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定府

(遼中京大定府)

鎖定
遼中京的位置在內蒙古赤峯市寧城縣天義鎮原鐵營子鎮下轄區域,大明鎮因大明城(遼中京城)和大明塔(遼中京城大遼塔)而得名。
中文名
大定府
別    名
遼中京
地理位置
內蒙古赤峯市寧城縣天義鎮原鐵營子鎮下轄區域

大定府簡介

這是因為遼中京城一直延續到金、元兩代,於明朝被毀,從明之後,人們便只能看到遼中京的廢墟和大遼塔,也就被人們稱做大明城和大明塔。
遼中京大定府雖然不是遼國的首都,但由於其建於遼中期,國力強盛,又趕上了百餘年的遼宋結盟和好時期,都城建的比首都上京還要好,還要大。 [1] 

大定府歷史沿革

遼中京遺址碑 遼中京遺址碑
中京是遼代的五京之一,從遼統和二十一年(1003年)開始,到統和二十五年基本建成,並設立了大定府,遼代帝王常駐在這裏,接待宋朝的使臣。遼亡後,金代改稱其為“北京路大定府”,元代又改稱“大寧路”,明代初年在此設大寧衞,永樂元年(1403年)撤銷衞所,從此淪為廢墟。1959年~1960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等單位對遺址進行了調查和考古發掘。 [2] 

大定府城建特點

遼中京建在老哈河沖積平原上,北有七金山(今九頭山),西眺馬盂山,南瀕老哈河。九百年前,這裏氣候温和,水草豐美,宜於農耕和放牧。史載,遼聖宗統和二十二(公元1004年)路過這裏,遙望南方霞光閃爍,有郛郭樓閣之狀,一派瑞氣,因議建都。統和二十五年五日竣工. 中京城的佈局仿北宋都城汴梁城,分外城、內城和皇城。外城東西長4000米,南北寬3500米;內城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500米,內外兩城略呈“回”字形。
皇城呈正方形,每邊長一千米,居於內城中北部,以內城北牆為皇城北牆。中京城自興建到失於金,歷經150年,一直是遼的重要都城。金兵攻陷上京後,於公元1122年攻佔中京。金時改遼中京為北京大定府。元初改為北京總管府,至元二十五年改為武平路。明初在此設大寧衞。明太祖死後,因諸王紛亂,此城遭戰火遂成廢墟。遼中京城內地面建築已蕩然無存,惟塔獨立。

大定府發掘出土

遼中京大定府遺址-大明塔 遼中京大定府遺址-大明塔
1960年,內蒙古文物工作隊對遼中京遺址進行了發掘,鑽探面積450萬平方米,發掘6 000平方米,基本弄清了遼、金、元、明各代此城的規制和地下遺蹟。1964年,由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中京遺址雖已廢棄六百餘年,但是在研究古契丹民族和其它民族歷史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考古和科學價值。這裏每年都要接待國內外的遼、金史學專家,學者在這裏對遼、金史學進行學術交流,對遼中京遺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1988年建立的遼中京博物館,收藏和展出了在寧城境內發現的自新石器以來的歷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4300多件。來這裏參觀遊覽的人絡繹不絕。2001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已成為赤峯地區重要的遊覽勝地。 遼中京博物館位於赤峯市寧城縣鐵匠營子鄉。遼中京是遼三京之一,是遼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僅存磚塔三座以大明塔最為著名。

大定府大明塔

大明塔小塔 大明塔小塔
大明塔位於遼中京城遺址內,塔築於高約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層磚砌密檐式,高74米。高80.22米,塔基底徑48.6米,塔體直徑34米,在現存遼塔中雄居魁首。據元一統志載可能建於遼重熙四年(公元1036年)。塔身赤面有兩行蒙文,內容是:“大清咸豐甲寅年敬修”,為清代補修所寫。塔座為須彌座,上部砌出仰蓮瓣,經改造修建,成為每邊寬14米、高17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層每面嵌鑲浮雕造像,正中鑲成起券佛龕,龕內蓮座上趺坐佛像,姿勢各不相同,佛像兩側為菩薩、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華蓋,兩側上方各有飛天一對。浮雕刀法簡練,線條流暢,形象莊嚴,是遼代雕塑藝術中的佳作。每面的轉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銘及佛名。此塔始建於遼代中期。

大定府城市佈局

遼中京的城市佈局仿照宋汴京城的制度,由外城、內城和宮城組成。城牆黃土夯築,殘跡最高約4 米。
外城
遼中京大定府遺址 遼中京大定府遺址
外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4200米,南北長3500米。南牆正中為朱夏門遺址,築有甕城,四角有角樓遺址。外城南部按文獻記載為漢族聚居區域,街道佈置整齊,自朱夏門至內城南門間,有一條寬64米的中央大道,兩旁挖有排水溝,溝用木板覆蓋,穿通南城牆基泄水入河。朱夏門北約500米處有一市樓基址,呈馬鞍形,殘高4 米。大道兩側各有對稱的坊區 4個,各坊都圍有坊牆,在臨中央大道的坊牆正中開設坊門。坊區北面至內城南門間的大道兩側,各有長約 250米的廊舍遺址,應為市易交換的場所。此外尚有官署、驛館、寺院等遺蹟。外城西南隅有一處高約25米的山崗,自東麓至山頂分佈許多寺廟遺址。
內城
遼中京大定府遺址 遼中京大定府遺址
內城位於外城中央偏北,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2000米,南北長1500米,城牆設有馬面。南牆正中為陽德門遺址,自陽德門至宮城南門閶闔門間,有一條寬約40米的大道,兩側築矮牆,牆外大都是空地,少有固定建築物,按照文獻記載應當是守衞宮城士卒搭設氈帳的地區。在宮城南牆南約85米處,有一條東西向的道路與上述大道相交,各向東西兩方伸延約 180米,向北折轉通入宮城的東、西兩掖門內。
宮城
宮城即大內,位於內城北部中央,平面呈方形,每邊長1000米,北牆利用內城北牆,另築東、南、西三牆,今尚存東南角和西南角的角樓遺蹟。南牆及正中的閶闔門均毀沒,僅在距離閶闔門址東西各約 180米處發現了東掖門和西掖門遺址。經鑽探,3門內各有寬約8米的道路,閶闔門內的道路直達一處大型宮殿基址,東掖門和西掖門內的道路,各通向兩重宮殿遺址。

大定府遺址保護

遼中京博物館正門 遼中京博物館正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當地人民政府即採取保護措施。1961年劃定保護範圍,設置一名專職文物保護員。
1985年在遺址內設立寧城縣文物保管所。
1987年改建成遼中京博物館,負責遺址的保護工作。
1982~1984年間,修繕了大塔塔身和小塔。
1986~1989年清理和修繕了大塔台基

大定府遼代五京

公元907年,遊牧於潢水(今赤峯市西拉木倫河畔)之濱的契丹民族建立了契丹國。耶律德光繼帝位後改國號“遼”。為鞏固疆土,加強統治,遼相繼修建了上京臨潢府(今赤峯市林東鎮)、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謂之遼代五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