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庸

(漢語詞語)

鎖定
中庸是指儒家道德標準,為歷代儒客遵循與推崇之道德標準。中庸又稱中用,庸古同用。意為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於人性。出自《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確切作者尚無定論,一説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載於另一説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並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中文名
中庸
外文名
Moderate,medium
創作年代
戰國末期至西漢
作品出處
禮記
文學體裁
散文

中庸背景介紹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孔子嫡孫孔伋(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説經典論著。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註》,和《大學》、《論語》、《孟子》並稱為“四書”。
儒家經典《中庸》 儒家經典《中庸》
宋、元以後,以《中庸》為代表的儒家經典成為學校指定的教科書和官定的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提出的“五達道”、“三達德”、“慎獨自修”、“至誠儘性”等內容,時至今日仍對為人處事,人性修養有重要影響。 [1] 

中庸理論基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書法《天人合一》 書法《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可見“與天地參”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參考資料