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直屬高等學校

鎖定
中國科學院直屬高等學校是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佈局結構的決定》(國發〔1999〕26號),由中國科學院繼續管理的高等學校。
中國科學院直屬普通高等學校有2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國科大、USTC)、中國科學院大學(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簡稱國科大、UCAS)。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直屬高等學校
類    別
中央部門(單位)直屬高校
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院
直屬高校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
原屬高校
中國科學情報大學、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甘肅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直屬高等學校管理體制

中國科學院直屬普通高等學校現有2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
歷史上除了中國科學情報大學(1959年8月併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2005年3月併入國科大前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曾有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和甘肅科學技術大學(簡稱甘肅科技大學)建校以來受中國科學院領導,還曾有浙江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簡稱成都科技大學)和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簡稱哈爾濱科技大學)1978年被確定為中國科學院直屬高校。1961年,甘肅科技大學併入蘭州大學。1968年5月,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今長春理工大學)改為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1981年前後,浙江大學、成都科技大學(今四川大學)、哈爾濱科技大學(今哈爾濱理工大學)的管理權轉交其他中央部委。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前身是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業餘職工大學,創建於1981年,1982年更為現名,教育部官網顯示其為中國科學院主管的成人高等學校。 [1-10] 
上海科技大學(2013年成立)由上海市與中國科學院共同領導,由上海市負責管理;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由深圳市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共建;上述兩校並不屬於中國科學院直屬高校。 [11-14]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佈局結構的決定》(國發〔1999〕26號,以下簡稱《決定》),中國科學院繼續管理其所屬學校。上世紀末,經過高校管理體制的調整,我國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統籌管理為主的新體制。少數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高校以及行業特殊性強的高校繼續由國務院委託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外交部等其他少數部門管理外,多數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為主。 [15] 
中國高校分為:中央部屬高校、地方省屬高校。

中國科學院直屬高等學校直屬高校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的中國科大 建校初期的中國科大
1958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成立暨開學典禮大會,建校於北京,校址是原中央黨校在玉泉路的二部。中國科大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創辦伊始,學校設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術物理系、化學物理系、物理熱工系、無線電電子學系、自動化系、力學和力學工程系、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系、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系、應用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系、生物物理系、應用地球物理系等13個系,中國科學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幹部、教室、工人、圖書資料和實驗設備。1958年9月24日,國務院第80次全體會議決定任命郭沫若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8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文任命郭沫若為中國科學技術大首任校長,鬱文為學校首任黨委書記。
1959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被中共中央列入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1959年8月,中國科學情報大學併入中國科大。
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
1971年9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科大改為安微省與第三機械工業部雙重領導,以安徽省為主。
197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大改為安徽省和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以安徽省為主。
1975年9月,中國科學院經請示國務院,決定中國科大由以安徽省領導為主改為以中國科學院領導為主。
中國科大研究生院首屆開學典禮 中國科大研究生院首屆開學典禮
1978年3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在北京正式成立;1986年10月,研究生院(合肥)成立。 [18] 
1999年11月23日,教育部發文同意合肥經濟技術學院併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煙草專賣局在合肥召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合肥經濟技術學院合併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經濟技術學院成立大會。 [19-20] 
2014年起,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2015年1月7日揭牌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科學島分院
2015年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6年起,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
2017年起,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與工程學院
2017年12月23日,安徽省立醫院以直屬附屬的形式併入中國科大。
2020年4月,中國科大與中科院蘇州醫工所聯合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蘇州) [21]  5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能源科學與技術學院在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成立。同年,中國科學院稀土研究院(於2020年1月在江西贛州掛牌成立)的研究生教育歸口在新設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稀土學院。 [22-41] 
學校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STC)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STC)(5張)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醫學、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置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彙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鋭意改革、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意識的教育改革措施,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使學校得以恢復並迅速發展。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弘揚“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形成了不斷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以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鮮明特色,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優秀人才。學校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需求,凝練科學目標,開展科學研究,努力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與科研競爭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科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現有23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3個系,設有研究生院、生命科學與醫學部、信息與智能學部,以及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等。現有2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生物科學、化學共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共11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8個安徽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建有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類腦智能技術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熱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大尺度火災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62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學校簡介數據截至2019年11月) [42-43] 
  • 中國科學院大學
歷史沿革
1955年,中國科學院開啓研究生招生工作,至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1517名。
1964年9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中關村試辦研究生院,掛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1965年,中國科學院已有招生單位81個,佔當時全國招生單位總數的34.6%;在學研究生943人,佔全國研究生總數的20.7%。1966年“文革”開始後,研究生院停辦。
1977年9月10日,中國科學院向國務院報送了《關於招收研究生的請示報告》,提出委託中國科技大學在京區各所的大力協作下在北京籌辦研究生院;月底,報告獲得批准,國家決定在中國科學院所屬的66個研究所和四所大學恢復研究生制度。1977年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批覆同意研究生院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
1978年3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在北京正式成立,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3月3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嚴濟慈等任職的批覆》,任命嚴濟慈為研究生院院長,馬西林等任副院長。研究生院於1978年10月14日舉行開學典禮。
1980年1月16日,嚴濟慈同意李政道在美國同各大學聯繫招考研究生時,使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名稱。1982年5月1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批准研究生院在對外交流中,同時使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的名稱。
1986年10月,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合肥)成立。
2000年7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籌建工作小組”,開始新研究生院的籌建工作。
2000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向國務院提交《關於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報告》,將當時全院109個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和資源整合,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的基礎上,更名組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0年12月29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下發《關於同意調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權管理體制及更名的批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組建,並將中國科學院5個學部和作為學位授予單位各研究所的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歸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2月,中國科學院下發文件,明確了研究生院“三統一、四結合”的辦學方針,即“統一招生、統一教育管理、統一學位授予”的職能和“院所結合的領導體制,院所結合的師資隊伍,院所結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結合的培養體系”的組織形式;同年5月22日,新研究生院更名成立的揭牌儀式在北京玉泉路園區舉行。
2012年6月,經教育部、中編辦批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18]  [44-46] 
學校簡介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為辦學模式、研究生教育為辦學主體、精英化本科教育為辦學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國科大的研究生教育,發端於中國科學院的人才培養。1950 年,中國科學院啓動研究實習員的招考和培養工作。1951年6月,中國科學院與中央教育部聯合發佈《中國科學院所屬研究機構、中央教育部所屬高等學校研究部一九五一年暑期招收研究實習員、研究生辦法》。1955年8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暫行條例》由周恩來總理簽發後頒佈實施。1964年9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試辦“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6張)
1977年,中國科學院率先恢復研究生招生,為適應各研究所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的需要,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1978年,恢復招生後的首批研究生入學。1982年,中國科學院黨組批准研究生院同時使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兩個名稱。2000年12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5年,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併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並於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截至2020年8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090名,其中兩院院士176人;各培養單位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125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786人(含中國科學院院士23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5人)。
截至2019年12月,國科大有在學本科生1625名;在學研究生5.17萬名,其中博士生佔52%;在學外國留學生1734人,來自96個國家,其中外國博士生1055人,外國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國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為辦學理念,與中國科學院直屬研究機構(包括所、院、台、中心等,以下簡稱“培養單位”)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學校由京內四個校區(玉泉路、中關村、奧運村、雁棲湖)、京外五個教育基地(上海、武漢、廣州、成都、蘭州)和分佈在全國的116個培養單位組成。近年來,國科大不斷深化科教融合體制機制改革和組織建設,與各培養單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贏”。截至2020年8月,學校共有直屬教學科研單位57個,附屬醫院16所。
中國科學院大學(UCAS) 中國科學院大學(UCAS)
國科大是中國科學院“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任務的重要承擔者,是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戰略使命的重要依託。學校的核心使命是利用科教融合平台,遴選中國科學院最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提供給研究生和本科生,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為國家的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貢獻。截至2019年12月,國科大已經累計授予171526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其中授予博士學位83561名;授予598名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國科大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培養了全國約四分之一的“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自1978年建校以來,所培養的學生有137名當選為兩院院士。
國科大始終秉承中國科學院的育人傳統,堅持在高水平科研實踐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在學研究生已經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中國科學院的重大成果和產出都有他們的付出和貢獻。截至2020年8月,分佈在各研究生培養單位的2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個國家實驗室、兩個國家研究中心、7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89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眾多國家級前沿科研項目,為學生培養提供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創新實踐平台。
國科大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源和現代化的教學條件。國科大共有、共享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資源,文獻情報中心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和電子文獻,同時學生也可在中國科學院各分院、各研究所以及國科大雁棲湖校區、玉泉路校區的圖書館,使用各類資源和服務。
國科大教學設施優良,全面應用多媒體、網絡視頻教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國科大狠抓教學質量,嚴格教學管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的專業教材。
國科大擁有完備的學科體系。截至2020年8月,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3個,分佈在教育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7個學科門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5個,分佈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0個學科門類。此外,國科大還擁有金融、應用統計、應用心理、翻譯、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農業、藥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16類專業學位授權點。在保持自然科學領域學科優勢的同時,國科大近年來不斷加強應用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在管理學、哲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的實力也逐漸顯現。學校現有本科專業13個,博士後流動站139個。
國科大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據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在2020年1月公佈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數據中,國科大國際排名76位,位列內地高校第一位。在全部22個學科排名中,國科大材料科學和化學學科躋身ESI前萬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植物和動物科學、農業、地球科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8個學科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學科。
國科大校園 國科大校園
以中國科學院豐富的科教資源和強大的國際合作平台為依託,國科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國際學術合作和師生交流工作,不斷提升學校國際學術聲譽和國際影響力。目前,國科大已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國索邦大學、巴黎科學藝術與人文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和英國皇家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科學院等國際知名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繫與合作交流關係。依託中國科學院海外科教中心,建設國科大海外聯合科教中心,已在斯里蘭卡、緬甸、烏茲別克斯坦舉行掛牌儀式,為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培養高層次人才提供了平台。國科大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成員高校、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際交流分會副會長單位及中澳一流大學合作機制首批加盟大學。 [17] 
在中國科學院和丹麥科教部的支持下,國科大與8所丹麥大學聯合創建了教育科研創新相融合的“中丹中心”,併成立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丹學院”。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建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的“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得到美國卡弗裏(Kavli)基金會支持,建立國科大卡弗裏研究所,成為當今世界上20所卡弗裏研究所成員之一。 [17] 
國科大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工作,參與 “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建設,實施“‘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獎學金計劃”和“中國科學院‘一帶一路’碩士生獎學金”等計劃,培養外國高層次青年科技人才。 [17] 
“兩彈一星”精神是國科大文化的歷史根基和精神脈絡。學校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勤學善思、嚴謹求真、勇於創新的科學素養,謙遜務實、堅韌執着、追求卓越的科研品格,更將科學家精神和家國情懷植根大學文化的傳承,培育學生胸懷天下、服務國家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學校通過前沿講座、論壇報告、志願服務、社會實踐、文體活動等方式,繼承中國科學院“科學、民主、愛國、奉獻”的傳統,發揚“唯實、求真、協力、創新”的院風,培育“博學篤志的”價值追求,涵養“格物明德”的人格氣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7] 
面向未來,國科大將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依託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聚集一流師資隊伍、建設一流學科體系、產出一流創新成果、培養一流創新人才。到2020年,國科大將進入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行列;到2035年,躋身全球一流研究型大學前列;到2050年,躋身全球頂尖創新型大學之列,為我國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科教融合、協同創新的成熟道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世界科技進步做出不可或缺的貢獻。(學校簡介據2020年12月中國科學院大學官網顯示) [17]  [47] 

中國科學院直屬高等學校歷史變遷

1978年3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長方毅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的報告中,提出“中國科學院、國務院各部門和重點高等院校,要集中力量,恢復、加強和新建一批急需的基礎科學和新興科學技術的研究機構”。在中央和各地方、各部門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收回和新建科研機構工作。
一是將“文革”中國科學院下放給地方和產業部門,實行雙重領導以地方為主或完全下放的科研機構收回,改為院直接領導或雙重領導以院為主。
二是新建少量急需的基礎科學和新興技術的研究機構。此外,接收黑龍江工學院、浙江大學、成都工學院3所大學,並將黑龍江工學院更名為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成都工學院更名為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到1978年底,院屬科研機構從1977年65個增加到110個,院屬工廠由6個增加到9個,大學從1所增加到4所。從1981年起,浙江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哈爾濱科技大學,不再屬院領導。 [4]  [48] 

中國科學院直屬高等學校原屬高校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創辦。1959年6月、1960年5月,校名先後改為吉林科學技術學院、吉林科學技術大學。1960年11月,校名仍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建校以來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直至1968年5月劃歸國防科委領導。 [49] 
甘肅科學技術大學,1959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開辦,隸屬於中國科學院,1961年8月併入蘭州大學
1958年,在全國大辦教育的熱潮中,中國科學院除創辦了中國科技大學外,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開辦了光機學院,中科院大連石油化學所煤炭研究室辦起了大專水平的科技學校,其它一些研究所也辦起了一些大專、中專學校。1959年5月5日,中國科學院院務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目前我院學校工作的情況和若干問題的決定》,對“大躍進”以來由院屬單位興辦的學校,提出了調整、合併的原則;同年7月11日,院務會議通過將電子所附屬的科技學校和力學所附屬的科技學校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北京科學技術學校,面向社會招生,為研究所的實驗技術系統培養人才,這所學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消。 [50-51] 
1978年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後,中國科學院在原有1所直屬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基礎上,將浙江大學成都工學院(更名為成都科學技術大學)、黑龍江工學院(更名為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劃歸其管理。 [6] 
  • 原直屬院校名單
浙江大學校門 浙江大學校門
浙江大學: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後,由教育部直屬改為隸屬中國科學院和浙江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1980年10月改屬原國家教育委員會。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10月,成都工學院由教育部劃轉中國科學院,更名為成都科學技術大學,隸屬中國科學院和四川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1980年10月改屬原國家教委。1993年11月,與同屬國家教委的全國重點大學四川大學合併成立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12月22日經教育部決定更名為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是中國西部地區全國重點工科大學之一,在主要科研學術數據上,如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經費、科技轉化、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等,均為當時西南地區工科高校第1位。
哈爾濱科技大學校徽 哈爾濱科技大學校徽
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黑龍江工學院原為黑龍江省屬高校。1978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黑龍江工學院更名為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隸屬中國科學院和黑龍江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經黨中央批准,由著名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機械研究所所長王大珩任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81年7月改為隸屬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1982年8月25日,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的隸屬關係改由機械工業部領導。1995年10月,與哈爾濱電工學院、哈爾濱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哈爾濱理工大學。1998年劃轉黑龍江省屬,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2008年,在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中被確定為重點建設的十所高水平大學之一。2011年入選國家首批“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2015年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選黑龍江省國內“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52-54] 
中國科學情報大學:1958年,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組織院圖書館和科學出版社、中國科學院情報研究所聯合舉辦了中國科學情報大學。1959年8月併入同為中國科學院直屬高校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了科學情報系,培養了一批圖書、情報、出版人才,其中有很多人後來成為業務部門的領導或學術帶頭人。1960年該系撤銷,學生分別併入物理、化學、生物等系科專業。 [9] 
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校門前留影 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校門前留影
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2005年3月4日,根據《關於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併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通知》,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併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是中國科學院創辦的一所正規化的、獨立設置的成人高等學校。經北京市教委驗審合格並報經國家教委備案後於1983年9月30日正式成立。經中科院批准,1988年6月學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聯合組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學院在海淀區科研院所、高技術企業集中的科學城設有中關村分部。學院不僅是中科院各類管理幹部的基地和管理科學的研究基地,而且肩負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重任,面向全國招收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具備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的辦學能力和完整的教學體系。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業餘職工大學,1981年由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創辦,198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至今,是中國科學院主管的獨立設置、大專建制的成人高等學校,地處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內。1982年,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同四川省高等教育局對學校進行驗收、複審,並由中國科學院正式批准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1983年3月由教育部備案。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中專部,是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的專家、教授、工程師、職工子女就讀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經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有關領導和學校行政會議研究決定:2004年實行內外合招(學生待遇一致),面向社會招收應、往屆初中、高中畢業生。建校以來,為我國培養出大批的專業型高科技人才。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校徽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校徽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首任所長王大珩遵照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科委主任聶榮臻元帥要建立一所主要為國防培養光學人才的高等學校的指示,創立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並擔任第一任院長,親自制定專業、系的設置,講授基礎課。“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這一校名,由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親筆題寫。1959年6月,中國科學院吉林分院和吉林省教育廳將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長春機械學院、長春化學學院合併,定名為“吉林科學技術學院”。1960年5月,又將校名改成“吉林科學技術大學”。1960年11月,隨着長春光機所和長春機械所合併,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與長春機械學院真正合為一校,校名仍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吉林科學技術大學的名字不再沿用。1960年10月,張希光同志從武漢調到長春光機所任副所長,分工主管學院全面工作。1960年底,在校學生規模超過1000人,分成院本部、中專部(長春光機所創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製造學校,歸學校附屬)、一系一部(原機械學院)三個地點上課。根據當時的辦學規模,僅靠長春光機所自身的力量辦學,已經難以承當;鑑於此種情況,從1961年開始學校停止招生兩年。1962年5月30日,吉林省委宣傳部宣佈,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停辦。這個決定,對於誕生4年的學校來説是一個強烈的震動。在這種情況下,王大珩同志立即找到當時省委主管文教工作的書記富振聲同志,反映國家對光學精密機械方面人才的急需情況,富振聲同志接受了王大珩的意見,並給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勁夫同志打電話,建議把學校辦下去。與此同時,王大珩又與張勁夫、鬱文等中國科學院領導同志多次商量把學校保留下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62年8月,國務院發出國教張字242號文件,指示學校由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委共同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
吉林科學技術大學校徽 吉林科學技術大學校徽
就這樣,學校成為長春市1958年創辦的十餘所院校中唯一保留下來的學校,也成為當時全國407所高校之一。1962年9月,中共中央批轉了軍委《關於國防工業高等學校調整精簡工作的請示報告》,指出:“加速國防工業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關係到國防工業的生產和國防科學技術研究事業的發展速度,必須大力辦好現有的幾所國防工業高等院校;”“培養出政治質量好、技術專業好、身體健康的高質量的技術幹部,是國防工業高等學校最根本的任務。”此後,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同志親自打電話給張勁夫同志,指示中國科學院要負責辦好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為新中國的光學事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聶榮臻副總理等一批國家領導人的多次指示批示鼓舞了全院師生,對學院後來的發展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62年12月,學校召開了第二次黨代會。從1963年開始,學校對發展規模、專業設置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調整。1963年9月,學校在光學儀器、精密機械製造工藝、應用光學、應用物理4個專業恢復招生,115名學生報到入學;同年,首屆畢業生373名學生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嚴濟慈參加了畢業典禮。1965年2月,中國科學院同意學校與長春光機所分開,人員編制和經費獨立核算,這時學校才真正成為中國科學院的一個直屬單位。1968年5月,學校劃歸國防科委領導。1971年,學校劃歸第五機械工業部領導。1978年開始研究生教育。1982年至1993年,因國務院部委調整,學校先後劃由兵器工業部、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兵器工業總公司主管。1999年,劃轉為以吉林省管理為主,並與國防科工委共建。2000年,長春建築材料工業學校併入。2002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王大珩院士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2004年被確定為吉林省重點大學。2007年,吉林省電信培訓中心併入。2009年,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科技館——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被批准建設,並由學校代管代建。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項目院校。2012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長春理工大學現為吉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共建院校。 [55-59]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甘肅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甘肅科學技術大學
甘肅科學技術大學:1959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開辦的甘肅科學技術大學正式開學,學校設原子物理、地球物理、石油、地質四個系,首批招收新生400人,校園位於蘭州分院院址內。至1959年年底,蘭州分院共有13個院屬單位即:大連石油所蘭州分所、地球物理所蘭州分所、西北地質研究室、物理研究室、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化學研究室、地理研究室、技術物理研究所、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613工程處和科學儀器廠、西北分院圖書館、甘肅科學技術大學 。甘肅科技大學受中國科學院和甘肅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1960年,根據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和中國科學院院部、甘肅省委的指示,蘭州分院開始對院屬單位進行調整。1961年8月,甘肅科學技術大學停辦,合併到蘭州大學 [60] 
  • 成都科技大學檔案(1954—1993)
1953年7月,高教部召開全國高等工業學校行政會議,四川化工學院副院長鄭方和四川大學工學院院長康振黃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做出了關於將四川大學工學院和四川化工學院於1954年暑期合併,建立四川工學院的決定。遵照高教部及西南高教局的指示,由四川大學工學院獨立新建的成都工學院於1954年8月27日隆重舉行了建校典禮,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汽車公路與城市道路專業併入, [61]  由許琦之院長宣佈成都工學院正式成立。成都工學院成立時,除獨立前已有的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四個系的5個本科專業外,在河川結構及水電站水工建築專業內分設了水能利用和水工結構兩個專門化,還設有1個水利技術建築專修科,在校學生共1273人。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10張)
1954年12月31日,高教部(54)工會字第427號函告四川化工學院和成都工學院:“國務院11月29日(54)國文習字16號函,批准四川化工學院於1955年遷至成都與成都工學院合併。現決定兩校合併後,學校名稱仍為‘成都工學院’,學校的最大發展規模為10000人。專業設置仍維持兩院原有專業不變。”合校後的成都工學院,有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化工五個系,有機械製造工程、發電廠配電網及輸電系統、公路與城市道路、道路橋樑與隧道、河川結構與水電站水工建築、無機物工學、塑料工學、皮革毛皮與鞣皮劑工學、化學生產機械及裝備9個本科專業,以及當年尚未調出的糖品物工學及植物纖維造紙工學2個本科專業和1個水利技術建築專科專業。1955年至1956學年開學後,包括瀘州分校在內,有在校學生2458人(本科生2387人、專科生71人)。
197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工學院改為成都科技大學,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由中國科學院和四川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同年學校第一次參加全國重點院校錄取新生,18個專業、7個師資班共招收本科學生1098人。1980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科技大學改由教育部和四川省雙重領導,以教育部為主。學校從1957年開始到“文化大革命”前,全校曾有6個專業、8位導師,累計招收研究生26人,畢業20人。學校從1978年開始恢復招收研究生。學校設有22個系,49個本科專業和方向,3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校有教職工3616人,其中正教授124人,副教授681人,21名博士生導師,在校學生人數達1.3萬人,其中研究生708名。
從成都工學院至成都科技大學,歷任校長有許琦之(1954年至1956年)、袁仲凡(1957年至1965年)、鄭方(1965年至1982年)、曹振之(1982年至1983年)、王建華(1983年至1992年)、陳君楷(1992年至1994年);歷任黨委書記有許琦之(1954年至1955年)、鄭方(1955年至1983年)、韓邦彥(1983年至1985年)、趙靜桂(1985年至1994年)。
1950年至1986年檔案按黨羣、行政、外事、教學、基建、科研、產品幾大類分類按年代編流水號組卷。1986年後按《高校檔案工作規範》將檔案在八大類一級類目下設二級類目組卷管理,其中,黨羣、行政類有檔案3371卷;教學類有檔案4123卷;科學研究類有檔案864卷;基本建設類有檔案295卷;儀器設備類有檔案276卷;產品生產與科技開發類有檔案23卷;出版類有檔案1353卷(冊);外事類有檔案176卷;財會類有檔案10190卷(冊);其他(個人業務)類檔案有1036卷。 [6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