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加特納菌

鎖定
Gardner及Dukes二氏(1955年)首先從非特異性陰道炎陰道分泌物中分離出一種革蘭陰性桿菌,認為是非特異性陰道炎的病原菌,被命名陰道嗜血桿菌。(中文翻譯也可稱之為“加德納菌”)
多形性桿菌,無莢膜,無鞭毛,革蘭染色陰性或染色不定(含血清的新鮮培養物可染成陽性)。陰道分泌物直接染色鏡檢,上皮細胞多於白細胞,並可見黏附大量革蘭陰性桿菌的上皮細胞(線索細胞),而乳桿菌(革蘭陽性桿菌)減少或缺如。 [1] 
外文名
Gardnerella vaginalis,GV
常見發病部位
人類的生殖或泌尿道
傳染性
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
性接觸,間接接觸
西醫學名
陰道嗜血桿菌
中醫學名
加德納菌
所屬科室
婦兒科 - 產科

加特納菌發現歷史

1953年,Lepold首次報道從患子宮頸炎婦女的泌尿生殖道中分離出一種體積小,不能移動的多形革蘭陰性桿菌。2年後,Gardner和Dukes從92%的“非特異性細菌性陰道炎”婦女患者中,以及20%的陰道毛滴蟲感染婦女、4%的臨牀念珠菌性陰道炎分離到了這種細菌。它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嗜血陰道棒狀桿菌。但隨着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人們發現這類微生物不具備棒狀桿菌的特點。1980年Greenwood和Picker主張建立一個新的菌屬,即加特納菌屬,並以陰道加特納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再次命名這類微生物,以此來紀念Gardner對此的貢獻。 [2] 
有的學者認為,應當把陰道嗜血桿菌看做一種陰道特異性疾病的病原體;也有的學者認為,由於患有陰道炎的婦女其陰道嗜血桿菌的檢出率較未患陰道炎者相對偏高,而經過治療後陰道分泌物減少,陰道嗜血桿菌也隨之消失,因此認為陰道嗜血桿菌很可能同白色念珠菌一樣,是婦女的一種帶菌狀態,由於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被破壞,Gardnerella vaginalis等厭氧菌過度繁殖,多於乳酸菌100~1000倍,便會產生陰道發炎的症狀,引起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除了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外,治病期間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對引起細菌性陰道病的菌羣紊亂有恢復作用。 陰道嗜血桿菌性陰道炎可以通過性生活傳播。與患病婦女有過性接觸的男性性伴侶的尿道中約90%可以找到陰道嗜血桿菌。不過,男性帶菌者一般沒有症狀。本病還可以通過間接接觸傳播,如共用毛巾、浴盆,使用公共廁所的坐便器,醫源性傳播等都是傳播方式。

加特納菌形態特徵

菌體小(1.5-2.5μm×0.5μm,形態為桿狀,兩端呈圓形。無鞭毛,無莢膜,無芽胞,單個或成雙排列。關於GV的革蘭染色,人們一直存在爭議。根據傳統的革蘭染色,GV被認為是一種染色不定的微生物,有時染成陰性,有時染成陽性。 [2] 

加特納菌分類位置

在最早期的研究中,由生長表面及型態特徵為依據,是將Gardnerella vaginalis歸類為Haemophilus或Corynebacterium這兩屬之一。 經由現代的rRNA序列及DNA比對技術,便將之獨立為一個屬,併為了紀念在1955年首次發現該菌的Gardner及Dukes,就將這個屬稱為Gardnerella,此菌亦正式更名為Gardnerella vaginalis。而屬名的vaginalis意指「陰道的」。此菌即為Gardner氏陰道菌。

加特納菌棲息地

人類的生殖或泌尿道。

加特納菌培養特性

GV在一般條件下不易生長,該菌需要生物素葉酸煙酸、硫胺素、核黃素,並至少有兩種嘌呤一嘧啶作為生長時使用。但生長時不需要x因子(氯化血紅素)或V因子(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GV具有兼性厭氧性,在5%一7%二氧化碳環境中生長較好。在含5%人血瓊脂平板上形成針尖大小、圓形、光滑、半透明形似露滴狀的菌落,並有狹窄的B溶血環。48h培養後,菌落直徑增大3。在液體培養基上,GV在24~48 h內細菌滴度達到最高峯,之後進入穩定下降階段。
GV生長最適PH為6.0-6.5。pH 4.5時不宜生長,pH4.0時不生長。生長温度為25℃~40℃。最適温度為35℃~37℃。 [2] 

加特納菌致病性

GV的毒力因子可能為溶血素和鞭毛多糖外衣。國外報道細胞外毒素蛋白酶、黏多糖酶、唾液酸酶、XgA蛋白酶、磷脂酶A2和磷脂酶c與細菌性陰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致病性有關。k.hner和Loughney等研究發現,細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區多態性導致不同菌內谷氨酰tRNA或異亮氨酰tRNA不同,影響細菌蛋白合成和生物特性的表達,ITS區某些多態性的基因位點與細菌的生物學特點關係密切,也是導致GV出現不同生物型且致病力不同的原因之一。
關於GV確切致病機制尚不清楚。許多研究表明,GV和厭氧菌協同作用,BV患者陰道分泌物中GV增多的同時,厭氧菌過度生長繁殖(可比正常增加1000至10萬倍),而抑制乳酸桿菌繁殖。並分解氨基酸生成氨和大量胺類(諸如屍胺腐胺等),使陰道分泌物pH提高。獲得合適PH環境,有助於GV生長,漸成優勢菌。這樣相輔相成,臨牀上表現為BV發作。 [2] 

加特納菌流行病學

傳播方式
GV通過性交傳播,其理由是:從細菌性陰道病患者性伴的尿道可分離到該菌;使用避孕套的分離不到。國外調查發現15%的年輕性活躍女性罹患GV感染,患者配偶或性伴侶尿液GV培養陽性率高達79.92%,且生物型相伺。還有報道少數15歲以下健康女孩陰道也存在陰道加特納菌,表明該菌還能以非性接觸方式傳播。 [2] 
檢出率
在BV患者與健康無症狀婦女中,GV的檢出率存在明顯差異。據Aroutcheva等報道,BV患者中的檢出率為87.5%,處於中間態婦女的檢出率為34.0%,而健康婦女的檢出率為26.4%。而且在BV的微生物菌羣中GV處於優勢地位,含量明顯高於其他非正常菌羣。Vontver等在總結了許多學者的研究結果後發現,有症狀婦女檢出率為31%~96%,無症狀婦女為0~80%。雖然GV可從97%-100%的細菌性陰道病患者中檢出,但也可從40%。50%的非細菌性陰道病患者或正常婦女的陰道分泌物中分離出來。
GV是否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特別是性傳播感染(Sex transmitted infection,STI)的病原菌,報道尚不明確。孫蓉等的研究顯示76例男性STI患者中有15.8%為GV陽性。且亦有在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檢出此菌的報道。 [2] 

加特納菌臨牀表現

GV是育齡婦女常見陰道定植的細菌之一,近年來研究發現,它除了可引起細菌性陰道病外,還可導致性交疼痛,引起新生兒敗血症、產後敗血症、產褥熱尿道感染、不育症、早產、絨毛膜羊膜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子宮頸癌13及腎周膿腫和膀胱炎等。GV可與人型支原體協同作用導致BVH。GV還能明顯刺激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Ⅳ)在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淋巴細胞中的表達,與HIV的傳播率增高有關。此外,GV與沙眼衣原體解脲支原體等常見病菌雙重或多重感染也較多見。
在男性,該菌作為男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報道較少。這可能是與男性的泌尿生殖道結構有關。該菌和Mobiluncus在尿道短暫定植。男性尿道炎患者除尿痛、尿頻、血尿及尿中白細胞數量增加的尿路感染的症狀外,尿中該菌集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 unit,CFU)可達105/mL或更高。 [2] 

加特納菌致病原理

1. 非特定性細菌增生型陰道炎〈bacterial nonspecific vaginitis〉:在陰道中Gardnerella vaginalis、Mycoplasma hominis及乳酸菌等皆為正常菌叢。但若體內H2O2缺乏,使得Gardnerella vaginalis等厭氧菌過度繁殖,多於乳酸菌100~1000倍,便會產生陰道發炎的症狀(過多的陰道份泌物,陰道pH值大於4.5,產生大量的clue cells)。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能保持陰道的自潔功能,正常人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除了適合日常的清潔保養外,治病期間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護理液對引起細菌性陰道病的菌羣紊亂有恢復作用。 2、 產後婦女的菌血症(bacteremia)。

加特納菌臨牀檢測

對GV的實驗診斷,主要有直接塗片找線索細胞、分離培養法、免疫熒光法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等。
革蘭染色法
取無菌生理鹽水中的陰道分泌物直接塗片,常規革蘭染色,找到線索細胞者為陽性。與其他診斷方法相比,這種方法不論是運用在不同醫務人員還是同一醫務人員重複進行都具有很好的重複性,且標本可長期保存,需要時可以複查。在實驗室的可操作性大,適用於研究及複查。 [2] 
吖啶橙染色熒光法
該方法是一種新的較為理想的檢測手段。取無菌生理鹽水中的宮頸或陰道分泌物直接塗片,自然乾燥,火焰固定,0.1 mmol/L吖啶橙染色37℃30 min,用0.01 mmol/L PBS沖洗2次,0.01 mmol/L氯化鈣分色1 min,用0.01 mmol/L PBS緩衝液沖洗一次,甘油封片。熒光顯微鏡觀察結果,在上皮細胞中發現成堆橘黃色細小桿菌者為陽性。 [2] 
分離培養鑑定法
該法是國際公認的金標準,將無菌生理鹽水中的陰道或宮頸分泌物以無菌手續接種於陰道加特納菌專用的分離培養基上,置5%二氧化碳培養箱37℃孵育48 h,挑取灰色、半透明、光滑、露滴狀菌落。如為革蘭染色陰性小桿菌,進行生化鑑定。 [2] 
PCR檢測法
PCR技術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選用特異的寡核苷酸引物序列,檢測時病原體的遺傳物質DNA不受抗生素等藥物治療的影響,對徹底根治病原體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2] 
GV抗體的檢測
採用酶標葡萄球菌蛋白A(HRP—sPA)檢測細菌性陰道病患者血清中陰道加特納菌抗體,按ELISA常規操作,底物用鄰苯二胺,用HRP—SPA液代替常規法中第二抗體,當酶標檢測儀測得P/N值≥2.1判為陽性。 [2] 
免疫熒光技術
取分泌物塗片,自然乾燥,甲醛固定10 min,吹乾,做免疫熒光染色(採用GV免疫標記特異性抗體試劑盒),用熒光顯微鏡觀察,陽性可見染成發暗的陰道脱落上皮細胞上粘附着大量亮綠色熒光的細菌,長約1~2μm,兩端鈍圓。該方法特異性高,診斷快速,是進行臨牀診斷及流行病學調查的較好方法。 [2] 
nPCR(套式聚合酶鏈反應)方法檢測
採用PCR檢測GV,其靶基因為致病株的16—23 rRNA基因序列。終產物長433 bp,該法有較高的特異性.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