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信都縣

(西漢置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

鎖定
信都縣,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置信都縣,屬信都郡(或為信都國),治信都城。王莽改信都縣為新博亭。東漢復為信都縣。三國屬魏之安平郡,晉屬長樂國。北魏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583年)分信都置長樂縣。大業三年(607年)廢信都入長樂縣。唐初,復改長樂為信都縣。天祐二年(905年),更名堯都縣,尋復舊。宋元兩代皆屬冀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信都縣省入冀州 [1] 
信都縣名,前後共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其轄境大致在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縣治在今冀州區冀州古城。 [1] 
中文名
信都縣
政區類別
古代縣級行政區
始置年代
漢高帝六年(前201年)
政府駐地
信都城(冀州古城)
所屬地區
信都郡冀州
地理位置
河北衡水冀州區
存在時間
1500餘年

信都縣建置沿革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晉之東陽地。戰國屬趙。秦屬鉅鹿郡 [2] 
西漢高帝六年(前201年),置信都縣,立信都國,治信都城(今冀州區舊城),屬冀州刺史部 [3]  [4]  [5]  [6]  [7] 
漢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改為廣川國,仍治信都。
漢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廣川國降為信都郡,改屬趙國,郡縣同治信都城。 [8]  [4] 
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復為廣川國。
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5年),廣川國復為信都國 [8]  [4]  [6] 
新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信都國改為新博國,信都縣改名新博亭。 [8]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復為信都郡信都縣,仍屬冀州
漢明帝永平15年(72年),改信都郡為樂成國,屬冀州,治仍在信都。
漢安帝延光元年(122年),改樂成國為安平國,轄信都、阜城、南宮、扶柳、下博、武邑、觀津、堂陽、武遂、饒陽、安平、南深澤12縣。 [9] 
三國屬魏,安平國改為安平郡。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因為五都之一(長安、譙、許昌、鄴、洛陽),冀州州治移至信都。 [4] 
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安平郡改為長樂國,北魏改為長樂郡。治所均在信都縣。
開皇六年(586年),分信都縣地,設置長樂縣。 [10]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行郡、縣兩級制,冀州改為信都郡,信都縣併入長樂縣。 [10]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又改長樂為信都縣。 [11] 
龍朔二年(662年)改冀州為魏州,州縣同治冀州城。 [12] 
咸亨三年(672年),複名冀州。
唐天寶元年 (742年),改冀州為信都郡,郡縣同治冀州。
乾元元年(758年),罷郡復為冀州,所領縣由九個改為六個,即信都、南宮、堂陽、棗強、武邑、衡水等六縣。 [13]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改信都縣為堯都縣。
北宋,冀州(又稱信都郡)屬河北東路,堯都縣改為信都縣,州縣同治冀州城。
金代,信都縣隸河北東路河間府冀州。 [14] 
元朝,信都縣隸屬燕南河北道(省級)真定路冀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信都縣併入冀州。信都縣名廢止。 [15]  [7]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冀州升為直隸州,直屬朝延布政司所轄。
民國三年(1914年)裁撤直隸州冀州,設立冀縣,屬直隸省的冀南道(地區級),次年(1915年)改屬大名道(地區級)。 [16]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一級,冀縣隸屬河北省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冀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 [16] 
1970年衡水專區改為衡水地區,冀縣依然屬之。
1993年9月22日,撤銷冀縣,設立冀州市 [17] 
2016年7月5日,撤銷縣級冀州市,設立衡水市冀州區,以原冀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冀州區的行政區域,冀州區人民政府駐冀州鎮冀新西路239號。 [18] 

信都縣信都縣舊考

(北魏)酈道元撰 (清)楊守敬纂疏
卷十
衡水……又東屈,北徑信都縣故城西,信都郡治也。漢高帝六年置,景帝中二年朱脱中字。趙雲:按劉敞曰,景帝前二年,初封王子彭祖為廣川王,都信都。四年,徙趙,國除為信都郡。中二年,封王子越為廣川王,傳國至王汝陽廢,當甘露四年也。《百官表》,成帝永始二年,有信都太守,是廣川國除為郡矣。《後漢志》劉昭《注》雲,安平故信都,高帝置。又《志》雲,景帝增六郡,若信都為高帝置,則又不及此數,疑當雲景帝前二年為廣川國,四年為信都郡,中二年復為廣川國,宣帝甘露四年復故也。全、戴並增中字。守敬按:全氏《漢志稽疑》雲,信都郡治信都縣,蓋縣是高帝置,郡則景帝置也。然全氏既不信《漢志》文,景各增置六郡之數,則此又何以不信《水經注》而為此調停之説耶?為廣川惠王越國,王莽更為新博,縣曰新博亭。朱《箋》曰:舊本博並作傳。會貞按:《漢志》稱新博、新博亭。又《後漢書 李忠傳》,王莽時為新博長,亦作博之證,則舊本並作傳,誤也。光武自薊至信都會貞按:見《後漢書 光武紀》。是也。明帝永平十五年,更名樂成。趙雲:按《漢志》作樂安,誤也。當以《續志》、酈《注》正之。守敬按:明帝更名樂安,安帝改曰安平,是《漢志 注》應劭説。《宋書 州郡志》、《輿地廣記》亦作樂安,而《元和志》、《寰宇記》則作樂成。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守敬按:續漢延光元年改,魏至晉初為安平郡,太康五年改為長樂國,後魏曰長樂郡。城內有《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趙徵未詳。又有《魏冀州會貞按:《元和志》,魏黃初中,以鄴為五都之一,移冀州治信都。刺史陳留丁紹碑》,青龍三年立。趙雲:按,丁紹,見《晉書 良吏傳》,在惠帝之末,去魏已遠。《寰宇記》,冀州信都縣下,引《郡國縣道記》亦云,信都城內有《曹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頌德碑》,青龍三年立。疑則是一人。守敬按:《晉書》,紹譙國人,以廣平太守遷徐州刺史,士庶戀慕,攀附如歸。轉冀州刺史,永嘉三年卒。譙國屬陳留,與此郡望、官階無不合者,必非二人,魏當作晉,青龍當作永嘉。《寰宇記》又承《郡國縣道記》之誤,非親見其碑也。又按,紹本傳及《南陽王模傳》,並言紹率眾救模,模為紹生立碑。其時紹尚未為冀州刺史,且《模傳》,勑國人立,則立於南陽,非此地也。[四一]城南有《獻文帝南巡碑》,朱無文字,趙增雲,是後魏獻文帝,全、戴增同。其水城北注,又北徑安陽城東,安陽城無考。又北徑武陽城東,《十三州志》曰:扶柳縣縣詳上。東北有武陽城,故縣也。會貞按:武陽縣不見兩《漢志》。《地形志》,信都有武陽城,或是魏、晉之縣。又北為博廣池,池多名蟹佳蝦,歲貢王朝,以充膳府。又北徑下博縣縣詳後。故城東,而北流注于衡水也。會貞按:敍自堂陽分出之右水止此。 [4] 
(宋)潘自牧 撰
卷二十
郡縣部
河北東路
冀州【倚郭一 信都外縣五 蓚 南宮 棗強 武邑衡水】
郡號信都
州沿革天文昴畢分野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晉東陽地秦屬鉅鹿郡漢為信都縣立信都國於此景帝時改廣川國後覆信都國東漢名安平國後置冀州治此晉改長樂國後魏改長樂郡隋為信都郡唐改冀州尋改魏州後復舊名天寳初改信都郡乾元初復冀州治信都縣本朝増置武安軍【沿革表】
縣沿革信都春秋時晉東陽地漢信都國 [19] 
《漢書地理志稽疑》
(清)全祖望
卷一
漢百三郡增置目
《續志》(《後漢書》)大略同前志(《漢書》),惟以信都為高帝置,則高帝得二十七,景帝得五,原父非之,已見刊誤中。信都郡治信都縣,蓋縣是高帝置,郡則景帝置也。信都本秦縣,項王改為襄國,高祖分之,仍置信都,《續志》殆誤以置縣為置郡也。《水經注》亦曰“高帝六年置郡”,其失與《續志》同。 [5] 
(清)顧祖禹
卷十四
◎北直五
◇真定府
古冀、兗二州地杜佑曰:郡理以東,入兗州之域;以西,入冀州之域。《禹貢》故跡以洚水為界也。春秋時,晉之東陽地。戰國屬趙。秦屬鉅鹿郡。漢為信都國。景帝時曰廣川國,宣帝復為信都國劉敞曰:景帝前二年,為廣川國。四年,為信都郡。中二年,復為廣川國。宣帝四年,復曰信都。是也。後漢明帝更為樂成國,安帝改為安平國。晉亦曰安平國。按《宋志》:晉太康五年,改安平國為長樂。後魏亦曰長樂郡,兼置冀州魏收《志》:魏晉冀州皆治信都。北齊、後周因之。隋初郡廢,仍曰冀州。煬帝復曰信都郡。唐仍為冀州武德六年,置總管府。尋曰都督府,貞觀初廢。龍朔二年,改曰魏州。咸亨三年,復故。天寶初,亦曰信都郡。乾元初,仍為冀州。宋因之亦曰信都郡安武軍節度。金仍曰冀州,屬河間府路。元屬真定路。明仍曰冀州,以州治信都縣省入編户十七里,領縣四。今亦曰冀州。 [6] 
○信都廢縣今州治。漢置縣,為信都國治。魏晉時又為冀州治。石趙慕容燕皆置冀州於此。其後苻堅亦置焉。晉太元十年,慕容垂自鄴以東,略地至信都,河北州郡,次第降附。二十一年,拓跋取燕,河北州郡,惟信都猶為燕守。後魏孝昌三年,賊葛榮圍信都,經年乃陷。普泰初,高乾等襲據冀州,推高歡為主,起兵討爾朱,立勃海太守元朗於信都城西。隋初,析置長樂縣。大業初,並信都入長樂,仍為信都郡治。唐初,復改為信都縣。武德六年,移州治下博。貞觀初,還治信都。後皆因之。明洪武六年,省。《城邑考》:州城,漢時遺址。宋建隆二年,增修,皆築土為墉。明初因而不改。成化十八年,滹沱河溢,城壞,尋修復之。弘治二年,增築內城,皆土城也。嘉靖二十年以後,屢經修築。城周十二里有奇,有門三。 [6] 

信都縣歷代志料輯錄

漢代
(漢)班固
卷二十八下
信都國【景帝二年為廣川國,宣帝甘露三年復故。莽曰新博,屬冀州。應劭曰:明帝更名樂安,安帝改曰安平。劉敞曰:景帝前二年初,封王子彭祖為廣川王,都信都。四年徙趙國,除為信都郡。中二年,封皇子越為廣川王,傳國至王汝陽廢當甘露四年也。百官表:成帝永始二年,有信都太守,是廣川削國除為信都郡矣。《後漢志》劉昭注云:安平故信都,高帝置之,疑此信都下注當雲高帝置,景帝二年為廣川國,宣帝甘露四年復故。又按志雲:景帝增六郡,若信都髙帝置,則不及此數,疑注當雲景帝前二年為廣川國,四年為信都郡,中二年復為廣川國,宣帝四年復故也】戸六萬五千五百五十六口三十萬四千三百八十四○縣十七 [8] 
信都【王都故章河故虖沱皆在北東入海禹貢絳水亦入海莽曰新博亭】歴【莽曰歴寜】扶柳【師古曰闞駰雲其地有扶澤澤中多栁故曰扶栁】闢陽【莽曰樂信師古曰闢音壁】南宮【莽曰序下】下博【莽曰閏博應劭曰博水出中山望都入河】武邑【莽曰順桓】觀津【莽曰朔定亭師古曰觀音工喚反】高堤【師古曰堤音丁奚反】廣川【師古曰闞駰雲其縣中有長河為流故曰廣川也至隋仁夀元年初立煬帝為皇太子以避諱故改為長河縣至今為名】樂鄉【侯國莽曰樂丘】平堤【侯國】桃【莽曰桓分】西梁【侯國】昌成【侯國】東昌【侯國莽曰田昌】脩【莽曰脩治師古曰脩音條】 [8] 
【南朝宋】范曄 著
志第二十
郡國二
◆安平國,故信都,高帝置。明帝名樂成,延光元年改。雒陽北二千里,十三城,户九萬一千四百四十,口六十五萬五千一百一十八。
信都,有絳水、呼沱河。 [9] 
阜城,故昌城。
南宮
扶柳
下博
武邑
觀津,本清河下縣。
堂陽,故屬鉅鹿。
武遂,故屬河閒。
饒陽,故名饒,屬涿。有無蔞亭。
安平,故屬涿。
南深澤,故屬涿。 [9] 
(宋)徐天麟
◎方域一
○郡國沿革
信都國(景帝二年,立子彭祖為廣川國,五年,國除,為信都郡,中二年,封惠王越,復為廣川國,宣帝甘露三年,為信都國。) [20] 
晉代
卷十四志第四
安平國漢置。統縣八,户二萬一千。
信都、下博、武邑、武遂、觀津(侯相)。 扶柳、廣宗(侯國)。陘。 [21] 
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地形二上
冀州(後漢治高邑、袁紹、曹操為冀州,治鄴,魏、晉治信都,晉世邵續治厭次,慕容垂治信都。皇始二年平信都,仍置。)
領郡四 縣二十一
長樂郡(漢高帝置,為信都郡,景帝二年為廣川國,明帝更名樂成,安帝改曰安平,晉改。)
領縣八
堂陽(前漢屬鉅鹿,後漢、晉屬安平國,後屬,有荊丘。)棗強(前漢屬清河,後漢罷,晉復,屬廣川。神瑞二年,並廣川,太和二十二年後屬。有煮棗城。)扶柳(前漢屬,後漢、晉屬安平國。真君三年並堂陽,景明元年復。)索盧(晉屬廣川。神瑞二年並廣川,太和二十二年復屬。有索盧城。)廣川(前漢屬,後漢屬清河,晉屬廣川,後屬。)南宮(前漢屬,後漢、晉屬安平,後屬。)信都(二漢、晉屬。有武陽城、安城、闢陽城。)下博(二漢、晉屬。) [22] 
隋代
(唐)魏徵等撰
卷三十地理志
信都郡舊置冀州。統縣十二,户十六萬八千七百一十八。
長樂舊曰信都,帶長樂郡,後齊廢扶柳縣入焉。開皇初郡廢,分信都置長樂縣。十六年又分長樂置澤城縣。大業初廢信都及澤城入焉,置信都郡。 [10] 
(唐)杜佑
卷第一百七十八 州郡八
古冀州上
今之冀州理信都縣。古冀、兗二州之域。禹導河自大坯山北過洚水,至於大陸。按地理志,洚水南自清河郡,經城縣界入當郡南宮縣界,又東北入信都縣界。水經雲:「洚故瀆又東北經闢陽亭北,又經信都城東,散入澤渚。按:闢陽亭在今郡理東南三十五里,今縣乃漢信都國城,則郡理東入兗州之域,郡理西入冀州之域焉。春秋時晉地,戰國時屬趙。秦為鉅鹿郡地。漢高帝置為信都國,景帝改為廣川國,宣帝復為信都國。後漢明帝更名樂成國,安帝更名安平國,漢末兼置冀州。領郡國九,理於此。晉亦然。後魏為長樂郡,兼置冀州。北齊、後周皆因之。隋初郡廢,而冀州如故;煬帝初州廢,復置信都郡。大唐為冀州,龍朔二年改為魏州,咸亨三年復舊,或為信都郡。郡今理,即漢信都國城。領縣九:
信都漢舊縣。禹導河北過洚水,即此。亦曰枯洚渠,西南自南宮縣界入。漢昌城縣故城在今縣北。又有漢扶柳縣故城,在今縣西。 [2] 
(唐)李吉甫
卷第十七
◎河北道二恆冀節度使恆州,常山。大都督府。開元户四萬二千六百九十四。鄉八十七。元和户一萬七千五百八十。鄉七十。今為恆冀節度使理所。
管州六:恆州,冀州,深州,趙州,德州,棣州。縣四十四。
冀州,信都。
管縣九:信都,衡水,南宮,武邑,下博,武強,棗強,堂陽,阜城。
信都縣,望。三十。郭下。本漢舊縣,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屬冀州,皇朝因之。 [23] 
衡水,亦曰長蘆水,即濁漳水之下流也,西北去縣六十二里。
闢陽故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審食其為闢陽侯。
煮棗故城,在縣東北五十里。漢煮棗侯國城,六國時於此煮棗油,後魏及齊以為故事,每煮棗油,即於此城。 [23] 
(宋)王溥
卷七十一
州縣改置下
河北道
冀州。龍朔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改為魏州。咸亨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復為冀州。 信都縣。同上年月。改為堯都縣。 [12] 
十道郡國
冀州上 隋信都郡。武德四年,改為冀州,領信都、衡水、武邑、棗強、南宮、堂陽、下博、武強八縣。六年,置總管府,移治所於下博,管冀、貝、深、宗四州。貞觀元年,廢都督府,移州治於信都。又以下博、武強二縣屬深州。十七年,以廢深州之下博、武強、鹿城,廢觀州之阜城來屬。龍朔二年,改為魏州都督府。咸亨三年,復舊。先天二年,割下博、武強、鹿城三縣屬深州。開元二年,復以下博、武強還冀州。天寶元年,改為信都。乾元元年,復為冀州。舊領縣六:信都、南宮、堂陽、棗強、武邑、衡水。户一萬六千二十三,口七萬二千七百三十三。天寶領縣九,户一十萬三千八百八十五,口八十三萬五百二十。在京師東北一千九百七十八里,至東都一千一百里。
信都 漢信都國城,今州所治也。後漢改為樂成國,又改安平國。魏、晉後為冀州所治 。 [13] 
(北宋)司馬光編撰 (南宋)胡三省音注
時人莫知,惟中衞將軍長樂馮跋〔魏收曰:漢高帝置信都郡*,景帝二年,為廣川國,明帝更名樂成國,安帝改為安平國,晉改為長樂郡。考之晉志,有安平而無長樂,不知何時更名也。樂,音洛。〕 [24] 
*按《漢書》雲:景帝增六郡,若信都髙帝置,則不及此數,存疑。
(宋)樂史 撰
卷六十三
河北道十二
冀州
冀州信都郡今理信都縣禹貢九州之一 元領縣十: 信都 南宮 阜城 武邑 堂陽 棗強
衡水 蓚縣 德州割到
二縣割出
武強 下博 俱入深州
信都縣舊三十鄉今八鄉本漢舊縣也屬信都國又續漢書郡國志信都縣屬安平國後漢又屬長樂郡隋開皇六年又於州置長樂縣大業二年省信都縣入長樂十二年又改長樂為信都縣郡國縣道記雲信都城內有曹魏冀州刺史陳留丁紹頌德碑青龍三年立又有後魏刺史崔藏李平封隆之四碑文皆冠絕 胡蝗晉陽秋曰司冀青雍州蝗屬茅草至盡石勒與蝗競取民禾河北百姓謂之胡蝗 歴山舜耕歴山是此 衡水亦曰長蘆水即濁漳之下流也按信都記雲衡水有表潬渡歴下博城北而迤邐東北注謂之九爭曲水味鹹苦俗稱苦河亦謂之黃漳河 濁漳水在州西北六十里亦謂之白溝 絳水禹貢謂導河北過洚水即此今謂之枯絳渠西南自南宮縣界流入又云絳水枯瀆在州東南二十里 博水源出中山望都南入下博縣界因為名 楊污澤爾雅謂秦有楊洿 長瀘枯溝在州西二里 故昌城漢為縣在今郡西北五十里屬信陽後漢省故城在焉扶柳故城亦漢為縣後漢屬安平國後魏省故城在今縣西三十里後漢劉植迎世祖於此闢陽故城在今縣東南三十五里漢為縣後漢省 [11] 
故桃城漢為縣在今縣西北四十五里後漢省今縣城存 故澤城西晉末劉石之亂人相率共築此城於栁澤畔 合陽城漢縣高帝時以代王喜棄國降為合陽侯宣帝又封梁喜為侯王莽改曰宜鄉後漢並省入扶柳舊地理志書並失所在葢在今郡東界 三張宅晉文士張協兄弟三人喜屬文皆郡人也語曰二陸入洛三張減價 竇冢隋圖經雲觀津東南三里青冢高三十餘丈週迴千步漢文帝竇後父青少遭秦亂隠身漁釣墜泉死景帝即位太后於墜泉所起大墳號曰竇氏青山在觀津城南 煑棗故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漢侯國城六國於此煑棗油後魏及齊以故事每煑棗油於此城 [11] 
(元)脱脱 撰
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河北路
冀州,上,信都郡,舊團練。慶曆八年,升安武軍節度。崇寧户六萬六千二百四十四,口一十萬一千三十。貢絹。縣六:信都,望。 [25] 
金代
(元)脱脱
冀州,上。宋信都郡,天會七年仍舊置安武軍節度。户三千六百七十。縣五、鎮三:
信都,倚。有胡盧河、降水。鎮一來遠,後廢。 [14] 
元代
(元)馬端臨
卷三百十六 輿地考二
古冀州
冀州 古冀、兗二州之域(禹導河自大亻丕山北過洚水,至於大陸。按《地理志》,洚水南自清河郡經城縣界,入當郡南宮縣界,又東北入信都縣界。《水經》雲:“洚故瀆又東北經闢陽亭北,又經信都城東,散入澤渚。”按:闢陽亭在今郡理東南三十五里,今縣乃漢信都國城,則郡理東入兗州之域,郡理西入冀州之域焉)。春秋時晉地,戰國時屬趙。秦為鉅鹿郡地。漢高祖置為信都國,景帝改為廣川國,宣帝復為信都國。後漢明帝更名樂成國,安帝更名安平國,漢末兼置冀州(領郡、國九,治於此)。晉亦然。後魏為長樂郡,兼置冀州。北齊、後周皆因之。隋初郡廢,而冀州如故。煬帝初州廢,復置信都郡。唐為冀州,龍朔二年,改為魏州。咸亨三年復舊。或為信都郡。屬河北道(宋同)。領縣九(信都、南宮、武強、棗強、衡水、下博、阜城、武邑、堂陽)。晉以堂陽屬真定府。周以武強隸深州,以堂陽還屬。宋淳化初,以阜城屬永靜軍。宣和,為安武軍節度。建炎二年,陷於金。貢絹。領縣七,治信都。信都(唐縣。有胡盧河)南宮(漢舊縣。上有洚水枯瀆、濁漳河。呂后封張敖子偃為南宮侯)(漢縣。有觀津城)堂陽(隋縣,晉改蒲澤,漢復。元豐,省為鎮)棗強(漢縣。有廣武城)衡水(隋縣。有衡漳故瀆)武邑(隋縣。有洚渠)。 [3] 
(明)宋濂 撰
冀州,(上。)唐改魏州,後仍為冀州。宋升安武軍。元仍為冀州。領五縣:
信都,(中。至元初與冀州錄事司俱省入冀州,後復置。三年,省錄事司入焉,為冀州治所。) [26] 
(清)乾隆 敕撰
卷一百四十
州郡二十
○明一
真定府
冀州 【洪武二年以州治信都縣省入】 領縣四南宮 新河 棗強 武邑 晉州。 [15] 
(明)李賢 等撰
卷三
冀州【在府城東南二百八十里春秋晉東陽地秦屬鉅鹿郡漢為信都縣立信都國於此景帝時改廣川國後覆信都國東漢更名安平國後置冀州治此晉改長樂國後魏改長樂郡隋為信都郡唐改冀州尋改魏州後復舊名天寳初改信都郡乾元初復為冀州治信都縣宋増置武安軍金仍冀州屬河間府元屬真定路本朝因之以信都縣省入編户二十四里領縣四】 [7] 
參考資料
  • 1.    衡水市地名辦公室.衡水市地名志:衡水市地名辦公室,1985年
  • 2.    (唐)杜佑撰 .通典:中華書局,1984
  • 3.    (元)馬端臨撰 .文獻通考:中華書局,1986
  • 4.    (清)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
  • 5.    (清)全祖望 .漢書地理志稽疑:商務印書館,1936年
  • 6.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1955年
  • 7.    (明)李賢 等撰 .大明一統志:三秦出版社,1990
  • 8.    (漢)班固撰 .漢書:中華書局,2007
  • 9.    【南朝宋】范曄 著.後漢書: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
  • 10.    (唐)魏徵等撰 .隋書:中華書局,1973
  • 11.    (宋)樂史撰 .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7
  • 12.    (宋)王溥撰 ..唐會要:中華書局,1955
  • 13.    (後晉)劉昫等撰 .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
  • 14.    (元)脱脱 .金史:中華書局,1975
  • 15.    清高宗敕撰 .續通典:商務印書館,1935年
  • 16.    喬居主編 .冀縣誌.冀縣誌: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1993年)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7-05-24]
  • 18.    衡水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獲國務院批覆  .河北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05-24]
  • 19.    (宋)潘自牧 .記纂淵海:中華書局,1988
  • 20.    (宋)徐天麟撰 .西漢會要:中華書局,1955
  • 21.    (唐)房玄齡 等.晉書:中華書局,1974
  • 22.    (北齊)魏收撰.魏書:中華書局,1974
  • 23.    (唐)李吉甫撰 .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
  • 24.    司馬光 編著 胡三省 音注 .資治通鑑:中華書局,1956
  • 25.    (元)脱脱 .宋史:中華書局,1985
  • 26.    (明)宋濂 等撰 .元史:中華書局,197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