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康

(烈士)

鎖定
吳康(1883--1941),北柵中墩人,世代務農,中年喪偶,有二子一女。吳康為人忠厚、坦誠、講義氣。 [1] 
中文名
吳康
籍    貫
北柵中墩
出生日期
1883年
逝世日期
1941年
主要成就
抗日戰爭烈士
人物生平
1940年廣東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進駐寶太線一帶,進行抗日宣傳鼓動工作,中墩成了三大隊落腳點,時政訓處主任陳明(北柵人)等常駐村中開展抗日活動,以辦夜校為掩護,設立秘密交通站。交通站的同志常與吳康往來。後住進他家裏,吳受到共產黨抗日救國思想影響,對革命產生了感情,在同志們的教育下加入抗日革命隊伍,吳先後在上角村亭步税站當炊事員,送過情報。由於抗日革命工作過於公開化,為日偽所悉,1941年9月某日凌晨,駐紮太平的日偽軍百餘人,由花名“黑骨劉”的漢奸帶路把中墩包圍起來,企圖消滅我交通站同志和打擊抗日羣眾。敵人圍村被早起捕撈的羣眾發覺,速報交通站,使游擊隊安全離村。天一亮,日偽軍進村將全村羣眾抓了出來,然後逐家搜查。不幸在吳康家搜出一些抗日傳單和文件,敵偽軍官指着押在曬場的村民,大發雷霆:“此屋是誰的,快快説出來,不説統統槍斃!”村民無一理採,敵軍官惱羞成怒説:“不説的,我的機槍就向你們開火!”於是架起的兩挺機槍做了向村民掃射的準備,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吳康從人羣中站了出來説:“屋是我的,不關他們事。”敵人馬上把槍口對準吳康。吳康被捕了,敵軍立即放火把吳康的屋燒掉,並當場抓了十幾名青壯年與吳康一起五花大捆押回太平日軍駐地。
在獄中,吳康對那十幾個青年説:“你們不要怕,萬事由我承擔。你們千萬不要亂説話,更不可提游擊隊的事,如果敵人逼迫你們,就説吳康知道。”一天,敵人對吳康進行審訊,吳康大義稟然説:“是我收藏共產黨,我是游擊隊,與青年們無關。”敵人見此,如獲至寶,説:“好,皇軍寬大你,只要你老實地把共產黨、游擊隊藏在哪裏統統説給皇軍,放你回家。”吳康指着審訊他的那個日軍説:“我剛才跟你們説過我家藏有文件,我就是共產黨,我就是游擊隊。”日軍怒了,見軟的不成,便向吳康施以酷刑十數次,而吳康堅貞不屈,始終不向敵人説半句話。十月某日早晨,日軍把吳康五花大綁,數十名日、偽、漢奸用槍押着他在太平遊街示眾,以恐嚇民眾的抗日信心。在街上吳康神態自若,從容不迫,臉帶微笑,右手不停地捋着鬍子,後敵人將吳押至鵝公山北麓(今太平影劇院與朱執信紀念碑後),用槍迫吳康掘一土坑,掘畢,吳康怒目圓瞪,橫眉冷對敵人,大聲怒罵日寇,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時滅絕人性的日寇對吳康惱恨交加。放出幾隻預先準備好的軍犬撲向吳康,在吳的臉部、腿部、胸部、背部、陰部亂咬亂扯,吳全身血肉模糊,後一日軍用刺刀對準吳康的胸部亂捅數刀至死,觀者目不忍睹,聞者無不落淚。
吳康壯烈犧牲後,遺下子女由村人照料,長子吳任棠於1943年參加游擊隊替父報仇。翌年1月初於大嶺山區蓮花山戰鬥中犧牲。次子吳福來聞兄戰死,又接過兄的槍加入游擊隊至日寇投降才回家鄉。
參考資料
  • 1.    中共虎門鎮委員會編,崢嶸歲月 虎門地區革命鬥爭紀事,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06,第2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