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

鎖定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簡介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的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廣泛調查、專家論證的基礎上,根據中共中央《2001—2005年全國幹部教育培訓規劃》(中發20014號)、《2002—2005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及中組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的指示精神,決定會同有關權威機構開展“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培訓、考試和認證”工作。
中文名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
外文名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Qual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相    關
中國企業聯合會
出    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屬    性
資格培訓
認證機構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認證機構

中國職業經理人的出現,還僅是近幾年的事,但縱觀職業經理人的現狀,水平還參差不齊,存在魚目混珠的現象。可以看到,職業經理人正處在一個需完善階段,很多職業經理人的黯然退場,給這個職業也平添了幾分沉重和無奈。這個職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需要人們的呵護與扶持,需要投資者真正給職業經理人提供一個寬鬆的舞台。其實只有在投資者和職業經理人彼此真誠合作,成為魚水關係而不是油水關係,是重用而不是利用的時候,民營企業才能真正做大做強而職業經理人才能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價值與魅力。在我國,比較權威的職業經理人認證機構有以下幾種:
第一類是經民政部門註冊的全國性團組織、行業組織,其中包括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建築行業協會、以及各省市的企業聯合會,如:廣東省企業聯合會中國經理人協會
第二類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職業經理人國家資格認證
第三類是有經營管理專業設置傳統的高等院校,這其中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
第四類是與國內合法職業經理人認證機構合作的國際職業經理人認證組織,比如英國國際職業經理人協會
第五類就是冒用其他單位名義的境內公司或根本不具備在中國大陸合法開展資質評價資格的境外註冊機構。諸如“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評審委員會”等。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認證體系

儘快建立職業化、國際化、高素質的企業職業經理人隊伍,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任務之一。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了人才強國的戰略,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召開了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頒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明確了新的歷史條件下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觀佈局,要求把加強人才工作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但是,目前我國人才隊伍的現狀還不能滿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需要。概括起來就是:“隊伍規模不大,人才總量不足,總體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現代化建設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複合型人才和善於經營人才短缺;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不夠,人才流動體制性障礙尚未消除,人盡其才的用人機制有待完善。進入新世紀以來,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才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面臨的人才問題更加突出。
企業高層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方式存在着缺陷,造成我國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匱乏。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企業的數量和規模迅猛發展,全國共有工商註冊企業超過1000多萬家,許多高層經營管理人員是靠着摸着石頭過河的方式成長起來的,由於成長的缺陷,導致了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出現了許多致命性的失誤,一些名燥一時的企業在一夜之間垮掉的事實,給經濟界企業界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和思考。在中國加入WTO後,中國企業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的背景下,通過科學、規範、系統的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造就一批高素質、職業化、國際化的優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以提高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為核心,加快培養造就一批熟悉國際國內市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優秀企業家”,這既是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保障,又是加速推進我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職業化進程的重要舉措。
開展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工作是一項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開創性工作。職業經理人需要不斷的養成一種能不斷學習的能力,具備這種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才可能是企業及自身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1] 
認證機構介紹(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中企聯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全國性經濟類社會團體,是中國僱主組織的惟一代表。中國企聯成立25年以來,在培養企業家隊伍、促進企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後培訓了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2餘萬人。其中早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中國企業聯合會成立之日,即是第一期廠長(經理)研究班開班之時,時任會長親自擔任班主任,25年來,中國企聯共舉辦了49期廠長(經理)研究班,3950名地方經貿委領導和中大型企業廠長(經理)參加了培訓。中國企聯已經在全國形成了包括35個全國性行業協會,31個省級和200餘個重點工業城市地方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在內的網絡和體系,中國企聯繫統擁有會員50多萬家。利用中國企聯的國際知名度及其在中國企業界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開展職業經理人工作,一方面可以迅速規範整合市場;另一方面可以儘快實現與發達國家著名認證機構合作推出國際標準和開展國際間相互認證工作,促進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工作社會化、專業化、國家化。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職業經理人

建立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培訓認證(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 Qualification Authentication簡稱CPMQ)體系,就是要全面整合我國工商管理界的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為努力提高我國工商企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服務,努力建設一支政治業務素質高、系統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現代科技專業知識、經營管理能力強的中國職業經理人隊伍,努力探索工商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與選拔、推薦、使用管理和監督相結合的有效途徑;以務實、創新的精神,加強培訓及資格認證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設,逐步實行職業資格制度,加緊研究制定資格認證標準市場準入規則。參照國際慣例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工商企業發展的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體系,推動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職業經理人職業水平的提升和職業價值的提高。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由職業道德、知識、能力和績效四個要素構成資格評價體系。職業道德和績效在體系中為通用要素,職業知識和能力要求根據企業經營管理職能分為四個級別,以此提升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的手段和方式。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研發機構

中國企業聯合會(原中國企業管理協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核准註冊的全國性社團法人組織(中文簡稱:中國企聯)。中國企業管理協會成立於1979年3月;中國企業家協會成立於1984年3 月;1999年4 月24日中國企業管理協會更名為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管理培訓中心暨中國企業聯合會培訓中心(以下簡稱"培訓中心")是國務院1983年成立的本會專事企業培訓工作的業務部門
培訓中心是國家外國專家局認定的具有組織派遣團組和人員出國(境)培訓工作資格的機構。
為配合國家推行就業准入制度和探索社會化的職業經理人資質評價制度,具體承擔中國職業經理人的認證培訓業務。

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研究會成立

中國企業聯合會自1979年成立以來,它是全國性、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國家一級社會團體,是聯繫政府和企業的橋樑紐帶,是企業的代表,是政府的助手。同時致力於我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才開發與培養、立足人才合理流動。隨着中國加入WTO,始終站在人才開發與培訓的最前沿,為中國的工商企業管理人才的開發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中國職業經理人隊伍職業化的建設上,全力整合我國職業經理人領域的權威資源,在廣泛調研和專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推出了“中國職業經理人資格認證體系”。這套認證體系的推出,為中國的職業經理人提供了一個全面學習管理基本知識、提高職業素養、提升管理技能的機會,更是為中國職業經理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出輝煌的明天。
實名:中國職業經理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