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利州古城

鎖定
利州古城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利州河畔。現存利州精嚴禪寺佛塔、利州城址等古蹟。
利州城始建於遼朝統和一十六年 [1]  (公元998年),由承天太后(即蕭太后)所建,屬中京道,州治在今喀左縣城。下轄阜俗縣(今喀左縣城)、龍山縣(今白塔子鎮白塔子村)。金、元朝沿襲,建置史長達三百五十餘年。
中文名
利州古城
地理位置
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
歷史沿革
始建於遼統和一十六年(998年) [1] 
歷史遺蹟
精嚴禪寺佛塔、利州城址

利州古城古城遺址

利州城址位於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大城子鎮東部,東北距朝陽市約150公里。
該城址處於一地勢平坦開闊的地帶,其東部有一條季節河,河東岸有一山樑,名貓頭山;西北為一連綿起伏的山脈,高出地面30餘米;城南800米處是一條由西向東流的大淩河支流。大淩河沿岸自古就是遼西地區通往關內的交通要道,利州城依山抱水,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極為有利。 [2] 
利州古城址為方形,長寬各500米,城牆系夯土築成。城外有護城壕,寬約20米,深2米。上世紀仍殘存城牆,城四角有角台、南北城門各有一甕城
據清代編寫的《欽定熱河志》記載,利州城垣東西一百三十五丈,南北二百丈,週四裏。清朝時期,城外尚有大小佛塔三座,因而又名小三座塔城。曾出土元朝至元二十四年“利州長壽山玉京觀地產碑”。從而確知此地為利州城址。 [3] 
利州城址平面示意圖、歷史地圖、出土文物

利州古城文獻記載

遼史·地理志三·中京道》記載:“利州,中,觀察。本中京阜俗縣。統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開泰元年升。屬中京。統縣一:阜俗縣。唐末,契丹漸熾,役使奚人,遷居琵琶川。統和四年置縣。初隸彰愍宮,更隸中京。後置州,仍屬中京。” [1] 
金史·志第五·地理志上》記載:“利州,下,刺史。遼統和十六年置。户二萬一千二百九十六。縣二、鎮一、寨 一:阜俗,遼統和四年置,金因之。龍山,遼故潭州廣潤軍縣故名,熙宗皇統三年廢州來屬。有榆河。寨一蘭州。鎮一漆河。” [4] 
元一統志》記載:“利州。西南至大都一千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東至錦州界利園嶺二百三十里;西至和眾縣界文山嶺六十里;南至龍山縣界白道子嶺四十里;北至富庶縣界龐家莊三十五里;東到錦州三百五十里;西到和眾縣九十里;南到龍山縣八十里;北到富庶縣七十里;東南到瑞州三百里;東北到建州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惠州二百二十里;西北到本路一百六十里。” [5] 
元史·地理志二·大寧路》記載:“至元五年,並和州入利州為永和鄉。” [6] 
新元史·地理志·遼陽行省》記載:“利州。下。金故州,屬北京路。元初因之,舊領阜俗、龍山二縣。元初,省阜俗縣入本州,龍山縣改隸大寧路。” [7]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八·廢大寧衞》記載:“利州城,在衞東南,地名琵琶川。唐末,契丹遷奚人於此。統和四年,置阜俗縣。二十六年,置利州治焉,屬大定府。金因之。元省阜俗縣入利州。明初州廢。” [8] 
欽定熱河志·卷九十七·古蹟二》:“利州故城。在建昌縣東北,遼統和四年置阜俗縣,二十六年置利州以領縣,屬中京。金因之。元以阜俗縣省入,屬大寧路。明洪武初,嘗割隸遼東,永樂後廢。元一統志謂利州西北至大寧路,西至和眾縣,南至龍山縣。今縣治東北七十里有廢城址,東西一百三十五丈,南北二百丈,週四裏,土人稱為大城子。城外有大小浮圖三,亦名小三座塔城。東有金承安五年利州精嚴禪寺圓蓋和尚塔,銘為北京路轉運度支判官趙秉文撰。其文雲,松漠之北,利州之東,無縫塔様,八面玲瓏。又元至元二十四年,利州長壽山玉京觀地產碑,為白霫李察撰文,白霫張洪禮書丹。其文雲,跋利州之西,憑榆河之渡,仡然魁秀者,長壽山也。知大城子為故利州城,信矣。大城子在縣屬喀喇沁左翼旗北界,其西北接平泉州喀喇沁右翼旗界,為大寧路地,亦與元一統志西北至大寧一百六十里之方位相合。” [3] 

利州古城旅遊開發

利州古城文旅項目位於喀左縣城利州河兩岸,由北京億居國際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投資打造,總投資約10億元,規劃佔地477畝,是我縣文化旅遊產業重點項目。該項目深入挖掘喀左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涵蓋觀光遊覽、文化體驗、休閒娛樂、旅遊服務、文創空間等綜合功能,計劃打造遼西地區最具文化特質和產業特色的AAAA級旅遊區。
利州古城項目着重打造長達1600米的“利州河生態景觀帶”,計劃建設島嶼、長橋、亭台、樓閣等多處景點,建設10餘座景觀橋,使河道風景與古城街區相得益彰。其中,古城佔地17.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由民俗風情商業街、民族美食商業街、紫陶大師創業產業園、非遺百工坊、文化大戲台、王爺府及博物館羣落等組成。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遊覽、古城觀光、時尚休閒、特色娛樂、文化創意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功能區。 [9] 
參考資料
  • 1.    按李文信等著《遼寧喀左縣遼王悦墓》(1962年)記載:統和二十三年,王悦葬於“利州西三十里”,説明利州絕非統和二十六年置。故《金史·地理志》“利州,遼統和十六年置”正確,即公元998年。
  • 2.    遼寧喀左縣遼代利州城址的調查-摘要  .知網[引用日期2020-07-12]
  • 3.    《欽定熱河志·卷九十七·古蹟二》:“利州故城。在建昌縣東北,遼統和四年置阜俗縣,二十六年置利州以領縣,屬中京。金因之。元以阜俗縣省入,屬大寧路。明洪武初,嘗割隸遼東,永樂後廢。元一統志謂利州西北至大寧路,西至和眾縣,南至龍山縣。今縣治東北七十里有廢城址,東西一百三十五丈,南北二百丈,週四裏,土人稱為大城子。城外有大小浮圖三,亦名小三座塔城,東有金承安五年利州精嚴禪寺圓蓋和尚塔,銘為北京路轉運度支判官趙秉文撰,其文雲松漠之北,利州之東,無縫塔様,八面玲瓏。又元至元二十四年,利州長夀山玉京觀地產碑,為白霫李察撰文,白霫張洪禮書丹。其文雲,跋利州之西,憑榆河之渡,仡然魁秀者,長夀山也。知大城子為故利州城,信矣。大城子在縣屬喀喇沁左翼旗北界,其西北接平泉州喀喇沁右翼旗界,為大寧路地,亦與元一統志西北至大寧一百六十里之方位相合。”
  • 4.    《金史·志第五·地理志上》記載:“利州,下,刺史。遼統和十六年置。户二萬一千二百九十六。縣二、鎮一、寨 一:阜俗,遼統和四年置,金因之。龍山,遼故潭州廣潤軍縣故名,熙宗皇統三年廢州來屬。有榆河。寨一蘭州。鎮一漆河。”
  • 5.    《元一統志》記載:“利州。西南至大都一千里;西北至上都一千里;東至錦州界利園嶺二百三十里;西至和眾縣界文山嶺六十里;南至龍山縣界白道子嶺四十里;北至富庶縣界龐家莊三十五里;東到錦州三百五十里;西到和眾縣九十里;南到龍山縣八十里;北到富庶縣七十里;東南到瑞州三百里;東北到建州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惠州二百二十里;西北到本路一百六十里。”
  • 6.    《元史·地理志二》記載:“至元五年,並和州入利州為永和鄉。”
  • 7.    《新元史·地理志·遼陽行省》記載:“利州。下。金故州,屬北京路。元初因之,舊領阜俗、龍山二縣。元初,省阜俗縣入本州,龍山縣改隸大寧路。”
  • 8.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八·廢大寧衞》記載:“利州城,在衞東南,地名琵琶川。唐末,契丹遷奚人於此。統和四年,置阜俗縣。二十六年,置利州治焉,屬大定府。金因之。元省阜俗縣入利州。明初州廢。”
  • 9.    我縣利州古城文旅項目開工啦!  .喀左縣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