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皮日休

鎖定
皮日休(約838—約883年),字襲美,一字逸少, [17]  曾居襄陽鹿門山、號鹿門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晚唐詩人、文學家。
皮日休於鹹通八年(867年)進士及第,歷任蘇州從事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黃巢稱帝后,任翰林學士(《唐才子傳》)中和三年(883年),黃巢敗亡後,皮日休下落不明。
皮日休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他的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同情民間疾苦之作,對於社會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著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等。 [4] 
(概述圖參考資料 [8] 
全    名
皮日休
襲美
逸少、鹿門子、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醉士
所處時代
晚唐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
出生日期
約 838年
逝世日期
約 883年
主要作品
《皮日休集》
《皮子文藪》
《皮氏鹿門家鈔》

皮日休人物生平

鹹通七年(866年),皮日休入京應進士試不第,退居壽州(今安徽壽縣),自編所作詩文集《皮子文藪》。
鹹通八年(867年),再應進士試,以榜末及第。
鹹通九年(868年)東遊,至蘇州。
鹹通十年(869年),為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相識,並與之唱和。其後又入京為太常博士,出為毗陵副使。
鹹通年中,皮日休兩次上奏書。第一次,要求把《孟子》作為學習科目。大致是説:“我聽説聖人的道理,沒有超過經書的;次於經書的是史書,次於史書的是諸子文章。諸子文章不離開聖人之道的,是《孟子》。除此而外的各派學者,一定排斥經書史書,是聖人的災害,文獻上大多不記載。請求廢除《莊子》《列子》之類的書,而以《孟子》為主。有能貫通它的義理的,經過明經考試進行科舉選拔。”第二次,他請求讓韓愈在太學裏享受祭祀。大致是説:“我聽説聖人的主張不過是要求有用。活着時用了,一時可以知道;死後用了,萬代相傳都可以知道。”又説:“孟子、荀卿,保護輔佐孔子學説,傳到文中子王通。文中子的學説太闊大了,能繼承他的精華的,大概只有韓愈吧!”
乾符五年(878年),黃巢軍下江浙,皮日休為黃巢所得。黃巢入長安稱帝,皮日休任翰林學士
中和三年(883年),曾至同官縣。黃巢敗亡後,皮日休下落不明。

皮日休主要影響

皮日休的詩文多抨擊時弊、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反映了晚唐的社會現實,暴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剝削和壓迫。
現存皮日休詩文均作於他參加黃巢起義軍以前,《憂賦》《河橋賦》《霍山賦》《桃花賦》《九諷》《十原》《鹿門隱書》等,為有所為而作。他的詩有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繼承白居易新樂府傳統,以《正樂府》十首為代表;另一種走韓愈逞奇鬥險之路,以在蘇州時與陸龜蒙唱和描寫吳中山水之作為代表。
皮日休出身寒微,參加過黃巢農民起義,在農民政權下任翰林學士。儘管其現存著作都完成於參加農民起義之前,但由於深入瞭解社會現實,瞭解民眾苦難,其作品具有十分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他諷刺黑暗現實,同情人民大眾。 [1] 

皮日休歷史評價

南宋詩論家嚴羽:和韻最害人詩,古人酬唱不次韻。此風始盛於元、白、皮、陸,而本朝諸賢乃以此而鬥工,遂至往復有八九和者。(《滄浪詩話》) [15] 
元代詩人辛文房:日休性衝泊無營,臨難不俱······在鄉里,與陸龜蒙交擬金蘭,日相贈和。(《唐才子傳》) [15] 
明代文學家陸時雍: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沉;有韻則遠,無韻則局。物色在於點染,意態在於轉折,情事在於猶夷,風致在於綽約,語氣在於吞吐,體勢在於遊行;此則韻之所由生矣。陸龜蒙、皮日休知用實,而不知運實之妙,所以短也。(《詩鏡總論》) [15] 
明代詩論家胡應麟:七律······皮日休、陸龜蒙馳騖新奇,又一變也。(《詩藪》) [15] 
明代詩論家許學夷:①皮、陸律詩實流於惡,而或以為巧,此千古大謬。②予嘗以唐律比閨媛:初唐可謂端莊,盛唐足稱温惠······皮、陸乃怪惡其醜,見之必唾其面。今好奇之士反以為姣好而慕悦之,此人情之大變,不可以常理推也。(《詩源辯體》) [15] 
明代文學家胡震亨:皮襲美未第前詩,尚樸澀無採。第後遊松陵,如太湖諸篇,才筆開橫,富有奇豔句矣。律體刻畫堆垛,諷之無音,病在下筆時先詞後情,無風骨為之幹也。(《唐音癸籤》卷八) [14]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皮,陸松陵唱和詩奕奕自別,巧心佳句,誠不可掩,如天台、雁巖自不欲與岱、華競品目。(《唐詩評選》) [15] 
清代詞人賀裳:①淵明《五柳先生贊》日:“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讀《松陵集》彷彿猶存其致。詩不為佳,筆墨之外,自覺高韻可欽,其神明襟度勝耳。吾尤喜其詩序,或數十百言,或數百言,皆疏落有古意。皮、陸並稱,吾之景皮,更甚於陸……讀其《五貺》諸篇,令人忽忽與之神遊。②(日休)集中詩亦多近宋調,吳體尤為可憎。四聲、疊韻、離合、迴文,俱無意味。(《載酒園詩話又編》) [15] 
清代史學家錢大昕:五七言近體第一句借用旁韻,謂之借韻······至皮、陸《松陵集》,則舉之不勝舉矣。(《十駕齋養新錄》) [15] 
清代學者餘成教:襲美好以“僧”“鶴”為對仗,如《題魯望屋壁》十首,言鶴者五,及“因分鶴料家贊減,為置僧餐口數添”、“昨夜眠時稀似鶴,今朝餐數減於僧”、“園蔬預遣分僧料,廩粟先教算鶴糧”之類,皆未免詞意重複,數見不鮮。與鄭都官詩多用“僧”字凡四十餘處,韋莊詩好用“馬”字,同是一癬。(《石園詩話》) [15] 
清代學者胡壽芝:襲美律詩無晚唐薾氣……《正樂府》十章,雖不及樂天《新樂府》深透沉痛,而指抉利弊,何讓諷諭。時無忌諱,乃得此稗世之作。雜體擬作,亦不減韓、孟。(《東目館詩見》) [15] 
清末民國學者宋育仁:其源出於王績、王建二家,而祖述漢魏樂府謠諺。寄情疏逸,懷詞諷誹,毀華去飾,自有林下風;而顯露無餘,排比見跡,是魯望一流,神情又減。(《三唐詩品》) [15] 
中國現代文學家魯迅:唐末詩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但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為隱士,別人也稱之為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並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塌糊塗的泥塘裏的光彩和鋒芒。(《小品文的危機》) [2]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劉揚忠:①在鹹通至天祜時期眾多的作家中,才氣橫溢的皮日休自拔於流俗,矯首高歌,以其憂國憂民的傑出詩文,成為當時的冠冕。②皮日休是我國中世紀文人中少有的思想非常激進的分子。他萬分憤恨唐末糜爛的朝政和黑暗的社會,對腐朽勢力的總頭子昏君暴君尤其咬牙切齒。③皮日休有一套鮮明而系統的文學主張。這些主張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強調文學作品的政治內容和批判精神。(《劉揚忠學術論文集》) [6] 
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孫學堂:皮日休極力宣揚“忠孝”觀念,而史料卻記載他參加了黃巢起義。這頗具諷刺意味的結局,代表了唐末文儒的立身困局,也説明儒家學者在易代之際如果知進而不知退,勢必陷入知行背離的尷尬境地。皮日休的古文中既有理性化的明道訴求,又有高度感性化的憤激情緒,二者糅和而不免衝突,形成了《皮子文藪》的獨特面貌。(《唐末文儒的身心困局與情理衝突 ——皮日休思想與古文平議》) [7] 

皮日休軼事典故

皮日休智對中藥詩

一日,皮日休在家閒坐,好友陸龜蒙前來拜訪,推杯換盞,茶餘飯後,二人漫步在村頭的小溪邊,談笑風生,心情舒暢。皮日休觸景生情,詩興油然而生,見溪水映着翠竹輕輕搖曳,落葉片片順流而下,即興隨口吟出一首七言絕句:“數曲急溪衝細竹,葉舟來往盡能通,草香石冷無盡遠,志在天台一遇中。”皮日休笑着對陸龜蒙説:“我的詩中有三味藥名,請你猜猜看。”陸龜蒙聽後微微一笑,暗自佩服其詩文嚴謹致密,首尾相顧,玄機暗藏,隱而不顯。陸龜蒙略加思索,不慌不忙地説:“你的三味中藥名應該是藏在上句詩的詩尾與下句詩的詩頭,將它們串聯起來合讀即是藥名,應該是竹葉、通草遠志。”皮日休聽後大加讚賞,佩服至極。
陸龜蒙也不甘示弱,接着説:“陸某不才,也賦詩一首,請君點撥,詩中也有三味中藥。”説完隨口吟出一首七言絕句:“桂葉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續蘸溪黃,連雲更入幽深地,骨錄閒攜舊獵郎。”皮日休聽後油然而敬之,認為陸龜蒙的詩渾然一體,手法獨特,亦巧設玄機,不由得一笑,隨口答道:“你的三味中藥名應該也在兩句詩的銜接處,即紫葛黃連地骨是也。”

皮日休智駁主考官

一年,皮日休前去應試。他的文章寫得非常出色,但是他的長相實在有點不敢恭維,因為他有一隻眼睛非常不雅觀。擔任主考的官員叫鄭愚,此人有個毛病,總喜歡以貌取人。
鄭愚把考生們的試卷一一批閲後,發現皮日休的文章寫得非常好,十分欣賞,他認定皮日休是個才華橫溢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是不可能漏過的。於是,鄭愚便把皮日休召來面試,決定提拔這個滿腹經綸的青年才俊。
然而,當皮日休來到鄭愚面前時,鄭愚之前的欣喜之情一下子被皮日休的眼睛衝跑,鄭愚想也沒想,便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氣對皮日休説道:“年輕人,你的才華很好,我非常欣賞你的文章,本來想要錄用你和提拔你,但是,為什麼你的一隻眼睛竟然長成了這個樣子呢?”
聽了鄭愚的嘲諷,皮日休並沒有感到任何的尷尬和難堪,他思忖片刻後,便機智地回答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主考官大人,我來參加考試,憑藉的是自己的腦子和多年苦讀積累的學問,而朝廷也是需要我的學問來治理國家。既然您對小人的考卷頗為欣賞,假若由於我的外貌而故意不以錄取,那您的一世英名不就全毀了嗎?別人會認為您選才不力,我想,主考官大人不會因為我的一隻眼睛,而毀掉自己的兩隻眼睛吧。”
鄭愚聽了皮日休如此解釋後,心中頓時對其產生了好感,態度也完全轉變過來,於是當機立斷,判定錄用皮日休。 [5] 

皮日休因詩遇害

皮日休考取進士後,所擔任的卻始終只是小官卑宦,由此而心生不滿。後來又加上朝廷和地方的各級官吏魚肉百姓,弄得民怨沸騰。乾符二年(875年),山東人王仙芝、黃巢開始起義反抗唐朝。皮日休看看自己難以有出頭的日子,便毅然決然地投奔了起義軍。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義軍攻下長安,黃巢稱帝,皮日休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由於皮日休的文才受到黃巢的賞識,黃巢就命他撰寫一種用來宣揚自己是上天授意主宰人間的讖詞,皮日休按照黃巢的姓名作了一首五言古詩道:
欲知聖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聖人名,果頭三屈律。
黃巢看了這首詩(其實它只是一個詩謎)後便不高興了,因為他的頭部醜陋,頭髮又難以遮擋住鬢毛,因此他覺得皮日休這詩有譏諷他那副尊容的意味,這無疑使他的權威受到了挑戰,當即命人把皮日休推出去給殺了。 [12] 

皮日休主要作品

皮日休著有《皮子文藪》10卷,收其前期作品,為唐懿宗鹹通七年皮氏所自編。有《四部叢刊》影明本及中華書局排印蕭滌非整理本通行。《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為《文藪》所未收。《全唐詩》收皮日休詩,共9卷300餘首,後8卷詩均為《文藪》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蕭滌非、鄭慶篤重校標點本《皮子文藪》,將皮日休自編《文藪》以外的詩文附於書後。 [16] 

皮日休人物爭議

在20世紀50年代—70年代末,對於皮日休的研究逐漸豐富起來,這一時期的研究有三個主要關注點:
首先是皮日休的生卒年問題,學界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認為皮日休生於唐文宗大和八年(833年)聞一多持此觀點,學界內通行的也是這種觀點;第二種,生於唐文宗太和年間(833年—839年)繆鉞持此觀點;第三種,生於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李菊田持此觀點。關於卒年,也存在較大的爭議。主要有以下四種看法:①被害説,繆鉞在《皮日休的事蹟思想及其作品》一文中,認為皮日休因作詩諷刺黃巢,為黃巢所殺,卒於唐禧宗中和四年(884年)。②被誅説,蕭滌非在《校點〈皮子文數〉説明一一兼論有關皮日休諸問題 》中,認為皮日休應死於中和四年(884年),黃巢起義失敗,皮日休為唐軍所誅。③投奔吳越説,繆鉞在《再論皮日休參加黃巢起義軍的問題》中改變原來皮日休為黃巢殺的説法,據《題同官縣壁》一文認為皮日休投奔了吳越,中和三年(883年)仍然在世。然而,《題同官縣壁》後被證明為偽作,此説不能成立。④流寓宿州説,張志康據《宿州志》認為,皮日休投奔吳越,後來離開,病死於安徽宿州。
其次,是皮日休與黃巢起義的關係。首先,對於皮日休是否參與了黃巢起義,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皮日休參加了黃巢起義。《舊唐書》《資治通鑑》以及《北夢瑣言》《唐語林》等正史和雜史筆記都有簡要記載。近代學者繆鉞、蕭滌非等也認同此觀點。第二種觀點,否認皮日休參加了黃巢起義,以宋代的尹洙陸游為代表。近現代學者對於尹、陸的説法,多持不贊成的態度。其次,是關於皮日休參與黃巢起義的態度問題而言的。繆鉞、蕭滌非等學者認為皮日休是被動從軍的。
第三,對於皮日休的出身,學界有兩種意見。第一種,認為他出身於普通地主家庭。繆鉞、蕭滌非、唐玲玲、郭預衡持此意見。第二種,認為出身於農民。蕭滌非、孫次舟、中科院文研所《文學史》、遊國恩《文學史》 、買鴻德均認同此觀點。這一時期,對於皮日休出身的討論,更多是因為特殊的歷史階段,對於階級的重視,因而有不少牽強之論。 [13] 

皮日休史料索引

皮日休生平事蹟,主要見於孫光憲北夢瑣言》、錢易南部新書》、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誌銘》、陶嶽五代史補》、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計有功唐詩紀事》、辛文房唐才子傳》、《宿州志》等。 [3] 

皮日休後世紀念

皮日休曾隱居鹿門山,而東漢名士龐德公、唐代詩人孟浩然也都曾隱居鹿門山,後人稱他們三人為“鹿門三高”,明代建有“三高祠”, [9]  位於今湖北襄陽東津灣南面。 [10]  祠內塑有龐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像,今已不存。 [11] 
參考資料
  • 1.    皮日休  .荊楚網.2012-4-16[引用日期2014-07-25]
  • 2.    侯培. 陸龜蒙散文研究[D]. 華中科技大學, 2007.第8頁.
  • 3.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文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文學 1》.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11:第610頁
  • 4.    劉成羣.詞説文學史.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16.11:第143頁
  • 5.    姚秦川. 皮日休智駁主考官[J]. 課外語文, 2018, (11):83.
  • 6.    劉揚忠著.劉揚忠學術論文集 上 學術論文 上: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02:第56-65頁
  • 7.    孫學堂. 唐末文儒的身心困局與情理衝突 ——皮日休思想與古文平議[J].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 (5):112-122.
  • 8.    蔡烈偉,石芬芳著.楚天茶話 荊楚茶飲文化:天津大學出版社,2015.11:第118-119頁
  • 9.    鹿門山賦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引用日期2022-01-15]
  • 10.    晉宏忠,丁寶齋著.諸葛亮之謎:新華出版社,2001.05:第175頁
  • 11.    曹祥本等編著.神農架探秘: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08:第82頁
  • 12.    阿袁著.唐詩故事:九州出版社,2006.10:第128頁
  • 13.    宋翔. “立言”視域下的《皮子文藪》文研究[D]. 廣西師範大學, 2020.緒論第2頁.
  • 14.    王永波著.晚唐皮陸詩派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09:第177頁
  • 15.    陳伯海編.唐詩匯評 下: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05:第2702-2703頁
  • 16.    陸承曜,張長霖主編.蘇州歷史名賢:羣言出版社,2012.10:第73頁
  • 17.    皮日休(唐代文學家)  .天門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4-02-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