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琦

(東漢荊州牧劉表長子)

鎖定
劉琦(?-209年)。兗州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鎮)人。荊州牧劉表的長子、諫議大夫劉琮兄。
為劉表後妻蔡夫人所厭惡,為求自保,自請出任江夏太守。 [7]  赤壁之戰後,劉琦被劉備表為荊州刺史。建安十四年(209年)病逝。 [12] 
全    名
劉琦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逝世日期
209年
最高官職
荊州刺史
典    故
上屋抽梯
籍    貫
山陽郡高平縣

劉琦人物生平

劉琦失父寵愛

劉琦是荊州牧劉表的長子。劉表初以劉琦的相貌與自己甚為相像,十分寵愛他,但後來劉表少子劉琮娶劉表後妻蔡夫人之侄女為妻,蔡夫人因此愛劉琮而厭惡劉琦,常在劉表面前誇讚劉琮、貶低劉琦。劉表寵耽後妻,每每信而受之。劉表妻弟蔡瑁及外甥張允同樣得幸於劉表,亦與劉琮相睦。劉表及蔡氏欲以劉琮為後,而蔡瑁、張允則為其黨羽。 [1]  [7] 

劉琦上屋抽梯

劉琦 劉琦
劉琦因蔡氏的中傷而失寵,故此多次去找劉備部下琅琊人諸葛亮請教自保之計。諸葛亮每每推辭,不願獻策。劉琦於是帶着諸葛亮到後園遊觀,把他騙到高樓,命人拿走梯子(這就是上屋抽梯的由來),對諸葛亮説:“如今我們兩個向上到不了天,向下接不到地,話出自你口,只能進入我的耳朵,可以説了嗎?”諸葛亮不得已,説道:“您沒發現晉國申生在國內被處死,重耳流亡在外得以安全的事嗎?”劉琦感悟,於是暗中想脱身之計。 [7]  [8] 

劉琦出鎮江夏

建安十三年(208年),江夏太守黃祖孫權所殺,劉琦立刻自告奮勇請求擔任江夏太守之職。 [7]  [8] 
曹丕典論》記載:“劉表長子曰琦,表始愛之,稱其類己。久之,為少子琮納後妻蔡氏之侄。至蔡氏有寵,其弟蔡瑁、表甥張允,並幸於表。憚琦之長,欲圖毀之。而琮日睦於蔡氏,允、瑁為之先後。琮之有善,雖小必聞;有過,雖大必蔽。蔡氏稱美於內,瑁、允嘆德於外,表日然之,而琦益疏矣。出為江夏太守,監兵於外。瑁、允陰司其過闕,隨而毀之。美無顯而不掩,闕無微而不露。於是表忿怒之色日發,誚讓之書日至,而琮堅為嗣矣。” [18] 
同年,劉表病重,劉琦歸看父疾。劉琦向來孝順,蔡瑁、張允恐怕他與劉表相見,觸動父子感情,劉表可能會立劉琦為繼承人,於是就對劉琦説:“將軍委派您鎮守江夏,責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離職守,你父親見到你一定會生氣。傷害親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勢,不是孝順之道。”他們把劉琦關到門外,不許他與劉表見面,劉琦流着眼淚離開,眾人為之悲傷。 [2]  [9] 
劉表去世後,蔡瑁、張允等人就擁立劉琮繼位,劉琦和劉琮之間因此產生了仇隙。劉琮把侯印交給劉琦,劉琦大怒,把印信扔到地上,準備借奔喪之時討伐劉琮。正在這時,曹操軍已南下荊州,到達新野,劉琦於是避走江南。 [1]  [3]  [9] 

劉琦聯合劉備

劉琮投降後,劉備率軍南奔,渡過沔水,當時劉琦率領着一萬多人,與劉備相遇,兩軍一同前往夏口。 [10] 
同年,劉備向朝廷上表,保舉劉琦為荊州刺史。 [12] 
建安十四年(209年),劉琦因病逝世。 [11-12] 

劉琦人物評價

劉琦 劉琦
《典略》:“琦性慈孝。” [4] 
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5] 
蔡東藩:“曹操謂生子至如孫仲謀,若劉景升諸兒,與豚犬等,原非虛言。” [6] 
曹丕:“琦豈忘晨鳧、北犬之獻乎?隔户牖而不達,何言千里之中山。嗟乎!父子之間何至是也。” [19] 

劉琦家庭成員

劉琦先祖

劉餘,漢景帝劉啓之子、西漢魯王,卒後諡號“恭”,被後世稱為“魯恭王”。

劉琦長輩

父親
劉表,字景升,東漢末年羣雄之一。 [13] 
母親
(注:史書並未明確記載劉琦生母是誰,《三國演義》中劉琦生母名陳氏。 [14] 

劉琦兄弟姐妹

劉琮,劉表少子。 [1]  [4] 
劉修,字季緒,劉表之子。著詩、賦、頌六篇。 [15] 
劉氏,劉表之女,嫁王粲族兄王凱 [16] 

劉琦藝術形象

劉琦文學形象

小説《三國演義》中,劉琦生母為劉表前妻陳氏。 [14] 
南郡之戰後,劉琦已病重,諸葛亮便與魯肅約定,在劉琦去世後將城池還給孫權。 [17] 

劉琦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1985
電視劇
諸葛亮
1994
電視劇
尹力
1996
電視劇
衞國泰
2010
電視劇
三國
2012
電視劇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初,表及妻愛少子琮,欲以為後,而蔡瑁、張允為之支黨,乃出長子琦為江夏太守,眾遂奉琮為嗣。琦與琮遂為讎隙。
  • 2.    《典略》:表疾病,琦還省疾。琦性慈孝,瑁、允恐琦見表,父子相感,更有託後之意,謂曰:“將軍命君撫臨江夏,為國東籓,其任至重;今釋眾而來,必見譴怒,傷親之歡心以增其疾,非孝敬也。”遂遏於户外,使不得見,琦流涕而去。
  • 3.    《資治通鑑》:表卒,瑁、允等遂以琮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將因奔喪作難。會曹操軍至,琦奔江南。
  • 4.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010-2]
  • 5.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4-16]
  • 6.    後漢演義:入江夏孫權復仇 走當陽趙雲救主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2-27]
  • 7.    《後漢書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二子:琦,琮。表初以琦貌類於己,甚愛之,後為琮娶其後妻蔡氏之侄,蔡氏遂愛琮而惡琦,譭譽之言日聞於表。表寵耽後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張允並得幸於表,又睦於琮。而琦不自寧,嘗與琅邪人諸葛亮謀自安之術。亮初不對。後乃共升高樓,因令去梯,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表將江夏太守黃祖為孫權所殺,琦遂求代其任。
  • 8.    《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後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悦於琦。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亮遊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黃祖死,得出,遂為江夏太守。
  • 9.    《後漢書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及表病甚,琦歸省疾,素慈孝,允等恐其見表而父子相感,更有託後之意,乃謂琦曰:“將軍命君撫臨江夏,其任至重。今釋眾擅來,必見譴怒。傷親之歡,重增其疾,非孝敬之道也。”遂遏於户外,使不得見。琦流涕而去,人眾聞而傷焉。遂以琮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將因奔喪作難。會曹操軍至新野,琦走江南。
  • 10.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
  • 11.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琦病死,羣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
  • 12.    《後漢書 卷七十四下 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下》:操後敗於赤壁,劉備表琦為荊州刺史。明年卒。
  • 13.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26]
  • 14.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34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9-26]
  • 15.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摯虞文章志曰:劉季緒名脩,劉表子。官至東安太守。著詩、賦、頌六篇。】
  • 16.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博物記曰:初,王粲與族兄凱俱避地荊州,劉表欲以女妻粲,而嫌其形陋而用率,以凱有風貌,乃以妻凱。凱生業,業即劉表外孫也。蔡邕有書近萬卷,末年載數車與粲,粲亡後,相國掾魏諷謀反,粲子與焉,既被誅,邕所與書悉入業。業字長緒,位至謁者僕射。子宏字正宗,司隸校尉。宏,弼之兄也。魏氏春秋曰:文帝既誅粲二子,以業嗣粲。】
  • 17.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52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9-26]
  • 18.    全三國文 卷七 曹丕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23-10-07]
  • 19.    夏傳才;夏傳才,唐紹忠校注. 建安文學全書 曹丕集校注[M].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3.06.267-26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