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鹹山

鎖定
不鹹山,為長白山之古稱。鹹取自於《易經》中的鹹卦。據《山海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不鹹,有肅慎氏之國”,因其“似鹽之略白,但沒有鹽的鹹”,此乃不鹹山之得名。
中文名
不鹹山
別    名
長白山
地理位置
吉林
面    積
215000 公頃

不鹹山歷史沿革

在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曾經有所記載。記載説:“大荒之中有山,名不鹹,在肅慎之國”。“不鹹山”就是“有神之山”的意思。在東北居住的少數民族——肅慎沃沮穢貊扶余鮮卑高句麗蒙古契丹等,都對東北境內這座最大的高山景仰和神化,許多有關天女不孕而生的神話都寄託在這裏,因此,都稱這座山為仙山
在此之後,魏晉時期所著的《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有記載曰:“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徙居勾麗,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穢貊悉屬樂浪。”這句話是説,在漢武帝出征朝鮮之後,漢武帝之子漢昭帝於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便將玄菟族人遷居於高句麗之地,自單單大嶺(即長白山)以東的沃沮族、穢貊族皆歸屬於樂浪。這裏的“單單”二字,與滿語中的珊延相近。珊延,即白色的意思;珊延大嶺,即白色的大山
《後漢書·東夷傳》和《三國志·東夷傳》史料中所指“東沃沮”系今圖們江流域至朝鮮北境,為一東北至西南走向的狹長地帶,其西南部與高句麗接,西部抵今長白山。而“蓋馬大山”則指今長白山。
以後,在《北史列傳·勿吉》篇中又有記載。在南北朝的其他書籍裏也常有“徒太山”、“徒白山”之稱的出現。後來,又可在《新唐書》卷219《黑水靺鞨傳》和《新唐書·渤海傳》看到記載。當時對長白山的稱呼極不統一,有的叫徒太山,有的叫太白山、太皇山不等。
直到東北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定鼎中原,建立起遼王朝和金王朝之後,對於東北的第一座高山,才算出現了規範化的稱呼——長白山。在《契丹國志》中的記載曰:“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禽獸皆白。”《遼史·百官志》聖宗統和三十年(公元1012年):“長白山三十部女直。”《金史》卷一百三十五記載:“黑水靺鞨居古肅慎地,有山曰:白山,蓋長白山……”《金史》卷35:“女真地有長白山”;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十二月,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三月,奏定封冊儀物,每年春秋二仲擇日致祭。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十月,“復冊為開天弘聖帝”。清代沿用長白山名。《清史稿》:“長白山在此,上有天池,舊曰闥門。”長白山這個名字,是以該山特徵為內涵的,歷史上對該山的特徵記載頗多。《盛京通志》:“山巔不生他樹,草多白花”;《長白匯徵錄》:“山上經年積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曰長白山。”《大清一統志》吉林山川混同江條:“今名松花江,源出長白山,北流會嫩江、黑龍江入海,即古粟末水也。”嘉慶重修《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吉林山川長白條:“古名不鹹山”,下名太白山,亦名白山。”
特別要指出的是,在中原建立起金朝的女真族,一直把長白山作為他們的發祥地,經常要對長白山頂禮膜拜,以求保佑其國運昌隆,帝祚永延。金世宗完顏雍剛剛登基不久,就於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冊封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並命當時著名文人翰林院修撰党懷英修撰《封長白山為靈應王冊文》,文中極力把長白山神化起來。皇帝又於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在長白山北建立靈應王神廟,命大臣持節備禮並帶着這份《冊文》前去祭奠。
十年之後,金世宗皇帝於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冊封了源出於長白山之大江松花江(當時名為混同江),並命大臣寫了《封混同江神為應聖公冊文》,持節備禮前去祭奠。金世宗更加神化了他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和由山上流淌下來的松花江,説由於有了這聖山水,他的祖先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才能夠一路神威,掃平遼國、擄北宋微、欽二帝,並一度渡江佔領了南宋京城,説這赫赫武功全仗長白山神和混同江神的天助神佑,才使得太祖天兵神速渡江。
到了他的兒子金章宗完顏璟時,這位文武全才的皇帝於昌明四年(公元1193年)晉封長白山為“開天宏聖帝”,較之其父金世宗所封的王、公之爵位又高出一格,將其與天上的玉帝、地上的皇帝劃為同一級別,位列於金朝開國弘治的聖帝的位置上。
到了清代,對於長白山的崇仰更是登豐造極。長白山作為滿族的族源,也就是滿族的發祥地。無論是肅慎,挹婁,還是勿吉,莫赫(靺鞨)亦或是女真,都指的是滿族,長白山是滿族之根之源,此根此源是民族的象徵,也是長白山文化的一個源興活水。明朝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率部起兵,終於1644年率領膘悍的八旗兵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因此清朝一直把長白山視為聖祖發祥之地,並將長白山尊為“長白山之神。”
清代很多重要典籍中都記載了仙女吞朱果而生愛新覺羅氏之先人的神話;而且樹立柳條邊封禁長白山區為聖地,禁止民人進山放牧、狩獵和採參。清代的幾位有作為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都親自來東北祭祀其祖先的發祥地――長白山、在附近建成望祭殿,以望祭長白山神。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巡幸吉林,親臨温德亨望祭殿望祭長白山神。而且,還寫了大量的詠贊祭告長白山的詩文。康熙有《望長白山》的詩和《祭告長白山文》(兩篇),乾隆有《祭告長白山文》五篇,嘉慶有《長白山告祭祝文》二篇,寫得都有聲有色,歎為觀止。

不鹹山地理位置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大荒之中有山,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晉書。肅慎氏傳》載: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鹹山北.東漢三國時期,挹婁如與肅慎之稱並見於史籍.《後漢書。東夷傳。挹婁》載:挹婁,古慎之國也。在夫餘東北千餘里。。。無君長,其邑落各有大人。處於山林之間。。。自漢興以後,臣屬夫餘.《三國志。魏書。東夷傳。挹婁》沿用與後漢書同樣的敍述: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古之慎氏之國也。因此可以斷定挹婁族是肅慎的後代。
那麼有關於晉書中記載其住在不鹹山北,那麼不鹹山到底是哪一座山呢?有人認為是勿吉記載的徒太山,包括後來的女真族常講的其民族處於“白山黑水”之間,殊不知,在南北朝的魏時,勿吉已經攻佔了大片夫餘沃沮的土地,向南大大的擴張了。《魏書》記載:“夫餘為勿吉所逐”。沃沮為高句麗所征服,北沃沮逐漸衰亡。其中一部分併入勿吉。因此勿吉與挹婁雖有傳承關係,但是所在地已經向南向西大大的拓展了。
據《後漢書。東夷傳。挹婁》記載:挹婁,古肅慎氏國也,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東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不知其北之所極.只要搞清楚北沃沮在什麼方位就可以了.據考證,沃沮分為兩部,在東漢時期,沃沮雖然臣屬於高句麗,但是其族並未來亡,《後漢書》載"北沃沮去東沃沮八百里,界南接挹婁,""挹婁喜乘船寇抄,北沃沮畏之,夏月恆在山岩深穴內中為守備,冬月冰凍,船道不通,乃下居村落."因此可以看出,從水系分佈來看,北沃沮的北界已經到了的興凱湖北界的烏蘇里江流域。那麼挹婁在沃沮北只能説明挹婁人分佈在烏蘇里江中下游以北地區。
《三國志。魏書。東夷傳。挹婁》載: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有關於夫餘的方位,史書也有明確的記載:夫餘在長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二千里.從夫餘的方位來看,其東北千里剛好是烏蘇里江與黑龍江的交匯之處.因此可以斷定挹婁的生活核心區域是錫霍特山北段以西地區.這裏在古代是一片濕地以及黑龍江烏蘇里江,以及錫霍特山,適合漁獵.夏天挹婁人到河裏去捕魚,而冬天則去狩獵及住在半山腰上.錫霍特山上還產樺樹,挹婁人用來做衣服,即山海經裏記載的"雄常樹".這些非常符合史籍上記載的挹婁人的生活環境.而知道了挹婁的生活中心區域之後,挹婁在不鹹山北這個説法裏的不鹹山就迎刃而解了,此山應為錫霍特山中的最高峯科山,高2004米,此山位於錫霍特山中段,離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處不遠,此山離挹婁人生活的中心區域如此之近,因此挹婁人對它非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