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曜

(天文學名詞)

鎖定
九曜,天文學名詞,是指北斗七星和輔佐二星,亦稱“九執”。
在中國民間指金、木、水、火、土、太陽、太陰計都和羅睺九位星君。他們主宰人間的吉凶禍福。
中文名
九曜
別    名
九執
釋    義
在中國民間指金、木、水、火、土、太陽(羲和)、太陰(望舒)、計都和羅睺九位星君。他們主宰人間的吉凶禍福
發    音
jiǔ yào
類    型
天文學名詞

九曜發音

九曜 jiǔ yào

九曜釋義

在中國民間指金、木、水、火、土、太陽、太陰計都和羅睺九位星君。他們主宰人間的吉凶禍福

九曜歷史沿革

九曜,有時稱九執,在中晚唐時期多見於佛藏密教部的經典中。一行在《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卷四中提到:“執有九種,即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及與羅睺、計都,合為九執。”這裏羅睺、計都分別是梵語Rāhu和Ketu的漢語音譯,它們與日月五星(七曜)一起組成所謂的“九執”。九執梵文作Navagraha,是指九種執持之神。如《大孔雀咒王經》卷下中的記載:“阿難陀,汝當憶識有九種執持天神名號,此諸天神於二十八宿巡行之時,能令晝夜時有增減,亦令世間豐儉苦樂預表其相。其名曰:阿侄底、蘇摩、苾慄訶颯缽底、束羯?{、珊尼折攞、鴦迦迦、部陀、揭邏虎、雞睹。”這裏九執名號的前七個分別是日、月、木星、金星、土星、火星和水星的梵文音譯。最後兩個“揭邏虎”和“雞睹”則是羅睺、計都的異譯名。
九執或九曜的概念相當早就已傳入中國,在三國時期譯出的《摩登伽經》中便已經把羅睺、計都與日月、五星一起並列:“今當為汝復説七曜,日、月,熒惑,歲星,鎮星,太白,辰星,是名為七,羅睺、彗星,通則為九。如是等名,占星等事,汝宜應當深諦觀察。”這裏把Ketu按照其梵文原意譯成了彗星,同樣的譯法也見於其他佛經。如《熾盛光大成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中提到:“若有國王及諸大臣所居之處及諸國界,或被五星陵逼,羅睺、彗孛、妖星照臨所屬本命宮宿。”又《大聖妙吉祥菩薩説除災教令法輪》“出文殊大集會經息災除難品”:“於真言外應畫九執大天主,所謂日天、月天、五星、蝕神、彗星。”又《諸星母陀羅尼經》:“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於曠野大聚落中,諸天及龍、藥叉羅剎乾闥婆、阿須羅、迦摟羅、緊那羅、莫呼落迦諸魔,日、月、螢惑、太白、鎮星、餘星、歲星、羅睺、長尾星神、二十八宿諸天眾等,悉皆諸大金剛誓願之句。”
以上所引佛經當中,羅睺大多數是音譯,有一處被意譯作“蝕神”;計都則通常被意譯為“彗孛”、“彗星”或“長尾星”等。一行《北斗七星護摩法》中説:“計都者,翻為旗也。旗者,彗星也。羅睺者,交會蝕神也。查梵文字典可知,計都的梵文原意中正有“旗幟”、“彗星”兩個義項。一行在這裏把羅睺的天文含義説得很明白。但對於計都,如果我們按其字面意思把它理解成彗星的話,那就會出現偏差。這是因為作為九曜之一的計都,是有其特定的天文含義的。  根據約8世紀晚期譯出的《七曜禳災訣》中的有關記載,可考定羅睺、計都所具有的明確天文含義:
羅睺遏羅師者,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對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逆行於天,行無徐疾。十九日行一度,一月行一度十分度之六,一年行十九度三分度之一。一年半行一次。十八年一周天退十一度三分度之二,凡九十三年一大終而復始。
計都遏囉師,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陰首。常隱行不見,到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順行於天,行無徐疾。九日行一度,一月行三度十分度之四,九月行一次,一年行四十度十分度之七。凡九年一周天差六度十分度之三。凡六十二年七週天,差三度十分度之四。
通過對《七曜禳災訣》中上述這兩段對羅睺、計都的總體描述的分析,以及對其後各自所附93年長的羅睺歷表和62年長的計都歷表的驗算,可以確定羅睺是白道黃道升交點,逆行於天;計都是月球軌道遠地點,順行於天。它們都與交蝕的推算有關。羅睺和計都並不像日月五星一樣具有物理實體併發出光芒,所以它們常被稱作隱曜。
中唐之後、五代之前,密教非常興盛,包括羅睺、計都在內的九曜名號得到廣泛普及,在官方曆法和民間咒術中都有了相當高的知名度。事實上,據《新唐書·歷志四》記載,早在開元六年(718),唐玄宗詔太史監瞿曇悉達翻譯《九執歷》。又據《唐會要》卷四十二“渾儀圖”條載:“開元八年(720)六月十五日,左金吾衞長史南宮説奏:‘《渾天圖》空有其書,今臣既修《九曜古書》,須要量校星象,望請造兩枚,一進內,一留曹司占驗。’許之。”[17]瞿曇悉達譯《九執歷》和南宮説修《九曜佔書》這兩件事情説明,包括羅睺、計都在內的九曜概念在盛唐時期就已經取得了官方地位。元稹(779-831)在《景申秋八首》的第五首中寫道:“三元推廢王,九曜入乘除。廊廟應多筭,參差斡太虛”。敦煌卷子中有一份唐中和二年(882)劍南西川成都府樊賞家印本歷日殘片,其中有“推男女九曜星圖”、“行年至羅睺星,求覓不稱情”等語。這兩個例子反映了九曜在民間的流行程度。
儘管有王樸等人的反對,但有證據表明,羅睺、計都到北宋時期已經成為當時一些曆法家的研究對象。如《宋史·藝文志六》著錄有:“章浦《符天九曜通元立成法》二卷、姚舜輔《蝕神隱耀歷》三卷”。北宋沈括(1031-1095)在談到日月交蝕時也提到了羅睺、計都,在其《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中這樣解釋羅睺和計都:“故西天法羅睺、計都,皆逆步之,乃今之交道也。交初謂之羅睺,交中謂之計都”。 [1] 

九曜星辰屬命

男女值年星辰屬命一覓(以虛歲計)
十一歲:男土星,女火星。十二歲:男水星,女木星。
十三歲;男金星,女太陰。十四歲:男太陽,女土星。
十五歲:男火星,女羅睺。十六歲:男計都,女太陽。
十七歲:男太陰,女金星。十八歲:男木星,女水星。
十九歲:男羅睺,女計都。二十歲:男土星,女火星。
二十一歲;男水星,女木星。二十二歲:男金星,女太陰。
二十三歲: 男太陽,女土星。二十四歲:男火星,女羅睺。
二十五歲:男計都,女太陽。二十六歲:男太陰,女金星。
二十七歲:男木星,女水星。二十八歲:男羅睺,女計都。
二十九歲:男士星,女火星。三十歲:男水星,女木星。
三十一歲:男金星,女太陰。三十二歲:男太陽,女士星。
三十三歲:男火星,女羅睺。三十四歲:男計都,女太陽。
三十五歲:男太陰,女金星。三十六歲:男木星,女水星。
三十七歲:男羅睺,女計都。三十八歲:男士星,女火星。
三十九歲:男水星,女木星。四十歲:男金星,步太陰。
四十一歲:男太陽,女土星。四十二歲:男火星,女羅睺。
四十三歲:男計都,女太陽。四十四歲:男太陰,女金星。
四十五歲:男木星,女水星。四十六歲:男羅睺,女計都。
四十七歲:男士星,女火星。四十八歲:男水星,女木星。
四十九歲:男金星,女太陽。五十歲:男太陽,女土星。
五十一歲:男火星,女羅睺。五十二歲:男計都,女太陽。
五十三歲:男太陰,女金星。五十四歲:男木星,女水星。
五十五歲:男羅睺,女計都。五十六歲:男士星,女火星。
五十七歲:男水星,女木星。五十八歲:男金星,女太陰。
五十九歲:男太陽,女土星。六十歲:男火星,女羅睺。
六十一歲:男計都,女太陽。六十二歲:男太陽,女金星。
六十三歲:男木星,女水星。六十四歲:男羅睺,女計都。
六十五歲:男士星,女火星。六十六歲:男水星,女木星。
六十七歲:男金星,女太陰。六十八歲:男太陽,女土星。
六十九歲;男火星,女羅睺。七十歲:男計都,女太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