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

鎖定
2018年7月25日,北京市教委提出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方案,2019年5月9日,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正式公佈。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旨在推動北京高校調整和優化學科佈局結構,促進學科間進一步融合發展,形成一批國際或國內一流的優勢特色學科以及新興前沿交叉學科,更好地服務於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和世界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1] 
中文名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
提出時間
2018年7月25日
提出部門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目標

北京市“高精尖”學科建設是北京市為了貫徹《國務院關於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64號)精神,落實《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統籌推進北京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京發〔2018〕12號)要求,推動高校學科整體水平提升,增強學科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加快北京高校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建設而提出的。
面向北京高校遴選一批“高精尖”學科進行重點建設,力爭經過兩至三個週期建設,推動北京高校調整和優化學科佈局結構,促進學科間進一步融合發展,形成一批國際或國內一流的優勢特色學科以及新興前沿交叉學科,更好地服務於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和世界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建設。
對於入選學科,採取項目管理方式,在建設週期內按照每個學科最高 5000 萬元的總額予以支持。 [1-2]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工作原則

(一)堅持一流目標。充分結合北京高等教育實際,整合優質資源,匯聚各方力量,鼓勵和支持高校按照首善標準、一流目標,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二)堅持優化結構。對接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及國家和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支持高校合理定位、辦出特色、差異化發展;鼓勵高校創新學科組織模式,優化調整學科專業結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與科技支撐。
(三)堅持績效導向。完善激勵機制,強化過程管理,突出建設實效,探索符合教育規律、體現中國特色的大學和學科評價體系,引導高校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
(四)堅持改革創新。立足高校實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體制機制,以創新驅動發展,以改革增強動力,努力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1]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內容

對申報的高精尖學科,高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的在以下幾方面進行重點建設,提高學科整體實力:
(一)合理定位,進一步凝練學科方向。高等學校要根據學校整體學科佈局和自身學科特色,以服務國家、區域、行業需求及學生全面成長需要作為辦學根本出發點,構建區別於其他高校的辦學優勢。
(二)創新機制,造就高水平學科隊伍。堅持培養與引進相結合,匯聚一批活躍在國際學術前沿、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物,打造高水平創新團隊。遵循教師成長髮展規律,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為重點,優化中青年教師成長髮展、脱穎而出的制度環境,培育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團隊,增強人才隊伍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立德樹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突出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着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的創新型人才。大力推進個性化培養,推動科教融合、產學結合、國內外聯合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科學精神和創造能力。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建立導向正確、科學有效、簡明清晰的評價體系。
(四)前沿引領,提升科學研究水平。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推進科研組織模式創新,健全科研機制,開展協同創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基礎研究水平,增強應用研究能力,爭做原始創新策源地和技術創新排頭兵。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寬鬆的創新環境,保護創新、寬容失敗,大力激發創新活力。
(五)需求導向,瞄準經濟社會發展領域。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服務國家和北京創新驅動發展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需求,深化產教融合,將高精尖學科建設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着力提高高校對產業轉型升級的貢獻率。強化科技與經濟、創新項目與現實生產力、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推動重大科學創新、關鍵技術突破轉變為先進生產力,增強高校創新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六)國際合作,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實質性合作,開展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和科學聯合攻關。積極參與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國際協同創新,積極參與或牽頭組織國際和區域性重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參加國際標準和規則的制定,提升北京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1]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申報條件

(一)國家“雙一流”整體建設高校,要在構建學科平台基礎上,瞄準學科發展的國際前沿,加強學科間的交叉、滲透、融合,不斷開闢新方向,創造新理論,重點打造前沿學科、新興學科及交叉學科領域。
其它央屬高校要結合學校學科發展規劃及服務國家和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重點建設優勢特色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
市屬高校要結合學校的整體辦學定位和發展方向,以體現學校特色、建設成效良好,並且已納入學校學科建設規劃的優勢學科為主進行重點建設,適當探索新興交叉學科。
(二)申報學科能緊密對接國家和北京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全面融入北京“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建設方案思路清晰,建設目標明確,建設措施科學可行,預期建設成效顯著。
申報學科擁有較為雄厚的學科隊伍、較為完備的辦學條件和較高的人才培養質量。學科管理體制機制健全,有調動學科隊伍積極參與的政策和措施。在同類學科領域中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先進性。 [1]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

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 [3] 
(按學校代碼排序)
北京大學:智慧醫療工程與技術、人工智能、分子光譜學
中國人民大學:新時代中國經濟學、科技金融
清華大學:環境學科、先進材料及其加工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北京交通大學: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應用
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共建)、控制科學與工程(共建)、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共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絡空間安全、人工智能、先進無人飛行器
北京理工大學:數字表演與創意學、光機電微納製造科學與技術、空天智能信息網絡科學與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科學與工程
北方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共建)
北京工商大學應用經濟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共建)、工商管理(共建)
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學(共建)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治理與網絡智能計算、信息功能材料與光電信息系統
北京印刷學院:設計學、新聞傳播學(共建)
北京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建築學(共建)、測繪科學與技術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共建)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網絡空間安全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綠色發展、作物智能育種生物學
北京農學院:園藝學(共建)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修復工程學、城鄉人居生態環境學
首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共建)、臨牀醫學(共建)、基礎醫學(共建)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生命科學、系統中藥學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學、陸地表層學、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共建)、馬克思主義理論、藝術類學科羣、中國語言文學(共建)、歷史學(共建)
首都體育學院:體育學(共建)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教育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外國語言文學(共建)
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區域學、中國語言文學
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文化產業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安全工程、戰略經濟與軍民融合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 、應用經濟學(共建)、工商管理(共建)
外交學院:中國特色國際關係與外交學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家安全學
國際關係學院:國家安全學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康復醫學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共建)
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管理
中國戲曲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共建)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藝術學理論(共建)
北京舞蹈學院:音樂與舞蹈學(共建)
中央民族大學:城市民族學、民族藝術學、質譜成像與代謝組學
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共建)、機械工程
華北電力大學:清潔能源學
中國礦業大學:城市工程地球物理、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中國石油大學:城市能源供給安全與保障、清潔低碳能源工程
中國地質大學:城市地質環境與工程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工商管理(共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