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小學

鎖定
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小學於1960年建校,學校源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帶有軍旅文化的基因;學校與中國科技大學緊密相連,藴含着科學底藴;學校生源主要來自航天人的子弟,激盪着航天的夢想與追求。秉承“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人生”這一教育理念,立志培養“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學子,打造一所“學生嚮往、教師幸福、社會滿意”的偉大學校。
2015年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海淀區教委簽署協議,聯合舉辦玉泉小學,加掛校名“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
2020年4月26日,學校被認定為北京市第二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達標學校。 [1] 
中文名
北京玉泉小學
外文名
Yu Quan Primary School
簡    稱
玉泉小學
創辦時間
1960年5月5日
創辦人
羅榮桓
辦學性質
公立小學
校    訓
德如玉 智如泉
校    歌
玉泉學子之歌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金溝河路35號
北京市石景山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教學基地綜合樓南門旁
北京市海淀區阜石路甲59號首師大附中一分校
北京市海淀區玉海園五里23號
現任校長
王紅豔 [4] 
所屬地區
北京市海淀區
佔地面積
15011 m²
辦學特色
幸福教育、雙語教育等

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小學學校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羅榮桓元帥受命組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現國防大學)。為解決教官子女入學問題,1960年在解放軍政治學院(現國防大學2號院)建立了子弟小學。首任校長為楊青,羅榮桓元帥擔任名譽校長。根據賀龍元帥的命令,1967年政治學院子弟小學劃歸北京市海淀區教育部門直屬管理,更名為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小學,由國防大學院內遷至金溝河路35號(即現址)。同年,中國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併入玉泉小學(“文革”期間,中國科技大學遷至安徽合肥,原址現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和高能物理研究所)。2006年根據海淀區教委學校佈局調整方案,原金溝河小學和原採石路小學先後合併到玉泉小學,形成大玉泉一校四址之格局(本校、分校、中科院校區、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第一分校校區)。

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小學學校榮譽

學校把軍旅文化(紅色)、科技文化(綠色)和航天文化(藍色)作為校園的主題文化。學校源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帶有軍旅文化的基因,湧動着軍人的氣質與品格;學校與中國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合併,與中國科學院部分單位緊密相連,注入了科學因子,藴含着科學底藴,承載着科學精神;學校周邊是航天社區,生源主要來自航天人的子弟,又深受航天文化的薰陶,激盪着航天的夢想與追求。只要玉泉學子擁有了航天人的夢想、科學的精神和軍人的風格,就一定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50多年來,按照“質量立校”和“文化興校”的辦學信念,本着“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張揚,讓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讓每一個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的辦學目標,歷經幾代玉泉人“愛崗敬業、細緻認真、紮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取得了優異的辦學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讚譽,打造了“玉泉教育”品牌。學校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課程改革實驗學校、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及其師資建設實驗學校、全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實踐創新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少年軍校示範校、全國新學校研究理事校、北京市陽光心語體操推廣工作示範校、海淀區教育國際化實驗學校、文明禮儀先進學校和健康促進學校;榮獲海淀區綠色學校先進單位、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校、精神文明先進單位、體育項目特色學校等。
辦學50多年來,學校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優秀玉泉學子,成為各條戰線上的能工巧匠和大家名師。像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司令馬曉天上將、著名健美操專家馬華、亞運會火炬手周虹等,就是玉泉學子中的傑出校友。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 [2] 

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小學學校規模

學校擁有四個校區,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周邊是國防、航天和中科院系統等科研文教社區,家長碩士以上學歷佔50%多,屬於高知羣體。現有78個教學班,3200多名學生。教職工240餘人,外籍教師2人。大學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學歷佔95%;研究生以上的佔15%;中學高級教師佔11%,小學高級教師及以上佔53%;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骨幹教師、區級骨幹教師和取得區級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的佔76%。
按照孩子的視角建設校園,以紅色、綠色和藍色為主色調,象徵着孩子們旺盛的生命力,是最適宜孩子生活的地方。學校按照規範化學校標準建成,擁有報告廳音樂廳、會議中心、交際中心、綜合活動室等教學生活設施,擁有食堂一座。圖書室、微機室、電視台、小機器人室、計算機、科學實驗室、科學探究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英語專用教室、中英文閲覽室等專用教室齊全。普通教室配有實物大屏、電子白板展示台、微機、空調等高標準教學設備校園網和電視連接到每個教室和功能室。廣播、電視台、禮貌用語、警示語、小動物、小情景、小物體都用漢、英表述,做到逢語必雙,到處充滿了雙語文化氣息。本校的童話長廊、分校的青花玉長廊成為孩子們閲讀、遊玩的地方。
學校坐落在北京西四環外的玉泉路東側,向南近長安街西向延長線,向北靠阜石路,在玉泉路與金溝河路交匯處的玉海園社區三里,屬於五棵松學區。周邊有中國科學院、航天部和國防大學、三軍儀仗隊等單位。從地鐵一號線玉泉路站到學校步行15分鐘,有6路公共汽車從學校門前通過。距離學校不遠,有玉泉山、永定河、頤和園八大處、西山、植物園、香山等園林和景點。

北京市海淀區玉泉小學辦學特色

1、幸福教育。幸福作為對人生的一種體驗,需要在活動中獲得,因此,幸福需要教育
構成幸福的主要部分是幸福觀、幸福品質和幸福能力。“幸福教育”就是通過幸福教師的創造,去培育學生擁有幸福人生而需要的幸福觀、幸福品質和獲得幸福能力的教育。
“幸福教育”體系包括兩部分:一是全體教師擁有物質的、精神的和心靈的幸福生活,二是讓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童年,進而擁有幸福人生。
2、雙語教育。開展和推進雙語教育是探索成功英語教學的有力保障。實施和推進雙語教學旨在更廣闊的學科領域中,在更豐富的語言層面上拓展學習者的英語實踐時空,優化英語習得環境氣氛,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在不損傷學科教學的前提下,將英語延伸到專業領域(如音樂、體育、美術等),擴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時空,解決學生的英語學習“瓶頸”——高耗低效問題。
營造雙語教育的校園時空環境,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首都新市民
3、情感教育。小學階段是兒童學習社會角色、發展自我意識的重要時期,是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培養生活自理、學習自主、行為自尊、健康自強的品行,形成生活有規律和勤勞、自立、吃苦、合作、忍讓、感恩等優秀品質。校園生活的設計,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奠定了社會性角色。《玉泉小學校園情感發展課程標準》將指向和保證學生的情感發展。
4、適性課程。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從孩子興趣、愛好和特長出發,設置適性課程,注重孩子個體發展,充分挖掘孩子的特殊才能。開設人文、科技、藝術、生活等適性課程和資優學生、個體差異學生兩類特殊課程,讓所有具備某方面特長潛質的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自己喜歡學習的課程和專業。開發和建設指向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校本課程體系。進入我校的每個學生,在可能的情況下,得到最大、最優的發展時空和成效。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