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都

(元朝陪都)

鎖定
上都,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1256年春,忽必烈命人在桓州以東,灤水(今閃電河)以北,興築新城,名為開平府,作為藩邸。1263年,升開平府為上都,以取代和林。內蒙古元上都申遺主題為文物遺址草原景觀環境為其背景襯托,突出元上都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特殊的歷史地位,進一步闡明元上都處於草原與農耕農牧交錯帶的歷史特點和環境特殊性,揭示元上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真實性、完整性、唯一性及其不可否認的普遍價值。
中文名
上都
外文名
Xanadu
別    名
夏都
所屬地區
中國 內蒙古自治區
地理位置
正藍旗東二十公里閃電河北岸
著名景點
獨特的蒙元遺風
始建時間
1256年
曾用名稱
開平府
地    位
世界文化遺產

上都歷史沿革

忽必烈建開平
金蓮川草原一帶水草豐美,歷史上曾是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遊牧民族活動的地區。
12世紀,金世宗完顏雍命名此地為“金蓮川”。 [1]  金代築有景明宮,是皇帝避暑的地方。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後,忽必烈以皇弟之親,受任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於是忽必烈把他的藩府南移至金蓮川地區。他在負責統治漢地之後﹐進一步擴大了與漢人士大夫的接觸﹐受到更多的漢文化的影響。
1256年春,便命僧子聰(即劉秉忠)在桓州以東,灤水(今閃電河)以北,興築新城。
1259年,新城建成,城市背靠龍崗山,南鄰灤河,放眼一望是廣闊無垠的大草原,氣勢恢宏,命名為“開平”城,作為藩邸。當時蒙古國的都城在哈刺和林。忽必烈在選擇其藩邸地址時,考慮到“會朝展親﹐奉貢述職,道里宜均”,因而把它確定在地處蒙古草地的南緣,地勢衝要的開平﹐既便於與和林的大汗相聯繫﹐又有利於對華北漢人地區就近控制。通過金蓮川幕府的大量活動﹐忽必烈加深了對學習漢文化﹑變更蒙古舊有統治方式必要性的認識,並取得了漢人士大夫的普遍支持,為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改名上都
1259年,蒙哥死。
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即大汗位,與留守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發生了爭奪汗位的戰爭。忽必烈依靠漢地的豐厚人力物力﹐把開平作為前沿基地,歷時四年,終於戰勝了阿里不哥。
中統四年(1263年),升開平府為上都,以取代和林。但這時忽必烈政權的統治重心已轉移到中原漢地,把都城設在山後草地已嫌偏遠。
至元元年(1264年),又改燕京為中都。九年,改中都為大都,定為都城,而將上都作為避暑的夏都,形成兩都制的格局。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涼返回大都。皇帝在上都期間,政府諸司都分司相從,以處理重要政務。皇帝除在這裏狩獵行樂外,蒙古諸王貴族的朝會(忽裏台)和傳統的祭祀活動都在這裏舉行。上都是一座具有漢式宮殿樓閣和草原氈帳風格的新興城市。
廢棄
1358年農曆十二月,紅巾起義軍分道北伐﹐中路關先生破頭潘部攻陷上都,焚燒宮殿,掠得玉璽、儀仗、珠寶等,七日後撤離,從此,元上都逐漸衰落。
美麗的上都 美麗的上都
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同年7月,元順帝從大都逃往上都。
1369年8月,明朝大將常遇春徐達率領的中路大軍攻克元上都。上都伴隨着元朝失去中原漢地政權而逐漸廢棄,蒙古民族退回草原遊牧生活,開啓了北元時代。
1396年,明朝在元上都正式設開平衞指揮使司,然後大力經營,加強屯守,並修繕城垣。明成祖以後,明朝防衞內撤。
1430年,開平衞移至長城以內的獨石口,改為隸屬萬全都指揮使司,元上都至此徹底廢棄。
16世紀初期,蒙古達延汗重新統一蒙古各部,將蒙古各部劃分為六個萬户,元上都地區屬於應紹卜萬户的封地,為“雲需府”管轄。
清初,蒙古右翼諸部的察哈爾部在這裏駐牧。 [1] 

上都保護

1964年,元上都遺址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元上都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申報清單。

上都風格

建築風格 建築風格
上都是一座具有漢式宮殿樓閣和草原氈帳風格的新興城市。其景物風習,在元朝文士的吟詠中多有記敍。同時的西方人馬可·波羅、拉施都丁也有描述。上都與大都之間有四條驛道相通,往北又可以循帖裏幹驛道交通漠北。朝廷設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掌領宮闕都城,兼領城區及所屬州縣民事:皇帝返還大都後,並領上都諸倉庫之事。

上都地位

兩都巡幸
元上都在元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元朝實行兩都制度以大都(今北京)為首都,上都為夏都。從忽必烈時期開始,一般每年夏曆二、三月從大都出發,“北巡”上都,八、九月返回大都。元惠宗(順帝)暑期每年夏曆四月從大都出發,九月回到大都,皇帝每年在上都居留的時間近半年之久。皇帝巡幸上都時,扈從人員有後妃、太子和蒙古諸王,還有宰相大臣、百司庶府,各以其職分官扈從,只留中書平章政事右丞(或左丞)數人居守大都。
驛道樞紐
上都是北方驛道的重要樞紐。上都至大都共有西路、驛路、輦路和東路4條路。元朝皇帝赴上都多走輦路,由西路返回大都。為管理上都各項事務和為元朝皇帝巡幸上都服務,上都城內建有許多公廨官署,設有龐大的封建官僚統治機構。中統四年(1264年)設立上都路總管府至元十八年(1281年)設立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官府。上都留守司及下屬20多個直屬機構主要負責管理宮廷事務和皇帝巡幸時的一切雜務。為輔佐皇帝在上都議辦朝政,上都專門設有重要衙門的分支機構,如中書省上都分省、御史台上都分台翰林國史院上都分院等等,這樣的分支機構共有數十個。上都官署的設置是整個元朝封建國家機器的一個縮影。
宗教活動與文化交流中心
上都城有眾多佛寺、道觀、清真寺宗教建築,宗教活動十分興盛。1260年,忽必烈就封八思巴為帝師,在上都城西南建有八思巴帝師寺。道教在上都也有很大勢力,各宗派都建有道宮。上都居民中也有信仰伊斯蘭教、景教等。上都作為元夏都,是北方宗教興盛的中心,同時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
上都在1358年被農民起義軍焚燬,之後又幾經戰亂,最終成為一座廢墟。元上都從1256年初建,至1358年被焚的百年間,曾在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上都歷史事件

其一,元朝向全國發行紙幣
紙幣最早出現在我國唐代,當時稱“飛錢”,宋代稱“交子”,金代稱“交鈔”。1260年3月,忽必烈決定在上都向全國發行紙幣,7月,發行“中統元寶交鈔”。此後,受到元流通紙幣影響的波斯、印度、日本等國,也陸續開始發行紙幣,促進了世界貨幣的變革。
其二,佛道大辯論
由於忽必烈對宗教兼收幷蓄的政策,使元上都成為當時世界的宗教中心,中國傳統信仰的佛、道、儒三教,在此交融。在上都城內,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地位是平等的。宗教建築除道觀、佛寺之外,還有回回寺、十字寺等。蒙哥汗時期,大蒙古國內佛教與道教之間的競爭,矛盾日趨激烈,蒙古王室不得不出面調停佛、道二教的爭端。1255年,在哈喇和林舉行了佛、道二教第一次辯論會,佛教佔了上風。1258年,蒙哥汗委託忽必烈在開平召集佛、道二教代表計數百人,進行第二次辯論。藏傳佛教在八思巴的激辯下,戰勝道教,忽必烈判定佛勝道敗,佛教獲得蒙古統治者的推崇。忽必烈在上都即位後,封藏傳佛教薩迦派高僧八思巴為“大元帝師”,命他在上都建立寺院。自此,藏傳佛教在整個中國,包括漠北的哈喇和林都獲得廣泛傳播,產生了顯著影響。
其三,南坡之變
南坡,又叫南坡店,是距離上都最近的一個驛站。元朝皇帝往返於大都和上都之間,上都留守司的官員,都要在南坡店迎送,即“南坡迎送”之禮。1323年八月初五,元英宗碩德八剌由上都返回大都時,於當日駐紮在南坡,當晚英宗遭到暗殺。這是發生在元上都地區的重大政變,史稱“南坡之變”。皇位繼承,一直是元朝中後期政治史上十分突出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從1307年元成宗去世,到1333年元惠宗妥歡帖睦爾即位,短短二十四年間,九位皇帝的即位幾乎都充滿了慘烈的爭鬥。 [1] 

上都現狀

忽必烈 忽必烈
上都城遺址迄今仍存,在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政府所在地——敦達浩特東北約20公里的閃電河北岸。城牆基本完好,城內外建築遺蹟和街道佈局尚依稀可見。遺址北部有連綿起伏的山崗,南邊有灤河流過,東西兩邊及灤河之南是廣闊的草原。每逢夏季,草原上盛開美麗的金蓮花,遠遠看去,猶如金色海洋。從現存遺址結合文獻記載看,上都皇城在全城的東南,城牆夯土外砌磚石,東西各兩門﹐南北各一門,每面牆長1400米。皇城正中偏北是宮城,東北角是華嚴寺﹐西北角是乾元寺,東南和西南兩角亦各有一座廟宇。宮城城牆夯土外包以青磚﹐東西寬570米﹐南北長620米﹐東﹑西﹑南三面有門。城內宮殿建築各自成羣,互不對稱,有泉池穿湧其間﹐園林特色十分明顯。皇城﹑宮城四角均設角樓外城全系黃色夯土﹐東牆和南牆都由皇城的東牆﹑南牆接出。外城西北兩面各長2200米﹐東南兩面至皇城東北﹑西南兩角各長800米。外城北開兩門﹐南開一門。西面原有兩門,元代後期毀一存一。外城南部為一般建築區。北部地勢較高,自成一區,是當時養花木禽獸供統治者玩賞的御園。東﹑西﹑南三郊各有長600到1000米的街道﹐與城門相連,組成了很大的關廂區。北郊則有很多寺廟﹑宮觀等建築。

上都全城概貌

上都 上都
全城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組成。周長約9公里,東西2050米,南北2115米,宮城牆用磚包砌,四角有樓,內有水晶殿、鴻禧殿、穆清閣、大安閣等殿閣亭榭,將河水引入城內建有池沼。皇城環衞宮城四周,城牆用石塊包鑲,道路整齊,井然有序,南半部為官署,府邸所在區域,東北和西北隅建有乾元寺和龍光華嚴寺。外城全用土築,在皇城西北面,北部為皇帝觀賞的御苑,南部為官署、寺觀和作坊所在地區。城外東、南、西三處關廂地帶,為市肆、民居、倉廩所在。明永樂初年荒廢,城垣及建築台基依然殘留地表,蒙古語稱此城為“兆奈曼蘇默”,為108座廟的意思,就是依據城址中建築眾多而訛傳的。

上都考古發掘

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境內的元朝夏都——上都遺址近來開始進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保護性發掘,根據發掘進程,這一工作計劃需要持續3年時間。
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楊星宇在接受《北京科技報》採訪時説,該項工作的進行不僅為上都遺址的有效保護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證,也對人們認識元朝上都的繁盛景象及其行政中心的變遷提供了很好的窗口。在元朝的大部分時期,上都都是大都(北京)的行政副中心。在這裏忽必烈一步步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目前,元朝上都遺址已經成為我國草原城市遺址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市遺址。楊星宇表示,對其進行保護性發掘將會推動其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進程。
配合申遺的三年發掘計劃
經過2009-2011年的發掘,元上都遺址已發掘面積近4000平方米,出土了為數較多的珍貴文物,為元上都遺址保護與展示工程順利進行提供了大量的實物和數據資料。其中,明德門的考古發掘,完整地揭露出元代城門形制與構造,對研究元代城門建造特點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例證,對斷定元上都遺址的建造和延續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大安閣御天門遺址的全面揭露與發掘,為兩處遺址的斷代、形制與特點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穆清閣西殿與東殿的揭露,為研究元代早期建築與特點提供了難得的實物明證。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龍紋角柱、花紋柱礎及其他各種質地的建築構件和生活用品的出土,預示着元上都遺址豐富的地下文物。 [2] 
出土珍貴文物
穆清閣出土的彩色琉璃瓦當和滴水 穆清閣出土的彩色琉璃瓦當和滴水
由於元上都遺址地處草原,元末廢棄之後未經人為大規模擾動,地下文物埋藏異常豐富。目前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建築構件、石雕製品、瓷器、陶器、錢幣、金銀器等。建築構件主要有柱礎、魑首、鴟吻、瓦當等,石雕製品主要有大理石盤龍紋石柱、石雕人像龜趺、石棺等,瓷器主要有青花盞、青瓷匜、鈞窯碗缽、白釉褐花罐、黑釉碗、黑釉梅瓶綠彩香爐等,金銀器有金戒指金耳環銀鐲、銅釵等,錢幣有八思巴文大元通寶”、大觀通寶、“天下太平”春錢等,這些文物做工非常精美,其中多有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它們承載着重要的歷史文化信息,對於彰顯元上都遺址的突出普遍價值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上都申遺之路

草原古都
“終抵一城、名日上都,現在位大汗所建也。內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皆塗金,繪有種種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人心目”。這是7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元上都考察後,在《遊記》中詳細記述了元上都的繁榮景象的一角。這座令馬可·波羅驚歎的東方城市,幾百年來在歐洲享有盛名。對一些文化志士來説,元上都是他們仰慕和嚮往的地方。見證了蒙元盛況的上都城歷經風雨洗禮,仍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1988年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上都遺址是元朝輝煌歷史的實物見證,對於研究元朝歷史蒙元文化具有獨特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它既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寶貴遺產,因此,元上都遺址及其文化景觀,在1964年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元上都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事務委員會評為全國民族文化旅遊十大品牌;被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旅遊局評為內蒙古十大歷史名勝。
為了使元上都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自治區從1996年開始了申遺之路。2009年,成立了自治區申遺領導小組,先後召開了4次申遺領導小組會議,就元上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近幾年,各級政府和部門共投入元上都基礎設施、博物館基本建設、考古挖掘等專項經費3420萬元。
2009年起,考古人員對元上都遺址進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8000平方米,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目前,第二年的田野考古工作結束,並轉入室內整理階段。作為申遺4大要素之一的《元上都遺址生態環境與特色景觀保護規劃》已編制完成,目前正在進行英語翻譯。此規劃主要針對遺址周邊的沙地、濕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等特色景觀進行規劃保護。為加強元上都遺址的展示工作,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的元上都遺址博物館已開工建設,預計2011年6月完成主體工程
自治區政府安排撥付4000萬元專款用於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元上都遺址的維護、考古、博物館布展和展示。自治區政府已撥付2000萬元,剩餘的2000萬元將於2011年陸續撥付到位。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中)等中國代表慶祝申遺成功。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中)等中國代表慶祝申遺成功。
當地時間2012年6月29日18時23分,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的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一致同意將中國申報的文化遺產項目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元上都遺址成為我國第30項世界文化遺產,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42項。 [3] 

上都西方描述

上都廣為西方人認識,原因是13世紀馬可孛羅於此地覲見忽必烈,於其《遊記》中記載都城生活的奢華:“內有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內皆塗金,繪重重鳥獸花木,工巧之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樂人心目”。
《馬可·波羅遊記》擴大了歐洲人對東方世界的認識,並在15世紀激起西方航海家對東方的嚮往,進而推動了歐洲人由海路來東方的探險活動。幾百年來,隨着《馬可·波羅遊記》的廣泛傳播,上都的英文譯名“Xanadu”在歐美等國知者甚多。 [1] 
18世紀英國詩人柯勒律治閲《遊記》後,於其詩篇中讚美:“上都坐忽必烈汗,恢宏皇城樂御邦”(In Xanadu did Kubla Khan, A stately pleasure-dome decree...)。後來西方人以"Xanadu"比擬作“世外桃源”。土衞六上的最大亮區俗稱為"Xanadu Regio",因沒有人知道那裏是什麼樣。

上都旅遊

上都 上都
元上都遺址,始建於1256年,元世祖忽必烈未即皇帝位前,在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開始築城,初名開平府;忽必烈即位後,至元八年(1271年)改國號為元,稱開平府為上都,又名上京或灤京,為元朝的夏都。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領重要大臣來這裏避暑和處理政務,因此將宮城建成園林式的離宮別館。後來元朝定都北京後,就把這裏作為陪都。
元上都 元上都
元上都遺址呈方形,站在城外的台基上,依稀可以辨認出房屋當年的格局。上都城周長約9公里,分為外城、內城、宮城三重,其中宮城是整個建築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們夏季避暑時的居住之地,風格以自然為主。內城和外城則是官吏們的居住地。此外,在都城附近還有一座面積很大的御花園,有竹經樓台,大理石宮殿,奇花異卉,原本還放養了一些麋鹿等動物,以供帝王遊獵。
在上都城的西北面,有一條鐵竿渠,始建於元大德年間,這是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設計的,也是我國北方草原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水利工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處於中國第三大沙地-渾善達克沙地中,曾因《馬可·波羅遊記》與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傳播被世界熟知,其英文Xanadu引申譯為“世外桃源”,是我國草原城市遺址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市遺址。
2020年9月,中國第三大沙地植綠 “世外桃源”元上都煥生機 [4] 

上都相關著作

《元上都》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編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發行。本書為16開精裝本,有正文720頁,文後有彩色圖版335版,黑白圖版20版,定價1380元。
本書分為研究篇和報告篇兩部分,是以考古學的方法系統研究元上都及其周邊地區元代歷史文化的學術著作。研究篇有對元上都的考古學、元上都周圍墓葬出土元代人骨、元上都及周圍地區出土金屬器物和元上都城市生態系統的環境背景等方面的研究論文4篇。報告篇收錄了在元上都及其周邊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的13篇田野考古工作報告。本書在廣泛收集元代以來中外旅行家對元上都記述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元上都及其周邊墓葬和祭祀地考古學資料的綜合研究,結合文獻史料,對元上都古城遺址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和探討,提出了許多值得注意的新見解,是蒙元考古和歷史文化研究非常重要的資料。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