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內功

(武學術語)

鎖定
內功,武學術語(多見於武俠小説),鍛鍊身體內部器官的功夫。
古代又稱為氣功、道功、吐納、導引、玄功、靜功、定功、性功、修道、禪功、內丹功內養功、養身功等多種叫法。其原理是人通過呼吸吐納的方式,從萬物星辰中吸入清氣,滋養及混合體內的先、後天之氣,從而使體內真氣漸至充實。習武者修練內功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內功來源於中華武術,尚有許多的深奧之處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與考證。
中文名
內功
外文名
exercises to benefit the internal organs
定    義
鍛鍊身體內部器官的功夫
作    用
鍛鍊身體
拼    音
nèi gōng
注    音
ㄣㄟˋ ㄍㄨㄙ
古    稱
氣功、道功、吐納等

內功修煉原理

真氣為道教和中醫的術語。古人認為人體內的真氣分為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先天之氣是人從孃胎之始便帶着的原始能量,後天之氣則要後天通過呼吸和飲食來攝取。內功 [1]  是通過呼吸吐納的方式,呼出體內濁氣,吸入清氣(天地精華),通過經脈行氣,丹田存氣的方式,使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結合,最終達到氣力漸增、充養全身經絡及臟腑的效果。(注:此氣(炁)是古人認為的一種人體內的神秘氣體能量,並非現代科學所講的空氣。)練氣講究呼吸吐納,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漸
進。
示例:南朝劉宋·鮑照詩:“服食煉氣讀仙經。”
武術中練氣可以使氣充盈全身,從而大大提高勁力、耐力、防護力等作用。武術中運氣成勁,由內而外發出的勁力,俗稱內勁
內功來源於中華武術,尚有許多的深奧之處有待於進一步研究與考證。

內功基礎理論

穴位和經絡
西方人大多不相信這些,解剖學尚未研究透徹,部分內容無法解釋。印度的瑜珈中也有類似穴位的理論。瑜珈有三脈七輪的説法,認為人身的中線上有7個生命能源點(七輪),瑜珈的修煉正是刺激這7個能源點,從而達到強身的功效。(詳情見三脈七輪的詞條)中國的穴位理論更加詳細,穴位不僅存在於人體中線,更存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經絡起到一種類似於綱領的作用,20部脈絡把人身的穴位貫穿起來。人身有20條經脈,分為正經12脈和奇經8脈。(詳情見經脈的詞條)會內功的人可以引導氣在這20條經脈走一遍,稱之為大周天
氣功(炁功)是一種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鍊方法。氣功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動功靜功。動功是指以身體的活動為主的氣功,如導引派以動功為主,特點是強調與意氣相結合的肢體操作。而靜功是指身體不動,只靠意識、呼吸的自我控制來進行的氣功。大多氣功方法是動靜相間的。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會練習導引、內丹術氣功,佛教裏的禪定、靜坐也包含氣功。氣功常配合武術或靜坐一起練習。練針灸的中醫也常通過練習氣功來增進療效。
丹田
説法各異,有稱人體肚臍下三寸的地方為丹田。另陰交氣海、石門、關元四個穴位都稱丹田。內功中意守的重要部位,其位置範圍大概在小腹中。武術中提到的丹田多指下丹田。
內功理論
小周天 小周天
下面説説內功的理論。各家的內功理
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説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內家功: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用行話來説叫“樁功”。樁功只是為了體驗氣,比如某一個姿勢,你要感覺到有熱氣從腳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間。有這種感覺説明練對了,沒有就説明練得不對。當你對於內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練習更加高深的樁功,這時,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導、控制你的功力,並使之在身體裏如何運行。

內功歷史由來

內功圖説序頁 內功圖説序頁
古代很早就有關於內功理論的記載,但是早期卻不稱為“內功”,而“導引”、“煉氣”、“服氣”等這些名稱較為多見。東漢華佗編著的《五禽戲》,南宋時期的《八段錦》其實都可以歸屬於內功的範疇。最早在書籍上出現“內功”二字應該是在清朝時期,例如清末形意拳大師宋世榮(1849-1927)先生所推崇的《內功四經》; 清人王祖源(1822—1886)於光緒7年(1881)刊印的《內功圖説》,這些書籍上都可以見到“內功”一詞。
《內功圖説》內容主要來自乾隆年間徐鳴峯的《壽世傳真》和道光年間來章氏輯本《易筋經》。清末《易筋經》刊本裏包括12動功易筋經、12段錦坐功、採精華法、行功法、筋骨鍛鍊法等等內容。
內功 內功

內功小説裏的解釋

最早應該是在清末民初的武俠小説中才開始出現“內功”一詞。《奇俠精忠全傳》、《青城十九俠》、《蜀山劍俠傳》等這些武俠小説裏就有“內功”、“罡氣”等詞彙。

內功概念爭議

氣功和內功的概念界限可以説是極其模糊,甚至可以説沒有界限,若説內功就是氣功,這話是沒有錯的。有人説內功是專用在武術上的名詞,其實這種説法也不妥當。諸如清末武術家推崇的《內功圖説》之類的書籍,裏面也記載了12段錦的坐功。但是12段錦也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養生氣功,並非一定要用在武術上!有些人又故意窄化“氣功”的概念範圍,把“氣功”説成是那種不繫統運氣的硬氣功,或者是賣藝表演者所用的一些粗淺的功夫,但在很多氣功教材上也包括了系統的練氣方法,一些名人也將《易筋經》等書看做是氣功,所以這種説法顯然是不對的!“內功”一詞,確是武術行業中較多稱之;“氣功”一詞確是養生行業中較多用之。
不管是“氣功”或“內功”,都是近代才流行起來的叫法。古代基本都稱為吐納、導引等名。它們的本質就是宗教的吐納服氣之法,此法也可用在醫學、養生、武術等等行業之中。
“氣功”一詞首見於晉朝許遜著的《靈劍子》一書。此書便是一本包含道家系統的練氣理論和方法。

內功科學解釋

科學上,所謂內功即是寸勁加強版,不依賴距離(即短距離甚至是零距離)發出強大的爆發勁。原理如高頻振動器內功即將高頻振動轉化為肌肉本能,在打擊物體的瞬間,在打擊力量不變的前提下,對物體進行零距離高頻打擊,這種所謂的內功,強者甚至可以發出所謂的內力外放,形成所謂的氣勁,達到遠程攻擊的目的,對物體進行直接打擊時可以出現諸如隔山打牛(與物體表面形成諧振,對物體內部進行毀滅性打擊),劍氣(與武器形成諧振並影響空氣振動,有點像高頻振動匕首)等現象。(注:這只是套用現代唯物科學理論所解釋的“內功”,與傳統內功的定義截然不同!)
參考資料
  • 1.    內功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