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康

(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鎖定
吳康(1954.11-2011.6.11),男,湖南益陽人。1987年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到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評聘為研究員。1999年任社科院《企業家天地》雜誌社副總編輯,主持工作。2002年任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獲武漢大學文學博士學位。2004年,作為主講教師之一所主講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被評為2004年度國家精品課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文學研究》(湖南師範大學)雜誌常務副主編。
中文名
吳康
外文名
Wu Kang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4年11月
逝世日期
2011年6月11日
職    業
教師

目錄

吳康研究成果

1、吳康80年代後期致力於中國五四文藝思潮研究,發表有關陳獨秀胡適魯迅周作人、郭沫若研究系列論文。其中尤以關於胡適文學形式革命的深入探討(即《自覺的文學形式革命,非自覺的歷史革命》一文)獲學術界高度評價,著名學術專業刊物《文學評論》刊載的沈衞威著《新時期胡適文學研究述評》重點引述該文,稱之為新時期胡適文學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五四文藝思潮系列論文在《湖南社科年鑑》之《現代文學研究概述》中被譽為“成一家之言”之作。
自90年代開始,譯介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潮與世界精神分析流派方面成績卓著。先後翻譯出版漢譯名著(美)傑姆遜《馬克思主義與形式》、(美)馬丁·傑《阿道爾諾》(湖南人民出版社)、(英)雷克羅伏特《萊奇》(湖南人民出版社)、(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新講》(台灣桂冠圖書公司)、(瑞士)榮格《心理類型學》(華嶽文藝出版社)和(美)奧弗萊厄蒂《印度夢幻世界》(陝西人民出版社)。同時,在著名學術刊物《文學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讀書》上發表有關“西馬”思潮的系列論文,被有關專家稱為視野開闊、思維縝密、頗具理論氣勢和思辯性的文章。
2、90年代後期,研究方向發生較大轉變,從現代趨向古代,從西方趨向本土文化。這時期撰寫出版有關古代神話、傳奇志怪方面的系列著作:《中國古代鬼神文化大觀》(百花洲文藝出版社)、《中國鬼神精怪》(湖南文藝出版社)、《中華神秘文化辭典》(海南出版社)和《中國古代夢幻》(湖南文藝出版社)。其中《中國古代夢幻》同時在海峽兩岸以簡體和繁體兩種版本出版,香港《大公報》、上海《文匯讀書週報》、《讀者導報》發表書評,稱該書是“一部較科學的、系統的整理研究中國夢幻理論的著作,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
3、90年代以末,主編《湖南文學史·現代卷》(湖南教育出版社),在地方文學史的編撰上有獨到見解,著名現代文學研究專家羅成琰教授評價此書“是一部系統、翔實、嚴謹的文學史著作”;“是湖南現代文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成果”。該書榮獲湖南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年,出版學術代表作《文學時代》(湖南文藝出版社),較完整、深刻地體現了作者的辯證思想能力與深厚的歷史感。
4、新世紀以來,從生存現象學視野研究魯迅和中國現代文學思想史,出版專著《新文學的本原》《書寫沉默——魯迅存在的意義》,相繼在《文學評論》《魯迅研究月刊》等著名刊物上發表系列論文數十篇,於學術界具有深入廣泛的影響。
迄今為止,吳康在省級、國家級刊物發表重要論文二十餘篇,著作14部,獲省級以上獎6次,其著述達350餘萬字,《湖南日報》《湖南新聞出版》《年輕人》《人才導報》作過專題報道,其著述收入湖南省圖書館所闢“湘籍名人文庫”(1992年改名為“湖南名人文庫”)。
2005年出版了《新文學的本原》(嶽麓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