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

鎖定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簡稱“高研院”)是以人文與社會科學基礎學科為主、推動跨學科交叉研究教育、促進海內外交流合作並支撐學校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的校級實體學術研究機構。
高研院以“傳承學脈,激活思想”為宗旨,立足於人文社會學科基礎研究,探索學科之基本原理及前沿領域,推動跨學科交叉合作,帶動校內學術組羣的發展,凝聚中大人文社科學術共同體,促進與海內外學界的深度交流,為知識積累和思想創新提供學術支撐。 [1] 
中文名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
外文名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IASH), Sun Yat-sen University
機構地址
中山大學南校園340棟
建設宗旨
傳承學脈,激活思想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簡介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創立於2009年,首任院長為甘陽教授。創辦之初,中大高研院與博雅學院、通識教育部“三位一體”,共同致力於推動跨學科跨領域的學術前沿研究。2022年,中大高研院成為獨立設置的校級實體學術機構,現任院長為謝湜教授。中大高研院以“傳承學脈,激活思想”為宗旨,以人文與社會科學基礎學科為主,致力於推動跨學科交叉研究並促進海內外交流合作。中大高研院的建設基於中大的學術特色與定位,充分借鑑國內外高水平大學高研院建設的寶貴經驗,以駐訪學者制度薈聚海內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資深學者以及有潛力的中青年學者,並以此聚集校內學者羣體,帶動校內青年學術骨幹的成長,擔負起凝聚中大人文社科學術共同體的使命。
高研院通過駐訪學者機制,形成駐訪學者與校內學者的學術組羣,舉辦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論壇、講座、工作坊、學術考察等活動,提供師生共享的物理與思想空間,打破學科與專業分界,激發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從而營造充滿活力的中大人文社會科學公共學術空間。高研院還與中山大學人文社科各院系開展人才培養合作,與各學科專業共同進行跨學科人才培養,為學生提供前沿、開放的學術資源,包括高研院讀書會和“逸仙進階講堂”系列課程等。
高研院主要機構由學術委員會和行政辦公室組成。高研院的學術團隊由中山大學各院系的優秀學者和海內外駐訪學者兩部分組成。 [1]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組織架構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務會

院長:謝湜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副校長)
行政副院長:區瑞珍
副院長:程方毅(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林崢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 [2]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

陳立勝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陳偉武(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張應強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教授)、肖濱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政治科學系教授)、徐現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曹家啓(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謝湜(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3]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行政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黃琳(負責落實執行院務會相關政策決議,統籌協調高研院日常行政事務,統籌協調高研院對外公文、數據及相關材料的報送;負責高研院人事、財務、固定資產、合同、印信、後勤、檔案、文化建設等工作。)
駐訪學者工作秘書:李芷瑩(負責駐訪學者項目的實施和管理,負責國內外駐訪學者的邀請、遴選、聘任、對接及日常管理工作;負責駐訪學者舉辦、開設及受邀參與的講座、論壇、工作坊等學術活動的組織與管理;負責駐訪學者主講的高研院“逸仙進階講堂”系列課程、讀書會等項目的運營及教學管理工作;負責駐訪學者資料的整理與歸檔工作。)
學術工作秘書:程飛揚(負責駐訪學者與校內學術骨幹的學術組羣,舉辦形式多樣的論壇、講座、工作坊、學術考察等活動;負責聯繫海內外前沿學術機構、文化機構,開展不同層面的合作;負責組織逸仙高研講座、逸仙高研論壇、逸仙高研工作坊,舉辦逸仙康樂雅集等學術活動。) [4]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駐訪學者

駐訪學者項目是高研院活動的重要部分。高研院設有高級研究員、特邀訪問教授、特邀訪問青年學者等駐訪學者職位。其中,由蜚聲海內外、引領國際學術前沿的頂尖學者擔任高級研究員;由具有卓著成果、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資深學者擔任特邀訪問教授;由近年來學術成果突出、在海內外學界知名度較高的新鋭學者擔任特邀訪問青年學者
高研院將為駐訪學者提供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充分的學術資源及開展學術活動的支持。駐訪期間,駐訪學者將與中大人文社科院系密切合作,圍繞具有基礎性和前瞻性的學術前沿領域、重大學術問題,開展包容各種學科特性的豐富學術活動。圍繞駐訪學人團體,高研院將舉辦逸仙高研講座、逸仙高研論壇、逸仙高研工作坊、逸仙進階講堂課程、逸仙康樂雅集、高研院讀書會和專題學術考察等豐富多樣的活動,並與青年學生分享經典研究、前沿探索和深層挑戰,支撐學校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培養,形成充滿活力的校園公共學術空間,激發思想碰撞,推動跨學科交叉研究教育,探討與實踐卓越教學,與各學科專業共同營造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良好氛圍。
符合條件的海內外學者可自主申請高研院駐訪學者項目。我們對申請人的要求如下:
潛心學術,追求學術思想創新與交流,以研究高深學問為本,認同立德樹人、學科交叉融合理念,助力人才培養,以前沿、開放的學術資源帶動校內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與青年學術骨幹成長;
具有工作熱情,樂於與同期駐訪學者及中大在校師生對話交流,積極參與高研院組織的多樣學術活動,建設充滿活力的人文社科公共學術空間。 [5] 
2022年,高研院迎來了首期四位駐訪學者:
濱下武志(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日本著名歷史學家,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世界中國學貢獻獎獲得者)
葛劍雄(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復旦大學文科特聘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
靳希平(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現象學學會秘書長)
鄧燕華(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特邀訪問教授,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6] 

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學術活動

逸仙高研講座:以講演報告為主要形式,旨在邀請國內外一流學者,以高研院為平台,發佈原創性學術成果。
逸仙高研論壇:以學者對話為主要形式,旨在匯聚相關領域專家,就前沿學術問題展開切磋探討和深入闡釋,在辯駁質證的基礎上激活思想。
逸仙進階講堂課程:設置講座課、研討課和讀書班,融入學校通識教育體系,面向中山大學三校區、五校園各院系學生開放選課,併為通過課程考查的學生頒發“逸仙進階講堂課程”修讀榮譽證書。
逸仙康樂雅集:以學者交流互動、展演為主要形式,旨在彙集在人文藝術領域有專長的學者與藝術家,講解中西藝術門類的基本原理,在輕鬆活躍的氛圍中涵育學術。
逸仙高研工作坊:旨在彙集國內優秀青年學者就重大學術研究主題展開學術交流及工作討論。
高研讀書:高研院開展單次的“高研讀書”以及系列的“高研讀書會”等活動,選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著作或新近出版的、有影響的人文社科領域的代表性著作,進行研讀討論。
學術藝術展覽:高研院組織駐訪學者開展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專題藝術展覽,邀請有關學者共同參與,輔以相關學術活動,從而營造充滿活力的中大人文社會科學公共學術空間。
學術考察:高研院組織駐訪學者赴某地開展為期數天的專題學術考察,並邀請海內外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參與。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