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鎖定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事業單位,是國家從事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的基礎性、公益性、綜合性研究機構。
2019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經評審和公示,將依託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建設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與應用實驗室視聽認知健康與智能影像分析評價實驗室列為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1]  2020年5月13日,作為第一批倡議方,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起“數字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 [2] 
中文名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外文名
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成立時間
1963年
隸屬機構
工業和信息化部
性    質
基礎性、公益性、綜合性研究機構
類    別
事業單位
所獲榮譽
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機構介紹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四研究院,簡稱“電子標準院”、“電子四院”),創建於1963 年。
電子標準院以電子信息技術標準化工作為核心,通過開展標準科研、檢測、計量、認證、信息服務等業務,面向政府提供政策研究行業管理戰略決策的專業支撐,面向社會提供標準化技術服務。電子標準院承擔55 個IEC、ISO/IEC JTC1 的TC/SC 國內技術歸口和17 個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與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及國外著名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為標準的應用推廣、產業推動和國際交流合作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電子標準院建有政府授權和權威機構認可的實驗室、認證機構和工作站,在深圳、廣州、上海、蘇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依託賽西實驗室、賽西認證、賽西培訓、賽西信息服務等平台,面向市場和客户提供專業的試驗檢測、計量校準、認證評估、培訓諮詢等服務,在電子信息和工業領域的標準化和合格評定方面發揮着核心的技術基礎作用。
展望未來,電子標準院將繼續堅持“標準為本, 創新致遠”的文化核心, 秉承“科學、公正、創新、服務”的精神,履行“支撐政府,服務產業,奉獻標準化最大價值”的使命,加快建成國內一流, 國際知名的標準化科研與服務機構。 [3]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展歷程

1963年 創建階段
  • 建立四所,初步形成標準化管理體系、工作體系和技術體系,成為標準化技術業務的總歸口、總協調、總牽頭、總審核機構;
  • 實現標準研究與制定工作從軍向軍民結合的戰略轉移。 [4] 
1978年 探索階段
  • 恢復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全面推進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的標準的應用;
  • 與重點型號研製相結合,實踐結合標準化和集成標準化,做好支撐保障;
  • 建立安全、電磁兼容、包裝、計量中心等共性技術實驗檢測機構,提供標準評價與仲裁服務;
  • 加強基礎建設,科研大樓投入使用。 [4] 
1993年 拓展階段
  • 完整標準化業務形態,形成標準、計量檢測、認證和服務四大業務格局的綜合服務優勢;
  • 開展綜合電子信息系統、“三金”工程等重點專項工程的標準化工作。 [4] 
2003年 創新階段
  • 支撐政府,承擔重大標準化項目,初步形成產業支撐平台;
  • 面向市場、服務企業,推動標準研製的自主創新;
  • 亦莊科技園投入使用,科研環境和能力顯著改善和提升。 [4] 
發展歷程 發展歷程
2023年10月28日,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與天津愛波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編撰的《中國製造業精益數字化發展報告》在2023數字化轉型助推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貴州)大會上正式發佈。 [13] 
2023年10月29日,聯合發起成立全國通用人工智能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14]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業務體系

業務體系 業務體系
標準院緊緊圍繞標準化工作這一核心,研究工業領域標準化發展戰略,提出相關規劃和政策建議;組織建立和完善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標準體系,開展共性、基礎性標準的研究制定和推廣應用工作;承擔電子產品的試驗檢測、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質量監督檢測和質量爭議鑑定等相關工作;負責電子工業最高計量標準的建立、維護和量值傳遞工作;開展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等相關活動;建立和維護工業領域標準信息資源網絡,開展信息諮詢技術諮詢和培訓活動。 [5-6]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資質授權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國內

國家認監委指定的CCC 檢測機構
國家認監委指定的CCC 強制性產品認證機構
國家數字音視頻及多媒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國家文檔軟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國家綠色電池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國防微電子元器件一級計量站
國家軟件標準化推廣中心
國家OID 註冊中心
國家IC 卡註冊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電子信息)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賽西實驗室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軟件)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賽西實驗室
工業和信息化部集成電路測試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標準與測評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節能綠色發展評價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計量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技術促進中心
商務部出口商品技術服務中心
電子工業安全與電磁兼容檢測中心
信息處理產品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
國家註冊審核員培訓機構 [7]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國際

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合格與認證組織 (IECEE) 認可的CB 實驗室
美國保險商實驗室( UL) 認可的第三方數據交換( TPTDP) 實驗室
德國萊茵TUV 認證機構指定的中國代理實驗室
APMG 授權的ITSMS、ITIL V3PRINCE2 培訓與考試機構
藍光光碟聯盟授權國際認證測試中心 (Blu-rayDisc)
視像電子標準協會授權國際認證測試中心 (DisplayPort)
數字生活網絡聯盟授權國際認證測試中心 (DLNA
杜比實驗室授權國際認證測試中心 (Dolby®Digital)
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組織授權國際認證測試中心 (HDMI
高帶寬數字內容保護技術組織授權國際認證測試中心 (HDCP
通用即插即用論壇授權國際認證測試中心 (UPnP)
DTS 檢測機構( DTS)
EPEAT 綠色電子產品評價
NFC Forum授權實驗室 [7]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技術歸口

歸口管理IEC、ISO/IEC JTC1 22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33個分技術委員會
17個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 [7]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科研實力

2019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經評審和公示,將依託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建設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標準與應用實驗室視聽認知健康與智能影像分析評價實驗室列為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1] 
2020年12月,入選2020年度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 [8]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組織結構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委員會

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有或無電氣繼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接收機電磁兼容分技術委員會
電子元件數據庫用數據集分技術委員會
全國無線電干擾測量統計方法分技術委員
全國電子設備高頻電纜及連接器射頻連接器分技術委員會
全國半導體器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集成電路分技術委員會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工作組

智能電視標準聯合工作組
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
機構組織 機構組織
半導體照明技術標準工作組
電子標籤標準工作組
家庭網絡標準工作組
信息處理產品用耗材標準工作組
税控收款機標準工作組
Linux標準工作組
電子產品安全標準工作組 [10]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領導信息

職務
姓名
院長、黨委副書記
楊旭東(試用期一年)
黨委書記、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張新明
副院長
陳大紀
紀委書記
張更生
副院長
孫文龍
副院長
副院長
副院長
範科峯(試用期一年)
參考資料: [12]  [15]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0日,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名單。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