲璟:《遇恩錄》)
⑫去空野處除了花朵,溪水裏洗了面,換一套男子衣裳着了。(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⑬因他一牀樂器都會,一府里人都叫做李樂娘。(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例①②, 「二襲」「一襲」,「二襲」就是兩套,「一襲」就是一套。一套是指單衣夾衣各一件,合為一套,所以裴駰《史記集解》説:「單復具為一襲。」例③,「一本」,指移植大葱要三根一窩;「一科」,指移植蕌頭要四個鱗莖一窩。「三支」「四支」,這也是一套。例④⑧, 「一劑」「一帖」,藥論「劑」,「劑」亦稱「帖」。每劑藥,都是由多種藥材配成。例⑤, 「一貫」就是一串,五十個酒麴餅為一串。例⑥, 「羊蹄七具」,當指二十八隻羊蹄,四隻羊蹄算「一具」。例⑦, 「一具」,弓、箭各一,配在一起算「一具」。一具就是一套。例⑨⑩, 「鞍馬一副」,指馬匹和鞍具都各自配套,兩者合在一起才算「一副」。「一副刀子」,由下文可知,至少要有五把才算「一副」。例⑪⑫, 「一套」,可能指衣褲合稱為「一套」。例⑬, 「一牀」就是「一套」。每套樂器或五件或七件不等。 [9] 
  • 數量結構的位置及其歷史變化
古代數詞或數量詞同名詞的組合,我們統稱為「數量結構」。其結構類型有四種:A.數+名,B.名+數,C.名+數量,D.數量+名。下面就此四種形式,分別論述之。
(1)「數+名」結構(A)。
上古漢語裏,A式結構早已存在。數詞可以直接放在名詞之前,中間並不需要量詞。如:
①甲戌卜,貞:翼乙亥,㞢於且乙三牛。(《合集》,1520)
②貞:沉十羊十豕?(《合集》,16191)
③王凡三方。(《大豐簋》)
④症馘百,執訊二夫。(《[冬戈]簋》)
到了上古漢語的中後期,這種結構也很容易找到。如:
①子曰:「作者七人矣」。(《論語·憲問》)
②強而後可,一朝而獲十禽。(《孟子·滕文公下》)
③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戰國策·齊策一》)
④魯人曰:「吾將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10] 
(2)「名+數」結構(B)。
B式結構在整個上古漢語裏都是存在的,但使用頻率不及A式結構高。如:
①庚子卜:㞢父乙羊九?(《合集》,21065)
②甲午卜:又於父丁,犬百羊百,卯十牛。(《京》,4066)
③矩或取赤虎兩鹿乘兩鞈(韋合)一,才(裁)廿朋。其舍田三田。(《裘衞盉》)
④易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不[插圖]簋》)
⑤越三日丁巳,用牲於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於新邑,牛一羊一豕一。(《尚書·召誥》)
⑥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論語·雍也》)
⑦王於是乎賜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左傳·文公四年》)
在整個上古漢語裏,A式結構和B式結構相比,A式是主要的。B式當視為A式的變體,不應看作是定語後置。否則,難以解釋為什麼同一種語言材料會生成AB兩種形式。B式結構雖不及A式結構用得普遍,但它的存在卻為C式結構的產生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B式和C式結構,都是一種過渡性的結構。 [10] 
(2)「名+數量」結構(C)。
C式結構,上古漢語前期就已經產生,不過數量極少。如:
馬廿丙有……(《前》,19.1)
②叀貝十朋,吉。(《合集》,29694)
③何易貝三十朋。(《何尊》)
④易女馬十匹,牛十。(《卯簋》)
到了上古漢語中後期,C式結構也延續下來。如:
①元戎十乘,以先啓行。(《詩經·小雅·六月》)
②見子皮如上卿,以馬六匹。(《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③能斬捕大將者,賜金五千斤,封萬户。(《史記·吳王濞列傳》)
④建初三年,零陵泉陵女子傅寧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長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論衡·驗符》)
到了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C式結構也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②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黃金一斤粟一斛。(《後漢書·光武帝上》)
③太妃家在建康縣界,家貧,有草屋兩三間。(《宋書·明帝陳貴妃傳》)
④掘地得古承水銅龍六枚。(《水經注·谷水》,卷十六)
⑤重病得愈者,使種杏五株。(《齊民要術·種梅杏》,卷四)
⑥至耆賀濫寺,有佛袈裟十三條,以尺量之,或短或長。(《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⑦付前路書狀兩封,別有手札。(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⑧遂書符一道,拋向水中。(變文《葉淨能詩》)
⑨河內有糧船百隻。(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⑩後(哈銘父子)又將自己穿的衣服換羊一隻,又去朝見。(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C式結構顯然是由B式結構演變而來的。B式結構有時是表達不明的。如「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論語·雍也》),其中的「粟九百」,因數詞下缺少具體量詞而表達不明。何晏《論語集解》引「孔曰:『九百,九百鬥。辭,辭讓不受』」,經過孔安國的註釋,後人方知「粟九百」的具體量值。此例突出説明了C式結構產生的原因。 [10] 
(4)「數量+名」結構(D)。
上古漢語中期,D式結構已經產生。如: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
②冬,晉趙鞅、荀寅帥師城汝濱,遂賦晉國一鼓鐵,以鑄刑鼎。(《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③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孟子·告子下》)
④殺一牛,取一豆肉,餘以食士。(《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到了上古漢語後期,《史記》《論衡》中也不乏D式用例。如:
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②烏孫以千匹馬聘漢女。(《史記·大宛列傳》)
③悼公元年正月庚申,欒書中行偃弒厲公,葬之以一乘車。(《史記·晉世家》)
④高祖從亭長,提三尺劍取天下。(《論衡·恢國》)
漢語D式結構,大量使用是在中古漢語、近古漢語時期,並最終成為數量結構的最主要形式。如:
①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三國志·魏書·張邈傳》)
②(蛇)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搜神記》,卷十九)
③墓前有數十畝田,不屬原平。(《宋書·郭原平傳》)
④水右有三層浮圖,真容鷲架,悉結石也。(《水經注·漯水》,卷十三)
⑤齋前種一株松。(《世説新語·言語》)
⑥收訖,即急耕,依去年法,勝作十頃谷田。(《齊民要術·種葵》,卷三)
⑦須恆食一種雉肉,可得愈病。(《百喻經·病人食雉肉喻》)
⑧眼前一杯酒,誰論身後名?(北周·庾信:《擬詠懷》,其三)
⑨大師言:「十弟子,已後傳法,遞相教授,一卷《壇經》,不失本宗。」(唐·法海:《六祖壇經》)
⑩於露處高疊八十張牀。(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⑪對三百員戰將,四十萬羣臣仰酺,大設列饌珍羞,祭其王陵忠臣之母,贈一國太夫人。(變文《漢將王陵變》)
⑫古佛殿裏拾得一行字。(《祖堂集》,卷四)
⑬南山有一條鱉鼻蛇,汝等諸人切須好看取。(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⑭一片心只待求食巴謾,兩隻手偏會拏雲握霧。(《宣和遺事》)
⑮你二升米,看承做兩斛珠。(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楔子)
⑯當時楊三官人受這一口氣,便不奈煩。(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漢語數量結構,由C式變成D式,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如果承認C式結構是由B式結構發展而來的,那麼也得承認C式結構的功能作用是陳述而非描寫。 [10] 
現在的問題是,C式結構又變成D式結構的原因,周生亞認為,總的原因,這是由漢語歷史語法的易位律決定的。當量詞從名詞中分化出來之後,它和數詞的關係就越來越緊密。前面已講過,量詞產生的最原始的作用即在於是對事物的描寫和分類標記而非記量。因此,C式結構越來越不適合語言需要,而要變為D式結構。D式結構的優點是,既能滿足記量的需要,又具有對名詞的分類和描寫作用,因而才發展為漢語數量結構的主體形式。 [10] 
在上古漢語裏,最初的D式結構,數量詞和名詞之間往往要加進一個助詞「之」字。這種結構的特點,凸顯了數量詞的描寫性質。如:
①百畝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三里城,七里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孟子·公孫丑下》)
③請欲固置五升飯足矣。(《莊子·天下》)
④今子有五石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莊子·逍遙遊》)
⑤穰侯越韓魏而東攻齊,五年而秦不益一尺地,乃成其陶邑之封。(《韓非子·定法》)
⑥富人之宅,以一丈地為內。(《論衡·別通》)
⑦投一寸針,布一丸艾於血脈之蹊,篤病有瘳。(《論衡·順鼓》)
例①—⑦, 「百畝」「三里」「七里」等等,既是記量,也是描寫。有時,語言中數量詞加在名詞之前,純屬描寫,而非記量。這種情況,上古和中古漢語都是存在的。如:
①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論語·泰伯》)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③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韓非子·定法》)
④夫千仞之木,既摧於斧斤,一寸之草,亦瘁於踐蹋。(《宋書·王景文傳》)
⑤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百喻經·三重樓喻》)
⑥手提三尺之劍,清(請)託六尺之軀,萬邦受命。(變文《伍子胥變文》)
⑦今三尺之童皆謂虜不可和。(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一) [10] 
有時數量詞和名詞之間還可以出現其他修飾語,這也可以證明數量詞的描寫作用。這種用法主要是從中古漢語開始的。如:
①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後漢書·劉盆子傳》)
②今日有一頓飽食,便欲殘害我兒子。(《宋書·徐湛之傳》)
③先煮一釜粗粥,然後淨洗用之。(《齊民要術·醴酪》,卷九)
④憶昔劉項起義爭雄,三尺白刃,博亂中原。(變文《漢將王陵變》)
⑤頭上梳釵,變作一團亂蛇。(變文《破魔變》)
⑥便只住此中,為我作個國主,也甚好一段風流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⑦在路平地尚可,那堪頓着一座高山,名做五磯山。(《張協狀元》,第一齣)
⑧無半點夫妻恩義,懷一片狠毒心腸。(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二十一出)
⑨苗忠放下手裏朴刀,右手換一把尖長靶短背厚刃薄八字尖刀,左手捽住萬秀娘胸前衣裳。(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⑩只為一點慳吝未除,便弄出非常大事,變做一段有笑聲的小説。(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10] 
  • 關於名量詞的疊用問題
漢語名量詞在發展中還有一種值得注意的現象,即疊用問題。這種疊用,有的會帶來語法意義的變化,有的只是量詞意義的綜合運用。疊用的量詞,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同量疊用(AA式),二是異量疊用(AB式)。下面分別討論之:
(1)同量疊用(AA)。
同量疊用,是指同一個量詞的疊用,也就是把同一個量詞再重疊一次。同量疊用,有逐指義,意在言多。這種形式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漢語和近古漢語裏。如:
①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②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世説新語·黜免》)
③五台周圓五百里外,便有高峯重重,隔谷高起,遶其五台而成牆壁之勢。(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④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唐·李白:《北風行》)
⑤刀剜骨肉斥斥(尺尺)破,劍割肝腸寸寸斷。(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⑥雙腳跟頭皴又躃,發如驢尾一枝枝。(變文《醜女緣起》)
⑦耕夫一見,個個眉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⑧二祖種種説心説性,俱不契。(宋·大慧普覺禪師:《答劉寶學》)
篇篇如此,不知是甚意思。(《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⑩天下事無高無下,無小無大,若切已下功夫,件件是自家底。(《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⑪攀出牆朵朵花,折臨路枝枝柳。(元·關漢卿:《不伏老》)
⑫閣前水面上,自在快活的是對對兒鴛鴦;湖心中浮上浮下的是雙雙兒鴨子。(《樸通事》) [11] 
(2)異量疊用(AB)。
異量疊用,是指不同類的量詞疊用。異量疊用,意在量詞的綜合運用,不在言多。異量疊用,如細分,又有兩種情況:一類是計量對象多為同類事物或相關事物,一類是計量對象多為異類事物。前類的AB式產生於《史記》,至中古、近古漢語而廣泛使用;後類的AB式,主要是使用在近古漢語裏,應用不廣。 [11] 
前類如:
①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史記·蕭相國世家》)
②得偽輦及雲母車,寶器山積,錦罽萬端,牛馬驢騾駝十萬頭匹。(《世説新語·雅量》劉注引《續晉陽秋》)
③每節宰相及常參官共賜錢五百貫文,翰林學士一百貫文。(《舊唐書·德宗紀下》)
④生口、細小等活捉三百餘人,收奪得駝馬牛羊二千頭疋,然後唱《大陣樂》而歸軍幕。(變文《張議潮變文》)
⑤本路前後接戰及劫寨共八十餘次,斬獲及擒賊兵共計五百九十九人,及奪到孽畜八千五百五十三頭匹口。(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四)
例①, 「户口」,是對人家和家人的計量。計家稱「户」,計人稱「口」,各有各的意義,但「户」「口」相關。例②④⑤, 「頭匹」或稱「頭疋」,「頭匹口」,都是對大牲畜的羣體計量,不再細分。歷史上,對馬的計量,常用「匹(疋)」;對牛羊駝,常用「頭」。「口」,不僅可以稱人,也可用於牛、豬的計量,如「壠種千口牛,泉連百壺酒」(北齊·高昂:《徵行詩》),「顧大嫂分付火家,宰了一口豬,鋪下數般果品按酒,排下桌子」(《水滸傳》,第四十九回)。因此,「頭匹口」是一羣大牲畜計量的總稱,而牛馬驢騾羊駝等都屬同類事物。例③, 「貫」「文」都是貨幣的計量單位。古代先有「貫」,後有「文」。古代千錢為「貫」,南北朝以來,錢一枚也稱一文,如「子貸金錢千貫」(《史記·貨殖列傳》),「都合收錢五十八萬三千二百文」(《齊民要術·種槐柳楸梓梧柞》,卷五)等等。因此,「貫文」當是計量單位的合稱。 [11] 
後類的AB式,其計量的對象為異類事物,因此疊用的量詞各有各的意義,很像是量詞的臨時組合。如:
①此來為江南欲守見存之地,每歲共銀絹各二十五萬匹兩。(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②孛堇等先歸,僕與益等留涿州十日,候宣撫司發到賞軍銀絹三十萬匹兩。(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十五)
例①, 「二十五萬匹兩」,猶言「絹二十五萬匹」,「銀二十五萬兩」,「絹」「銀」不是同類事物,「匹」「兩」各有各的意義。句中用「各」字,其義自明。例②, 「三十萬匹兩」,也是指絹三十萬匹,銀三十萬兩,各有所指。 [11] 

量詞動量詞的發展

有關漢語動量詞的產生問題,前面已經講過,這裏不再重複。古代數詞或數量詞同動詞的組合,統稱為「動量結構」。同數量結構一樣,漢語的動量結構也有四種類型:A.數+動,B.動+數,C.動+數+動量,D.數+動量+動。這四種結構形式,基本概括了漢語動量詞的歷史發展過程。下面分別論述之。 [12] 
  • 漢語動量詞的歷史發展
(1)「數+動」結構(A)。
A式結構,是上古漢語裏動量結構中最為常見的形式,甲骨文裏已見其端。如:
①叀五鼓,上帝若王……又。(《甲》,1164)
②癸酉卜,殼貞:旬亡禍?王二曰:匄。(《菁》,1)
例①, 「五鼓」,即五次擊鼓以祭。「若」,順,用為動詞。「帝若王」,甲骨文中習見,如「辛丑卜,殻貞:帝若王」(《合》,323)。例②, 「二曰」,即兩次申説。「二」或釋「再」,亦可。「匄」,同「丐」,當讀如「害」(暫從《甲骨文字典》説解,見該書第1388頁)。 [12] 
A式結構在上古漢語裏是處於絕對優勢的,這應視為漢語動量詞發展的第一階段。殷國光、南北曾就《論語》等傳世文獻十三種和《睡虎地秦墓竹簡》等秦漢簡帛文獻十一種作過統計,數據顯示前者「數+V」計877次,後者「數+V」計379次,足以顯示A式結構的語言優勢。如:
①齊師敗績,逐之,三週華不注。(《左傳·成公二年》)
②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孟子·公孫丑上》)
③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莊子·養生主》)
④衞嗣君聞之,使人請以五十金買之,五反而魏王不予,乃以左氏易之。(《韓非子·內儲説上》)
⑤蔽惑不能審,則微子十去,比干五剖,未足痛也。(《論衡·累害》)
到了中古漢語,A式結構仍繼續使用,但已不是動量結構的主要形式了。如:
①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②(嚴生)因間請蘄其術者,十反十不告。(《列子·黃帝》,卷二)
③平悲號哽咽,三呼女名。(《搜神記》,卷十五)
④民有罪,使禮佛,動至數千拜。(《宋書·張暢傳》)
⑤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世説新語·任誕》)
⑥(韭)一歲之中,不過五剪。(《齊民要術·種韭》,卷三) [12] 
(2)「動+數」結構(B)。
B式結構在上古漢語裏不太常見。B式結構是A式結構的發展,也是C式結構產生的條件。如:
①魏犫束胸見使者曰:「以君之靈,不有寧也!」距躍三百曲踴三百,乃舍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②寇傅攻前池外廉,城上當隊鼓三,舉一幟。(《墨子·旗幟》)
③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餘各搏二十。(《史記·田叔列傳》)
④師曹又怒公之嘗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孫文子,報衞獻公。(《史記·衞康世家》)
這種B式結構,有時動詞後面還可帶上賓語,動量詞就要置於賓語之後。如:
①公怒,師曹三百。(《左傳·襄公十四年》)
②參怒,而二百。(《史記·曹相國世家》)
③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三百,然後已。(《史記·伍子胥列傳》)
上述用法,在中古、近古漢語都得到繼承,但B式結構仍不佔主流。如:
①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②阜怒,一百。(《三國志·魏書·楊阜傳》)③典筆吏取筆不如意,鞭五十。(《宋書·趙倫之傳》)
④以杖(王)華數十,眾乃不疑,由此得免。(《宋書·王華傳》)
梁大使一百。(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採石戰勝錄》,卷二四二)
⑥這兩個賊無禮,打九十。(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
漢語動量結構之所以由A式轉為B式,其原因即在於句法結構的異化作用。異化的本質是同中求異。古代數詞狀語所表達的語法意義是多種多樣的,而表示動量只是其中的用法之一而已。如:
①齊高彊曰:「折肱知為良醫。」(《左傳·定公十三年》)
②故舜徙成邑,徙成都,徙成國。(《管子·治國》)
③兵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韓非子·有度》)
奏之,有云從西北起;奏之,風至,大雨隨之。(《論衡·紀妖》)
例①—④, 「三」「一」「二」「三」「四」「一」「再」等,這些數詞所表示的語法意義是不同的。例①, 「三」,多次,表次數,表動量。例②④,「一」「二」「三」「一」「再」,表次第。例③, 「四」表方位。這説明數詞作狀語承載着太多的功能,易混亂,不利於表達。因此,把數詞移位於動詞之後專表動量,藉助結構異化作用,使語法意義的表達更加明晰。 [12] 
(3)「動+數+動量」結構(C)。
C式結構的產生,是漢語動量詞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現在,一般都承認動量詞產生於漢代。向熹説:「漢語動量詞開始產生於漢代,『遍、出、過、合、通、下』都已見於漢代文獻。」這一結論基本上是正確的,因為《史記》《漢書》等漢代文獻中所見到的動量詞,已不是個別用例。如:
①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史記·項羽本紀》)
②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史記·項羽本紀》)
③於是沛公乃夜引軍從他道還,偃旗幟,遲明,圍宛城三帀。(《漢書·高帝紀上》)
④九月甲申,莽立載行視,親舉築三下。(《漢書·王莽傳下》)
⑤孟嘗君將西入秦,賓客諫之百通,則不聽也。(漢·劉向:《説苑·正諫》)
漢語動量詞和名量詞相比,始終處於弱勢地位。大約從中古漢語開始,動量詞才處於真正的發展期。劉世儒在《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一書中提到的動量詞也僅有22個。其中「專用的動量詞」17個:過、番、遍、回、通、陣、下、次、周、匝、返、合、壯、轉、拜、出、度;「借用的動量詞」5個:聲、拳、口、杵、槌。向熹在《簡明漢語史》(修訂本,下冊)中提到的中古漢語動量詞也是22個:遍(徧)、場、出、重、次、度、頓、發、番、返(反)、過、合、回(迴)、覺、通、下、巡、匝(帀)、遭、陣、周、轉。 [12] 
漢語C式動量結構,中古時期的發展,主要表現為:
甲、及物動詞+數詞+動量詞。如:
①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於一面立。(《維摩詰經·菩薩行》,卷下)
②(宜興)少年時,為劫不須伴,郡討逐圍繞數十重,終莫能擒。(《宋書·黃回傳》)
③於木槽中下水,腳踏十遍,淨淘,水清乃止。(《齊民要術·種紅藍花》,卷五)
④治牛疥方:煮烏豆汁,熱洗五度,即差耳。(《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卷六)
⑤蜜兩分,脂一分,和,內蒲萄中,煮四五沸,漉出,陰乾便成矣。(《齊民要術·種桃柰》,卷四)
⑥妝將《法華經》來,對吾讀一遍,吾聞即知。(唐·法海:《六祖壇經》)
⑦我緣帝釋請我説法,今朝我將汝看天宮去,共看一場,即便歸來。(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⑧同飲數巡,歌吹濱(繽)紛。(變文《葉淨能詩》)
⑨樹神奉敕,便於西坡之上,長叩三聲。(變文《廬山遠公話》)
⑩隱峯接得鍬子,向師剗一下。(《祖堂集》,卷四) [12] 
乙、及物動詞+賓語+數詞+動量詞。
乙式應視為甲式的發展。及物動詞帶上賓語是重要變化。這樣,可使數詞和動量詞結合得更緊,變成一個語法單位,有利於D式結構的產生。如:
①(來丹)遇黑卯之子於門,三下,如投虛。(《列子·湯問》)
②農呼妻相出於庭,三下。(《搜神記》,卷十一)
③初,玄謨始將見殺,夢人告曰:「《觀音經》千遍,則免。」(《宋書·王玄謨傳》)
④大師起把,神會三下。(唐·法海:《六祖壇經》)
⑤曾在此山修行,五台五十遍。(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⑥皇帝驚忙,看之。(變文《葉淨能詩》)
⑦皇帝覽表,展在玉案,一遍。(變文《葉淨能詩》)
⑧(目連)仏(佛)三匝,卻坐一面,瞻仰尊顏,目不暫舍(麯)。(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⑨長慶便一聲。(《祖堂集》,卷十八)
⑩師接得棒子,則便抱倒大愚,乃就其背,數拳。(《祖堂集》,卷十九) [12] 
丙、不及物動詞+數詞+動量詞。
丙式在中古漢語裏沒有太大的發展,使用頻率也不高。如:
①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水經注·江水》,卷三十四)
②十娘輸籌,則共下官卧一宿。(唐·張[插圖]:《遊仙窟》)
③(目連)見無數罪人,脱衣掛在樹上,大哭數聲。(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④師有一日法堂上坐,忽然喝一聲,侍者驚訝。(《祖堂集》,卷十六)
⑤蟻子在水中,轉兩三帀,困了浮在中心,死活不定。(《祖堂集》,卷三) [12] 
到了近古漢語,漢語C式動量結構有了極大的發展,可以説是動量詞發展的成熟期。這一時期,C式動量結構的發展,主要表現為:
甲、及物動詞+數詞+動量詞。如:
①此誓書元在闕下,為使人陳乞,已換了兩次。(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五)
②猴行者即將金鐶杖向盤石上敲三下。(《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③請我師入寺內巡賞一回。(《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④今見看《詩》,不從頭看一過。(《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將酒來,我與兩個兄弟開懷飲一場。(元·無名氏:《殺狗勸夫》,楔子)
⑥都頭道:「是我欺負他了,被打了一棒。」(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⑦(伯顏帖木兒)當時把乃公面上搥了兩拳。(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⑧也打了三四柱杖。(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⑨眾人見婆娘不言不語,一齊掀箱傾籠,搜尋了一回。(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⑩咱們下一局賭輸贏如何?(《樸通事》) [13] 
乙、及物動詞+賓語+數詞+動量詞。如:
①如此三度,今分析更取問蕭琳雅一次。(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②行者大天王一聲,溪水斷流,洪浪幹絕。(《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
③主人一口,驢子便成行者。(《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④才(撼)金鈴一下,即時齋饌而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
⑤它(他)一拳,被我閃過。(《張協狀元》,第八齣)
⑥是誰門了一聲?(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三折)
⑦我與哥哥好意做生日去,了我一頓。(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
⑧咱便欲過潞州我娘娘一番。(《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⑨皇甫殿直掿得拳頭沒縫,去頂門上那廝一㩧。(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13] 
丙、及物動詞+數詞+動量詞+賓語。
丙式當是乙式的變式。這種格式,中古漢語後期已開其端,盛行時當在近古漢語。如:
①皇帝專心求長生不死之術,忽聞大內打四下鼓,更漏分明。(變文《葉淨能詩》)
②元來卻是務中昨日要酒吃,(我曾)一頓死拳踢。(《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③郭威脱了衣服,令軍人將他脊背上三十下背花。(《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④我乃使棒部署,你敢和我使一合棒?(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⑤郭排軍吃他相問得無言可答,只一聲得罪。(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⑥你道事有湊巧,物有故然,就那嶺上,雲生東北,霧長西南,下一陣大雨。(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13] 
丁、不及物動詞+數詞+動量詞。
丁式主要發生在近古漢語裏。如:
酒六行,起謝恩畢,展狀與益戒相別。(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②汝諸人盡被聲色所轉,何不鼓聲未動,來法堂前行一兩遭。(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③安卿更須出來行一遭。(《朱子語類·訓門人》)
④是他常舅帶郭威去墳頭拜墓了,慟哭一頓。(《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⑤我引你去門前閒耍一回何如?(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一折)
⑥這夏店我曾走了一兩遭,都忘了,那裏記得?(《老乞大》) [13] 
前面説過,漢語動量詞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動詞,這是主要的;一是來自名詞,這是次要的。
名詞用為動量詞,實際上中古漢語時已經開始了,但用得不多。如:
①追(田)豫到馬城,圍之十重。(《三國志·魏書·田豫傳》)
②取麻子三升,搗千餘杵,煮為羹,以鹽一升着中,和以糠三斛,飼豕即肥也。(《齊民要術·養豬》注,卷六)
③天子怒,打脊二十棒。(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④自從揮劍事高皇,大戰曾經數十場。(變文《漢將王陵變》)
⑤夜而大笑一聲。(《祖堂集》,卷四)
名詞用為動量詞,主要是在近古漢語,這是漢語動量詞的一個重要發展。如:
①要與溈山掀出五臟心肝法戰一場。(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②婦人聞語,張口大叫一聲。(《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③這個打一拳,這個也打一拳;這個踢一腳,這個也踢一腳。(《張協狀元》,第四十八出)
④親身與斟醁醑,卻爭敢離一步?(《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⑤忽然見兄弟持刀刃,連叫兩三聲。(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九齣)
⑥那裴約一直趕來,被郭威勒回馬射了一箭。(《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⑦捉這漢,等我取過軍令狀來,如今凱(剴)了一刀。(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13] 
⑧太監在爺爺氈帳內歇了一夜。(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⑨媳婦,我哭了這一場,不覺睏倦了也。(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⑩你好房子裏不教我宿時,則這門前車房裏教我宿一夜如何?(《老乞大》) [13] 
(4)「數+動量+動」結構(D)。
D式動量結構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漢語裏。D式結構是C式結構的發展。到近古漢語裏,D式結構雖然繼承下來,但使用頻率仍然不是很高。D式動量結構的發展,主要表現為:
甲、數詞+動量詞+及物動詞+賓語。如:
①(頭)不得安,兩三度墮地。(《搜神記》,卷十二)
②嘗一過大輸物,戲屈,無因得反。(《世説新語·任誕》)
③細擘飯破,勿令有塊子,一頓下釀,更不再投。(《齊民要術·作酢法》,卷八)
④主人三遍讀文,各再拜。(《齊民要術·造神曲並酒》,卷七)
⑤白骨萬回登釼(劍)樹,紅顏百過上刀林。(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⑥我到他家中,盡見妻妾,數巡勸酒,對座同娛。(變文《醜女緣起》)
⑦不然彼己無益,只是一場閒説話爾,濟得甚事?(《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13] 
乙、數詞+動量詞+及物動詞+〇。
乙式應視為甲式的簡化,賓語省而不用。如:
①藍地欲得良,三遍細耕。(《齊民要術·種藍》,卷五)
②(乾酪)一團則得五遍煮,不破。(《齊民要術·養羊》,卷六)
③凡四五度翻,內外均暖。(《齊民要術·作豉法》,卷八)
④今既六遍造,六遍皆摧裂,的應不稱大聖之心。(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13] 
丙、數詞+動量詞+不及物動詞。如:
①能令公子百回生,巧使王孫千遍死。(唐·張鷟:《遊仙窟》)
②各(擱)盞待君下次勾,見了抽身便卻回。(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③(楊妃)啓言聖人:「但臣妾一遍梳裝,須飲此酒一盞,一要軟發,二要貯(駐)顏。」(變文《韓擒虎話本》)
④不用一日三度五度上來。(《祖堂集》,卷十) [13] 
在近古漢語裏,D式動量結構沒有太大的發展。其格式也有三種:
甲、數詞+動量詞+及物動詞+賓語。如:
①又於四月二十七日及二十九日兩次移牒雄州,催促國報。(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②行者答曰:「九度見黃河清。」(《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③三年一度選英賢,論學業非淺。(《張協狀元》,第二十五出)
幾番回首,幾度忘魂。(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七齣)
⑤我幾遍在你茶坊裏吃茶,都不見你。(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13] 
乙、數詞+動量詞+及物動詞+〇。
乙式當是甲式的簡化形式,賓語是略而不用。如:
①和尚一二度不許,第三度方始得許,院主便歡喜,先報大眾。(《祖堂集》,卷四)
②學問亦如此,若一番理會不了,又作一番理會,終不濟事。(《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③(楊官人)道:「都頭一合使,是兩合使?」(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④這衚衕窄,牽着馬多時過不去,咱們做兩遭兒牽。(《老乞大》) [13] 
丙、數詞+動量詞+不及物動詞。如:
①然貴朝每一番來,一事未了,又生一事。(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五)
②一年有十二個月,每月一度團圓,其餘盡是缺。(宋·虛堂和尚:《虛堂和尚語錄》)
一聲大叫如雷作,把村黑醜㰸(臉)變卻。(《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④淨(靜)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宣和遺事》)
一巡茶罷,徽宗遂問周秀道:「這對門誰氏之家?簾兒下佳人姓甚名誰?」(《宣和遺事》)
⑥一個短劍下一身亡,一個靜鞭三下響。(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
在諸家著作中,均較少觸及D式動量結構問題。縱觀漢語動量結構的ABCD四種形式,既然承認B式結構是對A式結構的發展,是A式結構異化作用(同中求異)的結果;那麼,也得承認D式結構是對C式結構的發展,但D式結構的產生卻可能是受數量結構D式同化作用(異中求同)的結果。 [13] 
  • 關於動量詞的疊用問題
同名量詞一樣,動量詞也存在疊用問題。古代動量詞疊用不如名量詞疊用那樣普遍。漢語動量詞疊用大約始自唐代,而普遍應用是在近古漢語時期。動量詞疊用後,功能上多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次數的頻繁發生。如:
①一飛直欲飛上天,回回不離舊棲處。(唐·王建:《烏夜啼》)
②此步步生蓮花也。(《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傳》)
③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唐·李商隱:《南朝》)
④道士被勸校多,巡巡不闕。(變文《葉淨能詩》)
番番從高來,一一投澗坑。(宋·蘇軾:《新灘》)
⑥悟空,你這猢猻,番番害我!(《西遊記》,第九十四回)
例④, 「校多」,極多,本《敦煌變文校注》。漢語動量詞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近古漢語時期。有的學者將近古漢語的動量詞分為四類,即所謂的「通用動量詞」「自主動量詞」「藉助動量詞」和「情態動量詞」。這四類動量詞,除「自主動量詞」中的「同形動量詞」外,理論上似乎都存在動量詞疊用的可能,但《宋元明清動量詞研究》一書中卻沒有提到,是這部作品中的一個小小的缺憾。 [13] 
參考資料
  • 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47-251
  • 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51-255
  • 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55-259
  • 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59-264
  • 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64-268
  • 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69-274
  • 7.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75-280
  • 8.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81-286
  • 9.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87-290
  • 10.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90-295
  • 1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95-297
  • 1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298-302
  • 1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303-3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