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船

(張煒著長篇小説)

鎖定
《古船》是中國當代作家張煒創作的長篇小説,首次發表於《當代》1986年第5期。
《古船》敍寫了膠東窪狸鎮上隋、趙、李三大家族廝鬥浮沉的歷史,展現了1949年前後四十年間的社會風雲。小説以一個古老的城鎮映射了整個中國,以一條河流象徵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一個家庭的興衰抒寫靈魂深處的掙扎與困頓。 [29]  小説生動地刻畫出隋家幾個子女在歷史的長河中性格和命運的變遷與古老農村嬗變中的心靈陣痛與文化衝突,是一部民族的滄桑心靈史。 [2] 
2018年9月27日,《古船》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説。 [8] 
作品名稱
古船
作    者
張煒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87年8月
字    數
284000

古船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地窪狸鎮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小鎮,地處古萊子國故都,曾是東方大港。鎮上主要居住着隋、趙、李三大家族,他們世代以粉絲業為生。隋抱朴的祖父於本世紀初創辦粉絲作坊,其事業得到發展,遍及蘆青河兩岸好幾個縣、市,生產的“白龍”牌粉絲已馳名中外。祖父去世後,抱朴的父親隋迎之繼承家業,生兩子一女。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隋家開始走下坡路。土改來臨時,隋迎之由於懼怕,只留下一個小粉絲作坊,而將其餘的工廠、粉莊交了出去或給了人,因此土改時被定為開明士紳,不久因病吐血而亡。
經歷幾十年的滄桑變遷,窪狸鎮的人們又重新分配土地、工廠,還有粉絲作坊,都要轉交個人經營、承包。有人鼓勵抱朴,憑隋家幾十年乾粉絲業的經驗,他能勝任,但他卻拒絕了。老趙家作惡多端的趙多多卻出頭承包了粉絲作坊,易名為窪狸鎮粉絲大廠。
隋趙兩家,世代相仇。弟弟隋見素對趙多多承包了本屬於老隋家的粉絲廠,痛心疾首。後他與張王氏老太婆開了一個小煙酒店,隨後他又決定學當年他叔叔隋不召的樣,“出洋”闖蕩。他離開了窪狸鎮,到了城裏,進城之初,他跳舞,吃館子,滑早冰,看錄相,大開眼界。後又施計與一個陷入窘況的小店主合資辦店。起初經營不錯,還得到城裏姑娘、縣長的侄女周燕燕的愛情,但好景不長,商店買賣受騙,賠本後又被查封。見素在這種困境中又得了絕症,周燕燕離他而去,哥哥抱朴把他從城裏接回窪狸鎮養病。
窪狸鎮的老趙家自老隋家日漸衰落後,卻日益興盛。四爺爺趙炳在老趙家輩份最高,成了鎮上的權威。“文革”開始後,抱朴三兄妹被造反兵團抄家,批鬥。妹妹含章被帶到一個地窖子裏,趙多多大肆虐待她,並企圖姦淫她。趙炳救下含章,領回家去,認為乾女,抱朴兄弟也因為趙炳的關照而釋放。含章一時為趙炳所矇騙,在她十八歲那年,被人面獸心的趙炳姦污了。含章失身後,痛苦萬分,她無力擺脱趙炳,拒絕了戀人李知常的愛情。二十來年中她想自殺,又想復仇,終於她用剪刀刺殺趙炳,趙炳獲救未死。
趙多多承包粉絲廠後,起初作為“大企業家”顯赫了一陣子,但終因揮霍浪費、管理不善、弄虛作假,使企業蒙受鉅額損失。上級派來的調查組經過查實,決定予以處分。趙多多酒後駕車蓄意報復,不慎小車撞牆而亡。
終於,久經不幸的隋抱朴從趙多多手裏接管了粉絲廠。抱朴作為老隋家的長兄,從小身心備受折磨。土改、“大躍進”、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使他變得心情憂鬱,沉默寡言,與世無爭。他年輕時,曾與他家的一個女傭桂桂相愛。桂桂後得癆病離開人世。
桂桂死後,抱朴又和老趙家的小葵相愛。抱朴得知四爺爺把小葵許配給了別人,他顯得膽怯、失望。小葵不得已結了婚,生了一子,但丈夫又不幸早故。小葵仍強烈地愛着抱朴,但抱朴終因缺乏勇氣,小葵又一次違心地嫁了別人。
抱朴曾經久久地守着老磨坊,不斷地回憶往事,追溯、解答生活中的謎。他常常研讀《共產黨宣言》,試圖探索貧窮、苦難的根源,他惶感迷惘了幾十年,當他自薦擔任了粉絲公司總經理後,顯得振奮,充滿自信心,也顯得沉重。
含章刺殺四爺爺,被公安局正式拘留,抱朴終於弄清了二十年前她與四爺爺之間所發生的一切。他悲憤不已,安慰妹妹耐心等着,自己專心寫出長長的一份“起訴書”。他對未來充滿着希望,認為粉絲工業在窪狸鎮重新振興的日子不會太久遠了。 [3] 
《古船》首發於《當代》1986年第5期 《古船》首發於《當代》1986年第5期

古船成書過程

1984年6月,張煒開始創作《古船》張煒用心地寫了兩年《古船》,寫了改,改了再改,定稿時還不滿三十歲,而所寫故事的時間跨度卻有四十年。為了完成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説《古船》,他“構思、準備前後有四年,具體寫作、修改用了兩年時間”。談到這幾年的準備時,他説:“我走遍了蘆青河兩岸所有城鎮,拜訪了所有的大的粉絲廠和作坊。我讀了所能找到的有關於那片土地的縣誌和歷史檔案資料,僅關於土改部分的,就約有幾百萬字。我訪問過很多很多的當事人,當年巡回法庭的官員,訪問過從前線下來的傷殘者、戰士、英雄和倖存者”。
1986年五六月間,張煒帶着長篇小説《古船》的修改稿到北京。《當代》雜誌社副主編朱盛昌在看到《古船》直接寫到土改擴大化、錯打錯殺的第十七、十八章後,認為一定要改。和張煒面商的結果,是由他加了土改工作隊王書記制止亂打亂殺堅決執行黨的土改政策的一個片斷(一千多字)。 [1] 

古船人物介紹

隋抱朴
隋抱朴出生在窪狸鎮附近的一個村莊。他是當地地主隋迎之的長子。隋家擁有河兩岸最大的粉絲工廠,在南方和東北幾個大城市裏還有粉莊和錢莊,是窪狸鎮隋姓、趙姓、李姓三大家族中最具權勢和財富的一家。隋迎之突然猝死,家產在一場歷史鉅變中被沒收。趙家取而代之成為新時代寵兒,隋家子弟抱朴、見素和含章淪落為趙家掌管的粉絲廠的工人。見素對趙家一直懷恨在心,伺機重新變成小鎮的主人。隋抱朴卻執意繼承父親隋迎之的“贖罪遺志”,他是粉絲廠最嫺熟的技工,是磨屋一個最靜默的人。每遇廠裏發生“倒缸”大禍,總是他獨挽狂瀾於既倒,使這座粉絲大廠重回正常秩序。 [4] 
隋抱朴應該具有頂天立地的大男子漢精神。但事與願違,從他七歲那年起,還鄉團殺害窪狸鎮鄉親,土改運動中兄妹三人隔離接受調查,“文化大革命”期間定性被抄家,母親自殺後被村痞侮辱,家族產業被仇人搶奪等悲劇在他的身邊接連上演。他開始變得膽小怕事,精神上不斷地揹負種種“壓力”,躲避眾人,甚至不敢當眾開口講話。隋抱朴心裏明白,從小到大的一幕幕慘劇使他患上了一種“怯病”,他的心靈深處將永遠被驚恐籠罩着,始終無法擺脱折磨,“從來沒有痛痛快快地説過話,身上的血全淤到那裏,真想照準自己隨便哪裏扎一錐子……想是這麼想,從來也沒有那樣的膽子”。
面對自己的怯懦,隋抱朴是苦惱的,但他沒有勇氣直面病根產生的真正原因,反而是在本我精神受到長期壓抑後,開始對自己乃至家族的“原罪”不斷反思,以此緩解內心的痛苦。一方面,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虔誠地學習《共產黨宣言》,反思書裏的每一句話,寄希望於從中尋找出根治“怯病”的良藥。另一方面,隋抱朴的反思並沒有侷限於個人本身,他將自己的懺悔與整個窪狸鎮的苦難連在一起。他一直懺悔:“我是老隋家的一個罪人!”他認為正是因為自己家族對鎮上粉絲廠的佔有,才導致了財產分配不公,從父輩起就虧欠了窪狸鎮的所有人,致使大家進入了有糧卻依舊窮困的苦難日子。“老隋家的人都是受過大苦的人,他們再也不敢為了自己活着。應該想一想鎮史上記了的和沒記的,不要認為那些事情多麼遙遠。窪狸鎮人受的苦太多了、流的血太多了;他們餓得厲害,吃樹葉吃草,最後把白土的石粉也填進嘴裏”。窪狸鎮的苦難讓隋抱朴的靈魂受到沉痛的打擊,以致他的“怯病”在無形中被無限地擴大。他越是怯懦,就越是極力反思自己的“罪過”。他內心中“家族造就的苦難需要自己來償還”的潛意識使他進入了人性扭曲的死循環,而“怯”與“懺悔”也逐步成為隋抱朴主人公性格中相互抗衡調和的焦點,兩者融化統一,既達到了其人性撕裂的張力,也造就了角色更為立體、豐滿的形象。 [5] 
隋見素
《古船》的第二男主角,二弟隋見素是一個生命力頑強的小夥子。從一開始,他就表明了自己的野心:“我要奪回趙多多的粉絲大廠。”他從小就和叔叔隋不召很像,有着強烈的抗暴激情,勇敢、精明,有着強烈的征服心。他是窪狸鎮第一個入城經商、回來開小商店的人,他引進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並公開棄舊迎新。但強烈的家族復仇傾向還是使他不惜一切代價要為趙多多製造“倒缸”,他還阻撓李知常進行設備改進,尤其當他“為趙多多”扶缸而發生與抱朴兄弟間的衝突時以及他聯合趙炳與抱朴對抗時,都沒有記住哥哥那句“要緊的是和鎮上的人在一起”。不只是上面這些,在算賬發瘋競標粉廠失敗、入城販賣皮革被矇騙、企圖對付自己的哥哥之後,他患了絕症。鎮上見多識廣的老中醫郭運説:“你剛勇激烈,取勢易,可惜淡了後味兒。這與鎮上人相去遠矣。” [6] 
隋含章
隋家的大小姐,作為茴子的女兒,含章也與母親一樣沒能擺脱家族出身帶來的悲劇。在農村運動浪潮中發展起來的趙家四爺爺,是家族宗法制與政治權力運動結合的產物。他以保護開明紳士的子女為名,利用説一不二的封建家長制作風,將含章帶回自己家認作乾女兒,並設法救出了她的兩個哥哥。但好景不長,在含章十八歲生日的那天,趙炳無視含章的苦苦哀求強暴了她。從此之後,含章的角色形象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她變得異常冷血,時常閉門不出,不敢直面李知常對她的追求,甚至哥哥隋抱朴請求她去看病,老中醫郭運邀請她去把脈,都被她冷冷地回絕了,一改之前村裏人眼中陽光活潑、開朗大方的大女孩形象。在漫長的十八年苦難歲月裏,含章不僅耗費了自己的青春與心血,也失去了自己做人的尊嚴。
她的角色內部矛盾因為趙四爺爺的欺辱而變得極具張力度。在自由戀愛面前,她知道自己雖然愛着李知常並答應要嫁給他,可身上的“傷痕”讓她最終反悔。含章痛恨趙炳,但在肉體上卻無法離開,對他還剩一絲絲可憐的性慾,她的內心“被恥辱、焦渴、思念、仇恨、衝動、嫉憤、慾念……各種不同的刀子捅戳着”。於是不同的矛盾心理逐漸演化為她的自我封閉與精神崩潰,在禁錮與反禁錮之中痛苦地掙扎、抗爭。一直以來積壓在心中的憤恨情感成為含章的爆發點,終於在某個深黑的夜晚,變化為刺向趙四爺爺腹中的剪刀。雖然這樣的反抗在許多讀者看來似乎來得晚了些,但這種覺醒卻是其角色張力最突出的爆發,是人性尊嚴在受盡磨難後的奮力吶喊。所以,從角色張力的角度來説,含章手裏的那把剪刀不只是一把捅破個人緊張對抗的利器,更是整個文本在容納較多存在因素後的華麗轉身,涵射出更多人性意藴的生命迸發。 [5] 
茴子
青年貌美而執拗的茴子是窪狸鎮的大資本家隋迎之的妻子。在土改運動中,由於資產階級是僅次於地主階級的階層,因此隋家在被趙家藉機搶奪地位的同時,茴子也成為爭鬥過程中的犧牲品。民兵隊長趙多多(土改運動前只是鎮上的無業遊民)對她進行猥褻成為其悲劇命運的起點以及情感釋放的高潮點。當時的趙多多仰仗家族勢力在窪狸鎮上“權傾一時”,頂着民兵隊長的頭銜在土改運動中為非作歹,姦淫殺害無數女性。此前的茴子對於他的無禮行為做出了迴應,但她深知只有反抗才能保存住自己的尊嚴與貞潔。被抄家時,她拒絕交出家中的正屋,並服毒自殺,以焚燬房屋作為自己對命運的最後宣泄。因此,茴子這一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人性的張力。在隋家興盛之時,茴子一直以高傲的闊太太形象示人,趙多多對她美貌的垂涎也只能是限於腦中的幻想。然而社會的巨大變革,陰差陽錯地讓茴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家境墜落和情感壓抑使她終於無法屈辱地活下去,最終只剩下以自殺來抗爭。正是這種人物命運因歷史的前後發展而跌宕起伏,使得茴子的角色張力更為突出鮮明,並引發給欣賞者內心感情更加強烈的刺激。 [5] 
趙炳(四爺爺)
四爺爺趙炳出生於赤貧家庭,在老隋家沒落後掌握了高頂街的生殺大權。表面上看他地位尊貴,實則是土皇帝,是大家眼中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是封建勢力的典型代表,是窪狸鎮“老磨”式的尊者。有着封建宗法代言人的他老謀深算,不同於趙多多的簡單粗暴,在他權威尊貴的身份之下,是一顆陰毒的心,是典型的雙重人格,一半尊長、一半惡魔,極會搬弄權術,見風使舵。他整人的手腕都是一門學問,從不形於色,偽善的面具極其隱秘。如他暗地裏拘留了李其生,卻又裝模作樣地捨棄了看媳婦歡兒最後的機會去“營救”李其生。他帶着對老隋家最深的報復隨意蹂躪含章近二十年,讓含章叫他“乾爹”。他常常教育眾人“不能太過”,顯得很有自知之明,可是誰又知道他仗着自己的權力對含章進行了幾十年的侮辱。在遭受含章沉痛的反抗後,他覺得自己終於盼來了含章。他自知自己的罪行是對含章的侮辱,也是對老隋家的侮辱,但這可以完成他對老隋家精神上的復仇和自己精神上的平衡,並從中獲得快感。他是鎮上一切苦難的操盤手,披着“赤貧”和“封建家長制”的外衣,一毒再毒。這類人是真正的陰險,是蠍子般的人物,阻擋着窪狸鎮的前進。 [6] 
趙多多
他充滿獸慾,在飢餓年代,什麼都敢吃,小説這樣寫到:“他吃過田鼠、蜥蜴、花蛇、刺蝟、癩蛤蟆、蚯蚓、壁虎”。心狠手辣是他的秉性,手段極其殘忍。“文化大革命”時期,趙多多作為當年“無敵革命團”頭頭,在第無數次搜查隋家的時候,碰見不堪迫害準備服毒自殺的小茴,強迫小茴脱下“帶有資本主義毒荼”的衣服,要她死不安寧。在小茴不從之下,趙多多用剪刀連皮帶肉地絞下衣服,導致小茴慘死,並在屍體上撒尿。在承包了窪狸鎮粉絲作坊後,生活雖然富裕了,但趙多多的卑劣行徑仍在繼續。他對在曬粉場撿粉絲的小孩子喝道:“你們這些小賊!”“惹我火了,把你幹掉!”趙多多知道自己壞事做太多,怕人報復,所以,“放一把砍刀在身邊是他的老習慣。”但惡有惡報,他最終撞車自焚,自食其果。 [7] 
隋不召
隋不召作為一個浪漫的航海家,好奇心永遠不減。出逃到外面的世界,回來後為死氣沉沉的窪狸鎮帶來了一抹亮色。他時常唸叨着地下河的開發和鉛筒的後患,但灰暗的窪狸鎮,似乎永遠不會欣賞這個大孩子身上的美,直到他英雄赴死,人們才發現一種貴重的價值觀消失了。雖然侄子見素得了他愛好自由的真傳,但不同的是,隋不召不參與窪狸鎮的勾心鬥角,他的心裏只有航海家鄭和大叔。他天天拖着酒瓶子,交絆着雙腳,孩童般天真地夢囈着。在整個窪狸鎮蒙罩着灰色的時候,只有他保持着可貴的清醒。看似瘋癲,實則有一種令人震顫的清醒。隋不召浪子般的外表下,有着火一般的熱情。他似花朵,濃豔,芳香。他是沉默時代唯一的亮點,只是他沒看到抱朴的出山。這個具有抗暴激情的人物,是真正的有識之士。 [6] 

古船作品鑑賞

古船主題思想

反思批判
張煒的長篇小説《古船》作為一個承載民族思想的文本,其表層囹圄於傷痕、反思文學思潮下的改革題材,內在形式顯現的人性揭示與文化批判,又有着尋根、現代潮流悖論下敍事姿態的妥協,可以説是作為現代與傳統的精神角力場,從而引發了社會變革期的集體性焦慮。研究無論是觸及人類性角度的內涵深度,對倫理文明的非理性傾向,還是社會思潮背後的意識形態譜系無不彰顯着歷史文學敍事的立論原點,再現一種現代與傳統理念並置的精神寄寓方式。 [10] 
人性批判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土地改革運動具有普遍的暴力傾向,而四五十年代的有關土改的小説中,如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和趙樹理的《邪不壓正》等,都沒有直面這種暴力事實。20世紀四五年代的土改小説,只是政治的傳聲筒,着力於對土改運動的宣傳,還來不及對土改當中的錯誤傾向進行深刻的反思。相比之下,寫於20世紀80年代的《古船》中有關於土改的內容不僅不迴避暴力的描寫,而且還把血淋淋的暴力事件直接呈現在讀者面前,表現了《古船》對土改中的暴力的深刻反思。
在《古船》中張煒用了很大的篇幅寫隋抱朴這個人物的內心剖析過程,在整篇小説中也只有隋抱朴能夠對自己的“病”進行自我剖析。從隋抱朴的自我剖析過程來看,在第十七章當中他説:“我知道病根已經扎得很深很深了。我被病折磨着,又不敢仔細探究這種病……”之後隋抱朴就開始轉入土改中的暴力事件的回憶當中。由此可見,隋抱朴的“病”是與土改中的暴力記憶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説,隋抱朴的“病”其實就是土改中的暴力記憶對隋抱朴所造成的精神戕害。土改中的暴力記憶不僅是隋抱朴的“病”,也是含章、見素、李其生等人的“病”,也是窪狸鎮之病。
隨着隋抱朴的有關於土改的暴力回憶的展開,窪狸鎮在土改當中的暴力事件血淋淋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小説中,既寫了民兵對地主階級的暴力壓迫,也寫到了地主階級的武裝勢力還鄉團對人民的反抗和殘忍報復。正如隋抱朴所説:“鎮上的人就是這麼撕來撕去,血流成河。”在這裏,作者沒有明確的階級立場,而是以一種客觀的態度借隋抱朴之口敍述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之間的殘忍的、血腥的鬥爭以及在這場政治運動中人性的扭曲。無論是農民階級對地主階級的暴力,還是地主階級的還鄉團對農民的暴力報復都不具有正義性。作者在《古船》當中所顯示的政治立場也是模糊的,他批判的不是在土地改革這一政策,而是對在執行土改政策過程中的人的人性批判。 [31] 
死亡時代
張煒是現實的,在小説中前後40年的時間跨度裏,並沒有忌諱談論死亡,而是在開篇就寫到了隋大虎的死亡;伴隨着小説的前進,其他人的死亡也不斷展現在書中。死亡成為了一個主要的元素,它和時代緊密結合在一起,彷彿敍述着另一個寓言——死亡,既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古船》着重描寫了三個時期:土改時期、文化大革命時期以及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這三個時期均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時期,並給國家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窪狸鎮在這三個時期都有人死亡,或以羣體為單位,或以幾個標誌性人物為單位,用死亡來映照歷史,映照時代,使其更具有史詩的性質。
土改時期,是鎮子第一次經歷巨大死亡的時期。先是隋迎之為還債將血液徹底流乾,後是他的妻子茴子服毒自殺,緊接着就是鎮子上一系列地主“麻臉”“面臉”“叫驢”等遭受嚴厲的批鬥,殞命於時代之中;更有四十多個無名的百姓被鐵絲穿成一串活埋在紅薯窯中;甚至連婦救會的主人,在遭受身體折磨的同時,還要眼睜睜地看自己的孩子被別人用門分屍。整個時代被一種仇富的心態所操縱,使得原本平均分配的理想走上了歧途,變成廣大窮苦人民對少數富人的打擊報復。小説中集體死亡的羣像,是張煒在向每一位讀者真誠的傾訴,國家應該朝什麼樣的方向前進。土改時期的路線是要不得的,仇視富裕,一味追求表面的平等,就不會有積極的去創造富裕的生活,更不會有人過上好日子;文化大革命中的情緒也要不得,對知識的敵視使得沒有人真正掌握知識,沒有知識就不會有前進,而落後也不會給人帶來幸福的生活。國家的極端路線是無法給予人民生活希望的,取而代之的是絕望。殺戮在同胞、親人中進行,而存活下來的人,似乎也沒有真的體會到幸福與安定。張煒將自己的近似於烏托邦式的理想寄託在未來,寄託在美好時代之中。 [30] 
反思現代化
在張煒的小説中,純真善良的人受到現代化的迫害或者其是受到迷惑的情況屢見不鮮,他們丟失了自己的家園甚至失去了親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小説中他總是會在具體的情節發展中暗示出他對這種情況的擔憂,《古船》中就出現了很多暗喻現代化技術、現代化生活給傳統鄉村生活的人帶來的消極影響。現代生活在表面上好像在幫助窪狸鎮的人們獲得更便利的生活,比如李知常安裝的電燈還有傳送豆子的機器變速輪都讓窪狸鎮的人們驚呼感嘆,可是每一件事情背後都付出了血淋淋的代價。變速輪在粉絲房第一天試機的時候,窪狸小鎮最有野性、最自由的老人隋不召就被捲進皮帶輪裏帶上了最高空,最後死的時候血肉模糊,隋不召的死去對整個窪狸鎮的人來説都是一種痛苦,彷彿失去了隋不召是巨大的損失,失去了一種凝聚整個鎮子的向心力。他是為了救李知常而死,李知常在整個小説裏就是“新技術”的發起人,甚至可以説是“新技術”代名詞,這裏張煒對現代化進入鄉村的排斥態度不言自明。還有所謂的地質勘探隊進入窪狸鎮勘探地質、調查環境卻意外的遺失了一個鉛筒,給窪狸鎮的後輩留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在小説最後結尾也不知所蹤。隋家老二隋見素不甘於默默無聞,來到大城市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之後卻被花花綠綠的都市生活和漂亮的女孩所誘惑、困擾,再加上生意失敗心力交瘁竟染上了重病,而這種在都市醫院裏無法治癒的病卻經過老中醫郭運的治療、調養竟然有所好轉。五光十色的生活擾人心智,當迴歸乾淨純粹的生活,頭腦裏複雜多樣的念頭會因之逐漸變少,那麼身體的污濁也會減少。現代文明以及己然被現代文明腐化的地方在張煒看來已經對人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35] 
價值物化觀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對人的獨立意識和自我價值的肯定,以及對於人的自由意志和個人尊嚴的高度重視,而張煒小説中表現人文精神的失格主要體現在物化了的價值觀念。《古船》中隋見素離開窪狸鎮到城裏尋找“出路”,但是要想在城市裏立足卻並非那麼容易,小説中借隋見素在這裏的碰壁揭示了城市“潛規則”:“他為各種各樣奇怪的手續奔波了近半月,進城後又差不多為一些相同的手續奔波了一個整月。”奔走於各大辦事處,也和不同官員打交道,消耗了大量從老家帶來的錢卻得到個一無所有的結局。但他適應城市的速度仍然快得令人震驚:他先是將自己扮作精英、強撐起一個虛架子,騙得一對開小店的夫婦同意他入夥、合資辦店。然後“活用”在城市裏流浪所得來的經驗,把“窪狸大商店”打扮得光鮮時髦,店長的妻子衝調的“劣等速溶咖啡”是披着紳士外衣的色狼假作高深莫測的道具,就連擇偶標準也迅速被“城裏人”所同化,當打扮得奇異美麗的縣長女兒周燕燕出現,便瞬間忘卻了對大喜的承諾,拋棄了那個單純質樸、對自己至死靡它的“鄉野村姑”。但是通過投機取巧得來的東西無法長久,隨着他從益華股份有限公司手裏非法進購的進口衣服被查封,他在城市一展宏圖的計劃只能終止。然而金錢至上的價值觀早已沁入骨髓,他們對崇高的理想不以為然,當損失慘重的見素看到“時代演説有獎比賽大會”時,眼裏心中只看得到“有獎”二字,且腦內迅速總結出贏取獎勵的技巧“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夠更多地運用最新詞彙。”隋見素不僅對“時代”精神一無所知,甚至面對發表激昂演説的人們嗤之以鼻,殊不知凡俗桃李永遠無法理解卓然不羣之人的偉大理想。他們自願成為了金錢的奴隸,他們對金錢的渴望簡直從骨子裏往外滲,雙眼無一例外都被權財的慾火燒紅了,張煒用“目光如炬”形容店主夫婦看到見素掉在地上的三百元獎金的眼神,令人思之膽寒。作者在《古船》中通過講述隋見素在從鄉入城的歷程中,由一個坦誠率直、善良樸實的農民轉變為滿口謊言、貪圖私利的小人,向世人展現現代化發展突飛猛進的速度相匹配的是文明失落的速度。 [34] 

古船藝術特色

象徵意象
《古船》有許多象徵和意象如種種障礙迷陣,令人撲朔迷離:那鐵褐色的古城牆,那噴濺了鮮血的大紅馬,那不斷髮出鳴隆聲的老磨屋,那支離朽碎通體染血的老船,“倒缸”的神秘恐懼,藏“鐳”的恐怖鉛桶,見素的“絕症”,趙多多的“自毀”,巨雷焚燬的老廟,跛四隱含預兆的笛音,這一切共同構成了一個神秘的藝術層面,體現出敍述者對人生、自然、現實、歷史的疑問、不解、痛苦、矛盾、宿命等主題結構。而這樣一個藝術層面,又與作者的温柔、單純、理解、寬容、執着等形成一種更高層次上的主題結構。 [11] 
宏大敍事
《古船》寫渤海灣一個村鎮兩大家族的發展史、災變史、命運史,其中的老趙家在強者的輝煌發達中走向人性的淪落,最後演變為可怕的社會功利性存在形態;而老隋家則因時勢而頹敗並受到殘忍的迫害和侮辱,但他們卻始終堅守着自己的生存方式與精神信仰。因此,這首先還是一部有關鄉村家族歷史的“宏大敍事”,類似的作品經常出自當代北方作家之手;但《古船》不僅在同類作品中出現得較早,而且它一開始就已非通常意義上的鄉村歷史和鄉土文化的審美表現,亦非人們所習慣和熟悉的史詩性手法的運用。在一種比較完美的歷史書寫和審美書寫的基礎上,《古船》已經形成了超越家族敍事的非常重要的精神流向。 [32] 
角色張力
在《古船》中,張煒通過平實的語言藝術,採用多線條的敍述手段,讓讀者在隋抱朴這一人物主線上感受到與之相連的各個角色之間的力量對抗。在多線條敍事的過程中,作者熟練地將不同的語境緊扣在一起,產生大量的剩餘意、中間意。這些意義引起的角色張力伴隨着一種節奏,不緊不慢地深入人心,促使讀者在閲讀審美時感受到了隋抱朴受禁於家族、社會苦難的枷鎖,也感受到了源於自身“怯病”的懦弱與無奈;感受到了鬧鬧追求愛情的痴迷和勇敢,也感受到了孤獨的靈魂下她無可奈何的掙扎;感受到了見素煞費苦心希望完成家族救贖卻遭到失敗的打擊;也感受到了李知常對科技的孜孜以求……所有的人物角色中所藴含的這些豐富內涵都與角色之間的人性衝突造成的張力息息相關。張煒正是以抱朴為核心,塑造了連接弟妹,趙、李家族人等等人物的張力場,才讓這些角色背後的人性的張力美得到充分發揮。 [5] 
人性救贖
在張煒的小説中,心存善意的人即使人性在一定的階段裏有所缺失,但是最後會通過自我或者是他人來獲得救贖。在傳統與現代強烈碰撞的鄉村、小鎮,生命實現自我以及他人的人性救贖是張煒20世紀八九十年代長篇小説中經常出現,也是張煒創作持續關注的核心問題。《古船》中隋見素因為不想讓粉絲大廠在趙多多的手上發展的越來越好因此想要阻止李知常研製變速輪,可李知常知道變速輪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而為了老隋家的隋不召李知常卻猶豫了,由是否研製變速輪就引發了隋不召對李知常的人性救贖,在這裏的轉換運用到了話語干預,使敍述從李知常與隋見素在變速輪的糾纏上轉換到了隋不召對李知常以往的恩情上:“隋不召對於他,也許只有一個詞可以概括:恩同再造。’’……一句話就使敍述層面發生了變化。李知常是一個聰明卻又懦弱的人,他自認為的罪惡感來自於他的慾念以及由此引發出周圍人嘲弄的眼光,而把他從這種罪惡的漩渦中拉出來的人是隋不召,在他在柳樹林裏做出了所謂的“見不得人”的事情後,受到了窪狸鎮人的嘲笑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可是最後隋不召拿斧頭劈開了老李家緊鎖的屋門救了他的性命,也帶給了這個鎮子以新的希望。隋不召拯救的不僅是李知常的人性缺失,也是對被傳統束縛的人性的救贖。張煒通過話語干預的方式把人性問題巧妙的闡釋了出來並且把敍述的故事自然而然的引發出來,張煒用自己的寫作筆法把對人性的深刻認識抒發的淋漓盡致,也展現出了作者個人的心理世界與人性觀。 [35] 

古船作品影響

1999年,《古船》分別被評為“世界華語小説百年百強”(亞洲週刊)和“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圖書大廈),並被法國教育部和法國科學中心確定為法國高等考試教材。 [9] 
2018年9月27日,由中國作協《小説選刊》雜誌社、中國小説學會、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青島市作家協會承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説評選在青島揭曉,《古船》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説。 [8] 
張煒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説評選現場(右二) 張煒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説評選現場(右二)

古船作品評價

《古船》開始創作時張煒年僅28歲,無論在內容、風格還是歷史視角方面,都稱得上突破之作。張煒創造了中國小説的一座里程碑、一部對一切人類進行言説的作品。(美國中國文學首席學者葛浩文評) [9] 
《古船》既有民族心史的深掘,又留出很多正在我們時代展開的難題。所以,在社會改革的舞台和文學的舞台上,它都堪稱一塊厚重的基石,一次長篇小説審美意識上的大幅度擴展和變遷,一首雄渾深沉的序曲!(中國當代作家雷達評) [3] 
《古船》不僅濃縮了80年代中國文學的批判力量,代表了80年代反思加深度,也為90年代的小説設立了一個並不容易超越的水準。(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郜元寶評) [3] 
《古船》斷然是五四以來最重要的長篇小説之一。文學評論界稱其是‘民族心史的一塊厚重碑石’,言簡意賅,正是直指核心的評價。(台灣學者陳曉林評) [33] 
《古船》描寫的是極左政治與封建殘餘結盟對農民的殘酷的剝奪以及農民對這種剝奪的麻木、隱忍、仇視和反抗。《古船》的政治傾向是明確的,它所揭露和攻擊的矛頭始終對準極左政治、封建殘餘。當它把農民自身的弱點當作農民接受外界壓迫的內應物來描寫的時候,也不憚於痛下針砭。中國農民的古典命運以稍作變通的形式重演於解放後的中國,便是由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所決定的。必須徹底拋棄被形而上所歪曲了的階級論,必須徹底拋棄作為這種階級論的文學理論反映的機械的典型論,必須徹底拋棄人道主義無論怎樣都不能成為一種價值標準的歷史偏見,才能正確理解《古船》以三個家族的矛盾結構它的歷史的悲劇的合理性。(評論家馮立三評) [33] 
《古船》正面描寫改革“巨雷”最初在中國土地上帶來的沸動,以驚人雄心回溯此前半個世紀的改革“前史”,自問世之初,便被評價為具有史詩品格的集大成之作,也開啓了以家族史與地方誌透視大時代變革的敍事模式。歷史河道中不息的奔流和作者自身不斷擴展的文學版圖,都為後來者的解讀提供了新的參照系。張煒在而立之年創作《古船》時那種“奔湧的熱情”與“執拗的勇力”,已凝固在時間中,成為中國新時期文學寶貴經驗的一部分。(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當代》雜誌主編徐晨亮評) [37] 

古船出版信息

《古船》首次發表於《當代》1986年第5期。1987年8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後有不同版本的再版。
《古船》中國國內出版信息
書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全國統一書號
參考資料
《古船》
1987年8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10019·4140(全國統一書號)
[12] 
《古船》
1996年2月
作家出版社
7-5063-1014-7
[13] 
《古船》
2000年7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7-02-003248-6
[14] 
《古船》
2001年3月
山東文藝出版社
7-5329-1843-2
[15] 
《古船》
2002年1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7-02-003670-8
[16] 
《古船》
2007年1月
灕江出版社
978-7-5407-3793-1
[17] 
《古船》
2007年9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06355-0
[18] 
《古船》
2010年1月
中國工人出版社
978-7-5008-4458-7
[19] 
《古船》
2013年1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09426-0
[27] 
《古船》
2013年6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978-7-208-11361-9
[20] 
《古船》
2013年8月
作家出版社
978-7-5063-6974-9
[21] 
《古船》
2013年9月
嶽麓書社
978-7-5538-0152-0
[22] 
《古船》
2014年7月
湖南文藝出版社
978-7-5404-6695-4
[23] 
《古船》
2014年11月
作家出版社
978-7-5063-7590-0
[24] 
《古船》
2016年3月
山東教育出版社
978-7-5328-9243-3
978-7-5328-9432-1
[25] 
《古船》
2017年6月
長江文藝出版社
978-7-5354-9496-2
[26] 
《古船》
2018年2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13203-4
[28] 
《古船》
2018年4月
湖南文藝出版社
978-7-5404-8757-7
[29] 
《古船》不同版本封面

古船作者簡介

張煒,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棲霞市人。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説《古船》《九月寓言》《刺蝟歌》《外省書》《你在高原》等21部;詩學專著《也説李白與杜甫》《陶淵明的遺產》《楚辭筆記》《讀〈詩經〉》等多部。作品獲“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世界華語小説百年百強”、茅盾文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特別獎、南方傳媒傑出作家獎等。出版《張煒文集》50卷。作品譯為英、日、法、韓、德、俄、西班牙、瑞典、意大利、越南等數十種文字。 [36] 
張煒 張煒
參考資料
  • 1.    《當代》:和《九月寓言》擦肩而過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21-06-19]
  • 2.    《古船》介紹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1-06-19]
  • 3.    王志明總主編;鄭立峯,楊榮主編;區豔霞,劉肖等副主編. 中國新文學史一百年·作品導讀(下卷)[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2:180-181.
  • 4.    張煒《古船》的主人公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1-06-19]
  • 5.    周軒宇.論張煒《古船》中的角色張力[J].名作欣賞,2020,(第11期).
  • 6.    朱明陽.黑洞裏的驚聲尖叫——張煒《古船》人物象徵意象論[J].名作欣賞,2016,(第5期).
  • 7.    王子安.淺談張煒《古船》中的敍事者[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第9期).
  • 8.    改革開放40年,這40部小説被選為最有影響力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6-19]
  • 9.    張煒文學成就簡介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1-06-19]
  • 10.    崔金巧.現代與傳統的精神角力場——評張煒長篇小説《古船》[J].綏化學院學報,2016,(第11期).
  • 11.    黃大力.試從敍述者角度論《古船》的主題結構[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第11期).
  • 12.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13.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14.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15.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16.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17.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18.    張煒著. 古船[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09:版權頁.
  • 19.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0.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1.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2.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3.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4.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5.    張煒文存-1-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6.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7.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8.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29.    古船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6-20]
  • 30.    任毅.張煒論:《古船》對中國社會的寓言[J].經濟研究導刊,2009,(第14期):241-244.
  • 31.    張翠麗. 窪狸鎮之病——論《古船》中的暴力與人性[J]. 文藝生活(文藝理論), 2014, (8):1-2.
  • 32.    崔葦.從《古船》到《九月寓言》[J].山東文學,1999,(第11期):55-57.
  • 33.    何啓治. 道是無晴卻有晴:從《古船》《九月寓言》《白鹿原》的命運看新時期文學破冰之旅的風雨征程[J]. 延安文學, 2012, (5):4-43.
  • 34.    楊歆瑤. 守望與抗爭——張煒小説論[D]. 廣西師範大學. 2021:18-19.
  • 35.    刁秋實. 守望與抵抗——張煒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長篇小説研究[D]. 瀋陽師範大學. 2019:12-14.
  • 36.    《唐代五詩人》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2-04-03]
  • 37.    “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説”推薦理由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23-06-0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