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句麗

(中國古代邊疆政權)

鎖定
高句(gōu)麗(lí)是存在於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的中國古代邊疆政權,地跨今中國東北地區朝鮮半島北部。 [128]  南北朝時期改稱“高麗”,又稱“高氏高麗”,與公元十世紀建立的高麗(又稱王氏高麗)並無繼承關係。 [1]  [10] 
高句麗政權為西漢建昭二年(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於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 [131] 
其都城三治兩遷,初期都城在今遼寧省桓仁,公元3年遷至今吉林省集安,427年再遷至朝鮮半島平壤 [129] 
高句麗強盛時疆域,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漢江流域;西北跨過遼水;北部到輝發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3-4] 
漢朝以來高句麗處於歷代中原政權的羈縻藩屬體制之下。遷都平壤以後與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新羅展開爭雄。 [128]  [132] 
公元四世紀中後期至公元五世紀中葉,高句麗向南攻佔了禮成江流域、漢江流域等地,新羅依附於高句麗。 [143]  五世紀後期,高句麗又多次擊敗百濟、新羅,稱霸統治朝鮮半島。 [143]  六世紀中葉,百濟、新羅聯盟佔據漢江流域。 [143]  後來高句麗攻佔新羅33城。 [133]  大業四年(608年),高句麗兩次擊敗新羅。 [143]  大業八年(612年)至大業十年(614年)高句麗多次大破隋朝大軍,取得隋軍攜帶的鉅額物資。 [134-135]  貞觀十六年(642年)至貞觀十七年(643年),百濟攻佔新羅40多座城,高句麗攻破新羅兩城。 [143]  貞觀十九年(645年)至總章元年(668年),唐朝多次大破高句麗與百濟, [136-137]  [140-142]  唐朝在總章元年(668年)攻滅高句麗。 [138-139] 
專業研究高句麗史、民族邊疆史的歷史著作《中國高句麗史》、《高句麗軍隊與戰爭研究》都考證指出高句麗有60萬軍隊。 [5-6] 
中文名
高句麗
簡    稱
句麗、句驪、5世紀後期改稱高麗 [1] 
首    都
紇升骨城→丸都山城/國內城→平壤城
官方語言
高句麗語
政治體制
君主制
國家領袖
朱蒙
國家領袖
大武神王
好太王
高藏
主要民族
濊貊扶余人漢人 [2] 
主要宗教
薩滿教
佛教
道教

高句麗國號

高句麗王世系表 高句麗王世系表 [126]
高句麗,《後漢書》中記作“高句驪” [7]  ,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 [8]  學者羅新認為“高句麗”的本意是“山城”。 [9] 
5世紀後期,高句麗改稱“高麗”,高句麗出土文物“延嘉七年銘金銅如來立像”、“中原高句麗碑”均稱本國為“高麗國”,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皇帝冊封為“高麗王”。 [1]  但是,高句麗滅亡200多年後朝鮮半島出現的王氏高麗並非其繼承國。因為兩個政權立國時間懸殊並且歷史發展歸屬不同、統轄區域不同、轄境內民族構成不同、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高氏高麗的後裔。 [127] 
高句麗改稱高麗的具體時間和原因,學界也有不同説法。李殿福先生認為高句麗改用“高麗”是在南梁梁武帝普通元年冊封高安為“寧東將軍高麗王”時將國名改為“高麗”。 孫進己先生據《魏書·馮文通傳》 記載, 認為 435 年以前高句麗已稱高麗。楊保隆先生認為高麗為高句麗的簡稱,4 世紀末已經出現,至遲在 5 世紀末6 世紀初高句麗人也使用高麗簡稱了。高麗簡稱出現後,與高句麗(驪)全稱交替出現於史籍百多年, 隋唐時期完全取代了全稱。魏存成先生認為改稱高麗應是 5 世紀末,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並用, 至隋唐不再見高句麗的名稱了 [1] 
為了對這兩個政權加以區別,在當今的歷史研究中,一般將高氏高麗稱為“高句麗”、王氏高麗稱為“高麗”。 [10] 

高句麗歷史

高句麗建國

早期高句麗 早期高句麗
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建立高句麗於沸流水畔之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五女山城,亦有觀點認為在桓仁縣城附近)。 [11]  其建國傳説最早見之於好太王碑碑文。其碑文第一部分稱:“惟昔始祖鄒牟王之創基也,出自北夫餘,天帝之子,母河伯郎,剖卵降世,生而有聖德……命駕巡幸南下,路由夫餘奄利大水,王臨津言曰:‘我是皇天之子、母河伯女郎—鄒牟王,為我連葭浮龜。’應聲即為連葭浮龜,然後造渡,於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 [12]  此外,中國史書《魏書》及朝鮮半島史書《三國史記》等史料記載了更詳細的高句麗建國傳説。 [13-14]  這些傳説故事反映出朱蒙(鄒牟)是扶余王室的庶出王子,其母可能只是個侍婢,朱蒙因權力之爭從北扶余出走,可能帶走了一個小部族,這構成了日後高句麗的王族(桂婁部),高句麗政權建立之初,合併了周邊一些小民族和政權。 [15] 
高句麗建國之初的國號可能不是高句麗,而是“卒本扶余”。公元14年,卒本扶余佔領了新朝玄菟郡高句麗縣,由此改稱“高句麗”。 [16]  有學者認為在高句麗縣曾有“句驪胡”,屬於沸流部,與卒本扶余並非一部,王莽政權所殺的高句麗侯即屬於此部。騊被殺後,朱蒙之子琉璃兼併了高句麗縣的“句驪胡”,借用其名,改稱“高句麗”。 [17] 

高句麗中央集權與早期擴張

公元3年,高句麗把都城遷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內的“國內城”。此後400多年,高句麗政權一直定都於此。東漢建立後,高句麗不斷兼併周圍邊疆政權,逐漸強大起來。
到魏晉南北朝後,中原地區長期戰亂,使高句麗得以更加發展。其間,高句麗向中原各王朝稱臣,還受到過曹魏慕容鮮卑政權的兩次打擊。公元427年,高句麗再次遷都,建都平壤。 [18] 
東漢末年,遼東郡公孫度控制。 高句麗主動與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併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正始五年(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

高句麗復興與擴張

高句麗石雕 高句麗石雕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朝鮮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後於永嘉七年(313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又於建興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了對朝鮮半島北方的統治。 [19-20]  及至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廣開土王談德(392至412年在位)執政之時,向外擴張的勢頭越來越猛,除了南征百濟、北討契丹、夫餘外,約在廣開土王十三年(404年)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高句麗國的領域空前擴大了。 [20] 
高句麗的擴張並不是一番風順的。鹹康八年(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擊。 [21]  鹹安元年(371年),百濟近肖古王率軍進攻高句麗的平壤城,高句麗故國原王出兵交戰,被流矢射中,當月二十三日去世。 [22]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新的法律出台。鹹安二年(372年)立從中原引入的佛教為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 小獸林王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
高句麗王 高句麗王
元興三年(404年),高句麗廣開土鏡,高句麗平安好太王攻佔遼東之地。 [4] 
從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高句麗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根據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記載,好太王在一次與扶余的戰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個城池,1400個村莊。後來好太王兼併了北部的扶餘國和靺鞨部落;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並在新羅與百濟,伽倻的戰爭中迫使新羅屈服。
義熙九年(413年),高句麗長壽王登基。由於百濟和新羅的對抗,元嘉四年(427年),長壽王遷都到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長壽王延續了其父好太王的擴張政策。五世紀末,長壽王又吞併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與北魏交鋒;並保持了對新羅的控制。
長壽王時代的高句麗版圖,東臨日本海,南至牙山灣/竹嶺,西至遼河,東北盡有挹婁之地。 [23] 

高句麗內部紛爭

高句麗歷史文圖 高句麗歷史文圖
高句麗在六世紀達到鼎盛。高句麗安藏王被刺殺後,其兄安原王繼位。在安原王時期,王室間的紛爭加劇。兩政治集團對王位繼承進行爭鬥。最後年僅8歲的陽原王登基。不過對權力的爭奪並沒有結束。反對派的幕僚們開始建設自己的軍隊,對自己的領地進行實際上的控制。內憂外患,6世紀50年代,高句麗北部受到遊牧民族的襲擊。但高句麗內部的幕僚爭奪依然繼續。
大寶二年(551年),百濟和新羅為擺脱被高句麗奴役的地位而開始聯合攻打高句麗。高句麗丟失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肥沃的漢江流域。百濟新羅聯盟的主戰者百濟在對高句麗的戰爭幾乎精疲力盡。承聖二年(553年),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但卻對百濟發動了攻勢,最後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囊中。怒於新羅的背叛,百濟聖王第二年攻新羅西部以報復,但被新羅擒住,後被處死。

高句麗與隋之爭

隋文帝時期
開皇十七年(597年),平陽王聯合靺鞨先發制人攻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24]  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 [25-26]  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即今山海關)。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今山東掖縣)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九月二十一日,水陸兩路被迫退還。隋軍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的人死亡了。 [27-28]  隋軍撤退。嬰陽王高元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罷兵,待之如初。 [29] 
隋煬帝時期
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隋煬帝決定征討高句麗。 [30]  隋煬帝下詔集結天下的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匯合於涿郡。除了軍隊以外,另外長期來往在路上的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31] 
在一徵高句麗之前,隋煬帝為了徵高句麗,過度殘暴的征斂百姓,導致百姓困窮,百姓的物資與民力都衰竭了,當順民就會遭遇承受不了的凍餒,很快就會面臨死亡,剽掠反而能活的久一點,於是百姓開始聚集起來反抗。 [32]  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等百姓農民起義,從此開始,百姓農民起義蜂起,不可勝數,攻陷城邑。隋煬帝命令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抓獲就斬殺,但是仍然有更多的百姓農民起義出現,仍然禁止不了百姓農民起義。 [33] 
大業八年正月(612年),出征的隋朝士兵全部集中於涿郡,有軍人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此外為其運輸物資的民夫是軍人數量的兩倍。 [34]  大業八年三月底,隋朝大軍抵達了遼河。因為隋軍造的橋距離岸邊還差數米,所以隋軍赴水與對岸的高句麗軍交戰,結果隋軍死亡甚眾,隋朝左屯衞大將軍麥鐵杖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皆戰死。之後隋軍加長了橋樑,終於渡過遼河,在東岸擊敗高句麗軍。 [35]  最開始隋煬帝在遼水會師的時候,隋煬帝為了防止將領輕兵掩襲孤軍獨鬥去爭取功勞名聲以邀勳賞,所以命令他們分為三道,但凡有攻擊軍事行動,必須要三道之間相互通報,不許輕軍獨進,而且軍事進止都要先奏聞隋煬帝,等回覆命令。 [36]  隋煬帝命令諸將,如果高句麗要投降,就應該安撫接納,不要再縱兵進攻。遼東城將要被攻陷的時候,城中的高句麗軍隊就聲稱請降,隋朝諸將奉隋煬帝的旨而不敢繼續進攻,而是先上奏隋煬帝,等回覆命令到達,城裏的高句麗軍已經準備好了防禦,再次開始抵抗。這樣的情況重複了好多次,隋煬帝仍然不醒悟。隋軍仍然沒有攻下遼東城。即使之後煬帝親自到前線指揮,但士氣已經衰落的隋軍在遼東守軍的頑抗下又僵持了一個月也沒能拿下這個城池。高句麗的其他城市也堅守,隋軍沒有攻下。 [37] 
右翊衞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進入浿水(大同江),然後率領精兵四萬登陸攻打平壤,結果高句麗打的來護兒大敗,隋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 [38]  宇文述等人率領隋軍30萬5千人,被高句麗打的慘敗,隋朝左屯衞將軍辛世雄戰死。宇文述等九支軍隊渡過遼河時,有30萬5千軍人,等到返回遼東城時,只有2700人,物資儲備兵器軍械巨以萬計,也丟失殆盡。 [39]  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之戰遂以慘敗而告終。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句麗。正月,煬帝下詔徵集天下兵集於涿郡,還開始召募百姓為驍果 [40]  楊玄感因為楊廣的猜忌而決定造反。 [41]  在隋煬帝第二次親征高句麗時,楊玄感造反。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案堵不動,皆棄之而去。隋軍眾心洶懼,混亂的失去了部署劃分,諸道分散。高句麗出動數千士兵追擊,因為隋軍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隋朝後軍仍然有數萬人,高句麗跟隨抄擊,最後的羸弱數千人被高句麗殺掠。 [42]  楊玄感的叛亂被迅速平定。
隋煬帝第三次親征高句麗:大業十年(614年),隋煬帝下詔再次徵發天下兵,攻打高句麗。[35]三月,隋煬帝到達涿郡,隋軍士卒在路上逃亡相繼。隋煬帝到臨渝宮,禡祭黃帝,斬殺叛軍者以釁鼓,仍然無法阻止人們逃亡。 [43]  秋,七月,隋煬帝車駕到達懷遠鎮。這時隋朝國內已經大亂,所徵之兵多數未能按期到達,高句麗也困弊,隋朝來護兒趁機要向平壤進軍,高句麗王高元害怕,於是遣使請降,囚禁並送回斛斯政。隋煬帝非常高興,遣使召來護兒率軍返回。高句麗的請降,並非真正歸附,只不過是詐退隋軍的一種緩兵之計。而“自負才學”的楊廣,對此卻未能識破,竟下令班師還朝。 [44]  來護兒認為此時正是攻破高句麗的好機會,想繼續進攻,不肯奉詔,但是諸將聽從隋煬帝的命令,都請返回,來護兒才奉詔退軍返回。 [45] 
隋煬帝對高句麗發動戰爭,連年征戰使數百萬人喪生,過度殘暴的征斂與統治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隋末農民起義。至隋煬帝第三次徵高句麗,各地大量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十月,丁卯,隋煬帝到達東都,己丑,到達西京。徵高句麗王高元入朝,高元卻沒有來。隋煬帝下令將帥嚴裝,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最後沒有成行。 [46] 
在隋煬帝第三次征討時,高句麗王表面上表示臣服,但是卻不按隋煬帝的命令入朝,還俘獲大批隋人不放還,後世中原人到高句麗,“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47] 
隋煬帝徵高句麗,結果高句麗還在,隋朝卻大亂滅亡,北周留下的豐厚遺產被敗壞殆盡,隋煬帝造成的大亂嚴重削弱了華夏,導致人口鋭減到200餘萬户 [48]  ,還留下嚴重分裂內戰,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 [49]  ,而東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極盛程度,突厥可汗將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範圍,突厥可汗還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 [50]  華夏面臨被突厥滅亡的危險。隋煬帝徵高句麗,結果華夏被大亂嚴重削弱,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徵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高句麗與唐之爭

唐太宗時期
唐徵高句麗
唐徵高句麗(2張)
唐初貞觀年間,唐朝攻滅東突厥汗國、吐谷渾汗國、西域諸國,打敗薛延陀汗國,四夷威服。貞觀十七年(643年),新羅遣使入朝,述説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句麗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句麗。
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從萊州走海路向平壤進軍。又以李世勣(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六萬,以及蘭、河二州歸降的胡人,向遼東進軍。 [51]  因為唐太宗動用的軍隊數量遠少於隋煬帝楊廣動用的,給百姓造成的負擔遠小於隋煬帝楊廣造成的,所以隋煬帝徵高句麗時出現百姓打斷自己的手足來躲避出征與徭役,而唐太宗徵高句麗時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唐太宗説:“煬帝無道,徵遼東時,人們打斷自己的手足來躲避出征與徭役。朕現在徵高句麗,都是選那些願意出征的人,募十得百,募百得千,一些沒能跟隨出征的人,都憤嘆鬱邑。” [52] 
貞觀十九年(645年),李世勣率軍到達幽州 [53]  三月,唐太宗的車駕至定州。唐太宗親自慰問生病的士兵,把他們託付給州縣治療。有很多人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都説“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唐太宗不允許。 [54] 
夏,四月,李世勣(李勣)率軍自通定渡過遼水,到達玄菟。高句麗非常害怕,城邑都閉門自守。李道宗率數千士兵到新城。張儉率軍渡過遼水,向建安城進軍,擊敗高句麗兵,斬首數千級。 [55]  李世勣攻佔高句麗的蓋牟城,俘獲兩萬多人,糧食十餘萬石。 [56]  張亮率軍從東萊渡海,進攻卑沙城。程名振率軍在夜裏到達,王大度為先鋒。五月,唐軍攻佔卑沙城,俘獲男女八千人。分遣總管丘孝忠等曜兵於鴨綠水。 [57] 
李世勣率軍到達遼東城外。高句麗步騎四萬來救遼東城。李道宗將四千騎兵迎戰,李世勣也引兵幫助李道宗,打敗高句麗軍。唐軍斬首敵軍千餘級。 [58] 
李世勣率軍攻遼東城,唐太宗率精兵與其匯合。唐軍攻佔遼東城,殺敵一萬多人,俘獲敵軍一萬多人,還俘獲男女四萬人。以其城為遼州。 [59] 
唐軍進軍白巖城。李思摩被弩矢射中,唐太宗親自為其吮血。將士聞之,沒有不感動的。高句麗烏骨城派一萬多軍隊支援白巖城。契苾何力率八百騎兵去攻擊他們。契苾何力親自殺入敵人的陣地,被刺中腰,薛萬備救出契苾何力,契苾何力捆住傷口,繼續作戰,跟隨他的騎兵奮力進攻,打敗高句麗軍,追殺數十里,斬首千餘級,因為日落天黑而停止。 [60] 
六月,唐軍佔領白巖城。以白巖城為巖州。以蓋牟城為蓋州 [61] 
車駕從遼東城出發,到達安市城外。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率高句麗、靺鞨兵十五萬來救安市城。 [62]  延壽率軍到達距離安市城四十里的地方。唐太宗命令阿史那社爾率一千突厥騎兵去誘敵,剛交戰就假裝退走。高句麗軍爭相前進,到達安市城東南邊八里的地方,依山列陣。 [63]  唐太宗親自與長孫無忌等人以及數百騎兵到高處觀察山川形勢,可以伏兵以及出入的地方。 [64]  唐太宗命令李世勣率軍隊一萬五千設陣於西嶺,長孫無忌率精兵一萬一千為奇兵,從山北出狹谷去攻擊敵人的後方。唐太宗親自率領軍隊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命令各軍聽到鼓角聲就一起出擊奮力進攻。延壽看到李世勣佈陣,結陣要作戰。唐太宗望見長孫無忌軍塵起,命令作鼓角,舉旗幟,各路軍隊鼓譟並進,延壽等人大懼,想分兵抵禦。唐將薛仁貴大喊的衝入高句麗軍陣,所向無敵。唐軍進攻,高句麗軍大潰。唐軍斬首兩萬多級。 [65] 
延壽等人率領剩餘的軍隊依山自固。唐太宗命令諸軍包圍之。長孫無忌撤了橋樑,斷了高句麗軍的歸路。延壽、惠真率三萬六千八百人投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唐太宗選出耨薩及以下酋長三千五百人,遷往內地,其他的都釋放,讓他們回平壤,他們都舉起雙手以頭頓地,歡呼聲傳到數十里之外。此外,這一戰還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一萬多領,以及其他大量兵器。高句麗全國都非常震驚害怕,後黃城、銀城的高句麗人都自己棄城逃走,數百里沒有人煙。 [66] 
九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未能攻克。時近深秋,唐太宗因為當地變冷早、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而且糧食將盡,所以班師還朝。 [67] 
唐太宗是從容班師。班師時唐太宗還耀兵於安市城下,安市城的人皆屏跡不出,安市城主登城拜辭,唐太宗讚賞安市城主的堅守與忠誠,賜給安市城主縑百匹。之後的返回路上,唐太宗聽説太子來了,為了儘快見到太子,唐太宗還騎馬奔馳,這種情況下騎馬奔馳,由此可見,在徵高句麗以及班師過程中,唐太宗顯然沒有受傷。 [68] 
唐太宗因為沒有攻滅高句麗而認為沒有成功,而後悔,但是唐軍的戰果遠大於損失。此次唐太宗徵高句麗,攻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座城,徙遼、蓋、巖三州户口七萬人到中國,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消滅大量高句麗軍隊,斬獲高句麗首級達到四萬餘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例如平壤之戰明軍斬首就800百、但是小西第一軍損失卻超過1萬),唐軍士兵死了接近兩千人,馬匹死了八千匹。 [69-70]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時,唐軍取得多次大勝,單是其中消滅高句麗的高延壽高惠真15萬軍隊的那次,唐軍還繳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以及大量其他裝備。) [71]  唐太宗親征高句麗,戰果遠大於損失。
唐太宗回朝後,羣臣建議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太宗採取了這一建議。以後,唐軍採取了對高句麗發動騷擾性攻擊的策略,共有以下幾次: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牛進達、李勣、李海岸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句麗。李勣率軍渡過遼水,途經南蘇等數座城,高句麗兵多背靠城牆拼戰,李勣將他們打敗,並焚燒其外城後回師。 [72]  牛進達、李海岸率軍進入高句麗境內,經歷一百多次戰鬥,戰無不勝,又攻克石城。進軍到積利城下,高麗兵一萬多人出城迎戰,李海岸將其擊敗,斬首二千級(通常殺敵數遠多於斬首數)。 [73]  十二月,高句麗王讓他的兒子莫離支任武入朝謝罪。 [74]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古神感率唐軍渡海攻打高句麗,遇到高句麗軍步騎5000,唐軍在易山擊破了他們。當晚,1萬多高句麗軍襲擊古神感的船,再次被古神感擊敗。 [75]  薛萬徹率唐軍渡過鴨淥,到達泊灼城,高句麗人害怕,放棄邑居而逃跑,大酋所夫孫抵抗,薛萬徹擊斬所夫孫,又擊破3萬高句麗援軍。 [76]  百濟與新羅也參與進了唐與高句麗的戰爭,百濟攻破的新羅13座城。 [77] 
唐高宗時期
永徽五年(654年),安固率領高句麗軍與靺鞨兵攻打契丹,唐朝松漠都督李窟哥在新城把他們打的大敗。 [78]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麗與百濟、靺鞨聯兵入侵新羅,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衞中郎將蘇定方率軍擊高句麗。夏,五月,程名振等人渡過遼水,高句麗見程名振等人的軍隊少,就開門渡過貴端水來迎戰,程名振等人奮力攻擊,擊敗高句麗軍,殺獲千餘人,焚燒了敵人的外城以及村落而返回。 [79]  顯慶三年(658年)六月,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將兵攻高麗之赤烽鎮,拔之,斬首四百餘級,捕虜百餘人。高麗遣其大將豆方婁帥眾三萬拒之,名振用契丹兵迎擊,擊敗高句麗軍,斬首二千五百級; [80]  顯慶四年(659年)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擊破高句麗將領温沙門。 [81] 
顯慶五年(660年),百濟恃高句麗的援助,多次侵略新羅,新羅王春秋上表求救於唐朝。唐朝以左武衞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左驍衞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萬軍隊伐百濟。以新羅王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率新羅之眾。 [82]  蘇定方率唐軍從成山渡海,百濟據熊津江口以抵抗唐軍。蘇定方率唐軍擊破百濟軍,百濟死數千人,其餘都潰逃了。蘇定方指揮唐軍水陸齊進,直接向百濟的都城進軍。百濟動用全國兵力來交戰。唐軍大破百濟軍,攻滅百濟,百濟王義慈及太子隆、次子以及各城都投降於唐軍。百濟有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户,唐朝在百濟設置熊津等五都督府。 [83] 
唐朝攻滅百濟,使高句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
顯慶五年(660年)十二月,唐朝派契苾何力、蘇定方、劉伯英、程名振率軍分道進攻高句麗。 [84] 
龍朔元年(661年),唐朝募河南北、淮南六十七州兵,得四萬四千餘人,前往平壤、鏤方行營。以鴻臚卿蕭嗣業為夫餘道行軍總管,率領回紇等諸部兵前往平壤。 [85] 
當初,蘇定方打平百濟,留下郎將劉仁願守百濟府城,又以左衞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王文度渡海時去世。百濟僧道琛、舊將福信聚集人眾據守周留城,從倭國迎來原先的王子豐立之,率軍在府城包圍劉仁願。唐高宗下詔任命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統帥王文度的軍隊,順便徵發新羅兵,以援助劉仁願。劉仁軌御軍嚴整,所攻擊的都成功打下了。百濟在熊津江口立兩柵,劉仁軌率軍與新羅兵一起攻打,攻破之,殺死、溺死敵人一萬多人。道琛等人解除府城的包圍,退守任存城。新羅糧盡,返回。道琛自稱領軍將軍,福信自稱霜岑將軍,招集徒眾,勢力越來越大。劉仁軌兵少,與劉仁願合軍,休息士卒。唐高宗下詔新羅出兵,新羅王春秋奉詔,派他的將軍金欽統帥軍隊援助劉仁軌。到達古泗,福信截擊,擊敗了金欽。金欽返回新羅。 [86] 
唐高宗派任雅相、契苾何力、蘇定方、蕭嗣業率軍水陸分道並進。 [87]  七月,蘇定方在浿江擊敗高句麗,多次作戰都勝利了,包圍了平壤城。 [88]  九月,契苾何力到達鴨綠水,莫離支男生用數萬精兵守之。契苾何力到達後,正趕上層冰大合,契苾何力率軍乘冰渡水,打敗高句麗軍,斬首高句麗軍三萬級,其餘都投降於唐軍,男生孤身逃回。 [89-90] 
龍朔二年(662年),龐孝泰與高句麗在蛇水之上交戰,戰敗,與他的兒子十三人都戰死。另一道的蘇定方包圍平壤卻沒有攻下,遇到大雪,解圍而返回。 [91]  熊津都督劉仁願、帶方州刺史劉仁軌在熊津之東大破百濟:劉仁願、劉仁軌先是攻佔百濟的支羅城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柵,殺死以及俘獲很多敵軍,分兵守之;百濟增加軍隊防守險要的真峴城;隨後劉仁軌仍然攻佔了真峴城,打通了新羅運糧之路。劉仁願上奏請增加士兵。詔發淄、青、萊、海之兵七千人去熊津。 [92]  百濟王派使者到高句麗、倭國(日本)求援軍來抵抗唐軍。 [93] 
龍朔三年癸(663年),百濟與日本援助高句麗。孫仁師、劉仁願與新羅王法敏率陸軍前進,沒有遇到日本軍。劉仁軌率水軍與糧船從熊津入白江,在白江口遇到日本軍。劉仁軌指揮唐軍四次擊敗日本軍,焚燒日本船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濟王豐逃到高句麗,王子忠勝、忠志等率眾投降,百濟全部被平定,只剩下任存城還沒被唐軍攻下。黑齒常之投降於唐軍。不久之後唐軍攻佔任存城。 [94] 
麟德二年(665年),高句麗太子福男來唐朝侍祠 [95] 
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泉蓋蘇文死,長子泉男生繼任莫離支,出巡,指派他弟弟泉男建泉男產留下治理國家政事。泉男建趁機取得國家,自任莫離支,發兵討伐泉男生。泉男生逃跑,駐守另外的城邑,讓他兒子泉獻誠到唐朝求救。六月,壬寅(初七),唐朝任命右驍衞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領兵救泉男生;任命泉獻誠為右武衞將軍,擔任嚮導。又任命右金吾衞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共同討伐高句麗。 [96] 
九月,龐同善大破高句麗軍,泉男生率領部眾與龐同善會合。唐高宗下詔,任命泉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 [97] 
冬季,十二月,唐朝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司列少常伯安陸人赦處俊為副大總管,以進攻高麗。龐同善、契苾何力同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並仍兼安撫大使;水陸諸軍總管和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雲郭待封等,都受李勣指揮。 [98] 
乾封二年(667年),李勣攻佔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留契苾何力守城。高句麗十五萬軍隊駐紮在遼水,高句麗還有數萬靺鞨兵據守南蘇城。契苾何力指揮唐軍攻擊,擊敗敵軍,斬首一萬多級,乘勝攻佔七座城。於是率軍返回與李勣匯合,一起攻佔辱夷、大行兩座城。 [99-100] 
李勣攻下高句麗16座城。泉男建派兵攻擊唐軍龐同善、高侃在新城的軍營,被唐軍薛仁貴擊破。高侃進軍到金山(在今遼寧昌圖西),與高句麗交戰,不利,薛仁貴率唐軍橫擊,大破高句麗軍,斬首5萬餘級,攻佔南蘇(今遼寧撫順東蘇子河與渾河交流處)、木底(今遼寧新賓西木奇鎮)、蒼巖(今吉林集安西境)三城,與泉男生軍會合。 [101] 
總章元年(668年)二月,薛仁貴率三千人大破高句麗軍,殺獲一萬多人,攻佔扶余城(今吉林四平),扶余川中40餘城都望風歸降。 [102]  泉男建再次派兵5萬救扶余城,在薛賀水(又稱薩賀水,即今遼寧丹東西南趙家溝河)與李勣軍遭遇,唐軍大破高句麗軍,斬獲3萬多人,乘勝攻佔大行城(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 [103] 
到了總章元年(668年)春夏,各路唐軍會師,推進至鴨綠柵。高麗發兵抵抗,唐軍奮勇出擊,大敗高句麗軍,追奔200餘里,攻拔辱夷城(今朝鮮永柔境),高句麗其他各城守軍或逃或降。唐軍進至平壤城下,圍平壤月餘,高句麗王高藏派泉男產率首領98人出降。泉男建仍然閉門拒守,並多次遣兵出戰,皆敗。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
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衞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高句麗第27代國王寶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虜,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的記載,高句麗貴族及大部分富户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國各民族中。另有部分留在遼東,成為渤海國的臣民,而其餘小部分融入突厥及新羅。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

高句麗疆域

好太王時期,高句麗疆域:西部達遼河流域,今遼陽-鐵嶺一線;北部到輝發河,第二松花江流域;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已跨過大同江,直抵漢江北岸。 [3] 
北朝之末,高句麗國東至新羅,西北渡遼水至營州,南至百濟,北至靺鞨。 [4] 
長壽王時期,高句麗南部疆域進一步擴張,基本控制了漢江流域。 [3] 
高句麗 高句麗

高句麗政治

高句麗中央官制

高句麗的官員分為十二級,分別是:大對廬,或叫吐捽;鬱折,主管圖簿;太大使者;帛衣頭大兄,掌管國政,三年更換一次,稱職的則不受限制;大使者;大兄;上位使者;諸兄;小使者;過節;先人;古鄒大加。有六十個州縣。大城設置一位傉薩,相當於都督;其他城設置處閭近支,亦稱為道使,相當於刺史。有參佐,分幹。有大模達,相當於衞將軍;末客,相當於中郎將。 [104] 

高句麗地方制度

高句麗在設置郡縣的地方置太守,作為郡一級地方或城邑的行政長官,置宰於小的城邑。無論太守還是宰,抑或是五部褥薩,他們都既是地方長官又是軍事指揮官。 [105] 

高句麗法律制度

高句麗為維護其統治及維護社會秩序所必須的法規和機構都是具備的。高句麗的司法機關,在中央為王、諸加、大輔、左輔、國相,在地方則有郡縣的長官。高句麗法律中明顯吸收了中原王朝法律的某些內容,如謀反、謀叛、強盜、盜竊和誅殺、謀殺、決笞、償髒、沒為奴等罪稱刑名,均與內地相同或類似。
保護王有財產和個人私有財產的反盜竊法是高句麗法律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高句麗王位繼承法規的總原則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則為補充。

高句麗軍事

高句麗組成

壁畫上的高句麗重騎兵 壁畫上的高句麗重騎兵
史載高句麗“其人性兇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沃沮、東濊皆屬焉”。 [106]  這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上亦有描繪,比如洞溝12號壁畫墓的斬俘圖和三室墓第一室北壁的攻城圖等。攻城圖整個畫面為某個城的一角,城門緊閉,城外有二將乘騎手持長矛,正在酣戰,人馬均着甲冑。在二將上方有二士卒滾抱廝打,畫面簡潔,主題突出,是描繪一幕城池的守禦戰,可能是為了表現墓主生前參與守衞某城有功的戰績場面。 [107] 
唐朝時期是高句麗軍隊建立以來數量最為龐大的時期。在高句麗歷史研究領域,史學家們以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對高句麗軍隊和戰爭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和科學認真的考證,相繼出版了一批非常重要的學術論文和著作,提出了符合歷史事實的見解。其中,耿鐵華先生對唐朝時期高句麗全國軍隊數量的考證最具代表性。在耿鐵華先生的《中國高句麗史》考證統計得出高句麗滅國前的常備軍隊在60萬人左右。 [5]  從高句麗在歷次戰鬥中使用軍隊的數量及高句麗全國人口總數的測算情況看,耿鐵華先生考證唐朝時期高句麗全國軍隊數量為60萬人左右,是具有客觀依據的。 [6] 
高句麗軍隊最初是由五部的高句麗人組成的,隨着國土的擴張,征服其他地區和民族,高句麗國家的軍隊中也出現了其他民族的成份如鮮卑、馬韓、穢貊、靺鞨、扶余、漢人士兵。高句麗後期,軍隊主要由高句麗人、靺鞨人、扶余人、漢人組成。高句麗軍隊由步兵、騎兵和水軍構成。高句麗古墓壁畫中,高句麗騎兵、步兵的形象是很多的。
根據現存的文獻研究和考古壁畫分析,人馬俱裝的突擊騎兵是高句麗軍隊的主力。這種重騎兵人馬披掛,並有高高的鐵護領保護脖子和臉頰,通過沖鋒和白刃戰的方式作戰。得益於高句麗境內豐富的金屬礦藏資源,使高句麗的重騎兵保有量和中原王朝不相上下。此外,重步兵也是高句麗壁畫的常見元素之一。較常見的是一種身着兜鍪和甲、手持長槍和方盾的士兵。其次是一種頭戴冠冕,身披甲肩挑重劍和盾牌的士兵。

高句麗裝備

高句麗軍事裝備 高句麗軍事裝備
高句麗軍事裝備亦相當精良。《北史・高麗傳》載,“兵器與中國略同”。根據高句麗歷史文獻記載,結合考古資料的發現和對高句麗壁畫中所反映出來的高句麗兵器進行研究,高句麗攻擊型兵器可分為銅鐵兩大類,長兵器、短兵器、拋射兵器、防衞兵器等四種。其中鐵製兵器佔絕大多數,銅兵器只佔極少的部分。銅類長兵器有銅矛;短兵器有青銅短劍、青銅劍鏢、青銅鉞形斧;拋射兵器有鎏金銅鏃、鐵鋌銅鏃。鐵類長兵器有鐵矛、鐵長刀、鐵陌刀;短兵器有鐵刀和環手刀、三稜形鐵刺、三鈎器;拋射兵器有鐵製鳴鏑和鐵鏃,其中鳴鏑飛行中翼孔鳴響,無殺傷力,作為警報發信號使用。高句麗的防衞型武器有鎧甲、頭盔等。其中鎧甲分兩種,一種為將士身上所穿鎧甲,另一種為戰馬身上所披掛的馬鎧。《三國史記》把將士和戰馬身上都披掛鎧甲的騎兵稱為“鐵騎。此外,還有為便於士兵登山而特製的鐵釘履和軍官冬季防滑穿用的鎏金銅釘鞋。
高句麗騎兵的戰馬分披甲與不披甲兩種,披甲者全身鐵甲為罩,頭戴只露眼睛的面具;不披甲的亦戴面具。 [108] 

高句麗經濟

公元3年,高句麗遷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縣城)後,充分利用鴨綠江、渾江流域山川河谷的自然資源,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初步形成了農業、漁獵經濟並重,手工業進步的社會經濟結構。 [109] 

高句麗賦税

早在漢代以及南北朝時期,高句麗就已經有賦税體系。高句麗百姓即使兵役和徭役的承受者,又是租税的繳納者,“賦税則絹、布及粟,隨其所有,量貧富差等疏之” [110]  ,高句麗對征服地區也徵收租税,“復置其中大人為使者……又使大加統責其租税、貊布、魚、鹽、海中食物,千里負擔致之” [111]  ,徵收的內容裏就包括租税。

高句麗農業

兩漢時代,高句麗對於農業生產各個季節所使用的鐵製農具幾乎都已具備,這對高句麗農業的生產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到山上王時期,鐵器的應用已超出了農業範圍,在其他方面也廣泛地使用了鐵器,如鐵製的生活用具、兵器、手工業生產工具等,都廣泛應用。標誌着高句麗的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三世紀時,高句麗除了偏僻地區外,已普遍使用了牛耕。在四世紀以後,牛車又廣被應用。這對農業生產來講是很大的推動,加快了農耕和運輸,使社會生產力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進入5世紀前後,高句麗佔據樂浪、帶方、遼東諸郡,為高句麗封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高句麗中期的農業大發展,為後期的高句麗興盛奠定了物質基礎。 [112] 

高句麗手工業

高句麗社會隨着農業經濟的進展、興盛,手工業生產技術也不斷興旺發達起來,有發達的製陶業、冶鐵業、鍊銅業、鎏金金銀器製造業、糅漆業、紡織手工業、造船業等等眾多產業。 [112] 

高句麗牧業漁業

高句麗的社會經濟,儘管是以農業為主體,但是也從事一定的漁業和牧業。高句麗多大山深谷,草木茂盛,有着天然的最好牧區。可以牧馬、養豬、放牛、放羊。高句麗人還在春、秋兩季獵取野生動物。 [112] 

高句麗商業

高句麗對中原進行政治交往,並且促進商業往來不斷髮展。高句麗還對新羅、百濟、契丹也存在着密切的商業往來。 [107] 

高句麗貨幣

高句麗的貨幣有金、銀、絹、布、金屬鑄幣等。 [113] 

高句麗科技

兩漢時期,高句麗已經有大量鐵農具與鐵兵器。南北朝隋唐時期,高句麗已經能製造並且裝備大量鐵甲具裝重騎兵。
高句麗的築城技術,建造了大量山城。單是在中國境內遼寧、吉林兩省,就有100多座高句麗山城。 [114]  在朝鮮、韓國境內也有大量高句麗山城。
高句麗曾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其主要的歷史遺蹟大量地存續於中國的吉林省和遼寧省,成為該段歷史無可替代的實物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其中的王城、王陵和貴族墓更彌足珍貴。五女山山城是高句麗創建的第一個都城,它的規模宏大,體系完備,保存也較為完整。城內分佈多處高句麗早期的重要建築遺址及生活、軍事遺蹟,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五女山山城在選址佈局、城牆築法、石料加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創新。從而形成了一種不同凡響的山城形式。從這裏開始,高句麗民族逐步擴大活動領域,歷經700餘年,創造了極具特色的文化。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巖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在東北亞地區中世紀世代城址中,國內城與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築的傑作。國內城保存下來的城牆依然堅實牢固而又不失美觀莊嚴,都城風範猶存。丸都山城的佈局因山形走勢而巧妙構思、合理規劃,實現了自然風貌與人類創造的渾然一體。通過考古發掘揭露的宮殿址遺蹟,仍可顯示原有建築的恢弘氣勢。 [131] 

高句麗文化

高句麗語言

高句麗文物 高句麗文物
有美國學者通過對《三國史記》中地理志部分的地名詞語分析,認為高句麗語日語有着相近的淵源。而也有韓國學者根據中國資料的記載得出,高句麗語與扶余、沃沮、東濊、百濟(統治階層)的言語屬於同系的結論,他們認為在中國東北部至朝鮮半島形成了扶余語系。但這只是一種假設。有韓國人無視記載高句麗語特徵的歷史資料嚴重不足的事實,聲稱高句麗語與新羅語是同一種語言,只是在用字上略有不同。但這是沒有充足的依據的看法。因為高句麗與新羅有着各自的形成史,他們在地理上的距離在今天看來雖不遠,但在古代其距離足以形成極為不同的文化與語言。而高句麗與新羅文化中的近似部分相當程度是由於他們都從中原文化中學習甚多所造成的。 有中國學者則認為由於高句麗是一個集中了眾多東北地區民族的邊疆古國,所以高句麗人並未形成完全統一的語言,比如生活在高句麗統治下的靺鞨人所説的語言相比較於高句麗語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語言。而高句麗在其鼎盛時期的七世紀初葉也曾統治過部分契丹人奚人。根據古代史書記載,其境內更生活着相當數量的漢人。根據《舊唐書》的記載,唐高祖李淵於武德七年“遣前刑部尚書沈叔安往冊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仍將天尊像及道士往彼,為之講老子,其王及道俗等觀聽者數千人。”可以推斷至少高句麗的上層與文化人士可以聽懂漢語。
語言對於高句麗的歷史歸屬並不具有重大的決定意義。即便是同一語源、同一種族的人們,經過發展,也往往會形成多個不同的民族國家。比如,同以古拉丁語為語源的古代歐洲人形成了今天的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日耳曼人演化出了斯堪的納維亞民族、英格蘭人、荷蘭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南非的許多白人。所以,且不説高句麗的語言問題根本就是一個無法弄清楚的學術懸案。即使是在同語言、同種族的情況下,這些條件也都不是定義古代民族與今天特定民族專屬繼承關係的標準。高句麗在古代屬於中華文明,所以中國對高句麗的歷史繼承是合理、合法的。

高句麗信仰

高句麗所崇拜的神靈,除了本民族所固有的以外,大多數取源於中原的神話傳説,如四神、伏羲女媧神農氏、駕鶴仙人王子喬以及對日月神的描繪。 [107] 
高句麗信仰圖騰 高句麗信仰圖騰
高句麗三足烏及壁畫。高句麗人崇拜起源於中原的神物三足烏,這種崇拜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中有體現。高句麗古墓壁畫有着豐富的內容,其中的四神崇拜、伏羲與女媧圖、神農圖、道家羽衣仙人圖等均體現了中原對高句麗文化的全面影響。同時高句麗的射獵、戰爭壁畫也體現了其作為一個邊疆民族所具有的尚武好戰特點,應該指出的是,這些圖畫在構圖等方面與中原魏晉以來的古墓壁畫並無重大區別。高句麗壁畫是反映高句麗在文化上屬於中華文明體系的鐵證。
高句麗人民以農業、漁獵為生,但農作物產量不多,使人民習慣節食。每年10月舉行秋收祭典“東盟”,祭祀國祖神、隧穴神,其間人民飲酒歌舞慶祝。

高句麗婚喪

高句麗社會崇尚厚葬,以石為棺,加以金銀等貴重陪葬物,外層多次封墳,砌成石冢。婚俗方面,高句麗行一夫一妻制,並允許男女以己意自由婚配,即所謂“有婚嫁,取男女相悦,即為之”。成婚後男方入住由女家準備的“婿屋”,待兒女長大,男方才可攜妻兒返回男家。另外,社會對弟娶寡嫂、寡婦再嫁等事是容許的。炎帝曾三次出現在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麗五號墓四號和五號壁畫上,證明了高句麗也是炎黃後代。

高句麗民族

朝鮮半島高麗王朝史家金富軾雖然將高句麗與百濟新羅並列為海東“三國”,但認為高句麗源出中國,他指出:“高句麗始居中國北地,則漸東遷於浿水之側。” [115]  又言:“高句麗自秦漢之後,介在中國東北隅,其北鄰皆天子有司,亂丗則英雄特起,僭竊名位者也。” [116]  因此高句麗族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 [128] 
根據當代中國學者研究,高句麗王室由扶余人構成,而組成高句麗的五部(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均由吞併鄰近濊貊部落所組成。除了濊貊、扶余外,高句麗族還應包括沃沮人的一部分。儘管沃沮人並未全部融人高句麗族,但在歷史上它卻曾同濊貊、扶余一起構成高句麗族。在高句麗民族中,歷次擄遷和投奔高句麗的零散漢人也佔一定的比重。這部分人原居漢人的遼、玄菟、樂浪等郡縣,由於連年戰亂而徙居高句麗。此外,朝鮮半島北部被高句麗征服後,當地固存的濊人、漢人、古朝鮮人、韓人等均部分融入高句麗族。綜上所述,高句麗是由濊貊系的一些部落組成五部聯盟,並逐步吸收同系及不同系的成分融合而成。 [130] 

高句麗外交

高句麗對新羅百濟

元嘉四年(427年)長壽王遷都平壤以後,高句麗長期與百濟、新羅爭奪領土。由於統治層採取了較為正確的戰略(在高句麗發展的後期,其統治中心進入朝鮮半島後,高句麗對中原王朝的朝貢關係不僅未受到削弱,反而得到加強。從而得以集中實力打擊其在半島上的敵人),高句麗由是逐漸強盛,蠶食了中原王朝在東北及半島上的郡縣統治區,最終成為西至今中國吉林、遼寧兩省東部,東達朝鮮半島大同江流域以南的區域強國。

高句麗對中原王朝

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西漢時期的高句麗還是隸屬於漢玄菟郡高句麗縣的一個部族,由“高句麗令主其名籍”(《三國志》卷30《高句麗傳》),而且從玄菟郡領取作為中國地方官應有的按品級的官服。高句麗政權的高官號“主簿”,正是中國縣級官員的稱號,也證明高句麗政權作為中國地方政權而存在,是中國漢朝在東北地區的基層行政組織。高句麗祠“靈星”,是因為執行西漢政府“郡國縣立靈星祠”(《史記.封禪書》)的規定,充分體現其作為基層組織的性質。
魏晉以後,借中原戰亂之機,高句麗的勢力迅速發展。其與中原政權發生的最早的大規模衝突是在三國時期的毋丘儉之役。
另外,最初的高句麗國家的統治中心在今天中國吉林省的集安與遼寧省的桓仁一帶,與朝鮮半島的關係不大。高句麗由漢玄菟郡高句麗縣統治下的部族向國家過渡,與高句麗的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大約都是在公元2世紀(朝鮮半島上正式形成國家也不早於公元2世紀,詳細內容見本文後附《中國與韓半島的早期關係》)。可以肯定的是,高句麗由前國家形態向國家過渡的過程至公元3世紀已基本完成。
高句麗因先後受到曹魏與前燕的連續打擊,西向發展受阻,於是轉而向朝鮮半島北部拓展,逐漸取代原中原王朝所設立的郡縣。
據日本學者田中俊明的統計,建武八年(32年)至乾封元年(666年)的643年中,高句麗向中原歷代王朝朝貢總計205次。其中,建武八年(32年)至景平元年(423年)的391年時間裏,朝貢僅有17次,平均23年才發生一次。而景平元年(423年)至乾封元年(666年)共朝貢188次,平均1.3年一次。
公元4世紀中葉,前燕就已經封高句麗王為營州刺史。自此之後,歷代高句麗王一直承襲着都督營州諸軍事、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都督遼海諸軍事等具有行政管轄權的官職。自435年以後,歷代高句麗王還經常帶有領護東夷中郎將、領護東夷校尉的頭銜。
隨着高句麗國家的發展與成熟,高句麗作為中國的地方政權,獨立性也越來越強,中央王朝對高句麗政權的態度也在發生着變化。自6世紀末期開始,中央已不再授予高句麗王具有地方行政管轄權的官職,而是改授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等散官與勳官,這表明中國中央王朝對作為其地方政權的高句麗的獨立傾向十分不滿,已開始不再授予其管轄東北各地的權力。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這種矛盾不斷升級,最終演變成隋唐與高句麗的戰爭。
唐王朝先後滅亡百濟和高句麗,在百濟故地設熊津等5都督府,在高句麗故地設安東都護府,並以新羅王為雞林州都督,最終確立了在這一時期中國對朝鮮半島的羈縻統治體系。
龍朔三年(663年)以後,新羅王除在位時間過短唐王朝未及加封者外,歷代新羅王世襲雞林州都督一職,其所轄地區是唐王朝所屬的雞林州都督,屬於唐王朝在朝鮮半島的地方政權,而不是獨立國家,而新羅王的身份是唐在朝鮮半島的地方行政官員。
新羅藉助唐的勢力佔有了朝鮮半島南部地區。整個唐朝時期,新羅的疆域一直在平壤與大同江以南。
有唐一代,遼東即鴨綠江南北的高句麗故地其主體部分仍然屬於中原王朝,新羅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117]  新羅仍然臣服於唐朝。
新羅與中國所確立的長期封貢關係仍繼續存在着,新王即位都要接受冊封,中國文化對它的影響直接而深刻。10世紀初王建取代新羅在朝鮮半島建立新的王國,出於種種考慮,王建將這個直接脱胎於新羅的王國命名為“高麗”。

高句麗社會

高句麗衣食住行

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高句麗民族,在衣食住行等習俗上,有着自己民族特點的顯明特徵。高句麗民族多在“大山深谷,隨山谷以為居”。 [118]  可是每逢公會,人們都以錦繡豔服的着裝,佩戴自己心愛的金、銀首飾來打扮自己, [119]  説明高句麗民族在衣着穿戴上,還是很講究的,是有着很高的審美觀點的民族。在服飾上,可謂貴賤有別,男女着裝有異。 [107] 
據《新唐書》卷220《高麗傳》記載:“王服五采,以白羅制冠,革帶皆金扣。大臣青羅冠,次絳羅,珥兩鳥羽,金銀雜扣,衫筒袖,褲大口,白韋帶,黃革履。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幗。”
漢朝時期,高句麗到玄菟郡接受朝服衣幘,後來高句麗有所驕恣,不派人到玄菟郡去領,而在玄菟郡的東界、即高句麗與玄菟郡交界的地方築小城,朝服衣幘置於其中,歲時來取。高句麗把此城稱為幘溝漊,即名城的意思。 [118]  下屬官員和貴者,以青羅為冠,次者以緋羅為冠。青、緋羅冠,即無後的幘。仕人頭戴折風,形如弁,上插二鳥羽,一般都是白韋帶,黃革履,以金銀雜飾。庶人則衣褐色襦、褲。襦衫作筒袖,褲口肥大。貴婦人一般着合衽長裙襦,裙袖皆為襈緣,頭頂巾幗。這些有關服飾之記載,在高句麗壁畫的男女人物上充分得到了反映。國王的服飾,雖然目前尚未見到,但下屬官員和貴者的服裝在壁畫上都有描繪。比如在集安五盔墳4號壁畫墓網紋襯地內所畫的供養人物圖像即是。所畫的供養人物大多是頭戴青、緋羅冠,所穿的袍服顏色有異。有的是白色內衣,綠色長袍,白帶束腰;有的是穿綠色領緣紅袍服,腰繫紅帶;有的是着黃色領緣茶色袍服,腰繫白帶。所有供養人均為足蹬黑履,腳踏蓮台,冠為青、緋羅冠,即無後的幘,可清楚地看到發是高髻,只是袍服和束腰之帶,色彩有異。 [120]  [121]  。仕人所戴的折風帽,在壁畫上是屢見不鮮的。折風帶有黑色的台帶和白色的裝飾物兩邊帶繩,戴上之後,台帶將額上部遮住,飾物將豎髻隔開,為了防止冠物脱落,帶子則系顎下。折風帽是一種具有實用價值的簡便的冠帽,一般在折風上橫插兩根鳥羽,美觀大方。高句麗人所穿的鞋履,從壁畫上看到的即是靿鞋和短靴,一般均為履較長,前底稍向上翹,鞋尖向上反翹,即所謂的“長靿高鼻靴”。高句麗婦女的服飾,在壁畫上所見到的一般都是着合衽長裙襦,裙襦皆為襈邊,乃是女人服飾的顯明特點。 [107] 
《舊唐書》卷199上《高麗傳》記載:“國人衣褐戴弁,婦人首加巾幗。”壁畫中所見到的婦女冠物,一般都是巾幗,即和文獻記載“婦人首加巾幗”完全相符。其它形狀的冠物,目前還很少見到。《舊唐書》卷199上《高麗傳》又云:“食用籩豆、簠簋、罇俎、罍洗,頗有箕子之遺風”。從集安地區舞踴墓、角觝墓主室所繪的家中宴飲圖上都得到了證實。
“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葺舍,唯佛寺、神廟及王宮官府乃用瓦” [122]  這裏明確告訴我們,高句麗民族的勞苦民眾,乃是以茅草修屋,而神廟、王宮官府等建築,是十分考究的,表明了“宮屋不壯麗,無以示威重”。簡陋的民眾建築,壁畫上雖然沒有反映,但貴族的邸宅建築,充分地得到了描繪。不難看出“坐食者萬餘口” [118]  的貴族階級所居住的邸宅樣式。從壁畫上所見到的邸宅建築,一般來説,屋頂結構多為單檐四坡水式,出檐深遠,檐角反翹向上,樣式大方而美觀。屋脊兩端配以造型遒勁的鴟尾,有的用寶珠式火焰形吻。作寶珠式火焰形吻的,一般安置3個,除兩端有鴟吻外,在正脊中間還安置1個,類似寶頂。在垂脊或斜脊上安裝飾物,反翹向上,每排4個,形如浪花,甚為美麗。屋頂鋪瓦,有紅、青、黃三色,是屬於木結構的屋架上鋪瓦壟單檐四坡水或兩坡水式的建築,樣式考究而又奢麗。在壁畫中見到的貴族邸宅建築的屋頂,一般均作朱柱紅枋,在柱上作斗拱,多為一斗三升。有的在朱柱上出現皿板櫨鬥,上承桃梁枋,有的柱上的皿板左右又出現華拱,在華拱上面又作雀替式散鬥,承荷樑架,在樑架上面有的又作駝峯,上承荷葉墩等等。壁畫中見到的貴族邸宅建築,板門一般漆作紅色,並有鋪首。在所繪的屋宇中,皆有幔帳懸掛,在牆壁上有的又繪有織錦壁衣的圖案,顯得屋內十分富麗堂皇。 [107] 
據《北史》記載:高句麗人“俗潔淨自喜,尚容止,以趨走為敬。拜則曳一腳,立多反拱,行必插手。”這些有關高句麗人的行走坐卧的姿式習俗,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上,都得到了十分形象的真實圖釋。

高句麗厚葬習俗

僅在高句麗早、中期都城所在地—中國吉林集安地區就有高句麗古墓數以萬計,這乃是厚葬習俗的結果。因為有厚葬的埋葬制度,才有這樣龐大數字的古墓。據説在集安地區五盔墳4號、5號壁畫墓以及四神墓,在第一重抹角疊澀石側正中所繪饕餮面和躬身回首之龍,都張嘴含一顆寶珠,至今還遺有鑲嵌寶珠之石孔。在五盔墳5號墓壁畫第二重抹角石側所繪的神農氏(即牛首人身像),雙目為綠色寶石鑲嵌,至今尚存。在墓室不同部位還有貼金痕跡。五盔墳5號墓過去稱為“四頁冢”,是因為該墓隨葬有4個金葉而得名。這些都是“金銀財幣,盡於送死”的厚葬習俗的體現。 [107] 

高句麗喜歌擅舞

在《三國志》、《梁書》、《魏書》、《北史》、《舊唐書》、《新唐書》、《通典》等諸多史籍中,都記載了高句麗民族有喜歌擅舞之習俗。《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高句驪》記載:“其民喜歌舞,國中邑落,暮夜男女相聚,相就歌戲。”《舊唐書》卷29《音樂志》又記:“舞者四人,椎髻於後,以絳抹額,飾以金鐺。二人黃裙襦,赤黃袴,極長其袖,烏皮靴,雙雙並立而舞。”《新唐書》卷21《禮樂志十一》又記:高句麗有“胡旋舞,舞者立氈上,旋轉如風。”這些對喜歌擅舞的記載描述,在高句麗古墓壁畫上,充分得到了證實,為研究高句麗民族喜歌擅舞之習俗,提供了難得的圖釋資料。凡是到過集安參觀或實地調查的朋友們,就會看到舞踴墓、長川1號墓、麻線溝1號墓、洞溝12號墓,等等,都有舞蹈圖的描繪。就其所繪的舞蹈圖來看,有單人獨舞、雙人對舞、集體羣舞等。 [107] 

高句麗出行狩獵

高句麗早、中期的古墓壁畫上,出行、狩獵題材,屢見不鮮。説明在當時是一種盛行的社會風尚。反映了高句麗貴族階層定時出行郊外遊玩;也選擇適合的季節,乘馬進入山林進行狩獵。
高句麗古墓壁畫,特別是在早、中期的壁畫上,狩獵是描繪最多的題材。舞踴墓、長川1號墓、麻線溝1號墓、洞溝12號墓、三室墓、山城下332號墓、禹山41號墓、藥水裏壁畫墓、德星裏壁畫墓、安嶽1號墓、東巖裏壁畫墓、龕神墓等均有描繪,説明在當時是一種盛行的社會風尚。在諸多狩獵場面中,大多是在山林地區,集體圍獵,至少是兩人以上,隻身一人遊弋者是很少見到的。在所畫的狩獵場面裏,以舞踴墓狩獵圖、藥水裏壁畫墓的狩獵圖以及長川1號墓的狩獵圖為最精彩。試以舞踴墓主室北壁狩獵圖為例加以説明。整個畫面為田獵場面,壁中畫一起伏斷連的山脈,小於人馬。在整個山間平地畫獵騎4人,山前3騎,山後1騎。山後獵者驅騎飛奔,張弓待發,追逐二鹿;山前騎士均縱馬前馳,張弓鏑矢在弦,畋虎逐鹿。為突出主題,表現田獵人物,把山林畫小,推到次要。 [107] 
這種狩獵風尚,在高句麗中、早期的古墓壁畫上多有描繪;在後期的古墓壁畫上,又很少見有描繪,説明高句麗佔有樂浪、遼東之後,國境恢擴,農業生產大有發展,狩獵之風尚,亦有所改變。 [107] 

高句麗投壺角抵

“高麗俗喜投壺蹴鞠角抵。” [123]  弈棋和蹴鞠,在壁畫上目前還沒有見到描繪,投壺、角抵卻有例證。在五盔墳4號墓南壁的供養人圖象中可見到一例投壺者圖景。投壺者“束髮高髻,頭長尖耳,穿白色羽衣,坐蓮台,右腿盤坐,左腿蹲立,右臂前伸,像是往一器內投擲東西,左臂彎屈,置於膝上” [120]  。這可能就是投壺活動之俗的描繪。具有民族特色的角抵活動,在壁畫上多有描繪。如角觝墓、舞踴墓、長川1號墓裏均見有反映。其中以角觝墓所畫的最為典型。所畫的“摔跤”力士,都是身穿短褲,光背露腿,跌足,二者扭抱角抵。《漢書·武帝紀》雲:“作角抵戲”。顏師古注引應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牴觸也。”大概同“摔跤”相似。宋代稱“相撲”或稱“爭交”,實際上是一種體育活動。從壁畫上所畫的角抵圖來看,甚似今天的相撲和柔道。高句麗的角抵活動,是始見於北方民族,但在高句麗中普遍推行。 [107] 

高句麗帝王世系

國君稱號
姓名
在位時間
身份
東明聖王
朱蒙 [4] 
公元前8年-公元12年
高句麗始祖
琉璃明王
高儒留/高孺留
12-48
高朱蒙子
大武神王
高朱留/大朱留
48-74
高儒留子
閔中王
高莫來
74-78(漢章帝初年)
大朱留子
太祖王
高宮
105-144
高解憂孫
次大王
高遂成
144-145
高宮子
新大王
高伯固
145-190
高遂成子
故國川王
高伊夷模
190-211
高伯固子
山上王
高延優
211-227
高伊夷模子
東川王
高優位居
227-248
高延優子
中川王
高然弗
248-270
高優位居子
西川王
高藥盧
270-292
高然弗子
烽上王
高相夫
292-300
高藥盧子
美川王
高乙弗利
300-331
高然弗孫
故國原王(昭列帝)
高釗
331-371
高乙弗利子
好太王
高安
371-413
高釗子
長壽王
高璉
?-490
高安孫、高釗曾孫
文諮明王
高羅雲 [124] 
491-518
高璉孫 [124] 
安藏王
高安
518-531
高雲子
安原王
高延
531-545
高安子
陽原王
高成
545-559
高延子
平原王
高湯
559-590
高成子、高璉六世孫、高延孫
陽王
高元 [125] 
590-618
高湯子
榮留王
高建武 [121] 
618-642
高元異母弟 [121] 
寶藏王
高藏
642-668
高大陽(高建武弟)子
參考資料
  • 1.    程妮娜:《“高句麗”改稱“高麗”再考論》,《東北史地》2014年第4期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0-01-20]
  • 2.    孟廣耀 / 孟昭慧.東北漢族人口史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9
  • 3.    秦昇陽.《高句麗的軍事擴張及其疆域變遷》《通化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吉林省教育廳,通化師範學院,2003:7-9
  • 4.    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7
  • 5.    耿鐵華.中國高句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383
  • 6.    楊秀祖.高句麗軍隊與戰爭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219-220
  • 7.    《後漢書》卷八十五 東夷列傳第七十五:高句驪,在遼東之東千里……好修宮室……其人性兇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鈔,沃沮、東濊皆屬焉。
  • 8.    高句麗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6-11-24]
  • 9.    羅新:《高句麗國名臆測》,《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1期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1-01-11]
  • 10.    “高句麗”和“高麗”是指同一個國家嗎?  .澎湃新聞
  • 11.    孫玉良,孫文範主編.《簡明高句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9頁
  • 12.    《好太王碑》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1-17]
  • 13.    《魏書 卷一百 列傳第八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1-16]
  • 14.    《三國史記》卷十三,《高句麗本紀》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1-01-16]
  • 15.    孫玉良,孫文範主編.《簡明高句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38頁
  • 16.    佟冬主編.《中國東北史》第1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571頁
  • 17.    祝立業:《論句驪胡、卒本扶余與高句麗的關係——以玄菟郡內遷為背景的考察》,《社會科學戰線》2017年第12期,第134-140頁。
  • 18.    高句麗,消失的古代文明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10-28]
  • 19.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美川王條
  • 20.    劉子敏.高句麗歷史研究:延邊大學出版社,1996:235
  • 21.    《三國史記》卷第十八:高句麗本紀六故國原王一二年……春二月,修葺瓦都城{丸都城},又築國內城。秋八月,移居丸都城。冬十月,燕王 遷都龍城。立威將軍翰請:先取高句麗,後滅宇文,然後中原可圖。高句麗有二道,其北道平闊,南道險狹,眾欲從北道。翰曰:"虜以常情料之,必謂大軍從北道,當重北而輕南。王宜帥鋭兵,從南道擊之,出其不意,北都{丸都}不足取也。別遣偏師,出北道,縱有蹉跌,其腹心已潰,四支無能為也。" 從之。十一月, 自將勁兵四萬,出南道。以慕容翰慕容覇為前鋒,別遣長史王 等,將兵萬五千,出北道以來侵。王遣弟武,帥精兵五萬,拒北道,自帥羸兵,以備南道。慕容翰等先至戰, 以大眾繼之,我兵大敗。左長史韓壽,斬我將阿佛和度加,諸軍乘勝,遂入丸都。王單騎走入斷熊谷,將軍慕輿 ,追獲王母周氏及王妃而歸。會,王 等戰於北道,皆敗沒。由是, 不復窮追,遣使招王,王不出。 將還,韓壽曰:"高句麗之地,不可戍守。今,其主亡民散,潛伏山谷,大軍旣去,必復鳩聚,收其餘燼,猶足為患。請載其父屍,囚其生母而歸,俟其束身自歸,然後返之,撫以恩信,策之上也。" 從之。發美川王廟{墓},載其屍,收其府庫累世之寶,虜男女五萬餘口,燒其宮室,毀丸都城而還。
  • 22.    《三國史記 卷第十八》:高句麗本紀六故國原王四一年……冬十月,百濟王率{帥}兵三萬,來攻平壤城。王出師拒之,為流矢所中。是月二十三日,薨。葬於故國之原。
  • 23.    李則芬.《中外戰爭全史》第二冊:黎明文化事業,1985年:608
  • 24.    《隋書》列傳第四十六:明年,元率靺鞨之眾萬餘騎寇遼西,營州總管韋衝擊走之。
  • 25.    《隋書》帝紀第二:以漢王諒為行軍元帥,水陸三十萬伐高麗。
  • 26.    《資治通鑑》開皇十八年:高麗王元帥靺鞨之眾萬餘寇遼西,營州總管衝擊韋走之。上聞而大怒,乙巳,以漢王諒、王世積併為行軍元帥,將水陸三十萬伐高麗。
  • 27.    《資治通鑑》開皇十八年:漢王諒軍出臨渝關,值水潦,饋運不繼,軍中乏食,復遇疾疫。周羅睺自東萊泛海趣平壤城,亦遭風,船多飄沒。秋,九月,己丑,師還,死者什八九。
  • 28.    《隋書》帝紀第二:乙巳,以漢王諒為行軍元帥,水陸三十萬伐高麗。三月乙亥,以柱國杜彥為朔州總管。夏四月癸卯,以蔣州刺史郭衍為洪州總管。五月辛亥,詔畜貓鬼、蠱毒、厭魅、野道之家,投於四裔。六月丙寅,下詔黜高麗王高元官爵。秋七月壬申,詔以河南八州水,免其課役。丙子,詔京官五品已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九月己丑,漢王諒師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
  • 29.    《資治通鑑》開皇十八年:高麗王元亦惶懼遣使謝罪,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上於是罷兵,待之如初。
  • 30.    《資治通鑑》大業六年:黃門侍郎裴矩説帝曰:“高麗本箕子所封之地,漢、晉皆為郡縣;令乃不臣,別為異域。先帝欲徵之久矣,但楊諒不肖,師出無功。當陛下之時,安可不取,使冠帶之境,遂為蠻貊之鄉乎!今其使者親見啓民舉國從化,可因其恐懼,脅使入朝。”帝從之,敕牛弘宣旨曰:“朕以啓民誠心奉國,故親至其帳。明年當往涿郡,爾還日,語高麗王:宜早來朝,勿自疑懼,存育之禮,當如啓民。苟或不朝,將帥啓民往巡彼土。”高麗王元懼。籓禮頗闕,帝將討之
  • 31.    《資治通鑑》大業七年:先是,詔總徵天下之兵,無問遠近,俱會於涿。又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三萬人,於是四遠奔赴如流。五月,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高陽,供載衣甲幔幕,令兵士自挽之,發河南、北民夫以供軍須。秋,七月,發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裏,載兵甲及攻取之具,往還在道常數十萬人,填咽於道,晝夜不絕,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 32.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一 大業七年:帝自去歲謀討高麗,詔山東置府,令養馬以供軍役。又發民夫運米,積於瀘河、懷遠二鎮,車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過半,耕稼失時,田疇多荒。加之饑饉,谷價踴貴,東北邊尤甚,鬥米直數百錢。所運米或粗惡,令民糴而償之。又發鹿車伕六十餘萬,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險遠,不足充餱糧,至鎮,無可輸,皆懼罪亡命。重以官吏貪殘,因緣侵漁,百姓困窮,財力俱竭,安居則不勝凍餒,死期交急,剽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始相聚為羣盜。
  • 33.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一:大業七年……甲子,敕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隨獲斬決;然莫能禁止。
  • 34.    《隋書·帝紀第四》總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號二百萬,其餽運者倍之。
  • 35.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一 大業八年:癸巳,上始御師,進至遼水。眾軍總會,臨水為大陳,高麗兵阻水拒守,隋兵不得濟。左屯衞大將軍麥鐵杖謂人曰:“丈夫性命自有所在,豈能然艾灸頞,瓜蒂歕鼻,治黃不差,而卧死兒女手中乎!”乃自請為前鋒,謂其三子曰:“吾荷國恩,今為死日!我得良殺,汝當富貴。”帝命工部尚書宇文愷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既成,引橋趣東岸,橋短不及岸丈餘。高麗兵大至,隋兵驍勇者爭赴水接戰,高麗兵乘高擊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眾。麥鐵杖躍登岸,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皆戰死。乃斂兵,引橋復就西岸。詔贈鐵杖宿公,使其子孟才襲爵,次子仲才、季才並拜正議大夫。更命少府監何稠接橋,二日而成,諸軍相次繼進,大戰於東岸,高麗兵大敗,死者萬計。諸軍乘勝進圍遼東城,即漢之襄平城也。
  • 36.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一 大業八年:諸將之東下也,帝親戒之曰:“今者弔民伐罪,非為功名。諸將或不識朕意,欲輕兵掩襲,孤軍獨鬥,立一身之名以邀勳賞,非大軍行法。公等進軍,當分為三道,有所攻擊,必三道相知,毋得輕軍獨進,以致失亡。又,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
  • 3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一 大業八年:遼東數出戰不利,乃嬰城固守,帝命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遼東城將陷,城中人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城中守禦亦備,隨出拒戰。如此再三,帝終不悟。既而城久不下,六月,己未,帝幸遼東城南,觀其城池形勢,因召諸將詰責之曰:“公等自以官高,又恃家世,欲以暗懦待我邪!在都之日,公等皆不願我來,恐見病敗耳。我今來此,正欲觀公等所為,斬公輩耳!公今畏死,莫肯盡力,謂我不能殺公邪!”諸將鹹戰懼失色。帝因留止城西數里,御六合城。高麗諸城各堅守不下。
  • 38.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一 大業八年:右翊衞大將軍來護兒帥江、淮水軍,舳艫數百里,浮海先進,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與高麗相遇,進擊,大破之。護兒欲乘勝趣其城,副總管周法尚止之,請俟諸軍至俱進。護兒不聽,簡精甲四萬,直造城下。高麗伏兵於羅郭內空寺中,出兵與護兒戰而偽敗,護兒逐之入城,縱兵俘掠,無復部伍。伏兵發,護兒大敗,僅而獲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高麗追至船所,周法尚整陳待之,高麗乃退。護兒引兵還屯海浦,不敢復留應接諸軍。
  • 39.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一 大業八年:初,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失亡蕩盡。
  • 40.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二 大業九年:春,正月,丁丑,詔徵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為驍果,修遼東古城以貯軍糧。
  • 41.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二 大業九年:素恃功驕倨,朝宴之際,或失臣禮。帝心銜而不言,素亦覺之。及素薨,帝謂近臣曰:“使素不死,終當夷族。”玄感頗知之,且自以累世貴顯,在朝文武多父之故吏,見朝政日紊,而帝多猜忌,內不自安,乃與諸弟潛謀作亂。
  • 42.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二 大業九年:遼東城久不拔,帝遣造布囊百餘萬口,滿貯土,欲積為魚梁大道,闊三十步,高與城齊,使戰士登而攻之。又作八輪樓車,高出於城,夾魚梁道,欲俯射城內,指期將攻,城內危蹙。會楊玄感反書至,帝大懼,引納言蘇威入帳中,謂曰:“此兒聰明,得無為患?”威曰:“夫識是非,審成敗,乃謂之聰明,玄感粗疏,必無所慮。但恐因此浸成亂階耳。”帝又聞達官子弟皆在玄感所,益憂之。兵部侍郎斛斯政素與玄感善,玄感之反,政與之通謀,玄縱兄弟亡歸,政潛遣之。帝將窮治玄縱等黨與,政內不自安,戊辰,亡奔高麗。庚午,夜二更,帝密召諸將,使引軍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案堵不動,皆棄之而去。眾心洶懼,無復部分,諸道分散。高麗即時覺之,然不敢出,但於城內鼓譟。至來日午時,方漸出外,四遠覘偵,猶疑隋軍詐之。經二日,乃出數千兵追躡,畏隋軍之眾,不敢逼,常相去八九十里,將至遼水,知御營畢渡,乃敢逼後軍。時後軍猶數萬人,高麗隨而抄擊,最後羸弱數千人為所殺略。
  • 43.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二 大業十年:三月,壬子,帝行幸涿郡,士卒在道,亡者相繼。癸亥,至臨渝宮,禡祭黃帝,斬叛軍者以釁鼓,亡者亦不止。
  • 44.    羅琨,張永山.《中國軍事通史 第九卷 隋代軍事卷》: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136
  • 45.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二 大業十年:秋,七月,癸丑,車駕次懷遠鎮。時天下已亂,所徵兵多失期不至,高麗亦困弊。來護兒至畢奢城,高麗舉兵逆戰,護兒擊破之,將趣平壤,高麗王元懼,甲子,遣使乞降,囚送斛斯政。帝大悦,遣使持節召護兒還。護兒集眾曰:“大軍三出,未能平賊,此還不可復來。勞而無功,吾竊恥之。今高麗實困,以此眾擊之,不日可克。吾欲進兵徑圍平壤,聚高元,獻捷而歸,不亦善乎!”答表請行,不肯奉詔。長吏崔君肅固爭,護兒不可,曰:“賊勢破矣,獨以相任,自足辦之。吾在閫外,事當專決,寧得高元還而獲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君肅告眾曰:“若從元帥違拒詔書,必當聞奏,皆應獲罪。”諸將懼,俱請還,乃始奉詔。
  • 46.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二 大業十年:八月,己巳,帝自懷遠鎮班師。邯鄲賊帥楊公卿帥其黨八千人抄駕後第八隊,得飛黃上廄馬四十二匹而去。冬,十月,丁卯,上至東都;己丑,還西京。以高麗使者及斛斯政告太廟;仍徵高麗王元入朝,元竟不至。敕將帥嚴裝,更圖後舉,竟不果行。
  • 4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六:上遣職方郎中陳大德使高麗;八月,己亥,自高麗還。大德初入其境,欲知山川風俗,所至城邑,以綾綺遺其守者,曰:“吾雅好山水,此有勝處,吾欲觀之。”守者喜,導之遊歷,無所不至,往往見中國人,自雲“家在某郡,隋末從軍,沒於高麗……”因問親戚存沒,大德紿之曰:“皆無恙。”鹹涕泣相告。數日後,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 48.    《通典》卷第七 食貨七:杜正倫奏“……末年離亂,至武德有二百餘萬户”
  • 49.    《隋書》列傳第四十八:大業末,天下大亂,伏允復其故地,屢寇河右,郡縣不能御焉。
  • 50.    王永興.唐代前期軍事史略論稿:崑崙出版社,2003:202-243
  • 51.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 :甲午,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淮、嶺、硤兵四萬,長安、洛陽募士三千,戰艦五百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又以太子詹事、左衞率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趣遼東,兩軍合勢並進。
  • 52.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 :上曰:“……煬帝無道,失人已久,遼東之役,人皆斷手足以避徵役。朕今徵高麗,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豈比隋之行怨民哉!”
  • 53.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二月……是月,李世勣軍至幽州。
  • 54.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三月,丁丑,車駕至定州。丁亥,上謂侍臣曰:“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餘力以取之。朕自發洛陽,唯啖肉飯,雖春蔬亦不之進,懼其煩憂故也。”上見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縣療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預徵名,自願以私裝從軍,動以千討,皆曰:“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上不許。
  • 55.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李世勣軍發柳城,多張形勢,若出懷遠鎮者,而潛師北趣甬道,出高麗不意。夏,四月,戊戌朔,世勣自通定濟遼水,至玄菟。高麗大駭,城邑皆閉門自守。壬寅,遼東道副大總管江夏王道宗將兵數千至新城,折衝都尉曹三良引十餘騎直壓城門,城中驚擾,無敢出者。營州都督張儉將胡兵為前鋒,進渡遼水,趨建安城,破高麗兵,斬首數千級。
  • 56.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壬子,李世勣、江夏王道宗攻高麗蓋牟城。丁巳,車駕至北平。癸亥,李世勣等拔蓋牟城,獲二萬餘口,糧十餘萬石。
  • 5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張亮帥舟師自東萊渡海,襲卑沙城,其城四面懸絕,惟西門可上。程名振引兵夜至,副總管王大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獲男女八千口。分遣總管丘孝忠等曜兵於鴨綠水。
  • 58.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李世勣進至遼東城下。庚午,車駕至遼澤,泥淖二百餘裏,人馬不可通,將作大匠閻立德布土作橋,軍不留行。壬申,渡澤東。乙亥,高麗步騎四萬救遼東,江夏王道宗將四千騎逆擊之,軍中皆以為眾寡懸絕,不若深溝高壘以俟車駕之至。道宗曰:“賊恃眾,有輕我心,遠來疲頓,擊之必敗。且吾屬為前軍,當清道以待乘輿,乃更以賊遺君父乎!”李世勣以為然。果毅都尉馬文舉曰:“不遇勁敵,何以顯壯士!”策馬趨敵,所向皆靡,眾心稍安。既合戰,行軍總管張君乂退走,唐兵不利,道宗收散卒,登高而望,見高麗陳亂,與驍騎數十衝之,左右出入;李世勣引兵助之,高麗大敗,斬首千餘級。
  • 59.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上自將數百騎至遼東城下,見土卒負土填塹,上分其尤重者,於馬上持之,從官爭負土致城下。李世勣攻遼東城,晝夜不息,旬有二日,上引精兵會之,圍其城數百重,鼓譟聲震天地。甲申,南風急,上遣鋭卒登衝竿之末,爇其西南樓,火延燒城中,因麾將士登城,高麗力戰不能敵,遂克之,所殺萬餘人,得勝兵萬餘人,男女四萬口,以其城為遼州。
  • 60.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七:乙未,進軍白巖城。丙申,右衞大將軍李思摩中弩矢,上親為之吮血;將士聞之,莫不感動。烏骨城遣兵萬餘為白巖聲援,將軍契苾何力以勁騎八百擊之,何力挺身陷陳,槊中其腰;尚輦奉御薛萬備單騎往救之,拔何力於萬眾之中而還。何力氣益憤,束瘡而戰,從騎奮擊,遂破高麗兵,追奔數十里,斬首千餘級,會暝而罷。萬備,萬徹之弟也。
  • 61.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六月,丁酉,李世勣攻白巖城西南,上臨其西北。城主孫代音潛遣腹心請降,臨城,投刀鉞為信,且曰:“奴願降,城中有不從者。”上以唐幟與其使,曰:“必降者,宜建之城上。”代音建幟,城中人以為唐兵已登城,皆從之。上之克遼東也,白巖城請降,既而中悔。上怒其反覆,令軍中曰:“得城當悉以人、物賞戰士。”李世勣見上將受其降,帥甲士數十人請曰:“士卒所以爭冒矢石、不顧其死者,貪虜獲耳;今城垂拔,奈何更受其降,孤戰士之心!”上下馬謝曰:“將軍言是也。然縱兵殺人而虜其妻孥,朕所不忍。將軍麾下有功者,朕以庫物賞之,庶因將軍贖此一城。”世勣乃退。得城中男女萬餘口,上臨水設幄受其降,仍賜之食,八十以上賜帛有差。他城之兵在白巖者悉慰諭,給糧仗,任其所之。……以白巖城為巖州,以孫代音為刺史。……以蓋牟城為蓋州。
  • 62.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丁未,車駕發遼東,丙辰,至安市城,進兵攻之。丁巳,高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帥高麗、靺鞨兵十五萬救安市。
  • 63.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延壽不從,引軍直進,去安市城四十里。上猶恐其低徊不至,命左衞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將突厥千騎以誘之,兵始交而偽走。高麗相謂曰:“易與耳!”競進乘之,至安市城東南八里,依山而陳。
  • 64.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乃與無忌等從數百騎乘高望之,觀山川形勢,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高麗、靺鞨合兵為陳,長四十里。
  • 65.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上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勣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狹谷以衝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因命有司張受降幕於朝堂之側。戊午,延壽等獨見李世勣布陳,勒兵欲戰。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譟並進,延壽等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會有雷電,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上望見仁貴,召見,拜遊擊將軍。仁貴,安都之六世孫,名禮,以字行。
  • 66.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延壽等將餘眾依山自固,上命諸軍圍之,長孫無忌悉撤橋樑,斷其歸路。己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上語之曰:“東夷少年,跳梁海曲,至於摧堅決勝,故當不及老人,自今復敢與天子戰乎?”皆伏地不能對。上簡耨薩已下酋長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遷之內地,餘皆縱之,使還平壤;皆雙舉手以顙頓地,歡呼聞數十里外。收靺鞨三千三百人,悉坑之。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
  • 6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
  • 68.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上以遼左早寒,草枯水凍,士馬難久留,且糧食將盡,癸未,敕班師。先拔遼、蓋二州户口渡遼,乃耀兵於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跡不出。城主登城拜辭,上嘉其固守,賜縑百匹,以勵事君。命李世勣、江夏王道宗將步騎四萬為殿……”“丙辰,上聞太子奉迎將至,從飛騎三千人馳入臨渝關,道逢太子”。
  • 69.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貞觀十九年……凡徵高麗(高句麗),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十城,徙遼、蓋、巖三州户口入中國者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戰士死者幾二千人,戰馬死者什七、八。
  • 70.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始行,士十萬,馬萬匹;逮還,物故裁千餘,馬死十八。船師七萬,物故亦數百。
  • 71.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高麗(高句麗)北部傉薩高延壽、南部傉薩高惠真引兵及靺鞨眾十五萬來援……帝夜召諸將,使李勣率步騎萬五千陣西嶺當賊,長孫無忌、牛進達精兵萬人出虜背狹谷,帝以騎四千偃幟趨虜北山上,令諸軍曰:"聞鼓聲而縱。"……帝望無忌軍塵上,命鼓角作,兵幟四合,虜惶惑,將分兵御之,眾已囂。勣以步槊擊敗之,無忌乘其後,帝自山馳下,虜大亂,斬首二萬級。延壽收餘眾負山自固,無忌、勣合圍之,徹川梁,斷歸路……延壽等度勢窮,即舉眾降。入轅門,膝而前,拜手請命……獲馬牛十萬,明光鎧萬領。高麗震駭,後黃、銀二城自拔去,數百里無舍煙。
  • 72.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貞觀二十一年……李世勣軍既渡遼,歷南蘇等數城,高麗多背城拒戰,世勣擊破其兵,焚其羅郭而還。
  • 73.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貞觀二十一年……秋,七月,牛進達、李海岸入高麗境,凡百餘戰,無不捷。攻石城,拔之。進至積利城下,高麗兵萬餘人出戰,海岸擊破之,斬首二千級。
  • 74.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貞觀二十一年……十二月……高麗王使其子莫離支任武入謝罪,上許之。
  • 75.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 唐紀十五: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甲子,烏胡鎮將古神感將兵浮海擊高麗,遇高麗步騎五千,戰於易山,破之。其夜,高麗萬餘人襲神感船,神感設伏,又破之而還。
  • 76.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萬徹度鴨淥,次泊灼城,拒四十里而舍。虜懼,皆棄邑居去。大酋所夫孫拒戰,萬徹擊斬之,遂圍城,破其援兵三萬,乃還。
  • 7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 唐紀十五:貞觀二十二年……己丑,新羅奏為百濟所攻,破其十三城。
  • 78.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 唐紀十五:永徽五年……高麗遣其將安固將高麗、靺鞨兵擊契丹;松漠都督李窟哥御之,大敗高麗於新城。
  • 79.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 唐紀十五:永徽六年……高麗與百濟、靺鞨連兵,侵新羅北境,取三十三城;新羅王春秋遣使求援。二月,乙丑,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左衞中郎將蘇定方發兵擊高麗。夏,五月,壬午,名振等渡遼水,高麗見其兵少,開門渡貴端水逆戰。名振等奮擊,大破之,殺獲千餘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還。
  • 8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顯慶三年……六月,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將兵攻高麗之赤烽鎮,拔之,斬首四百餘級,捕虜百餘人。高麗遣其大將豆方婁帥眾三萬拒之,名振以契丹逆擊,大破之,斬首二千五百級。
  • 8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顯慶四年……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等與高麗將温沙門戰於橫山,破之。
  • 8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顯慶五年……百濟恃高麗之援,數侵新羅;新羅王春秋上表求救。辛亥,以左武衞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帥左驍衞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萬以伐百濟。以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將新羅之眾,與之合勢。
  • 8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顯慶五年……蘇定方引軍自成山濟海,百濟據熊津江口以拒之。定方進擊破之,百濟死者數千人,餘皆潰走。定方水陸齊進,直趣其都城。未至二十餘裏,百濟傾國來戰,大破之,殺萬餘人,追奔,入其郭。百濟王義慈及太子隆逃於北境,定方進圍其城;義慈次子泰自立為王,帥眾固守。隆子文思曰:“王與太子皆在,而叔遽擁兵自王,借使能卻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遂師左右逾城來降,百姓皆從之,泰不能止。定方命軍士登城立幟,泰窘迫,開門請命。於是義慈、隆及諸城主皆降。百濟故有五部,分統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户,詔以其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以其酋長為都督、刺史。
  • 84.    《資治通鑑》十二月……壬午,以左驍衞大將軍契苾何力為浿江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衞大將軍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衞將軍劉伯英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蒲州刺史程名振為鏤方道總管,將兵分道擊高麗。青州刺史劉仁軌坐督海運覆船,以白衣從軍自效。
  • 8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龍朔元年……春,正月,乙卯,募河南北、淮南六十七州兵,得四萬四千餘人,詣平壤、鏤方行營。戊午,以鴻臚卿蕭嗣業為夫餘道行軍總管,帥回紇等諸部兵詣平壤。
  • 8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龍朔元年……初,蘇定方即平百濟,留郎將劉仁願鎮守百濟府城,又以左衞中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撫其餘眾。文度濟海而卒,百濟僧道琛、故將福信聚眾據周留城,迎故王子豐於倭國而立之,引兵圍仁願於府城。詔起劉仁軌檢校帶方州刺史,將王文度之眾,便道發新羅兵以救仁願。仁軌喜曰:“天將富貴此翁矣!”於州司請《唐歷》及廟諱以行,曰:“吾欲掃平東夷,頒大唐正朔於海表!”仁軌御軍嚴整,轉鬥而前,所向皆下。百濟立兩柵於熊津江口,仁軌與新羅兵合擊,破之,殺溺死者萬餘人。道琛等乃釋府城之圍,退保任存城;新羅糧盡,引還。道琛自稱領軍將軍,福信自稱霜岑將軍,招集徒眾,其勢益張。仁軌眾少,與仁願合軍,休息士卒。上表詔新羅出兵,新羅王春秋奉詔,遣其將金欽將兵救仁軌等,至古泗,福信邀擊,敗之。欽自葛嶺道遁還新羅,不敢復出。福信尋殺道琛,專總國兵。
  • 8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以任雅相為浿江道行軍總管,契苾何力為遼東道行軍總管,蘇定方為平壤道行軍總管,與蕭嗣業及諸胡兵凡三十五軍,水陸分道並進。
  • 8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秋,七月,甲戌,蘇定方破高麗於浿江,屢戰皆捷,遂圍平壤城。
  • 89.    《舊唐書》卷一百九 列傳第五十九:契苾何力……九月,次於鴨綠水,其地即高麗之險阻,莫離支男生以精兵數萬守之,眾莫能濟。何力始至,會層冰大合,趣即渡兵,鼓譟而進,賊遂大潰,追奔數十里,斬首三萬級,餘眾盡降,男生僅以身免。會有詔班師,乃還。
  • 90.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高麗蓋蘇文遣其子男生以精兵數萬守鴨綠水,諸軍不得渡。契苾何力至,值冰大合,何力引眾乘冰渡水,鼓譟而進,高麗大潰,追奔數十里,斬首三萬級,餘眾悉降,男生僅以身免。會有詔班師,乃還。
  • 9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左驍衞將軍白州刺史沃沮道總管龐孝泰,與高麗戰於蛇水之上,軍敗,與其子十三人皆戰死。蘇定方圍平壤久不下,會大雪,解圍而還。
  • 9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熊津都督劉仁願、帶方州刺史劉仁軌大破百濟於熊津之東,拔真峴城。 初,仁願、仁軌等屯熊津城,上與之敕書,以“平壤軍回,一城不可獨固,宜拔就新羅。若金法敏借卿留鎮,宜且停彼;若其不須,即宜泛海還也。”將士鹹欲西歸。仁軌曰:“人臣徇公家之利,有死無貳,豈得先念其私!主上欲滅高麗,故先誅百濟,留兵守之,制其心腹;雖餘寇充斥而守備甚嚴,宜厲兵秣馬,擊其不意,理無不克。既捷之後,士卒心安,然後分兵據險,開張形勢,飛表以聞,更求益兵。朝廷知其有成,必命將出師,聲援才接,兇醜自殲。非直不棄成功,實亦永清海表。今平壤之軍既還,熊津又拔,則百濟餘燼,不日更興,高麗逋寇,何時可滅!且今以一城之地居敵中央,苟或動足,即為擒虜,縱入新羅,亦為羈客,脱不如意,悔不可追。況福信兇悖殘虐,君臣猜離,行相屠戮;正宜堅守觀變,乘便取之,不可動也。”眾從之。時百濟王豐與福信等以仁願等孤城無援,遣使謂之曰:“大使等何時西還,當遣相送。”仁願、仁軌知其無備,忽出擊之,拔其支羅城及尹城、大山、沙井等柵,殺獲甚眾,分兵守之。福信等以真峴城險要,加兵守之。仁軌伺其稍懈,引新羅兵夜傅城下,攀草而上,比明,入據其城,遂通新羅運糧之路。仁願乃奏請益兵,詔發淄、青、萊、海之兵七千人以赴熊津。
  • 9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 唐紀十六:福信專權,與百濟王豐浸相猜忌。福信稱疾,卧於窟室,欲俟豐問疾而殺之。豐知之,帥親信襲殺福信,遣使詣高麗、倭國乞師以拒唐兵。
  • 94.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 唐紀十七:九月,戊午,熊津道行軍總管、右威衞將軍孫仁師等破百濟餘眾及倭兵於白江,拔其周留城。初,劉仁願、劉仁軌既克真峴城,詔孫仁師將兵浮海助之。百濟王豐南引倭人以拒唐兵。仁師與仁願、仁軌合兵,勢大振。諸將以加林城水陸之衝,欲先攻之,仁軌曰:“加林險固,急攻則傷士卒,緩之則曠日持久。周留城,虜之巢穴,羣兇所聚,除惡務本,宜先攻之,若克周留,諸城自下。”於是仁師、仁願與新羅王法敏將陸軍以進,仁軌與別將杜爽、撫餘隆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入白江,以會陸軍,同趣周留城。遇倭兵於白江口,四戰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濟王豐脱身奔高麗,王子忠勝、忠志等帥眾降,百濟盡平,唯別帥遲受信據任存城,不下。初,百濟西部人黑齒常之,長七尺餘,驍勇有謀略,仕百濟為達率兼郡將,猶中國刺史也。蘇定方克百濟,常之帥所部隨眾降。定方縶其王及太子,縱兵劫掠,壯者多死。常之懼,與左右十餘人遁歸本部,收集亡散,保任存山,結柵以自固,旬月間歸附者三萬餘人。定方遣兵攻之,常之拒戰,唐兵不利;常之復取二百餘城,定方不能克而還。常之與別部將沙吒相如各據險以應福信,百濟既敗,皆帥其眾降。劉仁軌使常之、相如自將其眾,取任存城,仍以糧仗助之。孫仁帥曰:“此屬獸心,何可信也!”仁軌曰:“吾觀二人皆忠勇有謀,敦信重義;但曏者所託,未得其人,今正是其感激立效之時,不用疑也。”遂給其糧仗,分兵隨之,攻拔任存城,遲受信棄妻子,奔高麗。
  • 95.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 唐紀十七:麟德二年……高麗亦遣太子福男來侍祠。
  • 96.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 唐紀十七:乾封元年……高麗泉蓋蘇文卒,長子男生代為莫離支,初知國政,出巡諸城,使其弟男建、男產知留後事。或謂二弟曰:“男生惡二弟之逼,意欲除之,不如先為計。”二弟初未之信。又有告男生者曰:“二弟恐兄還奪其權,欲拒兄不納。”男生潛遣所親往平壤伺之,二弟收掩,得之,乃以王命召男生。男生懼,不敢歸;男建自為莫離支,發兵討之。男生走保別城,使其子獻誠詣闕求救。六月,壬寅,以右驍衞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將兵救之;以獻誠為右武衞將軍,使為鄉導。又以右金吾衞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同討高麗。
  • 9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 唐紀十七: 九月,龐同善大破高麗兵,泉男生帥眾與同善合。詔以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
  • 98.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 唐紀十七:冬,十二月,己酉,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以司列少常伯安陸郝處俊副之,以擊高麗。龐同善、契苾何力併為遼東道行軍副大總管兼安撫大使如故;其水陸諸軍總管並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雲、郭待封等,並受勣處分。
  • 99.    《舊唐書》卷一百九 列傳第五十九:高麗有眾十五萬,屯於遼水,又引靺鞨數萬據南蘇城。何力奮擊,皆大破之。斬首萬餘級,乘勝而進,凡拔七城。乃回軍會英國公李勣於鴨綠水,共攻辱夷、大行二城,破之。
  • 100.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三十五:蓋蘇文死,男生為弟所逐,使子詣闕請降,乃拜何力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安撫大使經略之,副李勣同趨高麗。勣已拔新城,留何力守。時高麗兵十五萬屯遼水,引靺鞨數萬眾據南蘇城,何力奮擊,破之,斬首萬級,乘勝進拔八城。引兵還,與勣會合,攻辱夷、大行二城,克之。
  • 101.    《資治通鑑》:辛未,李勣拔高麗之新城,使契苾何力守之。勣初度遼,謂諸將曰:“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城人師夫仇等縛城主開門降。勣引兵進擊,一十六城皆下之。龐同善、高侃尚在新城,泉男建遣兵襲其營,左武衞將軍薛仁貴擊破之。侃進至金山,與高麗戰,不利,高麗乘勝逐北,仁貴引兵橫擊之,大破高麗,斬首五萬餘級,拔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泉男生軍合。
  • 10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 唐紀十七:總章元年……二月,壬午,李勣等拔高麗扶餘城。薛仁貴既破高麗於金山,乘勝將三千人將攻扶餘城,諸將以其兵少,止之。仁貴曰:“兵不必多,顧用之何如耳。”遂為前鋒以進,與高麗戰,大破之,殺獲萬餘人,遂拔扶餘城。扶餘川中四十餘城皆望風請服。
  • 10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 唐紀十七:總章元年……泉男建復遣兵五萬人救扶餘城,與李勣等遇於薛賀水,合戰,大破之,斬獲三萬餘人,進攻大行城,拔之。
  • 104.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官凡十二級:曰大對廬,或曰吐捽;曰鬱折,主圖簿者;曰太大使者;曰帛衣頭大兄,所謂帛衣者,先人也,秉國政,三歲一易,善職則否,凡代日,有不服則相攻,王為閉宮守,勝者聽為之;曰大使者;曰大兄;曰上位使者;曰諸兄;曰小使者;曰過節;曰先人;曰古鄒大加。其州縣六十。大城置傉薩一,比都督;餘城置處閭近支,亦號道使,比刺史。有參佐,分幹。有大模達,比衞將軍;末客,比中郎將。
  • 105.    高句麗的軍事實力:唐初時擁有60萬常備軍  .中華網[引用日期2017-01-18]
  • 106.    《後漢書》卷85《東夷傳·高句驪》
  • 107.    李殿福.《高句麗古墓壁畫反映高句麗社會生活習俗的研究》《北方文物》:北方文物雜誌社,2001:22-29
  • 108.    楊秀祖.高句麗軍隊與戰爭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 ,2010
  • 109.    耿鐵華 .《高句麗壁畫中的社會經濟》《北方文物》1986年 第3期 :北方文物雜誌社,1986
  • 110.    《周書》卷四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8]
  • 111.    《三國志》卷三十 魏書三十 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28]
  • 112.    李殿福.《高句麗的經濟》 《博物館研究》2000年 第3期:吉林省博物館學會,吉林省考古學會,2000:35-43
  • 113.    李成,張淑華.高句麗貨幣經濟研究: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吉林省高句麗研究中心,《東北史地》2004年第3期:10-15
  • 114.    魏存成.中國境內發現的高句麗山城:吉林大學 邊疆考古研究中心,2011
  • 115.    《三國史記》卷三十七,《地理志四》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1-20]
  • 116.    《三國史記》卷二十二,《高句麗本紀第十》  .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1-20]
  • 117.    王小甫.《新羅北界與唐朝遼東》(《史學集刊》):吉林大學,2005
  • 118.    《三國志·魏書》卷30
  • 119.    《三國志·魏書》卷30:其民喜歌舞,國中邑落,暮夜男女羣聚,相就歌戲……以十月祭天,國中大會,名曰東盟。其公會,衣服皆錦繡金銀以自飾。
  • 120.    李殿福.《吉林集安五盔墳四號墓》,《考古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4年第1期
  • 121.    《三國史記》卷第二十:榮留王,諱建武[一雲成。], 陽王異母弟也。 陽在位二十九年薨,卽位。
  • 122.    《新唐書》卷109《楊再思傳》
  • 123.    《新唐書》卷220《高麗傳》
  • 124.    《三國史記》卷第十九:文諮明王[一雲明治好王。],諱羅雲,長壽王之孫。父,王子古鄒大加助多,助多早死,長壽王養於宮中,以為太孫。長壽在位七十九年薨,繼立。
  • 125.    《三國史記》卷第二十:陽王[一雲平陽。],諱元[一雲大元。],平原王長子也。風神俊爽,以濟世安民自任。平原王在位七年,立為太子。三十二年,王薨,太子卽位。
  • 126.    王建羣.《好太王碑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30頁
  • 127.    古代高句麗與高麗: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高麗 高句麗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21-03-03]
  • 128.    魏存成:《如何處理和確定高句麗的歷史定位》,《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第4期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1-03-26]
  • 129.    新中國成立以來高句麗考古的主要發現與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3-26]
  • 130.    楊春吉、秦昇陽主編.《高句麗歷史知識問答》: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頁
  • 131.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4-29]
  • 132.    魏存成:《如何處理和確定高句麗的歷史定位》,《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第4期,第8頁。
  • 133.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九:高麗與百濟、靺鞨連兵,侵新羅北境,取三十三城。
  • 134.    《資治通鑑》隋紀五:大業八年:癸巳,上始御師,進至遼水。眾軍總會,臨水為大陳,高麗兵阻水拒守,隋兵不得濟。左屯衞大將軍麥鐵杖謂人曰:“丈夫性命自有所在,豈能然艾灸頞,瓜蒂歕鼻,治黃不差,而卧死兒女手中乎!”乃自請為前鋒,謂其三子曰:“吾荷國恩,今為死日!我得良殺,汝當富貴。”帝命工部尚書宇文愷造浮橋三道於遼水西岸,既成,引橋趣東岸,橋短不及岸丈餘。高麗兵大至,隋兵驍勇者爭赴水接戰,高麗兵乘高擊之,隋兵不得登岸,死者甚眾。麥鐵杖躍登岸,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皆戰死……諸將之東下也,帝親戒之曰:“今者弔民伐罪,非為功名。諸將或不識朕意,欲輕兵掩襲,孤軍獨鬥,立一身之名以邀勳賞,非大軍行法。公等進軍,當分為三道,有所攻擊,必三道相知,毋得輕軍獨進,以致失亡。又,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得專擅。”遼東數出戰不利,乃嬰城固守,帝命諸軍攻之。又敕諸將,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遼東城將陷,城中人輒言請降;諸將奉旨不敢赴機,先令馳奏,比報至,城中守禦亦備,隨出拒戰。如此再三,帝終不悟。既而城久不下……右翊衞大將軍來護兒帥江、淮水軍,舳艫數百里,浮海先進,入自浿水……護兒不聽,簡精甲四萬,直造城下。高麗伏兵於羅郭內空寺中,出兵與護兒戰而偽敗,護兒逐之入城,縱兵俘掠,無復部伍。伏兵發,護兒大敗,僅而獲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述等為方陳而行,高麗四面鈔擊,述等且戰且行。秋,七月,壬寅,至薩水,軍半濟,高麗自後擊其後軍,左屯衞將軍辛世雄戰死。於是諸軍俱潰,不可禁止……九軍渡遼,凡三十萬五千,及還至遼東城,唯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失亡蕩盡。
  • 135.    資治通鑑 隋紀五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1-06-23]
  • 136.    《資治通鑑》唐紀十三:李世勣軍發柳城,多張形勢,若出懷遠鎮者,而潛師北趣甬道,出高麗不意。夏,四月,戊戌朔,世勣自通定濟遼水,至玄菟。高麗大駭,城邑皆閉門自守。壬寅,遼東道副大總管江夏王道宗將兵數千至新城,折衝都尉曹三良引十餘騎直壓城門,城中驚擾,無敢出者。營州都督張儉將胡兵為前鋒,進渡遼水,趨建安城,破高麗兵,斬首數千級……壬子,李世勣、江夏王道宗攻高麗蓋牟城。丁巳,車駕至北平。癸亥,李世勣等拔蓋牟城,獲二萬餘口,糧十餘萬石……張亮帥舟師自東萊渡海,襲卑沙城,其城四面懸絕,惟西門可上。程名振引兵夜至,副總管王大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獲男女八千口。分遣總管丘孝忠等曜兵於鴨綠水……李世勣進至遼東城下。庚午,車駕至遼澤,泥淖二百餘裏,人馬不可通,將作大匠閻立德布土作橋,軍不留行。壬申,渡澤東。乙亥,高麗步騎四萬救遼東,江夏王道宗將四千騎逆擊之,軍中皆以為眾寡懸絕,不若深溝高壘以俟車駕之至。道宗曰:“賊恃眾,有輕我心,遠來疲頓,擊之必敗。且吾屬為前軍,當清道以待乘輿,乃更以賊遺君父乎!”李世勣以為然。果毅都尉馬文舉曰:“不遇勁敵,何以顯壯士!”策馬趨敵,所向皆靡,眾心稍安。既合戰,行軍總管張君乂退走,唐兵不利,道宗收散卒,登高而望,見高麗陳亂,與驍騎數十衝之,左右出入;李世勣引兵助之,高麗大敗,斬首千餘級……上自將數百騎至遼東城下,見土卒負土填塹,上分其尤重者,於馬上持之,從官爭負土致城下。李世勣攻遼東城,晝夜不息,旬有二日,上引精兵會之,圍其城數百重,鼓譟聲震天地。甲申,南風急,上遣鋭卒登衝竿之末,爇其西南樓,火延燒城中,因麾將士登城,高麗力戰不能敵,遂克之,所殺萬餘人,得勝兵萬餘人,男女四萬口,以其城為遼州……
  • 137.    資治通鑑 唐紀十三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1-06-23]
  • 138.    《資治通鑑》唐紀十七:勣拔高麗之新城,使契苾何力守之。勣初度遼,謂諸將曰:“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城人師夫仇等縛城主開門降。勣引兵進擊,一十六城皆下之。龐同善、高侃尚在新城,泉男建遣兵襲其營,左武衞將軍薛仁貴擊破之。侃進至金山,與高麗戰,不利,高麗乘勝逐北,仁貴引兵橫擊之,大破高麗,斬首五萬餘級,拔南蘇、木底、蒼巖三城……總章元年戊辰,公元六六八年……李勣等拔高麗扶餘城。薛仁貴既破高麗於金山,乘勝將三千人將攻扶餘城,諸將以其兵少,止之。仁貴曰:“兵不必多,顧用之何如耳。”遂為前鋒以進,與高麗戰,大破之,殺獲萬餘人,遂拔扶餘城。扶餘川中四十餘城皆望風請服……泉男建復遣兵五萬人救扶餘城,與李勣等遇於薛賀水,合戰,大破之,斬獲三萬餘人,進攻大行城,拔之……九月,癸巳,李勣拔平壤。勣既克大行城,諸軍出他道者皆與勣會,進至鴨綠柵,高麗發兵拒戰,勣等奮擊,大破之,追奔二百餘裏,拔辰夷城,諸城遁逃及降者相繼。契苾何力先引兵至平壤城下,勣軍繼之,圍平壤月餘,高麗王藏遣泉男產帥首領九十八人,持白幡詣勣降,勣以禮接之。泉男建猶閉門拒守,頻遣兵出戰,皆敗。男建以軍事委僧信誠,信誠密遣人詣勣,請為內應。後五日,信誠開門,勣縱兵登城鼓譟,焚城四周,男建自刺,不死,遂擒之。高麗悉平。
  • 139.    《新唐書》列傳三十五:拜何力為遼東道行軍大總 管、安撫大使經略之,副李勣同趨高麗勣已拔新城,留何力守。時高麗兵十五萬屯 遼水,引靺鞨數萬眾據南蘇城,何力奮擊,破之,斬首萬級,乘勝進拔八城。引兵 還,與勣會合,攻辱夷、大行二城,克之。進拔扶余。
  • 140.    《資治通鑑》唐紀十六至唐紀十七:蘇定方引軍自成山濟海,百濟據熊津江口以拒之。定方進擊破之,百濟死者數千人,餘皆潰走。定方水陸齊進,直趣其都城。未至二十餘裏,百濟傾國來戰,大破之,殺萬餘人,追奔,入其郭。百濟王義慈及太子隆逃於北境,定方進圍其城;義慈次子泰自立為王,帥眾固守。隆子文思曰:“王與太子皆在,而叔遽擁兵自王,借使能卻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遂師左右逾城來降,百姓皆從之,泰不能止。定方命軍士登城立幟,泰窘迫,開門請命。於是義慈、隆及諸城主皆降。百濟故有五部,分統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户,詔以其地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以其酋長為都督、刺史…………熊津道行軍總管、右威衞將軍孫仁師等破百濟餘眾及倭兵於白江,拔其周留城……初,劉仁願、劉仁軌既克真峴城,詔孫仁師將兵浮海助之。百濟王豐南引倭人以拒唐兵。仁師與仁願、仁軌合兵,勢大振。諸將以加林城水陸之衝,欲先攻之,仁軌曰:“加林險固,急攻則傷士卒,緩之則曠日持久。周留城,虜之巢穴,羣兇所聚,除惡務本,宜先攻之,若克周留,諸城自下。”於是仁師、仁願與新羅王法敏將陸軍以進,仁軌與別將杜爽、撫餘隆將水軍及糧船自熊津入白江,以會陸軍,同趣周留城。遇倭兵於白江口,四戰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百濟王豐脱身奔高麗,王子忠勝、忠志等帥眾降,百濟盡平。
  • 141.    《資治通鑑》唐紀十四:上夜召文武計事,命李世勣將步騎萬五千陳於西嶺;長孫無忌將精兵萬一千為奇兵,自山北出於狹谷以衝其後。上自將步騎四千,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敕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因命有司張受降幕於朝堂之側。戊午,延壽等獨見李世勣布陳,勒兵欲戰。上望見無忌軍塵起,命作鼓角,舉旗幟,諸軍鼓譟並進,延壽等大懼,欲分兵御之,而其陳已亂。會有雷電,龍門人薛仁貴著奇服,大呼陷陳,所向無敵;高麗兵披靡,大軍乘之,高麗兵大潰,斬首二萬餘級。上望見仁貴,召見,拜遊擊將軍……延壽等將餘眾依山自固,上命諸軍圍之,長孫無忌悉撤橋樑,斷其歸路。己未,延壽、惠真帥其眾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上語之曰:“東夷少年,跳梁海曲,至於摧堅決勝,故當不及老人,自今復敢與天子戰乎?”皆伏地不能對。上簡耨薩已下酋長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遷之內地,餘皆縱之,使還平壤;皆雙舉手以顙頓地,歡呼聞數十里外。收靺鞨三千三百人,悉坑之。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高麗舉國大駭,後黃城、銀城皆自拔遁去,數百里無復人煙……以左武衞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右武候將軍李海岸副之,發兵萬餘人,乘樓船自萊州泛海而入。又以太子詹事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右武衞將軍孫貳朗等副之,將兵三千人,因營州都督府兵自新城道入……李世勣軍既渡遼,歷南蘇等數城,高麗多背城拒戰,世勣擊破其兵,焚其羅郭而還……牛進達、李海岸入高麗境,凡百餘戰,無不捷。攻石城,拔之。進至積利城下,高麗兵萬餘人出戰,海岸擊破之……
  • 142.    資治通鑑 唐紀十四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1-06-23]
  • 143.    王欣媛:《高句麗“南進”研究》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21-06-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